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期”理论家熊彼特、哈耶克、凯恩斯

合集下载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提要本文通过对比凯恩斯与哈耶克的理论特点及主要经济理论,剖析了二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凯恩斯主义(一)凯恩斯的理论特点。

1、凯恩斯定律否定了萨伊定律及由此决定的就业理论。

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代替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自动均衡的假定,注重制度因素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失业和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

2、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为正常状态的假说,断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必须进行国家干预。

3、强调有效需求机制的决定作用,否认相对价格短期变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收入——支出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相抗衡。

(二)凯恩斯的主要经济理论1、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由于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充分就业的社会。

但是,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

(2)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论述,把分析的重点由供给转移到需求,把总需求函数视为决定就业量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有效需求原理实际上是一种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

2、工资和货币、物价理论。

(1)凯恩斯经济学主张,在货币工资不变,即采取刚性工资政策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就业。

(2)凯恩斯把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实际上是货币数量对工资单位和就业量影响之和。

3、经济周期理论。

(1)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投资乘数公式,由于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与边际消费倾向按同一方向变动,即消费倾向的数值越大,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越多。

(2)凯恩斯认为利息率的高低与流动偏好的强度成正比,与货币供给量成反比。

二、新自由主义——哈耶克(一)哈耶克的理论特点。

1、表现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高于一切,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甚至主张货币的发行也要“非国家化”。

“哈耶克”下野,“凯恩斯”上台

“哈耶克”下野,“凯恩斯”上台
怪 。 就 在 翟 志 刚 、 伯 明 、 海 鹏 组 成 神 七 飞 行 团 队 刘 景 公开 亮相 的同一 时刻 , 新华 社 发布 的 一则 消息 说 : 由
我 跟 很 多 金 融 界 的 人 聊 ,他 们 说 三 个 月 应 该 可 以 基 本 稳 定 下 来 。 以 这 次 的 金 融 危 机 , 其 说 是 金 融 危 所 与
机 、 济 危 机 , 是 一 个 政 治 上 的 重 大 波 动 , 对 美 经 更 是
国 政 治 体 制 的 一 次 考 验 。 考 验 美 国 人 能 不 能 通 过 国 会 、 宫 讨价 还价 , 部运 行机 制 能否共 渡难 关 。 白 内
大 危 机 , 来 造 成 三 分 之 一 的 失 业 , 成 世 界 经 济 的 后 造 衰 退 , 成 希 特 勒 上 台 , 成二 战 , 是 一 个 历史 错 造 造 这 误 。 打 一 个 比 方 , 国 的 金 融 体 系 好 像 一 个 高 楼 一 我 美 样 , 个 高 楼 非 常 漂 亮 , 各 种 各 样 的 资 产 组 合 在 一 这 有 块 , 环套 一环 , 是根 子坏 了 , 子 是不 良资产 , 一 但 根 根 子 上 是 房 贷 、 级 债 务 , 这 个 根 子 上 面 产 生 了 衍 生 次 在
机 制 , 不 了解 金 融 市 场 危 机 的 传 染 性 , 有 把 金 融 更 没
界 的崩 溃 或 者 危机 和 自己的经 济 利 益 联 系在 一 块 ;
对 于 一 些 学 者 , 百 名 经 济 学 家 联 名 反 对 , 们 主 要 如 他 关 心 的是 长远 的意 义 , 心救 助 之后 , 来华 尔 街金 担 未 融 机 构 是 不 是 又 会 冒风 险 . 会 进 入 新 一 轮 的危 机 。 又 我 个 人 认 为 当 然 要 救 , 须 要 救 , 一 场 金 融 危 机 在 必 这 我 看 来 已 经 不 能 称 之 为 金 融 危 机 了 , 已 经 是 金 融 的 崩 溃 。 在 的 货 币 市 场 , 天 以 内 借 款 的市 场 已 经 不 现 七 工 作 了 , 多 人 、 多 机 构 不愿 意 把 钱 借 给别 人 , 很 很 宁 可把 钱用来 买 政府 的债 券 。而 金融 是美 国经济 或者 当代 经济 的命 脉 . 是 最基本 的血液循 环 。 果 金融 这 如 市 场 上 谁 也 不 信 谁 ,市 场 不 工 作 了 .那 经 济 就 完 蛋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1983年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也是凯恩斯和熊彼特诞辰100周年。

