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刚版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杨胜刚版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杨胜刚版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

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

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

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

国际金融第5版第五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版)

国际金融第5版第五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版)

第五章重要名词在岸金融市场:在岸金融市场,即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主要以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货币为交易对象,交易活动在市场所在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受到市场所在国法律和金融条例的管理和制约的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又称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或境外市场,是指主要以境外货币为交易对象,交易活动在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不受市场所在国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和税收的管辖的国际金融市场,即通常意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货币市场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期限为1年或1年以下的短期资金融通与借贷的场所或网络。

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或网络。

欧洲货币市场:是世界各地离岸金融市场的总称,该市场以欧洲货币为交易货币,各项交易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或在货币发行国境内通过设立“国际银行业务设施”(IBF)进行,是一种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银行业务设施:国际银行业务设施(IBFs)是指最初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1981年12月批准美国银行和在美国的外国银行设立的与国内业务严格分离的“国际银行业务设施”账户,可以吸收非居民存款,也可以向非居民贷款,不受货币发行国国内法令管制,属于广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

LIBOR:LIBOR,即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率,是指在伦敦欧洲货币市场上,银行之间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它是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也是欧洲货币市场贷款利率的基础。

银团贷款: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指由一国或几国的若干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按共同的条件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长期巨额贷款。

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特别是欧洲货币市场上,中长期贷款的主要贷款形式。

外国债券:外国债券是指一国发行人或国际金融机构,为了筹集外币资金,在某外国资本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地货币为标价货币的国际债券。

国际金融课后作业答案第136章

国际金融课后作业答案第136章

国际金融课后作业答案:第1、3、章6.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基本概念(对照课本)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二、任意项选择:1、国际收支统计所指的“居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且居住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法人和自然人。

它包括---------。

ABA、该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B、外国设在该国的企业C、外国政府驻该国大使馆D、外国到该国留学人员2、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包括--------。

ABCDA、海外投资利润转移;B、政府间军事援助;C、商品贸易收支;D、他国爱心捐赠3、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CDA、商品贸易B、债务减免C、投资收益收支D、政府单方面转移收支4、国际收支金融帐户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BCDA、海外直接投资;B、国际证券投资;C、资本转移;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调节性交易包括----------。

AA、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B、职工报酬收支;C、国际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资产变动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项目是指---------。

D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错误与遗漏7、国际收支记帐方法是---------。

CA、收付法;B、增减法;C、借贷法;D、总计法8、商品与服务进出口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B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9、投资收益的收支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B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0、政府提供或接受的国际经济和军事援助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1、一国提供或接受国际债务注销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C。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2、一国对他国提供投资项目捐赠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章节题库-国际收支(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章节题库-国际收支(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国际收支一、概念题1.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上海交大1999研)答:国际收支平衡即国际收支自主性项目的平衡。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国际收支平衡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①国际收支差额;②国际收支对外汇市场的影响;③国际收支对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也在逐步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不只是数额的平衡,还要求内容的平衡。

也就是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不平衡,还需要看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输出入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该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Static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Equilibrium)答:静态平衡指国际收支在每一统计期内达到平衡。

其特点是:①目标单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②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经济交易的数额的对比平衡;③静态平衡能使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差额或最小差额,不会使一国经济发生大的波动。

由于具有这些特点,静态平衡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式。

但实际上,一国国际收支不可能永远保持静态平衡。

国际收支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全过程,收支平衡只是暂时的,不平衡却是长久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静态平衡是不存在的。

动态平衡不强调以年末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平衡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实现或要求达到的均衡状态或过程。

其特点为:①根据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需要,确定若干年为平衡期;②动态平衡以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个基本目标,同时还以国民经济增长为另一个基本目标。

这两个目标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是比较灵活的双重目标的方式;③动态平衡在实现其双重目标的过程中,根据一国的具体情况,允许出现不平衡,待经济实力增强后,再达到国际收支平衡;④动态平衡在计划期内随着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差额,因而对一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有密切关系,静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基础,动态平衡是静态平衡的汇集。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

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丁伯根原则:1962 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 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均衡冲突问题。

