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21以物质性质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
2018学年度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无机化工工艺流程》
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四《无机化工工艺流程》一、题目特点1.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课堂互动探究化学实际问题为思路迚行设问,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2.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基础知识较为全面,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
3.题目难度为中等以上,分值较大,区分度强。
二、题目类型从化工工艺分,可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分,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纯)、原材料化学转化工艺流程题、电解工艺流程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题;按资源的不同,分为空气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溴、镁、氯碱工业等)、利用矿产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工业制H2SO4、炼铁、炼钢等)、化石燃料生产的工艺流程题等。
三、题型分析工艺流程题一般分题干、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
题干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成系列问题。
四、知识贮备1.熟练掌握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化工生产原理(列举如下)2.熟练掌握分离、提纯的实验技能,如溶解、过滤、蒸馏、结晶、重结晶等。
3.熟练掌握化学计算的方法技巧,如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等。
五、解题思路无机工艺流程题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杂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収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
命题者围绕以上几方面设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1.从生产目的(标)出収,读懂框图(流程)。
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収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突破《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详总以及真题练习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突破《有机化学基础》1.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1)取代反应特点:有上有下类型:包括卤代、硝化、磺化、水解、酯化等反应类型。
(2)加成反应特点:只上不下加成反应常用试剂:H2、X2(卤素)、HX、HCN、H2O等。
(3)消去反应特点:只下不上类型: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消去。
(4)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5)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有机反应中的“H2”H2在有机反应中总是“扮演”加成试剂的角色,能与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苯环、醛基—CHO和酮基—CO—中的碳氧双键(羰基)以及碳氮双键和三键(C===N、C≡N)等发生加成反应。
每摩尔碳碳双键或醛基、酮羰基消耗1 mol H2,每摩尔碳碳三键消耗2 mol H2,每摩尔苯环消耗3 mol H2。
3O CH能4(1)注意苯环的结构与六元环的区别,不要看到含双键的六元环就认为是苯环。
(2)蛋白质发生盐析是物理变化,可逆;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不可逆。
(3)氧化反应包括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催化氧化反应和燃烧反应等。
(4)不是所有的碳氧双键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如酯和羧酸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5)苯、液态烷烃等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是能够发生萃取(物理变化)而使溴水层褪色。
(6)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醛类,还可能是:葡萄糖、麦芽糖、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
5.区分三个易错问题(1)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
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
(2)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
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
(3)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6.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022年高考英语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21 阅读填空(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专题21 阅读填空方法与技巧题型特点1.文章的篇幅较短,词数多为280~330,兼顾多种体裁,通常有记叙文、说明文、谈论文、应用文等,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所给信息,回答文章提出的问题。
通常文章难度不大,关键是考查考生高效处理信息的力量,还要求考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但是题目并不简洁,很简洁出错。
2.考查对文章的结构的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规律关系。
解题方法通过对高考中“七选五”型阅读理原题以及大量同类试题争辩可知,此类试题虽然新颖,但是也有其特有的解题规律,主要留意解题的窍门和方法,成功闯关,选准答案的难度并不大。
将此方法归结为“通读全文、详读段落、定位选项、通读复检、确定排解”五步解题法。
以下就此方法进行分析,期望此方法能为同学们的解题供应助力。
步骤一:通读全文,对文章进行快速扫瞄,查找主题句,抓住文章结构及文章的写作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文章的开头与结束段落,尤其是文章的首段及末段末句,因为•开门见山”与•结尾总结的写作方式为常见的写作方式,首段的末句一般是是全文的主题所在,说明本文将探讨哪些内容,并简要指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时甚至会以提纲的形式—呈现。
首段的末句对于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假如它是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使读者快速明确文章情节将如何开放,并对文章的写作主题有了整体的了解。
假如末句不是主题句,则需要连续查找。
这时,可以考虑文章的写作方式是否为•结尾总结:式,如两者均可排解,则需在文章中其他段落查找主题句,但要留意首段与末段的提示作用。
步骤二:详读段落,在短时间内,找出每段写作内容的关键词。
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
文章正文部分通常分为若干小段落。
各段落会依据整体文章写作主题开放,对文章主体进行的不同方面的描述。
找出各个小段落中的关键词,明确其描述内容,为整体试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步骤三:定位选项,明确各备选选项的含义,抓住其关键词语,依据文章整体结构与具体内容,将选项填入文中,填写时尤为留意各选项中消灭的句子连接手段及句中的连接标志词。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第三章专题讲座含解析
专题讲座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题的创新,题目常常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将化学工艺流程进行简化,与化工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中的常考题型.一、题型结构1.化工流程线路示意图.(1)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操作线。
