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盛行于社会中的公益活动,通过自愿的参与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旨在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然而,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问题:1.缺乏专业性目前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者缺乏专业性,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在一些志愿者临时医疗服务活动中,医护人员不够专业,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在一些教育类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缺乏相应专业教学知识,造成教育效果不佳。

2.缺乏持续性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往往只是一次性的临时活动,难以形成有效的长期影响。

志愿者和组织在活动结束后即离开,缺乏对服务对象的长期跟进和帮助,无法真正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

3.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目前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缺乏规范和标准,容易引发一些不良行为,如志愿者利用服务对象获得不正当利益等问题。

4.缺乏对志愿者的关爱和培训许多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对志愿者的关爱和培训,志愿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培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容易导致志愿者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放弃服务的情况。

5.缺乏公开透明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公开透明,不及时公布活动信息和资金使用情况,缺乏对社会的负责任感,容易引发社会质疑和不信任。

二、建议:1.建立志愿服务专业组织建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对志愿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立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制定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和标准,对参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认证和评估。

2.加强持续性服务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管理,建立志愿服务数据库,对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跟进和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效果性。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和组织参与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

3.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保障活动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性在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组织,很多志愿者的服务行为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志愿者的服务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二、解决措施1. 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高校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为志愿者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专业性和水平。

2. 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机制,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引导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和投入。

可以通过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鼓励志愿者们形成长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3.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监督和评估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志愿者的服务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估。

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定期评估志愿者的服务表现,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提高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通过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方式,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质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发展和普及。

希望未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更加成熟,发展的更好。

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青年志愿者是社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和热爱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然而,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首先,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志愿服务的意识和知识。

许多年轻人对志愿服务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对志愿服务的内涵、意义和方式缺乏深入的理解。

他们往往没有参与过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缺乏志愿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挑战。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青年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等方式,向青年志愿者传递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和态度。

同时,可以引导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志愿服务技能和能力。

其次,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时间紧张、精力不足的困境。

许多青年志愿者是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无法充分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这样不仅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效果,还可能造成志愿者疲劳和倦怠,影响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鼓励青年志愿者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规划志愿服务活动,避免过度投入和消耗。

可以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方式,确保他们既能参与志愿服务,又能保证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可以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志愿者的任务和时间,避免出现志愿者任务重叠和浪费时间的情况。

另外,青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团队协作和沟通不畅的问题。

许多青年志愿者由于缺乏团队合作的经验和能力,无法有效地与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沟通和协作,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受阻,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和成果。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团队建设和团队培训,提高青年志愿者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 缺乏长期性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往往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或者获得一定的学分,缺乏长期性。

一旦学校要求的任务完成后,大部分学生就失去了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动力,导致志愿服务缺乏连续性。

2. 缺乏系统性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导致志愿服务的成果难以持久化。

很多志愿服务项目只是零散地进行,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无法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3. 缺乏专业性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不佳。

很多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但大学生往往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和热心去从事志愿服务,缺乏专业的支持。

4. 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往往只是选择传统的形式,比如教育支援、社区服务等,缺乏多元化的选择。

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并不感兴趣或者不适合这些形式的志愿服务,影响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 社会认可度不高一些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持有质疑态度,认为大学生只是完成学校的任务或者名义上参与志愿服务,缺乏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看法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也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果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对策分析1. 加强长期规划为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长期性的问题,可以加强长期规划。

通过设立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大学生形成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习惯,增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可以设立志愿服务档案,记录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成果,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

2. 增强系统管理为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可以加强系统管理。

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策略

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策略

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策略一、志愿者工作中的困难在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这些困难不仅来自于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也源于志愿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条件。

以下将就志愿者工作中常见的几个困难进行分析。

1. 缺乏资源支持大部分志愿者组织都是非营利性质的,往往面临着资金有限、人力不足等问题。

缺乏充足的资源支持使得志愿者们在执行任务时感到力不从心。

这导致一些志愿服务项目无法得到良好运作或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时间管理困难许多志愿者是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工作,而他们必须平衡自己的学业、家庭和其他责任。

