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P酶的利用机理及应用进展
甘露聚糖酶作用原理
β-甘露聚糖酶(endo-1,4-β-mannanase)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属于一种半纤维素酶类,它除具有一般非淀粉多糖(NSP)酶类的作用——降解NSP,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外;近来很多研究表明,β-甘露聚糖酶还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因为它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同时,它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饼粕尤其是豆粕的能量消化率。
实际使用中还可看出,添加了β-甘露聚糖酶后动物的抵抗力及整齐度都有提高。
NSP的其中一种组分是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其在豆粕中的含量高于其它常用的饲料原料。
β-甘露聚糖除了消化率低之外,还对家禽具有多方面负面的生理影响。
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浓度的β-甘露聚糖也可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生成而降低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Nunes和Malmlof,1992)。
其它负面影响包括降低氮存留量、脂肪吸收率和氨基酸摄入量以及减少水的吸收而导致排泄物水分过多(Kratzer等,1967)。
-甘露聚糖在畜禽肠道细胞发育不完全,或在应激环境下,会过度刺激免疫反应,造成对生长性能的的伤害,引起不良免疫反应,摄食量下降,生长更加迟缓,造成体重轻的数量增加,群体均匀度变差。
表1 常见原料的β-甘露聚糖含量β-甘露聚糖酶作用特点:◆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可以促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分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促进生长。
◆消除饲料中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豆粕的能量消化率,能给玉米豆粕型日粮提高100-150kcal/kg的代谢能。
甘露聚糖分解产生的甘露寡糖,可被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吸收,改善菌群组成,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感染。
减少肉鸡球虫病的危害,提高肉鸡均匀度。
◆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能量、蛋白、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
NSP酶的评估和应用
谷物 小麦 大麦 黑麦 黑小麦 玉米 高粱 米糠
麦麸
菜籽粕 豌豆 豆粕
总NSP 11.4 16.7 13.2 16.3 8.1 4.8 21.8
35.3
46.1 34.7 19.2
INSP 9
12.2 8.6 14.6 8 4.6 21.3
33.6
34.8 32.2 16.5
SNSP 2.4 4.5 4.6 1.7 0.1 0.2 0.5
2008.02 3处理,2重复,每重复159只鸡
T311
954羽
2008.03 4处理,4重复,每重复60只鸡
T311、罗酶宝
960羽
小结:使用NSP酶的原则
➢酶与底物匹配(酶谱、配方结构) ➢酶与动物匹配(物种、生理阶段) ➢ENIV值与营养水平相匹配(替代多少营养) ➢投入与产出匹配(配方成本、综合效益) ➢稳定性(饲料加工、消化道位点)
2008
木聚糖酶水平与肉鸡生产性能的关系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4期
2008
小麦型饲粮中代谢能水平和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 影响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0期
2008
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中国家禽. 2008年第12期
2009
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饲料博览. 2009年第02期
2009 日粮类型、能量水平和木聚糖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09年第20期
➢减少内源损失、提高消化道功能、改变激素水平、增强免疫 功能等 (Senkoylu,2004;韩正康,2003;王金全,2004)
➢提高动物生长性能(Brenes,1993;Alam,2003; Marquardt,1996;Senkoylu,
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
复 里 学提 ( 医学版)
21 6
F u d a n Un i v J M e d S c i
神 经 丝 氨 酸 蛋 白酶 抑 制剂 ( NS P) 对 大 鼠 急性 脊 髓 损伤 ( S C I ) 后 神经 功能 的修 复作 用
吕 越昌 施德源 姜晓幸 冯振洲 蒋 淳 陈 子贤
【 中 图 分 类 号】 R 6 8 3 . 2 【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4 6 7 . 2 0 1 4 . 0 2 . O 1 3
Re p a i r e f f e c t s o f n e u r o s e r p i n( NS P)o n n e u r a l f u n c t i o n a f t e r a c u t e 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 S C I )i n r a t s
( 复旦 大 学 附 属 中 山 医 院 骨科 上海 2 0 0 0 3 2 )
【 摘 要】 耳的 通 过 检测 脑 源性 神 经生 长 因子 ( b r a i n - d e r i v e d n e u r o t r o p h i c f a c t o r , B D NF ) 、 胶 质 细 胞 源 性 神 经 生 长 因子 ( g l i a l c e l l l i n e — d e r i v e d n e u r o t r o p h i c f a c t o r , GD NF ) 和轴 突生 长抑 制因子 ( n e u r i t e o u t g r o wt h i n h i b i t o r A, No g o - A) 的表 达 情 况 , 来 评 估 神 经 丝 氨 酸 蛋 白酶 抑 制 剂 ( n e u r o s e r p i n , N S P ) 对 急性脊髓损伤 ( 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 ,
非淀粉多糖酶在饲料中应用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非淀粉多糖酶在饲料中应用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专论综述非淀粉多糖酶在饲料中应用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冯定远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摘要:本文讨论了阿拉伯木聚糖酶,p一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和影响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非淀粉多糖酶可以降解饲料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降低食糜的粘性;摧毁植物细胞壁,释放细胞内养分;减少动物后肠有害微生物增殖;对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以及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日粮类型,动物种类,动物消化道内环境,饲用酶制剂性质,其它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以及加工和贮存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酶制剂的应用效果.关键词:非淀粉多糖酶;作用机理;应用效果;影响因素饲用酶制剂是近年来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的领域,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都取得可喜的进展,特别是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应用研究,随着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开发和非常规日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谓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是指降解非淀粉多糖的一类酶制剂,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的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四部分组成.它们的特殊结构使它们具有一定的抗营养特性,相应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以破坏其特殊结构,从而去除或降低其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合理添加使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前提是正确理解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在这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于旭华,2001, 2004;冯定远等,1997,1998,2000;冯定远和张莹2000;冯定远和吴新连,2001;沈水宝,2002;黄燕华, 2004).1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自非淀粉多糖被发现是造成小麦,大麦,黑麦和小黑麦等麦类日粮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以来,人们就开始针对性地在麦类基础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Classen等,1988; Bedford,1996).