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八年级 -空(1)

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八年级 -空(1)

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八年级)第一单元1.物理变化的概念:。

2.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4.物理性质的概念:。

5.常见物理性质:。

6.化学性质的概念:。

7.常见化学性质:。

8.蜡烛火焰分为:;由外到里分别为:。

9.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会观察到:。

原因是:。

10.用收集呼出气体。

11.试管的用途:。

12.烧杯的用途:。

13.铁架台的用途:。

14.集气瓶的用途:。

15.酒精灯的用途:。

16.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

17.集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18.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中;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中。

19.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

20.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21.连接仪器的三大要点:。

第二单元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

2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得出的结论:。

24.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

25.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

打开弹簧夹后。

26.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7.上述实验所得结论:。

28.上述实验的注意事项:①集气瓶内加水的原因:②红磷要足量的原因:29.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30.氧气用途(均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都发生化学变化):。

31.体现氮气化学性质的用途:。

32.体现物理性质的用途:。

33.稀有气体:等的总称。

34.由于稀有气体,可以制。

35.空气污染来源: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和。

(三大有害气体:)。

36.空气污染的危害:。

37.防治措施:。

38.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等(注意:CO2既不是有害气体,也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39.氧气的物理性质:。

40.氧气检验的方法:。

4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4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43.硫燃烧的方程式:。

44.硫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

45.硫燃烧实验集气瓶口放玻璃片目的是:。

4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47.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48.炭燃烧的方程式:。

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以下是初二《化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1. 元素和化合物:
- 了解元素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元素的周期表分类;
- 掌握化合物的概念和命名法则;
- 理解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解读;
2.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 学习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
- 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电子构型;
- 探究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
3. 酸碱和盐:
- 了解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 理解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4. 化学反应和能量:
- 探究化学反应的特征和速率;
- 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 了解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 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性质;
- 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和化学变化;
- 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和氧化反应;
6. 溶液和浓度:
- 探究溶解现象和溶液的性质;
- 理解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概念;
- 学习浓度的计算和浓度的调节;
7. 离子和电解质:
- 了解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和性质;
- 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
以上是初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增进对化学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八年级化学必记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必记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必记必背知识点
原子结构
-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组成。

- 元素的原子数等于其质子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

-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 电子分布于能级中,第1层最多2个,第2层最多8个,第3层最多18个。

周期表
- 周期表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 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

- 元素周期性地变化的是原子半径、电子亲合能、电离能、电负性。

化学键
-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结合是离子键形成的。

- 两个非金属元素间的结合是共价键形成的。

- 共价键中若电子云的形状不对称,电子形成极性,这种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

- 金属之间的结合是金属键形成的。

酸碱
- 酸的定义:可以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 碱的定义:可以产生氢氧离子(OH-)的物质。

- pH值的计算公式:pH=-log[H+],酸性溶液pH值小于7,中性溶液pH等于7,碱性溶液pH值大于7。

以上是八年级化学必记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给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提供帮助。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书知识点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书知识点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科学,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八年级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一、化学的基础概念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

2.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定义: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

3.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

三、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2.物质的分类:可分为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三类。

其中,单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种,化合物又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种。

四、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

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五、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表示。

2.离子化合物的离子式:表示正负离子基数目比的式子,又称为离子配位式。

3.化合价:反映元素缔合的修正电荷量,由共价电子数决定。

六、溶液和浓度1.溶液的定义:指固体、液体、气体在液态主要成分中的分子或离子,称为溶质;使其扩散均匀的液态物质称为溶剂。

2.溶液的分类:可以根据溶剂和溶质的不同分类,比如水溶液,无水乙醇溶剂,酸性溶液等。

3.浓度:指单位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或质量,浓度是化学定量分析的基础。

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程中反应物消失或产物增加的速率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平衡: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稳定状态。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物理变化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化学变化3)纸张燃烧。

—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

—物理变化5)铁生锈。

—化学变化6)石蜡熔化。

—物理变化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物理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化学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化学性质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物理性质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性质7)酒精能燃烧。

—化学性质8)酒精能挥发。

—物理性质二)化学是一门以尝试为基础的科学1.你家里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答:目前,我国家庭使用的燃料品种很多,主要有化石燃料(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等)和生物质燃料(薪草、沼气、粪便等。

