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操作实验法,比较法。

学法:验证、探究,实践操作,抽象概括。

教学准备:不同长度的纸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知道三角形3个内角的关系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三角形3 条边的关系吗?(板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回忆什么叫做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3.用3根纸条试围三角形。

指名学生展台试围,教师指导。

(注意用纸条被折出来的那些边去围,简称“折边”)集体交流:师:围成的三角形在哪里?找一找3个顶点在哪里?生:说一说,明确围的过程中调整到“端点与端点相连,真正用上纸条的长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小组活动一:1.从8根纸条(6根11厘米,2根6厘米)中任意挑出3根纸条来围三角形。

生: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全部围成。

(11,11,11)(11,11,6)(11,6,6)2.质疑:只要有3 根纸条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生:猜想结果。

(一定或不一定)(二)活动二:实验验证。

1.将纸条分组(11,11)(11,6);(11,11)(11,6)2.思考:两根纸条能围成三角形吗?(将其中一根一刀两段)你想选择哪一组纸条来围三角形?为什么?如果选择(11,6),你准备剪开哪一根?为什么?3.动手操作,做好活动记录。

4.汇报交流中汇总活动记录表。

5.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哪些情况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哪些情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生1:选择(11,6)这一组纸条,并且剪开6厘米纸条的,都不能围成。

生2:选择(11,11)这组纸条,剪开 11 厘米的纸条,也是都不能围成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课堂实录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课堂记录【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会用该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动手实践、探索发现、归纳结论、初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验证、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学具: 3,4,8厘米的小棒,4,6,10厘米的小棒,5,6,10厘米的小棒,每个学生任意选一组。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课前交流】——师生对话师: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同学们,知道这节课要上什么课吗?喜欢数学课吗?为什么喜欢?(学生自由发言)师:看来大家对数学真的很有兴趣。

的确数学是一门有用又有趣的学科,在这里,我们不仅会学到知识,还能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拿到这把“金钥匙”!【教学过程】一、三角形知识前测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看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课件出示)132生1:第三个是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这个意见吗?生:同意。

师:前两个为什么不是三角形?(教师先指着第一个图形,引导学生说第一个不是三角形的理由,再指着第二个图形,引导学生说第二个不是三角形的理由)生2:因为第一个图形最下面的一条线段出头了,第二个图形中的两条线段没有接起来,所以都不是三角形。

师:看来,只有像这一个(教师手指着第三个图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二、问题探究,得出结论第一次活动:探究“任意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大家既然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那么“任意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请大家猜猜看!有的学生猜想:认为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有的学生猜想:认为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种猜测是对的?生:可以做实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实录.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实录.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一、游戏感知,导入新课(师出示黑板上的6根硬纸条,把4名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比赛的规则是哪队先围成三角形,哪队就获胜。

)两组代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拿硬纸条。

第一次都两组围成了。

师:围的时候,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

第二次石头、剪子、布,女生先拿三根硬纸条,很快围成了。

男生没围成功。

师:谁来帮助他们?(一生上去帮忙,依然没成功。

)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两根硬纸条的和与第三根一样长。

师:你们输了,输得服气吗?生:不服气,这三根硬纸条围不成三角形。

师:看来你们不是输在方法上,而是输在材料上。

师:你们有疑问吗?生:有。

师:有疑问是好事。

师:牛顿在树下休息时,苹果掉在他头上,他产生了疑问,是什么疑问?生: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而不会飞到天上去呢?师:在比赛前,大家都认为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可是事实上有时能围成,有时却不能围成?师:那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生1:为什么两条线段都不一样就不能围成。

生2:怎样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3:在任意两条边相加大于第三边时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从而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师:同学们想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生:用材料做实验。

师:要研究就得做实验,你们想不想做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有效进行,我们先看一下实验要求,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实验要求和报告单。

(学生每组信封里有6根线段,3根3cm、10cm、1 2cm、18cm)(学生实验,教师课间巡视。

)师:我们把围成的结果分成两类,一种是能围成,一种是不能围成。

(师在黑板左边写“能”,右边板书“不能”)首先我们来看哪三条线段肯定能围成三角形?(生汇报、师板书)能:生1: 6、6、6生2: 6、12、17生3: 6、6、10生4: 10、12、18生5: 10 、12、6思考1 0、12、6这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电脑加以验证。