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

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

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0章)】【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0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收支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可能会盈余。

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

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

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

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答: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因此,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也由多种含义。

(1)国际收支平衡的几种观点①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即自主性交易的借贷差额为零。

当这一差额为正时,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就是国际收支逆差,两者皆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收支相抵,差额为零的一种平衡模式。

这是一种会计上的国际收支均衡。

不管统计期间内国际收支如何,只要期末的收支相抵或大体相等,就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动态平衡是指在较长的计划期内经过努力,实现期末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

这种平衡要求在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经济目标。

如果为实现计划中的经济目标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则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顺差。

因此动态平衡又称为计划的国际收支平衡。

③局部均衡与全面均衡的观点。

局部均衡观点认为外汇市场的平衡时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1.试比较IMF与世界银行的基本职能与业务活动。

答:(1)IMF的主要职能是:①为成员国提供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的场所;②确立成员国在汇率政策、与经常项目有关的支付以及货币的兑换性方面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实施监督,从而保证有秩序的汇兑安排和汇率体系的稳定,消除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避免成员国操纵汇率或采取歧视性的汇率政策以谋求不公平的竞争利益;③向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必要的临时性资金融通,以使其遵守上述行为准则,并避免采取不利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IMF的业务活动围绕其宗旨服务,主要有:检查和监督各国和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并向成员国提出经济政策建议;向成员国融通资金,以支持旨在纠正国际收支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增长的调整和改革政策;在其专长领域内,向政府和中央银行官员提供广泛的技术援助和培训。

IMF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事务方面,其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所需的短期外汇资金,以消除外汇管制、促进汇率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2)世界银行主要负责成员国的经济复兴与开发,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除贫困,并向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世界银行虽然是营利性组织,但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第一条,世界银行的宗旨是:①对用于生产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成员国的复兴与开发;②以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成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的均衡发展,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提供贷款担保。

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业务。

成立之初,贷款重点是帮助发达国家复兴经济。

1948年以后重点开始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资金,其中主要是对中等收入国家提供贷款。

2.IMF、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各有什么特点?答:参见下表9-1。

杨胜刚《国际金融》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杨胜刚《国际金融》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投资收益应记入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贸易账户B.转移账户C.经常账户D.资本账户【答案】B【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帐户包括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项。

投资收益属于经常帐户中的收入项目,而投资本金的跨国流动应计入资本帐户。

2.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会使其()。

A.货币疲软B.货币坚挺C.通货紧缩D.利率下跌【答案】B【解析】国际收支巨额顺差使本国货币坚挺,本币汇率升值。

3.汇率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是()。

A.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影响较小B.本币汇率大幅度贬值会引起资本外逃C.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D.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出【答案】ABC【解析】汇率的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

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汇率变动不致直接引起巨大的波动。

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

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

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的内流。

4.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看法,一国的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一般不应超过()。

A.100%B.50%C.20%D.8%【答案】C【解析】偿债率,也叫外债偿还率。

为当年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加上短期外债付息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项下外汇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当年所能够承受的还本付息能力,警戒线为20%。

5.美式期权是指期权的执行时间()。

A.只能在到期日B.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C.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D.不能随意改变【答案】C【解析】期权又分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

按照美式期权,买方可以在期权的有效期内任何时间行使权利或者放弃行使权利;按照欧式期权,期权买方只可以在合约到期时行使权利。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资本流动与一陶国际收支有关,主要反映在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中。

它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

答:(1)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①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的工业国家,就已有一定规模的资本输出。

英国是当时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德次之。

就资本的流向而言,资本输出多集中在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占一半以上).对东亚、中东和非洲等殖民地附属国也有一定比例的输出,法、德在俄国、东欧、北欧等地区也有少量资本输出。

就资本输出的方式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私人股票、债券的证券投资,且主要投资受款国的公用事业部门。

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也加入了资本输出国的行列。

由原来的债务国跃升为净债务国,资本流向以拉美、加拿大和西欧等地区为主,资本输出方式则主要是政府借贷取代了私人资本借贷。

截至二战前,大体上讲,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③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从量上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取代国际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质上看,资本流向、资本输出方式、资本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①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主要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资金需求的上升,使得发达国家既是对外投资的大国,也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理论简介(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理论简介(圣才出品)

