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姿历史教学关注社会现实的几种策略规划
谈谈历史与社会课的有效学习策略
在许多教学内容 中设计 了两种不同观点的问题 ,让学生 自由讨 论 ,但教 材中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因此 ,教师在尊重文本的开放 性和多样性的同时 ,要学会提 问题的艺术,引导 学生在进行探究 活动之后得出正面 的结论。比如在 《 爸爸成功创 业的 “ 学问”》
一
1 用形 象化的教 学手段创设优化的教 学情号 、 鉴于形象思维对感知事 物的巨大作用 ,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
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 ,如生活展现 、表演体会及利用 电脑 、实物
投影、电视 、录像等多媒体 进行图画展现 、音乐渲染等等 ,这样 可; 枯燥 、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 展现出来 ,使学生如见其形 , 侮
本 文从 五 个 角 度 对激 发 学生 的 有效 学 习作 了探 讨 。 【 关键 词 】有 效 学 习策 略 历 史 与社 会 新 教 材 主 体 性 探 究性 合 作 学 习
《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 门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
论穿针引线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学 习交流空间。如通过对教材 中所涉及的一些像 “ 中国加入W O利 T 与弊”、 “ 知识就是财富”等 问题的辩论 ,引导 学生自主地、平
以使其在共同探讨 问题 的过程 中形成彼此相容、启发提高的交往 关系,以智慧活动的深人为最大的乐趣 ,从而形成 了互补性和凝 聚 力,这种凝聚力又将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巨大力量。
新教材给教 师和学生都留有 比较大的自由度 ,强调课堂教学 中的操作 、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 ,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 得 ,尊重 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因此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 的有效学习,可 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2024年浅谈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
2024年浅谈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历史,作为记录人类过去发展进程的学科,常常被人们视为沉重、枯燥的记忆。
然而,历史不应该仅仅是年份和事件的堆砌,它更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思维火花的学科。
那么,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呢?一、结合现实,使历史生动化历史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讲解二战历史时,可以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二战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深刻影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历史形象化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历史事件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通过展示古代文物图片、播放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引入角色扮演,增强历史体验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体验中深入理解历史。
四、开展讨论与辩论,激发学生思考讨论与辩论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辩论,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够让他们在讨论中深入理解历史。
五、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使历史探究化历史学科不仅是记忆性的,更是探究性的。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研究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传统·创新-辽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传统
阶段特征 通史意识
创新
以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为指导,重新整合教材体系
把握高考的“变”与“不变”
考查内容:
具体知识点和能力点
主干知识
学科能力 主体价值观 考查形式: 新材料 新情景 适度热点
传统——构建适合学生认知实际和学科特点的知识体系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思想文化
秦的建立和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的暴政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 北击匈奴,收河套,建长城,南伐越族,设三郡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 封建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传统2、重视对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 等知识的解读
1、说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是因为 。 2、说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是因为 。 一句话解释历史(十释雅典民主 3、说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因为 。 政治 ) 4、说雅典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是历史的进步是 因为 。 5、说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是人民主权是因为 。
▲一句话概括某一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
创新——引导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
A、教材是获取基础知识基本史实的最可信最便捷的资源。 B、教材是训练、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最有效资源。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针对自己的学科能力情 况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的比较薄弱的能力。概括能力差的就概括 段落大意;比较能力差的多比较历史事件;分析能力差的多分 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联系能力差的常找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寻找有效信息能力差的……等等。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开创了我 国古代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
创新1——对史实大胆取舍
五策并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五策并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摘要】历史教学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塑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五策并举。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丰富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名人传记等方式增加趣味性。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等,提升教学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以上五策并举,我们可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当代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质量、五策并举、多元化、灵活多样、激发兴趣、现代科技、师资队伍、教育任务1. 引言1.1 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可谓是无可替代的。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和记忆,是文明的瑰宝和智慧总结。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而形成对世界、对人类社会、对自身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创新意识等。
