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选修4课程的定位

合集下载

选修4总体介绍

选修4总体介绍

5.为什么不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讨论化学平衡移动? N2 + 3H2 === 2NH3 加入0.10mol N2 CaCO3 === CaO + CO2 Kx=8.33
Qx=8.39>8.33 反应平衡左移
只有均相、封闭体系、只改变一个热力学量时,
勒夏特列原理才能成立。
本教材在编写“化学平衡移动”这一部分时,完 全避开勒夏特原理,从简单的Qc与Kc比较来讨论平衡 的方向,既正确又简洁。
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
自始至终注意提供定量的信息,并设计了一定数量的 定量计算内容(反应的焓变、平衡常数、平衡转化 率等),给同学们提供有关化学反应定量研究的基 本训练。
合理处理抽象概念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焓变、熵等物理函 数)力求从同学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浅显的语言, 分析其物理意义。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或者 不讲过程只端出结论的两种偏颇做法。
升高温度,对△H>0的反应有利; 降低温度,对△H<0的发应有利; 温度对△H=0的发应应平衡无影响
不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角度引入平衡常数
用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来引入平衡常数 概念就不得不套用只适用于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来处理正、逆反应的速率方程,这是与现代化学反应 原理相矛盾的。 本教材根据实验总结、概括出经验平衡常数概念 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中学教材要求的经验平衡常数 (不是热力学平衡常数),避开了上述矛盾。
3.△G与△Gθ判据的关系及条件 4.由不自发到自发的转变温度
突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 *强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 例:平衡常数概念、速率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数据导出。 *介绍知识时避免将理论绝对化 理论的得出无不源自实验事实,理论的正确性必须 经过实验的检验。

选修4课程标准

选修4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学生实验教学要求
本模块至少应安排以下内容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1.探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2.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5.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氯化铁水解反应的促进或抑制6.沉淀的转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选修四课程设计

选修四课程设计

选修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选修四教材中关于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形成知识体系;3. 学生能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XX学科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选修四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教学大纲:(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1 节:学科发展简史- 1.2 节:基本概念与术语- 1.3 节:学科基本原理(2)第二章:XX学科的应用与实践- 2.1 节: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2 节:实验与实践操作- 2.3 节: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3)第三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3.1 节:国内外研究动态- 3.2 节:新技术与新方法- 3.3 节:未来发展展望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章:2 课时- 第二章:4 课时- 第三章:2 课时3.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 第一章:选修四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涵盖基本概念、原理、术语等内容;- 第二章:选修四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包括应用实例、实验与实践操作等;- 第三章:选修四教材第七章,涉及学科发展趋势、新技术与新方法、发展前景等。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课程目录章节及课时安排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课程目录章节及课时安排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课程章节目录及课时计划必修1课时课时 备注备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81 质点质点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2 时间和位移时间和位移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 本章复习检测2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5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2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 本章复习检测2第三章 相互作用121 重力重力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2 2 弹力弹力 23 摩擦力摩擦力 24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25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 2本章复习检测 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4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1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24 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 2 5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2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2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2本章复习检测 2必修2 第五章 曲线运动 15 1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 2 2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 2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 4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 2 5 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2 6 向心力向心力 2 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2本章复习检测 2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11 行星的运动行星的运动 1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3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25 宇宙航行宇宙航行 2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本章复习检测 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71 追寻守恒量—能量追寻守恒量—能量 12 功 23 功率功率 24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2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1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1 7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和动能定理2 8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2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1 本章复习检测2选修3-1第一章 静电场17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库仑定律 2 2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2 3 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 2 4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 1 5 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2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静电场的应用 1 7 静电场的应用电容器的电容 2 8 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本章复习检测 2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8 电源和电流 11 电源和电流2 电动势电动势 1 欧姆定律 2 3 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焦耳定律 1 导体的电阻 1 6 导体的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多用电表的原理 2 8 多用电表的原理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9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0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11 简单的逻辑电路 1本章复习检测 2 第三章 磁场161 磁现象和磁场磁现象和磁场 12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 23 几种常见的磁场几种常见的磁场 2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3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3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3 本章复习检测2选修3-2第四章 电磁感应161 划时代的发现划时代的发现1 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3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2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3 6 互感和自感互感和自感2 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1 本章复习检测2第五章 交变电流131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2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 4 变压器变压器 3 5 电能的输送电能的输送 2本章复习检测 2选修3-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8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 2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1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 2 4 温度和温标温度和温标 1 5 内能内能 1本章复习检测 2 第八章 气体 9 1 气体的等温变化气体的等温变化 2 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2 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1本章复习检测 2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4 1 固体固体 1 2 液体液体 1 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1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101 功和内能功和内能 12 热和内能热和内能1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2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1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 本章复习检测2选修3-5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12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2 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和动量定理2 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3 4 碰撞碰撞2 5 反冲运动反冲运动反冲运动 火箭火箭 2 本章复习检测2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71 能量量子化能量量子化 12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 13 粒子的波动性粒子的波动性 14 概率波概率波15 不确定性关系不确定性关系 1本章复习检测 2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7 1 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 1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3 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14 波尔的原子模型波尔的原子模型 2本章复习检测 2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1 1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组成 1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 3 探测射线的方法探测射线的方法 1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 5 核力与结合能核力与结合能 2 6 核裂变核裂变 1 7 核聚变核聚变 1 8 粒子和宇宙粒子和宇宙 1本章复习检测 2。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一、选修4主题及教材精要选修4课程主要内容是文学与人生,分为七个单元,包括范文阅读与欣赏、文艺创作、文化传媒与信息技术、文学知识与人生等。

