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合集下载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nervous necrosis disease,简称NND)是一种严重影响石斑鱼养殖的疾病,由NNV病毒引起,主要侵害石斑鱼的大脑和脊髓,导致鱼类运动异常、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和骨质疏松等症状。

目前,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主要包括病毒诊断和鱼类免疫防控两个方面。

病毒诊断是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基础,通过快速、精确地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可以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包括PCR、RT-PCR、ELISA 等。

PCR技术可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片段来检测病毒的存在,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RT-PCR技术在PCR的基础上引入了逆转录酶,可直接从病毒RNA进行扩增,对病毒的检测更为敏感。

ELISA技术则利用病毒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病毒的存在,操作简单、快速。

鱼类免疫防控是预防和控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免疫防控方法包括疫苗免疫和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目前,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疫苗研发主要有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两种类型。

灭活疫苗是通过将病毒灭活后注射给鱼类,触发鱼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重组亚单位疫苗则是通过将病毒蛋白表达于适当的载体中,制备成疫苗,能够诱导鱼类产生特异性抗体,提高鱼类的免疫力。

免疫增强剂如酵母多糖、海藻多糖等也是提高石斑鱼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饲养环境的控制和管理也是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关键。

养殖场应做好消毒、过滤、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饲料的合理配制、增强水质管理技术和饲养管理规范也有助于提高石斑鱼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病毒诊断和鱼类免疫防控两个方面,通过病毒的快速检测和石斑鱼免疫力的提高,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发生。

合理的养殖环境控制和管理也是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关键措施。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是一种由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引起的致命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对石斑鱼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对于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病毒检测与诊断: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是防治这一疾病的关键。

研究人员通过开发灵敏的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可以快速检测病毒的存在和病鱼的感染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二、疫苗研发:疫苗是预防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这些疫苗能够有效地提高石斑鱼抵抗病毒的能力,降低感染风险。

三、病害预防与控制:针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流行特点,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加强养殖水质管理、提高养殖密度、合理饲养和增强石斑鱼的免疫力等。

严格的检疫制度和有效的隔离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

四、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方法。

一些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病鱼的症状和减少死亡率。

五、免疫力提高:石斑鱼的免疫力状况对于其抵抗病毒感染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饲料添加剂、免疫刺激剂等方式,可以提高石斑鱼的免疫力,降低其感染病毒的风险。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正朝着多个方向不断深入。

