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味外之旨”的意义指向与文化蕴涵

合集下载

司空图的韵味说

司空图的韵味说

中国文论在对诗歌“味”的探讨中,南朝钟嵘在《诗品》里提出了“滋味”说,所谓“滋味”,是指诗歌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钟嵘明确标举“滋味”为论诗标准。

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赋、比、兴并重,兼备风力辞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这一说法接触和论及了诗歌创作中如何超越表层题材而追求更深远的意味问题,但论述都不够全面,对二者关系的阐释也不够深入。

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唐代的司空图,他提出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说法,后世又称之为“韵味”说,是司空图最为着名的论诗主张。

而事实上,这也正是司空图所认为的诗歌创作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主要原则。

司空图是一位一心一意沉醉于大自然的具有道家风范的诗人,毕其一生之功致力于诗歌研究。

他认为诗歌的创作应着眼于意境的创造,而对诗歌意境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诗歌韵味的强调上。

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司空图强调诗歌要有“味外之味”,“韵外之旨”。

他所说的“韵”指的是清澄淡远的风格,是一种柔美的情韵。

这种思想可以从《二十四诗品》中特别是崇尚冲淡、清远的风格得到印证。

他所提出的“韵味”说与前人所提出的“韵”、“味”的明显不同在于它不是一般的要求有“韵”、有“味”,而是明确要求“韵”、“味”之外的深层含蕴。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着作《二十四诗品》,主要是发展他的“韵味”说的。

在这里,他把诗歌的风格、语体分为24种,即“雄浑”、“冲淡”、“纤侬”、“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这24种风格,有的侧重于思想内容,有的侧重于创作技巧,荟萃了各种美学品格,总结了审美特点,使对诗歌的研究进了一步,表现出司空图对诗歌风格的细致体味和鉴别。

论司空图“味外之旨”对诗味论的发展

论司空图“味外之旨”对诗味论的发展

论 司空 图 “末 之 旨" 0外 对诗 0 论 的发展 末
非 云 华
( 明学院 初教系 , 南 昆明 600 ) 昆 云 52 2 摘 要 : 中 国古 代 诗 味 论 漫 长 的发 展 历 程 中 , 在 晚唐 司 空 图 提 出 的 “ 味外 之 旨 ”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意 义 。 司 空 图强 调 有
FEIYu u nha
( l nayE u ai e at e t u migU ies y u n n K n ig6 0 0 ,C ia E e t d c t n D p r n ,K n n nv ri ,Y n a u m n 5 2 2 hn ) me r o m t
诗歌深刻悠远的“ 韵外之致 ” 将诗歌艺术美的标准引 向了诗歌深刻的意蕴层面 , , 是对钟嵘 “ 滋味说 ” 的发展 和超 越 。同时 , 司空图从“ 离形得似 ” “ 、不着一论 的 内涵 ,
对 诗 歌 的创 作 和 鉴 赏 也 有 实 际 的 指 导 意 义 。
西方 美学家 们普 遍将视 觉 、 觉视 为 审美器 官 , 听
而 把 味 觉 、 觉 排 除 在 外 。 中 世 纪 圣 ・托 马 斯 ・阿 嗅 奎那说 :与 美关 系最 密 切 的感 官 是视 觉 和 听 觉 , “ 都 是 与 认 识 关 系 最 密 切 的 , 理 智 服 务 的 感 官 。 黑 为 ” 格 尔 说 得 就 更 为 直 接 : 艺 术 的 感 性 事 物 只 涉 及 视 “ 听 两 个 认 识 性 的感 觉 , 于 嗅 觉 、 觉 和 触 觉 则 完 全 至 味
Ab t a t n t el n e eo me t o re o e t e r b u “ o t a o ”i n i n h n sr c :I o g d v l p n u s f h oy a o t p e i f v r n a ce t ia,te lt a g Dy a t i o gT … e — h c t h cl C h aeT n n sy Sk n u S s s n e b y n a o ” h s i o tn in f a c . Sk n u fc s s o “te a he e n e o d r y e c eo d f vr l a mp r t s i c n e i o g T o u e n a g i h c i v me tb y n h me.1a s te s n a d ft e e d h t d r s o h a b a t fp er rst h rf u d i l ain lv 1 n e eo s a d s r a s s’ h h o y o se o h n o g e u y o o t at ot e p oo n mp i t e e .a d d v lp h u p se ’ e te r ft t “ fZ o g R n .Att e s me y c o t a h a t ,fo et g t e smi r y a a o h o m”, g t n ls o 1 r ”p e r on fve i me r m g t n h i li p n f m t e fr i at r “ e t g co e t . wo d i 3 o o t p i t iw,S k n u a a y e e a p a y o i o g T n lz d t p e — h i yo e“ s e c e o d f v r r g wa f h e s n e b y n a o ”whc n c e h o n tt n o o t a o , n a r ci a u d n i nf a c o p er n t l ih e r h st e c n oa i f e i f v r a d h sp a t l i ig sg i c n e t o t i o p cl c g i y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论金庸小说之武学意境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论金庸小说之武学意境
在金庸 的小说里“ 似剑非剑” 的例子有很 多。 如《 倚天屠龙
亦人心 中一境界 。 故能写真景物 , 真感情者 , 谓之有境界 ; 否则
谓之无境界 ” 。这是从作 者的感受 、 作 品的表 现角度来 强调表 达“ 真感情” 和“ 真景物” 的。 而从读者 的审美欣赏角度而言 , 意 境是难 以言传又意味无穷 的“ 韵外之致 ” 和“ 味外之 旨” 。即作 者把 自己所感 知之“ 情 景” 在 作品 中作 鲜明真切 的表现 , 使读 者在得 到同样鲜 明真 切的感受 并能引发无限感悟和 回味。这
机 。”

在《 天龙八 部》 中多次提 到的玲珑棋 局 , 一个一 直没有 人 能解开的难题被 一个 没有心机 的外行人解开 ,此 中道 理 白是 耐人寻味 。 围棋之道象征人生兴亡成败 , 生生死死 , 得得失失 , 中国的文学理念的最高境 界也莫过 于此 了。
三 、金庸 的武功 描写建 立在 广读深研 佛道 的基础 上, 将练功者的精神修养 、 心性修练相结合 。 并从 中写 出 自己的独到 心得 , 使武学至理上升至哲学高度
记》 第二十四 回中张三丰教张无忌无忘太极剑 的一段 。 太极关
键在无 形 , 不 以“ 剑招” 取胜 , 而以其“ 圆转不断 、 节 节贯穿 ” 的
剑意取胜 , 这是一种 “ 无招无式 ” 的功夫 , 所以张无忌每次演 练 样 的意境适合于古今 中外一切 内容形式各异 的优 秀作 品。优 都不相 同 , 旁人看得不明所以。 张三丰只传剑 意不传剑招 的方 秀作品总不满足感性 现实的真 实 , 而追求更普遍 隽永 的意蕴。 法体现金庸对治学之道 的理解 。 金庸小说从 开始发表到封笔至今经历 了半个世纪仍然 长 盛不衰 , 读者 群遍及不 同地 域 、 年龄 、 文化层次和 民族阶级 , 可 谓跨越地理和时空 。 金庸写 的是武侠小说 , 自然离不开武功描 写, 武功和打斗是武侠小说不可或缺 的因素 , 而金庸独创 的武 学意境 可以说是形成小说哲理 意境 的一个主要方面。如陈墨 所说“ 金庸小说内蕴丰富 , 意境深广 , 不仅有精彩 的故事 、 鲜 明 的人物 、 精妙 的技巧和方法 , 更有言外之意 , 韵外之致 , 道理禅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___________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___________的花鸟画。

3、画家___________是近现代中国画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先驱者之一4、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___________,殉葬的___________和驼、___________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5、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___________》,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种。

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___________,《画山水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叙画》的作者___________8、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___________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9、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___________”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舔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___________。