从中学生的语言和文学基础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阅读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在学习的同时深入认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文学素养。

二、选修4整体布局与教材特点1.整体布局(1)选修4共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主题展开,课程内容全面而丰富。

(2)课文设置合理,既有现代作品也有古代作品,开创性地引入了不少有争议的议题,让学生们了解到作品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前沿问题。

2.教材特点(1)选文严谨,内容新颖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阅读能力,不同类型的文章多层次展示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2)承前启后,多层次展现文学知识,各单元之间有着明显的连贯性和发展性。

三、选修4文学鉴赏特点1.选修4的课文评选(1)选修4的课文侧重于从人文关怀、社会关怀、政治关怀等角度推荐利用一定比例的现当代作品,体现了文学多元文化的开放视野。

(2)选修4的课文涉及到了古代与现代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本分析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

2.选修4的课文解读(1)选修4通过鲜活的文艺作品吸引学生,让学生在鉴赏与醉心中掌握文学真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选修4的课文注重文本背后的文化思想和作者的言行,对于作家本人的传记、文学理念、创作过程、创作风格等有详细的介绍。

四、选修4文学知识的拓展与引导1.选修4的文学知识拓展(1)选修4的课程设计允许学习者对自己的学文知识做相关拓展,突破原有的知识模式,打破边界,由此升华知识轴。

(2)通过对文学的认识与鉴赏,引导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尊重民俗风情,鼓励学生的思辨与独立思考。

2.选修4的文学知识引导(1)选修4通过对文学分析和鉴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生,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品位。

数学选修4-5

数学选修4-5

数学选修4-5引言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是探索事物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高中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有着重要的地位。

除了必修课程外,学生还可以选择数学选修课程,来进一步拓宽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数学选修4-5是一门高阶的选修课程,对于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来说,选择本课程可以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数学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数学选修4-5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并给出学习此课程的一些建议。

数学选修4-5的内容数学选修4-5课程的内容相对于必修课程更加深入和复杂。

它包含以下几个主题:1.微积分:微积分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函数的变化率和积分。

在微积分中,学生将学习导数和积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

2.几何和向量:几何和向量是研究空间中的形状和运动的数学分支。

在几何和向量中,学生将学习三角学、平面几何以及向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统计学:统计学是研究数据分析和概率的数学分支。

在统计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解释数据,并学习基本概率理论。

4.复数和指数函数:复数和指数函数是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将学习复数和指数函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并应用它们解决问题。

