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陌生人》

合集下载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案名称: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学会如何辨识陌生人;2. 知晓遇到陌生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3. 培养小班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陌生人的定义和特点;2. 如何辨识陌生人;3. 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如何做;4. 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 幼儿安全教育图片、实物道具等;2. 讲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的设备;3. 绘本《小红帽》。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陌生人,然后让他们描述陌生人的特征。

- 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在外面遇到过的陌生人的经历,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2. 学习内容呈现- 通过图片、实物以及故事等方式,介绍陌生人的定义和特点。

- 播放相关视频或讲述陌生人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陌生人可能对他们造成的危害。

- 读绘本《小红帽》并与幼儿互动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不应随意与陌生人交谈和跟随陌生人行动的道理。

3. 活动讨论-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筛选出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注意的项目,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 引导幼儿思考应对陌生人的具体方法,例如不上陌生人的车,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不随意与陌生人交谈等。

4. 身体活动- 运用游戏形式,让幼儿模拟遇到陌生人的情境,并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正确的反应或求助。

- 练习特定指令,例如“大家一起喊救命”或“去找安全的大人”。

5. 教育纠正和知识巩固- 引导幼儿反思前面的故事和活动,总结如何区分陌生人和熟悉的人,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 提醒幼儿,当面对陌生人或危险情境时,应该寻求安全的大人的帮助。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类似的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建立联系电话表格,让幼儿记住家人和紧急情况下可以求助的电话号码,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 继续讨论其他安全话题,如火灾逃生、交通安全等,培养幼儿的全面安全意识。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陌生人的认知程度,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辨识陌生人和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将学会如下知识:1.掌握陌生人概念;2.获得自我保护意识,能识别陌生人风险;3.学会自己保护自己的具体做法;4.学会向信任的大人求救时应特别注意的细节。

二、教学内容1.陌生人介绍:对孩子们进行陌生人教育,向他们普及陌生人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陌生人带来的潜在的危险。

2.判断陌生人风险:教育孩子们如何从陌生人的外在形象、行为举止、言语语气等方面,判断开展交往的风险。

3.自我保护技巧教育:向孩子们讲授不易让陌生人占据上风的实用技巧,包括不主动接触陌生人、不听从陌生人的安排,并向信任的大人寻求帮助等。

4.紧急求救注意事项的讲解:针对紧急情况下向求助对象发起求救这一场景,向孩子手把手地演练整个求救过程,并对求救过程中的细节进行重点培养。

三、教学时间分配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总时长为30分钟,时间分配如下:1.陌生人介绍(10分钟);2.判断陌生人风险(5分钟);3.自我保护技巧教育(10分钟);4.紧急求救注意事项讲解(5分钟)。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孩子理解“陌生人”是指那些自己并不认识的人。

2.引导孩子能够判断陌生人的风险。

3.让孩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的做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真正领悟什么是“陌生人”,以及如何在紧急时刻对求救对象进行专业的识别。

五、学习方法1.通过情境模拟进行教学,例如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陌生人的外貌、举止、言语等,以此帮助孩子们快速建立对“陌生人”的感知和警觉。

2.结合实际生活中孩子们遇到的情形,通过分角色演练、互动形式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3.运用图像化、动画化教学手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课程内容。

六、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陌生人的图片,以及模拟陌生人模样的面具或道具等。

2.尝试引入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PPT、视频等,以强化教学效果。

3.自行准备一些安全保护用品,例如手表、背包等,以便演练孩子们如何使用便携安全设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陌生人的概念,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4.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时会寻求帮助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陌生人图片、安全故事书籍、安全游戏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教室环境。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5分钟):1.1 教师向幼儿展示陌生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陌生人的特征。

1.2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陌生人的安全故事,让幼儿了解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2. 情景模拟(10分钟):2.1 教师设置一个模拟情景,让幼儿扮演角色,体验遇到陌生人的场景。

2.2 引导幼儿思考在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如何应对,如拒绝陌生人的邀请、寻求帮助等。