时间管理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容易导致任务完成延误或中国意预期。

3. 志愿服务能力匹配问题由于各行各业都需要志愿服务,因此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是易事。

一方面,有些志愿者可能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有些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者的技术要求很高,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

4. 情感激素问题有时候,在志愿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与受援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意外事故等。

这些情感刺激可能使一些志愿者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长期参与意愿。

5. 社会认可度低尽管志愿者的贡献被广泛认可并起到关键作用,但在某些社会群体中,志愿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支持。

这使得一些志愿者因缺乏社会认同感而感到困惑和挫折。

二、改进策略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困难,在改进策略上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1. 资源合理分配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志愿组织和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运营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多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2. 提供灵活时间管理方式为了解决志愿者在时间管理上的困扰,组织可以尝试灵活安排志愿服务的时间,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个人情况和需求。

此外,还可以鼓励志愿者们与其他队员互相协调,共同解决时间冲突问题。

3. 能力评估与配对对于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应当进行系统的能力评估。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导致志愿者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是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服务质量;还有就是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不能持续对社会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组织引导和管理、提升志愿者素质培训以及建立长效机制和持续服务项目等措施。

通过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解决措施、引导、管理、素质、培训、长期性、持续性、规范性、可持续性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需求,增进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参与志愿服务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对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提升国家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问题一: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存在问题之一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的,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导致志愿者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一些学生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引导,无法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容易导致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出现混乱和不协调的情况。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

缺乏专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志愿者们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容易出现意外事件。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摘要】现代社会,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起着重要的社会服务作用,然而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是缺乏经验与技能,导致志愿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是缺乏资源支持,如资金、物资等资源不足。

缺乏持续性的参与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大部分学生志愿者只在短期内参与,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影响。

针对这些困境,建议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如资金、场地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长期志愿活动,培养持续性的参与意识。

要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困境,缺乏经验与技能,缺乏资源支持,缺乏持续性参与,对策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者工作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高校青年志愿者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各种志愿服务任务,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缺乏经验与技能是影响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许多志愿者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导致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不足和不当的问题。

缺乏资源支持也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大问题。

许多志愿组织和团体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面临着资金、物资和场地等资源的匮乏,导致志愿者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缺乏持续性的参与也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大挑战。

许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难以持久,导致志愿者组织难以保持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面临的困境,为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2. 正文2.1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包括缺乏经验与技能、缺乏资源支持以及缺乏持续性的参与。

缺乏经验与技能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常见的困境之一。

许多大学生在加入志愿者工作时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

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志愿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许多人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志愿者本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可能对志愿服务的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志愿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一、志愿者存在的问题1. 志愿者的参与度不够在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志愿者能够保持持续参与,而大多数志愿者只是参加一两次活动就渐渐淡出。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容易给组织者带来困扰。

有些志愿者凭借“当下风”而参与,一旦“风头过了”,他们就会失去兴致,不再积极参与。

2. 志愿者的意识不够在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中,部分志愿者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认同意识,他们只是机械地履行义务,没有真正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往往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容易出现“应付”心态,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3. 志愿者的素质不够一些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尤其是在参与一些需要技术支持的志愿服务项目时,这种问题更加明显。

志愿者如果没有具备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参与活动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4. 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不够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和管理比较松散,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容易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混乱和无序。

有些志愿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组织和协调能力不足,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安排和执行出现问题。

5. 志愿者的权益保护不够一些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由于没有得到必要的权益保护和关怀,往往容易受到欺压和伤害。

有些志愿者出现意外情况,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导致他们对志愿服务产生怀疑和抵触。

6. 志愿者的未来发展不够一些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缺乏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为,在高校中逐渐受到重视。

高校志愿服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志愿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效果,也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本文将对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一、问题一: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不合理在高校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常会组织各种志愿服务项目。

然而,一些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并不合理,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不明显。

