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套)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章《水的世界》,第五章《力与运动》,第六章《亲近自然》。

详细内容涵盖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天气现象、水资源、简单力学及自然观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天气现象,了解水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灾害防范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天气现象的成因、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教学重点: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认识天气与气候;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天气图表、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放大镜、温度计、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生活习性、天气现象等。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突出教学主题。

2. 提纲: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层次展示。

3. 图表:用图表、示意图等方式展示植物生长过程、天气现象等。

4. 例题:展示典型例题,标注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调查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分析其适应特点。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的成因。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的解答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合理性,调整教学策略。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统编版新教材)目录第1 单元1. 水到哪里去了第1 单元2. 水沸腾了第1 单元3. 水结冰了第1 单元4. 冰融化了第1单元5. 水能溶解第1 单元6. 加快溶解第1 单元7. 混合与分离第1 单元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第2 单元1. 感受空气第2 单元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第2 单元3. 压缩空气第2 单元4. 空气有质量吗第2 单元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第 2 单元 6. 我们来做“热气球”第2 单元7. 风的成因第2 单元8.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第3 单元1. 我们关心天气第3 单元2. 认识气温计第3 单元3. 测量气温第3 单元4. 测量降水量第3 单元5. 观测风第3 单元6. 观察云第3 单元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第3 单元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1 《水到哪里去了》课水到哪里去了单元 1 学科科学年 3题级科学知识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学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习科学探索:目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标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科学态度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重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点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难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点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导入新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学生猜测单刀直入,课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回答激发兴趣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讲授新课一、探究 11、试着解释下面的现象,你认为水到学生试着哪里去了? 去解释交初步让学生(展示图片)流:跑到空了解水蒸发气里去了。

是怎么回事2、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教师点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详细内容:动物的特征、动物的行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详细内容:天气的变化、气候的特点、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4. 第四章:水的世界详细内容: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水的重要性、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模型、天气和气候图片、水循环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活动手册、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辅助板书:展示植物、动物、天气和气候的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2)描述你熟悉的动物的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原因。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的行为:捕食、繁殖、迁徙等。

(3)天气变化记录: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参观植物园、动物园,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开展天气和气候的观察活动,了解身边的气候变化。

(3)进行水资源调查,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第四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特性,学习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6. 第六章《声音和光》:探究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

2. 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画出力的示意图,并解释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进行科学探究。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教学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

3、秋天气候的特征。

4、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5、小组汇报。

6、师生小结。

7、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2.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变化是生命体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测量方法比较叶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关注周围植物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图片,带花苞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一、怎样观察植物变化我们知道,春暖花开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课外作业及学生精彩发现激发学生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小学科学课程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案将以全册内容为基础,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介绍和分析。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生物世界》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植物和动物,观察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

同时,可以开展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和变化》重点介绍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变。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真实的物质变化过程,如水的沸腾、冰的熔化等,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思考。

组织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各种物质状态变化时的现象,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他们对物质状态和变化的理解。

第三单元《水的重要性和利用》介绍了水的重要性以及水的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学生家庭的用水情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同时,可以开展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水器具、观察水质净化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水资源的认识。

第四单元《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主要介绍了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对物体性能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活动,让他们尝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光的传播和阻挡》重点介绍了光的传播和阻挡。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的思考。

可以让学生观察光的衍射、折射等现象,并进行小实验,增加学生对光传播规律的实际体验,加深他们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第六单元《声音的传播和变化》介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变化。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它们的功能。

2. 第2章《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

3. 第3章《天气与气候》: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基本气象现象。

4. 第4章《电与磁》:探索电和磁的基本性质,学习简单电路和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与磁章节的电路连接和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人体的器官功能、动植物分类、天气变化及电与磁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结构图、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简单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3)描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图表;7.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世界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2. 空气的奥秘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成分和作用3. 水的奇妙水的形态水的循环4. 力与运动力的效应简单机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分类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态、性质及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力与运动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空气和水的性质、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动植物特征、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卡片、实验工具、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导学生关注动植物特征。

通过吹气球、倾倒水等生活实例,引出空气和水的性质。

设计简单的力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例题讲解分析动植物特征,进行生物分类。

解释空气和水的性质,探讨其作用。

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运用。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习卡片。

