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诘问与儒家早期政治哲学政治军事
(完整word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举直错.........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将、、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大学语文》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问仁1、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2、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3、《论语》中“仁”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
原君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文中运用的对比方法,对凸现主旨有什么作用?3、《原君》一文中,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是什么?应当如何认识?第二单元和而不同大同1、如何评价孔子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理想社会与如今改革开放后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有何异同?2、大同社会是古代的理想社会,今天如何评价这种理想?机构怎样才能实现?要具有哪些条件?3、本文在语言表达的特点是什么?容忍与自由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忽视巧妙地阐述了自己的什么思想?2、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3、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第三单元胸怀天下北征1、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中“诗史”的代表作? 你能从这首诗中梳理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吗?2、诗中的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3、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杜诗“万景皆实”,读了这首诗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4、杜甫为什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5、试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特点。
我的世界观1、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社会,还是社会进步上都是伟大的,请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2、爱因斯坦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因此对别人尽力有所报偿,你觉得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是否有得也有失。
3、自然科学家关心政治,也以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对科学研究有无副作用,是否浪费精力与时间?文要学点理,理要学点文,这能有什么益处?文理能否互相渗透互补?4、结合科学、文化思想发展史,我们如何评价爱因斯坦。
墨家学派的突然消亡
墨家学派的突然消亡,却始终困扰着人们。
对此,许多墨学研究者多有涉及,且口径大体一致,即墨家思想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所有这些分析都没能回答墨家消失的突然性问题。
先秦诸子学到了汉代,或显或隐、或盛或衰,大多有踪迹可寻,唯独墨家,却象谜一样消失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看来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其学说的分析,而要另谋出路。
我以为,墨家学派的突然消亡,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学派的组织特征与行为特征。
墨家是个有着崇高理想的学派,这个理想,便是公天下、兼爱天下。
面对理想又该如何作为?墨家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因此,墨家又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实践精神的学派。
正是因为这种实践自已社会理想的需要,才使得墨家在先秦众多流派中,成为唯一一个有着严格组织的学派。
墨者称自已的领袖为巨子,奉巨子为圣人。
其实,墨子就是第一任巨子,他不仅是这个团体的思想领袖,还是这个团体参与社会实践的组织者。
不仅如此,墨者们还有着严格的自律精神,他们“以绳墨自矫”,严格要求自已。
所谓绳墨,即木匠用以取直的墨线。
而正是这种“以绳墨自矫”、严格自律的特征,才是这个学派被人称作墨家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因为他们睑黑或是墨子受过黥刑。
将以上分析结合其它资料,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墨家的总体形象:这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与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还有,他们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正是这种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墨者们具有一种勇敢的精神,为了公理与道义,他们可以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西汉初年的陆贾说:墨门多勇士。
《淮南子》书则说,墨家中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这些,都是对墨家献身精神的真实记载。
而墨家对于社会实践的参与,又多以有组织的群体形式出现,于是这种献身精神,便很容易表现为一种集体行为。
以墨家宁死不屈、义无反顾的精神推想,他们不会有一人退却,宁可死。
传统儒家道德观及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
摘要在对大学生进行品格养成的教育上,必须有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问题。
中国传统儒家道德观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和精华,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德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儒家道德观中的公忠观、义利观、刚健观、仁爱观和中和观等五个基本德目是当前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认真开发、转化和借鉴的。
传统儒家的公忠观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又从为人的角度强调要“主忠信”。
儒家的这种观点有助于推动社会成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其基本含义就是提倡自觉地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魂,值得好好学习和继承。
对儒家的这种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的内涵。
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公忠观”的教育应包括“崇高”和“世俗”两种。
