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

合集下载

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进展

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进展

重金属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常图09903008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法摘要:介绍了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结合土壤、污泥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了国内外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进展。

分析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长,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污染也在逐步加剧。

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有机集成,实现经济、有效生态清淤与处置,将是河流底泥污染异位修复的发展方向。

通过列举王春凤对广州市河流的污染研究、刘伟对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污染的研究、杨卓对白洋淀湖区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以及赵丽霞对汾河底泥污染的等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重金属对我国河流的污染之严重。

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长,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污染也在逐步加剧。

1999年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141个国控城市河段中有63 . 8%为Ⅳ至劣V类水质[1]。

水体底泥的污染状况是全面衡量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因素[2]。

纳入水体的重金属大部分在物理沉淀、化学吸附等作用下迅速由水相转入固相,沉积于河涌底泥中,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被重新释放出来,使水体的重金属浓度增高,出现明显的二次污染。

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前国内外对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三者的联合治理。

当前对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调查与评价较多,对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进展的综述相对较少。

本文在介绍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河流底泥的治理技术进展,以期为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二、我国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在我国,许多河流或湖泊底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王春凤等[3]研究表明,广州市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工业活动是主要原因。

刘伟等[4]研究显示,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沉积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n、Pb和Cu污染是上海市小城镇河流重金属污染的一大特征,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地面冲淋是河流沉积物Pb的一个重要来源。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形式,可以为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等提供重要的支持。

然而,近年来,许多水库底泥中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对水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以及相关的修复技术研究。

一、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原因水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排放、农业和城市污水以及大气降尘等因素导致的。

工业生产常常伴随着废物的排放,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工业废水中释放到水体中,逐渐沉积到水库底泥中。

农业和城市污水中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也含有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通过农田灌溉和雨水冲刷进入水库。

同时,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也会通过降尘的方式进入水库,进一步加剧了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

二、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进入食物链,最终积累到鱼类等高级生物体中。

这会导致食物链中的生物体数量减少,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重金属元素还会对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植物产生毒性影响,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这将导致水库水质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同时,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也会渗透到地下水中,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供水质量。

三、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为了解决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修复技术。

一种常用的修复技术是物理方法,例如抽取和转运底泥。

通过抽取底泥并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底泥转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另一种常用的修复技术是化学方法,例如添加螯合剂和沉淀剂。

螯合剂可以与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形成络合物,使其失去毒性。

沉淀剂可以通过沉淀作用将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固定在底泥中,防止其进入水体。

这些化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但也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生态底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生态底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生态底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底泥作为水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长期受到各种污染物的积累和堆积,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开展生态底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底泥治理的必要性底泥是水体中自然沉积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物和泥沙混合物的沉积物,通常包含大量悬浮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底泥中的有害物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重金属可以进入水体生物体内,并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此外,底泥中的污染物还可能导致水体寿命缩短、水质劣化等问题。

三、生态底泥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为了解决底泥治理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治理。

其中,物理法主要是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底泥进行清理和挖掘,达到底泥治理的目的。

化学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底泥中的化学环境,来促进底泥的沉降和吸附。

生物法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机制,通过生物修复和生态纳污系统等手段修复污染水体。

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生态底泥治理技术难以达到彻底清除污染物的效果,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技术,实现底泥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底泥治理技术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水环境的特点和底泥类型进行科学评估和选择。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目前生态底泥治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1. 研究和推广多技术组合应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治理手段,综合运用实现底泥治理的最佳效果。

2. 着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底泥治理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生物治理方面,可以开展盐碱地菌群修复、自然更新等方面的研究。

在物理处理方面,可以考虑开发新型设备、改进现有设备的清理效果等。

3. 重视底泥治理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治理效果符合国家底泥污染物排放标准,防止对治理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4. 加强底泥污染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底泥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和分布规律,为底泥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

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

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底泥淋洗技术.......................................................................................................................................... .....................................一、技术原理底泥淋洗是指在各种洗涤药剂作用下,利用水力洗涤的方法将污染物从底泥转移到水相,再处理洗涤水。