通过准确的诊断方法、有效的疫苗、病害预防与控制、药物治疗和免疫力提高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为石斑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收稿日期: 2019 - 01 - 11
基金项目: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项目 (石斑鱼主要病毒分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与应用示范)ꎻ 厦门市产 学研协同 创 新 及 科 技 合 作 项 目 ( 3502Z20172001 ) ꎻ 2018 年 度 福 建 省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补 助 资 金 项 目 ( FJHJF - L - 2018 - 3) .
石 斑 鱼 ( Epinephelus sp. ) 隶 属 鲈 形 目 ( Perciformes) 、 鱼旨 科 ( Serranidae) ꎬ 广泛分布于 热带和亚热带沿岸及岛礁海域ꎬ 是世界上最重要
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ꎮ 目前ꎬ 我国已有记录的石 斑鱼共 45 种ꎬ 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南海[1] ꎮ 石斑鱼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ꎬ 其养殖产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ꎬ 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ꎬ 福建 厦门 361013ꎻ 2.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ꎬ 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 根据 GenBank 中已有的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 ( NNV) RNA2 基因序列ꎬ 设计引 物ꎬ 从福建厦门具有典型 NNV 发病症状的斜带石斑鱼中克隆了 RNA2 基因的全长序列ꎬ 并 将序列提交到 GenBank 获得登录号为 MF510920ꎬ 命名为 XMNNVꎮ 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 明 XMNNV 与 RGNNV 聚类在一起ꎬ 与 SJNNV、 BFNNV 和 TPNNV 等其他鱼类神经坏死病毒 亲缘关系较远ꎬ 说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 XMNNV 属于 RGNNV 基因型ꎮ 通过超速离心方法对 病毒进行提纯ꎬ 得到了纯化的 NNV 病毒ꎮ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ꎬ 病毒粒子直径 20 ~ 25 nmꎬ 结构为正二十面体ꎬ 与已经报道的 NNV 结构一致ꎮ 通过对 XMNNV 与其它 RGNNV RNA2 基 因进行序列比对ꎬ 在保守区设计引物ꎬ 运用 RT - PCR 方法建立了 RGNNV 的 PCR 检测方法ꎬ 该方法灵敏度高达 67 copies / μLꎮ 纯化的病毒对 E11 ( 条纹月鳢细胞系) 和大黄鱼肌肉细胞 进行感染ꎬ 结果表明该病毒可以感染这两种鱼类细胞ꎮ E11 细胞被感染病毒后ꎬ 细胞出现空 泡化ꎬ 并最终导致细胞分解死亡ꎻ 大黄鱼肌肉细胞感染后ꎬ 细胞变圆ꎬ 慢慢从培养皿壁脱 落ꎬ 最终解体死亡ꎮ 另外ꎬ 对感染后细胞进行 PCR 检测ꎬ 结果显示为阳性ꎬ 进一步确定了 分离的 NNV 具有感染这两种细胞的能力ꎮ 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和 PCR 检测两种方法确定了 患病石斑鱼携带 NNVꎬ 通过对两种鱼类细胞的感染实验ꎬ 确定了该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能 力ꎮ 综上ꎬ 本研究为石斑鱼 NNV 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ꎬ 对石斑鱼 NNV 疾病的预防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ꎮ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ꎻ 神经坏死病毒ꎻ 分离纯化ꎻ E11 细胞系ꎻ 大黄鱼肌肉细胞 中图分类号: S91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5601(2019)02 - 096 - 10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是一种常见的石斑鱼养殖疾病,严重影响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疾病的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石斑鱼养殖能够更加健康和稳定。

1. 疫苗研发与应用:通过研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疫苗,并进行有效地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该病的发生。

疫苗的研发可以采用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或者基因工程疫苗等技术。

适当的疫苗接种程序和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以达到良好的防疫效果。

2. 病毒检测技术:建立快速、灵敏和特异的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测疫苗接种效果以及鱼群的感染情况。

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PCR扩增、ELISA等。

还可以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进行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特性。

3. 提高养殖环境质量: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密切相关。

保持养殖水质的稳定和清洁,避免过度密度养殖,以及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都是防治疾病的关键。

还可以研究和应用生态养殖技术,通过自然的微生态调节,提高石斑鱼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 药物防治研究:针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藻类疫苗,不断研究和应用新的药物防治方法。

利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还可以研究和应用中药材、植物抗菌物质等天然药物,作为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手段。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从而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保证石斑鱼养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全球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是一种严重危害石斑鱼养殖业的疾病,由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感染引起。

该病在石斑鱼养殖行业广泛存在,严重损害了养殖业的发展。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目前,研究者们通过PCR、RT-PCR、ELISA、免疫组化等方法来检测和诊断石斑鱼感染NNV的情况,提高了病毒的早期诊断率。

2. 免疫预防措施目前,主要采用免疫接种的方式来预防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发生。

研究者们通过疫苗的研发,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提高了石斑鱼免疫抗病能力,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

也研究了不同免疫接种方法的效果,如食物、饲料、注射等方式。

3. 环境管理和水质控制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在一定程度上与水质有关。

研究者们通过改善水质、环境管理等方式来减少病毒的传播。

控制养殖密度、维持合适的水质参数、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设备等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 药物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药物防治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筛选和开发药物来治疗和控制该病。

