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28—29页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画图、列举、假设—调整等多种策略的解题过程,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中,初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获得一些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主动探索、交流展示、质疑评价、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合理选择策略【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感知策略1.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地策略。

3.出示例题:全班42名同学去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师: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二、预学展示体验策略1、师:(齐读一遍)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和问题?根据条件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根据10只船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根据正好坐满又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师:能猜一猜大船和小船可能各有几条,对吗?可以怎么验证?正确吗?谁还能再猜一猜,正确吗?师:根据刚才先猜测后验证的环节,你有启发吗?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样地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好,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的想法,讨论好地小组用刚才讨论地方法写一写。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地想法(直接写在黑板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掌声鼓励)师:一一列举地方法虽然很好,就是步骤较多,能否优化一下呢?使得步骤再少一些。

(为了使大家看得更加清楚,我们可以增加一栏,直接写出多出的人数)多出的6人怎么办?一个大船调整为小船就怎么样?所以要把几只大船变为小船就能一次调整好?(掌声鼓励)谁还能把过程再完整地说一遍?师:还有谁,也用了类似的一步就调整到位地方法了吗?2、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少2人怎么办?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地地方吗?大家有什么疑问?老师想问一问:如果算出来少4人,那又该怎么办呢?同意吗?师:刚才这位同学用了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板书),为了方便计算,一般我们假设两种船同样多,其他同学呢?3、师:能给大家画一画吗?为了看起来更加清楚,我们可以用红笔划。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及策略。

2.练习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步骤及策略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策略。

2.如何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画图、讲述数学问题或者播放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2. 讲解(1)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步:1.明确问题;2.理解问题;3.计划解决问题的策略;4.实施计划;5.检验与讨论;6.归纳总结。

这六个步骤紧密相连,缺少任何一步都无法顺利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模拟与实验法;2.反证法;3.归纳法;4.辅助线、辅助角法;5.估算法;6.等价变形法。

不同的问题需要选用不同的策略。

3. 实践(1)例题讲解教师可以讲解一个具体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2)课堂练习教师可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决问题,检验所掌握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与小组合作,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4. 总结教师可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分享他们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经验,让学生在总结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听课笔记、学生作业、课后小结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对以后的教学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反思,从学习内容的组织、学生情况的反应、教学方法的尝试以及自我提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及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经常性地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例1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他们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注重一种解决方法,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让学生观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尝试用画图、列举等方法来分析问题。

教师在旁边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策略,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

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六年级数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解决问题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理解问题: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意思和要求。

2.建立模型: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设定变量和关系式。

3.求解问题:根据模型,使用数学方法求出解。

4.验证答案:用语言或数学方法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5.总结问题: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 找规律法找规律法是指通过观察一组数或一些实例,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找出规律、推广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整数1,2,3,4,5,6,7,8,9中,选取其中三个互不相同的数,排成三位数,问共有多少个?我们可以通过找规律法来得出答案。

解题步骤如下:•思考自然数1~9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每个选法可以组成3位数的6个排列,例如选择1、2、3,可以组成的3位数有123、132、213、231、312、321。

•所以一共有9种不同的选法,每种选法可以得到6个不同的排列组合,共计54个不同的3位数。

2. 反证法反证法是指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通过寻找矛盾,推出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如,如果要证明正整数的平方根是无理数,可以使用反证法。

假设正整数的平方根是有理数,那么可以表示为p/q(其中p和q互素)。

即p2=q2a,a为正整数。

因为p2是q2的倍数,所以p也是q的倍数。

假设p是q 的k倍,那么q2a=(kp)2,即q2是k2a的倍数,k2a是一个正整数,所以q也是p的倍数,但p和q是互质的,矛盾。

所以正整数的平方根是无理数。

3. 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是指将问题分成几种情况加以讨论,从而得到解答的方法。

例如,有4个白球,3个红球,2个蓝球,从中任选2个球,求球的颜色可能的情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测教科书第28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感受假设的策略是为了先满足一个条件,进而调整以满足另一个条件,感受这种策略结合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从题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利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

教学难点: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用调整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例1的时候,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呢?生:画图、转化。

师引入: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教学例21、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一共42人,10只船。

生2:每只大船住5人,每只小船住3人。

生3:每只船正好注满,没有空位。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满足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请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2、汇报方法师:谁先来说说你的想法?(1)假设从大船9只,小船1只开始。

(板书)师:刚才这个同学假设的很好。

他先满足一共是10只船这个条件,然后想大船9只小船1只,发现总人数48人不满足总人数42人这个条件,这个结果不对。

接着继续一一列举,最终找到答案。

假设大船和小船一样多。

(板书) 大船5只,小船5只,5×5+5x3=40 少2大船6只,小船4只,6×5+4x3=42 正好假设全是大船(板书)师:一共坐多少人?多了多少人?生:一共坐的人数为:5x10=50(人);多的人数:50-42=8(人)师:多了8人我们怎么办?对了,要把他们拿走,就变成了小船,是不是随便拿走?要满足什么条件?生:不是随便拿走,必需满足每只船都坐满,不能留空位师:那满足这个条件,我们只能在每只船上拿走多少人?这个多少人就是大船和小船人数差,是几人?生:2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中采用多样化的解决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地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相信这大家都很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简单再和大家说说?生:乌鸦喝水……师:是啊,乌鸦真聪明,他在解决喝水问题时用了一个很好的方法(策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揭示课题,同时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2.师:先来看看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1.能整理学过的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会用替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3.能归纳出用替换、假设的方法解题的步骤。

