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空载明月归——读《诗里特别有禅》

合集下载

2.诗里特别有禅

2.诗里特别有禅

满船空载明月归——禅诗解读古代禅师对此会给出很奇怪的答案,譬如“一寸龟毛重七斤”,或者索性给你当头一棒。

他们认为禅不可说,不能用文字来定义。

现在谈禅的书也很多,但要么只是把它当作思想史的材料,要么就说得很玄奥,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头脑。

禅是那么深奥玄虚而难以把握的东西吗?其实不然。

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

禅远看似乎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但真的走进去,它却平平实实、真真切切。

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这里面都有禅意。

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与快乐。

禅意。

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与快乐。

当然并不是好诗就有禅,禅有它的特别之处。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了解下什么样的诗里有禅。

魏晋诗人阮籍常常驾车外出,走到无路可走,便恸哭而返,留下的成语,叫做“穷途恸哭”。

他的诗常常也是表现这种人生困顿的焦虑”。

生命遭受外力压迫的紧张。

活抱有信心:在看似无路的地方,可能有一片新的天地出现,只要能够坚持,希望总是有的。

各种不可知因素的影响,预期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

如果“山重水复”之后并非“柳暗花明”,又会怎样呢?是不是仍旧回到“穷途恸哭”?但这仅仅是水的尽头。

在远处的山谷,云渐渐涌起,升向高敞的天空,景象如此动人,视野无比广阔。

如果你在“水穷处”沮丧不已,心境闭塞,就看不到“云起时”。

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

禅不可说,但可以借诗来谈。

壹鸟鸣山更幽世界像一个热闹的舞台,各色人物你来我往,推推搡搡。

有的自命不凡,踌躇满志;有的身败名裂,灰心丧气。

然而一切都会过去,在一切变化的背后仍然是一个深邃的幽静。

我们常说的“安静”,有时指一种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状态:声音愈是低微愈是安静。

它也许会让人感到几分寂寞或枯燥,但终究跟人的心情没有多大关系。

禅诗二十首道尽人生哲理(禅诗七绝最佳古诗词)

禅诗二十首道尽人生哲理(禅诗七绝最佳古诗词)

禅诗二十首道尽人生哲理(禅诗七绝最佳古诗词)有网友问禅诗二十首道尽人生哲理,下面小编就以1504字给大家详细介绍禅诗七绝最佳古诗词,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前几日,一个好友问了我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为何现在跑到寺里出家的人,越来越多了?的确,这两年,我听到了很多这样的新闻,包括一些北大、清华的高材生,不管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觉得都是他们个人的决定,我们这些外人很难说他是对是错;而仔细分析这个现象,我们会发现:内心的平静,是很多现代人的追求。

树欲静而风不止,真正的宁静从来都不关乎耳边是否有声音,而是一种发自人类心底的状态,在平静中,有一种平静的力量,可以让我们不迷失在急躁中。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抛下一切去寺庙修行并不现实,但时不时品几首禅诗,寻找内心的宁静也不是难事,本期小美就给大家分享两首富有哲理的禅诗,一首是关于寒夜垂钓,一首是关于冬日赏月,它们都表达了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之美,真正的宁静就在人们的心中。

一:钓鱼诗《船子和尚偈》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来自唐代的和尚,他的和尚名叫德诚,曾师从弘道燕燕禅师,经过30年的禅修,他找到了一条船,在松江和珠京之间航行,他以过江为职业,因此得名船和尚,因为他是一位高僧,许多人慕名而来,他以渡船为榜样,教人行善。

这首诗是他在渡船上时写的,那天晚上,水岸静悄悄的,他难得有时间放松,就拿了一根鱼竿,独自在河边钓鱼,高僧钓鱼当然不是为了鱼,也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冥想。

前两句已然禅意盎然,长长的丝纤垂入水面,激起层层涟漪,这些涟漪从圆心向四面八方开放,让水面呈现出一派波涛起伏的奇妙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三个静:水面平静,周围环境安静,诗人的心安静,垂钓环境与禅意环境在这波光影中完美融合,字里行间藏着一颗禅意。

最后两句有更深的禅意,冷水自然是无鱼,这是无相;但同时,诗人也不是一无所有,他背了一船明月,这是相,最后是有"有"还是"无",讲究的是一个"悟"字,这是禅意的更高境界。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I114|品味满船空载月明归•《诗里特别有禅》骆玉明著禅宗六祖慧能在接受五祖弘忍传法之后,为了避免纷争,连夜逃到南方去了,过了十余年隐居生活。

