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摘要:本文档是一份测量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提供一系列指导和步骤,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涵盖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指导书,学生将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1. 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测量的基本概念2.1 测量的定义2.2 测量的目的和意义2.3 测量的基本要素3. 测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1 线量测量仪器3.2 面量测量仪器3.3 角量测量仪器3.4 时间量测量仪器3.5 电量测量仪器3.6 温度量测量仪器3.7 光量测量仪器3.8 声量测量仪器3.9 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测量误差的处理4.1 测量误差的定义4.2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4.3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4.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4.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方法5. 实验操作指导5.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5.2 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5.3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4 实验后的清理和整理6.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6.1 实验环境的安全要求6.2 测量仪器的安全使用方法6.3 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保护措施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1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7.2 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7.3 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结论:本文档是一份针对测量作业的指导书,通过对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方面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同时,还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与保证进行了详细解释,确保学生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为学生在测量作业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
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水准测量是一种地理测量的技术,用于确定地面各点的高程差。
本指导书旨在为水准测量作业提供详尽的指导,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前期准备1. 确定测区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准测量的范围和区域。
2. 准备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三角木、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3. 检查仪器状态:确保水准仪的精度良好,检查测量杆的刻度清晰,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
三、测量步骤1. 确定基准点:选择一个稳定的基准点,作为整个测量的起点。
2. 设置测站: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需要测量的各个测站点。
每个测站点需要有固定坐标,并且能够保持稳定。
3. 进行水准观测:依次在各个测站点进行水准高差的观测。
首先将水准仪准确设置在基准点上,然后在基准点和各个测站点之间进行观测。
4. 记录观测数据:在观测过程中,要准确记录每次观测的结果。
包括基准点的标高、各个测站点的标高、观测时间等信息。
5. 精度检查:在观测结束后,进行精度检查,检查每个测站点的高程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6.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个测站点的绝对标高。
7. 绘制测量结果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出测量结果图,可以清晰展示各个测站点的高程差。
四、注意事项1. 环境条件:水准测量应在气象条件良好的时候进行,避免雨雪天气和强风等情况。
2. 仪器使用:正确使用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3. 观测方法:在进行水准观测时,应保持仪器的水平,避免观测误差。
观测时应注意读数准确、稳定。
4. 数据处理:对于野外测站点的高差观测,需要消除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修正计算。
5. 资料存档:水准测量的观测数据和处理结果应保存,以备后续需要。
五、总结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于工程建设和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水准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测量人员顺利进行水准测量作业,获取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测量作业指导书
1 控制测量1.1测量仪器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1.2控制测量精度牛岭隧道全长5558m,为长大隧道。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长大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50mm,横向贯通中误差为75mm,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50mm ,高程贯通中误差为25mm 。
洞外、洞内贯通中误差分别为45mm和60mm;洞外、洞内高程贯通中误差分别为18mm 和17mm。
1.3洞外控制网复测及控制测量施测方法2005年6月28日,由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广州项目部组织,铁二院、中铁十一局集团、铁二院监理公司参加,对SDIV标(牛岭、牛岭隧道)控制桩进行了现场交桩。
2005年7月8日至2005年7月20日,中铁十一局集团武广客运专线SDIV标项目部组织精测队,在铁二院监理公司监理旁站指导下,对交接的GPS控制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复核控制点的坐标和水准基点高程的精度。
参加测量人员:铁二院监理工程师;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刘国雄(高工)、吕国栋(工程师)、赵国强(工程师)、陈征文(工程师)、王明哲(助工)、陈宏超(高测)、安晖(高测)等。
测量人员对测量结果经过平差后与所交的控制点结果进行对比,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布点情况,牛岭隧道出口有两个GPS点,复测与控制测量采用GPS同步进行,在洞口附近增设了4个GPS加密控制点(GJ1、GJ2 、GK1、 GK2),与设计点组成空间大地四边形和三角形,利用GPS观测内符合精度和残差分析,复核设计单位提供GPS控制点精度。