2.涉及问题.(1)原料的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溶剂等).(3)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热、电化学等)。
(4)绿色化学问题(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的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充分利用等).(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二、解题思路及方法1.解题思路。
审题错误!析题错误!答题错误!2.解题方法。
(1)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2)分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业流程题,用分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3)交叉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先合成一种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流产品,这种题适合用交叉分析法。
就是将提供的工业流程示意图结合常见化合物的制取原理划分成几条生产流水线,然后上下交叉分析.3.答题步骤。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全国高考化学总复习高考压轴大题特训题型二以“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考查
题型二以“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考查1.(2018·东莞市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利用工业炼铅产生的锌灰(主要成分为ZnO、PbO、FeO、MnO2、CuO)可回收制备ZnCl2,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实验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如下表,则适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表1 温度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表2 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H2O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则氧化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Zn+Pb2+===Pb+Zn2+、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锌灰制取金属锌可采用碱溶解,然后电解浸取液,已知:ZnO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Zn(OH)4]2-,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ZnCl2晶体溶解于饱和Na2CO3溶液中,得到6.46 g的碱式碳酸锌[Zn x(CO3)y(OH)z],为了测定其组成,充分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质量分别增重了0.72 g和0.88 g,则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0 ℃ 2.0 h(2)MnO2(3)将Fe2+氧化为Fe3+调节pH将Fe3+转化为沉淀除去Zn+Cu2+===Zn2++Cu(4)[Zn(OH)4]2-+2e-===Zn+4OH-(5)Zn3CO3(OH)4解析(1)“浸取”实验中,根据表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数据可知,浸出率较高的适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是30 ℃、2.0 h。
2018届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课件2 高考化学试题命题分析归纳
命题热点
10.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高考必考点,以重要的金属元素(Na、Al、Fe、Cu)非金属元素(C、Si、Cl、S、N)及其化合物为知识载体,常与概念、理论、结构、原理 等结合在一起,以框图推断、实验探究、化工生产流程、计算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有:用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化 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量的变化或解释化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物质的组成等。试题的综合度大。
命题热点
5.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必考内容,课标卷理综卷必考部分的试题主要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这是为了控制新课程卷整套试题的难度,将该知识块的拓展内容 安排在“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来考查学生。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重大科技成果(如新元素的合成、新物质的制备等)为背景,考查原子结 构及各种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考查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试题将“构、位、性”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命题规律 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 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 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3.氧化还原反应
命题热点
高考热点,形式有选择题中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离子的共存,非选择题中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计算等。 这些题目的难度总体不大,复习时不要过难。主要讲常见、讲方法、讲能力;各种题型都练到。
4.离子反应
命题热点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高考化学实战策略》专题集训(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高考化学实战策略》专题集训一、选择题(每小题只要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6、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已知:N2(g) + 2O2(g) =2 NO2(g) ΔH = +67.7kJ/mol2N2H4(g) + 2NO2(g) =3N2(g)+ 4H2O (g) ΔH = -1 135.7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H4(g) + O2(g) =N2(g) + 2H2O(g)ΔH = -1 068 kJ/molB.肼是与氨类似的弱碱,它易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N 2H4 + H2O N2H5+ + OH-C.铂做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N2H4-4e-+ 4OH-=N2+4H2OD.铂做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肼——空气燃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pH将增大7、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二、非选择题1、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天津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
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