后来他到了广州法性寺,参加了住持印宗法师讲《涅经》的法会。

会场上有一阵风吹动了旗幡,两个和尚注意到了,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争执不休。

慧能上前告诉他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二位心动。

”(《坛经》)令听到的人都吃了一惊。

这是禅宗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中学政治课本也曾以此为例,讲解什么是“唯心主义”的问题,并加以批判。

慧能的说法,依据的是《大乘起信论》中两句很有名的话:“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这里的“法”,简单说就是“现象”。

现象是依意念而起、而灭的吗?这看起来有点奇怪。

就像慧能说“心动”的那个例子,如果简单地去看,好像真的很荒谬:明明是“风吹幡动”,它跟“心”有什么关系?难道你心不动,风就不再吹着幡动了吗?佛教在这方面有非常复杂的理论,我们暂且只从比较浅近的层面来说:当人们判断一个事物“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时候,他自身的立场、知识、经验以及价值尺度是在起作用的。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温情时,世界是美好的,春花固佳,秋叶亦美。

相反,如果内心充满仇恨,他看到的到处都是敌意,所有声音都似乎暗藏着阴谋。

圣严法师说:“我们看到仇人时,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对待他。

当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当你没有怨恨的心时,他不再是仇人,’仇人’这个想法、'仇人’这个现象,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心灭而种种法灭”。

圣严的话不错,但也许还不够透彻。

实际上,人们常常是先有仇恨,再有仇人,心里的仇恨会带引我们找到仇人。

这时候“仇人”只是仇恨得到实现的对象。

而相反的一种情形是:只要有情欲,就会有爱人。

因为情欲也需要找到实现的对象。

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如此动人,就是因为它描述了一个生命欲望渴求得到实现的故事。

船子和尚偈原文及赏析

船子和尚偈原文及赏析

船子和尚偈原文及赏析船子和尚偈原文及赏析原文: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赏析:船子和尚,原名德诚,遂宁(今属四川)人。

约生活于中晚唐时期,隐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从药山惟严禅师学,常乘小船住来松江朱泾间,以纶钓度日,人称船子和尚。

后覆船死。

咸通年间,僧藏晖于其覆殁处建寺。

参禅与钓鱼也有密切关系,这大概是由于钓趣与禅趣有相通之处的缘故。

南宋普济所编佛教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中载有船子和尚的“钓鱼偈”六首(七言绝句和《渔歌子》词各三首),都是这位自称“三十年来坐钓台”高僧自述其在垂钓中心专一境、妙悟禅理的。

“偈”是佛经中的唱词,即禅诗。

这六首钓鱼偈中,以七绝其三写得最好。

此诗描写月夜独钓情景,寓禅理于诗情画意之中,是故“丛林(即禅林)盛传”(北宋惠洪《冷斋夜话》)。

首两句叙垂钓实况:“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前句表明钓者稳坐钓台居高临下;后句把垂纶入水激起波纹以钓线为圆心身四周层层荡开的景象,描绘得生动传神,极富动态美。

这里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反衬出万籁俱寂的宁静氛围,既是月夜垂钓的逼真写照,又暗示出佛家禅定的最佳境界,钓境与禅境密合无间,“清波皓月照禅心”的感受油然而生。

后两句写垂钓结果:“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水寒而钓鱼无获,自在情理之中,然而,钓者却另有所获。

上句的“静”字和下句的'“空”字是全诗的诗眼,言在此而意在彼,寄旨遥深。

佛教禅宗认为,宇宙万物“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无实体,修炼者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终以悟“空”而进入涅槃之门。

“满船空载月明归”不正反映了参禅者对“禅定”的潜心领悟吗?据《五灯会元》记载,船子和尚临终时曾以垂钓启发夹山和尚悟禅,授以“垂纶千尺,意在深潭”、“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钓尽江波,金鳞始遇”等禅机,说他在药山从师学禅三十年,只明白了这个道理。

因此,他的七绝其一称:“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

高僧只留下一首诗,共20字无一生僻,其中一句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高僧只留下一首诗,共20字无一生僻,其中一句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高僧只留下一首诗,共20字无一生僻,其中一句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高僧出品,若能流传下来,必是精品。