历史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让历史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新时代中国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正文2.1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广泛,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和扩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包含不同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历史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什么
历史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什么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动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历史教学方法与策略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促使他们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全部学习活动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观需要,从而有效地增进知识、技能的掌控。
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视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
方法:①巧设问题创设情境②运用实物演示情境③借助图片、史料、漫画再现情境④播放音像渲染情境⑤扮演角色体会情境⑥锤炼语言描画情境⑦联系生活展现情境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教学材料和手段,通过讨论和提问等,让学生作出决策的教学。
案例一样从“背景”、“主题”和“拓展”三个层面发挥作用和价值:①背景。
是“故事”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②主题。
案例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或反应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或介绍有关重点、难点知识等等,主题鲜明。
③拓展。
教材中的案例大都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为主题服务,既环绕主题展开讨论,又引申拓展主题、升华主题,以到达案例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同时,案例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现实及社会问题。
3.合作学习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增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判标准,共同到达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学习进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量向互动,可以培养合作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方式:问题讨论式操作活动式角色表演式注意:小组任务(同质、异质)小组分工(要求、调剂)活动进程(指导、帮助)小组汇报(交换、启示)4.大单元宏观教学大单元宏观教学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重新整合教材,把教材分为若干大单元来系统计划教学。
五史教育实施方案
五史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学习,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五史教育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历史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的研读。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史书,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对历史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我们将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当下和未来的启示。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明白历史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将注重历史教育的多元化。
除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外,我们还将加强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历史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另外,我们将推动历史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我们将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历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将强化历史教育的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评价,包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使历史教育更加全面和科学。
总之,五史教育实施方案将全面提升历史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接班人。
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五史教育实施方案的落实,为历史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策并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共4页文档
五策并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历史学习亦如此。
鄙人以为,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历史、爱上历史,乃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之法宝。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呢?一、由简入繁,备好第一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期的第一课特别重要。
作为教师,不仅要用心着装,保持精神焕发,更要精心备课,把第一节历史课上要和学生交流的内容、方式提前筹划好。
教师只有把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简单、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能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如何抓?我认为,第一节课,历史老师可以和学生交流以下问题:你认为历史是什么?你觉得学历史有哪些用处?你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学好历史?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这样,从小问题和学生一一谈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繁杂,让学生觉得学历史有意思、很容易、有用处,学生就会对历史有兴趣,并重视历史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渗透,好多历史事件被改编为动画、电视剧等。
作为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精选相关影视作品,将能辅助于教学的知识以音乐、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三国的历史”时,可以播放《赤壁之战》的画面,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组织学生一起看《百家讲坛》,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骏博士主讲二战人物……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其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又能体现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何乐而不为呢?三、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课堂上,教师把要学习的历史知识以问题呈现出来,引领学生思考,这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兴趣的好办法。
例如学习“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时,本人就曾让学生穿越到陈胜、吴广的队伍中,让学生思考,你作为陈胜本人或其中一员,当时已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面临砍头,会做何决定?结果,学生经过慎重思考后,有的说:“拼了,坚决起义!”有的说:“逃吧,不能等死。
简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四个策略
简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四个策略作者:刘莹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0期我们需要有效的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了。