阿拉伯木聚糖酶,B一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在动物日粮中添加不仅提高了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同时降低了动物粪便的粘度和水分含量,动物的呼吸系统和腿部疾病大大减少,提高了动物的福利,也减少了日粮中营养物质向环境的排放,部分缓解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压力.非淀粉多糖具有抗营养作用的主要是可溶性部分,称为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主要存在于黑麦,小麦和小黑麦中,它是由吡喃木糖残基以B一1,4键连接而成,木糖某些残基上的c一2或c一3上还可能发生阿拉伯糖残基的取代.阿拉伯糖残基的取代降低了主链化学键的作用力,从而使其具有水溶性和粘稠性.B一葡聚糖是来源于大麦和燕麦糊粉层和胚乳层的一种部分可溶性的细胞壁多糖.它是由B一1,4糖苷键和p一1,3糖苷键组成,其中p一1,4糖苷键构成主链.由于p一1,3糖苷键的存在,使B一葡聚糖不同于纤维素,从而使其成为在水溶液中的粘性成分.1.1降解饲料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降低食糜的粘性日粮中阿拉伯木聚糖和B一葡聚糖造成抗营养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动物肠道内容物的粘度(Choct等,1990;Annison,1991),而在麦类基础H粮中添加阿拉伯木聚糖酶和B一葡聚糖酶则可以减低动物肠道内容物的粘度.消化道内容物的粘性,对内源酶来说是一个屏障,添加相应的酶制剂一方面增加了动物肠道内饲料同消化酶的接触机会,同时,已消化养分向肠粘膜的扩散速度也加快,提高了动物对已消化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纤维素系水性很强,添加纤维素酶也可降低粘稠度,促进内源酶的扩散,增加养分的消化吸收.Bedford等(1992)在对肠道中食糜粘性的检测中发现,肠道食糜的粘性同日粮类型和阿拉伯木聚糖酶的添加剂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作关系,随着日粮中黑麦添加量的增加,肉鸡肠道内容物粘度逐饵料?养殖?琢境2006"?81专论综述渐增加,而日粮中木聚糖酶的添加则降低了动物肠道内食糜的粘度;在对肉鸡肠道食糜的粘度同动物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中发现,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与动物肠道食糜粘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饲料转化率同粘度的回归方程为:FCR= 1.507+0.0075x;另外,当日粮中黑麦的含量较高时,阿拉伯木聚糖酶的需要量也较高.粘度升高的抗营养作用主要有:(1)使溶质的扩散速度下降(Petterson和Al"nan,1988;Bedford, 1996),这种效应将明显减慢营养物质从日粮中的溶出速度.(2)使肠道机械混合内容物的能力严重受阻(Edwards等,1988).高粘度会使食糜中各组分混合不均,从而妨碍食糜中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向肠黏膜的移动.研究表明肠道内粘度增加,脂肪的消化率明显降低,主要是降低了脂肪乳化所需要的混合作用.(3)非淀粉多糖与内源酶的结合.粘稠的非淀粉多糖与肠道内酶的结合从而阻止这些酶与其底物的反应.Almiral等(1995)认为,饲喂大麦日粮时肠道食糜中胰酶活性降低以及胰脏肥大就是因为肠道食糜粘度升高的缘故.Bedford等(1992)认为,肠道食糜粘度的对数与肉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作用.Annison和Choct(1991)研究认为,小麦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与日粮表观代谢能呈显着线性负相关.汪儆等(1997)报道,小麦或次粉日粮中添加0.1% 以木聚糖酶和B一葡聚糖酶为主的酶制剂提高了日粮的表观代谢能值(AME).加酶后,小麦日粮AME 值提高6.6%,差异极显着(P<0.01),次粉日粮AME 值提高1.5%.Choct和Annison(1992)指出用相应酶切割非淀粉多糖,降低其粘度和分子量进行鸡饲养试验,发现随着粘度和分子量的降低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逐渐消失.Chesson(1987)指出,纤维素酶制剂能改善饲养效果并不是非淀粉多糖被水解成单糖增加吸收,而是改变了肠道粘性增加养分扩散速度的结果.三种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能显着降低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植物性饲料养分利用率(Annison和Topping1994;Englyst,1989).1.2摧毁植物细胞壁,释放细胞内养分虽然非淀粉多糖的粘性是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非淀粉多糖作为一种物理屏障, 在动物消化酶与日粮混合中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这一作用在非粘性日粮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在一些试验中证明,在肉鸡的非粘性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匈稃?养殖?琢境2a05?8性能(Cowan,1996;Choct,1997),这一点也说明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以降解饲料中非可溶性的植物细胞壁,打破物理屏障,更多的消化酶与它们的底物接触,最终提高了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复杂,主要由非淀粉多糖(包括纤维素,B一葡聚糖,木聚糖,甘露聚糖和果胶)和木质素等组成.许多饲料即使经加工处理后,仍不能破坏其细胞壁的完整性,包埋在细胞壁内的许多可消化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等)由于不能与消化酶接触而不能被消化利用.家禽体内缺乏内源性纤维素酶,因此饲粮中相当比例的营养物质随纤维素进入后肠发酵或从粪便排出(张海棠等,2000).在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容物裸露出来与动物内源消化酶接触消化,提高植物性饲料的营养价值.韩东等(1996)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纤维素酶使部分细胞因胞间层的分解而离散,结构规则的细胞破解,用DNS法测定酶解后麸皮中还原糖的含量,是未酶解前的两倍左右.赵林果等(2001)试验用纤维素复合酶体外酶解小麦,玉米,大麦等,扫描电镜观察到酶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孔隙数量增多,孔径增大,胞间层断裂,细胞被破坏;酶解结束后测定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是未加酶处理的3~5倍;将酶解液与稀碘液进行显色反应结果呈较深的蓝色,而未加酶处理的水浸提液呈非常淡的蓝紫色.这表明,在酶的作用下淀粉大分子从被打碎的细胞中释放出来.Terrila—wilo等(1996)也报道,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作用于小麦,随着细胞壁物质的降解,蛋白质和非淀粉碳水化合物的释放量明显增加.Savory(1992)用"c标记单糖研究外源酶对饲料中植物细胞壁的降解作用,认为纤维素中释放出来的葡萄糖可能是酶降解细胞壁而促进能量利用的方式.而Bedford(1996)认为,添加酶制剂改善肉鸡饲料的消化利用并不是来自于降解非淀粉多糖产生的能量,而是通过将大分子非淀粉多糖降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了食糜的粘度和通过破坏细胞壁的完整结构,释放其中的细胞内容物.1.3减少动物后肠有害微生物增殖成年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通常是稳定的,当日粮类型改变或者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速度改变时,可以改变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Vahjen等,1998).当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增加时,宿主肠道的有害微生物则会增殖.Choct等专论综述(1996)的试验表明,肉鸡H粮中添加可溶性非淀粉多糖明显增加了小肠内微生物的增殖和发酵,而随后的试验中添加了非淀粉多糖酶后则克服了这个问题.高纤维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可显着减少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同时显着增加了有益的乳酸杆菌数(黄燕华,2004).Vah]en等(1998)报道,在肉鸡H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改善了肉鸡消化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显着降低了肉鸡0~3周龄肠道中的菌落数和革兰氏阳性菌数,同时显着增加了组织样品中乳酸菌的数目.家禽H粮添加纤维素酶制剂能改变H粮纤维的消化部位,使H粮纤维的消化由盲肠转移到小肠,减少后肠微生物发酵,提高其消化率.此外,外源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内环境,平衡内源酶的分泌,减少肠黏膜细胞的脱落.1.4对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H粮中非淀粉多糖的存在一方面与消化酶,胆汁等活性物质结合,造成动物消化道内消化酶活性的降低,另外,还可以造成动物消化器官代偿性增生和肥大(Isaksson等,1982;Ikegami等,1990;于旭华, 2001).