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

合集下载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要点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要点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要点一、什么是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是指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缺氧、坏死的病理状态。

它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二、后循环缺血的护理要点1.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并记录下来。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给予氧气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气治疗。

同时,还要注意监测氧合情况,避免过度给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3. 控制高血压和心率对于高血压和心率过快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降压和控制心率的措施,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缺血。

4. 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风险。

5. 管理液体和电解质平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的管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给予镇痛和安抚治疗对于出现剧烈胸痛或焦虑情绪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镇痛和安抚治疗,以缓解不适感,并促进康复。

7. 饮食管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管理。

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保持适当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量。

8. 应用心电监护仪对于有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应及时应用心电监护仪,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9. 安排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对于后循环缺血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和休息计划,并监督执行。

10. 加强宣教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让他们了解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案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疾病。

三、总结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非常危险。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同时,还要加强宣教工作,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相关知识,促进康复。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CCCI
CCCI(慢性脑供血不足)
ICD-167.8 其它明确的脑血管疾病 脑缺血(慢性)
日本厚生省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班拟订了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①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 重感、头晕等)波动性稍长;②不出现脑的局灶体征;③ 多数伴高血压;④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⑤在脑灌 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2)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 性脑病变(希望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则诊断 更为确凿)。(3)其他:①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 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②脑循环测定示脑血 流减低;③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④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 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
以上定义共同点:诊断标准都强调症状的 短暂性,都限定要有脑干的症状或体征, 都提出单一的眩晕不能诊断
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 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 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Caplan L.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then,now,and tomorrow.The Thomas Willis Lecture000.Stroke,2000,31:2011-2023.
国内知名专家对PCI的争论
王拥军 2006年 支持PCI: 1. VBI=“垃圾筐”,出现持续24 h甚至数天
的VBI诊断 颈椎病=眩晕 3. VBI=历史产物 4. 共识≠指南
李承晏 2008 不宜诊断 VBI 也不太支持PCI
1.国际疾病分类中已没有“VBI”这个病名 2.按“VBI”的诊断标准事实上就是椎基底动脉系统
分类:脑梗死,TIA,可逆性脑缺血发作
(>24h,类似RIND,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其他介入治疗
如球囊扩张、血管内溶栓等,根据 病情选择使用。
其他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
针对后循环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 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进行
康复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
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后循环
缺血风险。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后循环缺血患者,如 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可
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教育,使其 了解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康 复效果。
05 后循环血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总结词
后循环缺血的基础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理论依 据。
详细描述
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相关分子机 制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 了可能。
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 肢体功能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关 节活动度训练等。
语言和认知训练
对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并进行相应的训练,以促进语言和认 知功能的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 穿衣、进食、洗漱等,以提高生活自 理能力。
康复教育
血管痉挛
某些刺激因素可引起后循 环血管痉挛,导致血流受 阻。
生理机制
血压调节
后循环缺血时,血压调节 机制可能受损,导致血压 异常波动。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对后循环缺血有 重要影响,神经递质分泌 异常可能导致血管舒缩功 能失调。
内分泌调节
某些激素和神经递质参与 后循环缺血的生理调节, 影响血液循环。
血流动力学改变

后循环缺血课件

后循环缺血课件

介入治疗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对于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可以通过支 架植入恢复血管通畅。
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对于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支架植入 可以改善脑部供血。
机械取栓
对于急性后循环缺血患者,可以通过机械 取栓迅速恢复脑部供血。
其他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
针对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功 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言 语不清等,进行康复训练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标准的完善
随着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 深入,诊断标准不断完善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治疗方法的研究
针对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 法不断涌现,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等。
临床疗效评估
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 评估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 学的依据。
研究展望与挑战
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结合
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结合,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创新治疗方法的探索
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后循环缺血的科研进展和临床治疗 水平的提高。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夹 层等。
发病机制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微栓塞。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眩晕、恶 心、呕吐、眼球震颤、复视、构音障 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
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A等。
认知训练
04 对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NEMC-PCR 87例基底动脉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BA病变 广泛后循环病变 (n = 39) (n = 36) 年龄(岁) 性别 男性 女性 危险因素 高血压 (66.7) 糖尿病 吸烟 高脂血症 (37.9) 口服避孕药 (7.1) CAD (33.3) PVD
60.4 ± 17.7 66.1 ± 10.4
[5]. 临床研究则证明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
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在有或无后 循环缺血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 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 不同。
鉴于MR I弥散加权成像(DW 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
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
模糊,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
后循环缺血(
பைடு நூலகம்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是常见的缺血性 脑血管病,约占 缺血性卒中的 20%。
后循环缺血的定义
是指后循环的TIA 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 与脑梗 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 性疾病。
7 5 6 (54.5) 0 3 (27.3) 2 (18.2) 2 (40.0) 2 (18.2) 1 (9.1)
59 28 58 27 (31.0) 26 (29.9) 33 2 29 16 (18.4)
四、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和诊断
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后循环缺血的
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 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 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
2. 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
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 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ner征等。 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对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 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1. 什么是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是指心脏在收缩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的一种病理状态。