但高僧的诗,却总是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禅意,明明没有生僻字,却总显得那么深不可测。

先有唐代船子和尚的“夜深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明明没有钓到鱼,心中仍无限欢喜,只因满载一船明月星辉,这格调怕是一般文人很难有的。

再有黄櫱禅师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是对世事的深刻洞悉,很难有此千年一叹。

到了南宋诗僧就更多了,最出名的一句要数志南和尚的那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细雨下杏花中,杨柳拂面,好一个“吹面不寒柳扬风”。

如果说这些高僧所作世人还能勉强领会一、二,那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位就更加高深莫测了。

诗人名叫释法泰,是隋朝的一名高僧,平日苦心修禅,平生只留下这一首《偈七首其一》。

全诗共4句,短短20个字写了3件玄事,一般人最多只能理解其中两件,有一句百思不得其解。

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诗。

《偈七首其一》隋.释法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诗的第一句“空手把锄头”就是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既然手上有锄头又怎么会是空手呢?其实意境全在一个“空”字上,是先空了手,才能把锄头。

世人生存要的是空间,而万事也皆是如此,嘴空了才能吃东西,鼻子空了才能呼吸,同理心空了才能接纳万物,那自然手空了才能握得了锄头。

这是劝诫世人,只有懂得放下放空自己,才能去拥抱真正需要的东西。

第二句“步行骑水牛”,是最难理解的5个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既是骑水牛为何又是步行?目前比较被接受理解是,步行和骑水牛都是最慢的出行方式,但不管多艰难,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定能有所成,这是劝诫世人要足够踏实。

但这种理解似乎也有些牵强,只能说高僧说得太玄乎。

三、四两句要结合起来读,才能知其意。

“从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实就是辩证法看问题,所谓心动而非风动也是这个道理。

当年印宗法师在广州讲经,突见吹幡动,众僧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争论不休,印宗说了一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诗里特别有禅》:诗是最美的文字,禅是最高的哲学

《诗里特别有禅》:诗是最美的文字,禅是最高的哲学

《诗里特别有禅》:诗是最美的文字,禅是最高的哲学展开全文什么是禅?禅是一门哲学,是一种佛教与道教合所产生的宗教,禅也是一种生命形态、一种生活方式、一份人生境界。

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说:“禅就本质而言,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

”我们可以从吃饭喝茶中领悟禅,从春花秋月中欣赏禅,还可以从唐诗宋词中品读禅。

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上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些云水禅语,都给人带来启示。

最近读了《诗里特别有禅》一书,作者骆玉明借助富有哲思的古诗,阐述精深玄妙的禅意,深入浅出,文字清新雅致,读来口齿生香。

正如作者所言:“我希望这本书的文字有趣而好看,且耐人寻味。

禅是有趣的,诗是优美的,以诗解禅,写得枯涩而呆板,那就不如省事一点。

而如果能够做到有趣而好看,读者的阅读过程就会有许多愉悦。

”禅不可说,借诗悟禅,悟的其实是生命真相。

1. 禅,是一种空灵的生命形态红尘滚滚,浮世喧杂,人心像一杯清水,在内在欲望与外界诱惑的双重搅弄下,变得无明而混浊,无法窥见真相。

禅提醒我们,慢下来,闲下来,走入自然,在自然中让心趋于宁静,滤净渣滓,重归清明。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唐代诗人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空气清新,竹林静谧,诗人一个人走在山路中,他拾阶而上,前方花木葱茏,禅房就在树林深处。

他一边踏步徐行,一边欣赏山道旁的景致——晨光斜照,鸟儿啼叫,鸟儿仿佛因为在自然中获得满足而充满喜悦。

他继续向前走,看到一方水潭,清澈如镜,寂照之下,他感到自己的心灵同样变得平静安宁,也留下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佳句。

当心进入空灵状态,就能敏锐感知外界的远近动静。

这个时候,寺庙传来钟声,低沉悠缓,他感到,天地之间越发显得寂静祥和。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_1100字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_1100字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_1100字《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1100字一盏茗茶,一缕沉香,斜阳下肆意绽放的花枝,飘渺中古韵悠悠的琴音。

