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应知一、基本概念命题:可以判断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互为否命题。
二、基本法则1. 四种命题的关系(见下图)。
2. 假命题的证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
⑵公理: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⑶定理: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⑷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⑴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简记为(S.A.S.)⑵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简记为(A.S.A.)⑶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2定理与证明 课件
巩固训练1
6.下面关于基本事实和定理的联系
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基本事实和定理都是真命题 B.基本事实就是定理,定理也是基本事实 C.基本事实和定理都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D.基本事实的正确性不需证明,定理的正确性 需证明
探究二:用基本事实、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本第56-57页内容 时间:3分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旧知
1、什么叫命题? 3、命题的分类
2、命题的结构 4、真、假命题的判断
复习旧知
1、什么叫命题?
表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结构
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常可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3、命题的分类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A.定义
B.定理
C.基本事实
D.定义
巩固训练1
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是( )
A.假命题
B.定义
C.基本事实 D.定理
巩固训练1
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是( D )
A.假命题
B.定义
C.基本事实 D.定理
巩固训练1
4.下列命题中: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属于基本事实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巩固训练1
4.下列命题中: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属于基本事实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掌握常见的五种基本尺规作图;理解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的意义,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2.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3.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4.理解并能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理解并能熟练地用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即“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能用它们解决作图题、几何计算及证明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判定1——“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全等三角形判定3——“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全等三角形判定4——“角角边”: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要点诠释:(1)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3.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或简记为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要点诠释: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共有5种:SAS、ASA、AAS、SSS、HL.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首先考虑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再考虑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要点二、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作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1用之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点诠释:由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三、尺规作图、命题、定理与逆命题、逆定理1.尺规作图只能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这两种工具作几何图形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要点诠释:(1)要熟练掌握直尺和圆规在作图中的正确应用,对于作图要用正确语言来进行表达.(2)掌握五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能利用本章的知识理解这些基本作图的方法.2.命题与逆命题判断一件事件的句子叫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要点诠释:(1)对于命题的定义要正确理解,也即是通过这句话可以确定一件事是发生了还是没发生,如果这句话不能对于结果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那它就不是命题.(2)每一个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为题设部分,“那么”后面为结论部分.(3)所有的命题都有逆命题.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正确.3.定理与逆定理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者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用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那就称它为原定理的逆定理.要点诠释:(1)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2)一个命题是真命题,但是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的,所以不是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要点四、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要点诠释:性质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有角平分线了,即角被平分了;逆定理则是在结论中确定角被平分,一定要注意着两者的区别,在使用这两个定理时不要混淆了.2.线段垂直平分线(也称中垂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性质定理的前提条件是线段已经有了中垂线,从而可以得到线段相等;逆定理则是在结论中确定线段被垂直平分,一定要注意着两者的区别,前者在题设中说明,后者则在最终的结论中得到,所以在使用这两个定理时不要混淆了.【典型例题】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求证:(1)△BAD≌△CAE;(2)试猜想BD、CE有何特殊位置关系,并证明.【思路点拨】要证(1)△BAD≌△CAE,现有AB=AC,AD=AE,需它们的夹角∠BAD=∠CAE,而由∠BAC=∠DAE=90°很易证得.(2)BD、CE有何特殊位置关系,从图形上可看出是垂直关系,可向这方面努力.要证BD⊥CE,需证∠BDE=90°,需证∠ADB+∠ADE=90°可由直角三角形提供.【答案与解析】(1)证明:∵∠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又∵AB=AC,AD=AE,∴△BAD≌△CAE(SAS).(2)BD、CE特殊位置关系为BD⊥CE.证明如下:由(1)知△BAD≌△CAE,∵∠DAE=90°,∴∠E+∠ADE=90°.∴∠ADB+∠ADE=90°.即∠BDE=90°.∴BD、CE 特殊位置关系为BD⊥CE.【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问题要注意找条件,有些条件需在图形是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方可.做题时,有时需要先猜后证.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E ⊥AB ,AD ⊥AC ,AB =AC ,∠B =∠C ,求证:BD =CE.【答案】证明:∵AE ⊥AB ,AD ⊥AC ,∴∠EAB =∠DAC =90° ∴∠EAB +∠DAE =∠DAC +∠DAE ,即∠DAB =∠EAC.在△DAB 与△EAC 中,DAB EAC AB AC B C ∠=∠⎧⎪=⎨⎪∠=∠⎩∴△DAB ≌△EAC (ASA )∴BD =CE.2、(2016秋•诸暨市期中)如图,已知∠1=∠2,P 为BN 上的一点,PF ⊥BC 于F ,PA=PC . 求证:∠PCB+∠BAP=180°.【思路点拨】过点P 作PE ⊥BA 于E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PE=PF ,然后利用HL 证明Rt △PEA 与Rt △PFC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PAE=∠PCB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解答.【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过点P 作PE ⊥BA 于E ,∵∠1=∠2,PF ⊥BC 于F ,∴PE=PF ,∠PEA=∠PFB=90°,在Rt △PEA 与Rt △PFC 中,∴Rt △PEA ≌Rt △PFC (HL ),∵∠BAP+∠PAE=180°,∴∠PCB+∠BAP=18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E ⊥AB ,BC ⊥AB ,AE =AB ,ED =AC .求证:ED ⊥AC .【答案】证明:∵AE ⊥AB ,BC ⊥AB ,∴∠DAE =∠CBA =90°在Rt △DAE 与Rt △CBA 中,ED AC AE AB ⎧⎨⎩==, ∴Rt △DAE ≌Rt △CBA (HL )∴∠E =∠CAB∵∠CAB +∠EAF =90°,∴∠E +∠EAF =90°,即∠AFE =90°即ED ⊥AC .类型二、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BC 上,BD =BE ,∠BAD =∠BCE ,AD 与CE 相交于点F ,试判断△AF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要判断△AFC 的形状,可通过判断角的关系来得出结论,那么就要看∠FAC 和 ∠FCA 的关系.因为∠BAD =∠BCE ,因此我们只比较∠BAC 和∠BCA 的关系即可.