在目前大学生道德水甲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应当先从“世俗”状态下的公忠观教育做起,从最基本的与大学生品格养成息息相关的道德观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教育。
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义利观是儒家传统道德观重的~个核心观念。
儒家之“义利观”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
我们在对其进行现代挖掘时必须去糟取精,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新的义利模式,建立一个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的新的义利观。
在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教育时必须坚持“以义取利”原则,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传统儒家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她是引导中华民族不断进取,使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在学习_T作中,必须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方能“苟口新,日日新,又臼新”。
这些应该是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熏要内容。
作为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仁爱”也是当代学者公认的儒学精华所在。
作为十君了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儒家思想中,“仁爱”体现了其深刻的民本主义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其合理内核。
古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
古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先秦诸子包括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
据《汉书?艺文志》,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
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论语》、《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家的著作。
下面是的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周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
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
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
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
士的来源很复杂,有新兴地主,有没落贵族,也有脱离生产走向城市的自耕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其中有地主,可能也有自耕农。
)。
他们是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
地位虽低,却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他们中间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材。
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等。
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末年,诸侯卿相争相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异同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苏轼《志林?论养士》)。
当时诸侯如魏文侯、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等,无不礼贤下士,延揽如恐不及。
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公子和秦丞相吕不韦门下食客号称三千人。
士这个阶层最为活跃。
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轲、荀卿,墨家的墨翟、宋銒,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农家的许行、陈相,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是在这一社会变革中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的。
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就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诸子散文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大学语文·徐中玉简编版本精品PPT课件
伊尹,生卒年不详。商初大臣。名伊,一说名挚。今洛阳人。生于
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奴隶出身。因为其 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 称为伊小臣。
庖丁:厨工
【经典原意】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夷 狄 之 地
【经典原意 】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在家生活恭敬庄
重,在外办事严肃认真,对待别人忠心诚意。即使 到了夷狄之地,也是不会丢弃的。”
冯
谖
客 ❖战
孟
国 策
尝
君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退出
相关图片
返回
教学目的
一、了解战国时 期的社会风貌。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 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注释】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
祭祀大典
烽火戏诸侯
【经典原意】
仲弓问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孔子说:“出
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对 待重大的祭祀;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 于别人;在诸候那里任职没有怨恨,在卿
价值。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 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 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 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2023.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
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深刻的话题。