3. 互动游戏(10分钟):3.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3.2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安全知识。

4.2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注意事项。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实践安全知识,如遇到陌生人时学会拒绝和寻求帮助。

2. 课后跟进:教师在课后观察幼儿在园内的安全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陌生人。

2. 教师在情景模拟环节是否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遇到陌生人的场景。

3. 教师在互动游戏环节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安全行为。

4. 教师在总结与反思环节是否清晰地传达了安全知识。

5. 教师在活动延伸环节是否与家长有效沟通,确保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实践安全知识。

6. 整体活动中,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状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2篇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2篇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 (2)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 (2)精选2篇(一)活动名称:陌生人目标年龄:幼儿小班(3-4岁)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陌生人,并提醒他们在陌生人面前保持警惕;2. 培养幼儿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意识;3. 培养幼儿正确的报警求助意识和技能。

材料准备:1. 幼儿安全教育绘本《认识陌生人》;2. 陌生人照片;3. 感受卡片,上面写有不同情感的表情;4. 胶纸、颜色纸、彩笔等。

活动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着幼儿观察和研究陌生人照片,并引导幼儿表达对陌生人的感觉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见过这些人吗?你们对他们有什么感觉?”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通过绘本《认识陌生人》向幼儿讲解什么是陌生人,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持警惕。

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幼儿:“这些小动物认识这个陌生人吗?他们认识谁才能和他一起去玩呢?为什么呢?”3. 情感游戏(1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准备好的感受卡片,一起讨论每张卡片所代表的意思,并让幼儿选出正确的卡片展示自己的情感。

教师随机选择幼儿,让他们模拟与陌生人相遇的场景,幼儿需要根据场景选择正确的感受卡片。

同时,教师指导幼儿通过体态和语言的习惯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4. 安全口号(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创作一个安全口号,例如“远离陌生人,保护自己无忧”。

教师引导幼儿念出口号,并与他们一起通过胶纸、颜色纸和彩笔制作一个口号横幅。

幼儿可以在活动结束时,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5.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并强调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幼儿:“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保持警惕呢?”扩展活动:1. 观看相关主题的卡通动画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陌生人的认识和安全意识;2. 与家长合作,设置一个“安全密码”,当陌生人声称是家人朋友时,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让幼儿跟随他们;3. 对陌生人的进一步认知:分辨“陌生人”、“熟悉陌生人”、“熟悉人”,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人际关系。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二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二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一、活动目的:1、知道外出时要跟紧家人,不乱跑,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能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相应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活动准备:1、小女孩和陌生阿姨木偶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1、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引入新情景。

2、排练情景木偶表演,了解什么样的人是陌生人,跟陌生人会发生什么事。

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3、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4、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二)教案标题: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案内容:一、教案目标:1. 帮助儿童了解陌生人的定义,区分陌生人和熟人;2. 培养儿童正确应对陌生人的能力;3. 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二、教材准备:1. 绘本或图片:《小红帽》、《三只小猪》等故事书;2. 角色扮演道具:帽子、外套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与儿童讨论关于陌生人的话题,询问他们对陌生人的认识。

2. 展示绘本或图片,讲述相关故事,例如《小红帽》、《三只小猪》,引发儿童思考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第二步:教学主体(30分钟)1. 定义陌生人:向儿童解释陌生人的定义,即指那些我们不认识、不熟悉的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学会区分陌生人与熟悉的人之间的差别。

2.掌握面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

3.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保证孩子免于受到陌生人的侵害与伤害。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陌生人陌生人指的是在孩子生活中不认识的成年人。

他们可能是孩子路上看到的陌生人,也有可能是打电话或上门来的陌生人。

当陌生人询问孩子家庭、个人信息或尝试带孩子走时,我们需要小心对待。

2. 区分陌生人与熟悉的人在讲解陌生人概念后,需要教育孩子区分陌生人与熟悉的人之间的差别,例如家长、亲戚、老师、保姆等。

提醒孩子不要只盲目信任陌生人的好意。

3. 面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在教育孩子要注意陌生人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方法面对陌生人,例如:•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接受对方的礼品。