)尽管这些燃料燃烧的现象不一定相同,但肯定都属于化学变化。

燃料燃烧是当前人类利用化学变化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

2.在家中帮助家长洗碗或玻璃杯时,你怎样检查碗或玻璃杯是否洗干净了?答:洗过的碗或玻璃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透露表现已洗干净。

第二单位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1.利用家庭中的经常使用物品设计一个证明空气存在的小尝试,简述步调和方法。

答: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空杯子口向下压入水面以下,水不能进入,说明杯子中有空气,它阻止了水的进入。

2.你去过城镇繁杂的街道或乡村广阔的田野吗?在这两处的感受是不是一样?这两处的主要不同是什么?答: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一般空气质量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车尾气、灰尘、细菌等,噪声也较大;乡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平静。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一.物质的基本性质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有一定组成和性质的永久或暂时存在的实体。

2、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形状、质量、占体积、密度、可塑性、导
电性等性质。

3、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分子等组成。

4、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二.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最小的具有独立化学性质的物质组成单位。

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电子组成。

3、原子的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中
子的电荷为零。

4、原子的电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

电子云又分
为原子能级和化学电子层:原子能级由多个能量级组成,能量级由多个电
子构成;化学电子层由多个化学电子组成,化学电子云的形状决定了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

三.物质的混合
1、物质的混合:物质的混合是指将不同物质混合起来形成的混合物。

2、物质混合的形式:物质混合可分为混合液、混合气体、混合固体
三种形式。

3、物质混合的分类:物质混合可分为集中混合和分散混合两类。

四.溶液
1、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物。

2、溶液的性质:溶液具有清澈、透明、无色或有色等性质。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布成列,称为同一族或同一元素群。

3.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是指元素外层电子能级的数量,每一个新的周期都比前一个周期多一个电子能级。

4. 周期表中元素的主族数是指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列,同时这些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

5.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也分别排在周期表中的两条附加线上,它们具有特殊的电子排布,因此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特殊的性质。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是指标识化合物中每个元素原子种类和数量的代号组成,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

2. 分子式是包含化合物中每个元素的简称和原子数量的表示法,例如H2O表示水。

3. 离子式是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结构的符号,常见的有正离子和负离子,如NaCl表示氯化钠。

4.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由箭头隔开,反应物在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5. 化学方程式还要满足物质的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即反应物的量等于生成物的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性质相等。

三、化学反应1.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化学价值不变,原子数和质量守恒。

2. 化学反应还可以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3. 燃烧反应是指有机物或无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4.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还可以用pH值来表征其性质。

5.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反应,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

四、物质的分子结构1.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化学结合而成的,是一些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2. 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共享一定数量的电子,共价键的共享方式和位置决定了分子的形状。

3. 物质中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决定分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质。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

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实质:(1)有新物质生成(2)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考点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可以”、“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知识点2 分子和原子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材料:1.天然材料: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

如:木材、棉花、石料、沙子、蚕丝、竹子、亚麻、羊毛、真皮等。

2.人工合成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如:塑料、玻璃、钢铁、陶瓷、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二、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主要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5.注意:(1)有上述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如:电灯发光)。

(2)化学变化可能没有任何现象。

只要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6.常见的例子:(1)化学变化:生锈、燃烧、腐烂、变质、酿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毒、煮熟、消毒、生长、衰老等。

(2)物理变化:外形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电器的工作过程(电熨斗,电饭煲等)。

(3)注意: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其中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7.知识提升:(1)从宏观角度看:定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新物质指的是组成和结构与原先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液氧是同种物质,氧气和氢气是不同物质。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区别:有无新的分子生成。

共同点:原子都不变。

特别注意: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1.世界万物都是由对应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有的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2)有的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Fe;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一、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化学元素是由相同原子数的原子所组成,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纯物质。

元素的化学符号是由元素的化学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表示,首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的命名有两种方式,离子式命名和分子式命名。

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并转化成不同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基本要素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当中的元素离子和离子键能够经过化学反应后与其他反应物中的离子结合形成新的离子键。

三、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是指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而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点可以用平衡常数来描述。

2.化学平衡的移动可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及压力等实现。

根据利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可以制备出各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物质。

四、化学能量1.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之间的电荷和原子间的化学键的能量的变化都反映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中。

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热量方程式来计算。

若化学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就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方程式当中的反应热值就为正数。

五、酸碱与溶液1.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布朗-布劳威理论,酸是指接受电子对,而碱则是指捐赠电子对。