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详总(含习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化学实验基础》一、常见仪器的识别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⑪燃烧匙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3.常用计量仪器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4.其他仪器①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二、熟记九大基本操作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1)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2)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3.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5.装置气密性检查(1)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检查装置气密性(2)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上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6.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1)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2)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3)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4)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5)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7.浓H2SO4稀释操作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幵用玻璃棒不断搅拌.8.粗盐的提纯(1)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2)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9.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三、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1.2.1.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1)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2)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3)配制稀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热点题型1基本仪器评价型1.下列关于仪器的选择或使用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15.00 mL NaOH溶液B.用陶瓷坩埚高温煅烧CaCO3固体C.洗净的试管、滴定管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三种2.3.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4.下列对应仪器使用合理的是()A.甲:将FeSO4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观察Fe(OH)2的颜色B.乙: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20.0 g,配制980 mL 0.5 mol/L NaOH溶液C.丙:加热NaHCO3固体,检验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D.丁:向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加热至170 ℃制乙烯1.化学实验中的几个数据2.几种操作的“第一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3)调“0”点——天平等的使用.(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5)分别取少量溶液——未知溶液的鉴别.(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题提升练习卷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综合
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
制取保险粉通常需要二氧化硫。
(1)制备二氧化硫若使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SO2气体,回答以下问题:①A中盛液体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后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中固体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2)制备保险粉如下图,维持35~45℃通SO2至锌粉-水悬浮液反应生成ZnS2O4;然后加入18%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8~35℃下反应生成Na2S2O4和Zn(OH)2悬浮液。
反应物经压滤除去氢氧化锌沉淀后,往滤液中加入氯化钠,并冷却至20℃,使Na2S2O4结晶析出,滤出晶体后用酒精脱水干燥即得产品。
①在制取Na2S2O4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是___________;生成1mol Na2S2O4转移电子______mol。
②滤液中加入氯化钠使_______离子浓度增大,促进Na2S2O4结晶析出;滤出晶体后用酒精脱水干燥是因为Na2S2O4在酒精中的溶解度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且酒精易挥发。
③制取Na2S2O4也常用甲酸钠法,控制温度70~80℃,在甲醇溶液(溶剂)中溶解甲酸钠(HCOONa),再滴加Na2CO3溶液同时通SO2维持溶液微酸性,即可生成Na2S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保险粉纯度Na2S2O4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Na2S2O4遇KMnO4酸性溶液发生反应:5Na2S2O4 + 6KMnO4 + 4H2SO4 = 5Na2SO4 + 3K2SO4 + 6MnSO4 + 4H2O称取3.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用·L-1的KMnO4溶液滴定。
2018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 7个小题,每小题 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A 正确;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 正确;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 正确;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 错误。
答案选D 。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 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塑料燃烧无机题粒物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解析】分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 剂;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38:以物质性质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38:以物质性质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题1.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_______,“滤渣1”中主要含有_________(写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锑(Sb)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PbS、As2S3、CuO、SiO2等)为原料制备金属锑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浸出液中除含过量盐酸和SbCl5之外,还含有SbCl3、PbCl2、AsCl3、CuCl2等;②常温下:K sp(CuS)=1.27×10-36,K sp(PbS)=9.04×10-29;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2018年化工类基础课试题
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化工类基础课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化学基础1-25题;化学工艺26-45题。
每小题3分,共135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针对传统化学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A.核化学B.环境化学C.绿色化学D.有机化学2.国际单位制中规定: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kg碳-12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A.12 B.0.012C.6 D.0.0063.下列属于广度性质的物理量是A.热力学能B.温度C.密度D.压力4.根据元素周期律,把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规律排列,得到元素周期表,常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由构成。