而对于教学策略,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段,以及不同的执教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策略,选择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策略,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问题。
实践后,笔者认为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等策略比较适用。
一、问题引领策略所谓问题引领策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通过问题的一一解决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在教学中,提问是一个组成部分。
有经验的教师会认识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已有文献对问题引领策略的教学作用给予了归纳:引起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帮助学生学习(提示重点,组织教材内容,促进记忆,知识拓展,困难诊断),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评价功能(了解学生,分析弱点),引起反馈,启发思考,管理的功能等。
课堂提问的类型可以分成回忆性问题、描述性问题、说明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判断性问题、自由询问式问题、常规管理性问题等。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
那么,运用问题引领策略过程中如何设置问题呢?笔者认为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力争使所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处于“有部分答案,但不完全;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现成答案;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
不仅如此,我们在问题设计上还有坚持目标的明确性、层次的清晰性、时机的选择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针对性、诱导的启发性、难易的适度性、对象的广泛性、角度的新颖性、学生的参与性等10个设计原则。
对此钟启泉也认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问题不宜过多过滥,过于盲目和随意。
要精于预设问题,问题要由学习内容转化而来,问题探究的过程应该是相应学习内容学生得到内化的过程。
所以,问题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其二,问题要有探究价值。
有价值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为在全力探究中,形成一个知识构建,又与教学内容达成高度吻合”。
社会领域历史教学的策略
社会领域历史教学的策略引言历史教学在社会领域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培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社会领域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1.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一种将学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来体验历史事件,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或历史景点,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体验。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3. 多媒体教学在社会领域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使用图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使用图片展示历史事件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使用视频展示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影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4. 问题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研究来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问题导向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深入了解历史知识。
5. 反思和评价在社会领域历史教学中,反思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来帮助他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历史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同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初中历史集备组教研策略(3篇)
第1篇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观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教学合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集备组教研策略。
二、教研策略1. 明确教研目标(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掌握历史学科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能力。
(2)优化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段、不同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3)丰富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2.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1)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每周或每月召开教研会议,讨论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2)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之间可以共享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培训等活动,拓宽教师视野。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4)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教学合力。
4. 优化教学设计(1)深入分析教材: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2)关注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3)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5. 加强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开展教学反思: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一年级历史学习的四个学习策略
初中一年级历史学习的四个学习策略历史学习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学科。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文化、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然而,尽管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为了帮助初中一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下面将介绍四个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拓宽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
历史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所以学生们需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将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到每天的课后或周末,避免拖延学习。
同时,学习历史知识的时间段也很重要,选择在早晨或晚上思维较为清晰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多种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学习历史,初中一年级学生可以运用多种学习资源。
除了教科书,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故事书、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来丰富学习体验。
此外,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优质的历史学习资源,例如历史学习网站、在线课程等。
学生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来补充教科书中的知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四、制作学习笔记与复习制作学习笔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尤其对于历史学习来说。
在学习历史时,学生们可以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