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等。

也研究了一些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食材和饮食的调整等。

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翟伟锋;殷波【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17(011)032【摘要】利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检测方法.根据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5组特异引物,提取斜带石斑鱼的总RNA,利用RT-LAMP技术比较5组引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对现场20尾鱼苗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一组高特异性的引物,在61℃条件下恒温反应20 min 可以完成检测;在反应试管中添加钙黄绿素,可利用荧光反应现象进行结果判定,且对9种常见鱼类病原微生物无交叉反应;对20尾鱼苗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起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方法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为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现场大规模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总页数】3页(P67-69)【作者】翟伟锋;殷波【作者单位】斯澳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23;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中心,江苏苏州 215123;斯澳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23;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中心,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3【相关文献】1.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2.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3.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4.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5.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葛辉;吴丽云;周宸;黄种持;吴建绍;郑乐云;林琪;杨求华;吴水清;王艺磊;林克冰【摘要】根据GenBank中已有的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NNV)RNA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福建厦门具有典型NNV发病症状的斜带石斑鱼中克隆了RNA2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将序列提交到GenBank获得登录号为MF510920,命名为XMNNV。

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XMNNV与RGNNV聚类在一起,与SJNNV、BFNNV和TPNNV等其他鱼类神经坏死病毒亲缘关系较远,说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XMNNV属于RGNNV基因型。

通过超速离心方法对病毒进行提纯,得到了纯化的NNV病毒。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毒粒子直径20~25nm,结构为正二十面体,与已经报道的NNV结构一致。

通过对XMNNV与其它RGNNVRNA2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在保守区设计引物,运用RT-PCR方法建立了RGNNV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达67copies/μL。

纯化的病毒对E11(条纹月鳢细胞系)和大黄鱼肌肉细胞进行感染,结果表明该病毒可以感染这两种鱼类细胞。

E11细胞被感染病毒后,细胞出现空泡化,并最终导致细胞分解死亡;大黄鱼肌肉细胞感染后,细胞变圆,慢慢从培养皿壁脱落,最终解体死亡。

另外,对感染后细胞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进一步确定了分离的NNV具有感染这两种细胞的能力。

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和PCR 检测两种方法确定了患病石斑鱼携带NNV,通过对两种鱼类细胞的感染实验,确定了该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能力。

综上,本研究为石斑鱼NNV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石斑鱼NNV疾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渔业研究》【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10页(P96-105)【关键词】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分离纯化;E11细胞系;大黄鱼肌肉细胞【作者】葛辉;吴丽云;周宸;黄种持;吴建绍;郑乐云;林琪;杨求华;吴水清;王艺磊;林克冰【作者单位】[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2]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2]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4石斑鱼(Epinephelus sp.)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鱼旨科(Serranidae),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沿岸及岛礁海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

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

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

摘要:报道了一种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

该方法参考赤点石斑鱼nnv病毒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克隆出七带石斑鱼nnv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 软件设计了3对针对所克隆nnv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rt-lamp的反应体系,并分别对反应系统的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七带石斑鱼nnv病毒rt-lamp检测技术。

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在63 ℃的最佳反应温度下,采用rt-lamp检测技术经过45 min 就能完成一次检测,准确率达到100 %。

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nnv技术设备要求简单,为七带石斑鱼等石斑鱼无nnv受精卵和仔稚鱼的生产现场检测和筛选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敏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检测;rt-lamp中图分类号:s94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06 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thunberg,1793)是我国沿海分布纬度最高的石斑鱼种类,除了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外,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强,生存水温9~34 ℃,摄食水温12~32 ℃,有“冷水石斑”之称,被认为是东北亚温带海域网箱养殖理想海水鱼类品种之一[1],其苗种繁育技术的突破,可以缓解我国东海北部和黄渤海沿岸网箱适养鱼类品种缺乏的问题,因此备受业界重视。