饲料中添加了非淀粉多糖酶后则可以减少动物消化器官的代偿性生长.Brenes等(1993)在无壳大麦中添加酶制剂可以分别降低鸡嗉囔和肌胃重量的15%和17%,而在带壳大麦中添加酶制剂则可以分别降低嗉囔和肌胃重量的7%和8%.在麦类H粮中添加酶制剂降低了消化器官代偿性增生.添加纤维素酶可使雏鹅小肠相对重量下降,并可显着降低雏鹅直肠相对重量和42H龄生长肉鹅盲肠相对重量.纤维素酶可改善小肠及盲肠肠道黏膜绒毛的发育,减轻或避免高纤维H粮对肠绒毛的损伤(黄燕华,2004).H粮中添加了木聚糖酶肉鸡空肠中段小肠绒毛由对照组的手指状变为长舌状,而且小肠绒毛较短(于旭华,2004).钱利纯(1998)认为,H粮中添加适宜的外源酶制剂可使胃肠道内环境发生变化,使肠壁变薄并减少肠道微生物数量,改善营养吸收.Brenes等(1993) 报道,大麦H粮添加粗酶制剂,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相对重量.高峰(1998)也报道,在以大麦为主的H粮中添加酶制剂显着降低肉鸡小肠的相对重量.1.5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畜禽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都受到神经和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在大麦基础H粮添加粗酶制剂可以显着提高雏鸡甲状腺素(T,),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水平.在鹅的试验中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大麦基础H粮中添加0.1%粗酶制剂提高了肉鹅60H龄的GH,T,,TS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等与生长关系密切的激素水平(韩正康,2000).高纤维H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使雏鹅和生长肉鹅血液中胰岛素,T,,T,TSH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胰高血糖素水平显着降低.使42H龄鹅血液中IGF—I水平有提高的趋势,肌肉IGF-I水平在21H龄和42H龄均有提高的趋势(黄燕华, 2004).在小麦基础H粮中添加阿拉伯木聚糖酶,均有提高黄羽肉鸡6周龄血清中T浓度的趋势,其中Ⅺ与对照组比较达到显着水平(于旭华,2004).在粗酶制剂作用下,大麦H粮的p一葡聚糖等多糖经分解后可能产生活性寡糖,活性寡糖作用于肠黏膜细胞受体,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力明显提高.蛋白质可能降解产生具有免疫活性的小肽,而H粮中非淀粉多糖也可降解成一些寡糖,可能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Martin,1995).2影响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2.1日粮因素H粮类型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应用效果不同.对麦类H粮和玉米豆粕H粮,所适合应用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有所不同.即使对麦类H粮,所适合应用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也有所不同.小麦和黑麦中主要的非淀粉多糖是阿拉伯木聚糖,用于小麦和黑麦H粮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应主要含木聚糖酶; 而大麦和燕麦中除了阿拉伯木聚糖外主要是B一葡聚糖,用于大麦和燕麦H粮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则主要含B一葡聚糖酶及较少量的木聚糖酶.小麦和黑麦中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分别为8.1%和8.9%;华南农业大学测定不同小麦品种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为7.33+0.14%(于旭华,2004).大麦和燕麦中的p一葡聚糖含量分别为8.2%和4.5%,但其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也较高,分别为7.9%和2.1%(Englyst,1989). 裸大麦中8一葡聚糖的水平要高于皮大麦中的水平, 饲喂品种中8一葡聚糖的含量高于酿造品种的含量. 纤维素酶对不同纤维源的H粮作用有差异,不同纤维源H粮的改善程度也不同,添加纤维素酶对稻谷H粮总能代谢率的提高幅度大于草粉H粮(黄燕华, 2004).2.2动物种类因素动物的种类和年龄等都会影响酶制剂的使用效果.在高含量非淀粉多糖的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饵?养殖?环境2话3专论综述酶,可以明显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但是非淀粉多糖酶对于猪的效果往往没有家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能非淀粉多糖对猪的危害没有其对鸡的危害严重,由于猪肠道内容物中水分含量高于家禽,而干物质的含量(10%)明显低于家禽肠道内容物干物质的含量(20%),其肠道内容物中的粘度往往要比家禽的低很多,Fenger等(1988)的试验发现,即使是很小幅度粘度的提高就能够使营养物质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急剧下降,猪肠道内容物的低粘度增加了消化酶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扩散速度. 由于猪的后肠道容量占总肠道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家禽,后肠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在猪的消化中往往占有很大的作用,猪后肠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释放一些脂肪酸从而给动物提供部分的能量,而家禽肠道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要低于猪,因此酶制剂在其日粮的消化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另外,饲料在猪的胃中往往要停留4h以上,而饲料在鸡的胃中停留时间要短的多.由于鸡在酸性环境的肌胃前还有嗉囔,酶制剂在嗉囔相对高的pH值环境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麦类日粮对肉仔鸡的抗营养作用与H龄有很大的关系.Classen和Bedford(1991)比较了小麦和大麦加酶日粮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高p一葡聚糖含量的大麦H粮对肉仔鸡的抗营养作用主要发生在0-4周龄,4周龄以上各组肉仔鸡之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着.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肉仔鸡H 龄的增加,小肠内容物粘度有所降低的原因.但Bedford(1997)比较了14个试验中酶制剂对42H龄肉仔鸡的生长情况发现,酶制剂的添加对22-42H龄肉仔鸡饲料报酬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0~21H龄.这可能是因为,虽然肉仔鸡食糜的粘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的降低,但是随着H龄的增加, 非淀粉多糖增加了肉仔鸡肠道致病菌的增殖,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后,降低了食糜的粘度,提高了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从而减少了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2.3饲用酶制剂性质不同来源酶的特性是不同的,即使同一来源的酶,性质也有所不同.由不同菌种产生的酶制剂,其发挥最大活性所需的底物和环境条件(pH值和温度等)往往是不一样的.汪做等(2000)对国内外4种酶制剂木聚糖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各种酶制剂木聚糖酶最适的反应温度为60-65oC,最适的pH值为5.85-6.35,其中3种酶在pH值低于3.6时活性急剧4匀籽?养殖?环境200.5"?8下降.在随后对4种酶制剂中f3一葡聚糖酶活性的检测中发现,大多数复合酶制剂获得最高p一葡聚糖酶活的条件是60~(2和pH值6.35.同一种发酵方法不同菌种来源的纤维素酶稳定性小同,木霉来源比青霉来源好;同一真菌来源的纤维素酶,液体发酵的稳定性更好(黄燕华,2004).于旭华(2001)试验表明,在pH4.6的条件下,A,B两种纤维素酶,其最高活性都是在温度为60℃时获得,纤维素酶A和B在40~(2条件下的活性分别为60~(2条件下的71.7%和64%.pH值对2种纤维素酶的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其活性在pH值4.6时的活性最大,在pH值3.6-5.8的范围内,其活性都保持在50%以上.选择温度和pH范围与畜禽体内环境一致的纤维素酶可发挥较好的作用.2.4其它饲料添加剂的作用非淀粉多糖酶可以降低小肠食糜的粘度,减少各种营养物质在后肠道内的富集,从而减少各种有害微生物在后肠道内的增殖.而抗生素对肠道有害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抗生素与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作用效果可能有协同作用.Pijel(1996)报道,卑霉素与木聚糖酶同时使用,可以使肉仔鸡的牛产性能优于单独使用酶或单独使用抗生素时的牛产性能.黄俊文等(2000)的试验也发现,饲用酶单独使用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而金霉素与饲用酶的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尤其在试验的后期,金霉素与饲用酶的配合使用,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的消化率都要高于酶的单独添加组.