以边连接方式布网,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1.4洞内平面控制测设1.4.1洞口投点测设施工时通过洞外精测点,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
以GPS31为置镜点,后视GK1,进行洞口投点,GK2、GPS32作为检核点;置镜洞口点,后视GPS31指导隧道进洞方向。
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Φ22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创造、建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使用千分尺的准确性和操作规范性,制定一份千分尺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匡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千分尺的精度符合要求,如需要进行校准,请参考千分尺校准方法。
b. 清洁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尺,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c. 确保工作环境干燥、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测量准备:a.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千分尺,确保其量程覆盖所需测量范围。
b. 将千分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3. 测量操作:a. 使用千分尺测量前,先将刻度尺清零,并确保刻度尺的位置正确。
b. 将被测量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确保其与测量面接触密切。
c. 轻轻旋转千分尺的滚轮,直到测量面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产生轻微的阻力感。
d. 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 测量结果处理:a. 根据实际需求,将测量结果进行四舍五入或者截取,确保精确到所需的位数。
b. 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c. 如有需要,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5. 清洁和保养:a. 测量结束后,及时清洁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尺,避免灰尘和污物对其造成损坏或者影响测量准确性。
b. 定期对千分尺进行保养,如润滑滚轮、检查刻度尺的磨损情况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1. 使用千分尺前,必须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熟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时,要保持手部稳定,避免手抖或者晃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测量时要注意被测量物体与千分尺测量面的接触密切,避免产生空隙或者松动,影响测量准确性。
4. 在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时,要保持视线垂直于刻度尺,避免产生视觉偏差。
5. 测量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千分尺,避免灰尘和污物对其造成损坏或者影响测量准确性。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长度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和科学研究领域。
正确使用千分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
一、千分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1.1 千分尺的构成:千分尺由主尺、游标尺和刻度盘组成。
主尺是固定在测量对象上的尺,游标尺可以在主尺上滑动,刻度盘用于读取游标尺上的刻度。
1.2 千分尺的原理:通过游标尺在主尺上的滑动,可以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游标尺上的刻度与主尺上的刻度相互对应,通过对齐游标尺和主尺上的刻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1.3 千分尺的精度:千分尺的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01毫米,比一般的尺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二、千分尺的使用方法2.1 放置测量对象:将要测量的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主尺上,确保物体平稳、垂直。
2.2 对齐游标尺:通过调节游标尺的位置,使游标尺上的刻度与主尺上的刻度对齐。
2.3 读取测量结果:通过刻度盘上的刻度,读取游标尺相对于主尺的偏移量,即可得到测量结果。
三、千分尺的注意事项3.1 避免碰撞:在使用千分尺时要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2 定期校准: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 保持清洁:保持千分尺的清洁,避免灰尘或油污影响测量结果。
四、千分尺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润滑:定期对千分尺的活动部件进行润滑,确保测量的顺畅。
4.2 存放方式:将千分尺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热。
4.3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千分尺的表面和刻度,保持其外观清洁和整洁。
五、千分尺的应用领域5.1 机械加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千分尺常用于测量零件的尺寸和精度。
5.2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千分尺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5.3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千分尺可以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和精度。
结语:千分尺作为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制造业等领域。
准确的测量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为您提
供测量作业的指导,包括测量方法、常用仪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您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
测量作业。
二、测量方法
1. 直尺法
直尺法是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一,适用于测量简单的线段长度。
使用直尺时,需要将其与要测量的线段对齐,然后读取直尺上的刻
度值。
在使用直尺法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垂直握持直尺,以减少误
差的发生。
2. 量程法
量程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较长距离的方法。
它利用较长的测量
仪器,如测量尺或测量带。
在使用量程法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测量
