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组织环节之分析
圆明园环评教材_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12.1 环境损益分析12.1.1 环境损失分析1. 对生态的影响圆明园防渗工程的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
由于项目建设前没有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施工过程对原有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不仅水中的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水生动物等荡然无存,底栖动物也随着底泥的翻动遭到严重影响,鸟类、两栖类等随着生境的破坏也日益减少,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态环境主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涵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传粉及传播种子、生物防治、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土壤形成及其改良、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休闲和娱乐等。
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权威学者Costanza 等的观点,结合圆明园地区的生态要素,将本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功能分为12 大类,见表12-1。
表12-1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序号 服务类型 生态环境系统功能 举例 CO2-O2平衡,O3防护紫外线,1 大气调节 大气化学成分调节 SO2水平 2 小气候调节 局部湿度、温度调节 周边温度、湿度调节 3 水调节 水文流动调节 提供园区绿地灌溉用水 4 水供应 水的存储和保持 向集水区、含水岩层提供水 5 保持沉积物 生态系统内的沉积物把淤泥保全在湖泊和湿地中 保持 6 养分循环 养分的储存、内循环和获取 固氮,N、P 及其他元素养分的循环 7 传粉 有花植物配子的运动 提供传粉者,以便植物种群繁殖 8 生物防治 生物种群的营养动力学控制 水生维管束植物与藻类之间的关系 9 避难所 为定居和迁徙种群提供生境 育雏地、动物迁徙栖息地、当地丰盛物种栖息地或越冬场所 10 基因资源 独特的生物资源 金线蛙资源 11 休闲娱乐 提供休闲的场所 观赏,休息 12 文化 提供非商业性用途的机会 生态环境系统的美学、艺术、教育、精神及科学价值 根据圆明园区主要景观类型分布,通过对各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识别(如表12-2),可以得出园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状况。
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辩论
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辩论
正方观点,圆明园应该重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圆明园的重建是必要的。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
辉煌,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重建圆明园可以让人们重新
认识和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遗产,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此外,圆明园的重建也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历
史文化的重要象征,重建后的圆明园将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这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加文化交流和交流。
反方观点,圆明园不应该重建。
尽管圆明园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重建圆明园也存
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圆明园的原貌已经被破坏,重建后的效果很
难达到原来的水平。
其次,重建圆明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物力,这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重建后的圆
明园也面临着如何保护和维护的问题,这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管理。
另外,重建圆明园也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需要认真权衡利弊。
因此,我们认为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而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综合来看,重建圆明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重建,我们都应该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为圆明园的保护和传承共同努力。
圆明园调查报告.pptx
为了保护圆明园遗址,相关部门还开 展了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包括拆除违 规建筑、清理垃圾、绿化环境等。
圆明园的未来发展与规划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提高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为游客 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圆明园文化传承与创新
将加强圆明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展览、文化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宣 传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增强民族自豪感
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圆明园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
提供成功保护范例
01
圆明园的保护历程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圆明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规范旅游经营行为
规范旅游经营行为,加强对旅游经营 者的管理和监督,防止不法行为的发 生。
05
圆明园的社会影响与意义
圆明园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圆明园作为著名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当地带 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提升当地知名度
圆明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知名度的提升有助于 提高当地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推进文化交流
加强科学研究
利用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展国际间 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圆明园的国际影响力 。
