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a.判断以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b.运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以下两个三角形全等。
c.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方法SAS的理解与应用。
2.对应边和对应角的识别,以及如何运用SAS判定等三角形。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及其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本节课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强调,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边角边)。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基础复习
第13章基础复习知识点1命题、定理与证明1.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构两部分组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2.基本事实是在继续学习过程中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3.定理: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4.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W−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可以为()A.-2u−12 C.0D12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4.填写下列证明过程中的推理根据:已知:如图所示,AC、BD相交于点O,DF平分∠CDO与AC相交于点F,BE平分∠ABO与AC相交于点E,∠A=∠C.求证:∠1=∠2.证明:∵∠A=∠C(),∴AB∥CD(),∴∠ABO=∠CDO(),又∵DF平分∠CDO,BE平分∠ABO,∴∠1=12∠Cs∠2=12∠B(),∴∠1=∠2().知识点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相互重合的顶点是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是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①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 A.S.(或边角边).②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A.S. A.(或角边角).③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A. A.S.(或角角边).④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S.S.(或边边边).⑤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H.L.(或“斜边直角边”).5.如图,AB=AD,CB=CD,∠B=32°,∠BAD=72°,则∠ACD的度数是()A.102°B.112°C.114°D.1226.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A=∠DB.AC=DFC.AB=EDD.BF=EC7.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AB=4,CF=3,则BD的长是()A.0.5B.1C.1.5D.28.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B.点CC.点BD.点A9.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一定全等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10.如图所示,在Rt△ACD和Rt△BCE中,若AD=BE,DC=EC,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Rt△ACD≌Rt△BCEB.OA=OBC.E是AC的中点D.AE=BD11.如图,点D在线段BC上,若BC=DE,AC=DC,AB=EC,且∠ACE=180°-∠ABC-2x°,则下列角中,大小为x°的角是()A.∠EFCB.∠ABCC.∠FDCD.∠DFC12.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且C B=14,点E、F在线段AD上,满足∠BED=∠CFD=∠BAC,若△B=20,则.△B+△C=()A.18B.15C.12D.913.如图,∠E=∠F=90°,∠B=∠C,AE=AF,结论:①EM=FN;②CD=DN;③∠FAN=∠EAM;④△ACN≌△ABM.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AC=DC,BC=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C.15.如图,∠1=∠2,∠3=∠4,,则全等三角形有对.16.如图,已知△ABC中,F是高AD和BE的交点,且AD=BD,CD=4,则线段DF的长度为.17.(南通中考)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结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点E,使CE= 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18.如图,在△ABC中,AC=5,中线AD=7,求边AB的取值范围.19.如图,点O是线段AB的中点,OD∥BC且OD=BC.(1)求证:△AOD≌△OBC.(2)若∠ADO=35°,求∠DOC的度数.20.王强同学用10块高度都是2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点C在DE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1)求证:△ADC≌△CEB.(2)求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21.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2)求∠FAE的度数.(3)求证:CD=2BF+DE.。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会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准备(引导性材料)
让学生在举出(拿出、剪出图形)实际例子,感悟和感知全等图形。
每一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3、请同学们动手做一个实验:同桌两位同学为一组。
(1)共同商定画出任意一条线段AB,与两个角 、 ( )
(2)两位同学各自在硬纸板上画线段 的长等于商定的线段AB的长,在 的同旁,画 等于商定的 ,画 等于商定的 ,设 与 相交于 ,便得△ 。
(3)用剪刀各自剪出△ ,将同桌同学剪出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了什么?其他各桌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结论呢?