2.一个水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其pH值计算。

pH值的大小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成反比。

六、物质转化1.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影响物质变化的物理性质之一。

最常见的两种状态为气态和固态。

2.鉴于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等量的,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用的化学法则:摩尔定律,该定律描述了物质在反应当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七、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种类和性质的分类工具。

目前,元素周期表包含了118个元素。

2.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的,并且有很多的相似性质。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对每个元素的一些物化性质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笔记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化学中常见的知识点和重要概念,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符号。

其中,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化学符号是该元素的缩写。

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相对原子质量为16。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条件下,发生原子、离子、分子或者电子的转移和重组,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的原物质叫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叫生成物。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一定的符号和数字表示分子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的原子数量和种类,例如:H2O表示一分子水分子,其中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比例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相对原子或离子数的简单比例,例如:氯化钠的比例式为NaCl。

4. 酸碱理论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离子(OH-)的物质。

酸和碱在化学反应中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

5. 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它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每一行对应一个电子壳层,从左至右即从金属到非金属。

其中,第一行对应H、He元素,第二行对应Li到Ne元素,第三行对应Na到Ar元素,第四行对应K到Kr元素,第五行对应Rb到Xe元素,第六行对应Cs到Rn元素,第七行对应Fr 到Og元素。

6. 电子结构电子结构是指原子中电子的分布。

电子分布可以用能级和轨道来描述。

能级是指电子的能量。

轨道是指一个能够容纳电子,并固定在原子核附近运动的三维空间区域。

7.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规定的电价,是元素在分子中的电荷状态。

化合价通过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例如HCl的化合价为1,因为氢原子和氯原子共用一个电子从而实现化学结合。

8. 热化学热化学是研究热现象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也有所不同,那么在八年级阶段,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化学知识呢?以下是我对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在八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区分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2. 物质的分离和纯度在实验室中,我们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对于同种物质的分离,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筛分、过滤、还原、蒸馏等达到目的。

而对于化合物的纯度,我们则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结晶、升华、溶解等方法来提高化合物的纯度。

3. 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会转化为产物,并伴随着质量、能量等方面的变化。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数量比例及反应条件,我们可以列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4. 常见气体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物态。

在八年级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习各种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应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等物理量对其性质的影响。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中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相互反应,产生盐和水。

在八年级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以及多种酸碱反应的实验过程和化学方程式。

6.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导电性、延展性、银色光泽等。

在八年级化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不同金属的性质以及用途,如铁、铜、铝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在不同条件下金属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应用。

总结:以上是八年级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验和应用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通过充分理解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化学的大学入门课程,并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知识。

八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八年级的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考试中,八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也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对八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八年级学习的元素主要有金属、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的元素复合而成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氯化钠等。

在考试中,常考的化合物主要有氢氧化物、卤化物、硫酸盐等。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质地、形状、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可燃性等。

物质的变化又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性质改变,但其本质仍未改变。

化学变化则是物质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如氧化、还原、水解等。

在考试中,考生需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蒸发和沉淀反应等。

三、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电荷不为零的原子或者分子,如氢离子(H+)、氯离子(Cl-)等。

离子化学的主要内容为离子的形成、离子间相互作用和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等。

在考试中,常考的离子和离子化合物有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四、常见物质与性质在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与性质也是八年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物质包括各种无机盐、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

常见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质地、形状、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可燃性等。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在考试中也是常考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五、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习而言至关重要。