加大对圆明园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力 度,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为保护和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圆明园的宣 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
公共政策试题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体现了(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B.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C.“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D.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2.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的研究重点是(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C.政策制定和执行D.政策执行和评估3.对公共政策学描述正确的是( )A.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企业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B.公共政策学还不具备基本的学科要素,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C.对公共政策的动态分析主要就是对政策过程的分析D.公共政策学是与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并立的一门“显学”4.“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描述政策制定系统的( )A.线性结构B.职能结构C.线性—参谋结构D.矩阵结构5.公共救助政策属于( )A.社会政策B.政治政策C.经济政策D.教育、文化、科技政策6.“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安德森政策分类中的( )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C.自我调节性政策D.再分配政策7.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领袖人物D.利益集团8.国家通过特定公共政策对权力资源进行分配,这体现了国家的( )A.社会抽取能力B.社会规范能力C.社会控制能力D.社会适应能力9.美国议会可影响公共政策产生的途径是( )A.司法审查权B.法令解释权C.判例D.立法权10.政府议程又被称为( )A.系统议程B.公众议程C.正式议程D.权威议程11.代表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过程的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政府模型12.用投入—产出分析作政策预测时,要尽量用( )A.定量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辩证分析13.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参与者最少的阶段是( )A.政策议程建立B.政策议程规划C.公共政策抉择D.公共政策倡议14.英国实行的三读审议程序是( )A.政策内容的合法化B.决策过程的合法化C.政策的法律化D.决策主体的合法化15.政策立法的主体为( )A.立法机关、司法机关B.司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D.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16.由国家和社会主体共同构成的,并由利益驱动的是( ) A.“铁三角”B.政策构建网络C.“支持联盟”D.政策共同体17.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萨巴提尔提出了政策执行中的( )A.过程模型B.博弈模型C.循环模型D.综合模型18.制造舆论与说服教育属于政策执行中的( )A.政治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思想引导手段19.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现象反映的是( )A.象征式政策执行B.附加式政策执行C.残缺式政策执行D.替代式政策执行20.政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 )A.政策效果B.政策效益C.政策效能D.政策效率21.在政策评估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是( )A.事前评估B.执行评估C.事后评估D.内部评估22.德尔菲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A.价值分析B.可行性分析C.辩证分析D.创造性分析23.在政策分析中,定性方法通常使用于( )A.规范化政策分析和非规范化政策分析B.战略性政策分析和规范化政策分析C.战略性政策分析和非规范化政策分析D.非规范化政策分析和非战略化政策分析24.从组织功能看,政策研究组织的目标是( )A.改进政策制定B.推动政策执行C.监督政策运行D.提出政策倡议25.侧重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是( )A.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B.沃尔夫分析模式C.邓恩分析模式D.琼斯分析模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环保总局:圆明园防渗工程违法 13日公众听证
备受媒体关注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该不该停建,日前终于有了正式的说法。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至今未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立即停止建设,充分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据4月1日《法制日报》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向新闻界通报,国家环保总局将于4月13日上午9时举行听证会,就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公众听证会。
潘岳指出,圆明园湖底防渗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未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违法工程,必须立即停建,并依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
潘岳说,本次听证会将以完全向社会公开的形式在国家环保总局办公楼举行。
任何热心环保事业、关心圆明园遗址命运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公告申请参加听证会,提出意见和证据,表达心愿,贡献智慧。
项目单位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在听证会上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潘岳指出,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体现。
环境保护要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就必须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行政许可法》和《环境保护行政听政许可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可以举行听证,征求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
圆明园湖底防渗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直接关系到圆明园遗址公园生态环境和人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团体对此存在不同意见。