但是尽管国内外研究多年,七带石斑鱼的苗种繁育技术始终不能稳定,在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中,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造成的早期苗种死亡率居高不下是目前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necrosis,vnn)是造成多种海水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大量死亡的诺达病毒科(nodaviridae)的一种小rna病毒[2],对石斑鱼的危害尤为严重,常常造成90%以上的仔稚鱼死亡。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陈信忠;龚艳清;王军;苏永全【期刊名称】《高技术通讯》【年(卷),期】2006(16)4【摘要】用TaqMan探针技术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了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素Mg2+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表明当Mg2+浓度为3.0~3.5 mM,退火温度为58~59℃时可获得最佳的扩增和检测效果.应用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NNV主衣壳蛋白基因组片段构建的噬菌体假病毒作为阳性质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鞍带石斑鱼NNV的检测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总页数】4页(P431-434)【作者】陈信忠;龚艳清;王军;苏永全【作者单位】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361012;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361012;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相关文献】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鱼类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方法的建立 [J], 徐晔;段宏安;周毅;刘亭歧;姚燕林2.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J], 龚艳清;陈信忠3.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种养殖石斑鱼的神经坏死病毒 [J], 陈信忠;苏亚玲;龚艳清;黄丽莎;俞秀霞;苏永全4.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种养殖石斑鱼的神经坏死病毒 [J], 陈信忠;苏亚玲;龚艳清;黄丽莎;俞秀霞;苏永全5.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J], 葛辉;王艺磊;林克冰;吴丽云;周宸;黄种持;吴建绍;郑乐云;林琪;杨求华;吴水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罗卫;李惠芳;刘荭;陈焕春;范万红;刘宗晓;田飞焱;王侃;吕建强【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08(15)3【摘要】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鱼类神经坏死病毒CP基因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用于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及其他多种常见的水生动物RNA病毒,结果只能检测到目的病毒,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试验发现,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2 pg/gL,的总RNA.与RT-PCR的灵敏度对比试验表明,其敏感度比RT-PCR高10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在组内及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以及1.5%,证实其重复性极好,并且从抽提核酸到得出结果仅需4h.对临床500份样品进行鱼类神经坏死病毒检测,结果发现有40份阳性样品.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能对鱼类神经坏死病毒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是开展鱼类神经坏死病的临床检测和疫情监测工作的有力工具.[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506-510]【总页数】5页(P506-510)【作者】罗卫;李惠芳;刘荭;陈焕春;范万红;刘宗晓;田飞焱;王侃;吕建强【作者单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01;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01;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01;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01;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深圳,518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1【相关文献】1.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J], 李红梅;江晓;任春华;赵哲;胡超群2.实时定量RT-PCR检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岳志芹;刘荭;梁成珠;高宏伟;徐彪;邓明俊;江育林3.新城疫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王素春; 孙亚伟; 樊擎莹; 黄保续; 康京丽; 汪洋; 刘华雷; 张云香; 王楷宬4.PPRV、RVFV、SBV三重普通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研究 [J], 赵文华;李富祥;杨仕标5.人冠状病毒HCoV-NL63和HCoV-HKU1常规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比较 [J], 陆柔剑;张陵林;谭文杰;周为民;王仲;彭堃;阮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刘淼;徐黎明;卢彤岩;赵景壮;曹永生;刘红柏;尹家胜;张金凤;冯剑【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14(021)005【摘要】将逆转录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引入到鱼类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检测中,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的IHNV检测方法.针对IHNV的聚合酶蛋白基因(polymerase protein,L)设计特异性引物,以IHNV基因组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和Bst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RT-LAMP,反应产物添加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后,肉眼观察阳性样本表现为荧光绿色,阴性样本表现为红棕色.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与可视化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可视化.特异性分析显示该方法不与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及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irus,VHSV)发生交叉反应,并且可检测不低于10 pfu的IHNV RNA.本研究所建立的IHNV 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不依赖任何专门的仪器设备的优点,其检测结果直观可视化,可实现现场高通量快速检测.【总页数】7页(P1065-1071)【作者】刘淼;徐黎明;卢彤岩;赵景壮;曹永生;刘红柏;尹家胜;张金凤;冯剑【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本溪艾格莫林实业有限公司辽宁本溪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1【相关文献】1.实时定量RT-PCR检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岳志芹;刘荭;梁成珠;高宏伟;徐彪;邓明俊;江育林2.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J], 何亚鹏;陈怡静;时晓;张宝莉;温战华;陈春山;李博;杜迎春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J], 韩姝伊;何亚鹏;时晓;杜迎春4.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RA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吕晓楠;徐立蒲;张文;王小亮;曹欢;王静波;王姝5.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双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分析 [J], 张娜; 黄磊; 斯泽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一种新的LAMP技术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开题报告