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二、工艺流程三、技术特点能够处理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底泥,同时实现底泥资源化及重金属的有效回收。

自然修复技术.......................................................................................................................................... ....................................一、技术原理自然修复治理污染底泥是指截断外界污染物的汇入,不对底泥施加干扰,利用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化学过程限制、破坏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二、技术要求主要依赖于污染源的控制,同时需要长久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地球化学、生物、模型分析等。

三、技术特点自然修复技术适合污染物分布范围广且含量较低的区域治理。

修复成本较低,但治理时间较长。

非原位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 .....................................一、技术原理非原位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污染底泥与化学试剂或者粘合剂混合,形成固体结构,将污染物限制或固定在其中,使污染物质转化为溶解性较低,迁移性较差或毒性较小的形式。

底泥治理方案

底泥治理方案

底泥治理方案底泥是水体中沉积的泥沙颗粒,经常会积聚在湖泊、河流和水库的底部,导致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底泥问题,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底泥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底泥治理方案,旨在提供对底泥治理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底泥调查和监测在制定底泥治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调查和监测。

通过采集底泥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底泥的组成、含量以及可能的污染源。

同时,监测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评估治理效果和风险。

二、底泥处理技术选择根据底泥的性质和污染情况,选择相应的底泥处理技术。

常见的底泥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

例如,利用沉淀和过滤等过程将底泥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颗粒较大的底泥和浓度较高的污染物。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底泥中污染物的性质,从而使其转化为易于去除的形式。

例如,利用絮凝剂将底泥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通过沉降或过滤将其去除。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基于生物学原理,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例如,利用特定的细菌和藻类可以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和一些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三、底泥处理工程操作在确定了底泥处理技术之后,需要进行底泥处理工程的实施。

以下是底泥处理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1. 底泥挖掘和清理首先,需要对水体中的底泥进行挖掘和清理。

可以利用挖掘机和吸泥船等设备将底泥抽取到岸边,并进行初步的分离和过滤。

2. 底泥处理设施建设根据选择的底泥处理技术,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

例如,如果采用物理处理技术,需要建设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如果采用化学处理技术,需要建设加药系统和絮凝池;如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需要建设生物反应器和氧化池等。

3. 底泥处理过程将挖掘清理得到的底泥送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研究

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研究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1, 11(1), 124-129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1 in Hans. /journal/aephttps:///10.12677/aep.2021.111012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研究周小清,郭瑜,李伟健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收稿日期:2021年1月11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22日摘要在底泥处理处置工程中,对于重度污染底泥,目前使用的固化剂处理后余土往往还达不到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本研究通过大量试验,并在检测分析基础上得出了固化剂改进配方,使铜的浸出值从1.87 mg/L 下降到<0.01 mg/L,使固化处理后余土达到了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要求,提高了固化余土的资源化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关键词重金属,固化剂,配方,稳定化Study on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theHeavily Polluted SedimentXiaoqing Zhou, Yu Guo, Weijian LiPearl River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Jan. 11th, 2021; accepted: Feb. 15th, 2021; published: Feb. 22nd, 2021AbstractFor the heavily polluted sediment in the sediment treatment and disposal project, the residual soil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uring agent often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s to improve the formula of curing agent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In this study, a large number of tests were conducted and improved formula of curing agent was obtained based on detection and analysis. Leaching value of heavy metal Cu from1.87 mg/l to <0.01 mg/l. The improved curing agent was applied in production, which made the周小清等residual soil mee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achieved an ideal prac-tical effect.KeywordsHeavy Metal, Curing Agent, Formulation, Stabilization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背景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水系众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污水大量排入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在河湖底泥中沉淀、聚集,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污染物又会释放入水体中,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1][2][3][4]。