熊彼特著作:《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史》哈耶克说:“倘若你问我,最爱与哪些有趣的人再共度一个黄昏,我的答复是熊彼特与凯恩斯。

他们都让世人震撼。

熊彼特是一位比凯恩斯伟大的学者,也是更优秀的知识分子。

”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理论主要包括: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3、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如果对现实经济生活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物品离消费者越远、位次越高,它的专门性就越小。

所谓的专门性,是指物品只能做某种用途而不能做其他用途的特征推荐阅读J.B.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经济发展的本质是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现存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利用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定数量的金属货币存在,但不能保证对货币量的需求增长恰好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由此,如果排除掉信用交易和信用工具在创造贷款和信用工具时不发挥作用的情况,不考虑以前发展的成果,那么贷款和信用工具的创造必然具有一致性我们得出了信贷现象的核心:信贷在本质上是为了给予企业家购买力而进行的购买力创造,不是单纯的现有购买力的转移在正常的循环流转中,产品和生产手段不一定存在差距,同时假定生产者的购买均以现金交易来完成,或者说购买者只有先出售同样价值的产品才能买进生产所需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信贷不是至关重要的。

但在实现新的生产组合时,肯定会出现一个购买力缺口。

弥补这个缺口就是贷款者的职能之一,即特意把创造出来的购买力交给企业家支配。

企业的资本也不是服务于企业目的的所有商品的简单加总。

因为资本不是商品,而是投入于商品的购买和生产的一种要素。

商品是为生产服务的,而资本是企业家用以获取生产资料的手段。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人们对于经济规律的探索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就有成型的经济思想。

如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分工、等级和财产”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对货物的划分等。

不同于西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作为政治的附庸。

只有像范蠡、司马迁等少数人才强调市场规律。

其中,一派主张压制商业,重农抑商。

如商鞅、桑弘羊等。

另一派主张控制商业,农商并举。

如管仲、刘晏。

但经济学的出现却还要等到近代。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经济学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国内和国际贸易日益繁荣,新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这一时期在英国和法国分别出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

(二)鼓吹殖民扩张。

(三)保护出口,限制进口。

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曼(1571-1641),他强调生产的目的是黄金积累,提出了“国际贸易差额论”。

将重商主义发扬光大的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并在《赋税论》对税收进行了研究。

与其它重商主义不同的是,威廉·配第也赞成自由的国际贸易。

重农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重视农业。

(二)对土地所有者征税。

(三)自由放任、自由流通,反对政府干预。

重农主义的先驱是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他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他认为“一切的财富都来源于土地的耕种”,并《谷物论》论述了税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而重农主义的创始人是魁奈(1646-1714),他在《经济表》对重农主义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形成了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

而到了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十足的发展。

英国更是在商业和工业方面取得了霸权地位。

此时的英国能够在自由国际贸易中占有巨大的优势,自由主义逐渐替代了重商主义。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 经典语录
2023-11-09
目录
• 卡尔•马克思 • 亚当•斯密 • 大卫•李嘉图 •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 琼•罗宾逊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目录
• 保罗•萨缪森 • 约瑟夫•熊彼特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约翰•纳什
01
卡尔•马克思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在《国 富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 为,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种自我调 节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市场自动 达到平衡。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 比喻这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引导人 们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 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03
大卫•李嘉图
解释
大卫·李嘉图的这句经典语录表达的是税收的来源问题 。他认为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也就是 说,税收不是来自于生产资料,就是来自于人们的收 入。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 的核心动力,它能够推动社会 进步和经济增长。
他的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 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
09
耶克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主要著作:《货币理论
与经济周期理论》
• 经典语录: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这句话是哈耶克的名言之一,表达了他对制 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看法。哈耶克认为,一个坏的制度会使好人也做出不道德的行为,而好的制度则可以让 坏人也能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因此,他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并认为一个良好的制度是保证社会公正和平等 的关键。
05
琼•罗宾逊
国家
英国:琼•罗宾逊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之一 ,在经济学领域,她是现代非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 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琼•罗宾逊研究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 行为,揭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行为的特征。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国富论》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分工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的、无中央指导的经济体系,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生产。

他主张政府应该少干预经济活动,人们应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自由贸易是斯密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通过开放市场,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生产和交换商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斯密的分工理论是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

他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

分工的程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国家的财富也就越大。

斯密的这一理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组织学奠定了基础。

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通论》可以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总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失业和萧条的困扰,而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调节总需求的水平。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压力。