第十章国际金融理论简介1.试评价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答: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的理论。

它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思潮的更替而不断演变和发展,先后出现了“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货币论和结构论等许多理论。

这些理论丰富了国际收支分析,为货币当局调整国际收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下面就分别对这三种理论进行评价。

(1)弹性论。

该理论是在国际金本位全面崩溃及20世纪3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该理论也有不足之处:①假定“其他经济条件”与汇率无关,仅考虑汇率变化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收支初始处于均衡态,没有考虑资本流动,与现实存在距离。

②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将汇率视为调节国际收支的唯一手段,用短期微观分析研究宏观问题,有很强的局限性。

③在实际运用中,进出口各类商品的弹性、商品的结构在计量时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④该理论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分析法,忽视了“时滞”因素。

(2)吸收论。

该理论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国际收支纳入其宏观分析模型,从总收入与总支出的相对关系出发考察国际收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这弥补了弹性论局部均衡分析的不足,事实上研究了弹性分析法的必要条件。

它吸收了弹性分析法、乘数论的理论精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货币学派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完善,以及国际收支一般均衡理论奠定了基础。

但是吸收论仍然具有明显的缺陷:①袭承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强调短期分析和价格刚性,并没有对贬值的长期效应、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这将导致资源再配置)进行分析;②在分析对象上,没有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简单地等同为贸易收支;③它对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会计恒等式基础之上的因果关系,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逻辑解释。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圣才出品)

第三章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1.对于目前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IMF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分为哪几类?各国目前汇率制度的选择有何倾向?答:(1)IMF划分汇率制度的依据及分类:199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根据各成员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目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以下8大类:①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是指以另一国家的通货作为唯一的法定通货(如正式的美元化)的汇率制度。

采用这种汇率制度意味着该国完全丧失了对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控制权。

②货币局货币局是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该货币通常被称为“锚货币”)之间可以一同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发行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实现的汇率制度。

这意味着国内货币必须要以确定的外国货币作为充足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行,且必须保持充分的外汇资产作为支持,这削弱了传统中央银行的功能,比如货币控制以及最后贷款人职能,给自主性的货币政策留下的空间很小。

当然,货币政策的一定的弹性可能仍然具备,这取决于货币局制度规定的严格程度。

③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是指一国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与其保持固定比率。

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需承诺货币平价的不可撤消。

汇率可以在围绕中央汇率上下最多不超过1%的范围内波动,或将汇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维持在中央汇率的2%的范围内至少三个月。

货币当局随时准备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或间接干预(积极的利率政策的运用、外汇管制的施加、限制外汇活动的道义劝说或通过其他公共机构的干预)维持汇率的稳定。

货币政策的弹性尽管有限但是比无法定通货以及货币局制度下大,因为传统的中央银行的职能还是有可能实行,而且货币当局可调整汇率平价的水平,尽管不是那么频繁。

④水平区间钉住水平区间钉住是本币对外币仍然规定固定平价,但波动幅度相对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大,为平价上下至少1%的范围,或三个月内汇率的波幅超过2%的汇率制度。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金融风险管理1.什么是国际金融风险,国际金融活动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风险?答:(1)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可见,国际金融风险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有所不同。

因此对国际金融风险概念作以下几点说明:①国际金融风险研究主要研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活动中存在或发生的风险,并分析此类风险对贸易行为、投资行为和资金运用的影响。

②国际金融风险的研究将国际金融风险作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机制来看待。

③国际金融风险的研究把国际金融对资金筹集者和资金经营者的影响看成是双重的,既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

(2)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风险通常有:外汇风险,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利率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等等。

①外汇风险,即汇率风险或汇兑风险,是指经济实体以外币定值或衡量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的经营活动可望产生现金流量的本币价值因货币汇率的变动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可分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

②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外币利率的相对变化,导致涉外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③国家风险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由于与常规融资风险不同的原因,不愿或无力偿还外国资金提供者的便利,而给资金提供者造成的风险。

