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的广 电子计算机 泛使用,是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核心,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 而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计算机(ENIAC)在 的发展是计算机产 美国问世。 业最有前途的发展 方向。
互联网
为人类创造了崭新 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人类进入信 息化的社会
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苏联第 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 射,标志着空间技术的 诞生。
克隆技术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 是否应该克隆人?
它们最早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D B
C
F
G
E
H
第一次的是(CD ),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是(GH )
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C ) A 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我国有些地区在中考和高考中开始采用方便快捷的 网上阅卷形式,这种变化直接归功于( D ) A 经济全球化 B 国际经济新秩序 C 世界贸易组织 D第三次科技革命 3、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出现一些新名词。下列与第三次 科技革命相关的是( D ) A蒸汽 B电力 C石油 D互联网
爱因斯坦相对论
计算机
信息时代
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 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 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 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 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 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各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材料一中1950——1972年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 猛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次科技革命 (2)材料二中所示的科技成就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 哪两个领域中的突破?除此之外,任举这次科技革命 中的两个标志性领域。 第三次科技革命 航天技术、原子能 计算机、生物工程 (3)与以前的科技革命相比,材料一反映了这次科 技革命的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速度大大加快 (4)结合中国历史,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在这次科 技革命中受益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战后初期,在50年代中期到70初期达到高潮并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也给人类和世界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以前的两次技术革命大有不同,它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其中而形成的一个宏大的技术群。
(二)科技经济一体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与生产及经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基础理论的突破带动了各门技术科学的发展。
(三)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在30年内就经历了5代,每6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这速度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
新技术从发明到运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科技到生产的周期在缩短。
(四)科技发展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极快的速度波及世界各国,不仅使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课题规模日益大型化,经费和人员需要量加大,而且科技也成为社会事业,现在科学技术已不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一、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波及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不仅使生产力体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发生了突破性变化。
首先是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带仪器的生产流水线的出现;接着是自动化工厂的应用,在这些工厂中一切生产过程实行电脑控制;最后是机器人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自动化的机器体系,以前由人操纵与控制的机器现在则由机器人操作。
(二)劳动对象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劳动对象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 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 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而生物工程是在分 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 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 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 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 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随后波 及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而又逐渐 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 范围的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五: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 产总值(GDP)统计数字:美国 10.9万亿美元; 日 本 4.3万亿美元;欧盟8.2万亿美元,中国 1.4万亿 美元。
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
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 彼此相同。
英国克隆羊 中 国 克 隆 牛
美 国 克 隆 猫 日本克隆鼠
中 国 克 隆 兔
韩 国 克 隆 狗
美 国 克 隆 猪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科学技术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 一战前为30年,二战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 3到5年。从蒸汽机发明到瓦特的可用作机器动力 的蒸汽机,用了72年;从1831年发电机模型到电 动机,用了57年;从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30 年内经历了5代更新。
第三次科技革命

蒸汽机 电动机 电话 飞机 原子能 电脑 晶体管 激光
年
0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 射电天文学、地球化学、生物物理学、 宇宙医学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次科技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国际格局方面 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 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创造出巨大的 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科技革命: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进一步推 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时间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1965
59 %
46 %
43 %
43 %
51 %
1989
69 %
56 %
63 %
67 %
62 %
20世纪初
A
D
9.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 发挥着空前巨大的作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了,它被称为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知识经济
D
2009河南 (17)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完 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工厂的发展 B、“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水上交通迅速发展 C、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D、生物工程——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007河南 (1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长假期间, 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 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C)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游览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三、遨游太空不是梦
尤里· 加加林(1934—1968),前 苏联飞行员和宇航员。白俄罗斯人,1955 年他开始在奥伦堡航空军事学校学习飞行, 1960年3月开始在原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 接受培训。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 午9点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 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 度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 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 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之后加加林 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还获得了“列 宁勋章”。为了纪念这位进入太空的第一 人,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 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是以他的名字命 名的。
克隆羊多利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 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 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 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 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 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 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 科学计划。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航天事业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六号飞船模型
神舟七号飞船示意图
1.左图人物 你认识吗? 2.载人航天技 术是第几次科技革 命的成果? 3.你能说出三 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吗?