师:那不能围成的有几种情况。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四下教材第40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2、经历猜测、验证、交流、归纳等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持续积累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猜测、验证、归纳结论等探究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围成情况以及“任意”一词。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活动记录单、纸条。

教学过程:一、【问】通过自己围三角形,初步发现问题。

师:如果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大家说需要几根?生:三根。

师:请每人拿出三根,赶紧围一个三角形。

生操作。

师:都围成了吗?有人没围成,咱看看他为什么没围成?请没围成的同学上来展示。

师:我们一起来帮他,好吗?外边的端点已连接好,把上边的两个端点往下落落不就行了吗?落了落,没围成。

师:再落落呢?还是围不成。

师:原因在谁?生:在小棒的长度,有的太短,有的太长。

师:接下来,你想研究什么?生: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师:即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板书:三角形的边(评析:一、创设情境,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探索的方向。

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渗透“围”的方法,为后面的学生活动做好充分铺垫。

)二、【探】1、猜:小组活动,初步猜测。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你们想怎么研究?生:用小棒代替三角形的边,动手做做看。

师:请各组同学把小棒合在一起,任意拿三根,围围看。

这样重复多做几次,看到底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有什么关系?为了提升效率,我提几点操作建议:①、每组固定一名操作员,组长负责记录。

②、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③、在组内交流你们的思考与发现,并归纳为一句话写在纸条上。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快得出结论!生:实行小组活动。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学生已经知道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等知识,这就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新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4内容。

教材在例3中呈现了选择路线的问题,明确了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而路线图就构成了一个近似的三角形。

在学生选择路线的过程中,也就对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了初步的感知。

例4借助实验,让学生经历剪、拼三角形,目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原因,最终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最后,运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动手实践、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初步应用等数学活动过程,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和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操作比赛,发现问题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呢?生: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师:谁能补充?生: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对,要首尾相接。

如果给你3根小棒,会围一个三角形吗?生:(齐)会。

师:好!请大家拿出1号信封的3根小棒,用它们作为三角形的3条边,来围三角形。

比一比,哪个小组在30秒内能围成三角形,并且围成的三角形最标准。

学生活动,教师计时,到时间后叫“停”并让围出三角形的同学举手,结果第一、二两个组都举起了手,第三、四两个组的同学中很少人举手。

师:第三、四两个组的同学中怎么这么少人举手呢?师:这样吧,我们先请第一、二两个小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看看他们是怎样围成三角形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实录.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实录.docx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一、教学EI标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

2.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 从而提高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丁•第三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具准备:各种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纸条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幅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出示课件)师:观察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与经邮局再到学校的这两段路近似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师:这里的每一段路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边)设疑:为什么走这条路是最近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师:刚才看到的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是三角形,你能说一说,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生:三个顶点,二条边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师:同学们前面学习的知识非常的好,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活动一:小组合作体验发现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你们桌上的木条亲手搭建一个个的三角形,要求是每个三角形只能用三根木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五根木条搭建三角形。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吗?通过观察三条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吗?师:如果用纸条来围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纸条?生:(齐声回答)三根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三根纸条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生:能生:不能师:有的同学说能,有的说不能,到底能不能,我们动手来围一围。

1.分组探究,汇报结果师:全班每六个人一组,由一名组长负责记录实验结果,其他五名组员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生:汇报活动结果(课件演示)师:解决两根5厘米纸条和一根10厘米纸条能否围成三角形的难题生:按顺序,分组汇报次数三边长度(c m )结果三0角形三条边H(1)4, 15,7否4+7<15(2)5, 11,16否5+11=16(3)13, 10,8能8+10>13(4)10, 4,17否4+10V17(5)5, 8,13否5+8=13(6)7, 11,12能7+11>12(7)18, 7,5否5+7V18(8)11, 4,15否4+11=15(9)8, 4,5能4+5>8师:分析,归类活动二:情景再现激活思维在这一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较难理解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形象、直观的演示出来。

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同伴互评 专家引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同伴互评  专家引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同伴互评专家引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课堂实录】学校:XX小学教师:XXX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特性、勾股定理、边长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直角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2)直角三角形有哪些重要定理?2. 概念讲解与讨论(20分钟)(1)教师以板书形式介绍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特性。