国家风险主要体现为主权风险和转移风险④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因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或其他一些人为的错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尤其是因管理失误和控制缺失带来的损失。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何在?答: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实体在跨国筹集和经营资产(主要指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对国际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doc 48页)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doc 48页)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doc 48页)期性失衡,2.结构性失衡,3.货币性失衡,4.收入性失衡,5.贸易竞争性失衡,6.过度债务性失衡,7.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

以上几方面原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5.汇率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协调中究竟意义何在?答:在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中,有一类是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另一类为各国政府的政策调节,在前一类的调节机制中,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实现的,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为赤字时,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会大于外汇供给,汇率上升,这将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当自动调节机制不能完全解决国际收支失衡时,各国政府就会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调节,汇率政策就是其中的一类,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强本国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同时,国外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逐步恢复平衡。

由此可见,汇率无论是在自动调节还是政策调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上升下降不仅引起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将导致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得以解决。

6.一国应该如何选择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答: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有内外均衡冲突的存在。

正确的政策搭配成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核心。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包括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供给调节政策等,要相机的选择搭配使用各种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

其次,在国际收支的国际调节中,产生了有名的“丁伯根原则”,“米德冲突”,“分派原则”,他们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详解1.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说法是针对按不同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项目上出现的余额而言的;这是因为,就具体项目来说,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会产生一定的差额;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时,称国际收支有顺差,也叫盈余;相反,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时,称国际收支有逆差,也叫赤字;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相等时,称国际收支平衡;平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关于贸易收支出超、入超,经常帐户盈余、赤字、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等国际收支状况的报导或资料;2.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1收支规模逐步扩大2国际收支结构改变,非贸易扩大,资本帐户大幅度增长3顺逆差互动4储备波浪式起伏,逐渐增长3.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2001年达到谷底,2002年又开始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加快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那次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下滑,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也顺周期的恶化;但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去年底结束了5年过渡期,中国对外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20%以上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也大体上以500多亿到600多亿的额度进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汇管理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贸易便利化;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差额的双顺差扩大的局面是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生产持续向中国转移、人民币升值下的变相资本内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制度改革虽然在中长期内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但在短期内因为企业在出口退税新规则生效之前出口而扩大了贸易顺差;我国持续出现双顺差原因主要有:第一,资本净流入逐步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该比重较2005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资本项目顺差的贡献相应提高;1997年以来,资本项目累计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达%;第二,货物贸易顺差上升;货物贸易进出口状况是国际收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等经济基本面情况,是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先行指标;第三,我国的出口鼓励政策;长期以来我国执行了“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第四,在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在不发达状态;尽管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但许多潜在投资者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合资企业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于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获得外汇之后,便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用所得人民币购进国产设备和其他产品;其结果是直接投资流入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第五,外汇储备增长加快;1994-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加近300亿美元;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波及,外汇储备增势骤然放缓,年均增加额不足90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重新加速;2001到2005年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额为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就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底亿美元,2008年底亿美元,2009年底亿美元;4.见本章第二节5.1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2固定汇率制度1953——19723人民币实行“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度1972——19804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1981——19845实行以美元为基准的有限弹性汇率制1985——19936实行以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20057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至今6.见本章第二节7.一经常项目顺差的成因1.内需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内需不足是中国当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0——2008 年,中国GDP 的平均增速为%,而消费的平均增速仅为%;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GDP,而且相差达到二点几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占GDP 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健全及传统观念影响近年来,中国GDP 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没有GDP 如此高速,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无法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还有中国传统观念注重储蓄,这些都导致居民储蓄率逐年处于高位,消费较少;3.