在中国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人性的本质、特点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争议焦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 儒家人性观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对人性的看法影响深远。
在儒家看来,人性本善是其核心理念之一。
孔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良善的品质和道德感。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养自己,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性善论”,提出了“性即善”的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就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在儒家看来,人性的善良是可以被培养和发展的,通过教育、修养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的善良品质得以展现和提升。
儒家注重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认为通过教化和规范可以使人们遵循道德准则,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 道家人性观相对于儒家的“性善论”,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则更为超越和宏大。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追求道,认为人性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规律。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功利和名利,要顺势而为,顺势而生。
道家的人性观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关系,认为人应当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超越尘世的琐碎和纷扰,达到心无挂碍、自由自在的境界。
道家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 墨家人性观墨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另一重要学派,其对人性的看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三纲,强调爱与和平,反对战争和浪费。
在墨家看来,人性本身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不应当因为地位、财富或权力的不同而产生歧视和冲突。
墨家的人性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主张以爱和和平来构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4级高二历史自主学习材料 (文)第三周(X围1-6课)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1.5分,满分共计45分)1、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X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2、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儒家思想( )A.极力强调等级名分制度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X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4、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韩非“法治”思想C.老子“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X5、“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bi宠幸)颜色,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材料出自()A.《墨子》B.《韩非子》C.《春秋繁露》D.《焚书》6、《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X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7.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秦汉的政治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唯一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8、《汉书·艺文志》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侯。
人性论的文献综述
人性论的文献综述摘要:人性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老问题,自殷周之际发端,历经先秦开创时期,至宋代。
人性论的研究一直作为儒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逻辑起点,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是每一个思想家在构建体系时都无法回避的基础性论题,是每一个时代发展进程中都必须面对的根源性问题,也是每一个社会转型关键点都不容忽视的建设性问题。
人性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史上一个核心论题,历来诸家对人性的论述不同、观点各异。
关键字:孟子荀子性善性恶人性问题,即人的本质问题,孔子是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孔子在这里看到了人有“性”与“习”的区别,他认为,人与人在“性”上是大体相近的,但是“习”由于受后天学习与环境影响而相差甚远。
至于什么是人共同具有的“性”,孔子对此并没有加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就留给了后世哲学家们。
孟子是第一个具体回答什么是人性的哲学家。
他首先提出“类”的概念,并以此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人性本善”就成为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荀子对人性本质的探讨,究其本源来说,荀子认为“凡性也,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即人性是不能学习,不能造作,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东西。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这种“善”来源于人本性的四种善端,这种“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他将这种“善端”分为四类,即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与孟子相反,荀子不承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他认为礼仪辞让等道德原则,不是人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积累的,向外部学习而获得的。
针对孟子“性善论”的四端。
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根源在于“欲多”而“物寡”。
孟子的理论出发点是性善论,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性善与性恶——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比较
性善与性恶——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比较"人性论是中西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西政治思想史上重要的哲学基础。