A.周期B.族C.周期和族D.元素5.下列单质能和水剧烈反应的是A.Fe B.MnC.Cu D.Na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乙烷B.苯C.碳酸D.乙酸7.在101.325kPa压力下,水的沸点为100℃,西藏高原地区气压低,该地区水的沸点100℃。
A.>B.<C.=D.≥化工类基础课第 1 页(共7 页)化工类基础课 第 2 页(共 7 页)8.热力学研究证明,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用 判断某过程或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
A .△GB .△UC .△HD .△S9.用 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24SO -。
A .碳酸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可溶性钡盐D .水10.国际上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值为 V 。
A .0B .0.0592C .273D .6.02×102311.32[Ag(NH )]Cl 的名称是A .氯化氨银B .氯化二氨合银(Ⅰ)C .氯化银氨D .氯化二氨合银12.现代家庭新房装修完后要特别注意通风,因为在家居装饰中使用的胶合板等材料中含有 ,挥发在空气中有害健康。
A .甲醇B .甲酸C .甲醛D .甲烷1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钠B .碳酸钙受热分解C .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D .过氧化钠作供氧剂14.3CaCO 和HC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23CO 2H -++ =22CO H O ↑+B .3CaCO 2H ++ =2+22Ca +CO H O ↑+C .3CaCO 2H Cl +-+ +2=222CaCl +CO H O ↑+D .23CO 2H Cl -+-+ +2=222Cl +CO H O -↑+15.地壳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它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
专题21 以物质性质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技能方法)(原卷版)
无机化工流程题因其文字较少、涉及知识点较多,并能较好地考查信息处理、推理等能力而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
化学工艺流程题以工业生产实际为载体,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综合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性质、制备和转化,环境保护等知识,它将实验、元素化合物和化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强,是化学Ⅱ卷考查的重头戏。
试题以流程图为背景,阅读量大,对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考查的知识全面,既要对双基熟练掌握,又要有应用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
【例题1】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化合物SiCl4TiCl4AlCl3FeCl3MgCl2沸点/℃58 136 181(升华)316 1412熔点/℃−69 −25 193 304 714 在TiCl4中的溶解性互溶——微溶难溶(1)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O2(s)+2 Cl2(g)= TiCl4(g)+ O2(g) ΔH1=+175.4 kJ·mol-12C(s)+O2(g)=2CO(g) ΔH2=-220.9 kJ·mol-1①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化过程中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2生成CO反应的ΔH_____0(填“>”“<”或“=”),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
③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HCl和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
3.22 以物质性质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含解析
无机化工流程题因其文字较少、涉及知识点较多,并能较好地考查信息处理、推理等能力而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
化学工艺流程题以工业生产实际为载体,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综合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性质、制备和转化,环境保护等知识,它将实验、元素化合物和化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强,是化学Ⅱ卷考查的重头戏。
试题以流程图为背景,阅读量大,对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全面,既要对双基熟练掌握,又要有应用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例题1】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用作引流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3−−−−−−→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③−−−→过滤白色晶体(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
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答案】(1)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过滤分离;(2)ade ;(3)酸;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4)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5)去除结晶表面水分;(6)工艺简单、操作简单;纯度较低。
专题20 以流程图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技能方法)(原卷版)
以流程图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为近几年考查的高频题。
试题一般以物质制备、污水处理、物质分离等化工工艺为基础,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
在复习备考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的解题方法,在解题中应该从题设中新的信息中跳出来,找到考查的重点,运用相关知识,逐步解答。
【例题1】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 ℃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
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100℃、2h ,90℃,5h (2)FeTiO 3+ 4H ++4Cl − = Fe 2++ 24TiOCl - + 2H 2O(3)低于40℃,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34PO -)=2251.3101.010--⨯⨯mol·L −1=1.3×10–17 mol·L −1,c 3(Mg 2+)×c 2(34PO -)=(0.01)3×(1.3×10–17)2=1.7×10–40<K sp [Mg 3(PO 4)2],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21以物质性质为基础的化工工艺综合题无机化工流程题因其文字较少、涉及知识点较多,并能较好地考查信息处理、推理等能力而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
化学工艺流程题以工业生产实际为载体,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综合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性质、制备和转化,环境保护等知识,它将实验、元素化合物和化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强,是化学Ⅱ卷考查的重头戏。