它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也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2. 中医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后循环缺血与“心气虚”、“瘀阻”等概念有关。

2.1 心气虚中医认为,心脏主管人体的气机运行,包括血液的运行。

当人体心气不足时,就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使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后循环缺血。

2.2 瘀阻中医认为,气机畅通则不生病。

而当人体内部出现“气滞”、“湿阻”、“瘀滞”等情况时,就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影响到心脏供血和排血功能,进而引发后循环缺血。

3. 中医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方法中医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问诊、切诊和听诊等。

3.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心气虚或瘀阻等情况。

例如,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舌苔白腻可能提示心气虚;而面色紫暗、舌质紫暗、舌苔紫暗可能提示瘀阻。

3.2 问诊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其病情特点和身体感受,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心气虚或瘀阻等情况。

例如,患者常感胸闷气短、乏力无力可能提示心气虚;而患者常感胸闷疼痛、胸闷不适可能提示瘀阻。

3.3 切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摸和分析,判断其脉象特点,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心气虚或瘀阻等情况。

例如,脉象弱细、脉搏沉迟可能提示心气虚;而脉象结代、脉搏涩滞可能提示瘀阻。

3.4 听诊通过对患者心音的听诊,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

例如,听到心音减弱或出现杂音可能提示后循环缺血。

4. 中医诊断名称根据中医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可以将后循环缺血的中医诊断名称命名为“心气虚”、“瘀阻”等。

5. 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方法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主要以调养心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

5.1 调养心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进行适量运动等方式来增强心脏功能和改善心气虚情况。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眩晕、头晕、视物旋转、共济失调等。

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以便及时进行治疗和管理。

首先,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症状,医生应当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详细的症状表现,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其次,临床检查也是后循环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表现,进一步确定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后循环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MRI、CT、颅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进一步确定诊断。

最后,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比如内耳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都可能引起眩晕、头晕等症状,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等手段,以便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及时进行诊断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摘要:
1.后循环缺血的概念与原因
2.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3.后循环缺血的中医诊断名称与治疗方法
正文:
后循环缺血是指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

它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等重要部位。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等。

诊断后循环缺血需要仔细了解病史,检查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并对脑神经和共济运动进行全面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对于急性病变,弥散加权(DWI)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则容易漏诊。

后循环缺血的中医诊断名称主要包括“眩晕”、“头痛”、“脑络痹”等。

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拔罐等。

中药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原则,常用的药物有丹参、红花、川芎等。

针灸治疗则选取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如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位。

拔罐疗法通过对局部部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目的。

总之,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西医和中医的方法。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消除病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律失常等)。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认识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听起来可能像个天书,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大脑后面的血液供应出了点问题。

想象一下,就像一个城市的水管堵了,水流不畅,结果城市的一部分就会干旱。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某些血管出现了堵塞,导致大脑后部的供血不足。

你可能会问,后循环缺血到底有什么症状呢?这可就不简单了,可能会有视力模糊、头晕、甚至记忆力下降,真的是让人心慌慌。

1.1 症状多样化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可多了去了。

比如,有的人会觉得自己走路时像踩在棉花上,平衡感差得很;还有的人可能一抬头,视野里就会出现闪光或者黑点,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偏头痛,简直想让人哭泣。

总之,这些症状可真是五花八门,让人应接不暇。

1.2 影响因素那么,什么因素会导致后循环缺血呢?首先,动脉硬化可真是个“老大难”,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就像过期牛奶一样,变得不再新鲜,堵塞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另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是幕后黑手,时不时就来捣乱。