【答案与解析】解:△AFC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在△BAD 与△BCE 中,∵∠B =∠B ,∠BAD =∠BCE ,BD =BE ,∴△BAD≌△BCE,∴BA=BC,∠BAC=∠BCA,∴∠BAC-∠BAD=∠BCA-∠BCE,即∠FAC=∠FCA.∴AF=CF,∴△AFC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升华】利用全等三角形来得出角相等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1=∠2,AB=AD,∠B=∠D=90°,请判断△AE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解:△AE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1=∠2,∴∠1+∠3=∠2+∠3,即∠BAC=∠DAE,又∵AB=AD,∠B=∠D,∴△ABC≌△ADE(ASA),∴AC=AE.即△AEC是等腰三角形.4、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1)已知:如图①,在△ABC中,AB=AC,∠A=36°,直线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ABD与△DBC都是等腰三角形;(2)在证明了该命题后,小乔发现:下面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②、③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图②、图③中分别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有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3)接着,小乔又发现:其它一些非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即过它其中一个顶点画一条直线可以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请你画出两个不同类型且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可能的各内角的度数.(说明:要求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且不是等腰三角形.)(4)请你写出两个符合(3)中一般规律的非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思路点拨】(1)根据等边对等角,及角平分线定义,易得∠1=∠2=36°,∠C=72°,那么∠BDC=72°,可得AD=BD=CB,∴△ABD与△DBC都是等腰三角形;(2)把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为两个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把108°的角分为36°和72°即可;(3)由(1),(2)易得所知的两个角要么是2倍关系,要么是3倍关系,可猜测只要所给的三个角中有2个角是2倍或3倍关系都可得到上述图形;(4)按照发现的(3)的特点来写,注意去掉特殊三角形的形式.(2)解:如下图所示:(3)解:如图所示:5、已知角α和线段c如图所示,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其底角∠B=α,腰长AB=c.要求仅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已知:求作:【思路点拨】作射线BP,再作∠PBQ=∠α;在射线BQ上截取BA=c;以点A为圆心,线段c 为半径作弧交BP于点C;连接AC.则△ABC为所求.【答案与解析】解:作法:(1)作射线BP,再作∠PBQ=∠α;(2)在射线BQ上截取BA=c;(3)以点A为圆心,线段c为半径作弧交BP于点C;(4)连接AC.则△ABC为所求.△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作法,是一些基本作图的综合应用.举一反三:【变式】已知△ABC,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作BC边上的高AD;(2)作△ABC的平分线BE.(尺规作图)【答案】解:如图:类型四、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与逆定理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求证:(1)∠EAD=∠EDA.(2)DF∥AC.(3)∠EAC=∠B.【思路点拨】(1)根据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到AE=DE,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EAD=∠EDA;(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F=DF,进而得到∠BAD=∠ADF,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BAD=∠CAD,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DF=∠CAD,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到DF∥AC;(3)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到结论.【答案与解析】证明:(1)∵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AE=DE,∴∠EAD=∠EDA;(2)∵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AF=DF,∴∠BAD=∠ADF,∵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CAD,∴∠ADF=∠CAD,∴DF∥AC;(3)由(1)∠EAD=∠EDA,即∠ADE=∠CAD+∠EAC,∵∠ADE=∠BAD+∠B,∠BAD=∠CAD,∴∠EAC=∠B.【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题目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需要同学们掌握好基础知识.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BP是△ABC的外角平分线,点P在∠BAC的角平分线上.求证:CP是△ABC的外角平分线.【答案】证明:过P作三边AB、AC、BC的垂线段PD、PE、PF,∵BP是△ABC的外角平分线,PD⊥AD,PF⊥BC,∴PD=P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点P在∠BAC的角平分线上,PD⊥AD,PE⊥AE,∴PD=P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PF=PE,PF⊥BC,PE⊥AE,∴CP是△ABC的外角平分线(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变式2】如图: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说明:(1)CF=EB.(2)AB=AF+2EB.【答案】证明:(1)∵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DE=DC,∵在Rt△DCF和Rt△DEB中,,∴Rt△CDF≌Rt△EBD(HL).∴CF=EB;(2)∵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CD=DE.在△ADC与△ADE中,∵∴△ADC≌△ADE(HL),∴AC=AE,∴AB=AE+BE=AC+EB=AF+CF+EB=AF+2EB.。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小结)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2.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由 条件 和 结论 两部分组成的.
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
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
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单元小结
3.命题的真假
命题有真有假,其中正确的命题叫做 真命题 ;错误的命题叫
∴∠F=
=
°−∠
°−°
=65°.
B
单元小结
针对训练
1、已知:如图, AB=AE ,AC=AD,∠BAE=∠CAD .求证:
BC=ED.
D
B
证明:∵∠BAE=∠CAD,
∴ ∠ = ∠
在△ABC和△AEDLeabharlann , = ∠ = ∠
=
∴△ ≌△ ,
单元小结
针对训练
1、如图,△ABC≌△DEC,点A和点D是对应顶点,点B和点E是对应
顶点,过点A作AF⊥CD ,垂足为点F,若∠BCE=65°,则∠CAF的
度数为( B)
A.30°
B.25°
A
E
B
C
F
D
C.35°
解:∵△ABC≌△DEC,
∴∠ACB=∠DCE,
∴∠ACB-∠ACE=∠DCE-∠ACE,
已知一边为角找夹角的另一边S.A.S.
边一角
找夹边的另一角A.S.A.
的邻边找边的对角A.A.S.
找夹边A.S.A.
已知两角 找任一边A.A.S.
找夹角S.A.S.
已知两边找直角H.L.
找另一边S.S.S.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集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1章 数的开方 知识点 典型例题、平方根 .平方根 1)定 已知正数m 有两个平方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2)表示方法:)0(,≥±a a . (3)性质: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2)表示方法:)0(,≥a a .(3)重要性质:双重非负性:)0(,0≥≥a a其他具有非负性的式子:a n a n ,(2为正整数).运算性质:如果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 (4)运算性质: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它本身,)0(,)(2≥=a a a . 一个实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的绝对值,a a =2. 3.开平方定义: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二、立方根 1.立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2)表示方法:3a . (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4)运算性质:a a a ==3333)(. 三、实数 1.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3.实数的分类 按定义分:⎪⎩⎪⎨⎧⎩⎨⎧无理数分数整数有理数实数按性质分:根,分别是a+3与2a -15,求a 的值,并求这个正数m.已知a a -=-22,求a 的取值范围.若0a 2=++c b ,求a 、b 、c 的值.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2)(c a c b a a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计算:=-33)2( .有下列各数:2π,0,9,32.0 ,2-1,722,⋅⋅⋅3030030003.0,其中无理数有 . 求一个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已知a 是11的整数部分,b 是11的小数部分,求a 和b 的值.⎪⎪⎪⎩⎪⎪⎪⎨⎧⎩⎨⎧⎩⎨⎧负无理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正无理数正有理数正实数实数 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实数大小比较常有方法平方法;做差法;倒数法;做商法比较大小:23____32 32____3-5+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 知识点典型例题一、幂的运算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已知32=x ,求32+x 的值.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典型例题一、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1)定义:表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2)组成: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全等三角形。