教学后记: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边边边公理的内容,能运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为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创造条件;
2、继续培养学生画图、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难点:让学生掌握边边边公理的内容和运用公理的自觉性;
2、重点:灵活运用SSS识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当这两个角的公共边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即为全等三角形。)
5、范例
如图, , ,试说明△ABC≌△DCB
解:已知 ,
又BC是公共边,由(ASA)全等识别法,
可知△ABC≌△DCB
三、巩固练习P80 练习 1、2
四、小结用采访的形式访问一些同学,本节学到什么知识,对这些知识有什么体会,对本节的知识存在着哪些疑问。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导教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全等三角形这一章后进行的,是一节全等三角形的复习
课。
全等三角形是解决几何证明题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是前面所学全等三角形
有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对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明确。
在学生学习全等
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经常会遇到依托于一对等角、一组等边甚至借助辅助线来
构建三角形全等,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并总结方法,掌握并灵活应用方法。
本节
课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方法均为后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奠定了基础。
.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八年级一班,该班多数同学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学生状态好,积极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体会解题思路与规律总结。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激发数学求知欲,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
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的构造
五、教学过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学习全等三角形的重要性。
2.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特布置以下作业:
1.强调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注重作业反馈,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2.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唤起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的回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进行复习,强调全等三角形的含义和性质。
-详细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SSS、SAS、ASA、AAS等,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全等三角形图案,如风筝、自行车三角架等,引起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好奇心和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们在几何学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中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是初中的重要知识点,主要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解三角形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方法,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中的全等三角形判断感到困惑,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剪刀、胶水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草稿纸、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是什么关系?”学生可能回答“相等”、“一样”等,教师引导学生用“全等”这个词来描述。
教师总结: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判定方法:SSS(三边判定)、SAS(两边及夹角判定)、ASA(两角及夹边判定)、AAS(两角及非夹边判定)。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6课时)
1.练习题目设计: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练习题要覆盖全等三角形的各个判定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判定方法的理解。
2.练习过程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并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3.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向学生传授几何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识别关键信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等。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几何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学生的几何证明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
-完成课本第85页的练习题1、2、3,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
-教师通过典型例题,展示各种判定方法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归纳总结各种判定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教师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每个判定方法背后的几何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难点在于学生需要能够从给定的条件中识别出合适的判定方法,并正确进行证明。
2.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综合性较强的几何问题。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题策略,使其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以应对复杂的几何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讨论以下问题:
a.这四个判定条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判定条件?
2.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分享解题心得。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梯度性习题: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设计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针对本章节《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如下:
1.导入:通过复习全等形的的概念,引入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和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即SSS、SAS、ASA、AAS。
3.例题: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即SSS、SAS、ASA、AAS。
2.能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尺规作图,绘制全等三角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三角形相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过程,掌握SSS、SAS、ASA、AAS四种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图形有较强的直观感受力。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判定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AAS,并能够运用这些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AAS。
2.教学难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如何灵活选择合适的判定条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观察操作法、归纳总结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三角板、实物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全等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全等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三角板、实物模型等工具,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AAS。
3.验证判定条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展示各种判定条件下的全等三角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判定条件的正确性。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动画、模型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并强调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3.学会使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角度求解等。
4.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得出一些几何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途径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指导。
3.教师强调全等三角形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全等三角形的例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三角形全等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几何画板等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全等三角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全等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全等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全等三角形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全等三角形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解答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拼图、建筑物的设计等,引导学生认识全等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本章复习教案华东师大版