国家环保总局依据有关法规举行听证会,就是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证决策民主化。
潘岳指出,圆明园曾是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明,记录着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对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珍贵文化遗产,北京市民关注,全国人民关注,环保部门更应责无旁贷,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通过科学论证,不仅要确保不会对园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同时也要从景观、遗址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人文生态角度,对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方案进行科学论证。
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
(三)直接决策四种方式比较
内 方式 容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 反映制度
电话、信函、 信息是决 反映民意
电子邮件等 策的基础
专家质询 制度
论证公示民主决策公的示作用 知情权
提高透明度和 公众参与度
社会听证 制度
(二)、民主决策方式
决策非常重要(举例)
民主决策
间接决策(人 民代表)
直接决策
填填看
错误决策的“四拍”
拍脑袋决策; 拍胸脯保证; 拍大腿懊悔; 拍屁股走人。
二(1)社情民意制度
电话、信函、电子 邮件等
老百姓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决策机关
反映民意
二(2)专家质询制度
论证会、座谈会等
专家
专业知识
决策机关
听证会
决策机关 的不足
决策利民
莫 让 听 证 会 成 为 “ 走 过 场 ”
。
模拟听证会的步骤
第一步:确立听证会主题
第二步: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 扮演不同的角色
(1)听证会主持人: (2)听证会申请人: (3)听证会参与人: (4)听证会记录员: 第三步:按照下列程序,模拟听证会
第四步:宣布方案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主体工程处于停工状态
在仔细查看了环保总局公布的名单后,记者发 现,吴良镛等著名专家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圆 明园管理处的参会人员最多,有6人,而国家文 物局及北京市相关的环保局、规划局、文物局、 园林局、水务局、海淀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也会 派人参加。在众多市民代表中,年龄最小的是 来自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的小记者高梦 雯,只有11岁。最先向公众披露圆明园铺设防 渗膜的张正春和近些年在中国环境教育方面十 分活跃的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博士 李皓和地球村主任廖晓义都在名单之中。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政策系统2.投票悖论3.政策合法化4.德尔菲技术5.价值分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官方政策活动者的政策角色。
2.中国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有哪些?3.政策终结的种类主要有哪几种?4.备选方案的产生的步骤及方法有哪几方面?5.政策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如何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政策研究组织?2.结合实际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策监控机制?四、分析题(25分)从2003年8月开始,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
2005年2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开工。
3月22日,在北京开会的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在圆明园游览时,发现了圆明园的湖底都铺上了防渗膜,张教授认为这项工程会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环境,于是将此事公诸于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
此后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和环保人士对工程提出质疑。
在此期间,防渗工程仍在继续,并且已经接近尾声。
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圆明园长期缺水和湖底大量渗漏,造成圆明园湖水每年长达七八个月都处于干涸状态,实施湖底防渗工程是不得已而为之。
由于这项工程在开工前没有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4月1日,环保总局正式通知圆明园停工,依法补办有关审批手续。
当天下午,工程停工。
按照有关规定,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是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建设,环境敏感度高,需要举行听证会。
4月13日上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公众听证会在国家环保总局二楼多功能厅举行。
在公布的名单中,最引入注意的就是专家阵容的庞大,吴良镛等著名专家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清华和北大这两座著名学府的院士、教授各有3人,包含了建筑、环境方面的权威。
另外,圆明园管理处有6名参会人员。
环保总局有关人士表示,该局收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申请书,但由于场地的限制,不可能满足所有申请人参加听证会的要求。
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辩论
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辩论正方观点:1. 历史文化价值,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它曾是中国古代艺术、建筑和园林设计的典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重建圆明园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址。
2. 国家形象,重建圆明园可以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实力。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圆明园的重建将展现中国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建筑技艺。
3. 旅游推动,重建圆明园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将为周边地区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反方观点:1. 历史真实性,圆明园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的烧毁,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
重建圆明园将无法还原其原始的历史面貌,可能会掩盖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重建后的圆明园只是一个仿制品,失去了其真实的历史价值。