1. 概念。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SSS(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SA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SA(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AS(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HL(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二、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
-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它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2. 轴对称变换。
-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 性质:-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实数。
1. 平方根。
-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 表示方法:正数a的平方根记为±√(a)。
2. 算术平方根。
-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
03
全等三角形在几何图形 中的应用
利用全等三角形求线段长度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可以求出一些线段的长度。
在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可 以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简化 问题,进而求出所需线段的长 度。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 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其他线段 的长度。
利用全等三角形求角度大小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以求出一些角的大小。 在一些涉及到角度计算的几何问题中,可以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来简化计算过程。
过程中的细节和准确性避免出错。
06
章节小结与拓展延伸
知识点总结回顾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01
能够准确描述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
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02
掌握SSS、SAS、ASA、AAS和HL五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 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ASA(角边角)
SAS(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
AAS(角角边)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 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HL(斜边、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判定方法一
判定方法二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 角形全等(HL)。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若 斜边相等,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判定方法三
注意事项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若 一条直角边相等,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
武都区六月上旬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华东师大版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知识点内容备注平方根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考点:(a的取值范围a)②()③(a的取值范围为任意实数)④=例:=()=5⑤=a(a为任意实数)例:=2, =—2立方根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性质:任何实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第二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实数a ,b 满足a +1>b +1,则下列选项错误的为(D ) A .a >b B .a +2>b +2 C .-a <-b D .2a >3b2.(海南中考)下列四个不等式组中,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的是(D )A .⎩⎪⎨⎪⎧x ≥2x >-3 B .⎩⎪⎨⎪⎧x ≤2x <-3 C .⎩⎪⎨⎪⎧x ≥2x <-3 D .⎩⎪⎨⎪⎧x ≤2x >-33.(株洲中考)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不等式与不等式5x >8+2x 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83<x <5(C ) A .x +5<0 B .2x >10C .3x -15<0D .-x -5>04.不等式6-4x ≥3x -8的非负整数解为(B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5.如果点P(3-m ,1)在第二象限,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2-m)x +2>m 的解集是(B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6.(徐州中考)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2b <0的解集为(D )A .x <3B .x >3C .x <6D .x >67.(聊城中考)已知不等式2-x 2≤2x -43<x -12,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a ≥b ,2x -a <2b +1的解集为3≤x <5,则a ,b 的值为(A )A .a =-3,b =6B .a =6,b =-3C .a =1,b =2D .a =0,b =39.已知在某超市内购物总金额超过190元时,购物总金额有打八折的优惠,安妮带200元到此超市买棒棒糖.若棒棒糖每根9元,则她最多可买多少根棒棒糖(C )A .22B .23C .27D .2810.某镇有甲,乙两家液化气站,它们每罐液化气的价格,质地和重量都相同.为了促销,甲站的液化气每罐降价25%销售;每个用户购买乙站的液化气,第1罐按照原价销售,若用户继续购买,则从第2罐开始以7折优惠,促销活动都是一年.若小明家每年需购买8罐液化气,则购买液化气最省钱的方法是(B )A .买甲站的B .买乙站的C .买两站的都一样D .先买甲站的1罐,以后买乙站的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x 的3倍大于5,且x 的一半与1的差不大于2”,则x 的取值范围是53<x≤6.12.(贵阳中考)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3x ≥-1,a -x <0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13.要使关于x 的方程5x -2m =3x -6m +1的解在-3与4之间,m 的取值范围是-74<m <74.14.(白银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x -2与y =2x +m 的图象相交于点P(n ,-4),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m <-x -2,-x -2<0的解集为-2<x <2.15.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3k -1,x +2y =-2的解满足x +y >1,则k 的取值范围是k >2.16.商店购进一批文具盒,进价每个4元,零售价每个6元,为促进销售,决定打折销售,但利润率仍不低于20%,那么该文具盒实际价格最多可打8折销售.三、解答题(共72分)17.(10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x +1)≤x +3,x -4<3x ; (2)⎩⎪⎨⎪⎧2x >3x -2,2x -13≥12x -23. 解:-2<x ≤1 解:-2≤x <2数轴表示略 数轴表示略18.(6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5x +2y =11a +18,2x -3y =12a -8的解满足x >0,y >0,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解方程组得⎩⎪⎨⎪⎧x =3a +2,y =4-2a ,∵x >0,y >0,∴⎩⎪⎨⎪⎧3a +2>0,4-2a >0, 解得-23<a <219.(6分)小明解不等式1+x 2-2x +13≤1的过程如图.请指出他解答过程中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解:错误的是①②⑤,正确解答过程如下:去分母,得3(1+x)-2(2x +1)≤6,去括号,得3+3x -4x -2≤6,移项,得3x -4x ≤6-3+2,合并同类项,得-x ≤5,两边都除以-1,得x ≥-520.(6分)x 取哪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 +2>3(x -1)与12x ≤2-32x 都成立?解:根据题意解不等式组⎩⎪⎨⎪⎧5x +2>3(x -1),①12x ≤2-32x ,②解不等式①,得x >-52,解不等式②,得x ≤1,∴-52<x ≤1,故满足条件的整数有-2,-1,0,121.(7分)某校九年级有三个班,其中九(一)班和九(二)班共有105名学生,在期末体育测试中,这两个班级共有79名学生满分,其中九(一)班的满分率为70%,九(二)班的满分率为80%.(1)求九(一)班和九(二)班各有多少名学生;(3分)(2)该校九(三)班有45名学生,若九年级体育成绩的总满分率超过75%,求九(三)班至少有多少名学生体育成绩是满分.(4分)解:(1)设九(一)班有x 名学生,九(二)班有y 名学生,根据题意得⎩⎪⎨⎪⎧x +y =105,70%x +80%y =79,解得⎩⎪⎨⎪⎧x =50,y =55.答:九(一)班有50名学生,九(二)班有55名学生 (2)设九(三)班有m 名学生体育成绩满分,根据题意得79+m >(105+45)×75%,解得m >33.5,∵m 为整数,∴m 的最小值为34.答:九(三)班至少有34名学生体育成绩是满分22.(7分)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2+x +13>0,3x +5a +4>4(x +1)+3a恰有三个整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解不等式x 2+x +13>0得x >-25,解不等式3x +5a +4>4(x +1)+3a 得x <2a ,∵不等式组恰有三个整数解,∴2<2a ≤3,∴1<a ≤3223.(8分)(达州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y =-12x +6 分别与x轴,y 轴交于点B ,C ,且与直线L 2:y =12x 交于点A.