另外,微量元素添加剂,酸化剂等饲料添加剂,特别是在预混料中的同时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酶制剂的活性和应用效果.3非淀粉多糖酶应用关注的问题3.1饲料加工过程高温高压处理黑麦和小麦降低了其在肉鸡牛产中的营养价值,这可能是由于高温高压处理增加了肉鸡消化道中食糜的粘度,然而高温高压处理加酶饲料却明显的提高了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其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独添加木聚糖酶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另外,微波处理和制粒处理都能够增加酶制剂在饲料中应用的效果,这与饲料加酶降低了其在动物体内食糜粘度可能有关.加酶的大麦H粮在不同的温度下制粒后饲喂肉鸡的试验发现,肉鸡的生产性能开始时随着制粒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这可能是冈为制粒增加了日粮中p一葡聚糖的可溶性从而提高了专论综述小肠内容物的粘度,饲料加酶后降低了B一葡聚糖的抗营养特性.当温度继续升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冈为过高的温度对酶有部分灭活作用,也可能是因为过高温度破坏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了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性(Classen 等,1991).Pickford(1992)比较了3种商业酶制剂的制粒稳定性,在制粒温度80~(7的条件下,3种商品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存留率分别为85%,55%和35%.Petterson 等(1997)的试验则表明,在85cC的制粒条件下,有2 种木聚糖酶的活性存留率保持在80%以上,即使制粒温度升高至95cIC,其中1种热稳定木聚糖酶的活性存留率仍然保持在70%以上.饲料加工调质过程中过高的温度可能破坏饲料中添加酶的活性,但动物的生产性能并不是随着饲料加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Silversides等(1998)试验表明,日粮中木聚糖酶的活性随着饲料加工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但随后21日龄肉仔鸡的饲养试验发现,饲料加工温度82~C的肉仔鸡生产性能最好, 饲料加工温度低于或高于82cC,肉仔鸡的生产性能都有所降低,而饲料转化率与饲料中酶的活性之间相关性不着.对肉仔鸡肠道内容物的粘度的测定结果发现,所有加工温度的加酶饲料都降低了肉仔鸡肠内容物的粘度,而且在95~(2时粘度的降低幅度最大.Steen(2001)报道,在日粮中添加0.5kg/t和1kg/t的复合酶制剂,然后分别在7O,80,9O和95~(2 的条件下调质制粒,结果在所有温度的条件下,酶制剂的添加均提高了动物的饲料报酬,相同的加酶条件下的饲料报酬与不同调质温度之间呈三次方的函数关系,即降低,升高,再降低,两种不同剂量之间比较可以看出,在8()cC和95~C条件下两种剂量生产性能相近,在70℃的调质条件下高剂量的饲料报酬要好于低剂量的饲料报酬,但是在90~C的条件下与此相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该以动物的实际生产性能作为检验酶制剂有效性的标准.提高酶制剂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高温的耐受性的途径丰要有三条.一方面可通过基因技术筛选耐高温的菌株,第二条途径可以采用产品的物理处理如包埋等技术,第三条途径采用液体酶制剂在饲料制粒后的颗粒表面喷涂技术,也可以减少酶制剂在饲料加上调质过程中活性的损失.嗜热菌产耐热木聚糖酶基因在常温菌中的克隆和表达为耐热木聚糖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克隆基因的高效表达,提高了木聚糖酶的耐热性,同时获得相同量所需的细胞量仅仅为野生型的百分之几,提高了酶的产量.由于宿主菌产生的其它蛋白质相对不稳定,采用热变性的方法可以迅速而简便地对常温菌中表达的耐热木聚糖酶进行提纯,解决了工业用胞内酶纯化费用高的难题.在筛选耐高温菌种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酶的产量和其它一些理化性状的改变,以免提高酶的耐热性的同时降低了酶的产量以及在常温下的活性.。
_葡聚糖酶的特性_功能及应用研究
β-葡聚糖酶的特性、功能及应用研究何玮璇张永亮(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610642)[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8613(2010)08-0019-03广东饲料第19卷第8期2010年8月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性多糖(NSP ),作为谷物类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在大麦、燕麦、小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尤为丰富。
因畜禽体内缺乏分解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变得黏连等性质,使其成为限制麦类饲料营养成分有效利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酶可消除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因此对β-葡聚糖酶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β-葡聚糖酶的特性与功能、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方向作了展望。
1β-葡聚糖酶的功能与特性1.1β-葡聚糖酶的种类及功能β-葡聚糖酶按来源可分为植物性β-葡聚糖酶和微生物性β-葡聚糖酶,后者又可再分为细菌性β-葡聚糖酶和真菌性β-葡聚糖酶,人和畜禽体内缺乏β-葡聚糖酶。
现在人们主要从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或真菌如黑曲霉、木霉等微生物中提取β-葡聚糖酶。
根据酶作用底物糖苷键的类型和机制,可将β-葡聚糖酶分为纤维素酶、昆布多糖酶、内切β-1,3-葡聚糖酶等,其名称与功能如表1所示。
其中因β-1,3-1,4-葡聚糖在和燕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达70%左右,习惯上人们把1,3-1,4-β-葡聚糖称为β-葡聚糖,把相应的β-1,3-1,4-葡聚糖酶称为β-葡聚糖酶。
[收稿日期]2010-7-05编码(EC )习惯名系统名功能3.2.1.4纤维素酶1,4-(1,3;1,4)-β-D 葡聚糖-4葡聚糖水解酶内切纤维素和含有1,3、1,4糖苷键的β-D-葡聚糖的1,4糖苷键3.2.1.6昆布多糖酶1,4-(1,3;1,4)-β-D 葡聚糖-3(4)葡聚糖水解酶当葡萄糖残基的还原基团参与的糖苷键在其C(3)位被取代时,该酶水解葡萄糖残基的另一1,3或1,4-β糖苷键3.2.1.21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酶)β-D 葡萄糖苷葡萄糖水解酶水解β-D-糖苷的非还原性末端,释放出β-D-葡萄糖3.2.1.39内切1,3-β葡聚糖酶1,3-β-D-葡聚糖葡聚糖水解酶内切1,3-β葡聚糖中的β-1,3糖苷键3.2.1.58外切1,3-β葡聚糖酶1,3-β-D-葡聚糖葡聚糖水解酶外切1,3β葡聚糖,释放出葡萄糖3.2.1.71内切1,2-β葡聚糖酶1,2-β-D-葡聚糖葡聚糖水解酶内切1,2-β葡聚糖中的β-1,2糖苷键3.2.1.73地衣多糖酶(1,3,-1,4-β-葡聚糖酶)1,3-1,4-β-D-葡萄糖4-葡聚糖水解酶内切1,3-1,4-β-D-葡萄糖中的1,4糖苷键3.2.1.74外切1,4-β葡聚糖酶1,4-β-D-葡聚糖葡聚糖水解酶从纤维素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葡萄糖3.2.1.75内切1,6-β葡聚糖酶1,6-β-D-葡聚糖葡聚糖水解酶内切1,6-β-葡聚糖3.2.1.91外切β-1,4-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β-1,4-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逐个切下纤维素非还原性末端的纤维二糖残基注:参考Pitson et a1.(1993)表1β-葡聚糖水解酶的名称及功能19··1.2β-葡聚糖酶的分子结构不同种类的β-葡聚糖酶结构差异很大,如植物来源和细菌来源的β-葡聚糖酶无论是氨基酸排列还是三维空间结构上基本没有相似性。
酶制剂的使用
2、提升一些饲料原料的代谢能 NSP 和 AX 含量 (% 干物质) NSP 玉米 小麦 8.1 11.4 AXtotal AX sol AX insol 5.2 0.1 5.1 8.1 1.8 6.3 MEp (kcal / kg)
3301 3110
3510 3452
麦麸 44.7 小麦次粉 40.3
在饲料中添加500IU植酸酶相当于1g磷 (磷酸二氢钙)或1.1g磷(磷酸二钙)的 (对猪料)。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 转化当量下降。 此关系式已被绝大多数植酸酶生产者 接受并被运用。其确定的基础是磷酸钙中 磷的消化吸收率为80%。
植酸酶的当量值对不同的猪有不同的 值,而且随着猪龄的变化不断变化, Kemme报道(1997)。 小猪:500IU的植酸酶只能降解释放约 0.66g可消化磷。母猪:怀孕前期500IU的 植酸酶可以降解释放约0.32g可消化磷, 后期可降解释放约0.74g可消化磷。 是在日粮中使用植酸酶时使配方变得 复杂的一个原因。
前期料
玉米 (%) 豆粕 (%) 全脂大豆 (%) 鱼粉 (%) 麦麸 (%) I 46.8 15.6 30.0 4.0 0 II 43.0 16.9 30.0 3.0 3.5 2910 1.37 III 39.1 18.1 30.0 2.0 7.0 2830 1.37 IV 35.3 19.4 30.0 1.0 10.4 2750 1.37
2 1,95 1,9 1,85 control Nutrase Xylam
FC
1,8 1,75 1,7 1,65 1,6 I II Diets III IV
结论 非常有效地改善饲料转化率 Nutrex-SM 可以用7%的麦麸代替玉米
2、植酸酶的应用
酶活力与磷酸盐的当量关系式(Jongbloed,1993)
NSP酶在单胃动物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2 玉 米 一豆 粕型 日粮 中添加非 淀粉 多糖酶 细胞 中淀粉和蛋 白质的利用率 ,使淀粉在小肠后
的种 类及 其 应 用效 果
2 1 木 聚糖 酶 .