(难点)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回忆学过的策略有哪些?(板书:学生说老师写)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记得不错。

我们进入一个快速抢答环节,课件出示题目。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下面看看一道生活中的问题,你将怎样解决?2.(课件出示题目:把480毫升的饮料倒入4个相同的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2,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师:我们一起把这个题目读一遍。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道题,用什么策略?(各自独立完成,不会的可以和同桌交流,教师巡视)3.指名汇报、展示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教师引导)。

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和补充。

预设:大杯换小杯,小杯换大杯,方程,画图。

师:根据回答板书:“替换”师:你能告诉大家根据什么把1个大杯换成2个小杯或2个小杯换成1个大杯?生: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2,也就是大杯是小杯的2倍。

师:也就是说它们两个数量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倍数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第1课时:解决问题策略(1)
教学内容:P27-28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一些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认识策略
1.出示例1,理解题意。
读题,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引导分析,交流思路。
引导:想一想,“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表示数量间有怎样的关系?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通过画图,可以知道男生人数有2份,女生人数有3份,可以根据女生有21人,按相应的份数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交流体会。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应用策略有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体会?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理解条件
出示:下面的条件可以怎样理解?
(1)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
(2)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
二、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画图、转化、假设等策略。那我们能不能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呢?这节课就根据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看同学们能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
(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然后按比的知识解答,求出结果。
(3)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生人数是女4)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假设总人数有x人,列方程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假设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探究问题,具备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过于依赖直接计算或者直观的图示方法,对于使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和理解假设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假设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种假设的策略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假设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1)苏教版 (4)一、教学目标1.理解问题解决策略的定义;2.知道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3.通过做一些问题,练习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区分和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2.掌握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三、教学资源教材:《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件:投影仪和电脑四、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老师出示问题解决策略的定义,让学生自己先看看。

在此基础上,老师介绍不同种类的问题解决策略。

在自学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理解策略的具体含义。

2. 合作学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就题目中需要使用的策略展开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讨论过程中不能有争吵和打断。

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路和策略。

3. 教师的指导老师在这个阶段负责指导策略的运用。

老师会激励学生互相鼓励,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互动交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倡导因材施教。

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生共享自己的思路和策略,激励互相交流心得和感受。

五、教学效果评估教师结合上课的进度和学生的表现,会及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策略运用能力做出评估。

该评估方式为课后作业的检查,同学间互评和家庭访谈。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不同类别的问题解决策略,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同时,老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学生今后面对更为复杂的问题建立起自信,提高问题解决水平。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转化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过程,理解转化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转化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转化的策略,并能够主动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转化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转化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过程,理解转化的方法。

2.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3.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转化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转化策略。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转化策略。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转化策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转化策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2:找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找规律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掌握,让学生更加自信、积极地面对
数学学习。

二、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1:模拟。

2.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2:找规律。

3.练习:练习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3.1 复习
1.讲师和学生一起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模拟策略,让学生回忆模拟的作用以及在学习中的应用。

2.让学生尝试回答一些适当的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模拟策略的理解。

3.2 教学
1.首先解释什么是“找规律”,并且为何它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提供一些示例,让学生能够理解规律是如何发现的。

2.接着,通过一些列例题子,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找规律”这种策略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一步步地跟着讲师做,并尝试自己来尝试解题。

3.给予单独时间,让学生尝试更多的问题,以巩固和加强他们对“找规律”策略的理解。

3.3 练习
给予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作业带回家中完成,并及时批阅。

四、教学总结
通过教授“找规律”的策略,学生们将有机会学习到一些关键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锻炼,以期在前行的学习道路上更好地前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解决问题引导图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发现问题;•能够使用解决问题引导图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决问题引导图的使用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解决问题引导图的使用方法;•快速排除思维误区。

三、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解决问题引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前一节课相关,前一节课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通过分析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掌握解决问题引导图的使用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图,把学生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实例,引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解决问题引导图的概念、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图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解决问题引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30分钟)教师提供若干真实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解决问题引导图,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解题的过程,及时与学生交流并解决他们的问题,避免发生思维误区。

4.总结(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归纳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课所学,强化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使用解决问题引导图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拓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板书设计1.解决问题引导图的概念与结构•概念:解决问题引导图是一种用来帮助解决问题的图形工具。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假设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假设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假设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假设的策
略》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假设的
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检验结果。

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5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转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这些当时是针对解决具体问题而言的,是零散的、无意识的,是趋于迷糊的。

二、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用转化、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转化、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问题呢?学生可能回忆并列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老师适时课件或学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将转化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师:转化策略曾经帮助我们解决过这么多新问题,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组题,动笔算算,体会哪里运用了转化策略。