(1)分别求出点A ,B ,C 的坐标;(3分)解:(1)直线L 1:y =-12x +6,当x =0时,y =6,当y =0时,x =12,则B(12,0),C(0,6),解方程组⎩⎪⎨⎪⎧y =-12x +6,y =12x 得⎩⎪⎨⎪⎧x =6,y =3,则A(6,3),故A(6,3),B(12,0),C(0,6)(2)直接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12x +6>12x 的解集;(2分)(3)若D 是线段OA 上的点,且△COD 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 的函数表达式.(3分) 解:(2)关于x 的不等式-12x +6>12x 的解集为x <6(3)设D(x ,12x),∵△COD 的面积为12,∴12×6×x =12,解得x =4,∴D(4,2),设直线CD 的函数表达式是y =kx +b ,把C(0,6),D(4,2)代入得⎩⎪⎨⎪⎧6=b ,2=4k +b ,解得⎩⎪⎨⎪⎧k =-1,b =6,∴直线CD 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624.(10分)甲、乙两商场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 元,其中x >100.(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3分)(2)当x 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3分)(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4分) 解:(1)100+(x -100)×90% 278 50+(x -50)×95% (2)根据题意得100+(x -100)×90%=50+(x -50)×95%,解得x =150.即当x =150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由100+(x -100)×90%<50+(x -50)×95%,解得x >150;由100+(x -100)×90%>50+(x -50)×95%,解得x <150.∴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选择甲商场实际花费少,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选择乙商场实际花费少25. (12分)去冬今春,我市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旱灾,“旱灾无情人有情”.某单位给某乡中小学捐献一批饮用水和蔬菜共320件,其中饮用水比蔬菜多80件.(1)求饮用水和蔬菜各有多少件?(2)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一次性将这批饮用水和蔬菜全部运往该乡中小学.已知每辆甲种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40件和蔬菜10件,每辆乙种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和蔬菜各20件,则运输部门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3)在(2)的条件下,如果甲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费400元,乙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费360元.运输部门应选择哪种方案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解:(1)设饮用水有x 件,则蔬菜有(x -80)件,由题意得x +(x -80)=320,解得x =200,∴x -80=120.则饮用水和蔬菜分别为200件和120件 (2)设租用甲种货车m 辆,则租用乙种货车(8-m)辆,由题意得⎩⎪⎨⎪⎧40m +20(8-m )≥200,10m +20(8-m )≥120,解得2≤m ≤4.∵m 为正整数,∴m =2或3或4.故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3种方案,设计方案分别为①甲车2辆,乙车6辆;②甲车3辆,乙车5辆;③甲车4辆,乙车4辆 (3)3种方案的运费分别为①2×400+6×360=2960(元);②3×400+5×360=3000(元);③4×400+4×360=3040(元);∴方案①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2960元.则运输部门应安排甲车2辆,乙车6辆,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2960元函数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显然函数是整个中学乃至大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15章 知识点总结华东师大版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第十二章整式的乘除知识点内容备注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逆用:=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逆用:知识点内容备注平方根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考点:(a的取值范围a)②()③(a的取值范围为任意实数)④=例:=()=5⑤=a(a为任意实数)例:=2, =—2立方根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性质:任何实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实数1.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常见的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有:①π②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考点:判断下列的数哪些是无理数?有理数:分数和整数的统称如:,, 0都是有理数例:积的乘法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幂相乘==逆用:例=1 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相处,底数不变,指数相减逆用:例:若=值是?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只要将它们的系数、相同的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例:·=[3·(-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将单项式分别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再将所得的积相加例:(-2=(-2) =-多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例:(X+2)(X—3==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于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例:24=(24)(=8=3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例:(a+b)(a-b)=逆用:=(a 两数和的平方公式两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例:逆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两数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例:逆用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内容备注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边边边)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对应地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初中数学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11章数的开方知识点总结
数的开方知识点总结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平方根平方根的符号是±√2,根指数2一般省略不写平方根的性质:①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②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③0只有一个平方根是0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算术平方根的符号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立方根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a ,那么这个数叫a 的立方根 立方根的符号:√3,根指数3不能省略立方根的性质:任何数都有立方根,且只有一个,而且与它本身的符号一致立方根的符号:√3,根指数3不能省略立方根的性质:任何数都有立方根,且只有一个,而且与它本身的符号一致典型例题:1. 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29(32)16x +=;(2)31(21)42x -=-.2. 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3、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7a -和4a +,求这个正数和a .4、已知x -2的平方根是±2,2x +y +7的立方根是3,求x 2+y 2的平方根.5、求√7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6、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12,3.1415,√3,−0.32,7.143,√,√……,π2,337,0,1π,,整数{ } 负数{ } 分数{ } 有理数{ }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开方不尽特殊结构含π的数实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16,0:0负整数√−83,分数{正分数3.1415,7.143,337负分数−1,−0.32无理数{开方不尽√3,特殊结构5.3131131113……含π的数π2,1π。
(完整版)最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
知识点
内容
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那
么这个数叫做 a 的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记作:√a
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
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
没有平方根
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
= ( + )( − )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
全等三角形
内容
备注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 (边边边)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
边都对应地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其
中两条边都对应地相等,且两条边夹着的角都
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
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考点:判断一个命题或定理
的逆命题为真为假
五个基本的作图方法:
考点:综合考察,例如用尺
规作图画直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等等