端 的消化率 明显提高。
. 一 ,一 一 木聚糖 酶是功 能复杂 的水解 酶 2 3 甘 露聚糖酶 p 14 甘露聚糖酶简称 B 甘 一 ,一 系 统 ,主 要 包 括 内切 木 聚 糖 酶 、 仅 L 呋 喃 阿 拉 露聚糖 酶 ,是一类 能够水解含 B 14 甘露糖 苷 一一
包括 甘露聚糖 、半乳 伯 糖苷酶 、B 木 糖苷酶 、 一 一 葡萄糖 苷酸酶 、乙 键 的甘露寡糖 、甘露 多糖 ( 酰木糖酯酶、阿魏糖酰酯酶和香豆酸酯酶。它们 甘露 聚 糖 、葡 萄 苷 露聚 糖 等) 的水解 内切 酶 , B 一 既 具 有专 一 性 ,作用 于不 同 的糖 苷键 ,又 共 同作 属于半纤维素酶类 。_ 甘露聚糖酶能将广泛存在 用 ,把结构 复杂 的木聚糖水解 为木寡糖和单糖 。 于豆类籽 实 中的甘 露聚糖等 多糖 降解为葡萄糖 、
纤维素酶复合物之称 。通常认为主要包括 C 酶、 l
[ 收稿 日期 ] 00 0 -8 2 1— 7 1
C X酶和 B 葡萄糖苷酶 。C 酶主要作用天然纤维 一 l
2 D D D7 .7
饲料兽药
素 ,将其 转变成 水合非 结 晶纤 维素 。C X酶又 可
非淀 粉 多 糖 酶制 剂 是 以 多 种糖 苷 酶 为主 体 的
非淀粉多糖 (S ) N P 酶包括半 纤维素酶 、纤维 料转化效 率,提高 内源 性消化酶的活性 ,促进养 素酶和果胶 酶,其中,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 分的消化吸收 ;能减少肠道微生物的数量 ,减少 糖酶 、甘露聚 糖酶 、阿拉伯聚糖 酶和半乳糖酶 ; 疾病 ,利于健康 ;能够破坏植物 细胞壁 结构 ,减 纤维素酶包括 C 酶 、C l X酶和 B 葡聚糖 酶 。近 少粪便,降低污染 。 一 年来,动物营养研究表 明,N P酶具有降低食糜 22 B一 S . 葡聚 糖酶
非淀粉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非淀粉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摘要:非淀粉多糖(NSP)主要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营养作用。
研究发现:在动物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降解饲粮NSP,提高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NSP),非淀粉多糖酶,养分消化率,机制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的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纤维素、非纤维素多糖和果胶多糖;非纤维素多糖又包括阿拉伯木聚糖、混合链β-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根据溶解性,NSP又可分为可溶性NSP 和不溶性NSP。
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但各种谷物籽实中NSP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玉米的NSP主要是纤维素,大麦和燕麦的主要是纤维素和β-葡聚糖,而黑麦和小麦则以木聚糖为主。
谷物副产物含大量的细胞壁成分,因而富含非淀粉多糖,如米糠含有大约20%-25%的非淀粉多糖,主要是等量的木聚糖和纤维素。
豆科植物除了提供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的NSP,纤维素和木聚糖作为豆类籽实的主要非淀粉多糖,大部分存在于豆科植物的外壳。
果胶多糖也是豆科饲料中的主要可溶性NSP,禾本科植物中的含量较少。
谷物茎叶也含有少量果胶多糖。
1、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机理大量的实验证实:非淀粉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营养作用,可降低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抑制畜禽的生产性能,并影响畜禽的健康。
关于NSP的抗营养机理,人们作了许多研究;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肠道食糜的粘度粘性谷物中NSP的有害作用通常与其粘度性质相联系,主要是由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oluable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引起的。
SNSP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强持水力的特性,并使其溶解水后能够产生粘性,这也正是SNSP产生抗营养作用的主要原因(Bedford等,1991)。
谷物饲料中含有的水溶性NSP能结合大量水分,导致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的增加,影响养分的消化利用和动物生产。
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小麦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木聚糖,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
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在传统饲料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常占到日粮配方组成的60%左右。
目前养猪生产中出现了玉米等能量饲料的短缺,因而必须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麦类谷物和糠麸。
另外,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外低价格小麦、大麦产品即将涌入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刺激木聚糖酶的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饲料安全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抗生素等产生残留,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的饲用添加剂的使用将受到限制,被逐步禁用或淘汰,而饲用酶制剂作为无残留,无抗药性又不污染环境的促生长添加剂,将会得到大力推广使用。
1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谷物籽实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NSP分为可溶性NSP(SNSP)和不可溶性NSP(INSP),影响动物对养分消化率的NSP主要是SNSP。
小麦、麦麸、米糠中的SNSP主要是木聚糖。
众多研究表明,酶制剂能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主要是NSP酶将NSP降解为小分子,从而改变NSP的抗营养特性。
木聚糖酶是专一降解木聚糖的复合酶,主要是由β-1,4-D-内切木聚糖酶和β-1,4-D-外切木
糖甘酶组成,此外,还有一些脱支链酶。
木聚糖酶破坏木聚糖分子中的共价交联(阿拉伯糖残基取代区)及通过氢键形成的连接区(主链上的非取代区),使木聚糖的水溶性及粘性大大下降,从而降低对肠道的负作用。
1.1降低胃肠道食糜的粘性DeSilva。
麦类饲料中NSP的抗营养性及NSP酶作用机理
N S P是 由若 干 单 糖 通 过糖 苷键 连 接 成 的 多聚 体, 包括 除 仅 一 葡 聚糖 以 外的 大部分 多糖 分子 。按溶 解性可分为 S N S P和 不 可 溶 性 非 淀粉 多糖 ( I N S P ) 。
在 谷 物 细胞 壁 中 ,一 些 NS P以氢键 松 散 地 与 纤维 素、 木 质 素和蛋 白质结 合 , 故溶 于 水 , 称为 S NS P , 主 要包 括 阿拉 伯 木 聚糖 、 1 3 一 葡聚 糖 、 O r , 一 半乳 糖 苷 和 果 胶聚 糖等 , 其 中前 两者 占 S NS P的 3 0 %。
C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l o we r t e m pe r a t u r e s t or a g e
液 中提 取 的细 菌 中 , 环丙 沙 星 、 诺 氟 沙星 和 氧 氟 沙
星 对其 也有 很好 的抑 制作 用 。
3 结 论
抗 营 养 因子可 溶性 非 淀粉 多糖 ( S N S P ) , 因而被 应 用
于饲 料 中 1 N S P的抗 营养性
1 . 1 NS P的 概 念
( 1 ) 使 食 糜黏 稠 度升 高 。麦 类饲 粮 中所 含 有 的
S NS P( 小麦 、 黑麦 、 麦 麸 中主要 是 木 聚 糖 , 大麦 、 燕
1 . 2 NS P的抗 营养作 用
率降 低 ; 黏稠 度升 高 使 已消化 的养分 向肠 黏膜 扩 散
的速 度 减缓 , 加之 黏 性 的 S NS P使 肠黏 膜 上 不动 水 层加 厚 ,这 样使 已消化 的养 分 通过 肠 黏膜 时受 阻 , 降低 了 养分 的吸 收 率和 利 用率 ; 黏 稠 度升 高 显 著增 加 食糜在 肠 道 中停 留 的时 间 , 降低 了单 位 时 间 内养
麦类饲料中NSP的抗营养性及NSP酶作用机理
当代畜禽养殖业ModernAnimal Husbandry 组稿\Email:nmgxmy2008@2014.11的猪精液高、不良作用小。
也有研究表明,在从猪精液中提取的细菌中,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其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3结论在猪精液保存过程中,温度和稀释液的环境都对其活力有着重大影响。
目前大多数猪精液保存手册通常提到15~20℃的保存温度,可以更加精确到16~18℃范围。
在恒温箱保存条件之下,温度设为17℃为最佳。
在稀释配制过程中,注意添加改善猪精子生存和代谢环境的成分,能够提高猪精子的活力和受精率。
参考资料:[1]ALTHOUSE G,WTLSON M,KUSTER C,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lower temperature storagelimitations of fresh-extended porcine[J]Theriogenology,1998,50(4):535-543.[2]林峰,杨婷,陈玉霞,韩雪蕾,等.温度与稀释液pH 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2,(4):66-68.[3]潘越博,黄龙艳,米占峰.不同稀释液和温度对猪精液稀释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0,(006):72-74.[4]周岐生,陆增康.公猪精液液态低温保存试验[J].畜牧与兽医,1986,(04):151-153.[5]许国林,金穗华.稀释液中添加庆大霉素对公猪精液的保存与输精效果的观察[J].养猪,1996,(1):17.麦类饲料中NSP 的抗营养性及NSP 酶作用机理董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712100董军涛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李台街道办712100麦类原料及其加工副产品含有大量非淀粉多糖(NSP),如阿拉伯木聚糖和葡聚糖等,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具有抗营养作用。