通过制作学习笔记,学生们可以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便于日后的复习和回顾。
同时,学习笔记也可以作为复习的工具,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以“中国视角”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策略
以“中国视角”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策略◎崔辉辉 北京市育才学校 王莹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孙桥申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在《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教学中,以大概念“中国视角”统领教学,既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科书的内在要求,更是整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实用工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正如学者所言:“将中国史真正放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来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中国历史进程和世界其他地区历史进程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也才能更正确地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成长为学贯中西、胸怀世界的通识型人才。
”[1]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世界历史分为三大板块,分别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
一、世界古代史学习主题:中外历史上的早期人类文明古代世界各个地区都产生了文明,形成非常有特点的诸如古代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中古西欧、阿拉伯、日本、非洲和美洲等文明。
[2]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视角”切入,有助于学生克服世界古代史内容较为陌生的学习障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受到课程标准的启发,将必修课程中国史的“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世界史的“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整合在一起,使中外历史上早期人类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新的学习主题:中外历史上的早期人类文明。
[3]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一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早期文明的内容,从已知到未知导入新课学习;二是对比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梳理古代文明的基本状况。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不同文明的发展情况,理解文明的多元特点,加深对中华文明独特性的认识。
三是运用多种史料构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尤其是包含中国历史信息的世界历史地图。
在突破“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联系”这一教学难点时,除了运用教科书的《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外,还可以补充典型史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例如宁夏固原北周望族李贤夫妇墓出土的鎏金银壶,其手工艺技术具有典型的波斯萨珊王朝风格,图案描绘的却是古希腊神话故事。
【课题申报】《历史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初中历史教育策略》
《历史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初中历史教育策略》标题:历史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初中历史教育策略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历史是对过去的研究和认知。
“历史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初中历史教育策略”这一选题将通过研究历史的视角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有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认知和思考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参与社会责任。
本选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通过历史视角的教学方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通过历史视角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课题,通过历史视角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 推动初中历史教育的改进与创新:通过研究历史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与初中历史教育策略,可以对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反思和改进,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历史的教育策略。
二、研究内容和主要方向1. 了解社会发展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回顾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分析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社会的影响,总结历史发展中的规律和经验。
2. 探索历史教育中的视角选择和教学方法。
分析历史教科书中的视角选择和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视角和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教育中的有效知识传递和认知引导。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通过设计适合初中生的历史教育内容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从历史视角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
4. 构建初中历史教育的评价体系。
根据历史教育的特点和目标,构建便于对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对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初中历史教学方案中的多角度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方案中的多角度教学策略引言: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多角度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初中历史教学方案中的多角度教学策略,并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第一部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来展示历史事件和事物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场景和氛围,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二战期间的纳粹集中营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这段黑暗历史,增强他们对人权的重视。
第二部分: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历史事件来学习历史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动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授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国家君主,通过模拟战争、外交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决策过程,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第三部分: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让学生亲自去历史遗址或博物馆等地参观和学习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眼目睹历史遗址的真实面貌,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魅力。