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④过一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
⑤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D
A
性质:①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此具有等腰
对应地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其
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两个角夹着的边都
对应地相等的话,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其
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对应相等的角所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1章数的平方11.1平方根与立方根一、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算术平方根a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另一个平方根是它aa的相反数,即-。
因此,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记作±,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四、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1.概念不同;2.表示方法不同;3.个数及取值不同。
五、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六、立方根1.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2.性质:任何数(正数、负数和0)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3a3.表示:数a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4.一个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七、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1.2实数一、无理数1.无线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而无理数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二、实数及其分类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2.实数的分类 (1)按概念分类正整数整数0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分数实数负分数正有理数无理数负有理数(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正分数正无理数实数0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分数负无理数三、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
四、实数的有关概念 1.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a,a0 a0,a0 a,a0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a ≥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两个相 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第12章整式的乘除 12.1幂的运算 12.1.1同底数幂的乘法一、同底数幂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1.同底数幂的意义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
华东师大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华东师大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三角证明知识点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定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逆定理: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定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度。
(4)命题与逆命题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内容;3.能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高清课堂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 知识要点】 要点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是:(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有关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3)求作长度为的线段.要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原命题与逆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步骤: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大边长为c ;(2)验证2c 与22a b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222a b c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反之,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222x y z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x y z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常见的勾股数:①3、4、5; 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如果(a b c 、、)是勾股数,当t 为正整数时,以at bt ct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观察上面的①、②、④、⑤四组勾股数,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1.较小的直角边为连续奇数;2.较长的直角边与对应斜边相差1.3.假设三个数分别为a b c 、、,且a b c <<,那么存在2a b c =+成立.(例如④中存在27=24+25、29=40+41等)要点三、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两者互为逆定理,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典型例题】类型一、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1、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AD =AB =BC =E 是AB 上一点,且AE =E 到CD 的距离EF .【思路点拨】连接DE 、CE 将EF 转化为△DCE 一边CD 上的高,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容易求出△CDE 的面积,所以利用面积法只需求出CD 的长度,即可求出EF 的长度,过点D 作DH ⊥BC 于H ,在Rt △DCH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DC . 【答案与解析】解:过点D 作DH ⊥BC 于H ,连接DE 、CE ,则AD =BH ,AB =DH ,∴ CH =BC -BH ===AB =在Rt △CDH 中,22222625CD DH CH =+=+=,∴ CD =25,∵ CDE ADE BCE ABCD S S S S =--△△△梯形111()222AD BC AB AD AE BC BE =+--111125222=⨯⨯⨯⨯=又∵ 12CDE S DC EF =△,∴ 1251252EF ⨯=,∴ EF =10.【总结升华】(1)多边形的面积可通过辅助线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面积,利用面积法求三角形一边上的高是一种常用的简易方法.(2)利用勾股定理求边长、面积时要注意边长、面积之间的转换.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点,已知AB =13,AD =12,AC =15,BD =5,求DC 的长.【答案】解:在△ABD 中,由22212513+=可知:222AD BD AB +=,又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DB =90°.在Rt △ADC 中,9DC ===. 类型二、勾股定理与其他知识结合应用2、如图所示,牧童在A 处放牛,其家在B 处,A 、B 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 =400米,BD =200米,CD =800米,牧童从A 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思路点拨】作点A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点G ,连接GB ,交CD 于点E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应在E 处饮水,再根据对称性知GB 的长为所走的最短路程,然后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解决. 【答案与解析】解:作点A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点G ,连接GB 交CD 于点E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知道在E 点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说明如下:在直线CD 上任意取一异于点E 的点I ,连接AI 、AE 、BE 、BI 、GI 、GE . ∵ 点G 、A 关于直线CD 对称,∴ AI =GI ,AE =GE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GI +BI >GB =AE +BE ,于是得证.最短路程为GB 的长,自点B 作CD 的垂线,自点G 作BD 的垂线交于点H ,在直角三角形GHB 中,∵ GH =CD =800,BH =BD +DH =BD +GC =BD +AC =200+400=600,∴ 由勾股定理得222228006001000000GB GH BH =+=+=. ∴ GB =1000,即最短路程为1000米.【总结升华】这是一道有关极值的典型题目.解决这类题目,一方面要考虑“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另一方面,证明最值,常常另选一个量,通过与求证的那个“最大”“最小”的量进行比较来证明,如本题中的I 点.本题体现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AB 边上有一点E ,AE =3,EB =1,在AC 上有一点P ,使EP +BP 最短.求EP +BP 的最小值.【答案】解:根据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BP =DP ,连接DE ,交AC 于P ,ED =EP +DP =EP +BP , 即最短距离EP +BP 也就是ED .∵ AE =3,EB =1,∴ AB =AE +EB =4,∴ AD =4,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3425ED AE AD =+=+=. ∵ ED >0,∴ ED =5,∴ 最短距离EP +BP =5.