•不要和陌生人上车、下车。

•如果陌生人试图抓住你,要尽力挣脱,大声呼救。

4. 在危险情况下如何求救当孩子面对危险情况时,需要及时向周围的人求救,例如:•在路人聚集的地方,大喊救命。

•使用平常生活中熟记的亲属的电话号码,拨打紧急电话。

三、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动画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孩子在感性认知的同时,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将教学内容融入孩子生活中,例如:•带着孩子出外购物时,提醒他们在商场中不要远离自己。

•带着孩子做饭时,告诉他们炉灶非常危险,不要随意靠近,也不要接触灶具上的火。

四、教学流程1. 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引入问题,询问孩子是否知道陌生人是什么。

•通过图片展示陌生人的面孔,加深孩子对陌生人的概念认知。

•引导孩子描述自己生活中的熟人。

2. 区分陌生人与熟悉的人•给孩子出示不同人物的图片,让孩子区分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孩子判断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差别。

3. 面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通过歌曲教唱方法,让孩子学会应对陌生人时候的正确方法。

•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应对陌生人的正确方法。

【小班安全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陌生人》一、教学内容1. 陌生人的定义:向幼儿介绍什么是陌生人,陌生人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危险。

2. 安全规则:教育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应该遵守的安全规则,如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3.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遇到陌生人的场景,引导幼儿正确应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陌生人,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警觉性。

2. 培养幼儿遵守安全规则的习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明白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及如何自我保护。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遇到陌生人时,能够正确应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情景模拟道具等。

学具:幼儿绘画材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展示陌生人的形象,引导幼儿认识陌生人。

2. 讲解:向幼儿讲解遇到陌生人时应该遵守的安全规则,如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3.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亲身体验遇到陌生人的场景,引导幼儿正确应对。

4. 实践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陌生人的警觉性和应对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陌生人的特点:如不认识、不熟悉、不礼貌等。

2. 安全规则:如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3. 应对方法:如找成人帮助、拒绝陌生人的要求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一幅关于遇到陌生人的画,并在画上标注安全规则。

答案:幼儿完成的画作,标注了安全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对陌生人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情况,以及幼儿在实际遇到陌生人时是否能够正确应对。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安全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定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陌生人》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小班安全教案】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活动名称:安全《陌生人》活动目标:1、晓得无法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跑。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培育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分析: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工作:1、有关的图片四张。

2、恳请一位幼儿不重新认识的阿姨饰演陌生人,并设置演出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讲诉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玩,这时一个陌生人反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存有礼貌地说了他该怎样跑,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

返回家里,沙沙把这件事说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搞得对!不过除了一些事情你必须多提特别注意。

"沙沙连忙问妈妈:"除了什么事情必须特别注意的呢?"二、展开部分1、集体探讨:(1)妈妈为什么说道沙沙搞得对?(2)我们去猜妈妈还对沙沙说道了哪些必须特别注意的事情?2、出示图片:图一:陌生人必须你跟他出去玩时,你无法跟他一起回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必须回去你家时,你无法开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3、情境练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道:"小朋友你真可爱.我恳请你喝果冻。

"接着又掏出玩具给他玩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呼救步入教室,对某幼儿说道:"我就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觑去直奔你。

使我送来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告诫:(1)你重新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重新认识她.能够无法轻信她的话?(3)那你必须怎么对这位阿姨说道?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4、挑选游戏(每题分后a、b两个答案,幼儿东站在指出恰当的答案那一边)陌生人就是坏人吗?a.陌生人就是坏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陌生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陌生人的安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和认识陌生人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陌生人的安全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大画纸和彩色笔。

2. PPT或教具图片。

3. 视频或图片资源关于陌生人的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陌生人?-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陌生人吗?遇到的时候,你们会有什么感觉?- 你们觉得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教具图片的展示,讲解陌生人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陌生人是指我们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外貌、身份和意图我们都不了解。