尺或测量带的一个端点与待测点对齐,然后利用目测或使用其他工
具进行测量。
3. 光电测距法
光电测距法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过发射
光束并利用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信号,可以测量出物体与传感器
之间的距离。
光电测距法适用于测量一些特殊形状或难以直接接触
的物体。
三、常用仪器
1. 测量尺
测量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适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测
量尺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刻度,可准确读取被测量线段的
长度。
2. 测量带
测量带是一种长尺,适用于量程较长的测量任务。
测量带通常
由带状的软性材料制成,具有刻度,并且可卷起来方便携带和存放。
3. 光电传感器。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反复性和再现性——均值极差法一、术语1. 反复性——又称设备变差(符号EV), 是指在固定和规定旳测量条件下由一位测量者使用一种测量仪器, 持续(短期)多次测量同一试样旳同一特性时获得旳测量变差。
它是系统内变差。
2. 再现性——又称评价人变差(符号A V), 是指由不一样旳评价人使用相似旳测量仪器, 测量同一试样旳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旳变差。
它是系统间变差。
3. GRR——又称量具反复性和再现性, 它是对测量系统反复性和再现性合成变差旳估计。
4. 零件变差——符号PV,指零件与零件之间旳变差。
5. 分级数——符号ndc,指覆盖预期旳产品变差所用不重叠旳97%置信区间旳数量。
二、研究前旳准备1. 样本旳选用选择同一型号规格旳12个试样, 这12个试样必须能代表实际旳过程变差范围, 即这批试样应包括这个规格旳从最大到最小旳不一样值。
(试样个数由分析人员根据置信概率和试样旳可获得性来确定, 一般不得少于5个)2. 人员选择选择一名工艺员负责数据旳记录、采集, 三名专门从事此试样测量旳人员(操作工)进行实际测量。
(实际测量人数由分析人员根据置信概率规定和选择旳试样个数来确定, 但不得少于2人)3. 测量器具测量器具选用平时所用旳器具或相似型号、精度、辨别率旳器具并保证此测量器具精确可靠。
测量设备旳辨别力应容许至少直接读取特性旳预期过程变差旳十分之一。
三、数据采集环节1. 数据记录人员把10个试样分别编为1-10号, 保证测量人员不能看到试样编号。
2. 让测量者A分别测量这10个试样, 将测量成果输入数据表。
3. 让测量者B、C测量同样旳10个试样,将测量成果输入对应旳数据表,且他们不能彼此看到成果。
数据搜集表见附录1。
四、数值旳计算1. 将计算旳成果值记到提供旳汇报表格对应旳地方。
(汇报表见附录2)2. 根据汇报表中给出旳公式计算出所有旳参数值并检查成果确认没有发生错误。
五、成果分析1. 均值图通过极差均值确定旳所有均值和控制限可形成均值图, 此图成果提供了测量系统旳“可用性”指示。
标准测绘作业指导书
标准测绘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标准测绘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测绘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行测绘作业的人员,包括测绘公司、测绘员和相关技术人员。
2. 作业前准备在进行测绘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作业前准备的主要步骤:- 确定测绘区域:根据需求确定测绘的具体区域范围,并进行边界标定。
- 获取必要的测绘工具:准备所需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包括测量仪器、地图、标志物等。
- 熟悉测绘任务:了解测绘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明确测量的数据和测绘精度要求。
3. 作业步骤测绘作业的实施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般测绘作业的主要步骤:1. 外业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测量,包括测量地物的位置、形状和高程等。
2. 数据处理:对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包括数据筛选、配准和校正等。
3. 绘图与制图:根据测量数据生成相应的地图和图纸,以展示测绘结果和数据分析。
4. 数据验证和审查:对生成的地图和图纸进行验证和审查,确保其符合测绘精度和标准要求。
5. 报告撰写:根据测绘作业的结果编写相关报告和文档,记录测绘过程和成果。
4. 作业管理和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测绘作业的质量和一致性,需要进行有效的作业管理和质量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人员培训:对参与测绘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 质量审核:定期进行作业质量的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 标准化操作:制定和遵守测绘作业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 数据备份:对测绘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存档,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 错误修正:对测绘作业中的错误和偏差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论本标准测绘作业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测绘作业指导,包括作业前准备、作业步骤和作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本指导书的要求和指导,可以确保测绘作业的准确性、高效性和标准化。
测量作业指导书
目录1....总则 . (2)2....作业指导对象 . (2)3....施工测量复校验收依据 . (2)4....施工测量复校验收作业手册 . (2)5....主要监理测量复核表汇总 . (6)6....附录 . (6)1.总则1.1 本作业指导书指的施工测量工作包括平面测量,竖间测量和变形观测。
1.2 本作业指导书的支持文件:采购控制程序(TJPM/B-2000-4.6);监理过程控制程序(TJPM/B-2000-4.9)等。
2.作业指导对象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施工现场测量监理人员进行测量复核工作。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的工程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配套工程。
3.施工测量复校验收依据3.1 有关测量的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
3.2 设计图纸。
3.3 规划部门出具的红线资料。
3.4 测绘部门提供的水准高程点资料和原始基准点、基准线资料。
3.5 《监理规划》及各阶段《监理实施细则》。
4. 施工测量复校验收作业手册4.1 施工测量复校验收程序4.1.1 施工承包商施测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填报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施工测量复核验收单及有关测量成果资料。
4.1.2 监理工程师对报验单和复校单审查合格后经现场查看具备验收条件,在核验单上签署同意验收意见。
4.1.3 用相应仪器对承包商提出的验收范围和内容进行现场复核,并做好记录。
4.1.4 复核结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报验单上签署验收合格意见,否则签署要求承包商重新施测或整改意见,待整改完成后重新复核,直至复核结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4.1.5 根据监理细则的要求,重要的测量复核(起始依据的校核、轴线复核、高程引测、阶段性竖向测量等)报验单需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可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其它测量复核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生效。