生活习惯方面,抽烟、喝酒、熬夜,更是给血管添乱,简直是“推波助澜”。

2. 护理问题当一个人被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护理问题就像山上的雪崩一样扑面而来。

首先是情绪问题,患者可能因为症状感到焦虑、害怕,像猫抓心一样,没个安宁。

护理人员就要承担起“心理医生”的角色,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安慰。

2.1 情绪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倾听和交流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你可以说:“嘿,没事儿,咱们一起度过这段时间!”这种简单的鼓励,往往能够让患者感到温暖,就像冬天的一缕阳光,照在心上。

要记得,多陪伴他们,多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忘记一些不快。

2.2 生活护理除了情绪上的支持,生活护理也必不可少。

饮食方面,得多注意了。

要让患者吃得健康,少油少盐,保证营养均衡,真的不能让他们再对垃圾食品心怀不轨。

运动方面,适度的锻炼是必需的,但千万别让他们过于激烈,像个小火车一样狂奔,稳步前进才是王道。

后循环缺血护理课件

后循环缺血护理课件
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康复 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04
后循环缺血的并发症预 防与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定期评 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风
险。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后循环缺血 的并发症预防知识,提高其自
我防护意识。
科学饮食
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保证营养 均衡,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等。同时需要 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02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评估
患者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以及吸烟、
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眩晕、头痛 、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神经系统检查
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其 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感觉功能等 。
家庭评估
家庭环境
家庭经济状况
了解家庭居住环境,包括室内空气质 量、居住面积、采光等,以评估患者 的生活环境是否有利于康复。
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以便为其制定 合适的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
家庭成员支持
了解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程 度,以及家庭成员的护理能力和意愿 。
后循环缺血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后循环缺血概述 •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评估 •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措施 • 后循环缺血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 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 •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
01
后循环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后循环缺血 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  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
——王峥
PPT课件
1
后循环的概念
后循环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 大脑后动脉组成。
PPT课件
2
后循环示意图
后循环MRA
PPT课件
3
后循环的供血范围
脑干、小脑、丘脑、枕叶等
PPT课件
4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即后循环系统(椎-基底动 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梗 塞,简称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PPT课件
27
The Dix-Hallpike Test
PPT课件
28
CRP
PPT课件
29
PPT课件
7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颈椎病 ≠后循环缺血
PPT课件
8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 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2.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 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周围性眩晕:
a.BPPV b.美尼尔病 c.突发性耳聋 中枢性眩晕: a.后循环出血 b.颅内占位
PPT课件
22
PCI的影像学表现:
后循环供血区血管狭窄或 者梗塞。
PPT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PPT课件
25
PCI的治疗:
原则:同缺血性卒中 1.抗栓(溶栓、抗凝、抗血小板)。 2.脑保护。 3.控制危险因素。 4.改善微循环。 5.康复理疗。
15
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后循环缺血,这可真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事儿啊!你知道吗,咱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复杂又超级重要的司令部。

而后循环呢,就像是给这个司令部输送重要物资的通道之一。

后循环缺血,简单来说,就是这条通道出了点小状况,导致大脑的部分区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啦!这可不是小事呀,就好比一辆汽车,油路不畅那还能好好跑吗?大脑要是缺血了,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呢!
想想看,如果后循环缺血了,那可能会出现头晕啊、视物模糊啊、走路不稳啊这些情况。

这多吓人呀!就好像你本来好好地在路上走,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眼前的东西都看不清了,这得多危险啊!
后循环缺血有时候就像是个隐藏的小怪兽,你可能平时都没怎么注意到它,但它说不定啥时候就冒出来捣乱了。

它可能是因为血管狭窄啦、血栓形成啦等等原因出现的。

这就像是水管里有了杂质,水流就不顺畅了呀!
那我们能做点啥来对付这个小怪兽呢?首先得注意生活习惯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情,这些可都很重要呢!别老是熬夜,别整天大鱼大肉的,多活动活动身体。

这不就像是给我们的“通道”做保养嘛!
而且呀,如果出现了相关的症状,可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得赶紧去看医生呀!医生就像是专门对付这个小怪兽的勇士,他们有各种办法来诊断和治疗呢。

后循环缺血真的不能小瞧,它就像埋在我们身体里的一颗小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但只要我们重视起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早发现早治疗,就一定能把这个小怪兽给制服!我们的大脑可不能被它给捣乱了呀,我们要让大脑这个司令部一直稳稳地运转下去,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呀,不是吗?。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心脏后循环缺血是指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脏后壁的心肌缺血。