凯恩斯的《通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他的观点对于解释和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批判。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的实施会导致个人自由和经济效率的丧失。

哈耶克与凯恩斯

哈耶克与凯恩斯

哈耶克与凯恩斯哈耶克与凯恩斯:经济学界的两位巨擘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而作为经济学界的两位巨擘,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的经济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重点介绍哈耶克与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并对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与评析。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市场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上。

哈耶克认为,自由市场是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的基石。

他提出了知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强调个人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

哈耶克对中央计划经济持批评态度,认为自由市场和价格的竞争能够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并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而政府的干预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歧视。

哈耶克主张小政府和限制政府干预,认为市场自由更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潜能。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往往无法自己调整和恢复,需要政府通过干预来稳定经济。

他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理论,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管理经济,以消除失业和保持经济稳定。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大萧条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和就业率。

他对市场经济的信心较弱,主张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活动,以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比较尽管哈耶克和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和政府干预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哈耶克的自由市场思想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

但他在对政府干预的反对上有时过于绝对,忽视了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提供。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1、马克思:资本论(1-3卷)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4、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7、熊彼特:经济分析史(1-3卷)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9、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10、阿特金森:公共经济学11、考特:法和经济学1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13、阿罗:社会选择14、布坎南:同意的计算,自由、市场与国家15、定伯根: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6、罗尔斯:正义论17、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8、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贝克尔:人力资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20、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1、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研究22、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3、锡克:第三条道路:经济-利益-政治24、科尔耐:短缺经济学25、德布鲁:价值理论26、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现代增长理论27、谢尔曼:激进政治经济学基础28、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29、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研究30、萨缪尔森:经济分析基础31、纳尔逊:经济变迁德演化理论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33、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德新趋势34、斯皮尔格:经济思想的成长35、麦克米伦:经济学前沿问题丛书(1-11)3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37、霍布斯:利维坦38、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39、哈耶克:通往奴役的道路,法律、立法与自由40、孙冶方:社会主义论稿41、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42、历以宁:体制、目标、人,非均衡的中国经济43、吴敬琏: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44、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4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的奇迹4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47、杨小凯:经济控制论初步,经济学原理48、黄有光: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49、张五常:佃农理论,经济解释50、李由:大国经济论51、王善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研究52、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1-2)53、汤敏: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1-3)54、其它各研究方向导师指定的参考书主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改革、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类)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Economic Journal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Economics Prospectiv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China Quarterly。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一、经济周期的传统(理论)分类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明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等等。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规律等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均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繁荣、恐慌、萧条、复苏”的周期特征。

2、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繁荣过程中时,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而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趋于下降、利润逐渐走低,生产过剩的特征便会越发明显,并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造成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开始萎缩、失业上升、存货积压明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平滑这一波动。

(二)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23年,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美国货币史》中批评凯恩斯主义者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其认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是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并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力量。

(三)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1、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23年,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学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即其认为外部冲击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2、具体来看萨缪尔森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产出比例作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决定变量,来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特征。

也即萨缪尔森认为经济运行本身和投资、消费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经济运行本身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其主张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波动进行调控。

《策略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1)—经济周期综述—我们为何选择熊彼特

《策略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1)—经济周期综述—我们为何选择熊彼特

《策略:三周期嵌套之理论篇(1)—经济周期综述—我们为何选择熊彼特?》逻辑起点: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周期之轮》也逐渐为市场所关注,我们也就有一个想法:能不能系统性地对经济周期理论及其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也算是我们多年来对经济周期研究的一个总结和升华。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认为,三大心理规律导致经济周期波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规律,这些因素导致经济周期“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

新古典派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理论是该流派经济周期理论模型的核心。

萨缪尔森认为,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是一国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α和资本-产出比例β。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希克斯经济周期原理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经济体系产量内部存在上限和下限,二是存在厂商合意存货水平,后者触发“引致投资”和“超级乘数”,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经济体系从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波动过程。

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认为,短期内经济的波动源于货币供给的不规则变动,其内在作用机制在于,货币增加使市场参与者产生相对价格变动的“货币幻觉”,导致自然率水平偏离均衡状态,由此产生经济周期波动。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认为经济周期源于货币信用的膨胀对均衡结构的破坏,依靠以经济结构均衡为代价的货币扩张制造的经济繁荣必会导致萧条。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外部因素是导致波动的重要根源,但即使排除外部因素,经济仍呈现周期现象,因为存在创新活动。