4.1.6 复核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将报验单、测量资料(一份)及复核记录存档保存,并进行标识。
4.2 施工测量复核技术要求4.2.1 平面测量a) 测量起始依据的校核:·规划红线(或界桩点):监理工程师需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校核,并指令承包方对其合理保护,如校核结果不符,则应通知业主、设计院,由有关部门重新出具数据;·利用原有建筑物进行定位:要求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承包商共同到现场,对定位依据进行确认,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案,监理工程师需审核该定位方法的可操作性,并合理选择操作方法。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用于指导测量工作的文件,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测量目的和任务:明确测量的目的和任务,以便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
2. 测量方案和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和方法,包括使用的仪器、测量步骤、数据处理等。
3. 测量仪器和工具:列出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种类、型号、精度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详细说明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以确保测量过程的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5.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人员安全、仪器安全等,以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和检验: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的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记录和报告:明确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便记录测量结果和提供报告。
在编写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简洁明了:指导书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语言,以便指导人员能够
快速理解和掌握。
2. 可操作性强:指导书应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参数等,以便指导人员能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 标准化:指导书应标准化,包括使用的仪器、测量步骤、数据处理等,以便提高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4. 更新和维护:指导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其适应新的测量需求和技术发展。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测量工作的重要文件,它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和管理。
测量工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3篇)
测量工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
2、作业时必须避让机械,躲开坑、槽、井,选择安全的路线和地点。
3、上下沟槽、基坑应走安全梯或马道。
在槽、基坑底作业前必须检查槽帮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再下槽、基坑作业。
4、高处作业必须走安全梯或马道,临边作业时必须采取防坠落的措施。
5、在社会道路上作业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并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护、警示措施,避让车辆,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6、进入井、深基坑(槽)及构筑物内作业时,应在地面进出口处设专人监护。
7、机械运转时,不得在机械运转范围内作业。
8、测量作业钉桩前应检查锤头的牢固性,作业时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合。
不得正对人员抡锤。
9、需在河流、湖泊等水中测量作业前,必须先征得主管单位的同意,掌握水深、流速等情况,并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溺水措施。
10、冬期施工不应在冰上进行作业。
严冬期间需在冰上作业时,必须在作业前进行现场探测,充分掌握冰层厚度,确认安全后,方可在冰上作业。
11、进入混凝土蒸汽养护区域测温作业时应走马道或安全梯。
并备有足够的照明。
12、在沥青混合料施工中,需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上测温时,事先必须与汽车司机协商,征的同意后方可上车测温。
测量工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2)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保障工地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一份工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非常必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工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样本,供参考:测量工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3)一、安全责任1.1 项目经理负有最终的安全责任,必须确保所有施工活动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并提供足够的安全培训给施工人员。
1.2 承包商和供应商在施工过程中有安全责任,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提供安全的人员和设备。
1.3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参与安全培训,并积极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
二、安全控制措施2.1 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具备相关的安全培训证书,了解施工安全规定和操作方法。
实用测绘作业指导书
实用测绘作业指导书
1. 简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实用测绘作业的指导和操作步骤,帮助测绘
人员进行测量和绘制。
2. 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用测绘作业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定测绘区域
- 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