伴着巫娜的古琴、赵晓霞的古筝,慢慢细读骆玉明先生这本有意思、有回味的小书,确是人生中颇为自在美好的时光!这部作者悉心之作很适合你我偷得浮生、对自己负责任地“虚度光阴”~~~骆先生赞同从非宗教的意义和朴素的人生立场去理解禅,他对诗句的剖析阐释仿佛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带着我们悠悠然地入诗、入画、入心,让我们对不少诗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对曾经触动人心的某个瞬间、令人宁静自在的某个场景,我们时常词穷、不知如何更好的表述,而作者对这些美好感受的描述非常恰当,共鸣和敬佩感油然而生。

比如,“黄昏时分的钟声会让苍茫的自然变得更为幽邃,随着这样的钟声,心灵好像进入了表象之后的世界。

寺院的晚钟引导着一种向往,引导着精神世界的扩展。

”“安静下来,把事件和焦虑放在身心之外。

于是,那些在生活的事件中全然无意义的东西,诸如草叶的摇动、小鸟的鸣唱,忽然都别有韵味;你在一个渡口,却并不急着赶路,于是悠然空泊的渡舟忽然有了一种你从未发现的情趣。

当人摆脱了事件之链的时刻,这一刻也就从时间之链上解脱出来。

它是完全孤立的,它不是某个过程的一部分,而是世界的永恒性的呈现。

”“花虽微渺,却显示着人世的美好。

追求禅宗并不意味着摒弃现世的美好,相反,它与美的意趣同在。

”“涧水奔流不息,而涧边渡口的小舟却自在地浮泊着,这是一种摆脱约束、轻松悠闲的样子,时间好像在这一刻也停止了。

”“花草有美丽的生命,但这美丽并不是为了讨人欢喜而存在的,更不曾着意矫饰,故作姿态。

你从尘世的喧嚣中走来,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见到天地寂然,一树春花,也许真的就体会到什么是万物的本相和自性。

你又回到尘世的喧嚣中去,也许有时会想念那山中的花在阳光下展现明媚的紫色,无语地开,无语地落。

”“一轮明月高悬秋空,像是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媒介,将人心从凡俗生活的喧闹、焦躁中引导出来,升向宏阔幽深的宇宙。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十首禅诗(三)满船空载月明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每周要背诵的十首禅诗。

加上前两次学习的二十首,一共是三十首禅诗。

我们学习这些禅诗,不是死记硬背这些诗句,而是理解它的意思,熟悉禅宗祖师的见地。

学习这些诗,首先要了解它的妙处在哪儿?为什么是千古绝唱?这些诗哪里显出一个人的悟境?为什么叫开悟诗?为什么叫悟道诗偈?我们得把这些弄明白了,然后这些诗偈才能指导我们的修行。

所有的佛经,祖师的开示,包括这些禅诗包含的信息、解脱知见,都一样,都是告诉我们这个世间如梦如幻,通过修行,直达解脱的境界。

禅诗最大的特点是用很平实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道人的风采,描写了他们简单合道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学了这么多禅诗、法语,还要不停地学?就是换一种方式来巩固同样一个道理,来巩固同样的修行方法。

禅宗最主要的修行方法就是牧牛。

牧牛就是转念、离念、不住于念。

黄檗禅师说: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咱们看第一首,千尺丝纶·德诚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禅师是药山禅师的弟子,药山有几个比较有名的徒弟,像道悟、云岩,还有德诚船子和尚。

德诚是夹山善会的师父。

这几位都是禅宗比较有名的禅师。

这四句诗主要是来源于一种生活经历,一个生活的剪影。

船子和尚从药山那里得法后,他找到了一个江边,在那儿划船渡人。

你给钱也行,不给也行,反正够我活命就行了。

没事他就坐船上,在江上放舟,或者躺在船上,无事度时。

得道之人都是无事人,没事躺在船上任船四处漂流。

心也像船一样,毫无系缚,任运而为。

我猜想船子和尚虽然有船桨,可能都不用,船爱飘哪飘哪。

晚上,把船划到江心,坐在船上,弄个鱼竿,放个长线,开始钓鱼。

线上有没有钩不知道,钩上有没有鱼饵不知道。

反正就是弄个鱼竿,弄个线,垂下去。

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他在江上独钓一江水。

钓鱼没问题,但如果用不带鱼勾的鱼杆和鱼线钓鱼,正常人看到,一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有问题。

但即使是禅师,也有可能真的钓鱼啊!这个你别惊讶,禅师干什么的都有,有喝酒的,有吃肉的,有钓鱼的。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以前读诗,就单纯觉得诗句美,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画面感贼强。