数学选修4-5的重要性选择数学选修4-5课程有许多好处和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1.拓宽数学知识面:数学选修4-5课程涵盖了许多高阶数学概念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数学知识的范围,并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提高数学能力:数学选修4-5课程的内容相对复杂和深入,学生需要掌握更高级的数学技巧和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和学术道路做好准备。

3.备战高考:高考是决定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考试,数学是其中一科必考科目。

选择数学选修4-5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提高数学成绩,并获得更好的大学录取机会。

学习数学选修4-5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学习数学选修4-5课程,学生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掌握基础知识:数学选修4-5课程是基于高中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因此学生需要先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代数、几何和函数等。

选修4教学工作计划

选修4教学工作计划

选修4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学习选修4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一定的单词、短语和语法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并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语言运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选修4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增加对外语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敢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选修4》是高中阶段英语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四个单元内容:Unit 1 Films and film eventsUnit 2 Growing painsUnit 3 TravelUnit 4 Exploring the sea在这四个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有关电影、成长、旅行和海洋的相关词汇、语法和话题,通过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重点主要是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扩展,以及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较为明确的目标。

教学难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主要是学生对于有关电影、成长、旅行和海洋的话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这些话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

四、教学方法1.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到英语,培养学生的听力及理解能力。

2. 口语表达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4. 书面表达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第五章 课 程

第五章  课 程

• 宇宙中的地球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 人口与城市
• 生产活动与地 域联系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人 类 与 地 理 环 • 地理信息技术的 境的协调发展 应用
• 区域地理环境与 人类活动
必修 模块 选修 模块
地理1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自 然 灾 害 与 防 治 城 乡 规 划 与 生 活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课程管理改革
二、课程结构改革


三、课程设置改革
四、课程内容改革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将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作为“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素质
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
地理2

地理3
海 旅 环

与 地










化 学
必修 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初中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我国古代女子教材如《女四书》、《女孝经》 等,着力宣传“贤妻良母”与“贞妇烈女”的 事迹,鼓励女性接受“男主女从、男尊女卑” 的观念,安心于“相夫教子”、“宜家善种”。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1)课程要素的演化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杜威确定的课程要素有: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和审美经验要素。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为什么我国中小学课程需包含这些要素呢?答: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

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

(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国外也有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三课堂’.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一)学科的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选修课课程大纲

选修课课程大纲

选修课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自由选择的一种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发展其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综合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选修课程提供多元的学科选择,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培养个人兴趣爱好: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使他们有机会探索不同领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内容将根据学校的资源和师资情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修课程及其内容示例:1. 艺术与文化- 艺术史: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 音乐欣赏:学习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

2. 科学与技术- 生物学实验:学习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技能,了解生命科学的原理和应用。

- 编程与应用:学习编程语言和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培养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社会科学- 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习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探讨全球议题和政治热点。

四、教学方法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程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讲授:教师通过讲座、演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 实践:通过实验、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研究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研究项目,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选修四五知识点总结

选修四五知识点总结

选修四五知识点总结首先,选修四《Public events》主要涵盖了如何组织和参与公共活动,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演讲、如何撰写有效的公开信、如何进行有效的辩论、如何策划和组织公众活动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这门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公共活动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认为选修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选修五《Language and culture》主要涵盖了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和文化,包括如何翻译和解释文本、如何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这门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对不同语言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了自己的留学和工作的机会。

因此,我认为选修五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选修四和选修五都涵盖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认为可以加强选修四和选修五的课程设置,拓宽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可以加强选修四和选修五的教学方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选修四和选修五的课程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五章 课程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五章  课程

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总1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内涵词源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为《诗经》做注。

宋朝朱熹:“紧着课程,宽着期限”——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概念。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活动分析法”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Race— Course)。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意义(有印象就好)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二.课程类型课程类型(匹配选择)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固有属性)1.学科课程——知识又称“分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作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他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是学科课程。