中外哲人的政治思想大都建立于人性论这一哲学基础之上。
因此,既然对中西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就有必要深入比较这两者的哲学基础。
本章主要选择孔、孟、荀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庄道家与犬儒学派,韩非与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为代表进行比较阐述。
限于篇幅,其他重要思想家的人性论就只好割爱了。
本章不是纯粹探讨人性论,而是着重从人性论作为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一角度去阐述。
第一节中国人性论人性问题可以说是先秦哲学的核心内容。
先秦诸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本节主要阐述儒家、道家和法家人性论。
一、儒家人性论“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上》)从这两段话可见,告子认为人性是自然的,不分什么善恶;而孟子也没有说人性就是善的。
他至多只是说明人性可能为善。
所谓“顺杞柳之性而以为”和“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前一个“之”作动词,意为趋向),只是表明一种可能、一种趋向。
而“可能”、“趋向”并不等于现实。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第一部分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编思想形成期填空题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答案】明德慎罚【解析】周公执政期间根据其执政的形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其内容是:惟命不于长,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和敬天保民。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答案】克己忍让【解析】孔子仁爱和礼治学说的内容包含着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克己忍让即不强迫别人,在利益面前让着别人。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重仁,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答案】孟子;荀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的是仁义,主张君主要实施仁政;而荀子则是重视礼仪道德,主张以礼和德治国,特别强调礼仪。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答案】庄子解析】庄子主张无为而知,他认为是君主或圣人的统治才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现实中的君主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5.墨子最初受业于,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他最初是归于儒家的,只是后来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另外独辟蹊径,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前期法家中,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答案】商鞅解析】商鞅是秦朝著名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法家思想的实施者,他重视法的作用是因为法能定分,法能胜民,法律也是实行富国强兵的保证。
判断正误1.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
指秦朝以前的历史,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不包括秦朝。
()解析】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指秦朝以前的历史。
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不包括秦朝,即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中外教育简史.doc
六艺的名称及具体内容:六艺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课程。
六艺之中有大艺、小艺之分。
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
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目的在于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射、御是军事训练课。
书数是基础文化课。
“六艺”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课程体系。
有教无类:在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本意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国别。
这与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是一致的。
因材施教:孔子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很大,一是要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细心观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符合学生实际;二是对学生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适应个别差异性,使各尽其才。
三大文教政策:1.“推明孔氏,抑黔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学思并重: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而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学思并重,是孔子教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化性起伪”:“伪”,指一切通过人为努力而使之发生的变化,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
另一方面,“性”与“伪”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正因为人性本恶,圣人与小人亦同,其关键在于“化性起伪”。
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
启发诱导:是孔子关于教师如何教的方法问题。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
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
性善论:关于人性,孟子认为人天生是善的。
在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派对人性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告子人为人性不善不恶,而孟子主张性善。
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管的资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全)