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诗里还藏着这么多禅意。

就像王维的诗,那简直是禅意满满。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前读就觉得哇,好悠闲的感觉。

现在才明白,这哪里只是悠闲啊,这是一种对人生境遇的坦然,水都走到尽头了,没关系,那就坐下来看云呗,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禅意境界。

感觉王维就像个超级淡定的智者,不管外界怎么变,他内心就像一泓清泉,波澜不惊。

这本书让我觉得禅和诗就像是一对超级合拍的老友。

禅给诗注入了灵魂,让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诗呢,又给禅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让禅不再是那种高深莫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它们俩一结合,就像魔法一样,让我们这些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禅的智慧在心里悄悄萌芽。

而且书里对各种禅诗的解读也特别有趣。

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解释,而是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朋友,把诗背后的故事、诗人的心境都一一道来。

比如说某个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禅意诗,当时他可能是遭遇了仕途不顺,或者是在山林间突然感悟到了什么。

这就像是在诗的背后打开了一扇扇小窗,让我们能看到诗的更多面,也能更好地理解禅意是怎么在诗里生根发芽的。

读完这本书,再去看周围的世界,感觉都有点不一样了。

就像突然戴上了一副有禅意滤镜的眼镜,看到路边的小草,都觉得它像是在默默传达着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禅意。

哈哈,感觉自己都有点走火入魔了。

不过说真的,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诗和禅有了全新的认识,就像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诗歌世界里的宝藏,这个宝藏里装满了宁静、智慧和对生活的另一种理解。

成都列五中学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成都列五中学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成都列五中学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颂钓者(唐)德诚禅师千尺丝纶①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释】①丝纶:钓鱼丝线。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2)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请结合内容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①[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县令时。

元珍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此诗作答。

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至景佑元年,欧阳修曾任洛阳推官。

(1)诗中“ ”和“”两种景物让作者在尾联生发出“不须嗟”的感慨。

(2)本诗后四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唐)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咏柳(唐)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②飞花③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世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②解把:解得,懂得。

③飞花:柳絮。

(1)《杨柳枝词》中描绘的柳枝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咏柳》中的“狂”则突出了柳枝________的特点。

(2)两首诗中,世人借“柳”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请作具体分析。

4.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结合诗句,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阅读《行路难》,完成后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子德诚禅师示法诗·颂钓者
出自《五灯会元》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黄山谷(庭坚)点化《颂钓者》而作《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衣一钓丝,锦麟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钓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以《五灯会元》中的一段《颂明》歌,可知此“鱼”即“道”:“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鱼我所欲也”。

人生有限,欲望无穷。

或机缘错失,或力有不逮,爱别离,求不得,遗憾多多。

到终了,一切所得与未得,都如过眼烟云。

倘使有一份平安喜乐在心,纵然“满船空载月明归”,此生无憾矣。

啊,原来真正能让心灵归宿、灵魂安憩的不是那与爱人共栖的小小蜗居;也不是那高天广宇,明山净水,晨钟暮鼓,古卷青灯,参禅修行;而是放下执着,万缘随心,宁静澹泊,无欲无求的空明自在。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渔父樵叟,并称“渔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渔”是文人终身乐此不疲追寻描摹的永恒主题。

文中有渔,诗中有渔,画中有渔,琴中有渔。

渔父一直被塑造成隐者、世外高人的经典代言形象。

渔父和一叶扁舟,经过无数经典文本的描摹寄托,成为了自由、出世、隐逸的标志性符号。

以至那些从来不曾垂钓过的人,也以渔樵、山人自称。

它表达的是一种情怀、操守、希冀和理想。

中国文人对渔父意象的迷恋和赞叹,以“烟波钓徒”张志和那首著名的《渔歌子》最为著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全词通篇不着一个“渔”字,而渔人放任之态,极乐之境,已使读者身在画图中。

光有诗人的“诗中画”还不够,历代的画家也抓起笔来画渔。

宋代李唐作《清溪渔隐图》,绿树浓阴,河流湍急,小桥人家,孤舟蓑笠,生动地描绘了浙江钱塘一带山区雨后的景色,画面明净、湿润、闲适。

宋李唐《清溪渔隐图》元四家之吴镇作《渔父图》,图上正中草书"渔父辞":“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葫芦”。