例如,在教授中国古代的长城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长城,让他们亲自登上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和壮丽,加深对长城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部分: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历史研究和项目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教授古代的丝绸之路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具体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然后汇总各组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学生通过合作来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历史案例来学习历史的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新高考下历史课改的“策略五法”
新高考下历史课改的“策略五法”作者:王思葳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44期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之而起的是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的更新优化,特别是新高考改革在全国的逐步推进以来,针对教育教学的实施目标、方案、原则、方法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浮出水面。
探索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施,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201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启之后,历史学科的教学策略探究主要围绕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教学开展,以实现学生的“学己所好,考己所学”。
新高考方案下,为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走班教学,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策略:差异化设定根据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按照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素养、四个学业质量要求层级,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分层设计为历史A课程(简称历史A层)与历,史B课程(简称历史B层),分别对应的是“学考”及“选考”两个层级的考试要求。
以“时空观念”素养为例,对历史A层与历史B层分别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
A层对应核心素养:把特定的史事和现实问题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历史的”认识;选择恰当的时空标尺对史事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B层对应核心素养:以时空为基础,弄清楚史事和现实问题的发展脉络、前因后果、变化与延续、联系与发展,探寻史事和现实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建构符合逻辑的历史解释;以时空为基础,绘制相关图表,将一些知识点通过形象化的图示结构体现出来,呈现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策略:多层次处理基于新课程的《中外历史纲要》要求,历史A层次的教学目标包含于历史B层次的目标,历史B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在A层次基础上提升与拓展。
那么,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上也要体现二者之间的联系,要针对两个层次的学生情况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教学内容为例,四个学业质量要求可以进行有梯度的递进式处理。
初中历史论文:历史教学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
历史:历史教学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本身是顺着时间流逝的方向进行的。
由古及今,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演。
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去考察历史,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顺向考察历史就成为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们强调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的原则,就是重视这种顺向考察历史的惯常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
这无疑是必要的,因为时间是历史前进的标志,只有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才能使学生看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之,打乱时间顺序,历史就会成为一团乱麻,谁也无法捋出头绪来。
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顺向考察是不够的,还必须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
所谓“逆向考察”,是指反着时间发展方向的考察,也就是从该事物以后的历史去考察该事物。
乍听起来,这种做法是不合情理的,但细捉摸,这种做法却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
因为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永无复返的,而且是延绵不断的。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位置,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当中。
正像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一词中写道的那样:“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诗人望着从武昌黄鹤楼下滚滚东去的江水,推想那恰似新酿成还未过滤的葡萄酒般的碧绿江水,还带有上游岷山、峨眉山积雪消融汇聚而成的波浪和濯锦江挟带的无限春色。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形象的逆向考察。
后代的历史保留着前代历史的遗物,发展着前代历史的胚芽。
所以,后代的历史不仅提供了认识前代历史的可能性,而且只有通过分析后代的历史才可能对前代的历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任何历史事物,当它出现的时候,它本身的全部内容、全部性质不可能立即暴露无遗,总有处于隐性状态的东西。
而隐性状态的东西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转变成显性状况的东西,从而被人们所认识。
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教活初中历史教材的实施策略
教活初中历史教材的实施策略教学活动对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意义重大,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应用、扩展和发展历史知识。
然而,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教学活动的实施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
为了成功地实施教学活动,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和现有教材进行评估,以了解如何制定最佳实践策略。
以下是一些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可以在教活初中历史教材时运用。
1. 分组活动分组活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通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会协作,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 视觉辅助视觉辅助是一种相对简单但非常有效的策略。
这种策略包括使用图表、表格和其他可视化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这些元素来解释主要概念、时间线、主要事件和人物。
3. 利用技术实施教学活动时,尤其是在面对现代年轻人时,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
这包括使用互动模拟、在线游戏、虚拟人物等多种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4. 基于任务的学习基于任务的学习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策略,通过它,学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这些任务相对真实。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历史知识,并了解历史中的各种决策和事件。
5. 反思学习提供学生反思学习策略的机会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施策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通过定期对历史事件、人物、冲突、决策等问题进行反思,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6. 与当地文化联系当教学活动与当地文化产生联系时,学生会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通过向学生介绍当地的历史事件、人物、传统和文化,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在他们的地区或文化中定制他们的历史建模。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