本章复习【基本目标】1。
理解命题与定理,逆命题与逆定理。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掌握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4。
掌握五种基本作图。
5。
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6。
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回顾掌握本章重要知识,能够用本章知识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几何问题.一、知识框图,整体建构二、知识梳理,快乐晋级填空比赛1。
命题的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将一个命题的_____与_____颠倒就转化成了它的逆命题,定理的逆命题也正确,二者互为_____。
2.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_____。
直角三角形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用_____来判断。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
全等三角形常见的变换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种.4。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_____,到线段两端_____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_____,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_____。
三角形的_____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三角形_____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5.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顶角的_____,底边上的,底边上的_____互相重合;有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_____,并且都为_____.三个角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_____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教学说明】以填空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了复习知识的效率。
三、典例精析,升华旧知例1(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只有真命题才有逆命题;②假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③有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一边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2)等腰△ABC的两边长是4和8,则它的第三边的边长是_____.(3)等腰△ABC的一个外角为150°,则它的顶角是_____.(4)等边三角形两条中线所成锐角是_____。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教学设计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三初级中学林丽哲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思考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三种题型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转化“间接条件”、合理添加“辅助线”来判定三角形全等,充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能灵活应用到解题当中。
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中学数学的要求。
本节的课题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是八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三种题型中的条件的挖掘、转化与利用也是九年级的重点内容,在八年级学习中适当的安排相应的内容,对于九年级的学习起着渗透的积极作用,学会运用条件的直接与间接的使用、转化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图形变换的兴趣,也巩固了全等的知识。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完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研究的。
2、八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1、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准确、灵活的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评课稿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复习》评课稿课堂节奏控制恰当,张弛有序,聆听、提问、思考、书写、陈述、分析、质疑、评价等师生课堂动作变化不断引领学生把知识和方法的整理深化。
学生不是忙碌的做题,教师不是单纯的讲题,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题目解题方法的思考、引申和应用。
1、本节课习题的选取和使用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1)、精选习题,增强了复习的针对性。
选择的习题既注重基础,还关注几何变换,并蕴含着丰富的解题方法,十分典型。
挖掘基本图形所隐含的内容,注重变式训练,在对基本图形的引申和变化中体现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体现了基本图形的教学价值。
习题的呈现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呈现形式比较活泼。
(2)、通过典型例题的解答,提炼解题方法,形成数学思想。
学好数学,就是要善于解题。
另外,本节课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式上也是新颖有效的,值得学习。
在“复习目标”、“知识网络”、“小结反思”、“作业布置”等环节都有构建知识网络的内容,使知识体系的形成层层递进,不断完善。
2、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与反思,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1)、问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
本节课习题的配置由浅入深,梯度合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的提问,巡视和解答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实施积极的学习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反思活动贯穿始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方法。
反思本身就是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数学方法的学习。
提升反思能力,是获取解题方法的有效途径。
课堂中教师经常使用“你是怎样想到的”,“还有不同证法吗”,“你有什么体会”等语言,引发学生的反思和自省,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总之,从整体上看,本人认为本节课“对路、到位”,是一节高效、成功的复习课,也是一节值得我们借鉴与研讨的课。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第13章 全等三角形一、命题与定理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如:(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命题)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真命题) (3)同位角相等;(假命题)(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假命题) (5)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真命题)2、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3、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是正确的命题,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二、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
2)全等三角形性质:(1)对应边相等 (2)对应角相等(3)周长相等 (4)面积相等 例1.已知如图(1),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例2.如图(2),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图1) (图2) ( 图3)例3.如图(3), 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ο105=∠=∠AED ACB ,οο25,10=∠=∠=∠D B CAD ,求DFB ∠、DGB ∠的度数.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两条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BD=AC,在CF 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 ,连接AD 、A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利用三角形全等性质和方法进行相关的证明。
2、掌握综合法的证明分析方法和证明格式。
3、培养对几何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证明有关问题。
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精炼准确表达推理过程。
学法指导
精熟题目与图形,充分构建已知、图形、所求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小组和判定来证明。
尝试作辅助线来创建新的条件为解题服务。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2、方法指引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 。
3、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1)已知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第三边
(找夹角
看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已知一边一角(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找这边的另一邻角已知一边与邻角找这个角的另一边找这边的对角
找一角已知一边与对角已知是直角,找一边 (3)已知两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夹边(找夹边外任意一边 二、合作探究
例题1、如图:点E 在AB 上、AD=AC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证明。
你所添加的条件为 ,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 ≌△ 。
例题2、如图,△ABC中,AB=AC,E、D两点在BC上,且AD=AE, 求证:△ABD≌△ACE。
三、综合提升
1、如图,AB∥CD,AB=CD,点B、E、F、D在同一直线上,∠A=∠C,
求证:AE=CF。
2、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四、课堂检测
1、如图,AD=BE,下列不能判定△ABC≌△DEF
的条件是()
A.AC=DF,BC=EF
B.BC∥CF,BC=EF
C.AC=DF,∠C=∠F
D. BC∥CF,∠C=∠F
E
D C
A
B
2、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三块,现在要拿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拿第快。
3、如图,已知AB=CD,AD=CB。
求证:∠A=∠C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