- 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 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标志物
3. 测量步骤
3.1 确定起点和参考点
在进行测量前,需确定起点和参考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进行测量
按照测量要求,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3.3 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所需的测量结果。
4. 绘图步骤
4.1 准备绘图工具和材料
准备所需的绘图工具和材料,如绘图仪、纸张等。
4.2 绘制地图
根据测量结果,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地图,并标注相关信息。
4.3 校对和修正
对绘制的地图进行校对和修正,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用测绘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良好状态
- 清理测绘区域,确保较少的干扰
- 熟悉测量和绘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6. 结论
本指导书提供了实用测绘作业的指导和操作步骤,希望能帮助测绘人员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测量和绘制工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践操作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尺寸的工具,具有高精度和广泛应用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匡助读者正确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
正文内容:1. 千分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1.1 千分尺的结构:千分尺由主尺和游标尺组成。
主尺上刻有毫米和厘米的刻度,游标尺上有千分尺刻度。
1.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千分尺的主尺上,用游标尺对齐物体的边缘,读取游标尺上的数值。
千分尺的读数普通为主尺上的刻度值加之游标尺上的刻度值。
2. 千分尺的精度和误差控制2.1 千分尺的精度:千分尺的精度通常为0.02毫米,即可以测量到0.02毫米的尺寸差异。
2.2 误差控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用千分尺时需要注意避免外力干扰、保持千分尺的清洁和正确使用千分尺的刻度。
3. 千分尺的校准和维护3.1 校准:千分尺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可以参考千分尺的使用说明书。
3.2 维护:千分尺需要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如涂抹适量的防锈油等。
4. 千分尺的适合范围和注意事项4.1 适合范围:千分尺适合于测量小尺寸物体的尺寸差异,如精密机械零件、电子元件等。
4.2 注意事项:在使用千分尺时,需要避免过度力度、避免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和碰撞,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千分尺的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5.1 应用案例:千分尺广泛应用于创造业、科研领域和实验室等,用于测量精密零件的尺寸差异。
5.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千分尺的精度和测量范围将不断提高,同时,千分尺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总结:本文介绍了千分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千分尺的精度和误差控制。
同时,还提到了千分尺的校准和维护,以及使用千分尺的注意事项。
最后,还介绍了千分尺的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翼读者能够正确使用千分尺,并了解其在测量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测量工具校正作业指导书
测量工具校正作业指导书一、引言1.1 背景介绍测量工具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机械制造、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工具的校正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指导书旨在为测量工具校正工作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指引,以确保校正过程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1.2 目的和范围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测量工具校正的操作步骤,以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测量工具,如尺规、千分尺、游标卡尺、卡钳等。
二、测量工具校正的基本原理2.1 什么是测量工具校正测量工具校正是指通过与已知精度的标准进行比对,确定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偏差,并对其进行调整或标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校正的基本原理测量工具校正的基本原理是比对。
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测量工具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测量工具的偏差,并进行校正。
三、测量工具校正的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工具校正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检查测量工具的整体状态,确保没有损坏或变形;- 清洁测量工具,保证测量表面没有杂质;- 准备标准测量工具,确保其准确度已经校准,并处于可使用状态。
3.2 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工具的类型和校正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确保测量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稳定,并记录测量结果。
3.3 比对与调整将待校准的测量工具与标准测量工具进行比对。
比对的方法可以采用直接对比、重叠比较或使用外部标准设备。
根据比对结果,调整待校准的测量工具,使其与标准测量工具保持一致。
3.4 校准记录和标记根据校正结果,记录校准数据,包括校准日期、校准员工信息、校准结果等。
同时,在测量工具上进行标记,以示其已经通过校正。
四、校正结果评估与报告4.1 校正结果评估根据校正数据进行结果评估,判断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测量工具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或更换。
4.2 校正报告编写校正报告,详细记录测量工具校正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推荐】测量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测量作业指导书篇一:各种测量作业指导书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一)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二)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1.技术标准和规范: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