发展一种新的LAMP技术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开题报告

发展一种新的LAMP技术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发展一种新的LAMP技术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石斑鱼是我国重要的海养物种,但其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虹彩病毒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被认为是最具致命性的病害之一。

虹彩病毒病的病原体是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该病毒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鳍的振动、站立、游动的不协调、痉挛、失去平衡等,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常规的检测方法包括PCR、RT-PCR等,虽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但需要使用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和耗时、耗费大量的人工操作。

因此,快速、灵敏、稳定、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必要的。

因此发展一种新的LAMP技术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保护石斑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LAMP技术: 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在简单的温度环境下(温度在60-65°C之间)实现极为特异和灵敏的DNA扩增反应。

LAMP反应只需简单步骤,不需要特定仪器,可以在现场实时检测,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同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LAMP在海产品病原体检测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收集石斑鱼虹彩病毒的标准菌株,通过校正反应体系,优化LAMP反应的温度时间条件, a-NN、b-NN、Fn、BIP等引物的选择和优化,建立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标准菌株的LAMP检测方法3、 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通过使用已知的石斑鱼虹彩病毒样品以及其他相关海产病原体样品探究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同时采用q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为LAMP技术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提供实验依据。

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

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

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刘滨;刘新富;曾霖;孟振;刘江春【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22)007【摘要】报道了一种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该方法参考赤点石斑鱼NNV病毒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克隆出七带石斑鱼NNV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了3对针对所克隆NNV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RT-LAMP的反应体系,并分别对反应系统的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七带石斑鱼NNV病毒RT-LAMP检测技术.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在63℃的最佳反应温度下,采用RT-LAMP检测技术经过45 min就能完成一次检测,准确率达到100%.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NNV技术设备要求简单,为七带石斑鱼等石斑鱼无NNV受精卵和仔稚鱼的生产现场检测和筛选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敏的检测方法.【总页数】6页(P23-28)【作者】刘滨;刘新富;曾霖;孟振;刘江春【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山东莱州26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1【相关文献】1.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J], 翟伟锋;殷波2.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J], 刘淼;徐黎明;卢彤岩;赵景壮;曹永生;刘红柏;尹家胜;张金凤;冯剑3.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J], 葛辉;王艺磊;林克冰;吴丽云;周宸;黄种持;吴建绍;郑乐云;林琪;杨求华;吴水清4.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纯化分析及检测方法建立 [J], 葛辉;吴丽云;周宸;黄种持;吴建绍;郑乐云;林琪;杨求华;吴水清;王艺磊;林克冰;;5.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J], 韩姝伊;何亚鹏;时晓;杜迎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ous,NNV) 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 的传染性病原,可以导致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又称 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该病毒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 危害性,严重情况下,仔鱼和幼鱼的死亡率可以达到 100% 。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观察法、免疫 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细胞培养法,这些检测方法 普遍存在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和耗时长等特点,无法 满足现场的大规模应用。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由 于 LAMP 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快速简便、成 本低廉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病原菌的检测、胚胎性 别鉴定、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 。本研究利用 RT-LAMP 检测技术,建立了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快速检测 方法。通过对比选取了特异性好的一组扩增引物,并优 化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检验了该方法的灵敏 性和特异性,最终建立了一套不依赖复杂设备,操作简 单,只需肉眼观察就可以实施的检测方法。