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特征导致顺差格局的出现中国产品的特点在于其是使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因此将其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再从中国出口回本国及其他国家,加大了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产品可以直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不需要通过进口,这样也减少了中国的进口;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成因1.奉行吸引外资政策和优良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优惠政策;从投资环境上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进一步出台了许多引资政策,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减少了投资风险,使得大量外资继续流入中国;2.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仍旧此起彼伏,由于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和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存在很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长期存在;特别的是,美元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继续步上贬值大道,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升值预期下,海外投机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收益,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样,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3.资本管制严,对外投资渠道狭窄;中国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到2010 年为止还未全部开放,只有部分项目被批准能够进行自由兑换,中国的资本管制仍比较严,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提倡企业“走出去”战略,但是与“引进来”战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由此造成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流出较少的局面,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8.开放性题目,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来阐述第二章思考题详解1.ABC外汇管制主要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对外汇收入与运用的管理,外汇汇率的管理,货币可兑换性的管理等;2.D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3.BA“清洁浮动”又称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货币局制度的不足:1政府不能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利率由基准货币发行国制定,货币总量取决于收支平衡,以及银行体系中的货币乘数;②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如进口价格的上涨、资本流通的转移等,而只能调整国内工资和商品价格;③正统货币局制度不会像传统的中央银行那样,帮助周转困难的银行平息危机;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局制度;4 .B 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机关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是隶属于国务院部委管理下的国家局;5. D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或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需要采取弹性较大的汇率制度;在货币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实行钉住汇率;思考题C:课外延伸分析: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之前,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中国无须放弃目前的汇率政策,也无须屈服于日美等国所要求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真正挑战来自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未来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而此时银行的贷款利率等也将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这将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已不可能独立于国际市场的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旨在改变本国利率的货币政策都将可能因国际间金融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而功亏一篑;因此,未来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挑战不在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而更在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我们是否应该仍然保持现有的固定汇率制度或者我们应转而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我们维持现有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措施使得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其现有的独立性尽管本人认为,这些措施还是存在的,但其合理性仍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得以证实;如果我们决定采用浮动汇率制,则我们不得不问:我们的国家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以承受因汇率波动而给我们所带来挑战1.ABC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有:第一,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即储备资产本身价值稳定、存放可靠;第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即储备资产要容易变现,可以灵活调用和稳定地供给使用;第三,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即储备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有较高的收益;2.ABCDE国际清偿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一般指官方直接掌握的国际储备资产,又称第一线储备;广义则包括一国从国外借入的外汇储备、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该国官方或私人拥有的中、长期外汇资产主要指对外中长期投资,又称第二线储备3.A所谓三级准备主要是针对流动性而言的;4.B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得出结论说: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应以40%为最高限,20%最低限;一般认为,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应能满足其3个月的进口需要;照此计算,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为25%;这即所谓的储备进口比率法;5. B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经常项目顺差也是作为国际储备主要的和稳定的来源;6.错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也叫“纸黄金”;7.错合理的储备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并非越多越好;思考题C:课外延伸分析:国际储备对一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75-1984年,10年间,阿根廷和墨西哥两个国家面临同样有利的外部国际收支状况,可是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储备政策,也到来了不同的后果;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年代里,国际经济十分动荡不安,保留一定量的国际储备是使国内经济免受外部冲击的最好办法;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1A 2C 3B 4 A 5 D解析:1.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目的相似,但两者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反映了英美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和在争夺金融霸权上的尖锐矛盾2.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后称为“特别提款权”;3. 在金币本位制下,流通中使用的是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国境;4.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储备体系;5. 明确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二、思考题B:名校试题. 何谓国际货币体系它包括哪些内容试说明其演进历程;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影响国际支付的原则、惯例、安排以及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国际结算制度,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汇率制度: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各个时期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安排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协定之后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2. 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的自由流通;2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3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熔毁;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3. 