表达了画家“一叶随风万里身”的隐逸情思。

其他如归棹图、闲钓图、渔浦图、渔村图等等,数不胜数。

元吴镇《渔父图》一诗文书画之外,历代的琴家也为“渔”打谱,让沧浪之音流泻于泠泠七弦之上。

《渔樵问答》、《醉渔唱晚》脍炙人口,近世管平湖弹《欸乃》,查阜西奏《渔歌》,可谓琴坛双璧。

元吴镇《渔父图》二琴曲《欸乃》出自唐人柳宗元的千古名篇《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文人逸士的高旷情怀,最终缓缓定格在渔翁身影消散后的天光云影,久久不去。

历代文人对渔父念念不忘,一往情深,源于两篇真正不朽的经典:《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

且看庄子妙笔:“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诗词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诗词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 译注千尺长的钓丝直直下垂,一波荡起万波相随。

夜静水寒凉,鱼不食饵,空船载满明月而归。

1.丝纶:粗丝线,即钓丝。

· 简析德诚,僧,宪宗元和至武宗会昌间在世。

嗣药山惟俨,与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

住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称华亭和尚,又称船子和尚。

撰《拨棹歌》三十九首,多歌咏渔人生活以寓禅理。

该诗以垂钓比喻领悟禅机,抒发了诗人在求道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与心得,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深厚的禅学造诣。

千尺丝纶,喻求道之深切的用心。

在启发夹山时,德诚也反复用垂钓的比喻。

“垂丝千尺,意在深潭。

”一波与万波,比喻求道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与心得。

德诚曾对夹山言:“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

”在丝与波的动静之间,可以使人悟得有无、动静之理。

作者又以鱼的深藏不露,喻自性难求。

在同一首偈句中,有这样的句子讲钓与鱼的关系:“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

钓竿斫画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

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鱼既不可钓得,收竿而去。

船中无鱼,可以说是空船;但却有明月洒满船舱,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有心求之不可得,无意遇之盈满船。

究竟渔者有所得、无所得。

诗歌留下了许多回味。

船子和尚生活在水边,惯于以渔事喻禅。

此首诗比喻贴切,意境深远,饶有意趣。

· 参考资料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08页。

船子德诚《满船空载月明归》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船子德诚《满船空载月明归》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船子德诚《满船空载月明归》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子德诚[1]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五灯会元》卷五页一○九
【白话新唱】
长达千尺的钓丝
笔直地垂下深深的水中
水面上一个水波才漾动
千万个水波立刻跟着动起来
寂静的夜晚河水冰寒
水底的鱼儿不吃饵了
我驾着空空的渔船
却满载明亮的月光回来
【分析与鉴赏】
这首诗富有文学的美感,兼有深刻的禅的体验。

“千尺丝纶直下垂”,比喻佛性潜藏在意识的深深处,就像直入水下千尺那么深。

“一波才动万波随”,比喻我们的第六意识,妄想纷飞,念头相续不断,犹如水面的水波总是忙碌地此起彼落,永无宁静的时候。

这句话有人引用来形容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引起了许多后续的相关事件,也有人用来形容文思泉涌……
“夜静水寒鱼不食”,比喻佛性宛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虽然费尽种种心思,然而,就是找不到佛性。

找得到的,有形有相的就不是佛性了。

“满船空载月明归”,则指出最后的悟道是“无所得”,故曰“满船空载”。

但是,月光,象征无量的智慧,却从此伴随你,与你形影不离。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其实与无名尼的“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有着异曲同工的旨趣。

[1]船子德诚:六祖下四世,嗣法于药山惟俨。

诗里特别有禅意诗词汇总

诗里特别有禅意诗词汇总

《诗里特别有禅意》诗词汇总(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年,长年悲倦游。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悟道偈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王铭傅大士有物心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摆渡船上周梦蝶是水负载着船和我行走抑是我行走,负载着船和水暝色撩人,爱因斯坦底笑很玄,很苍凉。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葛庐净覃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台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

船居德诚禅师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插秧诗契此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寻春佚名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证悟诗圆悟克勤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风流一段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禅林类聚唱歌楼上语风流,你既无心我也休。

打着奴奴心里事,平生恩爱冷啾啾。

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意蕴

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意蕴

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意蕴
相传一和尚曾作一偈子: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江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在垂钓之际,作者没有因无鱼上钩而苦恼,反而因月华满载,而生出对自然之美的由衷愉悦。