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1X)(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
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
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
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
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
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
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 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
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
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的要求。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测绘工程作业是在地理坐标系统下利用测量和计算方法,获取和处理地面或地下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特征信息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介绍测绘工程作业的基本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测绘工程人员顺利完成任务。
二、测绘任务准备在开始测绘工程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测绘过程的顺利进行。
1. 定义测绘目的:明确测绘的目的和要求,如地形测绘、建筑物平面图绘制等。
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现有的地图、影像资料等,以了解测绘区域的基本情况和辅助测绘。
3. 组织测绘人员:根据测绘任务的复杂程度,确定合适的人员组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三、测量与采集数据测量与数据采集是测绘工程作业的核心环节,需要仔细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地面测量: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地面测量。
2. 数据采集:对于需要采集实地数据的任务,可以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备份和整理。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绘结果的过程。
1. 数据检查与筛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和计算:利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配准,得出测绘结果。
五、制图与输出测绘工程作业的结果通常以图件形式输出,包括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1. 绘制图件: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使用绘图软件将测绘结果制成图件,并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标注。
2. 输出与归档:将绘制好的图件进行输出,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六、项目验收与总结项目验收是对测绘工程作业的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以确保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1. 验收标准与方法: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测绘结果进行评估。
2. 项目总结:在项目验收结束后进行项目总结,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总结。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海拔高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航空、气象、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对高度计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正确使用高度计并获取准确的高度测量数据。
二、仪器准备1. 高度计:确保高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表盘、刻度盘、指针等部份是否完好无损。
2. 校准装置:校准装置用于校准高度计的零位,确保其准确性。
3. 电池:如高度计采用电池供电,确保电池电量充足。
三、操作步骤1. 校准高度计a. 将高度计放置在平稳的水平表面上。
b. 打开校准装置,将其与高度计连接。
c. 调整校准装置,使高度计指针指向零位。
d. 断开校准装置,确保高度计指针保持在零位。
2. 测量高度a. 将高度计握在手中,确保不受外力干扰。
b. 确定测量起点,通常为海平面或者已知高度点。
c. 将高度计指针对准测量起点,记录下此时的高度值。
d. 按照需要,逐步上升或者下降,每隔一段距离记录一次高度值。
e.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高度计垂直,避免倾斜或者受到震动。
f. 完成测量后,记录最终的高度值。
3. 数据处理a. 将测得的高度值整理成表格或者图表形式,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应用。
b. 如需计算相对高度差或者绝对高度,可使用合适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c. 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如有异常值或者矛盾之处,应重新测量或者排除异常数据。
四、注意事项1. 高度计应远离强磁场、电磁干扰源和振动源,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在使用高度计时,应避免蓦地的温度变化或者湿度变化,以免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3. 高度计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和测量精度。
4.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高度计指针不动或者不许确。
可能原因:电池电量不足、仪器损坏、校准不许确等。
解决方法:更换电池、维修或者更换高度计、重新进行校准。
2. 高度计读数不稳定。
可能原因:仪器受到外力干扰、仪器损坏、使用不当等。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高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航空、气象、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高度计的作业指导书,以匡助您正确使用高度计进行测量工作。
二、仪器准备1. 高度计:确保高度计的外观完好,没有损坏或者缺损。
2. 电池: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必要时更换新电池。
3. 校准工具:准备好用于校准高度计的工具,如标准测量工具或者校准仪器。
三、操作步骤1. 打开高度计:按照高度计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开关或者按钮,将高度计打开。
2. 校准高度计:在使用高度计之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根据具体高度计的型号和品牌而定,可参考高度计的说明书或者相关技术资料。