10、清初“四僧”中的___________,被视为新安画流的代表人物。

二、选择题11、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A.刘松年B.李迪C.苏汉臣D.李嵩12、首先提出“明劝诚,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B.谢赫《画品》C.宗炳《画山水序》D.王微《叙画》13、描绘宫中嫉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A.就国夫人游春图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D.簪花仕女图14、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A.兽面纹B.凤鸟纹C.几何纹D.鱼纹15、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A.王时敏B.王鉴C.王翠D.王原祁16、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有关司空图《诗品》研究概略

有关司空图《诗品》研究概略

有关司空图《诗品》研究概略三外说研究司空图论诗讲究“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关于“味”,皮朝纲的《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皮朝纲就“味”一词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演变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指出:“韵”和“味”是指意象。

所谓“象外之象”是经过读者头脑重新创造的形象和意境,它以作品的语言形象为基础。

李壮鹰的《略论司空图“味外说”的第一面貌》李壮鹰文指出,人们长期以来都把司空图当作主“味”的诗论家,实际上是后人制造出来的第二面貌遮盖了其本来面貌。

司空图只说过“味外之旨”而未讲“味外之味”,而“味外之旨”中的“旨”原是作为“味”的否定而提出来的,他不但不主“味”,而且正反对主“味”,故才在“味”外提出“旨”。

司空图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中的“辨于味”并非说“懂得味”,而是要辨察味的局限,味的不可靠。

司空图主张“醇美”实际是儒家的“中和之美”,“醇美”不表现在“味”上,而是表现在“格”上。

其“格在其中”、“直致所得,以格自奇”,说明“格”是他评诗最根本的着眼点。

“格”是诗人的整个精神人格,有了“格”,不但作诗能兼备众味,甚至还能兼擅各种文体,故司空图论诗并不只偏于艺术韵味,恰恰相反,他主“格”而不主“味”,即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诗中所表现的精神人格,而反对片面追求某种韵味。

关于“象外之象”,大致有三种理解。

胡明在对“象”、“象外”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做了较详细的考察之后认为,“司空图的试论受到皎然的直接启迪,他的‘象外之象’正是取象和取象下之意的高度统一”。

黄保真认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前一个‘景’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后一个‘象’后一个‘景’则说的是诗中的意象,即主客观统一成的‘艺术形象’”。

张少康认为:“前一个象和景,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中的具体的有形的描写;后一个象和景,指的是由前一个象和景所暗示和象征出来的一个无形的虚幻的景象。

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内涵与意义

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内涵与意义

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内涵与意义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内涵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他诗论的代表作。

在这里他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作者着重从韵味的角度来谈诗歌意境的创造,即认为好诗必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而这“味”是妙在“咸酸之外”的,不是意尽于句中,而是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给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余地,从而达到“思与境偕”的艺术“诣极”。

这与作者在《与极浦书》中所标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反对现象(或表象)的堆砌,强调意境的创造。

这种韵味,不仅存在于风格“澄澹”的诗中,而且也存在于风格、遗举的篇章。

作者又认为,虽然前辈诸贤不是专工一路,但追求具有“韵外之致”的“意象”的创造则是共同的。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论述各种风格的。

2.“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义(1)韵味说重在艺术特征的探索,接触到形象思维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重在艺术特征的探索,接触到形象思维问题时,不能对其全盘否定。

但我们也应指出韵味说的重大缺陷:接触,并不等于就是科学的阐述。

在形象思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上,司空图或是深不下去,或是论而不当。

这就从理论上助长了脱离现实的不良风气。

(2)忽视重要的社会内容,使韵味偏于抒写闲情逸趣《二十四诗品》虽然也接触到作品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如司空图标举自己的诗句,有所谓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进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寥、惬适等,但这里除了塞下、丧乱两项外,大都是一些孤寂出世、悠闲自在的悠闲阶级生活,这和他在《诗品》中主要描述的生活情调,如“阅营修篁,美曰载归”,“绿林野屋,落日氛清,脱巾独步,时闻乌声”,“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且暮,不辨何时”之类,并无二致。

所以尽管本篇开宗明义也提出了“诗贯六义”的主张,并把“讽谕”放在首位,但实际上却是忽视重要的社会内容,使韵味偏于抒写闲情逸趣,而且他将千变万化的艺术境界,归结于“不知所以神而自神”.正与他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一样,都存在神秘化的弊病、因而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文学现象。

“味外之旨”与文学解读

“味外之旨”与文学解读
收稿 日期 :0 1 1 0 20 —1 — 8
量之一的确证 口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充分揭示了在 ” 艺术鉴赏的形成 中鉴赏主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的重 要性 。艺术 鉴赏 的实践 完全 证 明 了这 一点 。唐 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 口的七绝《 江南春》 “ :千 里 莺啼 绿 映红 , 水村 山郭酒 旗风 。南 朝 四百八 十寺 , 多少 楼 台烟 雨 中?而 杨 慎 是这 样 理 解 的 , 说 :千 ” 他 “ 里莺啼, 谁辨 也 , 哉 。 在 这 里 , 空 图把 宜 ” 司 能否理 解 文学作 品“ 酸 之外 ” “ 美 ” 咸 的 醇 意蕴 、 否 是 具有 鉴 赏 能 力 的人 分 别 比作 “ 岭 之 人 ” “ 之 江 和 华 人” 。马克 思 也 曾 经指 出 : 果 你 想 得 到 艺 术 的 享 如 受, 你本 身 就必 须 是 一个 有 艺 术修 养 的人 ;对 于 不 “ 辨音律 的耳朵说 来 , 美的音 乐也 毫无 意 义 , 最 音乐 对 它 说来不是 对 象 , 因为 我 的对 象 只 能 是 我 的本 质 力
“ 于昧而后 可 以言 诗” —读 者 的鉴 赏力 辨 —
德 国接 受 美 学创 始 人姚 斯 说 : 文学 作 品 并不 是 对 于每一 个时代 的每 一 个观察 者 都 以同一 种 面貌出 现 的客体 , 并不 是一 座 自言 自语地 宣 告 其 超 时代 性 质 的纪念 碑 , 而像一部 乐 谱 时刻 等待 着 阅读活 动 中 产 生 的 、 断 变化 的反 映 。 只 有 阅读 活 动 才 能将 作 不 品从死 的语言材 料 中拯 救 出来 并 赋 予 它 现实 生命 。
关键词 : 文学作品 ; 昧外之 旨; 解读
中 图分 类 号 : I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7 Io2o 一08 0 10 —5 ̄ 2o ) l 06— 2

_味外之旨_说_司空图_诗味_说新论

_味外之旨_说_司空图_诗味_说新论

“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陶礼天提 要 对司空图的“诗味”论,研究者众多,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析检讨,并对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与禅学的渊源关系、“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说及其与诗“格”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考论。

之“境”、关键词 诗味 味外之旨 韵外之致 禅学 范畴一、引 论在中国古代的“艺味说”(本文用来指中国古代以“味”论“艺”的种种理论批评观点和范畴)中,六朝以后,以“味”论“诗”最为繁盛,如果把词(乃至散曲、小令)也包括进“诗歌”的范围内,那么有关“诗味”说的观点以及提出的概念、范畴,就更加丰富了,即使采用罗列的方法,也会有遗珠之憾。

但就“诗味”说的理论深度而言,用“味”来对“诗性”(诗的审美特质)进行理论分析,对这种“诗性”的美感进行概括,至晚唐司空图(837—908)提出“味外之旨”(即“味外味”)的诗味论,已经达到最高的理论深度,作为美学范畴之“味”的核心理论内容已经得以彰显。

这是从“味外之旨’说及其密切相关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观点所具有的普遍理论意义的角度看问题的;同时,“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等观点又具有司空图自己的审美理想的个性特点,如其崇尚“澄淡精致”的审美“趣味”等,这两个方面对后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司空图的“诗味”论,研究者众多,本文在前“味外之旨”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析检讨,并对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与禅学的关系、“格”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考论。

与“韵外之致”说及其与诗之“境”、司空图最早以“味”论诗,见于《与王驾评诗书》和《题柳柳州集后》,前文有所谓“右丞、苏州趣味澄 ,若清 之贯达。

”后文有所谓“今于华下方得柳诗,味其深搜之致,亦深远矣。

”①可见司空图很早就对“诗味”的问题进行过思索。

“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说,是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文集》卷二)中提出的。