熊彼特提出“两阶段”、“四阶段”以及“周期嵌套”等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

结论:我们为什么选择熊彼特的周期理论?我们研究经济周期更关注以下问题:合理性、前瞻性、开放性和可观测性,通过综合衡量,我们更倾向于采用熊彼特的周期理论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周期,我们甚至可以将凯恩斯、希克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周期理论融合起来,用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周期和资本市场运行。

约瑟夫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约瑟夫·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熊彼特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创新理论和经济循环理论上。

本文将围绕约瑟夫·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展开论述。

一、创新理论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他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也是对现代经济学有重大影响的理论之一。

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破坏性的创造力,能够打破现有的经济平衡状况。

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推动经济变革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新发明,还包括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财务创新等方面。

他强调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创新者的市场力量”理论。

熊彼特认为,创新者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进入等方式,可以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产生市场力量,影响着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二、经济循环理论熊彼特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经济循环理论,也被称为商业周期理论。

他认为,经济系统处于不断的循环中,经历着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等阶段。

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循环理论,商业周期的起因是创新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变革。

创新推动了经济繁荣,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饱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导致了经济的衰退,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然而,衰退期也为下一个繁荣期创造了机会,因为创新者将出现并推动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三、奥地利学派的特点约瑟夫·熊彼特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奥地利学派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学派,具有独特的特点。

与其他经济学派不同,奥地利学派注重人的行为和选择,强调个体在经济决策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奥地利学派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个体的经济自由。

他们批评了中央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的负面效果,并强调了市场机制的效率和创新的重要性。

同时,奥地利学派也关注经济学与哲学、法律、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综合的经济理论体系。

哈耶克思想简介

哈耶克思想简介

哈耶克思想简介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

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

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

不过,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于,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坚持和重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

英国学者伯林的划分。

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哈耶克自己也曾划分过两种类型:本专业中的万事通,和困惑型人物。

前者对自己的专业了如指掌,熟悉古往今来各种见解,大多数成功的教师、作家和演说家,都属于这类人物。

哈耶克也将这类人称为记忆型的天才。

困惑型人物则凡事都要自己问个为什么,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自己思考的过程。

他们记不住别人说了什么,他们总是把别人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

他们总是让六经注我,他们固执己见。

他们从各个方面思考,进行探讨,经常是围绕着一个主题。

哈耶克就是这类天才的典型。

第一部分、哈耶克的思想谱系哈耶克1899年5月8日于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92年3月23日去世。

他足够长寿,经历了整个20世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

亲眼看到了自己所钟爱的观念,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复兴的全过程。

看到极权主义兴起和崩溃的过程。

一、 哈耶克的生平第一阶段:维也纳时代维也纳哈耶克思想成长的时代,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

他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之后,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1921-1923)。

从思想、知识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维也纳是维也纳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非常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段岁月奥地利、主要是维也纳的气氛。

他在回忆录的第一段话就是“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千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10大经济学名著