(2)教师通过讲解勾股定理引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让学生讨论和总结。

(3)教师与学生一起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巩固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理解。

3. 理论运用与实践(30分钟)(1)教师给学生布置直角三角形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2)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答练习题,并互相讨论和纠正答案。

4. 分享与反思(15分钟)(1)学生通过小组或全班展示解答过程和答案,分享思路和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3)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逐步完善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与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勾股定理的引入,学生明白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互相纠正答案,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而在课堂分享和反思的环节,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伴互评】我对本次课堂的教学效果做出如下评价:(1)教学目标:达到预期/超出预期/未达到预期(2)教学内容:内容设置清晰/内容设置不够充实(3)教学过程:导入引入好,讲解生动/设计不合理,讲解不够清晰(4)学生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学生参与度不高(5)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运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根据以上评价准则,请给出对本次课堂的评价。

《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实录新光小学周杨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师: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师: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

师: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师:是不是任意取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师:让我们来实验探究吧!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5、6、12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生:换一根小棒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1、学法指导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5厘米、6厘米、7厘米、12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

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

先看要求(大屏幕)。

操作要求:①、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②、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

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师: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3、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生:5+6〈12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5厘米的边是不能和6厘米、12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

(板书5+6〈12)你很会观察。

(课件演示)师:再说5、7、12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生:5+7=12 重合了不能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一、创设生活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师上班路线图)师:老师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班有三条路可以走,你认为老师走哪条路近呢?生1:我认为老师走第二条路近,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都是弯的,只有第二条路是直的。

生2:我也认为老师走第二条路近。

师:是啊,弯来弯去的线总是比直的线要长。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连接老师家、公园和学校三个地方,接近一个什么图形?连接老师家、国贸大厦和学校这三个地方,又接近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

师:老师走一、三两条路就好比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而走第二条路好比走了三角形的一条边,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是否可以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来解释老师上班走哪条路近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二、开展探索活动,体验边的关系1.发现问题。

师:老师手里有一根吸管,想把它随意剪成三段,什么是随意呢?生1:随自己的意思,可长可短。

师:把这根吸管随意剪成三段,能围成三角形吗?生2:能。

生3:不一定。

师:每人从材料袋中,取出一根吸管来剪一剪、围一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有的围成,有的围不成)师:看来不是随意剪成三段就能围成三角形的,这里面肯定有学问,大家想研究吗?(想)那谁愿意把没围成的作品提供给大家研究?(一学生将作品呈上)师:有谁觉得能围成,想来帮帮他?(一学生上来帮助,教师也帮助围,还是围不成) 师:怎么会围不成呢?是什么原因?请同桌同学小声商量一下。

生4:因为其中的两根吸管太短了,再长一些就围得成了。

师:同学们认为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所以围不成,那么,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多长时才可以围成呢?2.进行猜想。

生1:我认为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时才可以围成。

(板书)师:谁来发布第二个实验结果?生11: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时可以围成三角形。

(学生边说边演示围的过程,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生12: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朱国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

朱国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

朱国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朱国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一、主题导入朱国荣是一位资深的数学教师,他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在他的教学实录中,有一堂关于三角形的课程备受学生和同行的好评,那就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个主题,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数学概念。

二、深度评估1.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具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在朱国荣的课堂上,他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包括三条边的关系、三个内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课程的重点部分,朱国荣深入讲解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和角度关系。

他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三边关系的基本原理,并且引导他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例分析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朱国荣在课堂上还详细分析了一些具体的实例。

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三边关系的应用技巧。

三、广度评估1. 三边关系在解题中的作用通过朱国荣的教学实录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掌握了三边关系后,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各类几何题目,提高解题效率,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2. 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三边关系不仅仅是几何学中的一部分,它还与三角函数、向量等其他数学知识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三边关系,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几何学水平,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他数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在生活中的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不仅存在于数学课本中,它还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中,比如地理中的测量、建筑工程中的设计等。

学生通过学习三边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

四、总结回顾通过朱国荣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我们深入了解了三边关系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三角形边的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三角形边的关系》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边的关系》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边的关系,能够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角形模型、直尺、量角器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角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好奇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探索三角形的奥秘吧!”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三角形边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特点。

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讲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 教师讲解三角形类型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三角形的类型。

教师讲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3. 教师讲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教师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教师讲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都是60度。