2. 资金投入,重建圆明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建筑、景观设计、保护和维护等各个方面。
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
这些资源是否应该优先用于其他更紧急的社会问题,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3. 环境保护,圆明园位于北京市郊,周边环境相对较为自然。
重建圆明园可能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包括土地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
这是否值得为了重建圆明园而牺牲周边的自然环境,是需要权衡的问题。
综上所述,重建圆明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价值、国家形象、旅游推动、历史真实性、资金投入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重建,都需要深入思考和充分讨论。
从圆明园铺膜事件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圆明园铺膜事件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周超邓虹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6期一、从圆明园铺膜事件看我国环评制度的实施现状2003年8月,圆明园开始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
2005年2月圆明园东部湖堤防渗工程开工。
3月22日在北京开会的兰州大学教授张正春在游览圆明园时发现,圆明园的湖底都铺上了防渗膜,他认为该工程会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环境,于是将此事公诸于众,3月30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
4月1日,环保总局正式通知圆明园停工,依法补办有关审批手续。
4月5日,环保总局决定于13日上午举行听证会,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听证会,要求圆明园管理处补交环评报告。
5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发最后通碟,限圆明园管理处40天内上交环评报告。
5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批评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环评机构拒绝委托。
5月17日清华大学接手圆明园环评工作。
6月30日圆明园管理处递交环评报告①。
最后,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圆明园东部湖底工程必须进行全面整改。
该案例暴露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建设单位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的程序规定先建设后环评,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摆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身就是对预防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就是要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行为发生前对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可行性的防治措施,制度的目的就是防止污染和破坏于未然。
然而,像本案例中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才被发现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并被环保总局责令停工并补办环评报告。
此时,再进行补办的环评报告是在己经部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期间的建设活动对环境己经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已经无法去评估了,也无从考证了。
对此期间造成的损害后果由谁来承担也没有法律规定。
先建设后环评严重违反了该制度建立的初衷,顺应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没有遵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原则。
我认为,“先建设,后环评”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下:1.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在制定中未考虑违法成本。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3 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形地貌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地理位置如图3-1所示。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部,位于北纬39º53'~40º09',东经116º03'~116º23',东与西城、朝阳区相邻,南与宣武、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
全区总面积426km2,南北长约30km,东西最宽处29 km。
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扇的一部分。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1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66km2,占总面积的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m左右的平原,面积约360 km2,占总面积的85%左右。
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拔1278m;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海拔35m左右。
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60余座;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分割为两个部分。
据对圆明园及周边地区卫片解译和地层岩性勘察,圆明园位于清河古河道上,见图3-2。
古河道宽约 2.5~3.0km,地势西高东低。
地面海拔高程一般在35~48m之间,地面坡降1‰。
3.1.2 地面水系圆明园所在的海淀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km,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4 km2,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图3-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红线间为清河古河道,粉红色线为圆明园区边界线图3-2 圆明园所在区域古河道分布范围卫片解译图1.94km2。
尽管海淀区境内的河流数目不少,但规模都不大,许多河流仅有行洪功能。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中的工程伦理问题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中的工程伦理问题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纪念价值的工程项目。
这个工程旨在保护圆明园湖底的文物和遗迹,防止水渗透对其造成进一步损害。
然而,这个工程背后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平衡保护文物和考古研究的需求。