10大经济学名著

十大经济学名著: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庇古《福利经济学》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英国萨缪尔林《经济分析基础》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50部经济学经典名著《经济论》(色诺芬)——最早提出“经济”概念《赋税论》(威廉·配第)——西方最早的赋税理论专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托马斯·孟)——重商主义的“圣经《布阿吉尔贝尔选集》(皮埃尔·勒·庇逊·德·布阿吉尔贝尔)——重农主义的先声《休谟经济论文选》(大卫·休谟)——货币数量论的早期范本《商业性质概论》(理查德·坎蒂隆)——经济学说史上的首部纯理论专著《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首次图解的宏观经济学《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重农学派的巅峰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创建了经济学科学体系《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学的奠基之作《政治经济学概论》(让·巴蒂斯特·萨伊)——供应学派的理论先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经济学史的第二座高峰《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首次系统论述经济危机《孤立国》(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第一部区位理论名著《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理查德·琼斯)——地租理论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历史学派第一部理论专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古典经济学的“终结篇《经济和谐论》(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师夏)——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帜《资本论》(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国民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基石《政治经济学理论》(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数理经济学派的开山之作《纯粹经济学要义》(莱昂·瓦尔拉斯)——般均衡理论的“发源地《资本与利息》(欧根·冯·庞巴维克)——首提时差利息论《经济学原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石《利息与价格》(克努特·魏克塞尔)——瑞典学派理论大纲《财富的分配》(约翰·贝茨·克拉克)——边际效用论“美国版《有闲阶级论》(托尔斯坦·凡勃伦)——制度学派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约瑟夫·熊彼特)——首提创新理论《福利经济学》(阿瑟·塞西尔·庇古)——福利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贝蒂·俄林)——国际贸易理论的首个完整体系《制度经济学》(约翰·罗杰斯·康芒斯)——法经济学制度学派的经典《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奥斯卡·兰格)——首提“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货币均衡论》(冈纳·缪尔达尔)——宏观理论的经典之作《价值与资本》(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宏观经济学首次微观化《通向奴役的道路》(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主义宣言《经济学》(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全球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增长理论》(威廉·阿瑟·刘易斯)——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首部巨著《丰裕社会》(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西方最受欢迎的20本畅销书之一《经济成长的阶段》(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经济现代化理论代表作《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学派的经典《改造传统的农业》(西奥多·威廉·舒尔茨)——创立了农业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华西里·列昂惕夫)——首次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产业组织》(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产业经济学的经典《各国的经济增长》(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经验统计学的典范《财富与贫困》(乔治·吉尔德)——里根革命的“理论依据《经济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教科书的第四座里程碑《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创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经济学教科书《公司金融理论》(让·梯若尔)——公司金融理论“定本《贫穷的终结》(杰弗里·萨克斯)——首倡“临床经济学《通向奴役的道路》(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主义宣言《经济学》(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全球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增长理论》(威廉•阿瑟•刘易斯)——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首部巨著《丰裕社会》(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西方最受欢迎的20本畅销书之一《经济成长的阶段》(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经济现代化理论代表作《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学派的经典《改造传统的农业》(西奥多•威廉•舒尔茨)——创立了农业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华西里•列昂惕夫)——首次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产业组织》(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产业经济学的经典《各国的经济增长》(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经验统计学的典范《财富与贫困》(乔治•吉尔德)——里根革命的“理论依据《经济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教科书的第四座里程碑《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创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经济学教科书《公司金融理论》(让•梯若尔)——公司金融理论“定本《贫穷的终结》(杰弗里•萨克斯)——首倡“临床经济学★本资料共享人强烈向各位学推荐:《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张平、王树华;《产业经济学》(第三版)李悦;《发展经济学》吉利斯、波金斯等四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性变化,包括经济增长和衰退等阶段。

西方经济学家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以解释和预测经济活动的波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

1. 经济周期的基本构成经济周期一般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

繁荣期是指经济增长阶段,经济活动蓬勃发展,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增加。

衰退期是指繁荣期后经济活动开始放缓,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

萧条期是指衰退期后经济活动进一步下滑,失业率急速攀升,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复苏期是指经济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增长,就业率回升,企业利润也逐渐回升。

2. 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亚当·斯密。

他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的。

马尔萨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人口理论与周期波动的关系。

在20世纪,约瑟夫·熊彼特理论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石之一。

熊彼特认为经济循环是由投资决策引起的,投资决策的波动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除了熊彼特理论,还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与总需求的波动有关,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活动。

3. 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其核心理论是价格和工资的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价格和工资调整不灵活,造成需求低迷和失业率上升。

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粘性预期"的概念。

粘性预期指的是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不及时调整,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

4. 实证经济周期理论实证经济周期理论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强调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引起的。

技术冲击是指生产力的改变,例如技术进步或自然灾害等。

货币冲击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

“商业周期”理论家熊彼特、哈耶克、凯恩斯

“商业周期”理论家熊彼特、哈耶克、凯恩斯

商业周期”理论家熊彼特、哈耶克、凯恩斯奥地利学派的领导成员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Ludwigvon Mises)就曾这样描述自由经济的运行:哪里的生产是完全平衡的,哪里就不会出现失业。

失业是经济变化的结果,哪里的生产不受主管当局和工会的干预的妨碍,它就永远只能是一种过渡的现象,是工资率改变倾向于消除的现象。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50 年,是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50 年。

但是,在那个时期也存在着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状态,在一次又次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中不断前进和发展。

因此曾经有很多经济学家研究为何会出现这一周期现象。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 ( William Stanley Jevons) 试图以太阳黑子的频率为基础,建构一种对周期的解释,这种周期转而会影响农业产出和价格,进而影响整个经济。