污染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治理研究现状

污染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治理研究现状

几乎大小河流都受到重金属污染。方盛荣 …等研究 了南京市莫愁湖 、 玄武湖 、 秦淮河等 1 3 个底泥样品 中的重 金 属 的形 态 分 布情 况 ,结 果表 明底 泥 中 P b , c u , Z n , N i , c r 主要 以有机结合态 和残渣态 存在 ; 万 金柱 E 2 ] 对广州市 3 1 条 内河 涌底 泥性 质 进 行 了较 为 系统 的 调查 研究 ,广州 市河 涌底 泥 中重金 属含 量水
的影 响 , 对 底 泥重金 属 的治理 研究 相对 较少 。 本文 分 析 了底泥 中重金属 的释放 机理 ,简单介 绍 治理 底 泥
污染 已相 当严重 ; 刘志彦 E 3 3 等以辽 宁省沈阳市细河 河道底泥为研究对象 ,发现 c d 富集程度达 6级 , 为 严重污染 ; 张兴梅 [ ] 等 以三峡库 区重庆主城区段水
平远 远超 过 土壤 背 景水 平 , 多处 在 中至 重污 染 水平 ,
物、 鱼类和微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刘艳平 _ 7 _ s l
等研 究河 流 底 泥重金 属 污染 对鳙 鱼 血细 胞微 核率 和
水生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河流底泥重金 属c d 污染对细胞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 。 目 前 国内对河流 、湖泊底泥重金属的研究偏重 于重金属的分布 、 污染特征以及重金属对生物 、 生态
国 内对 河 流底 泥 重金 属 的研究 不 少 ,文 献显 示
差不大 ; 彭涛 _ 5 等对扬州古运河底泥重金属污染潜 在生态危害进行 了调查与评价 , 结果表明 , 古运河各 监测断面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级 为轻微至强 , 下 游因曾经有工厂聚集 , 污染程度高于上游 , 毒性系数 较大的 c d 和H g 的潜在生态危害始终排在首位。 也有学者研究底泥重金属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 成 的影 响 。 张 文强 [ 6 ] 等研 究 发现 , 水体 底泥 重金 属污 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如大型水生植物 、藻类 、底栖动

河道底泥处置方案

河道底泥处置方案

河道底泥处置方案背景河道底泥是一种由河底的泥沙和有机物质混合而成的淤泥,它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潜在的污染物质源。

当河底底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有机物质时,它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水生物群落的健康以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因此,控制河道底泥中的污染物质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河道底泥处置方案,以便对污染控制进行更好地管理。

方案1:生物处理生物处理被认为是一种环保治理技术,它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微生物群(如吞噬细菌)来分解污染物质,建立一个微生物降解链来控制底泥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加速底泥的降解,进而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简单性质。

例如,这种方法可以加速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的降解,降低河流生态系统的中毒效应。

它可以是最有利的选择之一,但此方法的常规操作一般需要较大的投资和高昂的维护成本。

方案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可以在底泥中添加化学药剂来加速有害物质分解和去除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底泥中添加化学剂来稳定重金属离子,使其难以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从而减轻污染影响。

化学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可能伴随着化学剂残留,其环保性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

方案3: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技术可以是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河床上的污染物,包括吸附、筛选和分离等。

此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速度,可以清除大约90%的重金属在底泥中的残留物。

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成本更低、环保和易于操作。

然而,当污染非常严重时,仅使用物理处理技术可能很难完全清除所有污染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方案4:焚烧处置焚烧处置是一种在河底底泥中燃烧污染物的方法,然后以气态或灰烬的形式将其排放。

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质通常会被氧化或转化成较安全和可处理的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能够完全消除污染物质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然而,它的显著缺点在于产生有害的空气污染物。

由于它可能会产生显著的环境和健康影响,焚烧只能在高度受控的条件下进行。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城市河道底泥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

其中,重金属是一种严重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铅、镉、铜、锌、铬等。

重金属具有毒性和稳定性,不易分解和迁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有机物通常包括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氯化烃、多环芳烃等。

有机物对水体有毒性,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营养物主要指氮和磷,主要来自城市排放的废水和农业排放的肥料。

营养物过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体生态平衡。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的来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水、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等。

城市排水中含有废水、雨水和污水,其中废水和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营养物,以及重金属和其他毒性物质。

工业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农业污染则是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化学物质和营养物的过量流入河流并沉积于底泥中。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治理与修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

常用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

物理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清除和物理隔离的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挖掘和吸取法、渗透板法和包覆法等。