比如,一些项目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有些项目过于简单,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一些项目缺乏实效性,无法为社会带来实际的帮助。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者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的方向和内容;2.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缺乏对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3.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缺乏重视,缺乏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

二、问题二:志愿服务资源分配不合理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如物资、人力、资金等。

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志愿服务资源往往分配不合理,导致一些项目无法有效开展。

比如,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无法购买必要的物资;有些项目缺乏专业的人力支持,无法顺利进行项目推进;还有一些项目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无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资源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2.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资源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挥霍;3.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资源的募集方式单一,无法满足项目的需求。

三、问题三: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不健全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益的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组织不够规范。

由于高校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性,一些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很规范,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够显著。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建立更加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组织。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安排等工作。

可以借鉴成熟的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建立起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服务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社区服务为主,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样一来,不仅难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也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高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环保服务、文化交流、老年关爱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长期性。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活动,缺乏长期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这样一来,难以形成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也难以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期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性规划。

高校可以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计划,从短期活动延伸到长期服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

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们参与更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氛围。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志愿服务活动过于功利化近年来,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过于功利化的现象。

一些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获得奖学金、加分、证书等利益。

这种功利化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活动,而缺乏真正的热情和责任感。

2.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指导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指导和管理,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这导致一些志愿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也影响了志愿者的参与体验和服务质量。

3. 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对参与者的门槛较低,志愿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志愿者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以临时性的形式存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规划和组织。

这导致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一次性的短暂参与,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服务体系。

二、解决措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强调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奉献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而非功利性的获取利益。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

2. 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高校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设立志愿服务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培训和管理工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等手段,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3. 加强志愿者招募和管理,提升志愿者素质高校可以加强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数据库和档案,对志愿者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

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志愿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以提升志愿者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高校可以建立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志愿服务体系,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

加强与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志愿服务意愿。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奉献爱心、提升自身素质、拓展人际关系,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然而,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有效对策,以确保志愿服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

一、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在学业、社团、兼职等各种活动中已经被安排得密不透风,要求其参与志愿服务可能会加重其时间压力。

因此,一些大学生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无法有效平衡志愿服务和其他活动,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受到影响。

对策:1.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可以提前规划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志愿服务的时间,避免时间冲突。

2.合理分配任务: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时间和能力分配任务,避免业务过重的情况发生。

3.鼓励团队合作: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减轻个人负担。

二、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些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志愿服务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对策:1.加强培训: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结合实践和理论:在志愿服务项目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参与者的工作水平。

3.引进专业人士: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指导大学生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缺乏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无偿的,缺乏直接的物质回报和激励机制,可能会降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策:1.建立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设定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发放荣誉证书、组织志愿服务表彰大会等方式,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2.提供成长机会: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还可以提供成长机会,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经验,拓展人脉,提升自身能力。

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同时也可以使志愿者们感到满足和快乐。

然而,在志愿者服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探讨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专业性在许多志愿者服务项目中,志愿者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医疗志愿者服务中,缺乏医学知识的志愿者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甚至可能会给受助人带来更多的困扰。

这种缺乏专业性的志愿者服务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 没有有效的培训和指导许多志愿者在参与服务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他们可能不了解如何与受助人有效沟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保护自己和受助人的安全等。

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会增加志愿者服务的风险,并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3. 志愿者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志愿者服务组织中,志愿者的管理不到位。

志愿者可能缺乏明确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服务项目可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这种志愿者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志愿者服务的不连续和不稳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许多志愿者服务项目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志愿者可能缺乏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

志愿者可能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他们对志愿者服务的热情逐渐消退。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影响到志愿者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5.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在一些志愿者服务项目中,志愿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志愿者之间可能存在误解和分歧,导致服务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会影响到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和成效。

二、对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 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为了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志愿者服务组织可以提供专业化的培训。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例如医疗知识、心理知识等。

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志愿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明确的工作指导和规范在许多志愿者组织中,志愿者常常面临缺乏清晰的工作指导和规范的问题。

他们往往无法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等信息,缺乏对工作的正确理解和认知。

这导致一些志愿者在工作中迷失方向,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2. 低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沟通和协调是志愿者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然而,很多组织在与志愿者进行沟通和协调时存在问题。