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ABC 中,∠ACB =90°,E 、F 为AB 上两点(E 左F 右),且∠ECF =45°,求证:线段AE,BF,EF 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路点拨】:由于∠ACB =90°,∠ECF =45°,所以∠ACE +∠BCF =45°,若将∠ACE 和∠BCF 合在一起则为一特殊角45°,于是想到将△ACE 旋转到△BCF 的右外侧合并,或将△BCF 绕C 点旋转到△ACE 的左外侧合并,旋转后的BF 边与AE 边组成一个直角,联想勾股定理即可证明. 【答案与解析】解:(1)222AE BF EF +=,理由如下:将△BCF 绕点C 旋转得△ACF ′,使△BCF 的BC 与AC 边重合, 即△ACF ′≌△BCF ,∵ 在△ABC 中,∠ACB =90°,AC =BC ,∴ ∠CAF ′=∠B =45°,∴ ∠EAF ′=90°. ∵ ∠ECF =45°,∴ ∠ACE +∠BCF =45°.∵ ∠ACF ′=∠BCF ,∴ ∠ECF ′=45°. 在△ECF 和△ECF ′中:45CE CE ECF ECF CF CF =⎧⎪'∠=∠=⎨⎪'=⎩°∴ △ECF ≌△ECF ′(SAS),∴ EF =EF ′. 在Rt △AEF ′中,222AE F A F E ''+=,∴ 222AE BF EF +=.【总结升华】若一个角的内部含有同顶点的半角,(如平角内含直角,90°角内含45°角,120°角内含60°角),则常常利用旋转法将剩下的部分拼接在一起组成又一个半角,然后利用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4、在△ABC 中,BC=a ,AC=b ,AB=c ,设c 为最长边.当a 2+b 2=c 2时,△ABC 是直角三角形;当a 2+b 2≠c 2时,利用代数式a 2+b 2和c 2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ABC 的形状(按角分类).(1)请你通过画图探究并判断:当△ABC 三边长分别为6,8,9时,△ABC 为 三角形;当△ABC 三边长分别为6,8,11时,△ABC 为 三角形.(2)小明同学根据上述探究,有下面的猜想:“当a 2+b 2>c 2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当a 2+b 2<c 2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请你根据小明的猜想完成下面的问题:当a=2,b=4时,最长边c 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BC 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思路点拨】(1)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两直角边为6、8时的斜边的值,然后作出判断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求出最长边c 点的最大值,然后得到c 的取值范围,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解. 【答案与解析】 解:(1)∵两直角边分别为6、8时,斜边==10, ∴△ABC 三边分别为6、8、9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当△ABC 三边分别为6、8、11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锐角;钝角; (2)∵c 为最长边,2+4=6,∴4≤c<6,a 2+b 2=22+42=20,①a 2+b 2>c 2,即c 2<20,0<c <2,∴当4≤c<2时,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a 2+b 2=c 2,即c 2=20,c=2,∴当c=2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a 2+b 2<c 2,即c 2>20,c >2,∴当2<c <6时,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读懂题目信息,理解理解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时的三条边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本章中的数学思想方法1.转化的思想方法:我们在求三角形的边或角,或进行推理论证时,常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5、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线段EF的长.【答案与解析】解:连接AD.因为∠BAC=90°,AB=AC.又因为 AD为△ABC的中线,所以 AD=DC=DB.AD⊥BC.且∠BAD=∠C=45°.因为∠EDA+∠ADF=90°.又因为∠CDF+∠ADF=90°.所以∠EDA=∠CDF.所以△AED≌△CFD(ASA).所以 AE=FC=5.同理:AF=BE=12.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得:,所以EF=1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知识.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知道:当已知的线段和所求的线段不在同一三角形中时,应通过适当的转化把它们放在同一直角三角形中求解.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凸四边形ABCD中,∠ABC=30°,∠ADC=60°,AD=DC,求证:【答案】解:将△ABD绕点D顺时针旋转60°.由于DC=AD,故点A转至点C.点B转至点E,连结BE.∵ BD=DE,∠BDE=60°∴△BDE为等边三角形,BE=BD易证△DAB≌△DCE,∠A=∠2,CE=AB∵四边形ADCB中∠ADC=60°,∠ABC=30°∴∠A+∠1=360°-60°-30°=270°∴∠1+∠2=∠1+∠A=270°∴∠3=360°-(∠1+∠2)=90°∴∴2.方程的思想方法6、(2016•安徽模拟)定义: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y和z,满足x2+y2=z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三角形.(1)根据上述定义,“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已知一勾股三角形三个内角从小到大依次为x、y和z,且xy=2160,求x+y的值;(3)如图,△ABC中,AB=,BC=2,AC=1+,求证:△ABC是勾股三角形.【思路点拨】(1)直接根据“勾股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得出即可;(2)利用已知得出等量量关系组成方程组,进而求出x+y的值;(3)过B作BH⊥AC于H,设AH=x,利用勾股定理首先得出AH=BH=,HC=1,进而得出∠A=45°,∠C=60°,∠B=75°,即可得出结论.【答案与解析】(1)解:“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是假命题;理由如下:∵对于任意的三角形,设其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x°、y°和z°,若满足x2+y2=z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三角形,∴无法得到,所有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故是假命题;(2)解:由题意可得:,解得:x+y=102;(3)证明:过B作BH⊥AC于H,如图所示:设AH=x,Rt△ABH中,BH=,Rt△CBH中,()2+(1+﹣x)2=4,解得:x=,∴AH=BH=,HC=1,∴BC=2,∴∠HBC=30°,∴∠BCH=60°,∠B=75°,∴452+602=752∴△ABC 是勾股三角形.【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多元方程组解法、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H ,HC 的长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 ,斜边长为5cm ,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解:设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x y ,,根据题意得:由(1)得:7x y +=,∴()249x y +=,即22249x xy y ++= (3)(3)-(2),得:12xy =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xy =12×12=6(2cm ) 【变式2】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BC :CA=3:4:5,且周长为36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向B 点以每秒1cm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沿BC 边向点C 以每秒2cm 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问过3秒时,△BPQ 的面积为多少?【答案】解:设AB 为3xcm ,BC 为4xcm ,AC 为5xcm ,∵周长为36cm , AB+BC+AC=36cm , ∴3x+4x+5x=36, 得x=3,∴AB=9cm ,BC=12cm ,AC=15cm ,∵AB 2+BC 2=A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过3秒时,BP=9﹣3×1=6(cm ),BQ=2×3=6(cm ), ∴S △PBQ =BP•BQ=×(9﹣3)×6=18(cm 2). 故过3秒时,△BPQ 的面积为18cm 2.。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AS、ASA、AAS)(提高)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AS,ASA ,AAS )(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角边”,判定方法2——“角边角”,判定方法3——“角角边”;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把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角边”1. 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A ,AB =''A B ,∠B =∠'B ,则△ABC ≌△'''A B C .要点三、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1.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要点诠释: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在△ABC和△ADE中,如果DE∥BC,那么∠ADE=∠B,∠AED=∠C,又∠A=∠A,但△ABC和△ADE不全等.这说明,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要点四、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1.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角边”1、如图,AD是△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思路点拨】延长AD到点E,使AD=DE,连接CE.通过证全等将AB转化到△CEA中,同时也构造出了2AD.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问题.【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延长AD到点E,使AD=DE,连接CE.在△ABD和△ECD中,AD=DE,∠ADB=∠EDC,BD=CD.∴△ABD≌△ECD.∴AB=CE.∵AC+CE>AE,∴AC+AB>AE=2AD.即AC+AB>2AD.【总结升华】证明边的大小关系主要有两个思路:(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要证明AB+AC>2AD,如果归到一个三角形中,边的大小关系就是显然的,因此需要转移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转化线段的重要手段.