对于这个项目,保护湖底的文物是首要任务。
然而,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湖底遗址进行破坏。
这就需要工程施工方在平衡文物保护和工程需求之间做出艰难的决策。
他们需要权衡各个方面的利益,确保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尽量减少对湖底遗址的损害。
这需要施工方具备高度的工程伦理意识,以确保工程不对文物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进行湖底防渗工程时,也面临着一些伦理问题。
他们需要权衡使用的技术和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师可以选择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然而,这些新技术和材料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会破坏周边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师需要仔细评估和权衡各种因素,并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技术和材料。
这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将环境保护纳入其决策的考虑因素之一。
工程伦理还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对劳工权益的关注上。
施工过程通常会涉及大量的劳动力,他们的权益和福利需要得到保护。
工程方需要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劳动法律和法规,例如保证工人的工时合理、薪酬公平以及劳动安全健康等。
他们还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保护,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只有在考虑到工人权益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工程的伦理性。
总结回顾起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中存在着多个工程伦理问题。
工程方需要在保护文物和考古研究的尽量减少湖底遗址的破坏。
他们需要权衡各种利益,确保工程过程中的决策是符合伦理要求的。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还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和劳工权益,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工人的福利。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才能够保持其伦理性,并发挥其历史纪念和保护文物的价值。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8 生态影响评价
水面面积的 21.6%。大面积的水域消失使得许多水生动植物失去了原有的栖息 地,生态系统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图 8-1 1996 年评价区域主要景观类型分布图
表 8-3 1996 年与 2004 年水域景观状况
年份
水域状况
水域面积 占评价区比 斑块数 (m2) 例(%) (个)
面积(m2)
备注
湖号 面积(m2) 备注
23214 30868
澄心堂 晨诗应律
19# 20#
5293 9950
大船坞 方壶胜境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8 生态影响评价
生态影响评价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施工前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 (2)施工期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3)运营期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各部分用 到的主要方法归纳在表 8-1。
表 8-1 生态状况调查的主要方法
调查项目 调查方法
水生 生态 系统
野外调查、测量法 v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圆明园区域的生态状况也受到一定 的影响,园内物种多样性水平、生态系统状况和景观格局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地下水位的变化使得水体下渗加速,由此引起的水面变小、湖泊干涸直接造成了 动植物生境的缩小和物种的衰退。人为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绿地改造、河道改造也 使得绿地和水域景观的连通性发生了变化,并影响到物种的生存、迁移和生态系 统的稳定。
圆明园内水系众多,两栖爬行类的种类和数量较为丰富,共有 6 科 12 种, 其中金线蛙为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鱼类多为一些民间组织和圆明园管理处定期 放养的常见种,如草鱼、鲤鱼等。然而,近年来随着水生、湿生植被的破坏和水 域面积的减小,动物的生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种类数量不断减少,鱼类更是随 着水域的消失而大量死亡。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圆明园环评_文物遗址影响分析
9 文物与遗址综合影响分析9.1 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分析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环绕福海的圆明、长春、绮春(同治重修时改名为万春园)三园的总称,占地约5200亩。
园内根据地形地势,凿湖堆山,广种奇花异木,缩华夏名山大川、奇境胜景于一园,形成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其中除具有民族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
圆明园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造园艺术之大成,在清代就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是闻名世界的皇家御苑,也是当时的国家政治中心和文化艺术宝库。
1860年10月,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疯狂洗劫并焚毁,清同治帝曾试图部分重修圆明园,但终因国力不足半途而废;残存的一些园林景观和建筑,也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毁于战乱。
民国时期,军阀、官僚、地痞肆意掠夺拆毁圆明园遗址上的遗物;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建设“就地取材”以及单位和个人的侵占,致使圆明园彻底沦为废墟,原有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树木砍伐殆尽,湖泊砂山大都夷为农田。
1959年底,圆明园遗址被正式划定为公园用地,规划面积6350亩;1960年3月,圆明园遗址被列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7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规定将圆明园遗址整修成为遗址公园;同年成立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并于1984年底开始圆明园遗址东区整修工程,包括清挖福海及周围河湖水系、恢复山形地貌、整理部分叠石和部分遗址等。
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初具规模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向游人开放。
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文物主要是承载着文化和历史信息的建筑遗迹,大都湮没于地下,尚未进行全面清查和文物级别认定。