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5取消外汇管制;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取消外汇管制;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崩溃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4. 牙买加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汇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5.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三、思考题C:课外延伸国际金本位制的“三自由”是什么为什么至今仍然有人怀念金本位制它有那些缺陷国际金本位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各国之间的最后清偿手段;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币面值与所含黄金实际价值可保持一致;金币或黄金可自由兑换,因此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名义价值稳定,不致发生通货贬值;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相对固定和世界市场的统一,货币兑换率由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确定,汇率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③可在市场完全兑换以供资本流动;④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即所谓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理想化的运转中,各国政策制度和贯彻都受到“游戏规则”自动地控制和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金本位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扩大;促进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物价收入稳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主要有以下优点:①各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稳定;②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简言之,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缺点是:①货币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②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往往可能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而引起生产停滞和工人失业;第五章课后练习答案1、ABCE2、ABCD3、C4、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是指具有现代化通讯设备、具有广泛联系的各国居民参与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作用:1发挥了国际结算和国际信贷的中心作用,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2能够广泛组织和吸收国际社会资金,是国际融资渠道畅通,增强资金活力,促进世界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在国际间运作效率;3有利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4有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从而使国际收支交易容易平衡5使各国经济联系日趋密切,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5、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太地区的境外金融市场;6、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货币市场是指资金的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金融市场;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资本的借贷期限不同;货币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拆借业务,资本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上的资本贷放活动;7、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1该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管制和约束,经营非常自由2分布在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突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旧格局3以银行同业拆借为主,是一个批发市场4参加十分自由,交易者来自世界各地,是他成为一个竞争十分激烈和高效率的市场8、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欧洲债券是有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务凭证,他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以外进行;而且,可同时在两个国家以上的债券市场发行,而不在任何特定的国内资本市场上注册和销售;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为债券发行所在国的货币,即它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内进行,并由该国市场内的公司负责包销、出售,还必须在该国的国内市场上注册;9、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1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2国际资产调节机制的存在3欧洲货币市场使得国际资本有了充分的流动性4由于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的形成10、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它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期,首先在欧洲的伦敦出现了这个新兴的国际资金市场;现在已覆盖全球;他是一个新型的、独立和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国际资金市场,市场交易使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各项交易一般是在货币发行国的国境之外进行的;1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一般而言,凡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的人都可定义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但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体有以下几类:外汇银行政府或中央银行、外汇经纪人和顾客;1外汇银行;外汇银行是外汇市场的首要参与者,具体包括专业外汇银行和一些由中央银行指定的没有外汇交易部的大型商业银行两部分;2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的统治者或调控者;3外汇经纪人;外汇经纪人是存在于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和顾客之间的中间人,他们与银行和顾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顾客;在外汇市场中,凡是在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交易的公司或个人,都是外汇银行的顾客;12、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分为哪些层次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分为三个层次:银行与客户间的外汇交易、本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以及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其中,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买卖大都通过外汇经纪人办理;外汇市场的经纪商,虽然有些专门从事某种外汇的买卖,但大部分还是同时从事多种货币的交易;外汇经纪人的业务不受任何监督,对其安排的交易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只是在每笔交易完成后向卖方收取佣金; 1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哪些进出口商和资金借贷这为避免商业或金融交易遭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银行为满足为客户的远期外汇交易要求和平衡远期外汇头寸而进行远期外汇买卖;投机者为谋取汇率变动的差价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14、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外汇期货交易也称货币期货交易,是指外汇交易双方在外汇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的方式成交后,承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交割某种特定标准量货币的交易活动;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1固定的交易场所:在有形的货币期货交易市场内进行交易活动;2公开喊价:买家喊买价,卖家喊卖价;3交易契约--外汇期货交易合同;双方承诺的交易品种,日期,约定的价格,特定标准量货币,保证金,手续费,交易地点等,一张标准的外汇期货合同:标准交割日,标准交割量,标准交割地点;4外汇期货交易只有价格风险,没有信用风险;5交易采用"美元报价制度";6交易的双向性;15、外汇期合约的内容有哪些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的标准化的合约;期货合约可借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合约组成要素:A.交易品种 B.交易数量和单位 C.最小变动价位,报价须是最小变动价位的整倍数; D.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涨跌停板;当市场价格涨到最大涨幅时,我们称"涨停板",反之,称"跌停板"; E.合约月份 F.交易时间 G.最后交易日 H.交割时间 I.交割标准和等级 J.交割地点 K.保证金 L.交易手续费16、什么是外汇风险它有哪些类型由于汇率变动致使外汇交易的一方,以及外汇资产持有者或负有债务的政府,企业或个人,有遭受。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为什么会存在全球外汇市场?答:通常认为,国际贸易是引起外汇市场建立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存在着差异,因此各国的货币币种不同。

