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革命先烈的事迹

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课文会背诵。

3、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4、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教学的重点:

1、会写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单元教学的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训练点:

随文落实的训练点:

(1)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2)体会总分总结构。

(3)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

(4)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5)让学生收到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6)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容,了解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7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训练点:

1、表达顺序,体会倒叙的表达方法。

2、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对比的手法及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容:

1、理解课文思想容,了解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抓住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设疑导读。

1、通过导读,我们知道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现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再现第一幅难忘的历史画面。板书课题。

2、指导读好课题。(读出时间的长和回忆的深沉。)

3、回忆就像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近,有的远。十六年是那么的远,可作者的记忆却如此的清晰,这是为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十六年是那么的远,可作者的记忆却如此的清晰,这是为什么呢?

2、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3、知名反馈:十六年是那么的远,可作者的记忆却如此的清晰,这是为什么呢?

4、学生展示资料介绍大钊。

5、这篇课文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画出表示阶段时间的词语,并想一想这些关键的时间段,作者都写了什么事?

6、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所述的事情。(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7、小结: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为我们留下一位革命先辈用生命写下的历史篇章。

三、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简单的批注。

3、小组交流:你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

4、汇报:

A被捕前: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板书:坚决地说、忠于革命)

(“轻易”看出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导读: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练读)

B被捕时: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板:视死如归)(“不慌不忙”看出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导读:谁能把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C被捕后: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板:坚贞不屈)

(“瞅了瞅”看出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上下文理解)

导读: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四、总结全文。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主要抓住了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五、课外延伸: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开一个小故事会。

板书: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忠于革命

被捕时:视死如归

法庭上:坚贞不屈

被害后:无比悲痛

第二课时

教学容:

1、学习本课7个生字。

2、在理解课文后,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3、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课,你有什么体会?指名回答。(从大钊的言行中,体会到他忠于革命,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二、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三、精读课文,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1、分小组讨论:找出句子中意思相同的部分,指出这种法叫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2)汇报交流,老师进行点拨。

(3)进一步深化:课文里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你能举些例子,并说说体会吗?

2、小结:这些前后照应的句子,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

五、体会对比的作用。

1、其实,这篇文章在人物形象刻画上也很成功。除了我们刚才研读的对人物言行继续拧描述的语句外,许多的对比描写,也烘托了人物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