他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怪史》名词讲解《中国文学责怪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责怪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怪标准就是倡议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够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宛转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讲解为:兴,指诗歌生动详尽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愉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响的社会政治与道德民俗情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责怪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议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以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怪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落落大方,此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阐述,此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圆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怪史的发展中向来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怪方法论,是孟子对伤痕累累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责怪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应了较客观实在的责怪原则,后辈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概是在此原则下张开文学讨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责怪原则的阐述。

孟子以为必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德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此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格修养下手,拥有崇拜的道德质量,此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味在咸酸之外 妙在虚实之间

味在咸酸之外 妙在虚实之间

味在咸酸之外妙在虚实之间文学作品能带给人审美体验,让人感到阅读快感,这是世所公认的。

但是怎样来描述这种快感,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曾用一句话来描述文学给人带来的这种“味外之旨”,叫做“味在咸酸之外”。

那既然如此,怎样来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的这种滋味呢?一、“滋味”中特殊的快感文学作品给人所带来的“滋味”有着特殊的快感。

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快感是一种不同于五味的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以致于它可以让人喜(如苏东坡说“涂巷中小儿……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让人怒(如毛泽东看《白蛇传》)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让人哀(如林黛玉听《牡丹亭》曲词“眼中落泪”),让人惧(如左懋第说“世之多盗,弊全坐此,皆《水浒》一书为之崇也。

”),让人爱(如黄庭坚言三日不读《汉书》即面目可憎),让人恶(山东人因武大郎故不称朋友“大哥”),甚至让人生,让人死。

在美学及文学作品中往往有着动人的词汇来描述文学作品给人所带来的这种滋味。

如有人将其描绘为“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经验状态。

在这一刻,你的整个生命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光所照彻,你的身心仿佛被凝结、聚集在这一瞬间状态冥冥之中上,你仿佛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这使你暂时忘记了此外的一切,既包括你的俗常生活和操劳,也包括利益的算计和得失的考虑,你整个地凝视关注于此情此景之中,在那里流连忘返。

”很显然,这种滋味并非来自于生理器官的刺激,不是单纯的感官感觉,难以用咸酸等五味来进行描述,但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是人的心、身、情感等整个生命活动突然凝结的状态。

在这种阅读状态的作用下,“虽然你可能很快就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和日常的烦恼之中,但却因此发现了生活的另外一重天,另外一种存在,另外一种比油盐酱醋甚至钱更重要的东西。

”二、获得这种快感的必要条件虽然文学作品可以给人带来这种快感,但是这种快感的获得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可以在强迫状态下获得。

浅论司空图“三外”说的内涵

浅论司空图“三外”说的内涵

浅论司空图“三外”说的内涵“景外之景”是受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启示的。

中国画多为山水之作,对景物的观察讲究“以大观小”,景物表现要“小中见大”。

“小景”是指画中具体描绘的景物,属于有限之实景;“大景”是指暗示、潜隐着的象征性的艺术空间,是可以由欣赏者想象飞驰的“虚景”。

王夫之将大景、小景之说,引入到诗论之中,要“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夕堂永日·内编》),他说:“凡取景远者,类多梗概,取景细者,多入局曲,”妙在“即远入细”,“使远者近,搏虚作实”。

这里对景物大小、虚实的辩证,很好地揭示出景外之景的精神实质。

其实“景外之景”的第一个“景”就是小景、实景;第二个“景”就是大景、虚景。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以虚带实,实中有虚,是景外之景的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基本规律。

“景外之景”,在诗词鉴赏中,就是要从作品意象所表现的小景、实境中体验、想象其中的大景、虚境,得到无穷的审美享受。

举例以明之。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久被传诵的名句,宋祁曾官至工部尚书,因此句而获“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美名(见《苕溪渔隐丛话》)。

此后则毁誉兼有。

清代李渔斥之为:“‘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

”(《窥词管见》)李渔是戏曲作家兼评论家,对戏曲有精深的研究,但他在词的鉴赏方面却有偏颇,其欣赏趣味专重典雅而洒脱不足,因此对这种包孕深厚、生动的词句难有佳评。

他并不理解以俗为雅的审美规范。

清末民初的大学者王国维确实能从大处着眼,他从意境创造上指出:此词“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

这是极有审美眼光的评论。

这个“闹”确实堪称是全词之“眼目”,在意境的创造上有关键的作用。

对于一个诗句,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评价呢?从根本上说还是个审美能力和欣赏趣味的问题。

论述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涵义

论述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涵义

论述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涵义
司空图是来自中国的一种门类文学形式,最初缔造自晋朝。

其文学风格融合了
独特的古典风格和新式文学形式,借助艺术家非凡的技艺营造出扣人心弦的情境,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

司空图以诗歌为主体而非故事,诗歌有高昂的语言表达,结构严谨而富有章法,充满着优美的韵味,其叙事紧凑而不乏细节,兼具语言上的凝练与哲理性,流露着千古经典独有的神韵。

司空图嘉惠了几代读者,他们沉醉在其经典之中。

解读司空图,首先得反省自己的思想,来分辨其中涉及的精神维度。

司空图主
要就先秦、汉、魏后三代时期言论权力和文化自由提出了评论,倡导人们重视宪法主义,尊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政治和社会的改革。

司空图用语辞清新、情感深厚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社会形态的不满,呼吁改变
不满情绪,追求发展转型。

其中涵蕴着对人生的思考,对寓意深刻的观点:有时苦难的结果会带来更深的认识,困境可以让人成长;只要坚持,只要你有爱,总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失为精神上的一种解放。

司空图以优美的文字,自始至终激发着读者锐利的思维和深度的反思,构建着
美好长久的文学遗产。

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从历史中出发、远观未来”,并为社会发展贡献信仰和力量。

它不仅毫无时代气息,而且能够使下一代精神流连,激励他们展示勇敢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具有永恒的魅力。

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

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

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童庆炳内容提要“韵外之致”说是司空图诗论的核心。

本文企图从现代学术视野来审视这一学说。

文章首先说明“韵外之致”说的文化学术背景,进而揭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是“韵外之致”说的美学内涵,进而揭示“醇美”是“韵外之致”的理想,“全美为工”、“辨味言诗”是产生“韵外之致”的必要条件。

本文尝试运用现代文论对“韵外之致”进行阐释,力图揭示司空图诗论的现代意义。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

诗人辈出,诗作格调十分丰富。

刘勰的艺术理想———风骨,得到真正的建立。

在唐代,诗论也十分发达,如王昌龄的“物境”、“情景”和“意境”理论,皎然的“取境”理论,陈子昂的呼唤“汉魏风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的艺术追求,杜甫的“转益多师”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学观点,白居易的“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的儒家新观点,韩愈的“不平则鸣”和“文穷益工”说,等等,都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

但从原创性的角度和影响而论,则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说,更具有理论的深度和现代意义。

晚唐时期的诗歌创作与诗学发展,跟晚唐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在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诗人李商隐去世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60),浙江东部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庞勋起义;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王仙芝起义;第二年,875年黄巢大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前后经历十年之久,范围几达半个中国。

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唐帝国的根基已动摇。

加上朝廷内部宦官之争、藩镇之争日益恶化,唐帝国走向灭亡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在这一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中,知识分子的心理虽因政治态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的趋向是一致的,那就是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都带有末世的悲哀感,虽然他们选择的道路有出仕与归隐的区别,但都是在无可奈何中挣扎。

在诗歌创作中有的人呼喊民生疾苦,希望恢复儒家诗教;有的则追求淡薄情怀,希望能从诗歌的吟咏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的避风港,保持心境的平静。

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

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

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
司空图韵味说的三个基本观点:
1、着重从韵味的角度谈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好诗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味在咸酸之外”。

2、强调“味外之旨”,诗歌要以有限的语句、形象表达无尽的韵味。

3、强调“直致所得”,写作时即境会心、自然写出。

其思想:
韵味说是唐司空图的论诗主张。

他着重从韵味的角度论述诗歌的创造和欣赏司空图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将这两个概念相结合,创“韵味”说,成为影响很大的诗歌审美理论。