实验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操作不当会导致实验失误。

基本的实验操作包括称量、分液、过滤、热化学反应等。

在考试中,实验基本操作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需要考生掌握这些操作方法和技巧。

以上就是八年级化学常考知识点的归纳。

在考试中,如果掌握了以上知识点,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题目,取得好的成绩。

化学学习需要耐心和勤奋,相信只要认真学习,并结合实践操作,同学们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化学考试。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绪言1.为近代化学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名称及主要贡献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原子论、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化学学科定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3.绿色化学核心思想: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二、第一单元——课题1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状态改变、形状改变举例:汽油挥发、酒精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气球爆炸、灯泡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发光、吸放热等举例:燃烧、光合作用、呼吸、食物腐烂、烟花燃放、鞭炮爆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金属锈蚀、金属冶炼等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产生新物质联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4.课本实验1-1(1)(2)(3)(4)实验现象(易错)(1)水的沸腾实验现象: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2)胆矾研磨实验现象:蓝色块状固体变为蓝色粉末状固体(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生成蓝色沉淀(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实验现象:石灰石逐渐减小,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发光、吸放热、爆炸等不能作为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请举出反例(易错)颜色改变反例:颜料混合、墨水稀释生成气体反例:干冰升华产生沉淀反例:水中加入泥沙发光反例:灯泡发光发热吸放热反例:固、液、气三态之间的转换爆炸反例:气球、车胎爆炸6.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用大.、小.形容)、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稳定性、活泼性、金属活泼性等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需要借助化学变化表现出来9.变化、性质之间的转换(关键字列举)变化+能、可以、易、会、难于……→性质性质+已经、就、了……→变化10.性质、用途、变化三者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变化;用途、变化体现性质11.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的两种方法(易错)(1)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2)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氧气补充..:对某种方法的描述,应从“操作”、“现象”、“结论”三部分依次进行叙述三、第一单元——课题21.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的物理性质:有气味、硬度较小(用小刀切蜡烛,容易切下,说明蜡烛硬度小)、密度比水小(将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密度小)、不溶于水(将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未溶解,说明蜡烛不溶于水)(2)火焰:呈黄色,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将一根小火柴横放至三层火焰处,一到两秒后取出,发现与外焰接触的位置最先炭化,说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最亮,内焰最为昏暗,焰心温度最低(3)探究生成物: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熄灭后有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为石蜡的固体小颗粒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既不与水反应,又不溶于水的气体收集)(2)对比实验中需要注意:控制变量法具体探究步骤如下表:四、第一单元——课题31.常用仪器名称(易错)药匙.、坩埚钳...、滴.瓶、胶头滴.管、长颈.漏斗2.药品的取用(1)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1~2mL(2)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①固体块状药品: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放置在试管口)②固体粉末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放置在试管底部)③定量取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精确度为0.1g;始终满足“左盘=右盘+游码”(3)液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细口瓶中①倾倒法:塞子倒放在桌子上(防止腐蚀桌面、避免试剂受到污染);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并缓慢倾倒(避免试剂流到试管外);倒完液体后,立刻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立即塞紧瓶塞是为了防止药品被污染;放回原处是为了以后使用时便于寻找)②量取法: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仰小俯大);定量量取时,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离刻度还有 1mL~2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③滴加法:在试剂瓶外先挤压胶头赶净空气,然后吸液;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滴加(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取液后,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橡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3.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量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且待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后再添加酒精,以免失火,应使用漏斗添加酒精)②用燃着的火柴或者细木条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③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④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状态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纯净度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符号、化合物的命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等。

3. 分子和离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概念、离子的电荷、离子化合物的特点、离子的交换反应等。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等。

5. 溶液和饱和度: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解度和饱和度、浓度的计算等。

6.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碱溶液的反应、酸碱指示剂、pH值等。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的转移等。

8. 金属元素和金属材料: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的腐蚀等。

9. 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

10. 石油和煤的利用:石油和煤的基本概念、石油和煤的利用方式、石油和煤对环境的影响等。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八年级课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课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课本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已经成为必修的学科,在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化学的知识点。

现在,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八年级化学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物质的基本单位: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基本单位。

3.分子:两个以上的原子经过化学反应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4.离子:在电解质中,原子或分子失去或得到了电子后,呈带电状态的粒子叫离子。

5.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新的化学构成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2.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目前已知元素118种。

3.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混合物的基本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

5.溶解度:指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特征:气体的产生、浑浊、沉淀、变色、放热(吸热)和发光。

2.化学反应的类型:酸碱中和反应、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电荷状态的改变,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四、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的基本概念: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可以产生OH-离子的物质。

2.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产生水和盐,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3.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酸碱反应的结果,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的染色体。

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1.金属的性质:导电、导热、延展、脆性和金属反应。

2.半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元素,如硅。

3.非金属的性质:不良导电、不良导热、易燃、不韧性和与金属呈现酸性反应。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结构、组成、变化规律和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无法分解成其他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通过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等,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

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表现的性质,如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时,原有的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学能量变化。

2.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有机物或无机物在氧气中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燃烧反应常见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的酸碱度会消失,生成中性物质。

第三部分:元素周期表和常见元素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则是外层电子层都满,而过渡元素则是外层电子层未满。

2. 常见元素及其性质常见元素包括氢、氧、氮、碳等。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氧气是人类呼吸的必需气体,氮气在空气中占据了四分之三的比例,碳是有机物的基本组成元素。