可利用旋转变换,把△ABD绕点D逆时针旋转180°得到△CED,也就把AB转化到△CEA中,同时也构造出了2AD.若题目中有中线,倍长中线,利用旋转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是一种重要方法.2、已知,如图:在△ABC中,∠B=2∠C,AD⊥BC,求证:AB=CD-BD.【思路点拨】在DC 上取一点E ,使BD =DE ,则△ABD ≌△AED ,所以AB =AE ,只要再证出EC =AE 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在DC 上取一点E ,使BD =DE ∵ AD ⊥BC ,∴∠ADB =∠ADE在△ABD 和△AED 中, BD =DE ,AD =AD .∴△ABD ≌△AED (SAS ).∴AB =AE ,∠B =∠AED . 又∵∠B =2∠C =∠AED =∠C +∠EAC .∴∠C =∠EAC .∴AE =EC . ∴AB =AE =EC =CD —DE =CD —BD .【总结升华】此题采用截长或补短方法.上升到解题思想,就是利用翻折变换,构造的全等三角形,把条件集中在基本图形里面,从而使问题加以解决.如图,要证明AB =CD -BD ,把CD -BD 转化为一条线段,可利用翻折变换,把△ABD 沿AD 翻折,使线段BD 运动到DC 上,从而构造出CD -BD ,并且也把∠B 转化为∠AEB ,从而拉近了与∠C 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并且AE =12(AB +AD ),求证:∠B +∠D =180°.【答案】证明:在线段AE 上,截取EF =EB ,连接FC ,∵CE ⊥AB ,∴∠CEB =∠CEF =90°在△CBE 和△CFE 中,CEB CEF EC =EC EB EF =⎧⎪∠=∠⎨⎪⎩∴△CBE 和△CFE (SAS )∴∠B =∠CFE∵AE =12(AB +AD ),∴2AE = AB +AD ∴AD =2AE -AB∵AE =AF +EF ,∴AD =2(AF +EF )-AB =2AF +2EF -AB =AF +AF +EF +EB -AB =AF +AB -AB ,即AD =AFAE D CB在△AFC 和△ADC 中(AF AD FAC DAC AC AC =⎧⎪∠=∠⎨⎪=⎩角平分线定义)∴△AFC ≌△ADC (SAS )∴∠AFC =∠D∵∠AFC +∠CFE =180°,∠B =∠CFE.∴∠AFC +∠B =180°,∠B +∠D =180°.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角边角”3、如图,G 是线段AB 上一点,AC 和DG 相交于点E.请先作出∠ABC 的平分线BF ,交AC 于点F ;然后证明:当AD∥BC,AD =BC ,∠ABC=2∠ADG 时,DE =BF.【思路点拨】通过已知条件证明∠DAC=∠C,∠CBF=∠ADG,则可证△DAE≌△BCF【答案与解析】证明: ∵AD∥BC,∴∠DAC=∠C∵BF 平分∠ABC∴∠ABC=2∠CBF∵∠ABC=2∠ADG∴∠CBF=∠ADG在△DAE 与△BCF 中⎪⎩⎪⎨⎧∠=∠=∠=∠C DAC BCAD CBF ADG ∴△DAE≌△BCF(ASA )∴DE=BF【总结升华】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角)相等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1)找到以待证角(线段)为内角(边)的两个三角形;(2)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所要证的角(线段)相等.举一反三:【高清课堂:379110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例7】【变式】已知:如图,在△MPN 中,H 是高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求证:HN =PM.【答案】证明:∵MQ 和NR 是△MPN 的高,∴∠MQN =∠MRN =90°,又∵∠1+∠3=∠2+∠4=90°,∠3=∠4∴∠1=∠2在△MPQ 和△NHQ 中,12MQ NQ MQP NQH ∠=∠⎧⎪=⎨⎪∠=∠⎩∴△MPQ ≌△NHQ (ASA )∴PM =HN类型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角角边”4、(2016•黄陂区模拟)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BC ,过C 点作直线l ,点 D ,E 在直线l 上,连接AD ,BE ,∠ADC=∠CEB=90°.求证:△ADC ≌△CEB .【思路点拨】先证明∠DAC=∠ECB ,根据AAS 证△ADC ≌△CEB .【答案与解析】证明:∵∠DAC+∠DCA=∠ECB+∠DCA=90°,∴∠DAC=∠ECB ,在△ADC 和△CEB 中,,∴△ADC ≌△CEB (AAS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C=BC ,∠ACB=90°,直线l 经过点C (点A 、B 都在直线l 的同侧),AD⊥l,BE⊥l,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DC≌△CEB.【答案】证明:∵∠DAC+∠DCA=∠ECB+∠DCA=90°,∴∠DAC=∠ECB,在△ADC 和△CEB 中,,∴△ADC≌△CEB(AAS ).5、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ACB =90°)和一直线MN .过点C 作CE ⊥MN 于点E ,过点B 作BF ⊥MN 于点F .当点E 与点A 重合时(如图1),易证:AF +BF =2CE .当三角板绕点A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F 、BF 、CE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思路点拨】过B 作BH ⊥CE 与点H ,易证△ACE ≌△CBH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AF +BF =2CE .【答案与解析】解:图2,AF +BF =2CE 仍成立,证明:过B 作BH ⊥CE 于点H ,∵∠CBH +∠BCH =∠ACE +∠BCH =90°∴∠CBH =∠ACE在△ACE 与△CBH 中,90ACH CBH AEC CHB AC BC ∠=∠⎧⎪∠=∠=︒⎨⎪=⎩∴△ACE ≌△CBH .(AAS )∴CH =AE ,BF =HE ,CE =EF ,∴AF +BF =AE +EF +BF =CH +EF +HE =CE +EF =2EC .【总结升华】正确作出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Rt △ABC 中,AC =BC ,∠C =90°,D 为AB 边的中点,∠EDF =90°,∠EDF 绕D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 、CB 于E 、F .当∠EDF 绕D 点旋转到DE ⊥AC 于E 时(如图1),易证12DEF CEF ABC S S S +=△△△;当∠EDF 绕D 点旋转到DE 和AC 不垂直时,在图2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答案】解:图2成立;证明图2:过点D 作DM AC DN BC ⊥⊥,则90DME DNF MDN ∠=∠=∠=°在△AMD 和△DNB 中,AMD=DNB=90A B AD BD∠∠︒⎧⎪∠=∠⎨⎪=⎩∴△AMD ≌△DNB (AAS )∴DM =DN∵∠MDE +∠EDN =∠NDF +∠EDN =90°,∴∠ MDE =∠NDF在△DME 与△DNF 中,90EMD FDN DM DN MDE NDF∠=∠=︒⎧⎪=⎨⎪∠=∠⎩∴△DME ≌△DNF (ASA )∴DME DNF S S =△△∴DEF CEF DMCN DECF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 可知ABC DMCN 1S =S 2△四边形, ∴12DEF CEF ABC S S S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 图2 A D B C E M N F6、小强为了测量一幢高楼高AB,在旗杆CD与楼之间选定一点P.测得旗杆顶C视线PC与地面夹角∠DPC=36°,测楼顶A视线PA与地面夹角∠APB=54°,量得P到楼底距离PB与旗杆高度相等,等于10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DB=36米,小强计算出了楼高,楼高AB是多少米?【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得△CPD≌△PAB(ASA),进而利用AB=DP=DB﹣PB求出即可.【答案与解析】解:∵∠CPD=36°,∠APB=54°,∠CDP=∠ABP=90°,∴∠DCP=∠APB=54°,在△CPD和△PAB中∵,∴△CPD≌△PAB(ASA),∴DP=AB,∵DB=36,PB=10,∴AB=36﹣10=26(m),答:楼高AB是26米.【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CPD≌△PAB是解题关键.。
第11章 数的开方(单元小结)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单元小结
考点训练六 实数的混合计算
【例10】计算:
1
1
1
(1)(− − + )×(-36);
3
12
36
6
(2) 27-4÷(-2)
1
【详解】(1)解:(−
12
1
−
36
1
6
+ ) ×(-36)
=3+1-6
=-2;
3
(2)解: 27-4÷(-2) =-3+2=-1.
单元小结
针对训练
1.计算: 25 − (
A.81 B.25
C.16
D.9
【详解】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5-a和2a-1,
5-a=-(2a-1)
解得:a=-4,
5-a=9
这个正数是8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正数的两个平方
根互为相反数.
单元小结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是4的平方根
B.-4的平方根是±2
单元小结
【例2】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有(
)
① 81的平方根是9;
② 2是2的算术平方根;
③-8的立方根为±2;
④ 2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详解】解:①∵ 81=9,9的平方根是±3,
∴ 81的平方根是±3,原说法错误;
② 2是2的算术平方根,原说法正确;
③-8的立方根为-2,原说法错误;
02
=______,
1 2
( ) =______,
5
(−3)2 =______.
探究:当a≥0时, 2 =______;当a<0时, 2 =______.
11.2.1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知识考点梳理(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易 ■误认为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错
例
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易
混
•
A.
8
B.
0.3
C.
分
析
)
D.
返回目录
第一课时 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返回目录
[解析]
A
8是整数,属于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
B
C
D
0.3是无限循环小数,能化成分数,属于有理数,
不符合题意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平方根、
立方根
非负数都有平方根,任意实数都有一个立方根
第一课时 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返回目录
归纳总结
考
点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这两个点表示的
清
单 数互为相反数.
解
读
第一课时 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返回目录
对点典例剖析
考
点
典例3 实数 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
归纳总结
考
点
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 ,
清
单
解 数也不一定带根号,如 3π,π+2 等.