其精髓在于追求诗歌的艨胧、含蓄、蕴藉之美,主张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应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同上)和“象外之象”(《与极浦书》)。

强调诗歌意境应为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余地,鼓励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增添艺术作品的生机与活力。

与传统的从诗歌的社会功能角度论诗不同,“韵味”说是从诗歌本身的审美特点论诗,探讨了艺术的审美功能,接触到文艺创作的形象思维诸问题,对以后“意境”说、“境界”说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宋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清王士祯的“神韵”说、叶燮的“境界”说,都深受其影响。

论苏轼对司空图“味外之旨”误读的合理性

论苏轼对司空图“味外之旨”误读的合理性

101㊀樊高峰︐谢金良论苏轼对司空图﹃味外之旨﹄误读的合理性收稿日期:2019-06-03作者简介:樊高峰(1984 )ꎬ男ꎬ陕西西安人ꎬ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研究生ꎬ主要从事文艺美学㊁易学与儒佛道文化㊁经学诠释学研究ꎻ谢金良(1971 )ꎬ男ꎬ福建安溪人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中国美学㊁易学与儒佛道文化研究ꎮ①此处的 误读 理论是从哈罗德 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里面提出的 六种修正比 延伸而来ꎬ其中第二种修正比(误读)是 苔瑟拉(Tessera) 即 续完和对偶 ꎮ虽然该理论最初是用来说明后人是如何对前人诗歌进行误读的ꎬ但已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理论中ꎬ另外ꎬ为了使该文章在行文中能更好地跟以前学者建立对话的桥梁ꎬ权且借来一用ꎮ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ꎬ不能把 误读 当成是 错误地读 ꎬ它指的是后人在自身历史境遇下解读前人的文本时ꎬ有意或无意地对该文本的进一步的阐释ꎬ这一阐释扩大了文本的意义域ꎮ这一阐释的前提是ꎬ或许该文本的作者有此意但含混不清ꎬ或许作者本无此意但文本结构却客观上留下了进一步解读的空间ꎮ它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ꎮ具体参见哈罗德 布鲁姆:«影响的焦虑»ꎬ徐文博译ꎬ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ꎬ1989年ꎮ②李壮鹰在«略论司空图 味外说 的第一面貌»中说到: 司空图从未说过 味外之味 他只说过 味外之旨 ꎬ将 旨 偷偷改成了 味是宋以后人干的事ꎮ不管这些人的本义如何ꎬ这一字之易实际上歪曲了司空图诗论的整个倾向ꎮ 另外还说: 元人揭傒斯«诗法正宗»云: 唐司空图论学诗须识味外味ꎬ坡公常举以为名言 他在转述苏轼的话时ꎬ径直把 味外味 贴到司空图的诗论上去ꎬ于是便结结实实地铸成一个历史的误会ꎮ (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3期)ꎮ其实ꎬ这些行为恰恰是对司空图诗论内涵的进一步补充和阐释ꎬ从文论史的角度来说有其积极意义ꎮ论苏轼对司空图 味外之旨 误读的合理性樊高峰ꎬ谢金良(复旦大学中文系ꎬ上海200433)摘㊀要:通过考察苏轼对司空图 味外之旨 思想内涵误读的过程可以发现ꎬ这一误读不应被认为完全错误ꎬ而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ꎮ正是苏轼的这种误读及其对后世诗论的影响ꎬ才扩大了 味外之旨 的意义域ꎬ丰富了诗 味 说的审美范畴ꎬ增强了这一美学命题的生命力ꎮ关键词:司空图ꎻ味外之旨ꎻ苏轼ꎻ误读ꎻ合理性中图分类号:B83-0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0012(2020)01-0101-06㊀㊀从中国美学与文论史的角度来看ꎬ对于司空图 味外之旨 内涵的阐释经过了一个误读①的过程ꎬ这个误读的 始作俑者 应该是苏轼ꎬ其后对 味外之旨 的理解基本上沿袭了苏轼的解释ꎮ当然也有学者②认为这一误读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ꎮ其实不然ꎬ苏轼的这种误读是在特定思维基础㊁审美习惯的基础上完成的ꎬ况且这一误读对后世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ꎮ因此ꎬ我们应该从历史的维度来评价苏轼的这一误读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一误读是不正当的㊁不合理的ꎮ一要理解 味外之旨 的言内㊁言外之意ꎬ还得进一步细读相关文本ꎮ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说出自其晚年的书信«与李生论诗书»ꎬ在这篇文章中有以下几段话:文之难ꎬ而诗之难尤难ꎮ古今之喻多矣ꎬ而愚以为辨于味ꎬ而后可以言诗也ꎮ江岭之南ꎬ凡足资于适口者ꎬ若醯ꎬ非不酸也ꎬ止于酸而已ꎻ若鹾ꎬ非不咸也ꎬ止于咸而已ꎮ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ꎬ知其咸酸之外ꎬ醇美者有所乏耳ꎮ这段话的主体大意是:对于长江㊁五岭以南ꎬ大多偏爱酸咸口味的人来说:醋ꎬ不是不酸ꎬ可仅仅停留在酸而已ꎻ盐ꎬ不是不咸ꎬ仅仅停留在咸而已ꎮ而中原的人用以调味佐餐ꎬ因此知道它们除酸㊁咸之味外ꎬ缺乏醇美之味ꎮ接下来他又说道: 噫!近而不浮ꎬ远而不尽ꎬ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ꎮ 那么ꎬ 近而不浮ꎬ远而不尽 ꎬ其实说的就是这种 醇美 是过犹而不及的中和之美ꎮ但他102㊀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㊀㊀Vol.11No.1Jan.2020美育学刊2020㊀年第1期㊀第11卷㊀总第56期又说ꎬ 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ꎮ那到底什么是 韵外之致 呢?实际上ꎬ 韵外 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对 醇美 之意进一步解读的意义空间ꎮ再看下面一段话:盖绝句之作ꎬ本于诣极ꎬ此外千变万状ꎬ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ꎬ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ꎬ时辈固有难色ꎬ倘复以全美为工ꎬ即知味外之旨矣ꎮ结合这几段话可以看出司空图所说的 味外之旨 ꎬ除了过于强调 醇美 的 旨 之外ꎬ其实文本结构本身也暗含着 在语言文字之外ꎬ别有余味 的意义空间ꎮ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ꎬ 旨 是一个会意字ꎬ甲骨文字形ꎬ上像 匕 ꎬ即是匙形ꎬ下面是口ꎬ表示味道好ꎬ有美㊁美味的意思ꎮ所以«诗 鲁颂 泮水»说: 既饮旨酒 ꎻ«论语 阳货»说: 食旨不甘ꎬ闻乐不乐 [1]ꎮ由此来看ꎬ旨是源于味的ꎬ它可以理解为味中的美味㊁甘味等ꎮ也就是说ꎬ 味 是直接呈现的那种东西ꎬ而 旨 是间接体验到的东西ꎮ另外ꎬ文学上 味 的问题很早就与语言有关ꎮ在«左传»中就记载有: 味以行气ꎬ气以实志ꎬ志以定言ꎬ言以出令ꎮ 这是说酒的味可以间接影响到言辞命令ꎮ此后ꎬ经过«礼记»及陆机㊁刘勰㊁钟嵘的发展ꎬ 味 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审美范畴ꎮ③而对司空图 味外之旨 产生直接影响的应该是钟嵘的 滋味 说ꎬ这已经是学术界所熟知的ꎮ钟嵘说: 五言居文词之要ꎬ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ꎬ故云会于流俗ꎮ岂不以指事造形ꎬ穷情写物ꎬ最为详切者耶! 