通过咨询有关圆明园遗址保护的文物、古建和园林等方面的专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化部1987年2目3日)一级文物第6款,认为圆明园内的文物基本属于一级文物。
从圆明园防渗工程看决策主体如何影响公共决策
依 法
目家 环环
月
授, 月
圆 明
补 办 环 评 审 批 手 续 。
境保 影总 响局 评表 价示 ,, 应该 该工 立程 即未 停进 止行 建建 设设 ,项
日 , 圆 明 园湖 底 防 渗 工 程 被 叫 停 。 国
质疑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破坏园林生态 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正春教
园 防 渗 事 件 事 件 表
破 坏
典 园林
为 ,
月
行 为 。
驳岸 , 进 行 彻 底 翻 建 , 是 严 重 的 文 物
圆 明 园对 近 万 米 具 有 多 年 历 史 的 经
日 媒 体 报 道 , 北 京 大 学 位 专 家 认
3
6 300
• 5 21 • 5 22
墅 再
后 ,
月
次 引 发 关 注 。
在我国,行政机关主要指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他们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P.70) 按照法律规定: 1.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 2.在地方政府的省、市、县、乡四个层级中,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的范围, 特别是事权的范围,除军事、外交和戒严外,基本上与中央政府相似 3.政府的部门也基本与中央政府部门对应设置
大众如何参与决策
• 信访制度 在我国,信访是指在一定的民主政治制度体制内,广大人 民群众通过写信或走访,向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反映 情况、申诉问题、陈述要求、咨询政策、提出批评建议等 一种社会政治活动,这是我国一种制度化的公民个体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
• 听证制度 改革开放来,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过程中,我 国一些地方政府逐步开始实施这项制度。目前我国地方政 府听证制度主要有三类:一是行政处罚听证;二是价格决 策听证;三是立法听证。
怎样组织听证会
怎样组织听证会
王守平
【期刊名称】《协商论坛》
【年(卷),期】2005(000)003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王守平
【作者单位】新蔡县政协;主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8
【相关文献】
1.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组织环节之分析 [J], 袁文峰
2.自治区物价局组织广西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收费听证会 [J], 徐行;
3.珠海将组织召开“珠海市有轨电车1号线二期工程”听证会 [J],
4.沈阳组织召开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听证会 [J], 王玲;王晨辉
5.柳州市民政局举行首例社会组织行政处罚听证会 [J], 刘钦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PA教学案例】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主体——透视圆明园防渗事件
【MPA教学案例】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主体——透视圆明园防渗事件圆明园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瑰宝,是一段民族历史的记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它是一个特定的符号。
但是,从2005年4月初开始,圆明园里的灌木遭到了人为的砍伐和破坏。
而在这起砍伐灌木事件发生之前,圆明园就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5年3月,兰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圆明园参观时发现,圆明园湖底居然被铺上了一层塑料薄膜,他担心这将会造成圆明园的生态恶化。
事件被曝光后,圆明园管理处进行了解释,理由是为了节约水,而对湖底进行了防渗处理。
圆明园在湖底铺设塑料薄膜的做法被曝光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为什么圆明园的一项防渗工程,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关注?这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呢?当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俞孔坚看到这些塑料薄膜已经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底时,研究了多年环境保护的他,感到非常痛惜。
俞教授认为,铺上这个水就不往下渗了,水跟土壤的关系没有了,此举将对圆明园的固有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水将无法进入地下,必将导致生态严重恶化。
那么,为什么这些塑料薄膜会被铺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的湖底呢?这种薄膜真的能够像俞孔坚教授所说的那样会隔绝水与土壤吗?这些薄膜的生产厂家——山东宏祥化纤集团的总经理张吉和表示:光用这个膜就完全隔离了地下跟地上。
对于自己产品的防渗性能,张吉和非常自信:“这种膜不仅防渗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很长,最少有100年的寿命。
”这种防渗薄膜是由一层塑料布和一层化学纤维组成,防渗性好,不易老化,确实是个不错的东西。
可是这种不错的材料,如果铺在圆明园,造成的却很可能是一场毁灭生态的灾难。
那么,是谁把这些薄膜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底呢?与山东宏祥化纤集团签订防渗膜买卖合同的是北京市京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与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两家施工单位,除了这家京水公司(曾经是北京市水务局的下属公司)以外,还有一家叫北京市海淀区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曾经是海淀区水务局的下属公司)。
圆明园环保措施
圆明园环保措施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处名胜古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圆明园周边的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加。
因此,为了保护圆明园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实施环保措施至关重要。
1. 管理水源为保持圆明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管理水源是十分关键的。
圆明园利用雨水、地下水和恒河水等多种水源进行浇灌,增加植被覆盖,保证自然景观的恢复和保持。
同时,实施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污染控制,减小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环境的破坏。
2. 废弃物分类圆明园实行废弃物分类,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和回收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使用垃圾桶和回收箱,建设垃圾分类站点,对垃圾进行压缩和处理,以减少垃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