物理清除和物理隔离的方法可以将底泥中的污染物彻底清除或隔离,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经济投入,所花费的成本比较高。

化学技术主要采用化学稳定化和化学还原的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天然材料修复、氧化还原法和酸碱萃取法等。

化学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底泥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并能降低底泥中的污染物浓度,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化学反应的产物,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在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治理与修复中,应综合融合多种技术,根据污染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

此外,底泥治理过程中应注重污染防控,以避免底泥再度污染,从而实现底泥污染的根治。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一、前言底泥重金属是指铅、镉、铬、汞、砷等具有毒性的金属元素,在水体中一般以颗粒态或溶解态存在。

由于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等活动的开展,底泥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因此,对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技术指南主要从底泥重金属的来源、污染形式、评价方法、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者和决策者有所帮助。

二、底泥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形式1.来源底泥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经过处理后排放到水体中,造成底泥重金属的污染。

(2)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饲料等含有重金属,经过土壤的排泄和农田的农田,最终导致底泥重金属的积累。

(3)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底泥重金属,经过垃圾处理后排放到水体中,也是底泥重金属的一大污染源。

2.污染形式底泥重金属的污染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颗粒态。

部分底泥重金属以颗粒态存在,其主要影响是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2)溶解态。

部分底泥重金属以溶解态存在,其主要影响是直接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3)生物有效态。

部分底泥重金属可以转化为生物有效态,进入生物体内产生毒性作用。

三、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底泥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常用的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是最常用的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采样、样品准备、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

化学分析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为评价底泥重金属的环境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底泥中的蠕虫、鱼类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生态效应来评价底泥重金属的环境质量。

底泥处理处置方案

底泥处理处置方案

底泥处理处置方案概述底泥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形成的含有一定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的沉淀物。

因为底泥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水体环境以及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底泥处理处置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底泥处理方法目前,底泥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技术是一种简单、易操作、处理效果比较稳妥的处理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沉淀2.滤过3.自然耗沉化学处理化学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与其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沉淀物,在处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去除底泥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常见的方法有:1.加药沉淀法2.化学釜法3.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对底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合成和降解,达到减少解决污染物的目的,常见的方法有:1.培养微生物法2.含氧处理法3.不含氧处理法热处理热处理技术是将底泥进行高温加热,使底泥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等分解,常见的方法有:1.热气干燥法2.热解法3.烟气法底泥处理处置方案在选择适合的底泥处理方式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底泥的性质、储量、分布、环境质量标准、治理成本以及治理后的影响等。

1.应用生物处理技术结合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在处理有机物等方面效果较好,而物理化学技术在处理重金属等方面效果较好,两种技术的组合能够有效处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提高处理效果,并且避免单一技术的不足。

2.将处理好的底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经过处理的底泥,其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已经得到有效去除,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治理成本。

3.应用多种底泥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对于性质较为复杂的底泥,如果采用单一的底泥处理技术可能会无法充分发挥处理效果甚至会有副作用。

因此,可以采用结合多种处理技术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综合治理效果。

结语底泥处理处置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环境问题,采用合适的底泥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底泥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同时还能节约资源和降低治理成本。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一、污染底泥修复技术筛选修复技术的筛选与污染物、场地特征情况、修复成本、修复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修复时间、技术可获得性等各种因素相关。

在修复技术的筛选方面应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针对沟渠池塘内污染物特征:由于涉及沟渠中污染物种类浓度均不同,因此需要结合污染浓度选择合适的场地清理方法。

2.修复技术成熟可靠:目前,国内外针对河塘沟渠有多种疏浚清淤技术,对于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有些技术已经成熟,有些还在研究阶段。

为了保证该沟渠清理顺利完成,本方案设计采用成熟可靠的修复技术,避免采用不成熟的修复技术。

3.修复时间合理:为尽快完成该底泥修复工作,降低修复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在选择修复技术时,同等条件下,选择场地修复时间短的技术。