干之以风力ꎬ润之以丹彩ꎬ使味之者无极ꎬ闻之者动心ꎬ是诗之至也ꎮ [2]钟嵘的 滋味 说指的是作品中蕴含的情志内蕴ꎬ能够引起读者的激动㊁联想和咀嚼回味ꎬ因此这个 味 还限于味本身ꎬ如果以饭食打一个比方:就是这个饭食本身越咀嚼越有味道ꎮ而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ꎬ他强调的是味本身之外的旨(味)ꎬ也就是说ꎬ 旨 是由味生发而来ꎬ也是一种 味外之味 ꎬ只不过这里他明确指出来仅是 醇美 ꎮ此外ꎬ即使 味外之旨 是 司空图主倡兼蓄㊁中和的诗论见解ꎬ固然是他儒家思想的反映 [3]ꎬ但是这篇文章写自于天复四年(904)司空图68岁之时ꎬ或之后ꎮ[4]74而 司空图在天复三年又回到了王官谷ꎬ并一直到死ꎮ在这最后五六年中ꎬ司空图是更为彻底地当了隐居高士ꎬ放弃了他的济世救民志 [4]18ꎮ此时司空图的心境是很矛盾甚至绝望的ꎬ思想也是很复杂的ꎬ以至于他的思想主要倾向于佛老ꎬ所以他的诗作和诗论都有一种尚虚情绪ꎮ他回到家乡后ꎬ修葺了王官别业ꎬ并撰写了«休休亭记»ꎬ诗歌也有 昏旦松轩下ꎬ怡然对一瓢ꎮ雨微吟思足ꎬ花落梦无聊 ꎬ 前峰月照分明见ꎬ夜和香中露卧时 之句ꎮ在«自戒»中有: 众人皆察察ꎬ而我独昏昏ꎮ取训于老氏ꎬ大辩欲讷言ꎮ 这些都是这一佛老思想和尚虚情绪的体现ꎬ于是也有学者认为司空图的 旨 就是 道 ④ꎬ 味外之旨 就是 味无味 ꎬ这或许就是 一种空灵㊁难以言传的趣味 ꎬ也可作参考ꎮ那么ꎬ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所强调的这种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趣中ꎬ也同样隐含了一种由实到虚的味之不尽的韵味ꎮ因此ꎬ不管司空图自己有没有关于 味外味 的主观意识ꎬ但他此处的 旨 从一开始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解读的可能性ꎬ也给后人留下了 误读 的意义空间ꎮ二司空图从未说过 味外之味 ꎬ他只说过味外之旨 ꎬ将 旨 偷偷地改成了 味 ꎬ是宋以后人干的事 ꎮ[3]为什么宋以后人会干这种事呢?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ꎬ 味外之旨 本身具备进一步解读的可能性ꎬ因此给后人留下了 把柄 ꎻ第二ꎬ进一步解读 味外之旨 者的出现ꎮ第一方面前文已经有所涉及ꎬ下面主要从第二个方面进行讨论ꎮ司空图的这篇«与李生论诗说»ꎬ在当时没什么影响ꎬ到了宋代才受到人们的注意ꎮ苏轼可能是最早注意到这篇诗论的人ꎬ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中对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说进行了阐发性转述ꎬ临了还深有感触地慨叹道: 恨当时不识其妙! 然而ꎬ使后人不识其妙的始作俑者偏偏就是苏轼自己 ꎮ[1]首先来看误读司空图③④关于这一发展脉络ꎬ后文会有具体梳理和论述ꎮ另参见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ꎬ北京:学苑出版社ꎬ2005年ꎬ第74页ꎮ参见周甲辰:«司空图 味外之旨 的意义指向与文化蕴含»ꎬ载«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ꎮ另参见成复旺:«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10年ꎮ103㊀樊高峰︐谢金良论苏轼对司空图﹃味外之旨﹄误读的合理性味外之旨 的 始作俑者 苏轼是怎么 不识其妙 的ꎮ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中有这么几段话:予尝论书ꎬ以谓钟㊁王之迹ꎬ萧散简远ꎬ妙在笔画之外ꎮ至唐颜㊁柳ꎬ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ꎬ极书之变ꎬ天下翕然以为宗师ꎮ而钟㊁王之法益微ꎮ至于诗亦然ꎮ苏㊁李之天成ꎬ曹㊁刘之自得ꎬ陶㊁谢之超然ꎬ盖亦至矣ꎮ而李太白㊁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ꎬ凌跨百代ꎬ占今诗人尽废ꎻ然魏㊁晋以来ꎬ高风绝尘ꎬ亦少衰矣ꎮ李㊁杜之后ꎬ诗人继作ꎬ虽间有远韵ꎬ而才不逮意ꎮ独韦应物㊁柳宗元发纤穰于简古ꎬ寄至味于澹泊ꎬ非余子所及也ꎮ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ꎬ而诗文高雅ꎬ犹有承平之遗风ꎬ其论诗曰: 梅止于酸ꎬ盐止于咸ꎬ饮食不可无盐㊁梅ꎬ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ꎮ 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ꎬ恨当时不识其妙ꎬ予三复其言而悲之ꎮ闽人黄子思ꎬ庆历㊁皇祐间号能文者ꎮ予尝闻前辈诵其诗ꎬ每得佳句妙语ꎬ反复数四ꎬ乃识其所谓ꎮ信乎表圣之言ꎬ美在咸酸之外ꎬ可以一唱而三叹也ꎮ苏轼在这些语段中有几个关键句值得注意: 妙在笔画之外 ꎬ 寄至味于澹泊 ꎬ 美在咸酸之外ꎬ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ꎮ如果将这一系列关键句联系在一起ꎬ基本上能说明苏轼的言外之意ꎮ他认为ꎬ谈论书法ꎬ贵在体味到笔画之外的 妙 ꎬ自不用多说ꎮ而 至于诗亦然 ꎬ他认为惟独韦应物㊁柳宗元是 寄至味于澹泊 ꎬ那什么又是 至味 呢?加之这一 至味 还跟澹泊密切相关ꎮ在«淮南子 主术训»有 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ꎬ非宁静无以致远 ꎻ«汉书 叙传上»有 清虚澹泊ꎬ归之自然 ꎻ诸葛亮«诫子书»有 非澹泊无以明志ꎬ非宁静无以致远 ꎬ等等ꎮ通过对这一语言习惯的考察ꎬ可推知苏轼认为 至味 就是和 澹泊 融为一体的恬淡㊁高远的情思之诗味ꎬ而且已融入了佛老意味ꎮ前文已提到ꎬ司空图晚年一度试图从佛老思想中寻求精神的慰藉ꎬ似乎彼时的苏轼也有着同样的心境ꎮ因此他能够最先把到司空图的心灵脉搏ꎬ至少苏轼自己认为他是最能识司空图 味外之旨 之妙者ꎮ接着他又说酸咸之外的美可以一唱三叹㊁一吟三回味ꎮ«乐记»中言: 清庙之瑟ꎬ一唱而三叹ꎬ有遗音者矣ꎮ大飨之礼ꎬ尚玄酒而俎腥鱼ꎬ大羹不和ꎬ有遗味者矣ꎮ 博学多才的苏轼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ꎬ所以这里的 遗音 遗味 可视为苏轼阐发自己观点的理论资源ꎮ以此来看ꎬ苏轼讲到 味 的确指的是 味外味 ꎬ因此才有了他评价司空图诗歌的经典论断: 图诗得味外味ꎬ如 绿树连村暗ꎬ黄花入麦稀 一联最善ꎮ(胡应麟«‹唐音癸签›引») [3]经过对«书黄子思诗集后»的整体解读ꎬ明显能看出苏轼 味外味 说受到了司空图 味外之旨 说的影响ꎮ 味外味 说看似是苏轼用来评论司空图诗论时用的观点ꎬ其实这一观点无论是苏轼有意还是无意提出来的ꎬ都说明了苏轼在潜意识中对司空图的认同以及影响的焦虑ꎮ换言之ꎬ 味外味 看似是苏轼的观点ꎬ其实真正是从司空图 味外之旨 留下的意义空间中误读而来ꎮ这里可以总结性地借用哈罗德 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一书中的观点来理解ꎬ他说: 这是一种以对偶的方式对前驱的续完ꎬ诗人以这种方式阅读前驱的诗从而保留原诗的词语ꎬ但使它别具他义ꎬ仿佛前驱走得还不够远ꎮ [5]其实ꎬ一切 历史文本 ⑤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ꎮ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ꎬ苏轼的 味外味 只是有意或无意地对 味外之旨 做了修正ꎬ即 续完和对偶 ꎮ那么苏轼在面对这一影响的焦虑时ꎬ有意或无意间对 味外之旨 的误读(续完和对偶)是否正当呢?三宋元之后不少人评诗ꎬ常有 味外味 之说ꎬ而且把这个概念的发明者归于司空图ꎬ以至于一直到现在ꎬ学界多认为司空图提出了 味外之味 的见解ꎮ所以都把他说成是论诗主 味 的诗论家 [3]ꎬ这是有一定道理的ꎬ因为如前所述⑤这里的历史文本是广义的概念ꎬ指的是历史上留下来的所有现存文本ꎬ它是一个开放的意义域ꎮ其实ꎬ我们一直是在根据现实需要对历史文本不断进行阐释ꎬ这也就具备一定的有效性ꎮ104㊀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㊀㊀Vol.11No.1Jan.2020美育学刊2020㊀年第1期㊀第11卷㊀总第56期苏轼的 味外味 说不可能跟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说没有关系⑥ꎮ苏轼的 味外味 说是对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说的误读ꎬ而且这一误读不是凭空而来的ꎬ更不是穿凿附会ꎮ这一误读是由其思维基础㊁审美习惯共同催生的ꎬ从这两点都可用来说明这一误读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ꎮ另外ꎬ这一误读也对后世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ꎮ首先来看这一误读的思维基础ꎮ要进一步理解这一误读的思维基础ꎬ就得追溯司空图和苏轼的思维共性ꎬ同时需要将其与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思维的经典形态ꎬ即源于«易»的易思维(太极思维)⑦联系起来讨论ꎮ«唐国史补»载: 司空图侍郎有出伦之才 其平生著文有百家ꎬ又著«易之心要»三卷ꎮ 据此可知司空图深知«易»理ꎮ另据«宋史 艺文志»载ꎬ苏轼著有«易传»九卷ꎬ苏轼深谙«易»理ꎬ也自不待言ꎮ加之ꎬ苏轼亦兼通佛老思想ꎮ由此可知他们二人对所谓的易思维(太极思维)应该了然于心ꎬ这也是他们共同的思维和思想基础ꎮ在此基础上ꎬ他们面对中国古典思维的经典形态时ꎬ是最为敏感的ꎬ对其把握也是最为准确的ꎮ而 味外之旨 的命题恰恰是这一经典思维形态的具体体现ꎮ当然易思维(太极思维)的产生是很久远的ꎬ它是其在形成过程中逐步定型的ꎮ这一思维的具体呈现形态就是: 六合的体验乃是生命的本质直觉ꎬ是个体对此在的本真敞开和领悟ꎬ亦即在 天人合一 的悟道式的体验中对存在的本原的追问ꎮ 这其实是一种物我同一㊁宇宙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ꎬ即 人身 小宇宙 