2.分科课程——经验也称“经验课程”。

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组织方式)1.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科目课程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美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综合课程:是指打破畅通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教材4-1,4-4教材分析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教材4-1,4-4教材分析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教材4-1,4-4教材分析一、宏观上对教学内容的定位 1. 选修系列4课程的作用4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数学内容,对于系列4的学习,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是教师讲授,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还应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写专题总结报告等,力求使学生切身体会“做数学”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独立思考是“做数学”的基础。

”2. 高考知识点要求二、教学方法上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一)、关于4-1《几何证明选讲》的一点教学体会 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概念与性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探究.在问题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几何知识,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和思想的一致性.(1)关于相似三角形关键词: 相似 对应成比例 思维训练 研究方法:寓理于算 综合推理相似三角形引发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思考一个ABC ∆三条边分别为4,5,6,线段的a 长为2,线段b 长为3,现在要把线段b 截成两段,使这两段与线段a 组成的三角形与相似,则线段b 被截得的两端长分别是____和____,若线段b 的长为 呢CD AC BC ⋅=2形式引发的思考:(1)结论的得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 P4-4:在ABC ∆,AC AB =,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AC 于点D ,求证:CD AC BC ⋅=2思考1:题中隐含的信息:BC AB ≥,若AB BC <呢例: 在ABC ∆中,AC AB =,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CA 延长线于点D ,求证:CD AC BC ⋅=2.观察条件和结论,你能想到什么均是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结论,那么三角形要相似,你需要添加什么条件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AC 上,若DBC A ∠=∠,则有:CD AC BC ⋅=2。

(2)你能从结论的形式想到什么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用锐角三角函数会简单些,当然锐角三角比不过是相似直角三角形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更加精炼第表达了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整章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整章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五章电解质溶液整章精品教案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知识精析]复习目标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

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6.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研究的条件是稀的水溶液,本质区别是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离子能力的大小(可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验证)。

注意:不能简单地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还与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1)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包括一些难溶性盐)完全电离(2)弱电解质的电离(弱酸、弱碱、少数盐)不能完全电离二、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导电情况的关系页:11、电解质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导电,如食盐晶体、氯化氢气体等不导电。

在水中不导电不一定不是电解质,在水中导电也不一定就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不一定不导电。

2、不能简单地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价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电离度1.概念: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

2.计算公式:α=%100子总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分数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 只适用于处于电离平衡状态的弱电解质。

意义:(1)原有分子总数=已电离分子数+未电离的分子数例如:在醋酸溶液中, α = %100)()()(HAc n H n H n +++若α=1.32%,表示每10000个醋酸分子中有132个发生电离。

选修课课程设计与课程定位

选修课课程设计与课程定位

选修课课程设计与课程定位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如:1)理解并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了解学科发展历程及前沿动态;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运用学科方法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提升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创新思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形成以下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科,树立学科自信;2)培养学生具有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针对所在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础知识:涵盖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

- 章节一:学科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章节二:学科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历程2. 实践操作: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章节三:学科实验方法与技巧- 章节四:学科案例分析与实践3. 学科拓展: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宽知识面。

- 章节五: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章节六: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科应用4. 小组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 章节七:小组合作项目与实践- 章节八:学科问题讨论与分享教学大纲制定如下:第一周:基础知识学习(章节一、二)第二周:实践操作(章节三、四)第三周:学科拓展(章节五、六)第四周:小组合作与讨论(章节七、八)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选修4课程的定位第一节选修系列4课程的作用和选择性一、选修系列4课程的作用对于系列4的定位,“标准”中已讲得很清楚:系列4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数学内容,不仅应鼓励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积极选修,同时也应鼓励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发展的学生选修这些课程。

在“标准”中也已指出其作用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设置的,所涉的内容都是数学的基础性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有些专题是中学课程某些内容的延伸,有些专题是通过典型实例介绍数学的一些应用方法。

这些专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

专题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和体会一些重要的概念、结论和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

另外,“标准”对系列4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都给出了具体的说明,这里就不一一重复了。