4.费用经济合理:本方案将结合污染物特性,选择几种经济可行的清理技术,既满足修复要求,又尽量控制清理费用。

5.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在修复施工过程中,控制二次污染,减少污染底泥的转移,减少废气、废水、扬尘、噪声等排放,将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

6.修复效果好:污染底泥修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恢复沟渠池塘原有的环境,确保环境安全及周边居民健康。

技术筛选矩阵见表1-1.二、本项目修复技术方案确定根据上述修复技术比选,综合考虑本项目污染程度、修复技术的科学性等因素,推荐以下修复技术作为主要技术。

1.针对单独重金属污染底泥以及重金属与氟化物复合污染底泥,选用稳定化修复技术进行集中处置,处置合格土进行安全利用,可考虑采用异位临时储存+固化稳定化技术组合处理。

2.针对单独有机物污染底泥,化学氧化技术适用于本项目有机污染底泥的修复,且操作简便,修复时间短,原位、原地、异位均可操作,施工灵活,因此本次项目选用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作为本项目有机物污染修复的优选技术。

3.针对有机物与重金属、有机物与氟化物复合污染底泥,考虑到修复有机物加入的化学氧化药剂会对底泥中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相互干扰,造成修复效率的降低,因此本项目考虑按化学氧化+稳定化的顺序修复复合污染底泥。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底泥重金属污染是近年来在环境保护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源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放等来源,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影响。

因此,对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保护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就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底泥重金属的来源和危害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放等。

这些重金属在底泥中富集并长期积累,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

其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衍和免疫系统功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二、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1.底泥采样与样品处理进行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首先需要进行底泥采样与样品处理。

底泥采样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确保采样时底泥代表性和完整性。

采样后的底泥样品需要进行干燥、研磨、过筛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测试。

2.底泥重金属含量测定底泥重金属的含量测定是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

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进行底泥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通过对不同重金属的含量分析,可以评价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3.底泥重金属形态分析重金属在底泥中的形态对其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底泥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可以了解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

目前常用的形态分析技术包括BCR法和Tessier法等。

4.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措施。

5.底泥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除了对重金属污染的含量进行评价外,还需要进行底泥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

通过对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扩散规律、生态毒性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为底泥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语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是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处置分析

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处置分析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4DOI:10.16660/ki.1674-098X.2007-5640-5251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处置分析①祝雷(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167)摘 要:底泥中的重金属是重要的污染物,其具有持久性毒性,较难降解,会在水中生物体内累计,破坏生物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所以,应加大对底泥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分析其风险,以找到适宜的处置方式。

本文对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及来源进行了概述,对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及其带来的危害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底泥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价 处置中图分类号:X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b)-0074-03Risk Assessment and Disposal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in SedimentZHU Lei(Shenya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110167 China)Abstract: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are important pollutants. They have persistent toxicity and are difficult to degrade. They accumulate in aquatic organisms, destroy organisms and seriously har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detection of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and analyze their risks in order to find an appropriate disposal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sources of sediment were summarized,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heavy metals and the hazard risk brought by it were analyzed, and several disposal technologies were listed.Key Words: Sediment; Heavy metal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Disposal①作者简介:祝雷(1980—),男,满族,辽宁沈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咨询、环境检测及环境科研。

重金属水污染及治理

重金属水污染及治理

重金属水污染及治理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对水质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铬、铅、钒和钴等。

其中以汞的毒性最大,镉次之。

此外,砷虽然不属于金属,但由于其毒性,故也将其归为重金属污染。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十分广泛,最主要的是工矿企业排放的废物和污水。

由于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因而受污染的区域很大,较难控制,危害严重。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所以重金属污染是水质污染的重点防治对象。

1重金属污染成因及其特点1.1 重金属污染特点重金属污染与有机污染物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

而重金属十分稳定,很难在环境中降解,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逐步蓄积富集;或者被水中悬浮粒子吸附而沉入水底淤泥中。

某些重金属,如无机汞,能够通过微生物转变为毒性更高的金属有机物,例如甲基汞。

1.2 重金属污染成因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污染源主要有金属矿山、电池厂、仪表厂、颜料厂等。