收稿日期:2017-10-05 基金项目: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14GZP75NF39); 闽海洋高新[2014]21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BK20160373)。 作者简介:翟伟锋(1985—),男,江苏苏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
南方农业2017年11月中正文-20171204.indd 67
-1 -2 -3 -4 -5
名称 4F3 4B3 4FIP 4BIP 4Loop F 4Loop B
[2] [1]
自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A-320c环介导等温 扩增实时浊度仪、Loopamp RNA扩增试剂盒和Loopamp 荧光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蓝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NA 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物 由苏州泓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表1 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引物序列
序列(5´→3´) TCGAGAATCTCCCAGGCC GAAGGTGTGGTCGTTGTCA TAGCAGCGTGTCCCAGTCGTGGGACAGGAACTGACGGA ATTCAGCCAATGTGCCCCGCGATCAGGCAGGAAGCCAG GGTGTGGTCGTTGTCAGTTG TCAGTACACCCGCACGC
第11卷第32期 南方农业 2017年11月 Vol.11 No.32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Nov. 2017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翟伟锋 ,殷 波
1,2 1,2
[1.斯澳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23; 2.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中心,江苏苏州 21料
感染了NNV的斜带石斑鱼和健康的斜带石斑鱼均由 福建水产研究所提供;动物组织/细胞RNA提取试剂盒购
1.2.2 总RNA的提取 取斜带石斑鱼的脑及眼组织 100mg ,参照 RNA 提取 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 1.2.3 RT-LAMP扩增体系的优化 在RNA扩增试剂盒说明书基础上优化建立本研究的 扩增体系,针对鱼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保守区的不同 位置设计了5组引物,以提取的被感染石斑鱼总RNA为模 板63 ℃恒温反应60 min,选择特异性最好的一组引物; 进一步选择最佳的恒温条件和最优的反应时间。 67
摘 要 利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检 测方法。根据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5组特异引物,提取斜带石斑鱼的总RNA,利 用RT-LAMP技术比较5组引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对现场20尾鱼苗进行 了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一组高特异性的引物,在61 ℃条件下恒温反应20 min可以完成检测;在反应试管中 添加钙黄绿素,可利用荧光反应现象进行结果判定,且对9种常见鱼类病原微生物无交叉反应;对20尾鱼苗进行 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起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方法特 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为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现场大规模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S9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32.040
1.2 方法
1.2.1 引物设计 参照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 列( GenBank: AF245004.1 ),依据 LAMP 引物设计原 则,使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 PrimerExplorer V5 ( http:// primerexplorer.jp/e/),共合成引物5组,每一组包括4条 引物(BIP、FIP、B3、F3),并针对第四组引物设计了 Loop引物(Loop F和Loop B),第四组引物序列见表1。
2017/12/4 11:24:32
翟伟锋 ,殷 波: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1.2.4 荧光试验 在恒温反应前加入猝灭状态的钙黄绿素,反应结束 后,有发生LAMP反应的样品可以在紫外灯下看到荧光。 1.2.5 灵敏度实验 LAMP 法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本研究将提取的总 RNA分别稀释至10 、10 、10 、10 和10 ,并以稀释后 的样品为模板进行反应。 1.2.6 特异性实验 选取9种常见鱼类病毒的核酸,并分别提取了核酸, 依照上述优化的条件在61 ℃恒温反应20 min,进行特异 性检测。 1.2.7 现场应用检测 从鱼苗养殖场中随机抽取 20 尾鱼苗,分别采用本 研究的 RT-LAMP 法对比 RT-PCR 法,检测 RT-LAMP 的 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