诗三百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3、《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4、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简称齐鲁韩毛四家。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做笺,学习毛诗的人渐多,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得大行于世。
赋比兴1、诗经中的三种表现手法。
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2、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的意思是借助于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主要是为了引起下文,使诗歌曲折婉转,而不给人突兀的感觉,有时也起比喻的作用。
3、周代民歌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他可以在极短的篇章里造成动人的境界和形象。
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中一直继承发展,是周代民歌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面。
周易《盘庚》1、是《尚书》中《商书》里的一篇。
2、尚书是记言的古史,《盘庚》是殷王盘庚迁都前后对世族百官、百姓、庶民的讲话,古奥难懂。
3、《盘庚》中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的譬喻都鲜明生动,如因臣民反对迁徙,盘庚对其进行说服,将旧都比作“颠木”,新都比作颠木新生的“由蘖”。
金文1、古代铜器特别是钟鼎彝器上的文字。
一般称为铜器铭文或金文。
2、殷商已有简单铭文,周代日益发展。
3、这些铭文多关于贵族的事功、讼断和赏赐。
因器物的限制,一般不长。
如《散氏盘铭》等。
4、铭文一般为散文,也有韵文。
如《季子白盘铭》。
《春秋》1、《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2、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
它极其简括的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凡240年。
3、孔子为维护周王朝奴隶制的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命定分,巩固王朝最高奴隶统治政权,恢复大一统局面。
4、孔子的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书法,表现出来。
但《春秋》记事,语言过于简单,类似于后世的新闻标题,只是片断记录。
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_商国君
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商国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人性论中,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合和融汇,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孔子肯定人的“性相近”,是指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本质差别,“习相远”则表明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思想,论证了“善”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
荀子侧重在孔子“习相远”的思想方面探索,认为“恶”是人的社会属性。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内部虽存歧义,实则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其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为建立现代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论;孔子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67(2005)0420059205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
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是困惑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因而成为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仍然处在持续探索之中。
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剧烈激荡变动时期,人欲横流,善恶毕现,诸子百家纷纷从社会治乱的实际需求,反思和探索人性,以期为社会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为人性的探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对后世产生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以“仁学”为核心,“仁学”实即“人学”。
他一生以“矫弊救时”为己任,追求以“周礼”为楷模的“和谐社会”,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及社会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将人性高度概括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阳货》)。
孔子这里所说的“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是他对人性普遍性的认识,是人类所具有的“共性”。
析言之,“性”指人所固有的,也就是所谓人的自然属性;“习”是指人后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也就是所谓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相近”,即“基本相同”;人类的社会属性是“相远”,即“迥然有别”。
中华儒家伦理观:仁义礼智信的现代诠释
• 荀子主张“法治”与“礼治”相结合的政治观念
⌛️
儒家伦理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与应用
• 秦汉时期:儒家伦理观与法家思想相结合,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观的应用与推广
儒家伦理观与社会治理:传承儒家伦理
观,加强社会治理
• 面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儒家伦理观
• 面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传承儒家伦
可以提供有益的应用和推广
理观,加强社会治理
• 儒家伦理观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
• 社会治理的理念:强调仁义礼智信,
作用:强调仁义礼智信,提高人们的道
注重道德规范和法治相结合
• 现代社会中,利益分配的原则:公平、公正、合理,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 利益分配的实践:通过政策制定、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利益分配的公
平合理
礼的现代诠释:规范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
礼仪规范: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 现代社会中,礼仪规范的体现: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
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05