3. 安全意识培养(10分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中的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特别警惕陌生人?- 陌生人可能会对我们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如何应对陌生人?4. 安全策略讲解(15分钟)讲解一些应对陌生人的安全策略,如:-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糖果等。

- 不随便告诉陌生人家庭住址、家人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 遇到陌生人尽量和身边可信赖的人一起行动。

- 遇到可疑陌生人时,及时报警或告诉家长老师。

5. 情景练习(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分发操纵人物卡片,让学生模拟情景演练。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作为\。

小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陌生人》

小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陌生人》

小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陌生人》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小学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我在小班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课《陌生人》,并制定了一份优秀的教案,本文将介绍该教案以及我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陌生人,明确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

2.发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教学准备1.图书《小朋友遇见陌生人》、《不开门的天空》、《《防拐指南》等与防范陌生人的绘本和宣传手册。

2.彩色卡纸、颜色笔、撕纸等。

教学过程本次讲解的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陌生人(15分钟)通过读绘本等途径,告诉孩子们如何认识“陌生人”。

引导幼儿了解:1.什么是陌生人?我们平时遇到的都算陌生人吗?2.陌生人是有好的、有坏的,但我们怎样才能区分?在了解安全对话中,家长对孩子目标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与陌生人说话,哪些情况下是不可以的。

第二部分:绘制防范陌生人画作(25分钟)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彩色卡纸,让他们画一个“家庭守护神”,画出自己的卡通形象,比如小猫小狗、花仙子等。

然后,教师请孩子们将和他们的“守护神”相类似的陌生人画出来,并在画面下面写上“危险”、危险的“陌生人”或“可信”的“陌生人”。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第三部分:排演防范陌生人小剧(20分钟)利用抽签法,随机选取五个孩子在课堂上模拟遇陌生人的情况并演绎剧。

整个小剧表演过后,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避免拐骗,并引导学生就小剧中遇到问题提出和讨论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法。

比如:•遇到陌生人拿糖果怎么做?•可以立即拒绝接受,然后快速逃离。

•当遇到危险时应该拼命向其他人喊“叫抢劫、叫劫匪,救命呀“。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安全课,我认为学生们在课程中都有所受益和收获。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好的发挥授课能力,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安全知识。

具体体现在:•多将防范重点突出并整合到各学科课程中,使孩子们获得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陌生人的概念,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警觉性。

2. 培养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跟陌生人走。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陌生人:讲解陌生人的定义,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的特点。

2. 陌生人敲门:教育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敲门时,不应开门,并告知家长。

3. 陌生人搭讪:教育幼儿在陌生人搭讪时,保持警觉,不应跟随陌生人离开。

4. 陌生人给的食物:教育幼儿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吃,以防中毒。

5. 遇到陌生人求助:教育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求助时,应找成年人帮忙。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陌生人。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陌生人。

3.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家园合作: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家中进行配合教育。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陌生人的定义,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特点。

2. 通过故事导入,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陌生人。

3. 设置情景模拟,让幼儿实际操作,学会应对陌生人。

4. 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家中进行配合教育。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陌生人警觉性的提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教育。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朋友,遇到陌生人的各种情境,学会正确应对。

2. 视频教学:播放关于如何应对陌生人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应对方法。

3. 安全演练: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模拟陌生人场景,让幼儿提高应对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故事书籍:关于陌生人主题的儿童书籍,用于故事导入。

2. 视频资料:制作或收集关于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教学视频。

3. 游戏道具:用于模拟情景游戏的道具,如门、电话等。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案《陌生人》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以下目标:•帮助小班学生认识陌生人•学习识别危险陌生人•学习防范危险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内容识别陌生人陌生人是指我们不认识的人,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我们需要学会识别陌生人,弄清他们的身份和出现的原因。

通过幼儿园老师讲述、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讲解,孩子们能够更好的理解陌生人的概念,并了解如何将自己保护好。

识别危险陌生人有些陌生人是友好的,但也有些陌生人会对我们造成危险。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分辨危险陌生人。