NSP 酶制剂可降解麦类等谷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因而被应用于饲料中。
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
饲粮中添加外源酶在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家禽养殖业的广泛认可。
虽然家禽的胃肠道也会产生酶来帮助消化日粮的营养物质,但是其体内没有足够的酶来完全消化粗纤维,所以需要一些外源性酶来帮助消化。
很多饲料作物中都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其含量与饲料的营养价值成反比。
在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高的作物的营养价值。
非淀粉多糖酶是一种由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维生素组成的生物催化剂。
因为非淀粉多糖在家禽中的消化率很低,大部分通过排泄物排出。
在家禽饲料中使用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养分的排泄量,特别是氮、磷、锌和铜的过量排泄,最大限度地减少粪中养分流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与玉米-大豆饲粮相比,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饲粮中添加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非淀粉多糖能够结合大量的水,使食糜粘度增加,肠道黏度越高,粘滴量就越高,进而可能会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中引起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在家禽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来解决。
从营养、经济、健康和环境的多重角度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王晓佳(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抚顺113123)摘要:非淀粉多糖(NSP)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小麦、大麦、葵花籽粉、菜籽粕等谷物饲料原料中大量存在,由于家禽缺乏消化这些原料所必需的内源性酶,因此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也限制了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在家禽中的应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使其能够水解非淀粉多糖,进而使家禽能够利用这些非淀粉多糖,并提高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文章从肉鸡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肉鸡;非淀粉多糖;生产性能;消化率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515(2021)05-0040-04来看,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生产中的使用将逐渐增加[1]。
NSP复合酶能使谷物饲料的能量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NSP复合酶能使谷物饲料的能量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作者:毛慧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4年第08期摘要: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酶对相应的NSP纤维酶解底物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
艾威生物化学公司(Aveve Biochem)的实验室拟建立世界各地饲料原料的酶解图谱,以便营养学家可以微调复合酶的酶解效率,使谷物型饲料的能量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NSP酶;复合酶;饲料能量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8-0008-02饲料中可溶性和不溶性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的抗营养活性可通过添加NSP复合酶来有效地消除。
首先,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会将使部分NSP纤维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从而大幅度地减少肠道内粘性消化物。
其次,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清除由不溶性NSP纤维形成的难以渗透的纤维型障碍。
此外,酶联饲料能源提升系统能促使营养学家再次精确地计算出饲料配方的营养价值和成本。
1 分析底物的酶解图谱动物饲料原料含有NSP和特定的NSP纤维酶解底物。
NSP纤维酶解底物指自然界中最大的异质多糖分子,由于单胃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和释放任何相应的消化酶,NSP纤维酶解底物几乎无法消化。
反之,淀粉酶解底物中α-多糖分子具有高度易消化性,且可以被机体自身合成的淀粉酶分解。
NSP酶对相应的NSP纤维酶解底物表现出极高的特异性,因此每一种NSP酶只能分解一种特定的NSP纤维酶解底物。
由于不同饲料原料的NSP纤维酶解底物含有多种NSP纤维类型,所以它们特有的NSP分子指纹结构(即所谓的“锁”)必须得到测定以便开发出与之相配套的NSP酶混合物(即“钥匙”)。
“锁-钥匙”原理这一术语常用于形容这种独特的一对一的关系(图1)。
由于复合酶的酶解效率与微调后的复合酶组成以及各种NSP酶的比率相关,针对NSP纤维酶解底物分子组成的研究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木聚糖酶
木聚糖及木聚糖酶介绍及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来源:中国猪e网作者:董亚维时间:2006-08-18 点击: 999目前,饲料资源的短缺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主要能量饲料玉米短缺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开发其它非常规饲料资源作为能量饲料对于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尤其是饲料企业的生存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是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的盛产国。
在某些季节里,麦类作物的价格低于玉米,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相对于玉米也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开发麦类作物取代部分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大量试验报道,麦类作物中含有的非淀粉多糖(NSP)具有影响动物消化吸收、阻滞养分消化代谢的作用,成为麦类作物作为能量饲料利用的瓶颈。
常见的非淀粉多糖包括以下几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聚合物(如木聚糖、β-葡聚糖、苷露糖等)和果胶多糖。
目前,消除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主要方法是,在麦类作物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NSP酶)。
本文就木聚糖的抗营养机理和木聚糖酶的添加效果做一简要概述。
1.木聚糖1.1 木聚糖的分布和物理结构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一种,是饲料作物中含有的一类粘性非淀粉多糖,主要存在于小麦、黑麦和黑小麦中,以黑麦中含量最高。
非淀粉多糖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
小麦、大麦等作物中的木聚糖主要是水溶性的,而玉米、高梁中的木聚糖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
木聚糖是由D-木糖主链(以β-1,4键相连)和L-阿拉伯糖分枝(α-1,2和α-1,3相连)所组成的聚合物,由于它是由阿拉伯糖和木糖两种单糖聚合而成,因此也称阿拉伯木聚糖或戊聚糖。
1.2麦类作物中木聚糖的含量从总木聚糖含量来看,黑麦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燕麦、小黑麦、小麦和大麦;而从水溶性木聚糖含量来看,黑麦、小黑麦和小麦中的含量高于大麦和燕麦。
作物中木聚糖的含量除了受作物品种差异的因素影响以外,相同品种中品系的不同也会影响木聚糖的含量。
M.D.Fleurg试验测定,无壳大麦、六棱大麦和二棱大麦中的总木聚糖含量分别为4.07%、6.12%和5.61%,而水溶性木聚糖含量分别为0.58%、0.63%和0.52%。
饲用NSP酶制剂的研究进展
删
练 洋义
饲用 NS P磕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 坚 ,陈铁桥 ,肖兵 南
( 湖 南农 业大学动物 医学院,湖 南 长 沙 4 2 ; 1 . 118 0
2 湖南省 畜牧兽 医研 究所 ,湖 南 .
中图分类号 S 1. 8 7 6 文献标 识码 A
酶制剂既 能提 高饲料 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提 生产 性 能 。 高畜禽及鱼类 的生产性能 ,又能减少排泄物 对环 2 非淀粉 多糖酶 的作用机理 境 的污染 ,为 开辟 新的饲料 资源 、降低饲料成本 所 谓非淀粉 多糖 S ) 酶 制剂 是指 降解 非 P 提供 了有效 的途径 。酶制剂 作为一类高效 、无毒 副作用和 环保 型 的 “ 色 ”饲料 添 加剂 ,在 2 绿 l 世纪将有着十分广 阔的应用前景 。 1 非淀粉多糖 的抗营养特性 非淀粉 多糖 性 多糖) 是植物组织 中除淀
的黏稠性阻碍消化 酶与养 分的充分混合 ,延长混 合时间l 干扰食糜微粒在肠 腔的流动 ,减慢食糜 3 】 , 通过消化道的速度 。 12 黏 性多糖 使养 分吸收减 少 ,而 在肠 道 的蓄 . 积增加 ,这为微 生物 的繁殖提 供 了 良好 的环境 。 大量有 害微生物 的增 殖 ,会产 生许 多酸 性物质 ,
能 ,其作用机理如下 。 2 1 N P酶可 降解 饲 料 中可溶 性 非 淀粉 多糖 , . S
粉 以外 的所有碳水 化合物 的总称 ,由纤维素 、半 纤维素 、果胶和抗性淀粉 四部分组成 。它们 的特 殊结构使它们具有一定的抗营养特性 。 11 黏性 多糖 的抗营 养特 性主 要是 由其高 黏稠 .