有发现,可以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四人小组内每个学生的题纸各不相同,学生独立计算、观察,体会到转化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师:举个例子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举例:·计算分数除法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计算小数除法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是把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

·计算83+83+83+83+83是把相同加数的和转化成乘法。

……师:这里都用了转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体会到转化的实质——转化前和转化后计算结果不变。

小结:这么多地方用到转化的策略,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体会到:转化策略应用很广泛;转化策略能解决新问题;转化策略能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师:转化是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策略和方程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画图策略和方程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或两种策略,缺乏对多种策略的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在这一策略指导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2.学具准备: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画图策略和方程策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已知的策略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了解数学运算和应用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教育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知识,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开展学生实际操作和解题活动的同时,讲解学生遇到困难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同时,本章节还把数学中的问题分为验证问题、构造问题、运用问题三种类型,以此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在“讲”和“练”之间平衡,做到“讲一遍,示范一遍,练一遍”。

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元素、问题导向、探究式等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兴趣,探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应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随机在班上抽取两位同学,由他们讲述自己在数学课上遇到的任何问题,并介绍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教师引导学生,讲解如何解决问题。

–先仔细读懂问题,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找出其中的重点;–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方案;–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第二步:讲解知识点1.在讲授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教材,让同学们猜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讲解验证问题、构造问题、运用问题三类,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问题,让学生了解问题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3.在讲解中,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步:讲解案例1.教师现场以1+2+3+4+……+100这道题为例,详细讲解构造问题和验证问题的解答方法。

2.通过多个题型的讲解,解决学生在大量掌握知识点时容易出现的疑惑和难点。

第四步:小组分组活动1.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造成困扰的关键问题。

2.学生同桌间相互讨论与交流,对于自己或同桌还存在的问题,听取老师的意见与讲解,寻求解决方法并再次进行讨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鸡兔同笼)》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鸡兔同笼)》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生: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倒推、假设。

(增)师:假设是我们上学期刚学过的一种策略,当已知总量同时分配给两个未知量,并告诉我们这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时。

我们可以利用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把两种未知量假设成一种未知量来解题,可以使数量关系更清晰,计算更简便。

师:是的,利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学新知,感知策略1、同学们,我们一起先来研究一道千古名题,在数学界把它叫做“鸡兔同笼”问题。

早在1500多年前,在《孙子算经》中就记载着“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题。

媒体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读一读)师:看懂了吗?题中给出了什么条件?生:已知鸡兔共8只,共有22条腿。

师:对,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腿为什么会比头多呢?生:因为每只鸡有两条腿,每只兔有4条腿。

师:哦,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幼稚,却是题目背后所隐藏的重要条件。

原来22条腿是由两种不同动物的腿组成,好像很难直接算出鸡兔的数量(份数),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用假设的策略师:下面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2、鸡和兔一共有8只,你可以怎样假设?生:假设8只全是鸡,或假设8只全是兔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棒,你们都是把两个未知量假设成了一个未知量。

课前,老师请了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做这道题,提示他通过假设,她居然做出来了,你知道他是借助什么方法做的吗?生:画图师:你猜对了,她借助画图的策略把这道题做出来了,我们也来试试吧,完成作业纸上第1题。

媒体出示:按步骤画图解决问题用一个圆表示一个小动物,用“/”表示小动物的腿假设8只都是鸡,给每只鸡各画上2条腿,通过比较发现画的腿的总数比实际22条腿少6条,我们把这种差距叫做总量差。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最新】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最新】

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一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2007/11/20 浏览人数:2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1)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2)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3)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4)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解决问题策略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

解决问题策略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教学课时 :上课日期:月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 72 页的例 1 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的第1~3 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使学生通过回忆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怎样将每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教学难点:探索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出例如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独立思考可以怎样比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小组交流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拟。

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拟它们的面积。

相机揭示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二、新授知识提问:怎样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呢?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交流: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现在你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小结:刚刚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小结: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稳固练习教学“试一试〞出示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局部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指导完成“练一练〞出示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拟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 1 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十四第 1 题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日期: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的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生探索怎样将每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教学难点:
探索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
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独立思考可以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2、小组交流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

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3、相机揭示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新授知识
提问:怎样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呢?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交流:(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3)现在你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
1、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
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
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出示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练习十四第1题
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计算方法吗?
进一步提问: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4、练习十四第2、3题
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样转化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课时:
上课日期: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探索把条件适当转化,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新授知识
出示例2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可以知道什么?
你能用方程列式解答吗?
如果已知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能否很快求出女生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学生的发言“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你能想出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解答吗?
小结:你是怎样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为什么要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学生思考: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练习十四第4题
读题,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同样多”的含义。

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来表示两堆棋子;在第一个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第一堆棋子中的
黑子数量,可以怎样表示第二堆棋子中的白子?
明确:示第一堆和第二堆的白子合起来正好与一堆棋子的枚数同样多。

3.练习十四第5题
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转化的。

4.练习十四第6题
先看图填空,再交流和评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转化。

四、小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