这是说人生也该如此,即使在时运不顺之时,与其在期待中焦虑,不如尽情享受满足的欢娱。

“满船空载月明归”,这七个字里,你能够看到一组矛盾:一方面它是满的,一方面它又是空的。

这满满的一船,载着空空的月光,它到底是有还是无呢?这不是说的一心三藏吗?空而不空,空即是(色)有,(色)有即是空,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

其实有的时候,拥有空空的月光,给自己留出空间来,反而是一种透彻的了悟。

人生命内部有这样一处地方,这个地方里面储藏的光明,是什么样的呢?“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往里面再注入多少光明,它都不会满了
装不进去,但你无论取走多少光明,它也不会空空如也,这样一种不知道何处所来,但常在生命之中的光明,就叫作“用天府来葆光”。

又是一处道出了如来藏性,即万物皆俱有的佛性,一旦如齐物论所说回光返照回归大光明藏中,生命本自圆满,何必乞丐怀珠而不觉,枉入诸趣。

满船空载月明归: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满船空载月明归: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满船空载月明归: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原创|文学|电影|艺术|真知满船空载月明归文|朵多八年前,初读船子德诚禅师《示法诗》后,心有异样,诗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子和尚,唐之高僧也,为青原行思下药山惟俨法脉。

这首诗歌最打动人的当属最后一句“满船空载月明归”,此处的满船,即是空船;空载,又是载满的意思,故而满船空载也可做空船满载观。

禅语就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满满的船里,载的全是空空的月色而归来,或则空空的船里,满满地载了月色而归来,都是一个意思。

若以得失而论,则得或失,以禅家的思想辩证来看,倒也没算什么了。

当然,若以尘世之眼,不管是艺术境界再高的人,也看不透这一点的。

同样生活在唐代的白居易,就是六根惹尘的人,且看他一首《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最后一句与此类似:大见腾腾诗酒客,不忧生计似君稀。

到舍将何作寒食,满船唯载树阴归。

相较之下,白居易的境界远逊船子和尚。

当然,禅心与尘心,无非在于看透与看不透的问题,看透了则一切明了,不再纠结。

看不透,势必会被万丈红尘给叨挠,甚至迷恋于此不能自已。

相似的一句话,还出现在宋代·柴元彪的一首《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中,还是执念于形色、耽沉于情感:淡柳平芜,乱烟疏雨。

雁声叫彻芦花渚。

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

切切归期。

盈盈尺素。

断魂正在西兴渡。

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

日本·铃木大拙曾说:“从禅的观点看,宇宙乃是一没有周边的圆,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更具体地说,我即中心,我即宇宙,我即是创造者。

”可见,禅是寂冷的,是独孤的,是拒绝随波逐流的庸俗和尘世间的贪欲的。

他们独坐高山大峰间,并非是为了卖弄独立,而是表现作为一种独立的生命体,其个体存在的价值,即似“冷月孤圆”一样,不为了悲欢离合而去阴晴圆缺。

南朝的契此和尚,有一首著名的《插秧诗》,也有着巨大的生活在尘世间的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满船空载月明归的理解

满船空载月明归的理解

满船空载月明归的理解“满船空载月明归”是一句诗歌句子,意为“船虽然空载,但是在月光的照耀下回归”。

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行至深夜,心境清明,仿佛回到了初心的状态,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

这句话的意境,给人以安详、静谧的感受。

下面将详细解读这句话:一、“满船空载”的含义“满船空载”,就是说船没有装货,空载而行。

这句话里的“满船空载”,用来强调行程的孤独沉寂,船虽然空荡荡的,但是船上一个人心中的愁苦、彷徨、思考,却非常的重。

二、“月明归”的含义这句话的后半句“月明归”则是说船只在夜晚归来,月光照耀下的归来。

月亮给人带来了光明,代表了一种向上、向前的精神状态。

用日月星辰所象征的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片刻。

在日常生活中,月亮常常被视作一种寓意,代表着人生的追求与希望。

三、“满船空载月明归”的内涵“满船空载月明归”这句话是一个短语,但是它所蕴含的内涵却很多。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一个场景的描述,更寓意着了一个人生态度、道路选择,以及处世哲学等方面的因素。