有时候,组织方面缺乏及时有效地与志愿者沟通的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志愿者无法及时了解到重要的工作信息。

此外,一些组织对志愿者的工作协调和安排不够周密,导致志愿者之间的工作重叠或者工作任务不明确,影响工作效率。

3. 志愿者培训和支持不足许多志愿者在加入组织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他们缺乏了解组织内部管理和运作的机会,对于工作流程和标准缺乏相应的了解。

这导致一些志愿者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持和解决方案,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挑战。

4. 志愿者与组织之间的决策权和权益保障问题志愿者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志愿者对于组织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缺乏参与和影响的机会。

同时,志愿者在工作中因为缺乏一定的权益保障,可能会遭受不公平待遇或者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二、意见建议1. 建立明确的工作指导和规范为了解决工作指导和规范不清晰的问题,组织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手册,明确志愿者的工作任务、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此外,组织可以定期组织工作培训,提供志愿者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志愿者能够正确理解和完成自己的工作。

2. 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组织应该建立起快速、高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与志愿者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

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短信或者社交媒体等方式,及时发布工作通知和安排,保证志愿者能够及时了解到重要的工作信息。

此外,组织还可以设立工作安排和任务分工的专门机构,以实现协调与规划。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近年来,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本文将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参与度不高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志愿服务内容单一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内容上比较单一,很多活动都是以慰问孤寡老人、义务辅导等为主,缺乏特色和创新,使得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

3. 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志愿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的服务不够专业和有效。

4. 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很多活动都是偶尔性的,缺乏持续性和连续性,使得其社会影响力大打折扣。

二、解决措施1. 提高参与度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例如设置学分奖励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奖励机制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2. 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合作,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例如可以开展环保、健康、创业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3. 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机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4. 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和社会组织应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社团或基地,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持续开展,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5. 特色化发展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地域环境,制定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开展农村扶贫、乡村振兴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体验和实践。

志愿者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志愿者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志愿者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志愿者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2023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志愿者工作一方面可以弥补公共服务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志愿者工作面临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问题一:缺乏志愿者履责的自觉性在志愿者工作中,有些人缺乏自觉性,不能准时到岗、不能完成任务等等。

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到志愿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志愿者应有的精神。

解决方法: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志愿责任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志愿者的自觉性。

对于新加入的志愿者,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引导,让他们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强调志愿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已经参加志愿工作的志愿者,也应该定期进行培训和复习,帮助他们保持活力和热情,提高自觉履责的能力。

问题二: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度不高志愿者工作是一项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工作,但是社会对此仍有不少误解和认识不足的地方。

一些人认为志愿者工作毫无报酬,只当作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进而对志愿者产生了轻视和不屑的态度。

这些观念的存在,给志愿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解决方法: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树立志愿服务正面形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志愿者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为志愿者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树立志愿服务正面形象,让人们了解到志愿者工作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图个乐子,而是一项有深刻内涵和意义的工作,为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问题三:志愿者工作面临巨大人力物力压力随着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志愿者工作面临的人力物力压力也日益巨大。

有时候,志愿者工作需要承担的任务量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在资金和人员方面却面临很大的困难,导致志愿者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缺乏资源,重复性工作以及意义不够明确,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缺乏资源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学生的支配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合理规划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都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经费去支持志愿服务工作。

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自筹,但是现在似乎二者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可以在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志愿服务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经费和资源。

可以在推出有意义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设置一些意义明确,观点新颖的创意项目,争取尝试各种有前景的社会投资,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接着,重复性工作也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

由于志愿者缺乏资深的工作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一些志愿服务工作常常会出现工作内容相同和缺乏亮点的问题。

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志愿者的工作疲劳和动力缺失,导致项目的停滞和效果不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计划。

企业开展的项目通常都会有详细人员分配表和工作计划,而这些是大学里的志愿者们缺乏的。

因此,为了提高计划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分配表,同时在开展志愿服务之前,对项目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和指导。