在系列4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是:系列4是基础,系列4不是学习大学数学的预备课程,也不是为将来准备进入数学系学习的学生做准备。

在系列4的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介绍基本的数学思想。

在系列4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开发资源,把难的东西变容易,用具体来反映一般,用直观来反映抽象。

系列4课程是进入高考的课程,学习这部分课程对于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有用的。

各学校可以按照各自的情况有选择性地逐步开设这些专题。

二、选择性1. 选择性与系统性数学课程都是按照一定的体系来设计的,而体系又是根据不同的原则设计的,设计的原则不同,得到的体系就不同,课程标准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选择性,所以,在理解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时,应该对选择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如前面所说,有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2课程,还有选修系列3、4课程,每一部分课程都有他独立的体系。

必修课程、选修1、2系列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比较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在某些地方也有一些变化,例如,增加了算法等内容。

总的来说,这些内容对教师来说没有太大的困难,前面已经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应注意的方面。

例如,抓住课程的整体性,抓住课程的主线,抓住课程的本质,抓住通性通法,等等。

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2课程的内容大体上也可以按照代数、几何、分析、统计概率进行分类。

例如,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平面向量、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等等都是属于几何的内容。

函数及其相关内容是属于分析的范畴,等等。

这样的一种分类可以与大学课程有机的接轨。

选修系列3、4课程可以看作上述分类的一种延续。

例如,有关代数的专题有: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对称与群,信息安全与密码,不等式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初等数论初步,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

有关几何的专题有:球面上的几何,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矩阵与变换,几何证明选讲,统筹法与图论初步等。

有关分析的专题有:数列与差分等。

有关统计概率的专题有:风险与决策等。

这样的分类不一定非常准确,只是一个参考。

数学史选讲是一个特殊的专题。

当然还有其它的分类原则,例如,可以按照连续数学和离散数学来分类;可以按照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来分类;等等。

不同的分类形成不同的体系,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于数学的认识。

就数学内容本身来说,有的有先后顺序关系,有的没有先后顺序关系。

例如,我们只有引入了自然数,才能介绍自然数的加、减、乘等运算,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顺序关系。

然而,对于有些数学内容而言,目的不同决定不同的顺序。

例如,极限理论和导数及其应用就没有先后的顺序关系。

可以先讲极限理论,然后,用极限理论去认识一种重要、特殊的极限——导数,现在,数学系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就是这样安排的;我们也可以先从重要、特殊的极限——导数入手,理解这种特殊极限的意义、作用、应用,把它作为认识极限理论的一个阶梯。

“标准”是按后者的方式安排的。

排列组合和概率也没有先后之分。

不同的顺序会有不同的讲授和教材编写方式,可以先讲代数,也可以先讲几何,当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教材是按一定的顺序编写的,学习数学也是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学习,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这样的关系。

我们在学习数学时,教科书给我们规定了一定的顺序,我们应该很好的理解这种顺序,以及它所反映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但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教材中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一定原则、前提下确定的,选用不同的原则会有不同的逻辑关系,我们再通过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刻画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

一点和一个方向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如何刻画直线的方向,即直线与x轴的交角。

我们可以采取几种方法来刻画:可以用三角函数来刻画,可以用向量来刻画,还可以用导数思想——变化率来刻画。

按照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顺序,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刻画直线的斜率。

如果在此之前我们学过了三角函数,则可以用正切来刻画斜率;如果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向量,则可以用向量来刻画直线的方向;我们也可以利用导数思想——变化率,直接刻画直线的方向。

但是,三角函数,向量,导数,这三个知识本身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通过这个例子,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应该引导学生去考虑这个知识点与我们所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

就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对于直线斜率的理解,可以通过三角函数、向量和导数这三个角度去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直线的斜率,更好的刻画直线的斜率。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学习和讲授高中数学课程时,都需要经常的站在整个高中数学的角度,站在整个数学的高度,来看待我们所学习和教授的每一个知识点。