通过老师的演示和孩子们的练习,孩子们能够学习如何分辨危险陌生人,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

防范危险陌生人危险陌生人可能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接近我们,甚至欺骗我们。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并防范危险。

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随便去接触陌生人,不轻易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等等。

教学计划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以便于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感受和认知陌生人。

还需要将每个学生的联系方式和家庭地址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认知陌生人教师首先引入幼儿园的守则和规则,引导孩子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然后再讲一些常见的例子,让他们了解陌生人是什么。

第二部分:如何识别陌生人教师引入一些图片,演示场景,让孩子们了解危险的陌生人是什么样子的,并分辨他们和好人的不同之处。

第三部分:如何防范危险陌生人教师举一些例子,讲解危险的陌生人会以哪些方式来接近孩子们,并告诉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还可以进行一些互动,让孩子们演练自我保护等方法。

总结教师提醒孩子们,如果遇到危险陌生人,应该向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报告,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这样才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更加了解陌生人的概念,能够识别危险陌生人,并且掌握了一些防范危险的技巧,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陌生人》小班安全教案

《陌生人》小班安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陌生人,了解与陌生人交往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与陌生人交往时的礼貌和谦让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与陌生人交往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难点: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地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安全规则图片、陌生人角色扮演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陌生人,引发幼儿对陌生人话题的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与陌生人交往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如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等。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陌生人交往的安全技巧。

4. 总结提升:通过讨论,让幼儿巩固与陌生人交往时的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家长配合:请家长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的行为,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2. 课后练习:让幼儿绘制一幅与陌生人交往的场景,并标注出安全规则。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辨别陌生人的外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学习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如不离开父母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等。

七、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不同陌生人的图片,让幼儿学习辨别陌生人的外貌特征。

2. 情境模拟:设置公共场所的情境,让幼儿学会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学会的安全规则。

2.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陌生人的外貌特征。

3.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公共场所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学会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

4. 总结提升:让幼儿复述所学的安全规则,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对陌生人外貌特征的识别能力。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

幼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陌生人》一、活动背景和目的活动背景: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和自理能力发展的阶段,不能全面认识和判断周围的陌生人。

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接触陌生人带来的潜在风险,本次教育活动选择了《陌生人》作为教材,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判断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的:1. 培养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保持警觉的能力;2. 通过观察和判断,学习辨认陌生人;3. 培养幼儿与陌生人保持适当距离的意识;4. 强化幼儿与家长教师沟通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1. 道具准备:红蓝两张A4纸,画笔、黑色水笔、剪刀;2. 角色准备:活动中需要一名教师扮演“陌生人”;3. 场地准备:开阔的室内或室外场地;4. 时间准备:活动时间预计30分钟。

三、活动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a. 通过一段简短而明快的故事、“如何判断陌生人”的表演或是观看相关的视频,引发幼儿对陌生人的关注和兴趣。

b.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引导幼儿回答。

2. 教学环节(10分钟)a. 制作“陌生人”标志:教师将红蓝两张A4纸横向对折,画一个笑脸和一个生气的脸,表示善意的陌生人和不善意的陌生人,剪成箭头形状贴在两张纸的上方。

b. 分发两个“陌生人”标志给每个幼儿,让幼儿装饰并贴在衣物上。

3. 游戏环节(10分钟)a. 带领幼儿在场地内随机行走,教师扮演“善意的陌生人”进行模拟。

b. 出现陌生人时,教师扮演的陌生人会对幼儿友好地打招呼,让幼儿观察并判断。

c. 提示幼儿看自己装饰的“陌生人”标志,如果觉得是善意的陌生人,可以用笑脸指向陌生人;如果觉得是不善意的陌生人,可以用生气的脸指向陌生人。

4. 总结环节(5分钟)a. 请幼儿观察其他幼儿对陌生人的判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的判断。

b. 引导幼儿回答: “如果碰到陌生人,你会怎么做?”并展开讨论。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于陌生人的判断能力得到了提高,知道了如何判别陌生人的表情和举止。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案名称: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辨认和应对陌生人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意识。