国际贸易中债权债务的清偿需要用一定数量的一种货币去兑换另一种货币,这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依靠外汇市场交易。

透过国际贸易需要跨国货币收付这种现象,挖掘外汇市场起源的本质。

可以看出,外汇市场真正的起源在于:(1)主权货币的存在;(2)非主权货币对境外资源的支配权和索取权的存在;(3)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与预期的外币负债有关的汇率风险,外币资产可能会起到直接的防范作用,而且即使没有任何外国购买计划,增加外国资产也有利于降低国际投资组合的风险;(4)投机获利动机的存在,本国居民也许仅仅是认为外币资产被低估,因此他们可能只是为了纯粹的投机目的而要求持有外汇,从而赚取更高额的回报。

2.外汇市场有哪些功能?答:外汇市场作为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集中地反映了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动态和各国汇率变化的趋势,外汇市场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和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实现提供r便利条件。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反映和调节外汇供求。

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收支以及资本金融项目的变化都最终反映到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上,政府、企业、个人通过外汇市场可以解决自己的外汇供求问题。

(2)形成外汇价格体系。

银行接受顾客买卖外汇后,需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调节.因而自然产生外汇的供需,加上银行本身自发性的供需,在市场通过竞价过程,便会产生汇率,随后,银行对顾客交易的汇率再根据上述银行间成交汇率加以确定。

(3)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结清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实现货币购买力的国际转移,是外汇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4)提供外汇资金融通。

外汇市场是理想的外汇资金集散中心,从而成为世界资本再分配的重要渠道,为银行外汇业务提供平衡头寸的蓄水池作用。

限制的外汇资金大量涌向外汇市场,为外汇需求者提供越来越多的可筹资金,还对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促进投资的国际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杨胜刚《国际金融》(第2版)课后习题-国际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及作用。

答:(1)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一般是按市场功能的不同来划分的,广义上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

①国际货币市场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期限为1年或1年以下的短期资金融通与借贷的场所或网络。

国际货币市场可分为传统的国际货币市场和新型的国际货币市场:前者进行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市场所在国货币在国际间的短期借贷;后者进行的是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种境外货币的短期借贷。

②国际资本市场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各种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与网络,主要由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构成。

③国际外汇市场是进行国际性货币兑换和外汇买卖的场所或交易网络,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之一。

④国际黄金市场是世界各国集中进行黄金交易的场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有五大国际性黄金市场: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和香港。

⑤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也称派生市场,是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市场,既包括标准化的交易所交易,也包括非标准化的柜台交易,即OTC交易。

主要由金融远期合约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等构成。

(2)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积极作用:①有利于调节各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②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推动的各国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推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④促进了金融业务国际化的发展。

消极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在发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例如,国际金融市场为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国际间的投机活动提供了场所。

巨额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甚至会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另外,国际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国际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但也为国际间通货膨胀的传递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得以蔓延与发展。