3. 定位测量目标:将高度计放置在需要测量的物体附近,确保高度计与物体之间没有遮挡物。
4. 测量高度:根据高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高度测量。
通常,高度计会显示当前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确保在测量过程中保持高度计的稳定,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5. 记录测量结果: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或者电子设备上。
确保记录的结果准确无误,以备后续分析和使用。
四、注意事项1. 避免遮挡:在测量过程中,确保高度计与物体之间没有遮挡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稳定测量:在进行测量时,保持高度计的稳定,避免晃动或者震动,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 校准周期:定期对高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周期根据具体高度计的要求而定,普通建议每隔一段时偶尔在使用前进行校准。
4. 电池更换:及时更换电池,以确保高度计正常工作。
在更换电池时,按照高度计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损坏高度计。
5. 保养维护:定期清洁高度计的外观,并注意防止高度计受到撞击或者其他损坏。
五、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高度计显示的数值与实际高度不符?答:可能是高度计需要进行校准。
请参考高度计的说明书或者相关技术资料,按照校准方法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大西客专(原平至西安段)施工复测、加密CPⅡ及构筑物施工测设作业指导书及评估办法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4月目录一、概述 (1)二、工作依据 (2)三、坐标和高程系统 (2)(一)坐标系统 (2)(二)高程系统 (5)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5)(一)精测网复测 (5)1、复测总体要求 (6)2、数据采集 (7)3、数据处理 (11)4、复测成果提交 (15)5、精测网复测的咨询与评估 (16)(二)施工加密控制测量 (17)1、一般规定 (17)2、GPS加密CPⅡ网 (19)3、导线加密CPⅡ网 (22)4、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 (23)5、加密控制测量成果提交 (25)6、施工加密控制测量的咨询与评估 (26)(三)构筑物施工测设 (29)1、路基工程 (29)2、隧道工程 (30)4、轨道施工测量 (39)5、构筑物施工测设咨询与评估 (40)大西客专(原平至西安段)施工复测、加密CPⅡ及构筑物施工测设作业指导书及评估办法一、概述大西客专(原平至西安段)北起山西省原平市,向南经山西省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市,跨黄河进入陕西省渭南市,经临潼至西安,线路全长687km,其中:原平至运城正线长度477km,运城至西安正线长度210km。
本线位于山西南北客运交通主轴上,向西进入陕两省的关中平原东部,是沿线城市内部及对外旅客交流的主通道,同时,通过与石太客专、陇海客专的衔接,形成了华北与西南、西北地区旅客交流的辅助快速客运通道。
大西客专在山西省、陕西省境内沿线山区范围较大,设计坡度大,地形复杂,勘测、精密测量难度大,且部分段落存在特殊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松软土等。
黄土湿陷类型可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两类,黄土的湿陷性与黄土场地所处的地貌单元关系密切。
一般一级阶地及山前洪积扇上的黄土以Ⅰ~Ⅱ级非自重湿陷性为主,湿陷土层厚2~15m;自重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高阶地和塬前洪积扇,湿陷等级以Ⅱ~Ⅳ级自重为主,湿陷性土层厚10~30m。
松软土广泛分布于冲积平原区,土层多为砂质黄土、粉土、粉质黏土及部分粉、细砂,分布多在10m以上,局部深达20m,呈互层状,厚2~15m不等。
松软土一般表现为强度低,具中、高压缩性。
全线大部分地处山区,长大隧道和跨江河的特大桥需要建立独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二、工作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5. 《关于加快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的通知》(工管工电〔2008〕93号);6. 《关于加强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测量工作的通知》(建工电〔2008〕55号);7. 《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8.《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1995);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1995);10.工程建设期间颁布的有关测量规程、规范。
三、坐标和高程系统(一)坐标系统1、全线采用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椭球参数及满足客专投影变形不大于10mm/km的要求的施工坐标系。
表3.1 大西客运专线大同至运城段施工坐标系表3.2 大西客运专线运城至西安段工程施工独立坐标系f=1/298.257222101,高程异常均取0米;(2)最终坐标系以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报告所列坐标系为准。
2、各长大隧道、跨江河特大桥,根据施工控制需要建立各自独立施工坐标系。
(二)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为了统一全线施工测量作业标准,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结合大西客专工程特点,制定本施工复测、加密CPⅡ及构筑物施工测设作业指导书及评估办法。
(一)精测网复测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控制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并履行交接手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参加交接工作,并按附录的要求履行交桩手续。
控制网交桩成果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CPⅠ、CPⅡ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
2)CPⅠ、CPⅡ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3)线路水准基点成果及点之记。
4)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5)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6)CPⅠ、CPⅡ控制桩和线路水准基点桩。
各施工标段在接到设计院现场控制桩成果资料后应立即开展精测网复测工作。
复测应按照与原测同方法、同精度、同网型的原则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复测总体要求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CP0、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复测维护工作。
控制网复测维护分为定期复测维护和不定期复测维护,定期复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不定期复测维护应由施工单位实施。