通过这项工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扩展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分析
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分析1. 引言1.1 概述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史料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和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史料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史料、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等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如文字记录、图片、实物等,以激发学生的不同感官和思维方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比较、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对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概述】1.2 研究意义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史料运用的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还能够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对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史料运用的策略史料运用的策略是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如何选择、分析和应用各种史料。
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该注重多样性,包括文字史料、图片、地图、实物等多种形式,以便能够全面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史料的使用顺序和节奏,避免信息过载和单一化。
教师还应该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使用史料时要慎重考证,避免误导学生。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来源、背景和价值,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提升史料的教学效果。
高考历史备考:考前历史复习的八大战略学法指导
.
.专业. 高考备考:考前历史复习的八大战略
烟台三中孙波
1、一手抓基础知识,一手抓知识体系的“双轮推动”战略。
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之本,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2、坚持循序渐进,反对急躁冒进的“稳扎稳打”战略。
不急躁,不冒进,制定好复习计划才能保证扎实的复习。
3、思想上坚信不移,行动上坚定不移的“自我超越”战略。
不管多苦多难,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克服浮躁的心理,守住心理防线。
4、以“未雨绸缪”为上,以“亡羊补牢”为下的“主动学习”战略。
即:把整理笔记和错题集的时间用在复习主干知识和知识体系上。
5、坚守主阵地,不断缩小包围圈的“各个击破”战略。
主阵地就是课堂45分钟和主干基础知识。
只有抓好这两点才能不断缩小包围圈,即:把书由厚读薄。
6、奋力开辟第二战场,课内课外密切配合的“协同并进”战略。
第一战场是指课堂和老师布置的任务,第二战场是指课外和自己布置的任务。
“协同并进”的关键是量力而行,不让第二战场侵蚀第一战场,也就是在保证第一战场的前提下再开辟第二战场。
7、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直击高考”战略。
不乱买书,不乱作题。
精选题,细作题。
8、适度关注新教材和新历史观的“灵活开放”战略。
每年的高考都是为第二年的高考做指导的,今年是旧教材高考的最后一年,在高考试题中肯定会体现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理念,所以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阅读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内容,注意其中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英姿:历史教学关注社会现实的几种策略作者:王英姿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652 更新时间:1/1/2006王英姿:中学历史教学关注社会现实的几种策略历史教育的作用尽人皆知,然而由于历史学科固有的过去性、客观性、复杂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使它与受教育者,尤其是中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经验以及关注点有很大的距离。
于是中学历史教学长期遭遇尴尬: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
笔者通过几年的课改实践发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源头活水”应该是——关注社会现实,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
所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注社会现实,是指教师从当今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捕捉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养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其基本策略可例述如下。
一、以社会热点、焦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1] 这是当今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
现实问题莫过于就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
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中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理所当然地希望了解这些,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
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2] 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索。
[例1]2004年11月初正是美国总统大选的高潮时期,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
与此同时,初三年级的历史课教学进入到《美国的诞生》一课的学习。
于是笔者顺其自然,请学生提出他们对美国大选感兴趣或是想了解的问题:美国的总统选举制是怎么回事?美国总统选举制起源于何时?小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几任总统?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是谁?……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恰好是《美国的诞生》一课所能解答的,于是笔者提议学生自学课文,回答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具体情况。
[例2]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度洋海啸,是人类遇到的一场空前的自然灾难。
历史课能否将它恰当地引入呢?笔者结合当时的教学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安排。
教师上课前在黑板上勾画出“印度洋海啸示意图”的简图。
师:请问谁能给黑板上的这幅简图配上相应的图名?生:(踊跃举手回答)我来!我来!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给简图命名。
(这样做一可以调查学生对海啸的了解情况,二可以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
)师:从刚才给简图命名来看,相当多的同学知道了最近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灾难。
不知道你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次海啸的哪些情况?生1:这次海啸是因为在印度洋海底发生的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形成的。
生2:这次遭受海啸的国家主要有印尼、斯里兰卡和泰国等。
生3:海啸到来时,海水变成了水墙冲击海岸,有的地方的水墙高达十多米,它的破坏力太大了,所到之处全部变成了废墟。
生4:我从电视上看到,无数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就消失了;互联网上说,预计在这次海啸中丧生的人可能会达到17万人以上。
生5:这次海啸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水是世界上最没有个性的物质,放在方形的容器中它就是方的,放在圆形的容器中它就是圆的,可是一旦大量的水聚到了一起,它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横扫一切,什么东西都阻挡不住它!师:很有哲理!生6:人类在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很无助,人与自然相比是非常渺小的。
通过这次海啸,人类更应该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不能过度开发、破坏自然资源。