中华儒家伦理观的未来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伦理观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创新与变革
儒家伦理观的创新: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儒家伦理观
• 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儒家伦理观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适应社会变化
• 儒家伦理观的创新:强调仁爱之心,尊重他人,促进社会和谐
儒家伦理观的变革:应对现代挑战,变革儒家伦理观
• 现代社会中,仁爱的体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
中国古代人性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性论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为例【摘要】政治思想是影响国家治理的决定性要素,政治思想的选择决定着国家治理的好坏,但无论选择何种政治思想思想,从本质上看,其前提是要多本国的国民性进行系统的分析。
只有对人性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和假设,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选择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
本文就是尝试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对于人性的假设谈对人性论对政治思想影响的认识。
【关键词】人性论政治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人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
“性”字在商用典籍中已经有过记载,但作为人性的学说被思想家明确提出来,还是在春秋时期,后来,历代思想家都把人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论述,各自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在这些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的政治思想模型。
为了能清楚认识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为例进行回溯研究。
一、关于人性内涵阐释: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人生哲学建立的理论基础。
其中包括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但是这种本能不等于“动物性”,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社会性,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人的能力也会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通过社会条件发展和改善自己。
二、关于政治思想内涵阐释:所谓的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三、人性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史和道德教育史上争论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问题之一,争论的实质在于什么是善恶的根源以及如何去恶成善。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分别持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习论和性“自为”论等,持有这些人性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观点各不相同,却都无一例外地高度关注政治思想的教育,以自己的人性观为出发点,对政治思想进行了不同的阐证。
四书或问语类大全
四书或问语类大全
“四书”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四部书籍,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这些经典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包含了关于道德、治理、修身养性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至于“问语类”,可能指的是古代或现代包含问题和答案的文集、问答集或类似形式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包括了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以及给出答案的内容,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问语类作品:
1. 《庄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常常以对话和问答的形式呈现,包含了对人生、自然和道德的深刻探讨。
2. 《增广贤文》:这是一部古代的教育读本,包括了各种问题和回答,涉及道德、修养和处世等方面的内容。
3. 《格言联璧》:这本书汇集了各种格言、警句和问答,涵盖了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
4. 《百家问答》:这部书包含了各种问题和答案,从哲学到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5. 《史记问答》: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记录了史记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政治制度等。
这些作品有着丰富的内容,囊括了古代思想、道德、哲学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和答案。
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内容或有其他特定作品的需求,欢迎提供更多细节,我将尽力帮助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儒家伦理政治理论建构的必然需要着眼,在人性假设上,善应当是一个共同认可的思维焦点。
不承认善作为人性的预设,势必不能进一步陈述伦理政治的德治之术。
但以孔孟荀董四人的言述来看,尽管一方面可以以善通约、从而保证了伦理政治有可靠的人性基石:另一方面,四人撑开人性之善的格架之方式,却有明显不同,有直陈的(孟)、有曲表的(荀),也有不言而喻,而将关注力转向一般秉赋之人向善可能性的(董)。
但其一致之处是,善为其共同嘉许。
因此,人性问题落到政治治理上面,伦理政治便在天佑价值之外,又获得了人间保障。
一、以善通约:伦理政治的观实起点是对人治的高度信赖伦理政治理论建构中,早期阶段的四位政治哲学家,对人性都表示关注。
尤其是孟荀对人性的论述,更凸显了人性论在其理论构造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至少从理论表象看,他们的人性预设,有极大的差异。
孔子较少言性,以致学生“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孙丑》),孟子道性善,荀子说性恶,董仲舒则对性的层次划分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仅就四人言性的特点而言,似乎其人性主张相差过大,实在难以说他们的人性论还有相当一致之处,还有为伦理政治提供可以相互打通关节的理论功用。
表象之蒙蔽人,常误导人下出表象化的判断。
其实,深入追究一下四人的人性论说就不难发现,善,构成为一个最大公倍数。
向善的集结,以善的通约,在四人的言述中,可谓一个表面分歧之下的共同归结、一致特性。
孔子对人性问题的关注程度较低。
一部《论语》,仅有一句直接谈性。
而且也只是简单地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为此,有两点需做确认,其一,孔子对人性问题的忽略,是一个合理的忽略。
原因在于,他的关注焦点是怎样用一个互补的架构,同时收拾人心秩序,整顿社会秩序。