同天地 大宇宙 同构对应ꎬ六合就成了一种天人合一㊁我道一体㊁心物交融㊁物我同构的整体宇宙观念 ꎮ[6]144这一重要思维方式也就成了华夏思维和思想的胎记ꎮ值得特别注意的是ꎬ这种思维提供了 一种类比和想象去融通万物㊁玩味无穷的逻辑平台 ꎮ[6]140也就是说ꎬ这种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让人们可以超越在场的东西ꎬ常常形成了意在言外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审美习惯ꎬ即 对虚的一面的重视ꎬ形成了中国美学的特点 ꎮ[7]14这在中国经典诗词㊁绘画等艺术中的体现再明显不过了ꎮ因此运用这一思维对外界事物的审美观照往往需要主体处于 虚静 的 静观 状态ꎬ如苏轼在«送参寥师»中说的 欲令诗语妙ꎬ无厌空且静ꎮ静故了群动ꎬ空故纳万境 等可资旁证ꎮ这种思维在美学和文论领域主要体现在以身体的触觉㊁味觉㊁视觉㊁听觉等与外物沟通过程中延伸出来的审美范畴(审美习惯)上ꎬ如神㊁韵㊁余音㊁余味等ꎬ张法也认为: 中国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㊁阴阳相成㊁虚实相生的宇宙ꎮ 因为中国文化中的宇宙是气的宇宙ꎬ从而中国美学对审美对象的评价ꎬ其最高层次就是虚体性的神㊁情㊁气㊁韵等与气具有同质性的东西ꎮ [7]12进一步来说ꎬ以味论诗的思维本身是合乎这一思维模式的ꎬ其实这一思维模式恰恰也是佛老思想形成的思维基质ꎮ而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说也是在这一思维基础上形成的ꎬ再如前文所述ꎬ司空图是在晚年思想主体倾向于佛老思想的情况下提出 味外之旨 的ꎮ那么彼时司空图处于 虚静 静观 的主体条件下ꎬ再结合前文对«与李生论诗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得知他的 味外之旨 说的确有很大留白ꎬ具备进一步解读的空间和可能性ꎮ而在历史经典的传承和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ꎬ阐释学(hermeneutics)认为阐释主体与阐释客体在某种历史境遇中相遇㊁对话进而发生关系ꎬ而真理在于这种对话关系之中被揭示出来ꎮ⑧也就是说ꎬ 诠释者自身即是传统效果的一部分ꎬ而诠释活动则始终在文本(既往视域)与诠释者当下视域之间保持着张力ꎮ这一论断表明ꎬ诠释所道出的 真理 不能仅由文本历史语境单方面决定ꎬ而应是文本与诠释者相互作用的结果ꎮ [8]况且ꎬ通过前面的论述得知ꎬ司空图㊁苏轼他们二人的思维基础有某种共性ꎬ都谙熟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的经典形态 易思维ꎬ加之他们晚年的生活境遇相似ꎬ故而苏轼对 味外之旨 的误读完全是在 境遇契合 的情况下完成的ꎬ既不会存在所谓的阐释⑥⑦⑧而李壮鹰在«略论司空图 味外说 的第一面貌»中认为苏轼的 味外味 说有可能跟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说没有关系ꎮ参见谢金良:«关于‹周易›与美学的若干思考»ꎬ载«文学教育»2015年第5期ꎮ另见李定:«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ꎬ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ꎬ2017年ꎬ第97页ꎮ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ꎬ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07年ꎮ另参见李春青:«走向阐释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学科性反思之一»ꎬ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ꎮ105㊀樊高峰︐谢金良论苏轼对司空图﹃味外之旨﹄误读的合理性学过分消解文本的原初意义的危险ꎬ也不会有 强制阐释 的可能ꎮ因此这一 误读 是合乎传统审美思维的发展流变和观念传承的变化规律的ꎬ从而也是正当的ꎮ其次ꎬ从意义习惯的角度讲ꎬ可以发现以味论诗的发展流变ꎮ对以味论诗的意义习惯的追溯ꎬ前人已经梳理得很清楚了ꎬ这里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简单归纳列举一些经典范本ꎮ真正将 味 运用到艺术审美上来的应该是«礼记 乐记»ꎮ其中有: 清庙之瑟ꎬ朱弦而疏越ꎬ一唱而三叹ꎬ有遗音者矣ꎮ大飨之礼ꎬ尚玄酒而俎腥鱼ꎬ大羹不和ꎬ有遗味者矣ꎮ 这里是用来比喻音乐之美的ꎬ而且可以将 一唱而三叹ꎬ有遗音者矣 和 有遗味者矣 对照理解ꎬ其实这里已经暗含了真正的艺术之美应该是能够产生余音㊁余味的审美效果之美这层意思ꎮ接下来ꎬ应该是陆机在«文赋»中说的: 或清虚以婉约ꎬ每除烦而去滥ꎮ阙大羹之遗味ꎬ同朱弦之清氾ꎮ虽一唱而三叹ꎬ固既雅而不艳ꎮ 这是从文病的角度来批评 阙大羹之遗味 ꎬ 虽一唱而三叹ꎬ固既雅而不艳 ꎮ他认为文章应该既雅而艳ꎬ给人以回味无穷的 遗味 ꎮ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进一步发展了陆机有关 味 的论述 全书有二十处论到 味 ꎮ[4]75书中的 余味曲包 情在词外 志深而味隐 等都隐含着 味外味 的审美范畴ꎮ而对司空图产生直接影响的应该算是钟嵘的 滋味 说ꎬ前文已有论述ꎬ此处不再赘述ꎮ毋庸置疑ꎬ司空图的诗 味 说是以前人的艺术实践作为基础的ꎮ如果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 味 的意义范畴作一简单梳理ꎬ可以得知在司空图之前只要是以 味 论及艺术审美效果的ꎬ基本上都暗含了艺术作品应该有产生余味㊁味外之味的审美功能之意ꎬ这就形成了一个诗 味 论的意义习惯ꎮ而司空图不可能完全跳出这一意义习惯ꎬ当然他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意义习惯的ꎮ因此ꎬ司空图的 味外之旨 也应该暗含着味外之味的潜在可能性ꎬ恰恰是这个潜在意义的可能性给苏轼及其后的误读留下了可能ꎮ最后ꎬ这一正当性还体现在对后世诗学的影响ꎮ自苏轼之后ꎬ多有论 味外味 者ꎮ如杨万里: 读书必知味外之味ꎬ不知味外之味ꎬ而曰我能读书者ꎬ否也ꎮ 袁枚: 司空表圣论诗ꎬ贵得味外味ꎮ 王士祯: 唐司空图教人学诗ꎬ贵得味外味ꎮ 吴陈琰: 司空表圣论诗云:梅止于酸ꎬ盐止于咸ꎬ酸咸之外者何?味外味也ꎮ味外味者何?神韵也ꎮ 沈德潜: 七言绝句ꎬ以语近情遥ꎬ含吐不露为主ꎬ只眼前景ꎬ口头语ꎬ而有弦外音ꎬ味外味ꎬ使人神远ꎬ太白有焉ꎮ 郑绩: 何为味外味?笔若无法而有法ꎬ形似有形而无形ꎮ于僻僻涩涩中藏活活泼泼地ꎬ因脱习派而无矜持ꎬ只以意会难以言传ꎬ正谓此也ꎮ 等等[9]162ꎮ正是经过苏轼的误读ꎬ才扩大了 味外之旨 的意义范畴ꎬ才使得后世的诗论家在苏轼的基础上延伸出了意义范畴更宽广的诗 味 说ꎮ如果 将 味外味 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其他理论命题结合起来分析ꎮ许多文论家在论及 味外味 时能联系意境㊁神㊁韵㊁妙悟㊁气㊁风等概念来论述ꎬ使 味外味 的功用和意义得以延伸和扩大ꎬ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命题和基本理论ꎬ从而影响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ꎮ [9]163换言之ꎬ苏轼的误读和阐释明显已经由个人的阐释转向了公共阐释ꎬ也就是说已经取得了其合法性的地位ꎮ毋庸置疑苏轼的这一行为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ꎮ总之ꎬ如周甲辰所说: 无论怎样ꎬ 味外之旨 都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ꎬ或许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和探讨这一存在ꎬ而不是在到底该用哪一个字上过多地纠缠ꎮ [1]也就是说ꎬ在对 味外之旨 这一 历史文本 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拘泥文本的字面含义ꎬ而应该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语境中来观照ꎬ否则就限制了对该文本进一步解读的可能性ꎬ毕竟 历史文本 对后人来说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意义域ꎮ综上所述ꎬ无论是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ꎬ我们认为苏轼对司空图 味外之旨 的误读ꎬ是基于文本意义的进一步阐释ꎬ这一阐释过程扩大了 味外之旨 的意义域ꎬ从而增强了其美学价值和生命力ꎬ具备一定正当性和合理性ꎮ参考文献:[1]周甲辰.司空图 味外之旨 的意义指向与文化蕴含[J].兰州学刊ꎬ2006(7):67-69.[2]郭绍虞ꎬ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2001:106.[3]李壮鹰.略论司空图 味外说 的第一面貌[J].学术月刊ꎬ1986(3):48-53.。