降低食糜 的黏性l 5 l 。添加 纤维 素酶可降低黏稠度 , 促进 内源酶 的扩散 ,增加养分的消化吸收 。 . N P酶可摧 毁植物细胞壁 ,释放胞内养 I 。 性和持水性引起 的l 1 I 。这种特 性能显著改变消化物 2 2 S 的物理特性和肠道 的生理活性 ,从而影响畜 禽的 畜 禽 体 内缺 乏 内源 性 纤 维 素 酶 , 因此 饲 粮 中相 当 生产性 能。B do e f d等【 究发现 ,雏鸡 消化物黏 比例 的营养物质 随纤 维素进入后肠发酵或从粪便 r I 研 度 的 8%是 由仅 占多糖 总量 1%的大分子 ( 0 0 分子 排 出I 7 l 日粮 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以破坏植物细 。在 量大 于 5 00 0 尔 多糖 引起 的。肠 内容物 胞壁结构 ,使细胞 内容物 裸露 出来与动物 内源 消 0 0 道
非淀粉多糖酶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
四川畜牧兽医·2009·03期·总第221期编辑11S I C H U A N X U M U S H O U Y I3非淀粉多糖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能降解饲粮中NSP (非淀粉多糖)的多聚体、消除NSP 抗营养性。
谷物饲料尤其是麦类及其副产物为主的饲料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特别是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 )(主要为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β一葡聚糖),具有较强的抗营养作用,能够提高消化道食糜黏度、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
在动物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特异性降解饲粮SNSP ,降低SNSP 的黏性,同时提高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及动物健康状况。
因此非淀粉多糖酶被广泛的应用于畜禽日粮中。
本文就非淀粉多糖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1非淀粉多糖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1.1提高养分消化率许多研究发现,在动物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降解饲粮NSP ,提高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
Rattay(1998)在含17.1%NSP 的生长猪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4000IU/kg 饲粮)使总NSP 、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2.4%、4.7%、7.2%和10.3%。
Li 等(1996)报道在28日龄仔猪小麦/大麦-豆粕型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0.2%的β-葡聚糖(1000U/g),改善了饲粮养分的粪和回肠消化率,总能分别提高了3.07%(P <0.01)和9.55%(P <0.05),干物质分别提高了2.13%(P <0.05)和10.98%(P <0.05),有机物分别提高了2.18%(P <0.05)和10.48%(P <0.05),粗蛋白分别提高4.71%(P <0.01)和12.73%(P <0.01)同时也提高了多种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
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二)
除 纤 维 素 虾 , 它 N P 部 分 溶 于 水 , 消化 道 形 成 凝 胶 其 S可 在
状 . 响 营 养 物 质 的 消 化 吸 收 一 般 认 为 NS 影 P的 抗 营 养 作 用 和 造 些 多 糖 的 牯 性 对 消 化 道 生 理 和 形 态 及 微 生 物 厦 系 的 影 响 有 关 2 I1 增 加 食 靡 粘 度 : ic ir So e 1 7 指 出 阿 拉 伯 术 聚 Fn he 和 ln (9 4) 糖 和 B 葡 檗 糖 可 吸 收 约 1 倍 车 身 重 量 的 水 . 成 高 度 牯 性 的 一 0 形
维普资讯
更 强
植酸酶 ̄N P n S酶 在蛋鸡日 粮中的
应用研究进展() -
陈 冬 梅 张 克 萎
(. 南 农业 大学 荣 昌幢 区动 物 科 学 系 . 庆 荣 昌 1西 重
4 2 6 64 0
中图分类号: 8 . ¥ 3151
( 根 - 格 图 等 .9 6 玉 米 和 高 梁 内 含 少 量 NS 小 麦 、 明 勃 I9 ) P: 黑 壹 及 小 黑 麦 中 含 有 大 量 的 水 溶 性 和 不 溶 性 N P. 其 中 水 溶 性 S NS P主 要 是 阿 拉 伯 木 聚 糖 ; 麦 和 大 麦 中 的 水 溶 性 NS 燕 P主 要 是
B d 0 a d Cls o 1 9 ) C e t a d e Fm n a s n. 9 2 一 h e n An io 1 9 ) 报 n s n( 9 2 也
酸 经 糖 苷 健 连 接 而 成 大 多 有 分 支 的 链 状 结 构 . 与 无 机 离 常 子 和 蛋 白厦 结 台 在一 起 . 细 胞 壁 的 主要 成 分 . 般 难 于被 是 一 单 胃 动 物 自 身 分 泌 的 消 化 酶 所 分 解 。 aly 1 7 根 据 结 构 特 B i ( 9 3) e
碳水化合物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碳水化合物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王晶晶\译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年第07期摘要:由于家禽缺乏可水解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的重要的内源性酶(碳水化合物酶),不能消化NSP,因此日粮中的NSP会通过影响家禽的肠道进而影响家禽的健康,导致鸡场经济效率下降。
新一代碳水化合物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助于降解复杂的底物,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
本文综述了使用碳水化合物酶改善家禽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饲用酶;木聚糖酶;纤维酶;碳水化合物酶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7-0053-053 碳水化合物酶和家禽的生长性能碳水化合物酶/饲用酶在家禽日粮中的商业性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们可以改善垫料的含水量、含高水平纤维日粮引起的消化和表观代谢能问题。
人们利用这些酶来平衡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对家禽肠道健康/生产性能的不利影响。
先前的多项研究表明,真菌和细菌分泌的酶能够有效降解以小麦、大麦、黑麦或燕麦为主要组成成分的日粮中的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
外源性饲用酶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主要取决于日粮所用的饲料原料类型。
Abdel-Hafeez等指出,与对照组日粮相比,在含马铃薯皮和甜菜浆的日粮中添加酶可改善肉鸡的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Cardoso等报道,给家禽补充外源性酶可以改善提取物黏度高和内源性木聚糖内切酶活性低的小麦型日粮的营养价值。
Yildiz等证明无论日粮中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的添加量有多少,以木聚糖酶为主的酶制剂可以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量,降低肠道食糜的黏度。
表1列出了有关外源性饲用酶的使用、添加量及其对各种饲料原料影响的其他最新研究结果。
酸性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表 1 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酸性木聚糖酶
商品名
供应商
微生物
Allzym PT
Alltech
黑曲霉
Amano90
Amano Pharmaceutical
Bio- Feed Plus
Novo Nordisk
Humicola insolens
ECOSANE
Biotec
Trichoderma reesei
Grindazym GP e GV Danisco Ingredients
Iogen
瑞氏木霉
GS35 Biobrite
n.c
注: SbmF: 液体深层发酵; SSF: 固体发酵; n.c: 不详。
粮油加工
110 2008 年第 5 期
发酵方法 SbmF SSF SbmF SbmF SbmF SbmF SbmF SSF SSF SbmF SbmF n.c
最适 pH 值 5.3 4.5 n.c n.c n.c
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木聚糖酶酶活力测 定方法。酶活力测定大都采用木聚糖酶水解底物木聚 糖, 产生还原物质, 用显色剂作用于这些还原物质, 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同时以试剂木糖溶液绘制标准 曲线, 由标准曲线查出所测得的光吸收值对应的木糖 生成量, 即可计算出木聚糖酶活力。