生7:我还知道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很关心这次灾难,许多国家包括欧盟总部都为海啸中遇难的人默哀三分钟,国际救援工作已经迅速展开。
生8:越来越多的国家为受灾国家和地区派出了医疗队、救援队,大批救灾物资和捐款正源源不断送达那里。
我们中国政府表示要竭尽全力帮助救灾,预计捐款、捐物的总额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师:看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十分关注印度洋海啸,关心就是你们的一种关爱!海啸是可怕的,十多万人的生命在几小时中就逝去了。
同时,它也让全世界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共同抵御这场自然灾难。
然而就在距今约90多年前,竟然有1000万人的生命不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是由于人类自己的行为而逝去,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就这样借助海啸这个焦点问题转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教学。
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神情异常专注、严肃,连平时一向对战争不感兴趣的女生都分外认真,此时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学生的全部精力已经投入到课文的自学中,教师的只言片语都显得多余。
大约六七分钟后,学生对“一战”的基本情况已大致了解了,然后也就自然转入对“一战”爆发原因、当时能不能避免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什么等问题的讨论之中,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生成的。
案例1是将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热点引入,达到了以下效果:让教学内容和过程不再是空对空,而是解答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挥了实际功效;由于它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另外,还拓宽了知识面,使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
案例2是将貌似与教学内容没有直接联系但有重要相通点的社会焦点引入。
教师通过对印度洋海啸的认真分析,发现了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通点——无数生命的死亡。
由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切入战争内容的教学。
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探究的欲望;强化了学生对相应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深化了情感。
当把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恰当地引进历史课堂后,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富有时代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让历史与现实相通,因此使历史学习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窘境,从而变得有实际价值和作用。
二、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为背景进行情境性模仿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许多学生怕学历史和学不好历史的原因是:在绝大多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与所学历史内容相应的生活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创设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进行模仿性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一些真实体验,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或者是产生一些疑惑,从而能够部分地理解历史,达到“顺应”的效果,完成学习任务。
[例3]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场空前大灾难,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然而学生对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纽约股市崩盘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因此对经济危机的后果认识不足,对由此带来的世界局势的变化更是觉得难以想象。
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以下模拟股市的教学情境。
师:请问我们学校附近有股票交易所吗?生(齐答):有!距学校有300米。
师:都知道!看来同学们都很注意观察生活。
好习惯!股票交易所因上市股份公司而存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干什么?部分学生:赚钱!师:对。
怎么赚钱?生1:股票就是电子屏上的数字或一张交易卡,股民花钱买了哪家公司的股票,钱就进了哪家公司。
只要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了,公司就静等股民上钩,不愁没钱赚!师:这位同学了解的股票交易知识还真不少。
既然如此,股民为什么还要买这种股票呢?生2:股民想从炒股中赚钱,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生3:股民购买某公司的股票,就能参加该公司的利润分红,股民期望所分红利比银行利率高。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
上市公司若不想给股民实实在在的利润回报,永远只是电子屏上的数字,再愚蠢的股民也不会再购买股票。
若没有股市中股票价格的上下波动,使股民能够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股市就不会活跃,就难以吸引大量持币者入市。
那么,上市公司如何才能给股民实实在在的利润回报,股市中的股价如何才能涨多跌少,即上市公司如何才能真正让股民赚钱呢?生4:扩大再生产;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这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目的,公司赚钱的途径。
师:棒极了!这是对股票的本质把握!既然公司发行投票能如此利国利民,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模拟股市去赚一把吧![屏显:模拟股市规则](略)师:请同学们4~5人为一组,按规则要求分工负责,屏幕将显示10支股票的起伏交易价格,请大家认真分析准备,看准股票,果断投资,你们认为该买进就买进,该卖出就卖出,以你们财务统计为准。
试一试你们在股市的运气和智慧。
(屏幕显示股票价格,一共9版,占时约8分钟。
前5版股价一路飙升,股指由5000点上涨到11000点;后3版急剧下跌,最后1版各支股票无买入价,股指停于2900点。
)全体学生都参与了模拟股票交易活动。
在股价上涨时,学生情绪高昂,整个教室热闹异常,不时有高兴的惊叫声;待到股价下跌时,学生又都恐慌一片,最后无买入价时,更是一片无奈声了。
师:请各组财会人员迅速计算本组现在的股票市值或资金状况,你们投资股市是赚了还是亏了?具体情况怎样?组1:我们组在50元价位买进麦道公司股票10万股,没有卖出去,现在的价位是25元,整整亏损250万元!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现在的价值?组2:我们组在22元价位买进肯德基股票5万股,准备在35元卖掉,但是看到行情好以为还要涨,结果现在股价是6元。
投入110万元,现在仅有30万元,还是卖不出去的股票!组3:我组在30元价位买进摩托罗拉股票5000股,见行情不好,我们在20元时卖出,亏损5万元。
……师:我们模拟的股市怎么让大家都没赚钱,甚至血本无归呢?生5:是您有意编制的,不让我们赚钱!师:你说得好,这场模拟股市的结果是我有意编制的,但在人类历史上,确确实实地发生过股市全线崩盘,百万富翁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的事。
这事发生在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
教师随机将学生引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一课的学习,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再次引导学生转入对股市情况的讨论。
师:通过你们的体验和学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股市大崩溃,难道上市公司不想融资扩大再生产,不想进行技术改造、不想赚钱了吗?生6:在当时情况下,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在生产“繁荣”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的消费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引起生产过剩。
上市公司不但不会再融资,反而会将自己手中本公司的大量股票抛出去变现,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这样就出现了抛售股票的狂潮,股价越来越低,于是出现了股市崩溃。
简单地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股市就成了多余的。
生7:我认为是“大庄家”搞投机,炒高股价,让一般股民跟风,然后狂抛股票,赚股民的黑心钱,才导致股市下滑,直至崩溃。
师:有观察,有思考,好样的!还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随之展开了热烈争论,观点大致与上述两个学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