第四部分:溶液的用途与性质1. 溶液的形成和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常见的溶剂包括水和酒精。

2. 溶液的浓度和饱和度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比,可以通过质量浓度或体积浓度来表示。

溶液的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初二化学知识点

初二化学知识点

初二化学知识点------------------------------------------作者xxxx------------------------------------------日期xxxx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二、自然界中的水: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三、质量守恒定律: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六、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 2Fe2O3 高温4Fe + 3CO2↑七、酸、碱、盐1、酸的化学性质(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2、碱的化学性质(1)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3、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4)盐 + 盐 ----- 两种新盐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2、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1)给固体加热:①加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②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给液体加热:①预热、用外焰加热;②试管与桌面成45O角向上倾斜;③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④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水流下使试管破裂。

⑤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量筒与托盘天平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①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②量筒必须放平稳;③读数时,试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④不能仰视和俯视,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偏高,俯视使读数偏低,即“高看偏高,低看偏低”。

(2)天平的使用:①调零,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干燥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有腐蚀性药品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③称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后调游码;④记录计算:药品质量=砝码示数+游码示数。

✧胶头滴管的使用:①“垂直悬空”滴加,不能碰到烧杯壁,以免沾污滴管;②不能平放和倒置,防止药液倒流,沾污试剂,腐蚀橡胶帽;③用后就立即冲洗,以备再用。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1)连接:左定右动,用水润湿,缓慢转动。

(2)洗涤:注半管水,振荡,反复多次。

污渍可用试管刷刷洗。

(3)洗涤干净的标志: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不成滴,不成股)。

实验指导:✧验证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的实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Array课题1 空气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烧杯中的2、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1/5。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4、实验注意点:①装置必须密封好,不能漏气;②红磷必须过量,完全消耗掉集气瓶内的氧气;③不能用木炭、硫粉等代替红磷。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

2、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用途:提供呼吸(如:潜水、医疗、登山等);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宇航)3、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冷冻剂、灯泡充氮、食品防腐、制硝酸和氮肥等。

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①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②用途:保护气、不同色彩的电光源、激光超导技术、医疗冷冻麻醉等。

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①按成分是否单一。

②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课题2 性质活泼的氧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1)助燃性(和木炭、硫、磷、铁丝、铝铂等反应)(2)氧化性:跟很多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①剧烈氧化:燃烧、爆炸②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酿醋、钢铁生锈等。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中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字母表示:A+B=AB(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字母表示:AB=A+B课题3 制取氧气1、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成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2)实验原理:①过氧化氢====水+氧气;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装置:①酒精灯 + 试管②长颈漏斗 + 锥形瓶(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用KMnO4制O2的步骤)(5)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6)检验方法:用带星火的木条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验满方法:用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

3、催化剂:①定义: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②特点: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③催化剂并不是非用不可;它不参加反应,不是反应物;不能改变生成物的产量。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⑴正氧负氢;正一负二。

⑵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助燃----是O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H2;2、结论: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⑵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不能分。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纯净物氧化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盐1、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③按成分是否单一。

④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铝(Al)、金刚石(C) 、氧气(O2)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

氧化物: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 等,但氧气(O2)、氯酸钾(KClO3)等不是。

3、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但不是混合物。

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液态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O2、N2、CO2等。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如:Cu、C、S、He等。

⑶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如:MgO、HCl、Ca(OH)2等。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②分子间有间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压缩气体等);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闻到气味、蒸发、挥发等);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课题3 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沉淀、吸咐、过滤、蒸馏2、过滤:一贴二低三紧靠一帖:滤纸要紧帖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

三紧靠:①烧杯要紧靠漏斗玻璃棒;②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3、硬水和软水①定义: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钙、镁离子的水叫软水。

②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蒸馏;加入化学试剂。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试管取样,然后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垃圾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危害:3、水的净化消毒杀菌:用漂白粉;除去水中悬浮颗粒:用明矾;除去色素、异味、毒素等:用活性炭;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⑴应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⑵推广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⑶生产和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⑷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1、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3、相对原子质量:①是一个比值,不是实际质量;②符号“Ar”,单位是“1”,不是”kg”;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原子的总称。

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4、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如:H表示氢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表示一个氢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表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5、元素的分类: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②非金属元素:可分为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课题3 离子一、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质子数≠电子数)2、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跟化合价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