三、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判断给定的三角形的类型。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边的关系,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版)华应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完整版)华应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千课万人”第二届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这是本人做的一节课堂实录,没有经过华应龙老师的同意!花了好几个下午才搞定,呵呵,真不容易。

感觉一:要仔细观摩一节课,你最好做这节课的课堂实录。

如果你爱她,就让她到草原;如果你恨她,请带她到草原。

两者有点相似的味道。

感觉二:确实是独具匠心,我们这辈子怕是达不到了。

对了,这就是“名家”的含义了。

感觉三:有些话从他口中讲出来,学生就特明白,这些语言就是“千锤百炼”的例子了。

感觉四:要上好一节课,特别是借班上课,还真的要有主持人的功力,呵呵,随机应变、套近乎什么的。

有时候,也真为老师难受……感觉五:老华同志也遭遇了“时间不够”的问题,自己看吧,会心一笑吧……这节课应该说不新了,因为刚才我们学校的老师已经上了一遍,我现在再上一遍,肯定不一样,所以当时我们会务的老师跟我要教案的时候,我说:真的还没有,还没有形成一个教案,所以我想等会儿这节课讲完之后,请老师们多多地给予我“批”和“评”。

请大家多多关照!(抱拳、鞠躬)谢谢!谢谢!师:同学们好!生齐:老师您好!师:真好!我就听刚才有人的那个声音好像还没有放开。

同学们好——生(大声):老师您好!师:我这有两个话筒,你身边没有话筒。

那好,这个话筒……红衣服女孩,放你这,旁边那有同学发言,就请你帮我给他们吧,好不好?这个话筒呢……(轻拍话筒试音)行,放你这吧。

那这样,我们今天要大家一起合作,刚才老师发了一个信封,是两个同学合用的,明白?两个人合用。

然后还有一把剪刀,带了吗?拿出来吧,拿出来。

师:好了。

这堂课我们就是动手……还有……(生)动脑,当然也要动嘴了,要表达出来对不对?我们是彩虹小学,对吧?是几班?(生接:四(4)班)四(4)班。

认识我吗?生:华老师!师:哦,怎么知道我是华老师的?哪个华?中国人就是“华人”。

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都是一条龙。

我的名字——华应龙!我们一起上课,已经有话筒了,等会儿我想,接着,我要提醒的:等会儿我们不但要动手、动脑、动嘴,还要比谁的眼睛更厉害。

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实录

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实录刘玲玲师:上课(师生互相问好)师:同学们闭着眼睛想一想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什么是三角形)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我这儿有三根磁铁,谁能到黑板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围一个三角形。

学生做示范,线段的端点首尾相连,围成任意三角形。

板书:首尾相连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围三角形的游戏。

请打开信封。

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怎么只有两根?师:两根小棒能围三角形吗?生:不能。

师:怎么办?生:把其中一根用剪刀剪断。

(学生根据提示操作)学生发现有的可以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请两名学生上黑板操作(两根长度相等的磁条和两根一长一短的磁条,剪短一点的磁条)学生分别进行操作师:能围成吗?(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老师给每桌同学的材料是不一样的,有的两根是同样长的,有的同桌是一长一短。

师:不能围成。

发现什么?生1:其中两根磁条的长度和与另一条相等(动画展示,当其中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边)师:能围成的你们剪断的是哪一根?生:长一点的。

(其中两根的长度和比另一根长)(动画演示,期中两条线段的比第三条长)师:为什么这位同学也没能围成三角形呢?生2:上面两根磁条的长度和小于另一条。

师:刚才你们不是说其中两根比另一根长就行吗?(其中两根长度和比另一根长)生:要任意两根比另一根长才行。

板书“任意”(动画演示,其中两条线段的和小于第三条边)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角形三边关系”(板书:三角形三边关系)师:能围成的同学你们是将长一点的小棒剪断的吧,是不是只要剪长的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不一定。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举例示范师:所以剪长一点的小棒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想要围三角形,还要开动脑筋,并不是随便剪的,无论你怎样剪,必须保证一点,其中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必须比另一边大才行。

板书: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出示结论和基础练习(判断,并说出理由,用手势告诉我和其他同学)生:4、5、6可以围成三角形。