3. 生态保护圆明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措施,包括推广环保理念和科普知识,设立生态展览,组织志愿者开展生态保护活动,促进公众的环保与生态意识,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和污染。
4. 节约能源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圆明园实行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选择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及场所的照明、采暖等,采用高效、环保的照明设备和节能设备,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5. 减少空气污染圆明园重视空气污染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例如,建立可视化智能监测系统,整合污染源信息,及时对污染源进行监管和管理,减少污染对环境的损害和健康影响。
6. 华丽的公共交通圆明园还提倡公共交通,力推环保出行。
例如,推广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自行车、共享单车等绿色环保交通体系,号召游客热爱环保、环节旅游方式。
结论圆明园环保措施旨在减少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受损,保护地质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可持续和安全的环保环境。
同时,作为一份明文规定,大家都应积极开展行动,共同推动圆明园环保走向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11653(2008)04005305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组织环节之分析袁文峰(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摘 要:作为首次公众参与的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为人称道,但其各个组织环节尚有改进的空间。
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相关规定,至少可以朝以下方面改进:摈弃听证会启动权的随意性、听证会前后信息公开的全面化和制度化、代表选取的透明与公正、主持人选任的中立性、议题与论辩的集中与简洁、会场纪律惩戒的施行等。
各环节应以公平、公正、公开为指导原则。
关键词:圆明园整治工程;听证会;组织环节 中图分类号:D 922.11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the Organizing Steps of the Hearing on the Environment Impact in Yuan -Ming -Yuan Repairing ProjectYU AN Wen -feng(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Abstract:The firs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our national EIA is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H ear -ing on the Env ir onm ent Im pact in Yuan -Ming -Yuan Repairing Pro ject.People sing hig h praise for it,but there is still ro om to improv e about every step.Based on the three regulatio ns carried out by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 inistration,improvement can be made in such directions as fo -l low s:avoidance o f random initiation,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im pro vement of info rmatio n disclo sure,tr ansparency of deputy selection,neutrality of chairm an appointment,concentr ation and concision of to pic determination and debating content,punishment fo r v io lating the m eeting r ules and so on.The general guiding principle for all steps should include justice,fairness and openness.Key words:Yuan -M ing -Yuan Repair ing Pr oject;hear ing;or ganizing steps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事件被曝光后,2005年4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出相关通知书,责令该工程停止建设。
4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出5关于责令限期补办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批手续的通知6给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4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收稿日期:20081015基金项目:国务院法制办/公众参与0课题阶段成果作者简介:袁文峰(1973-),男,江西赣州人,北京大学法学院2005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政法研究。
2008年12月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 ec.2008 第8卷第4期 Jo ur nal of H ebei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Social Sciences) V o l.8No.4总局发出5关于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的通告6,并附上共73人的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代表名单。
4月13日,/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0(以下简称/听证会0)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楼2楼多功能厅举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听证会由人民网和新华网进行网上直播。
听证会所及范围之广、其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而人们对事件的关注热情更是高涨。
听证会的公众参与也因此代表了一个阶段。
虽然事件已经定格,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
从听证会的组织环节来看,各个环节均不无缺憾。
下面,笔者拟对听证会的启动权、听证会前后的信息公开、听证会代表的选取、听证会主持人的选任、听证会议题的确定与论辩、会场纪律惩戒等环节,以及听证会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探讨。
探讨中结合5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6(2004年7月1日生效,以下简称5听证暂行办法6)及会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6、5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6(分别于2006年3月18日和2008年5月1日生效,以下相应简称5参与暂行办法6、5信息公开办法(试行)6),以期对各个公众参与的环节进行检讨和对照。