这种缺血通常由主要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

症状
后循环缺血在许多情况下没有特定症状。

然而,当有症状时,常见表现包括:•背部疼痛
•肩膀疼痛
•乏力
•呼吸急促
风险因素
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增加患后循环缺血的风险,包括:
•冠心病家族史
•高血压
•高胆固醇
•糖尿病
•中年或老年
•吸烟
•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
检查与诊断
一旦怀疑患者患有后循环缺血,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测试来确认诊断:•电心图(ECG)
•心脏超声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MRI)
•CT扫描
治疗
治疗后循环缺血通常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选项:
•药物治疗:例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和运动;
•手术治疗:如心脏支架、球囊扩张术或冠脉搭桥手术。

预防
预防后循环缺血的最佳方法是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少风险。

例如:•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保持健康的体重;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营养;
•多参加体育运动;
•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

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症状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及早治疗和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并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后循环缺血》课件

《后循环缺血》课件

03 后循环缺血的治 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 成,降低脑梗塞风险。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形成。
降血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血管压力,降低脑缺血发作风险。
神经保护剂
如胞磷胆碱、吡拉西坦等,用于保护脑细胞 ,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
影像学表现
CT或MRI检查发现脑部缺血 灶或梗塞灶。
危险因素
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鉴别诊断
01
02
03
前循环缺血
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偏 瘫、感觉障碍等症状,但 眩晕、复视等症状较少见 。
脑梗塞
患者可能出现偏瘫、感觉 障碍等症状,但眩晕、恶 心等症状较少见。
脑出血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但眩晕、t课件
目 录
• 后循环缺血的概述 •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与护理 • 后循环缺血的案例分析
01 后循环缺血的概 述
后循环缺血的定义
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系统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一系 列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
解释
后循环系统包括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它们负责向脑干、小脑、丘 脑和枕叶等部位供血。当这些血管发生病变时,会导致相应区域的缺血和功能 障碍。
由于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可 能导致对侧肢体的偏瘫或感觉 障碍。
视觉障碍
如视力模糊、复视等,可能与 枕叶缺血有关。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
由于脑干受累,可能出现言语 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Glass TA, Hennessey PM, Pazdera L (2002). Outcome at 30 days in 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 Arch Neurol 59:369-376.
动 脉 夹 层
少 见 原 因
颞动脉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纤维韧带 压迫、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盗血、颅内感 染(真菌性及结核性脑膜炎、梅毒)、 偏头痛、口服避孕药、自身免疫性疾病、 凝血异常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不可调节因素
• • • • • • 性别 年龄 种族 遗传背景 家族史 个人史
可调节因素
• 生活方式(饮食、吸烟、 活动缺乏等) • 肥胖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心脏病 • 卒中/TIA病史 • 颈动脉病变 • 周围血管病 • 高凝状态
• • • • • • • •
SA (subclavical artery) 锁骨下动脉 ECVA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颅外段椎动脉 ICVA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颅内段椎动脉脉 BA (basilar artery) 基底动脉 AICA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小脑前下动脉 PICA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小脑后下动脉 SCA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小脑上动脉 PCA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大脑后动脉
栓塞主要发生于SCA/2),AICA几乎都是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

后循环缺血名词解释

后循环缺血名词解释

后循环缺血名词解释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后循环缺血”这个事儿。

那啥是后循环缺血呢?简单来说呢,就是咱们身体里有一部分血液流动出了点小问题。

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工厂,血液呢,就像是在这个大工厂里跑来跑去送东西的小货车。

后循环缺血呢,主要是指咱们脑袋后面这一块的血液供应不够了。

咱们的脑袋很重要吧?脑袋里有很多很重要的地方,就像一个大指挥中心,指挥着咱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工作。

脑袋后面这一块呢,也有很多重要的地方需要血液来送营养和氧气。

如果血液送得不够了,就会出问题。

就好像小货车没把东西送到该送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没办法好好工作了。

脑袋后面这一块要是缺血了,咱们可能就会觉得不舒服。

比如说,可能会头晕。

头晕是啥感觉呢?就好像你转了好多圈之后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有时候可能会站不稳,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还可能会觉得恶心,就像吃了不好的东西,胃里不舒服,想吐。