因为4+5>6、5+6>4、4+6>5生:4、8、4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_人教新课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2.技能目标:通过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算一算、比一比,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体验“做数学”的成功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彩色纸条若干、课件、红、绿圆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发现问题师(电脑出示例3图):看,小明正准备去上学呢!这是他上学的路线图,看一看,他上学的路线有几条?生:有三条。

师:走哪条路距离最近?生:走中间这条路距离最近。

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各自表述。

)师:同学们很爱思考,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说得都有道理。

请同学们再看看图,小明上学的这几条路线围成两个什么图形?生:围成了两个三角形。

师:小明上学的这几条路线围成了三角形,每一段路正好是三角形的一条边。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来解释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初步感知,提出猜想。

师:老师准备了些纸条(a.10厘米,15厘米,20厘米;b.10厘米,10厘米,20厘米;c.10厘米,12厘米,26厘米),谁愿意把这几组纸条分别当作三角形的三条边使它们首尾相接在黑板上摆出三角形?(学生踊跃上台摆三角形,用第一组纸条能顺利地摆出三角形,而用第二组和第三组纸条摆不出三角形。

)小组讨论,提出猜想。

生1:两条短的边太短了,围不起来。

生2:那条长的边太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课万人”第二届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师:同学们好!生齐:老师您好!师:真好!我就听刚才有人的那个声音好像还没有放开。

同学们好——生(大声):老师您好!师:我这有两个话筒,你身边没有话筒。

那好,这个话筒……红衣服女孩,放你这,旁边那有同学发言,就请你帮我给他们吧,好不好?这个话筒呢……(轻拍话筒试音)行,放你这吧。

那这样,我们今天要大家一起合作,刚才老师发了一个信封,是两个同学合用的,明白?两个人合用。

然后还有一把剪刀,带了吗?拿出来吧,拿出来。

师:好了。

这堂课我们就是动手……还有……(生)动脑,当然也要动嘴了,要表达出来对不对?我们是彩虹小学,对吧?是几班?(生接:四(4)班)四(4)班。

认识我吗?生:华老师!师:哦,怎么知道我是华老师的?哪个华?中国人就是“华人”。

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都是一条龙。

我的名字——华应龙!我们一起上课,已经有话筒了,等会儿我想,接着,我要提醒的:等会儿我们不但要动手、动脑、动嘴,还要比谁的眼睛更厉害。

刚才我也注意到了,有同学眼睛不看我,却看上面这个大屏幕(笑)。

哟,真是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不过那不要,不要看那大屏幕,好不好?你可以看下面两个小屏幕,好不好?好,可以上课了吗?师:屏幕上出现三根小纸条(红、黄、蓝)。

好,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真可爱!请坐。

好,孩子,请看这:三根纸条,如果每根纸条代表一条线段,能用这三根纸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好,你来,试一下,过来吧。

哇塞,你从那边过来就行了。

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围的。

生围好后,学生自发为其鼓掌。

师:孩子,就这么一围,就让我感觉到——四几班的?四(4)班的同学前面的认识学得非常棒!(竖起大拇指)是,应该这么围。

不过,好像还有一点小问题吔。

你觉得哪还要调整一下?你来吧,女孩。

我们看她调在哪。

哦,sory!我刚才没拿话筒。

生:我认为这个线段上(指顶点处)应该调整一下,因为这里有点多出来了。

师:同意吗?我喜欢这样的认真,就差一点点都不行!是吧,必须是顶点和顶点相连,是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看到的三角形,围成的三角形在哪?是不是在这?就是这三根纸条围成的中间的空白的部分。

是不是?这样围,才是真正地用上了三根纸条的长度,对不对?好,那现在,你会围三角形了吗?打开信封。

把纸条拿出来。

几根?对,两根,两根,别找了!就是两根,都是两根。

咦,用这两根纸条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怎么做就行了?对,剪,把其中的一根剪一刀,一刀两断,就有了三根纸条,就可以围了,是不是?不过,请注意,剪的时候,我们应该这么剪(剪刀与纸条垂直),而不应该这么剪(斜着剪),明白吗?那下面我们就来个比赛:看哪一桌的同学围的三角形最标准,最规范;比比哪一大组的同学完成得最棒!好不好?时间:30秒钟。

开始!(钢琴曲响起,学生操作)师:好,时间到了,时间到了!这样,围成三角形的请举手。

哇,这大组大部分全部完成了!这一大组也全部完成了,第一大组、第三大组、第五大组,很多人都没有完成。

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你有什么问题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生:我觉得两条短的边,跟下面这条一摸一样长的话,两个顶点接不上。