杨利伟
电子计算机描绘的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图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进程、原因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进程、原因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标志: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进程:起源于美国,随后涉及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而又逐渐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原因:科学理论的进步(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战争的推动(战时军用技术转为民用)。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的方向。
时代: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例题1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C.它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其核心答案:B解析:B例题2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
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A.火车司机B.轮船司机C.飞行员D.网络工程师答案:D解析:D1. 在1999年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单人到多人的重大突破。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计算机领域B.生物工程领域C.原子能领域D.航天技术领域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科技发明。
这一系统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①生物工程②原子能③计算机网络④航天技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创新。
以下工业部门,诞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是()A.钢铁工业B.汽车工业C.电力工业D.航天工业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以上史实表明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只有德国和美国将科技运用到战争中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D解析: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单人到多人,指的是我国发展的载人航天技术,答案D。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科学 技术
生产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 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 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 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 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
说说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三..利用克隆等生物技术,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型, 对医疗保健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如依靠分子 一 克隆技术,搞清致病基因,提出疾病产生的分 产生大量抗病、抗虫、抗盐碱等的新品种,从 子生物学机制;为器官移植寻求更广泛的来源, 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将人的器官组织和免疫系统的基因导入动物体 二 . 培育大量品种优良的家畜,如培养一些肉质 内,长出所需要的人体器官,可降低免疫排斥 好的牛、羊和猪等,也可以培养一些产奶量高, 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 且富含人体所需营养元素的奶牛。 四.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 种。五是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合适的动物,大大 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四大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四大领域 新技术 意义 从此人类开始 核反应堆( 1942 年) 原子能 了利用原子能 原子弹( 1945 年)核 (核工业) 时代 电站(1955年) 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开始 电子计算机(1946年) 工业 代替人脑劳动 航空航天 人造卫星上天 技术 (1957年) 人类活动开始 进入宇宙
材料一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 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 代已达80%。 材料二 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 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 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

1942年12月2日,在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 年 月 日 E·费米的领导下,美国首先实现了铀原 费米的领导下, 费米的领导下 子核可控链式裂变反应, 子核可控链式裂变反应,建成了世界上 第一座核反应堆, 第一座核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建在美国 芝加哥的典型实验室中, 芝加哥的典型实验室中,其目的是制造 原子弹。 原子弹。
核电站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 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你知道计算机发 明以后,迄今已经历 明以后, 了哪几个时代吗?发 了哪几个时代吗? 展趋势如何? 展趋势如何?
迄今为止, 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 经历了四个时代
• • • • 电子管时代 晶体管时代 集成电路时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一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和发展原因 兴起和发展原因
2.兴起和发展概况 兴起和发展概况 兴起时间: 世纪四五十年代 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领域: 主要领域: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等 原子能、 原子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等
1981年 1981年4月12 日,美国第一架 航天飞机哥伦比 亚号试飞成功。 亚号试飞成功。
一架美国航天飞机于1991年 月发射。 一架美国航天飞机于1991年6月发射。 1991
宇航员太空行走
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 年 月 日 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 号空间站。 礼炮1”号空间站 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 礼炮 号空间站。
一、原子能方面
1964年 1967年 1964年,我国成 1967年,我国成 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Edward Teller 1934.3.9~1968.3.27 苏联宇航员 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 一号”在苏联发射升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 进入太空的人,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
加加林纪念碑
美国“探险者1号”卫星 发射成功
阅读材料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 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 之间为1.7%,在1950一1972年增至6.1%。在增 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 代达到80%。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 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 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1961年,3名美国宇航员搭乘“阿波罗号” 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 一大进步,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
艾德林站在登月舱支架旁
人类在月球上 留下的脚印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 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验飞行
美国航天飞机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 拉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
“ 哥 伦 比 亚 ” 号 ( Columbia )
“ 挑 战 者 ” 号 ( Challenger )
“ 发 现 ” 号 ( Discovery )
“ 亚 特 兰 蒂 斯 ” 号 ( Atlantis )
“ 奋 进 号 ” ( Endeavour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轨道图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D C
想 一 想
F
G
E
H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第三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物联网。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息控制技术革命。
革命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九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 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 达80%。
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何 看法?
参考答案
应当有所限制。 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研 究生命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 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濒危动物,复制人 类器官。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 无疑是一场灾难。首先该技术在实验阶段必将产生 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 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他们与母体的辈分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 他们是否会形成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 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因此,人 们应当制定法律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率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 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注意(1)“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指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指国际经济格局在向多极化方向发 展。如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实力不 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2、载人航天技术是第几次 科技革命的成果?