那为啥会出现后循环缺血呢?有几个原因。

一个呢,可能是咱们身体里的血管出了问题。

血管就像是小货车走的路,如果路不好走了,小货车就走得慢,或者走不通了。

比如说血管变窄了,血液就流得少了。

或者血管里有东西堵住了,血液也过不去了。

还有呢,可能是血液本身出了问题。

如果血液太稠了,就像很黏的胶水一样,流得也会不顺畅。

这样也会导致脑袋后面这一块缺血。

那要是发现自己有后循环缺血的情况怎么办呢?首先呢,别害怕。

咱们可以去看医生。

医生就像一个大专家,能帮咱们找出问题出在哪儿,然后想办法解决。

医生可能会让咱们做一些检查,看看血管有没有问题,血液有没有问题。

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果,给咱们一些治疗的办法。

如果是血管窄了,可能会用一些药来让血管变宽一点,让血液能流得顺畅些。

如果是血液太稠了,可能会让咱们多喝水,多吃一些健康的食物,让血液不那么稠。

咱们自己呢,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帮助身体变好。

比如说,要好好吃饭,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那些垃圾食品。

还要多运动,像跑步、跳绳这些运动都很好。

运动可以让咱们的身体更健康,血液也能流得更顺畅。

内科学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

内科学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

内科学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
内科学中,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眩晕、头晕、视力模糊、眼球震颤、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头颈部活动或改变体位时加重。

2. 体征:后循环缺血的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血管杂音、双下肢肌力减退、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后循环缺血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等。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程度、位置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

4. 血流动力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后循环的血液供应情况。

常用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显像(CBF)等。

这些检查可以测量脑血流量、脑血流速度等指标,评估后循环的血液供应情况。

5. 心电图(ECG):ECG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对于后循环缺血的患者,ECG可以检测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和心电图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谢谢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
116病区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PCI)

概念: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
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
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 )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 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过去由于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的缺乏,人们对PCI的认识不十分清 楚,甚至错误地称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概念演变

50年代: 颈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70年代: 明确颈动脉供血不足只有TIA和梗死两种类型。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不再 使用。 90年代: 美国卒中分类中已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同于后循环TIA。国际疾病分 类中也不再使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000年:Caplan建议统称后循环缺血。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 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 –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 、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mer综合征等。 – 3.特征表现: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预防为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时体检,积极治疗 相关疾病。 饮食指导:避免危险因素


保持心态平衡:稳定情绪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几个重要认识

后循环缺血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病不是主要病因 头晕 /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表现,但头晕/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 是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一致。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 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 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 基底动脉远端。 (3) 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 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PCI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 、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 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降纤治疗: 很多研究显示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度增高 ,蛇毒酶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 制血栓形成作用。对不适合溶栓的患者可选用降纤治疗。 常用的有巴曲酶、降纤酶。如:纤溶酶100-200U/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控制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诊断明确 者应进行抗栓治疗,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有重要的预防 作用。应探索血管成形支架术的疗效。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

安全指导: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过高(以15-20为宜) 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幅度不宜太大。 运动指导:做到劳逸结合 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服药 病情观察:注意发作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等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钙拮抗剂:能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 管痉挛,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 西比灵:5-10mg,每日一次。 桂哌奇特:同时具有腺苷、cAMP增效和弱钙离子阻滞的双重血管 扩张机制。剂量:160-320mg/天。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定义

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 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动脉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 发病机制: – 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 – 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 、主动脉和椎基地动脉。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

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MRI)
血管检查(DSA、CTA、MRA),TCD等
(注: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 ,因为颈
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对后循环缺血的急性处置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 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对起病3h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重 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 疗且无禁忌症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其他治疗措施 可以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 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剂量: 50-300mg,每日一次。 氯吡格雷:是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剂量:75mg,每 日一次。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抗凝治疗: 华法林:6-12mg,每日一次,口服,3-5天后改为2-6mg维持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为正常值的1.5倍或INR为2.0-3.0。 低分子肝素:必要时皮下注射。

– 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 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PCI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无法干预的年龄、性 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 )和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和周围血管病等。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改善微循环: 法舒地尔:30mg,Bid或Tid。 前列地尔:10-20Ug/天。 长春西丁:20-30mg /天。 中医中药: 舒血宁: 20ml/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丹参注射液:20ml/天,7-14天一个疗程。 丹参酮:60mg/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丹参多酚酸盐:0.2/天, 7-14天一个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