定期复测维护是对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网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全线CP0、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
复测频次应满足下列要求:1)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对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进行复测。
2)CPⅢ建网前,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应复测一次。
3)工程静态验收前,CPⅠ、CPⅡ、CPⅢ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一次。
4)特殊地区、地面沉降地区或施工期间出现异常的地段,适当增加复测次数。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开展不定期复测维护,复测周期不宜大于6个月。
不定期复测维护内容包括CPⅠ、CPⅡ、线路水准基点及施工加密控制点复测,检查控制点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位移,点位的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当复测较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由监理单位确认。
控制网复测应遵循以下原则:1)编写复测技术方案。
2)复测采用的方法和精度应与原测相同。
3)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补设。
2、数据采集(1)CPI级GPS网CPI按二等GPS测量要求,按照标段,统一测量,整体平差,并做好标段间的公用点对协议。
GPS测量前按要求进行仪器检校,经常对光学对中器进行检校。
GPS作业时天线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对中误差小于1 mm,每个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天线高一次,两次较差值小于2mm,取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观测过程中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在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仰角限,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
同时观测记录气象元素。
观测时应用仪器电子手簿进行自动记录点号、天线高,同时认真填写GPS静态观测手簿。
CPI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见表4.1:(2)CPⅡ级控制网在一般地段采用GPS测量,在隧道控测范围采用全站仪测量。
1)使用GPS观测CPⅡ级控制点CPⅡ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见表4.2:2)隧道洞内CPⅡ观测CPⅡ测量按二等导线进行,附合在洞外CPI控制点上,且每个洞口应至少联测2个CPI控制点。
导线测量主要精度指标见表4.3:表4.3 洞内CPⅡ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导线网独立闭合环的边数以4~6条边为宜。
采用1"或0.5"级全站仪进行观测。
其水平方向观测值与距离观测值的各项限差如表4.4、表4.5所示。
当方向数不多于3时,不需要进行归零。
边长采用往返观测各3测回,每测回读记4次。
表4.4 水平方向观测限差表4.5边长观测限差注: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km)采用仪器测角标称精度为1.0″或0.5″的全站仪施测,测距标称精度为2mm+2ppm或1mm+1ppm,导线测量采用机载程序伺服马达自动测量并记录。
洞内CPⅡ施测前对仪器设备进行常规检校,施测期间进行了经常性检校,施测时加强对中整平和照明工作。
联测洞外控制点时后视两个已知方向,并对已知边进行测距复核。
由于CPⅡ洞内导线平差需要进行边长高程改化,导线测量时同时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附合精度指标按照五等水准精度执行,各项限差见表 4.6。
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在每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簿上作好相应记录。
气象观测时待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后测记气象数据。
测距边气象改正通过全站仪设置自动进行。
(3)高程控制网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
仪器使用精度等级不低于DS1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用配套2m或3m铟瓦条码水准尺、尺垫。
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必须检校合格。
自动观测记录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必须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
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m,前后视距累积差≤6.0m,视线高度≥0.55m,≤2.80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时,按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每一测段应为偶数测站。
一组往返测宜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由往测转向返测时,应互换前后尺再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应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跨越较大河流或水域时,应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如表4.7:表4.7 一、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注:①表中s 为跨河视线长度公里数,尾数凑整到0.5或1。
②各双测回的互差dH ,应不大于下式计算的限值:d H 限=4·M ΔS N •式中:MΔ—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限值,mm ; N —双测回的测回数; s —跨河视线长度,km 。
3、数据处理 (1)GPS 的数据处理CP Ⅰ、CP Ⅱ基线向量解算采用广播星历和商用软件,统一应用商用软件将原始观测文件转换为RINEX 文件后进行基线解算,以保证其数据的一致性,并满足表4.8的要求。
网平差采用经过鉴定的平差软件进行(如同济大学TGPPS Win32软件、武汉大学COSAGPS 等),GPS 网无约束平差合格后,应引入网中联测的CPI 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引入的已知点应进行稳定性评定。
CP Ⅰ复测以稳定的标段间公用点对及CPI 控制点作为起算点,CP Ⅱ复测以CP Ⅰ控制点作为起算点。
坐标成果保留到0.1mm 。
表4.8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σ=a=5mm,b=1ppm 。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x V ∆、yV ∆、z V ∆)应满足下式:xV ∆≤3σ,yV ∆≤3σ,z V ∆≤3σ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的同名基线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下式:vxd ≤2σ,vyd ≤2σ,vz d ≤2σ平差完毕,根据独立坐标系投影带的划分,将CPⅠ控制网的空间直角坐标分别投影到相应的平面坐标投影带中,计算CPⅠ控制点的工程独立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