而不是把本身相互联系的知识割裂开来。

2. 选择性与公平性确定选择性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

另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作为学习者,学习知识是重要的。

同样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是不可忽视的,有时,这些是无形的,是在不经意中积淀的,但是,它们的作用确是长久的。

选修课程为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空间。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喜欢数学,希望数学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这应该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

我们应当想方设法让数学课程更有吸引力,也希望学生努力发现并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

在以往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兴趣,有人喜欢思考,有人喜欢动手;有人喜欢“理科”,有人喜欢“工科”,有人喜欢“文史科”,有人喜欢“医科”;有人喜欢理论,有人喜欢应用;有人喜欢“电影”,有人喜欢“戏曲”,等等。

数学课程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的载体,为不同的学生服务。

“兴趣”是成功的最持久的动力,有一次,当丁肇中教授被记者问及获得诺贝尔奖的“秘诀”时,只说了两个字“兴趣”。

兴趣不仅促进人的成功,而且,她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

一旦学生对某些专题有兴趣,他们就会深入这部分专题的学习,难和容易是相对的,“钻进去了”难的东西也会变容易了,“钻不进去”容易的东西也是难的。

例如,有人认为数学建模很难,但是有些人就认为不难,关键还是兴趣,有的学生写的数学建模论文连教师都看不明白,觉得有困难,可是学生自己认为很简单,这就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研究的东西感兴趣,就不觉得难了,而教师不感兴趣所以就会觉得很难。

公平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这个大前提下来考虑公平性。

教师应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提高数学素养,通过开设选修系列3、4这些课程,是掌握这些课程最好的办法,经历这个过程,对数学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教师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来逐步的开设这些课程。

例如,第一年,可以开设一个自己熟悉的专题,同时,选择一个学习的专题,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包括:专题结构、内容理解、问题思考、习题解答、知识拓展、读书报告,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

扎扎实实的掌握一个专题,同时,学会学习一个自己不熟悉内容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年,开设自己学习的专题,积累经验;同时再学习一个新专题。

如此下去,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应制定“学校选课发展计划”,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爱好,分工合作,可以组织相同专题备课小组。

经过2—3年的建设,逐渐成本校选课特色。

利用校外的资源,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应该是“学校选课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希望省、地、县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积极促进建立校际合作,制定有利于建立校际合作的机制。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交流网络平台也应该纳入“学校选课发展计划”。

现在,很多省、市都建立了网络资源平台,很多出版社也建立了资源库,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学校选课发展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按专题介绍:背景,知识结构和内容定位,重、难点,教学要求和参考文献。

第二节各专题的定位2.1 几何证明选讲一、背景几何课程主要有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向量几何、仿射几何、微分几何、拓扑学等分支。

这些几何课程不光是研究的对象,有的还是研究几何的方法,例如,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向量几何的研究方法。

在中学我们还用综合几何的方法(通常称综合法)来研究几何,即综合所学的几何知识(公理、定理、推论等)来解决问题。

本专题希望进一步介绍综合几何的方法。

几何类课程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运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刻画、描述、洞察、论证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仅是在几何课程中,而是在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几何证明选讲”中,主要选择了两个内容,一个是直线与圆、圆与四边形的位置关系,利用相似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圆锥曲线,利用综合几何的方法来探索圆锥曲线的性质。

希尔伯特、库朗、阿诺德等一批大数学家认为:这些内容是利用综合几何的方法讨论几何问题的很好的载体,他们建议把这些内容放到中学数学课程中。

二、知识结构和内容定位1.知识结构框图2.内容定位本专题的第一部分内容,在过去传统的中学教材中可以找到。

尽管有些定理很重要,但在这里我们侧重的不是知识点,而是证明的思想和方法。

要想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选择典型的例题,强调通性通法。

题目本身要有意义,证明的思想清楚,方法最好有一般性。

题目不应太难,也不应该太繁,例如,有的题目的解法不是很直接,常常需要添加多条辅助线才能解决,像这样的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出现。

更不要出现偏题、怪题。

几何的证明题有很多,本专题不是让学生去做大量的几何题,只是希望通过几何图形这个载体,提高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