随着污染物的排放,重金属以单质或离子形态进入水体,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通过食物链或者饮水进入生物体内,并在生物体中富集,在一定的部位或者特定的组织器官中达到一定浓度,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3 鉴别方法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往往是有色的。

因为废水中一般含有铬酸盐、铜盐、铬盐、亚铁盐等等可溶性着色重金属盐以及硫化铜、硫化铁和硫化锆等不溶性着色重金属化合物,所以有色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必然使水体外观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可根据水体颜色变化或加深来判断水源已被严重污染。

2 重金属中毒机理重金属进入人体,会和人体内的某些酶结合,抑制人体必须的蛋白质的合成,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或是抑制酶活性,影响人体内离子调节,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凝固、变形、失去活性;有些重金属还能影响神经系统,抑制和干扰神经系统功能。

重金属底泥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重金属底泥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制剂与污染底泥发生氧化、还原、 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制剂与污染底泥发生氧化、还原、 沉淀、聚合等反应, 沉淀、聚合等反应,使重金属从底泥中分离或转化成无毒 的化学形态。主要有氧化还原、湿式氧化、 的化学形态。主要有氧化还原、湿式氧化、化学浸提等方 常常与物理修复结合在一起应用。 法,常常与物理修复结合在一起应用。化学修复方法存在花 费大量化学药剂, 费大量化学药剂,运作困难以及一些固化药剂可能对水生 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缺点。 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缺点。 利用化学药剂浸提, 利用化学药剂浸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底泥中重金属 的含量,常用的萃取剂有EDTA 乙二胺四乙酸) PDA( EDTA( 的含量,常用的萃取剂有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PDA(嘧 一乙酰乙酸) 通过研究,认为采用调整pH或 调整pH 啶-2,6一乙酰乙酸)。通过研究,认为采用调整pH或氧化 还原电位的方法 能将底泥中的重金属固定, 的方法, 还原电位的方法,能将底泥中的重金属固定,从而有效防 止疏浚污泥中重金属的迁移。用粘土、 止疏浚污泥中重金属的迁移。用粘土、有机物等物质来吸 附重金属也可以达到固定的目的。 附重金属也可以达到固定的目的。
单项污染物的实测值与评价指标的比地积累数法所有单因子污染分指数的权数平均值综合考虑污染物的最大污染值和各污染分指数logopage12污染等级划分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全面反应了各污染物对底泥污染的不同程度同时突出了高浓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用综合污染指数判定底泥污染的现状较为客观污染指数分级见下表
LOGO
影响因素较多, 影响因素较多, 且具有不确定性
Page 18
LOGO
显示, 根据调查2011显示,我国水 系底泥重金属普遍较环境背景更 为富集, 为富集,底泥重金属含量超环境 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80%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80%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底泥重金属超背景最普遍的元素 是总铅。参评重金属“超背景率” 是总铅。参评重金属“超背景率” 顺序为:总铅(46.4%)> %)>总镉 顺序为:总铅(46.4%)>总镉 43.4%)>总汞(40.8%)> %)>总汞 (43.4%)>总汞(40.8%)> 总锌(33.8%)>总铜(21.6%) %)>总铜 总锌(33.8%)>总铜(21.6%) 总铬(11.9%)>总砷( %)>总砷 >总铬(11.9%)>总砷(9.6 %)。

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理技术

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理技术

精品整理
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理技术
一、技术概述
高分子螯合剂是一类具有螯合重金属离子功能的高分子。

螯合剂稳定化处理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危险废物经过处理后其增容比远低于其它常规的固化/稳定化方法。

水泥固化后的增容比达1.5~2,使占用土地面积和处置费用增加,而采用螯合剂处理废物时固化后体积几乎没有增加,其增容比常常小于或等于1,从而减少了后续处置量,降低了费用。

另外,由于重金属形成了稳定的螯合物沉淀,一般情况下难以浸出。

结合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污染现状及实际情况,螯合剂稳定化处理技术将更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实用价值。

二、技术优势
提出了高效稳定清淤底泥中高含量重金属离子(重度污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技术。