师:哦,这是你发现的一个答案了!不是发现的问题。

我们说发现问题,答案等下再说,只说问题。

女孩。

话筒呢,话筒赶快过去。

生:我觉得好像剪蓝色的那条线,好像拼不成一个三角形。

师:她的问题是:好像拼不成一个三角形。

注意提问题噢,是提问题,不是说你通过刚才的实验,得到了什么结论。

而是你从刚才的大组的差距那么大,有的组全部完成了,有的组全部没完成,有的组少数同学完成,有什么疑问?孩子!是不是可以问很多很多的问题呀!(屏幕逐个出示:发现问题——大组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难道有了三条边,还不一定能拼成三角形?拼成的,为什么拼成了?没有拼成的,为什么没能拼成呢?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可以提很多问题出来呀。

我想,你肯定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嘿,那么,大组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你想说是吧?说吧,小伙子!生:嗯……我觉得、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大组剪的一条边,另一个大组剪的是另一条边!师:哦,呵呵呵,你发现这点了,很能动脑筋,小伙子!我佩服,来,给他掌声!他发现了有的小组剪了一条边,另一些大组剪了另一条边。

不过,我们有了约定啊,好了,孩子,我是“刘谦”,刚才在发给你们的信封上做了手脚,第一、第三、第五小组的两根纸条是一样长的;第二、第四小组的纸条是一长一短。

呵呵,我忒不老实是吧!有意见,是吧?啊,不管他。

其实这是表面的,别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好好分析一下,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来,孩子,围成的同学,来,第二大组,有围成的吗?围成的过来展示一下,最后一个小伙子,带着你的纸条,到前面来。

请到前面来展示,你一边说,一边做,好不好?先把两根纸条还原。

生:(把黄色纸条的拼回原来的样子)我们先这样想的,本来蓝色的纸条就比黄色的纸条短。

师:(打断学生的话)稍等稍等。

生:本来这个蓝色的纸条就比桔黄色的纸条短,如果再剪成一半的话,斜线就比直线要短了。

所以的话,肯定拼不成。

那我们就剪橘黄色的,然后(边拼摆)我就这样子的。

(仔细地让每条纸的一个角对着另一条纸的一个角)好了。

(学生自发鼓掌)师:很棒,很棒!咦,听清了吗?看看,真的拼成了,不过还可以稍微地调整一下,是不是?应该是顶点跟顶点相连,看到了吧,那,还可以再调整一下,是吧?来,来来来,小伙子,继续!过来。

还差一点点,是吧?这样子,(笑)我发现越调越乱了。

来来来,稍等稍等,我帮你,我帮你,(帮学生摆)你眼睛盯着看。

好。

(学生又自发鼓掌)这样行不行?围成一个三角形,行不行?想想,为什么就围成了呢?有没有想过呢,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来,最后那个女孩,话筒!赶快!生:他那三条,两条斜线,下面那条底线。

两条斜线一定要比下面那条线长一点,不然如果它是比下面那条线段短的话,那么,他最上方的那个顶点会出现一定的空隙。

(师不置可否,学生有几人自发鼓掌)师:嗯,好,同意是吧,掌声表达了,是吧?对,还可以点点头。

嘿,刚才我觉得那位同学我很佩服的。

除了他围成了一个非常规范的三角形而外,他还说了个,他说:我不能剪短的,有没有人剪短的?觉得剪短的行不行?他刚才说了为什么剪短的不行?哪个人说,剪短的为什么不行?来,你说!话筒,话筒。

生:嗯,因为那个短的本来就比长的要短,如果再剪短的话,那、那、那、那两条更短的边比那条长的边还要短,这样就不能拼成了。

师:嗯,真好!真好!孩子。

所以我觉得刚才我欣赏那位同学,包括和那位同学一样想法的同学。

非常棒的就是,我们拼成的,一长一短的两根纸条拼成一个三角形,不是碰巧拼成了,而是我们思考过了。

来,我们实际看看:如果两根纸条,一长一短,来剪那根短的,会是什么结果。

(师操作:剪,然后拼在两端顶点上,中间有很大空隙搭不在一起)能拼上吗?为什么就拼不上了呢?为什么拼不上?来,小女孩。

生:因为蓝色的这条线段,要比红色的这条线段要长,之后拼成,如果把红色的线段再剪短的话,本来就比蓝色的线段长了,它就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师:什么?你听到了吗?把话再说一遍,为什么拼不成?生:因为红色的线段比蓝色的线段要短,再把红色的线段再剪短的话,就不能……师:嗯,没有“再剪短”,只把它们一分为二了,呵呵,是不是?生:(继续)就不能拼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师:谁能比她说得更流畅一些!(拇指竖着对发言的学生)佩服,你是第一个站起来说的,说的就是对的。