进行生物分类、空气和水性质、力学实验的实践操作。

4.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世界:动植物特征、生物分类。

2. 空气的奥秘:空气存在、成分和作用。

3. 水的奇妙:水形态、水循环。

4. 力与运动:力的效应、简单机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动植物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

空气和水有哪些性质?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简单机械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2. 答案:动植物的特征:如动物会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空气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水性质:液态、固态、气态。

简单机械:如杠杆、轮轴等,利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进行工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生物。

设计实验,探索空气和水的更多性质。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颜色课时一: 我喜欢的颜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运用句型表达自己的喜好。

- 教学重点: 喜欢的颜色的表达和句型运用。

- 教学准备: 卡片、彩色笔、图片等。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多种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问答训练。

- 研究新词汇: 教师出示图片和单词卡片,帮助学生研究并记忆与颜色相关的词汇。

- 句型练: 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喜欢的颜色。

- 拓展活动: 制作彩色海报,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颜色。

- 小结: 教师总结本课研究内容,并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喜欢的颜色。

课时二: 大自然的颜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观察大自然中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 教学重点: 大自然中的颜色观察和简单描述。

- 教学准备: 彩色图片、小动物标本等。

- 教学过程:- 复导入: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并通过问题提醒学生大自然中的颜色。

- 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多张大自然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颜色。

- 探索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小结巩固: 教师总结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颜色的敏感度。

- 拓展延伸: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短文,描述大自然中的颜色。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数字课时一: 数字的认识-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0-9的数字,并了解数字的用途。

- 教学重点: 数字1-9的认识和用途。

- 教学准备: 卡片、数字图案等。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使用卡片出示数字1-9,引导学生认识并读出数字。

- 数字游戏: 教师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 数字用途: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练巩固: 学生个别练、小组活动等,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和用途。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 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 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 干净的抹布、黑板, 一杯清水]出示一杯清水, 提问:这是一杯清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 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 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 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 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 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2.追问: 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小结:哦,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学生举例)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 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 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 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第一章:自然界的奥秘1.1节:植物的生长;1.2节:动物的生存;1.3节:天气的变化。

第二章:生命之源2.1节:水的作用;2.2节:空气的成分;2.3节:土壤的特性。

第三章:力的世界3.1节:简单机械;3.2节:力的作用;3.3节: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气现象,认识水、空气、土壤等生命之源,理解简单机械和力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简单机械的原理、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水、空气、土壤的作用;动物与环境的适应;天气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模型、天气现象的实物、简单机械模型、力的演示装置等。

2. 学具:放大镜、土壤、水、空气成分测试仪、摩擦力测试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4. 例题讲解:以天气变化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身边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6. 知识拓展: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力的世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植物生长过程、水的作用、空气成分、土壤特性、简单机械、力的作用。

2. 板书形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它们生长的过程。

(2)分析身边的天气现象,说明其形成原因。

(3)举例说明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种子、根、茎、叶等基本结构。

2. 第2章《动物的生活》: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3. 第3章《水的循环》:了解水循环过程,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4. 第4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气象观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动物、水循环以及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水循环过程、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动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水循环、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水循环模型,气象观测工具。

2. 学具:放大镜、画笔、记录本、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4)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种子、根、茎、叶等基本结构。

(2)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点。

(3)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过程,使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4)结合实际观测数据,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植物生长图。

(2)让学生描述动物的特点,制作动物卡片。

(3)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4)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记录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种子、根、茎、叶2. 动物的特点:种类、生活习性3. 水循环:三态变化4. 天气与气候:观测方法、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生长图。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篇】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篇】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章:声音的秘密第2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 动物的生活习性第3章:动物的生活第4节:动物的不同习性3. 植物的生长变化第5章:植物的生长第6节:种子发芽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生活习性的能力,激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3. 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动物生活习性的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动物的生活习性;种子的发芽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图片、模型、实物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种子、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声音的原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种子的发芽: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声音,并说明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观察教室里的动物图片,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3)分组讨论,如何让种子更好地发芽。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 动物的不同习性:动物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习性。

3. 植物的生长变化:种子发芽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一种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