最后,意义不够明确也是制约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发展的一大问题。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应该有明确的意义和目标,而不是仅仅出于一种义务感或形式主义。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并不明确,甚至有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只是为了符合学校的要求而强制组织的。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公益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工作成为了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公益形式。

高校青年是我国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中,却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状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庞大但活跃度不高随着志愿者精神的传播和社会公益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庞大。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跃度不高。

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青年缺少主动性和自律性,缺乏对志愿者活动的热爱和使命感。

此外,也存在着工作计划不合理、组织和管理水平不高、工作内容不吸引人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志愿者的活跃度。

工作成果不明显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成果是很难量化的,因此志愿者很难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价值。

这会降低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和耐心。

同时,一些高校对于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支持。

缺乏经费和物资支持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往往需要经费和物资支持,但是这方面的资金和物资却很匮乏。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不发达或存在经济困难的地区,资金和物资匮乏的问题更为严重。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对策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际意义为提升高校志愿者的活跃度,组织者应该更多地考虑志愿者的兴趣爱好以及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要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活动中找到实际的意义,发挥他们的所长和特长,在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兴奋和热情。

加强组织和管理要保持活跃的志愿者队伍,必须要加强组织和管理。

这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引导,加强与社区联系与沟通,提高组织和管理的水平。

同时,要让志愿者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增加资金和物资投入为改善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基本条件,应该增加资金和物资投入,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设备。

如鼓励社会各界资助、开展募捐、积极申请政府资助等措施。

青年志愿者查摆问题及整改清单

青年志愿者查摆问题及整改清单

青年志愿者查摆问题及整改清单问题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部分青年志愿者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行行动而忽略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有些志愿者难以适应与不同背景的志愿者一起工作,造成了团队合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整改措施:1. 加强团队意识教育,增强青年志愿者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知。

2. 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提高青年志愿者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在志愿者选拔中注重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确保组成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志愿者团队。

问题二: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 部分青年志愿者在某些领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在工作中无法胜任。

- 有志愿者缺乏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无法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整改措施:1. 设立专业培训课程,提供给志愿者研究专业知识和技能。

2. 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提供志愿者研究的机会。

3. 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志愿者能够胜任其工作职责。

问题三:缺乏良好沟通能力- 部分青年志愿者在沟通方面存在困难,无法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 有时志愿者对工作任务理解不清,与他人产生歧义,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整改措施:1. 提供沟通技巧培训,帮助青年志愿者提升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

2. 鼓励志愿者主动寻求帮助和反馈,及时纠正沟通中的问题。

3. 配备专门人员作为沟通协调者,帮助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清晰明确工作任务。

问题四:缺乏时间管理能力- 部分青年志愿者在工作中缺乏合理的时间管理能力,导致任务拖延或者无法按时完成。

- 有志愿者未能充分利用时间,没有高效地组织自己的志愿工作。

整改措施:1. 提供时间管理培训,帮助青年志愿者研究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志愿者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志愿服务时间。

3. 设立有效的任务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志愿者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以上是我们对青年志愿者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清单,请大家一起努力,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近年来,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青年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问题及原因1. 青年志愿者素质不高一些志愿者参加活动纯粹是为了填补课余时间或者为了获取各种证书,而缺乏对志愿活动的真正热情和责任心。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的。

2. 志愿者活动规范不够一些志愿者活动规范不够,缺少完整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导致管理者、参与者无法理顺工作进度和安排。

3. 志愿者服务质量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胜任相关服务,还有一些志愿者出现道德问题或者管理不力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二、解决方案1. 优化培训机制,提高志愿者素质完善志愿活动的培训机制,加强心理辅导和专业技能培养,对参与者进行批判性思维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参与者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志愿者活动在志愿者活动中尽量完善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安排,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志愿者素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志愿者服务素质的监督机制,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三、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注重青年志愿者活动,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探索引入智慧化管理,在志愿者培养、活动规划和实行方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高效地管理和服务志愿者,提高志愿者参与意愿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推进社会发展,促进青年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如此活动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改进。