3. 启发学生学会向亲近的人寻求帮助。

教学内容:1. 陌生人的定义。

2. 如何辨认陌生人。

3. 防止陌生人接近的方法。

4. 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做。

5. 向亲近的人求助的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人物形象(如亲人、朋友、陌生人)。

2. 教材:教案中提供的教材或相关安全教育绘本。

3. 其他:黑板、白板、笔、磁带机或CD机。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谈论“陌生人”是什么,学生对陌生人的定义和了解。

2. 呈现不同人物形象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分辨他们是否是陌生人。

二、讲解(15分钟)1. 以绘本或图片的形式,讲解如何辨认陌生人的特征,如不认识、不熟悉的人。

2. 讲解如何防止陌生人接近,如不随便交谈、不随便跟随陌生人走等。

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生遇到陌生人的情景。

2. 学生全体参与观察和讨论,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应对陌生人。

四、总结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和回答自己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应对陌生人。

2. 提醒学生要保护自己,向亲近的人寻求帮助。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播放与陌生人相关的安全教育歌曲或视频,加深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印象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向家长或亲近的人提问,了解更多关于陌生人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和总结在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应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陌生人的特征和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辨认和应对陌生人。

在课堂分享环节,学生能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向亲近的人寻求帮助。

家庭作业能够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促进与家长的亲子交流。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面对陌生人,增强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警惕性,让他们能够应对陌生人的不良行为。

3. 让学生了解对陌生人保持警惕的重要性,意识到自身的安全意识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陌生人?2. 如何遇到陌生人?3. 怎样应对陌生人的不良行为?4. 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危险?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们对陌生人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陌生人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2)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一下自己发生过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并了解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

2. 正式学习(1)通过幼儿园门口照片、视频或PPT等进行教学,介绍陌生人的危险性、不良行为的种类。

(2)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反思在自己生活中如何预防陌生人带来的危险。

让学生在思考后交换意见,总结出陌生人的防范之道。

3. 课堂练习(1)教师与学生们讨论如何遇到陌生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补充不足之处。

(2)介绍如何应对陌生人的不良行为:如果遇到陌生人毛手毛脚,应该尽快离开,寻求帮助。

4. 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四、教学方法:1. 提问法,通过探讨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2. 思考分享法,让学生互相交流看法。

3. PPT法,呈现生动直观的视频和图片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研讨教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能够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能够深刻理解陌生人的分类和防范之道3. 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对学生对陌生人的安全防范水平进行评估。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案题目: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陌生人并学会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

2. 培养幼儿辨别安全陌生人和不安全陌生人的能力。

3. 启发幼儿学会向信任的大人寻求帮助和保护。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可以包括安全陌生人和不安全陌生人的形象。

2. 小组活动的素材。

3. 幼儿园的安全规则海报。

4. 相关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幼儿回忆过去一个月学习的内容,与他们聊聊他们学到了哪些有关安全的知识。

2.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家人和认识的人。

探究:1. 展示不同陌生人的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人。

例如,有些人是我们熟悉的家人、朋友和老师,有些人是陌生人。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陌生人?如何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3. 指导幼儿分析不同陌生人的特点和行为,判断哪些是安全的陌生人,哪些是不安全的陌生人。

展示:1. 通过阅读绘本或讲述相关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和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小红帽》、《蓝帽子的秘密》等。

2. 让幼儿观看幼儿园安全规则的海报,帮助幼儿记住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则,例如不随便搭讪陌生人、不随便给陌生人跟随等。

实践:1. 实施小组活动,例如分角色扮演,其中一个幼儿扮演陌生人,其他幼儿则负责识别是否安全、保护自己等。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锻炼在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帮助等行为。

总结:1. 概念回顾:和幼儿一起回顾什么是陌生人,如何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

2. 帮助幼儿总结学到的安全规则,鼓励他们主动询问和向信任的大人求助。

延伸活动:1. 可以将相关的安全知识以游戏或自助读物的形式带回家,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和讨论。