这句话让人想起生命中的岁月,或者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它告诉我们无论路途有多困难、多波折,都要坚持向前,永不放弃。

四、“满船空载月明归”的人生哲学这句话中还蕴含了一种人生哲学的意蕴,告诉我们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我们最终会回到安详与港湾的生活,找到自我,找到内心的平衡点;此外,该句子还强调了追求者的孤独,以及追求目标的坚定。

总之,“满船空载月明归”这句话,富有诗意,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它给人以力量,让人知道无中生有,变化规律,找到内心的安定感,保持生命的坚韧与力量,创造美好的明天。

以前有一句讠一`诗有一句原文是满船空载月满舱的原文

以前有一句讠一`诗有一句原文是满船空载月满舱的原文

以前有一句讠一`诗有一句原文是滿船空载月滿舱的
原文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这一首诗写得极美,而且境界极高,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千尺丝纶直下垂”,水深才能藏伏蛟龙。

人们的这个心也同样深不可测,里面有没有“龙”呢?“一波才动万波随”,人心又何尝不是?一念才起,必然会万念纷至,究竟是谁在里面兴风作浪呢?“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这两句从诗的角度讲,真是美不胜收,给人极度空寂明快,悠逸飘然的感受。

船子和尚见道之后,其心境恰如“夜静水寒”,波澜不惊,又如“空载明月”之船,“出”“归”无碍。

通观全诗,一气呵成,灵气浑然,与禅宗的“牧牛诗”相似,既有功行,又得受用,读来受益无穷。

深圳武汉大学深圳外国语学校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深圳武汉大学深圳外国语学校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深圳武汉大学深圳外国语学校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颂钓者(唐)德诚禅师千尺丝纶①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释】①丝纶:钓鱼丝线。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2)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请结合内容分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漫兴(其一)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①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②,便教莺语太丁宁③。

【注释】①无赖:不讲道理。

②遣:派。

深造次:频频拜访。

③丁宁:嘱咐。

(1)诗中哪两个字是全诗之纲?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诗的最后两句,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要分析。

(1)客愁。

饱受离乱,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

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此诗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

“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

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

后两句的意思是:望江亭春色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故答案为:(1)客愁。

饱受离乱,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

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点评】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八月开始一直在攻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半缘兴趣半为工作,断断续续终于到了隋唐佛学,满篇古文终于到了理解无能查询无果的瓶颈处,特别是禅宗,偏偏又不想直接跳过,从书架上抽了这本趣味小书来读,以诗解禅,应该是有趣味的。

读之前就立了两个问题,禅是什么?那些参禅的人都在干什么?本期望得知一二,但不想读完收获比期望多。

本书大多是偈语诗,还有一些有禅味的诗,以诗谈禅,顺带普及了一下从西天初祖摩柯迦叶、中国初祖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创立南禅宗以及之后的禅宗历史发展和小故事,整体散而不乱,附以一些意境悠远的中国画,观感和读感都很适宜。

作者开篇就说了禅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易回答,但又给了一个理解的角度,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

也许这个角度有些缥缈,禅在我初识看来偏向于心学,即修心,也可以说是修炼一种心态,禅宗到后来本身也强调在量的积累后的顿悟。

但是经过了这些诗的漫谈过后,有一些新的理解加了进来,简单一点就是圆容两个字,稍微扩展开来用作者的一段话,世界是永恒,也是当下;世界是深邃的空寂,又是无限的生机。

偏执地看,无论在哪一边都不对,都不能真正把握这个世界,只有泯灭了对立的整体,才能达成对世界的彻悟。

然而,这些是禅,但禅又不仅仅是这些。

禅是你的禅。

慧能建立的南禅宗,看重心外无佛、顿悟和不离世间。

于是这世间的种种都是修行:粗茶淡饭、尔虞我诈、荣华富贵、平平淡淡&&信仰宗教的人想成佛,在世间生存的我们也可以用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甚至超脱,形式是什么不重要,殊途终同归。

禅的内化是来了解和认识自己,而外化后达成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一种相处方式,再外延的就是将这份感悟和生活的态度传承下去。

就像是内心有光,世界亦是明亮的,打通内心与世界之后,你发现你是世界,却又什么也不是。

所以禅如果定义就失了意义。

至于第二个问题,参禅的人在生活。

平常心是道。

满船空载明月归,读了本书,问题算是没解答,却又生问题。

但心是欢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