通过完善完善志愿活动的培训机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志愿者素质管理,可以不断提高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水平,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共青团/志愿者2009-11-10 22:19:26 阅读7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摘要: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因此,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校园精神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开展志愿行动,则需要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志愿者问题对策0 引言自团中央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向社会推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众多大学生投身到青年志愿者行列中,利用自身的才能、技术、时间和精力,为学校、社会提供志愿服务。

他们在服务的同时,也倡导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这种精神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投入到青年志愿服务中。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1]。

因此,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校园精神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开展志愿行动,则需要研究和探索。

为了更全面具体的研究高校的志愿服务状况,我们对多所高校,包括燕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或指导老师进行了访谈,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1.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面临的问题1.1 青年志愿者行动存在严重的行政干预高校志愿者组织一般是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的,它依靠团委的力量进行组织和开展活动,活动的目的大多数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身能力得到锻炼等。

虽然各志愿者组织都接受团委的指导或管理,但开展活动一般是相对独立的,志愿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实践,开展许多有效的活动。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各方面的支持。

高校在推动志愿者行动发展的同时,又对青年志愿者行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常都有行政力量在干预志愿者组织自身的活动,它不仅限制了志愿活动的发展空间,而且直接干涉志愿组织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女士曾经分析,“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管理志愿服务和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的方式不仅会从根本上损害志愿者的初衷和目标。

其后果是扼杀志愿服务的精髓,贬低志愿服务的价值,打击公民自觉参与的热情。

” 我们在各高校调查发现,行政干预的种种情况依然是比较严重的。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要获得持久、稳定、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应首先给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以准确、公平的定位,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价值承认。

受“一有队伍就想管理”的行政思维影响,志愿者组织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

志愿者被看作免费的劳动力,随意管理,到处指挥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志愿者自觉自愿参与志愿者活动,履行的是精神契约,对志愿者的管理相应的应该采取柔性的松散型的管理,以协调和激励为主,淡化管理的色彩。

对于志愿者行动的组织和发展任务,可以吸收有热情的骨干志愿者参与。

志愿者希望在自愿、自主、自由的氛围中,奉献爱心、提供服务,但是高校对志愿者组织的行政化指导和志愿者组织的社团化管理模式,都制约了广大志愿者的自主性和创造热情。

普通志愿者在组织中被视为会员,紧密参与组织的事务,从而承担了过多的组织义务。

我国是一个行政化社会,行政力量包揽社会事务的状况导致诸多问题。

如今,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虽然直接干预社会事务减少,但是仍然习惯干预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约束了他们的能量发挥,是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高校中也是如此,志愿服务如果不能减少来自行政体系的过多干预,就可能畸形发展。

1.2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稚化”和“俗化”随着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虽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还有许多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志愿者组织建设处在低位徘徊中。

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队伍建设的层次感不明显,志愿者服务层次难以提高。

同时,志愿者骨干新陈代谢过快,致使骨干队伍青黄不接,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

再者,志愿者组织运行机制和项目建设缺乏连续性,许多原来服务较为出色的项目都会随着人员变化而中断,而新发展的项目也往往不够深入持久。

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在志愿者行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形式主义严重。

在很多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还停留在活动的层面上,偶发性的活动多,持续性的行动少。

热衷于开展一些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对一些默默无闻需要长期服务的项目不愿组织参加,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性低。

追求形式上的效应,而忽视内涵的深入。

例如某些高校经常“扛一面大旗,拉一队人马,呼一串口号,路边发放宣传单、横幅上签字、热热闹闹走一回”。

这样的活动形式,在志愿者发展的初始阶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志愿者事业的认识加深,只重形式而不重内涵的活动,只会损害志愿者的成熟形象,更谈不上育人的功效。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等现象值得深思。

普通志愿者与组织之间这种紧密捆绑的模式,必然导致普通志愿者在“要我参加”的组织事务和会议中消耗过多时间,而在“我要参加”的志愿者实践中的服务时间反而不多。

1.3 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化”障碍志愿者组织在高校内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社会。