优化了硫化物添加剂、粉煤灰、水泥以及河沙的配比以及固化体养护时间等操作参数。

构建了利用水泥、粉煤灰及硫化物添加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技术工艺,并申请了相关专利: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201010242352.X,利用水泥与有机硫化物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方法.201210464084.5.
三、适用范围
内源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重金属底泥治理 意义

重金属底泥治理 意义

重金属底泥治理的意义1. 引言重金属底泥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被排放到水体中,进而沉积在水底形成底泥。

这些重金属底泥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进行重金属底泥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环境保护2.1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重金属底泥中的有毒物质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一方面,它们会降低水体中氧气含量,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另一方面,有毒物质还会蓄积在鱼类等食物链上层级较高的生物体内,进而危害食肉动物和人类健康。

通过治理重金属底泥,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2.2 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对水体的化学性质产生影响,改变水体的酸碱度和溶解氧含量,进而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治理重金属底泥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水体化学性质的影响,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促进水体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循环。

2.3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水资源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重金属底泥污染会破坏湿地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导致湿地退化。

通过治理重金属底泥,可以修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维持其功能完整性。

3. 人类健康保障3.1 防止食物链污染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食物系统。

例如,鱼类摄入了富含重金属的底泥颗粒后被人类捕获食用,导致人类摄入过量的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神经系统损害、肾脏功能受损等。

治理重金属底泥可以减少食物链污染,保障人类健康。

3.2 减少空气污染重金属底泥中的有毒物质在干燥或风力作用下会被搬运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人们长时间暴露在重金属污染的空气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通过治理重金属底泥,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改善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4. 可持续发展4.1 促进经济发展重金属底泥治理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产业的系统工程。

底泥洗脱技术

底泥洗脱技术

底泥洗脱技术底泥洗脱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底泥和悬浮物。

底泥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底部积累的沉积物,其中富含有机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

底泥洗脱技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底泥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以改善水体质量。

底泥是水体中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在底泥中,有机物质的降解和重金属的释放会导致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底泥洗脱技术应运而生,用于处理底泥污染问题。

底泥洗脱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洗脱、化学洗脱和生物洗脱三种方法。

物理洗脱是通过力学手段将底泥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挖泥船、挖泥机等。

化学洗脱是利用化学物质与底泥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常用的方法有氧化、还原、络合等。

生物洗脱则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常用的方法有微生物降解、植物吸附等。

在实际应用中,底泥洗脱技术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使用。

首先需要进行底泥的采样和分析,确定底泥中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洗脱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

在物理洗脱中,可以根据底泥的粒径大小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在化学洗脱中,需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反应条件;在生物洗脱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微生物或植物种类,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底泥洗脱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底泥的性质、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洗脱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试验和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洗脱效果。

除了底泥洗脱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水处理方法来改善水体质量,如生物修复、化学沉淀、活性炭吸附等。

这些方法可以与底泥洗脱技术结合使用,以综合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

底泥洗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底泥和污染物。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洗脱方法,并进行试验和监测以优化工艺参数。

通过科学合理的底泥洗脱技术,可以改善水体质量,保护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
底泥淋洗技术.......................................................................................................................................... .....................................
一、技术原理
底泥淋洗是指在各种洗涤药剂作用下,利用水力洗涤的方法将污染物从底泥转移到水相,再处理洗涤水。

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二、工艺流程
三、技术特点
能够处理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底泥,同时实现底泥资源化及重金属的有效回收。

自然修复技术.......................................................................................................................................... ....................................
一、技术原理
自然修复治理污染底泥是指截断外界污染物的汇入,不对底泥施加干扰,利用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化学过程限制、破坏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二、技术要求
主要依赖于污染源的控制,同时需要长久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地球化学、生物、模型分析等。

三、技术特点
自然修复技术适合污染物分布范围广且含量较低的区域治理。

修复成本较低,但治理时间较长。

非原位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 .....................................
一、技术原理
非原位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污染底泥与化学试剂或者粘合剂混合,形成固体结构,将污染物限制或固定在其中,使污染物质转化为溶解性较低,迁移性较差或毒性较小的形式。

技术方法包括沥青、水泥、石灰稳定化等。

二、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