中外诗歌里的“味外之旨”

中外诗歌里的“味外之旨”

中外诗歌里的“味外之旨”作者:南连生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4期甘肃通渭●南连生唐代司空图曾举醋盐为喻:醋止于酸,盐止于咸,都缺乏酸咸之外的醇美之味。

他认为好诗应有酸咸调和之后的“味外之旨”。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按传统诗学,“味外之旨”是指诗的意象具体、生动、可感,又有深厚的蕴涵,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丰富而悠远的内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而且愈读愈有味。

那么,诗怎样才能生成“味外之旨”呢?司空图只是提供了思路,尚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是苏轼。

他在评柳宗元《渔翁》诗时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在这里,“反常”是指相异相反情景的反常、超常组合;“合道”是指这种反常、超常的艺术组合,却出人意料地合乎了感知和情感的逻辑,从而产生了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

苏轼实际上是把司空图的诗味在酸咸之外的命题引申为“反常合道”,深刻揭示了诗之所以能产生“味外之旨”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请看柳宗元的《渔翁》(人教版第三册《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位渔翁的居处是云霭缭绕的西山,饮的是清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的竹子也是湘妃斑竹,何等高洁的生活情趣!时间由“夜”而“晓”,画面由幽暗转为明丽,再加“清湘”“楚竹”的轻灵点染,令读者悠然而生神往之情。

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

正当您凝目远望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再看眼前景色时,真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

其中“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的确很“反常”,照理“烟消日出”该见人了吧,诗人却说“不见人”,这是“反常”的组合,又摇橹渔歌的“欸乃一声”与“山水绿”本无必然联系,可诗人偏把这没关系的事物“反常”地组合在一起。

中外诗歌里的"味外之旨"——高中教材所选诗歌细品举隅

中外诗歌里的"味外之旨"——高中教材所选诗歌细品举隅

中外诗歌里的"味外之旨"——高中教材所选诗歌细品举隅南连生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唐代司空图曾举醋盐为喻:醋止于酸.盐止于咸,都缺乏酸咸之外的醇美之味。

他认为好诗应有酸成调和之后的“味外之旨”。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按传统诗学,“味外之旨”是指诗的意象具体、生动、可感,又有深厚的蕴涵,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丰富而悠远的内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而且愈读愈有味。

那么,诗怎样才能生成“味外之旨”呢?司空图只是提供了思路,尚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南连生
【作者单位】通渭县第二中学,甘肃通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52
【相关文献】
1.淡墨写幽意细解其中味--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审美情趣 [J], 吴韶静
2.象外旨深—浅说诗歌结构形式的作用 [J], 张中来;
3.“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的诗歌教学 [J], 贾宏敏;
4.残缺的现代诗歌——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诗歌的分析与思考 [J], 何军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探究——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所选编的四篇现代诗歌为例 [J], 李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司空图文论观点

司空图文论观点

讲此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将其建立在诗有形象性特 征上的。诗,美在形象。
“味外之旨”。“味外之旨”的“旨”,它既指本 义“美味”(《说文》:旨,从甘,匕声),又指 引申义“旨趣”。司空图以烹调食品的醋和盐为喻, 说人们品尝食品,不仅仅“止于酸”,“止于咸”, 而要在酸,咸的佐料味之外,尝出食品的“醇美” 滋味。此比喻的含意:赏诗,要辨味,除领会诗直 接表露的情思外,还要追寻诗的那含而不吐的情思, 意趣。“醇美”之味就是指诗歌意境的特殊内涵。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说:“在艺术里,感性的 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感性的东西也借助感性 化而显现出来。”司空图所说:“象外之象,景外 之景”,其实是诗人感物的心灵化问题,也是读者 对诗人感物心灵化的感悟问题。这是个难以说清的 问题,因而他说“且容易谭哉”
(二)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
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司空图说:
“远而不尽”,指艺术意境的涵蓄性说的。这意境能 使读者触景生情,积极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 使读者进入无穷尽的想象境地中。句中的“远”, 是指意境涵蓄深远;“不尽”,指意境诗使人想象 不尽。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说的是“形象”, “意境”。
故“韵外之致”便不能脱离“形象”,“意境”来 作解释。“韵外之致”中的“韵”,主要指“韵 味”,“意境”;“致”指“情致”,“风致”。 “韵外之致”的含义,即有韵味之外的风貌情趣。
二,司空图文论观点
在《司空图圣文表》里,有论诗短文 五篇,即《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 评诗书》《与极浦书》《题柳柳州集 后》和《诗赋》。但我们要明白,这 不是表示他们是有体系的文论,而是 论及了有关诗创作、欣赏等问题的短 文。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图文论观点
(一) 释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论司空图的“韵味”说