其二,孔子少言性,但并不等于对“仁者爱人”的人性依据悬搁不顾。
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八字上推展开去,以孔于的基本主张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是可以确定孔子的人性论趋善的思想倾向的。
一方面,性与习对举,证明性是先天获得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
而孔子所倡导的仁,恰可被视为对人之天赋秉性的一个抽象归纳。
因为,仁者,“从人从仁,古文仁从千心”。
(许慎:《说文解字》)可知仁是对共同的人的特点的一种概括,而这种共同特点,又因为具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性质,可知是一种人本有的特性,否则人无论怎么想具有,也不可能。
其二,仁的解释中间包含的先天性质,发子外,表现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它是善的,而不包含恶的杂质。
而对习得之不仁,人亦能根据仁而恶之。
孔子的这一思想倾向,自然是他伦理政治的祈求所注定的。
孔子的人性言述,毕竟要经过一番推导,才能凸显其底蕴。
而孟子以“私淑孔子”领会得孔子精神,因而,以良心说性善,最直接而又最贴切地揭示了伦理政治的人性要求。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既是言人性的起点,同时又是论政治的根据,并且还是向人的尊严回归的据点。
就前者而言,他以“不忍人之心”的普遍性为一个基本的设准,以善性四端内置于人心为伦理规范的原始型态,以对物之性与人之性的特质分辨为性善论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从而,以救孺子的生命内在敬畏与同情,证得人性之善。
就居中一点而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的良心善性,本是一种良知之智、良能之具,为人扩而充之,可成大丈夫:为君扩而充之,可成就仁政。
而这种扩充,由于是救治人“放失”之心的必然选择,也由于是人与禽兽之别的根本标志,更由于是“保四海”的充要条件,变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人性发展趋势。
也正是在孟子那里,对伦理政治内蕴效用的信心,达到了最顶点(“仁政无敌”)。
由此明显可见,人性善与伦理政治具有内在的亲合关系,甚至是内在的一致关系。
前存后在,前去后失。
性善与不善,对伦理政治行与不行,至关紧要。
荀子从性恶处解人性,拒斥孟子的性善论。
直接看上去,他对人性的理解与孟子迥然相异,而且,他对孟子的批评,更强化了这一印象。
但是,荀子论政的起点、主要支持根据、最后的归结点,却仍然是一个善字。
在他论政的起点上,圣人以化性起伪为目标,而“为”什么呢?为善。
善毕竟还是社会政治生活、公共活动秩序的目的所在,为善毕竟还是太极在握者、德性先觉者追寻建构的唯一对象。
而之所以“化性起伪”构成圣人圣君的天赋性职责,也是因为荀子对人的为善抱有充分的信心。
最典型的论据,一是抽象人性论的,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一是历史哲学总结性的,所谓“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粱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荀子·荣辱》)前者,一般性地提供了人向善而圣的可能性;后者,具体地分辨了人向善的条件性。
但整体而言,荀子对善的期许,是溢于言表的。
因而,落在做人治世的最后期望与最高祈求的为圣上面,荀子讲的,还是一个“积善成德”的问题。
这说明,伦理政治在理论上要能够成立,一方面,离不开善;另一方面,善也在最大范围内圈定了这类论说的伦理苑地。
因为,缺乏善的支撑,其一,化政治人伦理不可能。
这是由于人以恶相向,人有各以权力要求和利益分享为人生追求的恶性膨胀可能,崇高变成为一种受虐,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掉人们的向善心。
同时,化伦理人政治也不可能。
这是由干人以恶相向,人在权力和利益的强烈驱使之下.会走向同类相残、规范崩解、“群”性消夫的严重地步,再周密的强控也会失去约束能力,政治秩序随人心秩序的紊乱而紊乱。
其二,既无法解释中国古史治乱原因,又无法构想消除混乱走向有序的政治图景。
这是由于伦理政治理论建构者都有一个“前见”,都毫不犹豫地确信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治在行德为善,而桀纣之乱和春秋战国无序之根在利益争夺和残贼人性善良。
这种历史规定性,使他们无以超越。
所以,逼近善、为善,成为他们共同的归宿。
不同只在于方式、途径或手段,而非目的、归宿和理想。
其三,就理论构造的逻辑关联性和对悖反境况的回避而言,也决定了他们对善的共同承诺和共同嘉许。
伦理政治的同构同化,内圣向外王的顺利推展,德治为主而辅以刑罚的制度思路,只有在善的名义下才能合拢为一。
由上可见,孟荀的人性论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当然,不能不看到,荀对孟的驳难,会造成损害伦理政治人性基础的后果。
因为,一种不以人之为人的人性特质设论,终究是预埋了一种伦理政治在人性依托上不可靠的因素。
而且,以性恶言善政,中间缺乏可靠的限制条件,尤其是对“化性起伪”者的有效约束,等于为翻伦理政治理论打开了大门。
但另一方面,如果轻许性善则政善,又把世俗政治和人性的恶习掩盖住了,至少在荀子看来,这未免夫于理想化,而无法解释复杂的现实。
董仲舒对这一矛盾有一种敏锐的直感。
因而,在大思路上他与荀子相同。
但他又很小心地承认性的善恶皆具性质。
从而,以一种把人性问题具体化、分层次的方式,回避性善或性恶的绝对化认定。
但无论他对此问题如何分辨,他在伦理政治的申述之中,还是将性善与这种政治类型的实施及其效果紧紧地挂上钩来。
“天下无患,然后性可善。
性可善,然后清廉之化流。
清廉之化流,然后王道举,礼乐兴”。
(《春秋繁露·盟会要》)善在此仍然是政治治理的关键所在。
董仲舒尽管强调“性禾善米”(《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用以区分性的善因与善果之不同;又强调“有善善恶恶之性”(《春秋繁露·玉杯》),用以打消可能对善持有的单纯信念,增强对混乱时世的解释力度,但善还是董仲舒为伦理政治作证的有力凭据。
二、向善之路:伦理政治依托于善性的两种方式如果说伦理政治理论建构者对善的共同推崇,只是基于单纯的对善的信念,那么,伦理政治就只能成为一种纯粹乌托邦式的幻想。
因为这样,既使其伦理政治的构想建立在一个虚假已极的基础上,又使伦理政治对人心的收拾,变成无差别的自我省觉与回归善性,教化没有必要了。
当然政治统治也变得没有必要了。
而伦理政治理论最后之所以能够与汉代历史需求对接,多半与它的现实性品格有关。
这点反映在伦理政治的人性构思上面,则是孔孟荀董对人性的设定,各与其对人的现实理解相关联。
孔子以“习相远也”的清醒,一方面强调切己自反的伦理要求,对其爱人恶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特别重视教的功能,强调学的作用。
由此可以推定,他之所以“因材施教”,是因他见到了人真正能爱人的方式选择差异性。
但整个来说,孔子的构思是模糊而难以清理的,真正对人性向善方式展开不同维度致思的,是孟、荀、董。
他们虽然共同向善集结,但孟于采取了切近的路径,期求直达;荀子采取了迂回的方式,祈望兼顾;董仲舒则把问题化而为三种情形,将圣人、中民、斗霄之人,分别界定在立善、求善和无以为善的层次上,从而,把向善的人性过程,分解为与现实社会人性表现相对吻合的各种情形。
这几乎己接近针对政治运作需要而进行人性思考的思路。
可见,由孟到荀到董,走出了一条从一般人性论驾临政治中人性、再从政治中人性提升到一般人性、落到以政治中人性言人性的思维轨迹。
所谓一般人性,是指在比较哲学化的高度及抽象角度把握的人性;所谓政治中的人性,指的是以社会控制(化社会冲突为广泛一致,或合情合理地安置各阶层并分配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化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人性。
两种人性言述,本有表层与深层的区分,局部与整体的差异。
因为政治中的人性,是以政治活动中直接表现而出的人性特征归纳而出的,它是可以在政治活动中观察到的;而一般人性则以各种人的活动(如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文化的、教育的)所各别表现出的人性特征抽象出来,可观察性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