粮油加工
2008 年第 5 期 111
Aspergillus kawachii, Aspergillus oryzae 和 Penicilli- tan herque 所产木聚糖酶的 最 适 作 用 pH 值 比 较 接 近 酸 性 ( pH 值 2~6) 。不同来源的木聚糖酶主要含有天冬氨 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而且许多真 菌 产 酸 性 木 聚 糖 酶 普 遍 存 在 糖 基 化 现 象 , 如 Ta- laramyces byssochiamydoides YH- 50 等 。 通 常 认 为 糖 基 化与酶抵御极端环境, 维持其稳定性相关。不同的糖 基化作用也是木聚糖酶多择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张崇玉 副教授
2007-06-29
主要内容
一、酶制剂使用概况
二、饲料使用酶制剂的利用机理
三、目前使用的饲料酶制剂种类
四、使用饲料酶制剂的选择依据 五、饲料酶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酶制剂使用概况
概论
酶制剂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世界酶制剂年产值高达20亿美元。
养殖业环境污染
2 提高饲料利用率
打破细胞壁,释放营养物质
细胞壁 淀粉颗粒
植物细胞壁结构示意图
酶的作用效果
外源性非淀粉多糖酶能够使内源性酶 更好地接近底物 木聚糖
外源性非淀粉多糖酶 (如: 木聚糖酶)
蛋白质
脂类 脂类 淀粉 内源酶 淀粉
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作用
小分子多糖
fe 16
-1,3连接
30% 40% 50% 60%
2.45
2.08 1.89
3.04
2.25 2.15
3.86
2.38 2.13
3.79
2.27 2.33
450
1.92
2.07
2.21
2.11
非淀粉多糖(NSP)
• 碳水化合物组成
木质素 粗 纤 维 纤维素 半纤维素 非淀粉多糖(NSP) 无 氮 浸 出 物 果胶 寡糖 淀粉和单糖
21.7 22.0
4.5
6.3 /
12.2
15.4 /
常见饲料原料中NSP组成及含量(g/kg)
原料 玉米 小麦 高粱 大麦 小麦麸 米糠 次粉 大豆粕 菜籽粕 棉籽粕 葵粕 阿拉伯 木聚糖 43 81 19 79 286 100 140 38 60 90 61 β -葡 聚糖 30 28 21 82 110 100 19 67 58 56 89 甘露聚 糖 14 1 2 1 6 15 20 11 7.2 13.5 果胶 140 115 40 20 纤维素 20 25 21 39 110 60 80 60 80 120 180
当前常用饲料酶制剂的种类
消化酶类(内源性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非消化酶类(外源性酶) :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 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植酸酶等
使用饲料酶制剂的选择依据
• 不同种类动物自身的消化生理特点;
• 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 • 不同动物的饲料组成特点: (1)谷物及蛋白饲料的种类; (2)谷物及蛋白饲料的配比; (3)谷物及蛋白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
美国泰森公司(Tyson)
每年饲养肉鸡20亿只,超过整个英国的产
量;
在肉鸡料中添加酶的产出投入比超过2:1。
欧洲的黄金定律
大麦+β-葡聚糖酶=小麦
小麦 + 木聚糖酶=玉米
我国酶制剂应用现状
酶的产量(吨/年)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肉禽 蛋禽 仔猪 生长猪 其他
• 玉米和豆粕的营养价值:(MJ/kg) DE(猪) ME(鸡)
玉米: 豆粕: 14.4 14.3 13.6 9.83
3 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淀粉 脂肪
微生物数量减少
蛋白质
微生物
提高了养份的吸收利用率
4 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脂肪酶
脂 肪 酶 / 淀 粉 酶 活 性
淀粉酶
胰凝乳蛋白酶
2 提高饲料利用率
消除抗营养因子
•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蛋白质类: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血素、脲酶等。
NSP类:葡、戊聚糖的各种聚合物,主要是阿拉伯 木聚糖、β -葡聚糖、甘露聚糖。 植酸盐: 其他:游离棉酚、单宁、促甲状腺肿素等。
• 动物体内没有相应水解酶能够消除
fe 23
不同木聚糖添加量对肉鸡日粮表观(AP)和真蛋白(TP)消化 率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0 2700
1300 1000 700
酶的比例(%)
生长猪1 1 其他 8
仔猪3 1
肉禽3 5 蛋禽1 5
肉禽 蛋禽 仔猪 生长猪 其他
饲料中使用酶制剂的作用和机 理
1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饲料业和养殖业面临挑战 饲料安全 饲料酶制剂特点
安全高效
饲料资源短缺
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 非常规饲料利用率 提高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磷 的消化利用,减少污染
前景展望
正如欧洲专家指出的那样:“欧盟最先颁布了饲 料中禁止使用某些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这个决定, 迫使饲料生产企业努力寻找替代品,添加酶制剂 成为首选的措施。”
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有效应用,使得饲料工业
和养殖业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
能。
胰蛋白酶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0 1 2 3 4 5 6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胰蛋 白/ 胰凝 乳蛋 白酶 活性
断奶仔猪消化酶变化规律
传统的玉米豆粕日粮称为 “黄金日粮”。
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
A.抗性淀粉:动物不能直接消化;
对NSP酶制剂作用理解的误区
NSP降解越彻底越好;
饲料能值的提高是由于酶制剂将NSP降解为
单糖供能的结果。
饲料酶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酶制剂营养当量的研究确定 制定统一的酶活检测标准 研究预测底物浓度的方法 建立体外酶活性和实际添加效果间的模型 研究不同畜禽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最佳种 类和添加量 进一步提高酶制剂的耐热性能
B.不同产地和生长条件的玉米代谢能之间存在较大
差异,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后差异降低了50%;
C.降低肠道粘度。
消除大豆抗营养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皂甙、植酸、凝集素、脲酶等。
玉米存在消化不良吗?
许多营养学家认为玉米是饲料原料的“黄
金标准”。绝大多数认为不存在消化不良, 消化率超过95%; Noy和Sklan(1994)研究表明在理想状态 下,4~12日龄肉鸡日粮中淀粉的回肠末端 消化率很少超过85%。
日粮
对照
15克/KG木聚糖
30克/KG木聚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P 0.770a 0.595b 0.600b
TP 0.885b
0.969a
0.946a
•
甘露聚糖的危害:
1 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2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3仔猪的免疫损伤.
碳 水 化 合 物
•
半纤维素包括:
β -葡聚糖 阿拉伯木聚糖 甘露聚糖
普通饲料原料中的NSP类型及含量(%)
原料
玉米 小麦
总NSP
8.1 11.4
可溶性Hale Waihona Puke 0.1 2.4不可溶性
8.0 9.0
小麦麸
大米 米糠
35.3
0.8 21.8
1.7
0.3 0.5
33.6
0.5 21.3
大麦
大豆粕 菜籽粕
16.7
其它 26 清洁剂 37
饲料业 6
面粉制作, 8 淀粉加工业 11 纺织业 12
当前酶制剂使用状况
饲料酶制剂使用概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90年代中期得到普遍认可。 全球单胃动物饲料中仅10%左右使用了复合酶,总价值 约1.5亿美元。
65%家禽麦类日粮、10%猪麦类日粮及5%肉鸡玉米豆
粕日粮使用了复合酶。 欧洲是使用饲用酶的核心市场,超过90%的动物饲料添 加了酶制剂。
-1,4 连接
- 1,3(4)-葡聚糖内切酶
-glucan
葡聚糖
-1,4连接
纤维素二糖分解酶
-1,3连接
-葡糖苷酶
寡聚糖
葡萄糖
- 1,4-葡聚糖内切酶
纤维素
2 提高饲料利用率
降低食糜粘度
木聚糖酶对不同小麦水平肉仔鸡全肠食糜相对黏度的影响
酶添加量 mg/kg 0
150 300
小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