还有一些人认为,周期是由剩余或缺乏银行信用引起的,并为此而责备犹太人。

这些解释周期的理论在现在看来显然不够科学,直到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维克塞尔观点的出现。

他曾认为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过剩,因而主张计划生育。

后来他将焦点放在利率,提出了与货币利率相对应的自然利率概念,并指出后者居主要地位,是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人们将自己的积蓄存入银行,获得相应的利息,银行固定自己的借款利率,以稳定储户资金,用以开展积极的投资活动。

投入到自然利率回报的项目中,如果自然利率超过了借款利率,企业家就会受到激励去借款。

出现新的工厂、商店或者铁路,增加就业。

这些特别的活动本身会在需求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他人将会发现,他们可以借钱和赚钱。

这是一种将成为一种积累性动态过程的繁荣。

经济不景气时,则一切相反,对于企业家来说,银行借款成本上升,获得自然利率回报的风险增高。

因此,周期是投资者或企业家与他们对于回报率的预期和保守的银行家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些银行家在心中想稳当地固定利率,而投资者则期待市场繁荣,这也正是自由主义者责备管理的因素之一。

读书随笔:商业周期循环理论(上)

读书随笔:商业周期循环理论(上)

读书随笔:商业周期循环理论(上)也属于本科学生就应该读过的原著,我承认当年没看过,现在老了开始补课。

约瑟夫·熊彼特的这本著作原名是:商业周期循环: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商业周期的探究。

当代又译成经济发展理论。

应该说,这本著作的原创性比国富论强。

熊彼特内心深处真正的理想,与马克思的一致,揭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律性,从而达到揭示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的动态演化和波动规律。

数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历史,周期动荡、发生、繁荣、贪婪、疯狂、危机、萧条、衰退、复苏、再发展、再繁荣、再疯狂。

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并非像扁桃体那样,可以与生命机体分离,可以单独处理。

相反,经济周期恰好像心脏的跳动,它不仅不能与生命整体分离,它本身就是生命的核心。

马克思的宏大构想里,要消灭私有产权,就是没有像熊彼特那样想到矛盾双方的不能分离,没有了私有产权,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就失去了动力,人类社会这个巨大生物可能就死亡了。

商业周期详尽分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来,整个资本主义体系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重心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熊彼特精心地借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表述方式,在这本书中以命题方式进行探讨,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分析框架。

他的研究起点与马克思的起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从最简单的事物入手,马克思是从商品入手,熊彼特则是从企业家入手。

马克思从商品上看到了价值和价格,熊彼特则把企业家分成了创新与管理。

从企业家的能动性和被动性两个状态,演化出了整体经济的静止状态和演化状态。

所谓静止状态是指经济演化暂时出现停滞的状态,一部分人从维护这个状态中获益,但经济演化会使他们的利益受损,因此,经济演化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就是一种破坏与反动。

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因此强烈地反对演化,他们的权力状态决定了新模式在持续不断的创造性破坏中取代旧模式的速度。

熊彼特回顾历史指出,欧洲封建经济体中,创造性破坏的反对者们常常占据了优势地位,其结果是经济演化长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经济史-10熊彼特、哈耶克

经济史-10熊彼特、哈耶克


但是银行体系由于受法律的限制或营业习 惯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扩张信用,信用 膨胀到一定程度将中止,储蓄将不能随收 入的增加相应增加,所以到一定时期又会 出现信用紧缩,再加上消费品因供给减少 而价格上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现 为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

货币资本供给短缺引起两种结果:或者是 繁荣阶段进行的投资(建造厂房添置设备) 半途而废,或者是已经生产出来的资本财 货因货币资本的供给短缺而销路疲滞,价 格下跌,这就是危机。
2、经济周期理论

哈耶克根据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认为资 本主义条件下实行的是“迂回生产方 法”——先用一部分资源生产资本品(生产 资料),再用资本品生产消费品,形成若 干顺次相继的生产阶段。

他进而认为,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下,如果货 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就会出现银行体系的信用 膨胀。这种信用膨胀是破坏经济体系的均衡,引 起经济扩张并导致必不可避免的危机和萧条的根 本动因:资本家借助银行体系扩大的货币供应量 进行的投资,会导致资源较多地用于生产资本品, 从而引起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相对减少,物质生 产领域两大部门之间的组合比例的失调。