由于高校与社会组织机构之间缺少有效的联系,所以作为连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纽带的志愿服务网络建设还很落后,服务项目单一,甚至流于形式,出现社会化障碍。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是受自身发展的局限,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公民社会的环境和政策的支持。

虽然近几年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志愿者活动,但这些政策和法规仍然比较笼统,不利于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资金的短缺是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主要障碍。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学校划拨给团委有限的一点经费,这对于以“奉献”为宗旨之一的青年志愿活动来说是杯水车薪。

某些高校志愿者在奉献了爱心的同时,还要自己承担中间环节的一些费用,由于活动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程序,使得长期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难以为继,往往是搞一次活动,向行政领导申请一次经费,或向企业寻求一次合作。

而对志愿服务的对象、范围、评估、表彰等也缺乏明确。

诸多因素使志愿者行动难以走上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阻碍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进程。

2.解决对策2.1正确运用行政力量政府的行政力量是社会重要的管理力量,学校的行政领导对学校各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和学校的扶植与支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非政府行为,但在中国社会目前的条件下,政府和学校的推动与支持,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

如志愿者组织在日常的志愿服务中,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全面配合或者是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如果一些行政领导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志愿者,那么志愿者在开展活动时也就不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相信志愿者组织能够走得更远。

志愿者行动究其本质在于“奉献、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弘扬和公益行动的自觉参与和坚持。

深人挖掘青年志愿者行动本身的内涵,注重其实质意义,是保障志愿者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高校目前的志愿活动或多或少带有政治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但必须避免形式主义的做法,要培养默默做志愿者,无私为需求者奉献的公民精神[3]。

2.2在活动中拓展,在行动中推进随着高校志愿者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原有的服务形式和项目建设一时难以跟上队伍发展的步伐。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加强和改进组织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形式和服务项目的创新和拓展。

除了传统的弱势群体服务、文明宣传服务之外,应鼓励志愿者在各种社区发展服务、公益活动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展预防性的志愿者服务,如社会研究、教育等工作,以扩大志愿者服务的范畴。

大胆借鉴外国经验、学习港澳经验,进行服务项目的创新[3]。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运用志愿者本身不同的才能、经验和专业知识,建立富有特色、具有实效的服务平台,是拓展志愿者服务项目的有效补充途径。

志愿者组织可以采用项目招标的形式,鼓励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成小组,以样板模式为参照,主动走向社会,开辟新的服务项目。

志愿者服务项目招标制度,是“以志愿者自身特色结合社会需求,以自身的发展促进组织发展”的新型模式,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志愿者组织自始至终要给予宏观指导、过程协助和效果监督,并对富有成效的服务项目和小组给予充分的激励。

2.3树立服务品牌,发挥社会效益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它的精神高度和时代内涵,受到大学生的崇尚,并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由于志愿者事业在我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尽管有了精神的高度,但在操作上,很多高校还把志愿者行动视同于团学活动,习惯于从教育人手,而忽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内在需求。

重发动,而不重行动,重队伍而不重机制,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制度和经费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也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服务的效果。

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志愿者行动上应该更好的发挥组织、引导功能,使志愿者行动立足基层、长久坚持、扎实服务,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起来,取得更大成效[4]。

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高志愿事业的边际效应越大。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做好品牌,首先要正确认识品牌的意义。

有了品牌必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有机会获得更多方面的支持。

但品牌不是徒有其表的包装,而是志愿者的精神内涵与组织行动的完美体现。

打造品牌项目,首先根据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找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黄金点。

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是品牌项目的基础。

其次要坚持高标准持续战略, 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成效,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

第三,要主动宣传,树立形象,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5]。

比较英国的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品牌效应还有很大潜力。

如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主动宣传报道,形成宣传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力。

当然, 也可以采用大学生擅长的理论研讨会、事迹报告会、图片展、文艺演出等宣传形式,形成理性共识与情感冲击力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