(3)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 答案:(1)例如:电话、广播、音乐等。

(2)以家养宠物为例,描述其饮食、作息、活动范围等习性。

(3)记录种子从播种到发芽的过程,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了声音、动物和植物的相关知识。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

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准备好科学记录本。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老师在黑板上写“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回答?二、探究内容:1、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2)指导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3)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怎样把这些天气归类。

(按云量、降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三、板书设计晴天多云阴天小雨天中雨天大到暴雨天雷雨天大风天台风天飓风天炎热天凉爽天第二课时一、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1.水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本课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这类现象,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并借助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

【学情分析】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之一,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学习时,对水已经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观察。

虽然水也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但如何将学生对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认知向科学概念转化呢?这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实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认识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异同。

探究实践: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对比实验,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

态度责任:在探究实验中,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研讨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观察“水到哪里去了”并解释观点难点:理解水蒸气的特点并能区分“水蒸气”与“白汽”【教学准备】教师:湿布、一杯水、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学生: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棉签、一片保鲜膜、一根橡皮筋【教学过程】一、湿布写“水”,回顾水的特点。

(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1.出示一杯清水,并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字,提问: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颜色、气味、形态……)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观察一杯水导入,让学生复习旧知,展现前概念,以“水”字的消失激发兴趣,聚焦本课研究主题。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通用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通用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通用5篇)【篇1】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一、活动目标:1、经过引导幼儿自我动手做实验,从而明白两种颜色加在一齐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本事。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今日,教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齐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2、自由讨论:师:谁明白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教师!3、自由探索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教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③总结:我们此刻一齐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4、探索操作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师:那又是怎样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教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能够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

(幼儿调色并记录)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能够用瓶子,也能够用调色卡,还能够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1.1 认识科学1.2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 动物世界2.1 常见的动物2.2 动物的特征3. 植物王国3.1 常见的植物3.2 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含义,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 使学生掌握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冰的融化、植物的生长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内容。

讲解科学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的认识。

3.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生活中的科学: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动物世界:介绍常见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植物王国:介绍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

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过程要求步骤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及时批改、反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科学的概念、动植物特征等。

2. 图片: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说出三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描述一种常见动物的特征。

绘制一个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冰的融化、水的沸腾、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常见动物的特征:如狗有四肢、猫有爪子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修订)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修订)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修订)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到哪⾥去了》教学设计开⼝⽔杯教师点拨:封⼝⽔杯⾥的⽔基本没少,因为⽔蒸发后没有跑到空⽓⾥去;开⼝⽔杯⾥的⽔少了,因为⽔蒸发后跑到空⽓⾥去了。

依据是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蒸⽓散发到空中。

4、实验(2)(1)实验过程①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上②放置⼀段时间③观察盒中变化(2)研讨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引导学⽣填写活动⼿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教师点拨: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滴,它们是⽔蒸⽓遇冷编成的。

5、研讨3⽔和⽔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填写活动⼿册教师点拨:相同点:⽆⾊、⽆味、透明不同点:⽔是看得见、摸得着,⽔蒸⽓是看不见、摸不着。

四、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只有沸腾才能蒸发。

()2、⽔蒸⽓跑到空⽓⾥去了。

()3、湿⼿变⼲、⾐服晾⼲的缘由是⽔变成⽔蒸⽓跑了。

()4、⽔蒸汽和⽔⼀样⽆⾊、⽆味、透明、看得见、摸得着。

()5、两杯温度相同的⽔,它们蒸发的快慢也⼀定相同。

()6、⽔蒸⽓是⽔的⼀种形态,物质没有发⽣变化。

()(⼆)问答题1、怎样让⾐服⼲得快些?学⽣实验并观察学⽣研讨交流,填写活动⼿册学⽣研讨交流,填写活动⼿册学⽣独⽴完成检测知识掌握和运⽤情况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沸腾了》教学设计课题⽔沸腾了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标科学知识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式3、了解⽔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科学探索通过给⽔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科学态度1、认识到正确使⽤试验设备的重要性2、培养严谨实验态度重点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式3、了解⽔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难点通过给⽔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活动设计意图导⼊新课展⽰图⽚,聚焦问题:同学们,⼤家⼀定见过热⽓腾腾的饭锅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学预定进度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学预定进度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续页)
临夏市红园小学教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