熊彼特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经济循环”和“经 济发展”两大类型。 经济循环——指任何经济活动均顺应原有基本条件 变动周而复始地运行,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不存在企业家,只有生产管理者,其所得只是 “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 经济发展——指经济内部自发地进行“创新”而呈 现的重大变动。





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每个周 期包括的4阶段中, “繁荣”、“衰退”两阶段是本质的, “萧条”和“复苏”两阶段是非本质的。 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个人障碍发生于非本质 阶段,能够用政策消除它们。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美]约瑟夫·熊彼特著目录第一章由一定环境所制约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7)第二章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 (29)第三章信贷与资本信贷的性质及其作用 (44)第四章企业家利润 (57)第五章资本的利息 (70)第六章经济周期——初步评述 (94)附录经济变动的分析 (112)中译本序言——对本书的介绍和评论(一)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83-1950年),美籍奥地利人,是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

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

此书最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修订再版于1926年,越数年又重印了德文第三版。

1934年,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的英译本,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46卷。

现在的中译本,据此英译本译出。

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今捷克境内,故有人又把熊彼特看作美籍捷克人)特利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的家庭。

他幼年就学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中学;1901-1906年肄业于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乃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

当时他的同学好友中有后来成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物的奥托·鲍威尔,以及后来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首领之一的希法亭。

迨后他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终生他高度推崇洛桑学派瓦尔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执教于奥国的几个大学。

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由奥托·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长。

1921年,他弃仕从商,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不得不受牵连而用于偿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

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二阶段模式”(或“纯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是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分析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

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

如此循环往复。

在“四阶段模式”分析中,熊彼特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创新浪潮不止一次,“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同时引起新工厂的建立和新设备的增产。

这时一般又会伴随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出现许多投资机会,出现了投机。

此即,第二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扩张只是为一般企业和投机活动提供资金。

因此,“第二次浪潮”中就已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它不可能有自动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萧条”,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还会引起破坏。

“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

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

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同时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周期”理论家熊彼特、哈耶克、凯恩斯
奥地利学派的领导成员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就曾这样描述自由经济的运行:
哪里的生产是完全平衡的,哪里就不会出现失业。

失业是经济变化的结果,哪里的生产不受主管当局和工会的干预的妨碍,它就永远只能是一种过渡的现象,是工资率改变倾向于消除的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50年,是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50年。

但是,在那个时期也存在着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状态,在一次又一次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中不断前进和发展。

因此曾经有很多经济学家研究为何会出现这一周期现象。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试图以太阳黑子的频率为基础,建构一种对周期的解释,这种周期转而会影响农业产出和价格,进而影响整个经济。

还有一些人认为,周期是由剩余或缺乏银行信用引起的,并为此而责备犹太人。

这些解释周期的理论在现在看来显然不够科学,直到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维克塞尔观点的出现。

他曾认为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过剩,因而主张计划生育。

后来他将焦点放在利率,提出了与货币利率相对应的自然利率概念,并指出后者居主要地位,是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人们将自己的积蓄存入银行,获得相应的利息,银行固定自己的借款利率,以稳定储户资金,用以开展积极的投资活动。

投入到自然利率回报的项目中,如果自然利率超过了借款利率,企业家就会受到激励去借款。

出现新的工厂、商店或者铁路,增加就业。

这些特别的活动本身会在需求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他人将会发现,他们可以借钱和赚钱。

这是一种将成为一种积累性动态过程的繁荣。

经济不景气时,则一切相反,对于企业家来说,银行借款成本上升,获得自然利率回报的风险增高。

因此,周期是投资者或企业家与他们对于回报率的预期和保守的银行家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些银行家在心中想稳当地固定利率,而投资者则期待市场繁荣,这也正是自由主义者责备管理的因素之一。

但是,维克塞尔并没有解释,繁荣是怎样变为不景气的――也就是说,周期是怎样到达转折点的。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定义并深化了“景
气循环”-也称“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理论,而且提出了周期循环原因的“创新”理论。