一、听证会的启动标准5听证暂行办法6第5条规定,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的启动分为三种情况:法定必须举行听证的情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可以自行决定举行听证的情形和依申请而举行听证的情形。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公告6 (2005年第13号)对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的由来表示:/根据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6第46条和5听证暂行办法6第5条的规定,我局将就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通过圆明园保护整治工程指挥部实施的-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举行听证会。
0可见听证会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启动的,属于第二种启动情形。
此时,听证会的举行与否完全取决于行政机关的判断。
接下来的问题是听证会的启动标准是什么?从公布的信息来看,我们无法知道答案。
不过,我们不妨看看5参与暂行办法6的规定。
该办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的活动(包括举行听证会),适用该办法。
该办法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何种情形下启动听证会则语焉不详。
这必然带来听证会的启动存在很大随意性的问题,无从制约行政机关,也无从制约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笔者认为,为了纠正或防止启动的随意性,除了规定以公众利益影响大小、涉及面的大小为标准外,我们还可以给予对启动问题的行政决定存在异议的相关利益人以一次向上级部门或政府复议的机会。
二、听证会前后的信息公开信息是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理性交锋的前提。
缺少信息的参与没有说服力,会变成感情的宣泄。
作为行政过程的政治化,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本质是各种利益的博弈过程。
信息的屏蔽,有时是无意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利益主体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会或多或少的掖藏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达到将自己利益通过己方的信息整合得以正当化和合法化的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中有三方:环保部门、申请者和公众。
前两者是组织化的主体,他们拥有设备、技术、人员和资金的优势,掌握着参与事件的绝大部分的环境信息。
而公众一般是分散的个体,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最了解自己的利益所在。
巨大的反差使我们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中信息公开的主体必然是环保部门和申请者,并且相关的信息必须强制公开,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博弈才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进行。
信息公开必然面临四大问题:信息公开的主体)))由谁公开信息、公开的方式、公开的内容和公开的时间。
在听证会前后,信息公开的主体往往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而总局公开的方式又常常是副局长对媒体采访的发言,内容是总局的意向和决定。
之后,就会有一个正式的结果,接着相关文件上网。
圆明园管理处公开的信息主要是其发言人的媒体报道。
这些和制度的缺失紧密相关(5参与暂行办法6和5信息公开办法(试行)6都是后来通过的,他们的出台和圆明园事件不无关系)。
2005年7月5日总局在该局网站公布了环评报告书,曾获得广泛的称赞,美中不足的是公布54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的并不是报告书的全文,附件没有一起公开。
附件包含:北京市人民政府5关于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批复6、国家文物局5关于3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4的批复6、北京市人民政府5关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6、5关于圆明园东区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申请6、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5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项目建议书6等,而这些附件是了解事件很重要的背景信息。
纵观听证会前后的信息公开,笔者认为以下地方值得改进:圆明园管理处应当作为公开主体之一;信息内容应当完整;时间及时;信息公开的方式多样,但应有一些固定的形式,如网站、公报等;另外,总局的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并不能够完全得到、至少不易得到的情况尚须改进。
2007年2月8日通过的5信息公开办法(试行)6将我国的环评信息公开推进了一大步。
5信息公开办法(试行)6按需公开信息的内容分为两类: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把公开的方式定为两种: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并规定了公开的范围、媒介和程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环保部门申请获取政府环境信息的规定对建设阳光政府无疑是积极的推动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环保部门举报;认为环保部门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这些规定为保证环保信息公开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5信息公开办法(试行)6规定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但令人遗憾的是,该办法对环保部门决定的说明理由等决策过程并没有要求公开。
同时,对信息公开的限制用语模糊,其第10条规定:/环保部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何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文中并无解释,其所造成的模糊边界可能造成信息公开范围的紧缩,乃至萎缩。
三、听证会代表的选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闻稿表明,环境保护总局是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并顾及代表性的基础上,根据申请人的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等因素,邀请了22个相关单位、15名专家、32名各界代表参加听证。
他们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11岁。
既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市民与下岗职工;既有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有各民间社团的代表;既有圆明园附近的居民,也有千里之外赶来的热心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