2.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一般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1)政局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本章重要概念
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即期汇率:指外汇买卖的双方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手续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指外汇买卖的双方事先约定,据以在未来约定的期限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铸币平价: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
黄金输送点:指在金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波动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它等于铸币平价加(减)运送黄金的费用。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外汇、汇率的基本含义和不同汇率标价法。
答:外汇,即国际汇兑,是国际金融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我们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外汇的含义。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实践活动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同于国际结算。静态的外汇,是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一种外币成为外汇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自由兑换性,第二、可接受性,第三、可偿性。
复习思考题
1.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
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4.请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原因。
答: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经济的又有非经济的;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又有经济结构的。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单独而是混合地发生作用。它主要有:1.周期性失衡,2.结构性失衡,3.货币性失衡,4.收入性失衡,5.贸易竞争性失衡,6.过度债务性失衡,7.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以上几方面原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基本汇率:在制定汇率时,选择某一货币为关键货币,并制订出本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它是确定本币与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的基础。
套算汇率:指两种货币通过各自对第三种货币的汇率而算得的汇率。
即期外汇交易:指买卖双方约定于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交割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在约定的日期按约定的汇率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收益项下逆差规模有所下降。2004年,我国收益项下收入205.44亿美元,同比增长28%。支出2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随着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收益项下利润汇出有所增长,但收益再投资规模较小。
经常转移项下流入增长较快。2004年,经常转移顺差规模达到2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大大高于往年水平。其中,经常转移收入243.26亿美元,支出14.28亿美元。我国居民个人来自境外的侨汇收入增长,是经常转移呈现大幅顺差的主要原因。
2.试述被报价货币及其在银行双向报价中的作用。
答:被报价货币,指的是数量固定不变,作为比较基础的货币,也就是被用来表示其他货币价格的货币。
由于外汇交易实际上是以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买卖行为,因此,在买入被报价币的同时也就卖出着报价币,并且在报价银行买入被报价币的同时是询价者在卖出被报价币。在银行双向报价中,汇率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报价银行愿意买入被报价货币的价格,即所谓的买价或买入汇率;第二个数字表示的是报价者愿意卖出被报价货币的价格,即所谓的卖价或卖出汇率。在银行报价中,相对于被报价货币而言,总是买价在前、卖价在后,而且买价总是小于卖价,买卖价之间的差额就是报价银行买卖被报价货币的收益。在直接标价法下,前一数值表示银行的买入汇率,后一数值表示卖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前—数值表示卖出汇率,后一数值表示买入汇率。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答: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因此,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也由多种含义。国际收支平衡的几种观点:一,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它认为国际收支的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观点,静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收支相抵,差额为零的一种平衡模式。它注重强调期末时点上的平衡。动态平衡是指在较长的计划期内经过努力,实现期末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这种平衡要求在同际收支平衡的同时,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经济目标;三,局部均衡与全面均衡的观点,局部均衡观点认为外汇市场的平衡时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因此,要达到国际收支平衡,首先必须达到市场平衡。全面均衡是指在整个经济周期内国际收支自主性项目为零的平衡。
7.如何看待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变化?它们说明了什么?
答: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实现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就具体项目而言,表现在:
货物项下顺差规模较2003年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4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289.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5933.93亿美元,进口5344.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2004年我国进出口高速增长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基本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改善了出口企业资金状况。在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积极影响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外贸出口增,首先是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一,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二,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三,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其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判定标准,一,账面平衡与实际平衡;二,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三,自主性收入与自主性支出。最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周期性的失衡,结构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衡,贸易竞争性失衡,过度债务性失衡,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项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三大项目组成,一是经常项目,二是资本与金融项目,三是错误与遗漏项目。经常项目是指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是指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项目是人为设置的项目,目的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首先,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借方和贷方最终必然相等,因此,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中任何一个出现赤字或盈余,势必会伴随另一个项目的盈余或赤字;其次,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有融资的关系,经常项目中实际资源的流动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中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这种融资关系正在逐渐的减弱,资本与经常项目不在被动从属与经常项目,而是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错误与遗漏项目是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于金融项目的不平衡而设立的,如果前两个项目总和是借方差额,那么它就在贷方记相同金额,反之则反之。
6.一国应该如何选择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
答: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有内外均衡冲突的存在。正确的政策搭配成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核心。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包括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供给调节政策等,要相机的选择搭配使用各种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其次,在国际收支的国际调节中,产生了有名的“丁伯根原则”,“米德冲突”,“分派原则”,他们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这就是政策搭配,比较有影响的政策搭配方法有:蒙代尔提出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索尔特和斯旺提出用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5.汇率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协调中究竟意义何在?
答:在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中,有一类是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另一类为各国政府的政策调节,在前一类的调节机制中,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实现的,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为赤字时,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会大于外汇供给,汇率上升,这将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当自动调节机制不能完全解决国际收支失衡时,各国政府就会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调节,汇率政策就是其中的一类, 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强本国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同时,国外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逐步恢复平衡。由此可见,汇率无论是在自动调节还是政策调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上升下降不仅引起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将导致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得以解决。
丁伯根原则:196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其所著的《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提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分派原则:这一原则由蒙代尔提出,它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