读
返回目录
等;无理
第一课时 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考
点
清
单
解
读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1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 •
C. 0.38
B. 3π
D. -
)
【K12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平方根与立方根》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方根与立方根》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知识点平方根:概括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就是说,如果x=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
如:23与-23都是529的平方根。
因为=529,所以±23是529的平方根。
问:16,49,100,1100都是正数,它们有几个平方根?平方根之间有什么关系?0的平方根是什么?概括2: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概括3: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开平方运算是已知指数和幂求底数。
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者是0,它的平方数只有一个,正数或负数的平方都是正数,0的平方是0。
但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却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因为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也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平方根。
一、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我们把其中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被开方数a表示非负数,即a≥0;a也表示非负数,即a≥0。
也就是说,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负数不存在算术平方根,即a<0时,a 无意义。
如:=3,8是64的算术平方根,?6无意义。
9既表示对9进行开平方运算,也表示9的正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在于①定义不同;②个数不同: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而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③表示方法不同: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a,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④取值范围不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正数的平方根是一正一负.⑤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三、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49;0.8164注意:由于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可将它们概括成: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当a≥0时,a≥0用几何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如有一个面积为a、边长为的正方形就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实数与实数的运算(基础)知识讲解
实数与实数的运算(基础)【学习目标】1.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2. 会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3. 会进行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进一步认识近似数的概念.4. 能用实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点梳理】【高清课堂:389317 立方根、实数,知识要点】要点一、有理数与无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要点诠释:(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2)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1.313113111…….. 要点二、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1.实数的分类按定义分:实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按与0的大小关系分:实数0⎧⎧⎨⎪⎩⎪⎪⎨⎪⎧⎪⎨⎪⎩⎩正有理数正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数负无理数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反之任何一个实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与之对应.要点三、实数大小的比较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是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正实数大于0,负实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要点四、实数的运算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实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典型例题】类型一、实数概念1、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有理数和无理数:222,,0,,10.1010010001 (73)π- 【思路点拨】对实数进行分类时,应先对某些数进行计算或化简,然后根据它的最后结果进行分类,不能仅看到根号表示的数就认为是无理数.π是无理数,化简后含π的代数式也是无理数.【答案与解析】有理数有222,0,,73-,10.1010010001π……【总结升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0.1010010001…….③带有根号的数,但根号下的数字开方开不尽,如,1. 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武昌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C.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D.π﹣3.14=0【答案】B ;解:A . 无理数指的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小数还包括无限循环小数,错误;B .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都是无限小数,正确;C 、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错误;D 、π近似值是3.14,但π﹣3.14≠0,错误;故选B.类型二、实数大小的比较2、(2015•成都)比较大小:.(填“>”,“<”或“=”) 【答案】<.【解析】 解:﹣ ==∵, ∴4, ∴, ∴﹣<0, ∴<.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的差的正、负.举一反三:【变式】比较大小___ 3.14π--4__3 2 03___- |___(7)--- 【答案】<; >; <; <; <; >; <.3、(2016•通州区二模)如图,数轴上的A ,B ,C ,D 四点中,与表示数的点数接近的点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思路点拨】先估算出与比较接近的两个整数,再根据数轴即可得到哪个点与最接近,本题得以解决. 【答案】C ;【解析】解:∵,∴4<<5, ∴数轴上与表示数的点数接近的点是C ,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可以估算出与哪两个整数最接近.类型三、实数的运算4解:(1)原式=6-3-1=2.(2)原式≈3.1416-4.4721≈-1.331【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近似数,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若2|2|(4)0a c --=,则a b c -+=________.【思路点拨】由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为零,则每个数都应为零可得到方程中a ,b ,c 的值.【答案】3;【解析】解:由非负数性质可知:203040a b c -=⎧⎪-=⎨⎪-=⎩,即234a b c =⎧⎪=⎨⎪=⎩,∴ 2343a b c -+=-+=.【总结升华】初中阶段所学的非负数有|a |,2,a ,非负数的和为0,只能每个非负数分别为0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2(16)|3|0x y +++【答案】解:由已知得1603030x y z +=⎧⎪+=⎨⎪-=⎩,解得1633x y z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1章 数的平方11.1平方根与立方根一、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的性质1.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 0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
3. 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 ”;另一个平方根是它的相反数,即-。
因此,正数a 的平方根可以记作±,其中a 称为被开方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四、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1. 概念不同;2. 表示方法不同;3. 个数及取值不同。
五、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六、立方根1. 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
2. 性质:任何数(正数、负数和0)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3. 表示:数a 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a ”。
其中a 称为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4. 一个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七、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1.2实数一、无理数1. 无线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而无理数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二、实数及其分类1. 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a a a 3a2. 实数的分类(1)按概念分类正整数 整数 0 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分数实数 负分数正有理数无理数负有理数(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 正分数正无理数实数 0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 负分数负无理数三、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意义对应。
四、实数的有关概念1.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第12章 整式的乘除12.1幂的运算12.1.1同底数幂的乘法一、同底数幂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1. 同底数幂的意义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
(其中底数可以是数、单独的字母或其他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2.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二、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可以逆用,即a m+n =a m ·a n (m 、n 为正整数)。
12.1.2幂的乘方,12.1.3积的乘方一、幂的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法则1. 幂的乘方的意义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
如(a ³)²是两个a ³相乘。
2. 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mn n m a a =(m 、n 为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逆向运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可以逆向运用,即a mn =(a m )n =(a n )m (m 、n 为正整数)。
三、积的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法则1. 积的乘方的意义积的乘方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 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四、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的逆向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n (n 为正整数)。
注意: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运算,要注意系数也要乘方;底数是科学计数法的形式时,乘方后的结果往往也需要写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12.1.4同底数幂的除法一、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一般地,设m,n 为正整数,m ﹥n,a ≠0,有a m ÷a n =a m-n这就是说,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注意:只有“同底数”的幂才可应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可以先化为同底数的幂再进行运算。
()二、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可以逆用,即a m-n =a m ÷a n (m,n 都是正整数,且m ﹥n,a ≠0)12.2整式的乘法12.2.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12.2.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只要将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将单项式分别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再将所得的积相加。
12.2.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 )(a+b)=ma+mb+na+nb12.3乘法公式12.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一、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乘法公式:()()22b a b a b a -=-+ 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此公式也简称为平方差公式。
12.3.2两数和(差)的平方一、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及其几何意义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 语言描述:两数和(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注:此公式简称完全平方公式)。
12.4整式的除法一、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用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2.5因式分解一、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注意: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是乘积的形式。
二、提公因式法多项式的每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叫做公因式。
如ab+ac+ad 中,公因式是a.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如ma+mb+mc=m(a+b+c).三、公式法把乘法公式反过来运用,可以把符合公式特点的多项式因式分解,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公式法1:平方差公式的逆用:a ²-b ²=(a+b)(a-b)公式法2: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的逆用:a ²+2ab+b ²=(a+b)²,a ²-2ab+b ²=(a-b)²四、十字相乘法:ab x b a x +++)(2=))((b x a x ++(a 、b 是常数)公式特点:1)右边相乘的两个因式都只含有一个相同的字母,都是一次二项式,并且一次项的系数为一。
2)左边是二次三项式,二次项的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两常数项之和,积的常数项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之积。
五、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在进行因式分解是应遵循“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的原则。
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一、命题表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是一个陈述句,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2)命题必须是对某件事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二、命题的组成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这样的命题通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三、命题的分类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类:真命题:有些命题,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假命题:有些命题,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或不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四、定理基本事实: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依据的真命题。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五、证明及证明的一般步骤证明: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相互重合的顶点是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是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
一个三角形经过翻折、平移和旋转等变换得到的新三角形一定与原三角形全等。
二、边角边(S.A.S.)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S.A.S.(或边角边)。
注意:应用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保证相等的角必须是分别对应相等的两边的夹角,即“两边夹一角”,切不可出现“边边角”的错误。
三、角边角(A.S.A.)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A.S.A.(或边角边)。
四、角角边(A.A.S.)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A.A.S.(或角角边)五、边边边(S.S.S.)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S.S.S.(或边边边)。
六、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H.L.(或斜边直角边)。
13.3等腰三角形一、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一”)三、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也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方法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方法3: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和这一条边所对角的平分线中有任意两条线互相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五、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