他认为利润不是来自对劳动的剥削,而是来自创新。

当创新集体出现时,就形成了产业革命。

但是创新的出现是周期性和不连续的,像浪潮一样,一波波的涌现。

一次创新的浪潮,会冲破旧有的稳固经
济模式。

先驱者会借钱,并开始自己的创新。

他们会享受一种暂时的垄断,获得巨额利润。

这些创新能够把经济推向增长的轨道,经济增长期可持续20至25年。

但是巨额利润的诱惑吸引来了很多的模仿者来分享。

产出成倍地增加,而价格开始下跌,利润开始被稀释。

这样就进入了经济的又一个衰退期,直到新一次的创新浪潮涌现,推动经济的新增长。

但是,对于经济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情况,他没有提出政策建议。

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认为,大萧条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健康的特性进行治疗才是亟需的。

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按照它的常规去发展,而不要管它有多长的周期,也不要管它会带来多少不幸。

周期是经济发展出现过度和不平衡的信号。

繁荣是建立在投资者错误的乐观情绪之上的,这种情绪又被银行错误地加以助长,以至于投资的回报率不能支付信用的费用。

②哈耶克拓展了维克塞尔和米塞斯的思想,认为繁荣是银行的信用扩张以较低的利率创造的。

因而,这导致投资者从事于有较长还贷期的项目,所以资源开始从消费品生产转向投资品生产。

这引起通货膨胀和实际工资的下降,导致生产者对得到更高工资和更多信用的需求,以继续他们已经着手的投资项目。

如果允许项目得到完成,那么生产力就提高了,大量的消费品就可以利用,价格会再一次降下来。

但是,典型的情况是,
银行往投资项目来完成之前就已经陷入恐慌并紧缩信贷。

然后,不景气就随之而来。

项目未完成就被放弃了,而且所有这些资本都成了“不良投资”。

他把银行信贷理论与“现实的”周期结合起来。

但是,哈耶克是一位旧式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

在他的世界中,经济可以平静而稳定地发展,没有任何周期,只要市场被允许自然地运行,价格不会被“扭曲”。

正是因为银行家提供了太低的利率,才导致了需要以长期的萧条为代价的经济繁荣。

哈耶克的理论大有“无为而治”的思想,事实上,他自己是反对任何快速治愈的。

他反对任何不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所带来的解决办法。

要创造有利于进步的条件,而不是去“计划进步”。

③但是,1931年的经济大萧条太严重了,以至于人们和政策制定者没有注意到他的严肃的忠告。

在公众的心目中,哈耶克的地位也很快被凯恩斯取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他才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凯恩斯用自己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改变了经济学。

他使人们认为市场并不是完美的,通过使用人类的理性和独创性,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与世界经济脱节的一国经济的理论。

也就是将经济发展部分限定在一国之内,从而减少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和波动。

他的危机应对方案就是政府出钱,以便提供最初的就业和支付收入。

在注入了这笔最初的费用之后,会产生
一个能够使收入和就业均相应增加的增殖过程。

最初的政府开支可以通过追加的税收来补偿,而这部分税收来自新增收入,这就好似,政府投资在了回报丰厚的自然利率上,显然在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下,很少有人为了资源去提高公共设施,除非必不得已且利润会在投入之上时。

而这种增殖所凭借的就是凯恩斯认为的,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小于1,正常人很少会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因此又产生了新的储蓄,而储蓄的上涨为新的投资活动带来了可能。

就像前面所说,如果投资者是乐观的,那么经济甚至可以达到一种过度充分就业的状态。

如果投资者是悲观的,那么他们会延期投资。

即使银行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会有所反应。

而这种国家投资公共建设的角色,不受利润率所驱动,不会轻易动摇。

凯恩斯认为,正统的经济理论的标准答案是无效的。

如果存在失业,减少工资既是不可能的,看来也是不能奏效的。

④工人在工资方面拥有协议,不可能单方面减少他们的实际工资。

而且,即使削减工资是可能的,那也只会导致需求的减少,因为较低的工资收入会使商业无利可图。

也不可能裁减利率以复苏投资。

商人更关心的是未来的利润率,利息成本是次要的。

但是,对于利率能够降到何种程度也有某种极限,因为在困难的时候,如果利率不够高的话,人们会囤积现金,而且还会放弃他们对流动性的需求。

这样,自由市场在每个阶段都会遇阻,这在理论上是有令人信服的根据。


是凯恩斯的这种方案,让资本主义再也没有出现像“大萧条”那样几近崩溃的危机,让资本主义在它最坏的年代存活了下来。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注解:
①《社会主义:一种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Socialism:An Economic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1923)
②《价格和生产》(Prices and Production)(1935)
③《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44
④《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1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