论司空图的“韵味”说

论司空图的“韵味”说作者:袁炜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08期摘要:司空图的“韵味”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分别对诗歌语言和思想的要求。

“韵味”说的审美形象特征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审美意境特征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必然要求“思与境偕”。

“韵味”说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即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物我贯通等审美要素。

作为一种文学和美学观念,它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后世文艺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司空图;“韵味”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的“韵味”说是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它是对于诗歌艺术美的深入探索,不但从艺术家的角度明确指出创造“韵外之致”的重要性,还从读者角度强调了品味诗歌以扩展审美空间的必要性,在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张少康说:“因为司空图有许多直接论述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完全可以概括《二十四诗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思想,远比引他的《二十四诗品》更能清楚明白地说明问题。

”[1]这足以见“韵味”说在中国诗歌理论史上的意义。

本文将“韵味”说的核心范畴分别从语言与思想两个角度加以论述,后对“韵味”说的重要相关理论范畴予以梳理,再论述其对后世文艺理论的影响。

一、“韵味”说的阐释与其源流演变“韵味”说是学界对于司空图诗歌理论的概括,来自于《与李生论诗书》中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笼统地说,“韵味”说是对于情景交融的诗歌中朦胧、含蓄之美的追求,鼓勵读者用自己的想象、联想、直觉等心理功能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审美再创造,以增添作品的无穷魅力。

哲学领域对于言、象、意关系的探讨以及文学领域“诗味”论的发展传承等都为“韵味说”的发展蓄足了势。

首先来看诗歌语言层面的“韵外之致”,它是指诗歌的语言文字之下蕴含着无尽情致,可以令读者产生丰富的审美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甲辰
( 湖南科 技 学院 中文 系 , 南 湖 永州 4 50 ) 2 06
[ 摘要 】 司空图“ 味外之 旨” 说所 涉及 的不是诗歌意境的特点 , 不是读者再创造的 f/ , * i 不是反 常合道 的艺术 手法, ' . l 更不是 自然美 与艺术美的关 系。从唐代的整体 文化 背景和诗歌理论发展的脉络 出发 , 司空图生平和思 想的实际 出发 , 味外之 旨” 生的具体 从 从“ 诞 语境 出发来分析 ,味 外之 旨” “ 中的“ 就 是道 ,味 外之 旨” 旨” “ 也就是味 外之道 。它体现 了司空 图融道入味 , 结合 滋味说 与明道说 的 艺术
旨” 这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范畴。对此, 古今很多学者进行过认 站在最新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古人的成就, 但是决不能随意将古
真而深入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 认为“ 一) 味外之 旨” 指的是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张少
人现代化。
( 认为“ 三) 味外之旨” 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童庆炳说:
味外之旨” 的方法有很多种,反常合道” “ 只 观存在 , 是读者可以追寻、 咀嚼乃至沉迷的对象。虽然具备这一 错误的。因为产生“
存在的作品可能具有某种审美特性, 但是, 存在决不等于特性, 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却是很简单的道理。
康、 刘三富提出:……味外之 旨、 “ 韵外之致, 正是指艺术意境所 “ 司空图的诗味在‘ 咸酸之外 ’ 的说法, 本身就暗含‘ 反常合道’ 的 具有的含蓄不尽, 意在言外的特点。[ (4 李建中指出:‘ ”1P4 ]4 ) “味 意思 , 就是说, 咸与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味。所谓 ‘ 咸酸异和’ , 外之 旨’ 即言诗境意 旨有境中表层义、 境外联系义等多重复意 把两种味调和在一起是‘ 反常’ 但却产生了咸酸之外的醇美 的, 旨, 而更重要的则是对境外之意的把握。[( O 赖力行、 ”2P 1 ]2 ) 李清 之味, 这就是‘ ’” ] 1) 合道 。[( 0 这种解释虽然涉及到了艺术创作 P5
之外的“ 味外之旨”这就意味着“ , 读者在文学读解过程中不是对
王右丞、 韦苏州 澄澹精致, 格在其中, 妨于道举 岂 哉? 浪仙 贾 诚有 警句, 视其全篇, 意思殊馁 , 附于蹇涩, 大抵 方可致才, 亦为体之 不备也 , 矧其下者哉! 近而不浮, 噫! 远而不尽, 然后可以言韵外 之致耳。……盖绝句之作, 本于诣极, 此外千变万状, 不知所以
神而自 神也, 岂容易哉? 今足下之诗 , 时辈固有难色, 倘复以全美 们认为, 作品是否具有“ 味外之旨”是不以接受者的主观意志为 , 为工, 即知味外之旨矣。 ” 转移的, 尽管体悟“ 味外之旨” 离不开读者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但 这段名言出自司空图的《 与李生论诗书》它提出了“ , 味外之 是劳动与劳动对象不能混为一谈也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可以
些论述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具有“ 味外之旨” 的作品, 大都意 是“ 反常”而把菜肴的味道醇美称为“ , 合道”确实也值得商榷。 , 境深远、 含蓄蕴藉、 具有多重意义, 但问题是“ 味外之 旨” 从语法 我们认为, 味外之旨” 用“ 的理论虽然可以较好地解释“ 反常合道 结构来看应该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组 , 中心词“ 应该是一种客 为趣” 旨” 的现象, , 味外之旨” 但是 把“ 等同于“ 反常合道为趣” 却是
的审美想象中。邓新华认为,味外之旨”不仅把读者文学接受 “ “ “ 文之难, 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 多矣, 而愚以为辨于味,
的功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且把读者的文学接受直接看
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 凡足资于适 口者, 若醯, 非不酸也, 成是意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 , 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读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7期 总第 14期 5
兰 州 学 刊
La h u x ek n nzo u a
No 7 2 0 . 0 6
Ge e a . . 5 n r 1 No 1 4

文化 研 究 ・
司 空 图“ 昧外 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 义指 向与 文化 蕴 涵 的
止于酸而已; 若鹾, 非不成也, 止于成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 者在文学本体中的特殊地位。所以, ” 它是指“ 读者调动 自己的联
辍者, 知其成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 习之而不 想和想象去感受、 体味并最终实现作品语言文字之外的那个更 ” ]5 P) 辨也, 宜哉。诗贯六义, 则讽谕、 抑扬、 淳蓄、 温雅、 皆在其间矣。 为空灵飘忽的艺术境界。[(3王春翔认为要求读者获得酸咸 然直致所得, 格 自奇。前辈诸集, 以 亦不专攻于此, 矧其下者耶!
文本中的现实世界作简单的‘ ’‘ ’ 还原 、复制 , 而是进行富于个性 色 彩 的 解 读 与 创 造 性 的感 受 发 挥 , 一 个 再 创 造 的 过 是 程。[( 这些论述运用了接受美学的方法 , ”5P ) ]8 很有一些现代气 息, 但是它却更为彻底地否定了“ 味外之 旨” 存在的客观性。我
追求。
[ 关键词 】 司空图;味外之 旨” 道 “ ;
【 中圈分类号 ̄, 【 c2 o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5 39{060 — 0 7 0 10 — 4220 }7 06 — 4
作者简介 : 甲辰 , 湖南东安人 , 周 男,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副教授 , 主要研 究文艺美学 。

良 则认为, “ 味外之旨” 韵外之 旨”“ 跟“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很重要的一条规律 , 但是却难免有些牵强附会。因为所谓“ 咸酸 样, 所强调的是意境构成的整体性与超越性。 ]2 -4 这 异和” [(4 2 ) P7 9 原本是司空图家乡山西常见的烹调方法, 怎么看也称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