3、你能说出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开始时间、标志、 核心吗?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历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乙巳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
16第三次科技革命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善于网上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增强自护意识 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侮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太空时代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 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 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 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 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 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96年, “多利”羊 诞生于英国,它是世界 上第一只克隆羊。
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型,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 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神九宇航员:刘洋、刘旺、景海鹏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 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董雅娟夫妇与他们的克隆牛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1: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斯坦福大学、 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约是中国全国 GDP的四分之一,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核电站
核医学
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成世 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 台电子计 算机是 1945年在 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 学诞生的 。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物工程
在90年代,一只名叫多 利的羊成为家喻户晓的 明星,它是一种利用人 工克隆技术创造出的奇 迹,它和它的母亲长的 一模一样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
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 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应当有所限制。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的 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 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 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 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 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 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 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 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应的规定等来限制这项技术的 使用范围。
※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
科技从发明到应用所需时间表
90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蒸汽机 电动机 电话 飞机 原子能 电脑 晶体管 激光
年份
0
材料三: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科 技 进 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电子计算机:指能接受数据,按照指令(程序)进行运算并提供 运算结果的自动电子机器。
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与因特网
(1)第一代计算机(1959-1965年)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5年) 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二战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阿伯丁弹道研 究实验室共同为陆军提供火力表,为加速计算,促进了电子技术和计 算技术的结合。1946年,在美国科学家埃克特、莫希莱等人协作下, 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问世,这台计算机共用1.8万多只 电子管,7万多只电阻,有50多万手工焊接点,重30多吨,占地170平 方米,每秒运算5 000次。后来,数学家诺伊曼组织改进存贮程序等研 制,1949年5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在剑桥大学正式投产, 标志第一代电子计算机诞生。1959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制成第 一台晶体管计算机“IBM7090”。1964年,出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每 秒运算300万次,被称为电脑。由于集成电路研制成功,60年代中期集 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相继出现,1978年电子 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大体每隔5~8年,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提 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1980年全世界有微型电子计 算机1 000万台。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
兴起的时间、标志
重大科技成就
特 点
影 响
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课后,你有何启示?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D C
想 一 想
F E
G
H
第一次的是(CD ),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是(GH)
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 的“曼哈顿计划”,有来自德、意等国的科学家 12.5 万人参加,集中全国1/3电力,投资20亿美元。 1942年,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 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 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为人类大规模利 用原子能的开始。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 学家奥本海默领导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人 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 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 证明原子能能够发电。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 座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共建成核 反应堆729座,核电站230座。原子能作为新能 源,正在航海、航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航空航天技术
克隆技术(1997年)
生物工程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科学 技术
生产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科学 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代
你知道第一、二次工业革
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 ____________ 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 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 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 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 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多利(克隆羊)
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 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 该克隆人?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
硅谷的传奇
硅谷象征着智慧,是各种高、精、尖技术的发源地,它成了高 科技的代名词。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yahoo,最初只是源于两个人、两台 个人电脑和一个新奇的想法,真可称得上是硅谷群雄中的一只丑 小鸭。一个普通的中国台湾移民,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杨致远和他的好朋友大卫· 费洛一起在Internet中畅游,纷乱庞杂的 信息使他们萌生了一个奇妙的主意:按照类似于图书馆中的分类条 目,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用户可以依照不断细化的 分类描述找到他们想要从网络上得到的东西。这样他们开始搜集 Internet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邀请其他的网友加入他们的网上 寻“宝”的工作,然后将他们分类后组织成树状结构:主干上长满了 分叉,分叉上还有更小的细枝…… 如今这株稚嫩的小树已深深地扎根于Internet肥沃的信息土壤之 中,枝繁叶茂,蓬勃发展。yahoo每天接受数千个网地登记的申请, 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rnet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大哥大。精明的杨致远 与大卫· 费洛迅速成为Internet淘金浪潮造就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之一。
1934年底,德国年轻科学家布劳恩成功地发射了 两枚火箭,火箭垂直上升,高达2 400米。1942年, 远程弹道导弹A-4制成。火箭试制成功和实际运用, 为战后空间技术发展打下基础。1957年10月,苏联第 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空间技术诞生。1958 年1月,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4月,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卫星绕地球飞行。 美国国会批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1972年间, 有2万多家大中小型公司和厂商及120所大学和实验室 共42万人参加这一工程,耗资300亿美元。1969年7 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成功地登上月球,并安全 返回地面。
科 技 进 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 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
第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重大技术的突破
新技术 意义 由此产生的工业
核工业
从此人类开始了 核反应堆(1942年)原子弹 (1945年)核电站(1955年) 利用原子能时代 电子计算机(1946年) 电子计算机开始 代替人脑劳动 人类活动开始进入宇宙 为人类提供所需的 各种产品和服务
计算机工业
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