2. 鼓励家长与孩子制定一份家庭安全规则,加强家庭成员对陌生人危险的意识。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陌生人的危险性和不可信性。

2.学会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方法。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陌生人的危险性和不可信性。

2.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教育幼儿认识到陌生人的危险性。

2.如何让幼儿理解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示范法。

2.观察法。

3.互动法。

教学准备1.讲义或教案。

2.黑板或白板。

3.相关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小手牵大手》,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理解“陌生人”的概念。

二、认知环节(15分钟)1.老师通过讲故事或图片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不同类型的陌生人,分析陌生人的身份不确定性和陌生人行为的不确定性。

2.老师让孩子们猜测自己是否会和陌生人说话、玩耍或去陌生人家里玩的情境,引导幼儿识别陌生人的危险性。

三、操作环节(30分钟)1.老师给幼儿演示一些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做法,比如不跟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送的礼物等等。

2.老师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情形,并且让孩子们自己想出应对方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总结(10分钟)1.老师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学会的重要知识,提醒孩子们一定不能接触陌生人,保护自己的安全。

2.老师鼓励孩子们积极向家长、老师等信任的成人寻求帮助,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认识到陌生人的危险性,学会了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启发幼儿们认识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

安全教育陌生人教案小班

安全教育陌生人教案小班

课时:1课时年级:小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概念,知道不随意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面对陌生人时的应对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家人的信任感。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陌生人,知道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并记住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2. 培养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陌生人图片、视频等。

2. 安全教育故事书。

3. 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陌生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陌生人特征。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有哪些陌生人呢?二、基本内容1. 认识陌生人(1)教师讲解陌生人的概念,告诉幼儿陌生人是指我们不认识的人。

(2)教师展示陌生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陌生人的特征,如穿着打扮、年龄、性别等。

2. 不随意跟陌生人走(1)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不随意跟陌生人走的道理。

(2)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随意跟陌生人走?如果跟陌生人走了会发生什么?3. 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1)教师讲解不接受陌生人礼物的重要性,告诉幼儿礼物可能藏有危险。

(2)教师展示不接受礼物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拒绝陌生人的礼物。

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遇到陌生人的场景,让幼儿学会应对。

2. 教师提问:如果遇到陌生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五、课后作业1. 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一份“不跟陌生人走的承诺书”,贴在家中显眼位置。

2. 家长关注幼儿在家的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概念,知道不随意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小班安全教育活动《陌生人》
一、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近期北京、苏州、河南等地连续发生造成幼儿伤亡的重大事件。

教育部要求全国幼儿园教职工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

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更是时刻牵动着父母和祖辈的心。

幼儿辨别是非能力差,往往听信别人的谎话或受物质的引诱而造成走失、被拐骗等重大事故。

分析造成类似惨剧的原因,在排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伤害之后,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和缺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

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

为此,我通过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知
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因此我设计了《陌生人》这个活动。

二、说目标:
首先是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为依据,以小班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为出发点,以及日常生活中幼儿自我保护的需要来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说重点难点
1、.帮助幼儿了解一些防陌生人知识及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2、.通过分析判断,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通过集体评价,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整理。

四、说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教法是:
1、情境教学法:
2、演示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角色扮演,吸引幼儿注意力。

让一位教师扮演“陌生人”来带走幼儿,“陌生人”走进教室,”然后分别走到几个幼儿面前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

2.运用媒体,引导幼儿机智对待。

通过看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告诉孩子目前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引导幼儿理解并懂得生活中一些自救方法,指导幼儿在各种紧急情形下,采取正确的求救方法,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道理,教导孩子学会机智对待。

3.巧用游戏,巩固自救方法。

通过和幼儿一起做游戏,让幼儿举牌,指出谁的行为对、谁的行为错。

做完游戏后,教师要进一步强调当父母或老师不在身边时,有陌生人给好吃、好看的东西或要带自己去玩,都不能接收,一旦有人强行拉、拽,要大声呼救或者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巩固幼儿所学的自救方法,看看谁是安全的好宝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