来谁能比她说得更流畅一些!来,那女孩,最边上的那个女孩。

(面向大家)你想想,应该怎么说呢?为什么就没本能拼成呢?生:我认为的话,它本身就是比它这条边短,再剪短的话,它……师:注意,注意,你说得又跟她一样。

她说“再剪短”,不是,把它分成了——生:两份了。

师:这两份合起来——生:合起来两份,斜起来就更短了,然后就拼不成了。

师:哦,我明白了,还是刚才我错了,你是对的!你的意思就是本来就更短,斜起来就更短了,就拼不成了,是这意思,是吧?谢谢你教育了我,你想的是对的。

斜起来就更短了,(双手指上翘斜起来),往下一点,就更靠近了,但是,能够接得上吗?接不上,是吧。

但你想一想:怎样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怎样才能围?话筒拿在手中啊。

生:我们剪那条较长的那根线段,就能围成了。

师:剪短的就不行,剪长的就行了,是吧?你这么想想:剪长的为什么就行了?剪长的为什么就行了?是不是刚才那位女同学说的,因为把长的一分为二之后,那两条边的和怎么样——生:如果我们把那个短的剪短的话,“曲线”是比直线短的,那就会更;如果我们剪长的话,“曲线”就可能跟直线差不多长。

师:好,孩子,明白他的意思?(在实物投影上指着说)这是一个曲的,这是一个直的,它这两条边合起来肯定要比这条边怎么样?(生:长)说得真好!我觉得更佩服你的,是你能够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直的更短,拐弯的、曲的就怎么样——长了。

真好,咦,孩子,不说了,看看,刚才这样一个剪短的和剪长的,有剪短的做比较,我们就更好地认识了剪长的才行,为什么?是不是呀?这就像空气一样,我们置身其中毫不觉察,当我们的身边没有空气了,我们不能活了,才会感觉到空气的重要。

是吧,往往我们都是等到失去了,才知道曾经拥有过。

人一般都是这样。

(笑)好,孩子,我们刚才知道了:三角形必须,它的两条边要怎样?这两条边的和,比第三条边短行不行?怎么才行?哎,要比它长!也就是说:两边的和要怎么样?(生:比第三条边……)对,比第三条边怎么样?对,比第三条边长。

也可以用一个词叫“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吧。

三角形具有这样的特点。

哎,刚才我们是拼成的,一长一短的。

我们发现了,刚才那个没有拼成的,第一大组是两条一样长的,是不?第三大组也是,是吧?哎,两个一样长的,有没有拼成的?你,说!生:不可以拼成,因为曲线本身就比直线短,本身两条边是一样长的。

如果把它改成曲线的话,那就更短了,就拼不成了。

师:嗯,要注意,我们本来两个纸条是怎么样?一样长的。

请你们再考虑一下他说的话。

好了,孩子。

请问刚才两根纸条一样长的,有没有拼成的?有没有?看见有人举手的。

来、来、来,第五大组,刚才不就有人举手的吗?来,过来展示一下。

来,就这上面。

先把两根纸条还原,让我们看到是什么样的。

生:嗯,他就是两根一样的,两根一样的可以把一根剪断,或者把另一根剪断,都是一样的。

师:(笑)只要剪断其中一根。

来,稍等,孩子!好。

生:先剪断蓝色的这根,这样就可以了。

师:怎么样?(生自发鼓掌)我佩服你的勇气!那么多人都没举手,你还敢到前面来做,并且还真的做成了!来,为他的勇气鼓掌!真好,真好!哎,刚才你们其他人说拼不成,现在不是拼成了吗?嗯,你说?生:嗯,因为那个两边的和等于或者大于第三边,都能拼成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