试题以流程图为背景,阅读量大,对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考查的知识全面,既要对双基熟练掌握,又要有应用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
【例题1】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化合物SiCl4TiCl4AlCl3FeCl3MgCl2沸点/℃58136181(升华)3161412熔点/℃−69−25193304714在TiCl4中的溶解性互溶——微溶难溶(1)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O2(s)+2 Cl2(g)= TiCl4(g)+ O2(g) ΔH1=+175.4 kJ·mol-12C(s)+O2(g)=2CO(g) ΔH2=-220.9 kJ·mol-1①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化过程中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2生成CO反应的ΔH_____0(填“>”“<”或“=”),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
③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HCl和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精制过程:粗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TiCl4。
示意图如下:物质a是______________,T2应控制在_________。
【答案】(1)①TiO2(s)+2Cl2(g)+2C(s)=TiCl4(g)+2CO(g) △H=-45.5 kJ/mol②> 随温度升高,CO含量增大,说明生成C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③H2O、FeCl2溶液、NaOH溶液④MgCl2、AlCl3、FeCl3(2)SiCl4高于136℃,低于181℃【解析】(1)①生成TiCl4和CO的反应方程式为TiO2+2Cl2+2C=TiCl4+2CO,根据盖斯定律,两式相加,得到TiO2(s)+2Cl2(g)+2C(s)=TiCl4(g)+2CO(g) △H=ΔH1+ΔH2=(-220.9 kJ·mol-1)+(+175.4 kJ·mol-1)=-45.5kJ·mol-1。
②根据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浓度增加,CO2浓度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名师点睛】本题以钛精矿制备纯TiCl4的流程为素材,主要考查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移动、HCl及Cl2尾气的利用和吸收、制备流程中物质关系、过滤、蒸馏实验等基础化学知识,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对已知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
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
审题的重点要放在与题设有关操作的目标、任务上,分析时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易得)、环保角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现实角度等方面考虑;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
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
另外需要注意题干信息的提取和筛选,例如本题中:①溶解性决定溶液中溶质及沉淀的成分,表格中信息则可以得到TiCl4液体中溶解的溶质及同时存在的沉淀成分。
②工业过程中有毒、有污染的尾气都需要进行处理防止污染。
【例题2】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 3·H2O Ag(NH3) 2++ Cl− +2H2O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4Ag(NH 3) 2++N2H4·H2O4Ag↓+N2↑+4NH4++4NH3↑+H2O(1)“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HNO3也能氧化Ag,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HNO3代替NaClO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因过量NaClO与NH3·H2O反应外(该条件下NaClO3与NH3·H2O不反应),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L−1水合肼溶液,1 mol·L−1H2SO4)。
【答案】(1)水浴加热(2)4Ag+4NaClO+2H 2O4AgCl+4NaOH+O2↑会释放出氮氧化物(或NO、NO2 ),造成环境污染(3)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Ⅱ的滤液中(4)未过滤掉的溶液会稀释加入的氨水,且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l−,不利于AgCl与氨水反应(5)向滤液中滴加2 mol·L−1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洗涤的目的是为了把滤渣表面残存的银氨配离子洗涤下来,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Ⅱ的滤液中。
(4)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因过量NaClO与NH3·H2O反应外,还因为未过滤掉的溶液会稀释加入的氨水,氨水的浓度变小,且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l−,不利于AgCl与氨水发生AgCl+2NH 3·H2O Ag(NH3) 2++ Cl− +2H2O反应,使得银的回收率变小。
(5)“过滤Ⅱ”后的滤液含有银氨配离子,根据题中信息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 3) 2+:4 Ag(NH3) 2++N2H4·H2O4Ag↓+ N2↑+ 4NH4++ 4NH3↑+H2O ,所以首先向该滤液中加入水合肼把银氨配离子充分还原,由于该反应产生所气体中含有氨气,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所以要设计尾气处理措施,可以用题中提供的、要求必须使用的硫酸作尾气吸收剂把氨气吸【名师点睛】本题以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的实验流程为载体,将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试剂和仪器的选用、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融为一体,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流程的理解、实验装置的观察、信息的加工、实验原理和方法运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等能力,也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解题的关键是能读懂实验流程,分析实验各步骤的原理、目的、实验条件等。
设计实验方案时,根据限定必须使用的试剂,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实验试剂的量的控制,按照“核心转化→尾气处理→产品分离→产品提纯”思路,对细节进行耐心的优化,直至得到完美方案。
1、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①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③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
考察内容主要有:①原料预处理②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调节、溶剂选择)③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④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⑤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2、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3、工业生产流程主线与核心4、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原料的预处理①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②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③煅烧如煅烧高岭土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
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④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pH值的控制。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②过滤——固、液分离③蒸馏——液、液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