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水沙扩散途径及范围
浅议黄河调水调沙对韩墩引黄灌区引水产生的影响
韩墩灌区 2011 清淤情况 未清淤
2012
3月
2013
2014
未清淤 未清淤
清淤位置
闸后测流桥后50m-220 国道(全长9.6km)
清淤深度
1.5m
通过( 附表1出寸表2)中各年度调水调沙月份(调水调沙都在 6月至7月份)引水情况可以发现,虽然韩墩引黄灌区在2012年 进行了渠道清淤,{0.2011年、2013年、2014年闸后灌区未进行清 淤.每年经过调水调沙后,韩墩引黄水引水情况每一年都比前一 年得到一定好转。
黄河调水调沙以来,韩墩引黄灌区引水能力虽然有了巨大 的提高,但引水能力远不及设计能力,灌区取水有富余,即韩墩 灌区没有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
因此,韩墩灌区、韩墩引黄水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黄 调整:
(1) 鉴于黄河调水调沙经过数年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 效,但引韩墩灌区仍具有很大的引水潜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 益,建议2018年后黄河继续进行调水调沙实验,最大化的提高灌 区的引水能力。
D0l:10.16767/ki.10-1213/tu.2019.02.126
施工技术
浅议黄河调水调沙对韩墩引黄灌区引水产生的影响
王栋'肖峰2 I .滨州黄河河务局;2.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2011-2017年韩墩灌区流量及黄河 调水调沙对韩墩灌区引水情况产生的影响,以韩墩引黄闸实际 引水资料为基础,得出了黄河调水调沙后韩墩灌区引水能力大 幅度提高,但韩墩引黄灌区实际引水量与所对应灌区需水需求 严重不符,最终提出灌区引水能力不及设计能力,应改变引水思 路,再次启动黄河调水调沙,充分利用各个时间段加大引黄 力度。
2015年虽然未进行调水调沙,但经过多年的调水调沙实验 后,韩墩引黄水闸引水能力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15年,实现调 水调沙后超越2011-2014年各年同期引水量总和.由此可以看 出调水调沙对韩墩引黄灌区引水能力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2.2韩墩引黄灌区闸前黄河枯水流量分析
高中地理练习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含答案
板与水平面夹角先减小后增大的时段是( )A.惊蛰—清明B.芒种—小暑北极涡旋是指极地附近的高空冷低压。
正常年份,北极涡旋中心位于加拿大巴芬岛。
5.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6.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茶卡盐湖、鄂拉山、宗务隆山、柯柯盐湖B.宗务隆山、茶卡盐湖、柯柯盐湖、鄂拉山C.宗务隆山、茶卡盐湖、鄂拉山、柯柯盐湖D.茶卡盐湖、宗务隆山、柯柯盐湖、鄂拉山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
该国西南地区的雷卡河流域年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
如图示意雷卡河流域及其各月径流量占比。
据此完成7~8题。
7.若雷卡河上游大面积砍伐森林,会导致下游河段( )A.径流量减少B.含沙量减小C.洪峰更显著D.河道变宽加深8.近些年雷卡河入海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土壤盐渍化减轻B.气候变干C.入海口海水盐度降低D.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小浪底水库2002年开始的调水调沙,改变了进入黄河口的水沙条件,引起尾闾河道(尾闾河道指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地貌的显著变化。
图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山东利津到入海口河段)主槽2001~2017年年冲淤量(正值表示淤积,负值表示冲刷)及累积冲淤量变化,右图示意2001年、2006年黄河尾闾河道纵剖面,2006年以后河道纵剖面变幅很小。
据此完成9~10题。
9.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 )A.2006年以后基本实现冲淤平衡B.冲刷明显,累积冲刷量52.4×106m3C.累积冲淤量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国西北某山地北坡(44.9°N附近)近3000年垂直自然带的推移变化。
据此完成11~13题。
11.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 )完成14~16题。
14.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东部沿海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关键条件是( )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转型发展了以运河航运为基础的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
黄河下游2000~2015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特征
黄河下游2000~2015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特征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流域历经枯水少沙系列年,大洪水较少;一般情况下水库下泄清水,洪水期间水库以异重流为主排出细泥沙,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明显减少。
2000~2015年,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持续冲刷,累计冲刷泥沙量为8.895亿m3,河道淤积萎缩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标签: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河道冲刷;调水调沙1、黄河下游水沙变化过程2000~2015年,年均进入下游水量223.10亿m3,较多年均值偏少44%,年均进入下游沙量0.648亿t,较多年均值偏少94%,属于枯水枯沙系列。
其中汛期平均水沙量分别为82.10亿m3 和0.63亿t,较多年同期均值分别偏少62%和94%。
年平均含沙量 2.9kg/m3,汛期平均含沙量7.7kg/m3,与多年年均值(29kg/m3)和多年汛期均值(48kg/m3)相比,大幅度减少。
2000~2015年,汛期下游水流过程以1000 m3/s流量级以下的小流量为主。
汛期花园口小于500m3/s流量级的历时为49.7d;500~1000 m3/s流量级为51d。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1999~2015年),花园口洪峰流量大于2000 m3/s的洪水仅16场,年平均仅2.4场,较多年平均偏少60%;洪峰流量大于4000 m3/s的洪水没有一场,多年平均3.6场,洪水场次明显偏少。
七年中花园口最大洪峰仅3970 m3/s,洪峰流量减小明显。
2、黄河下游河道冲刷特征2000~2015年,水库除调水调沙和洪水期间外,以下泄清水为主,下游河道全程持续冲刷,河道淤积萎缩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实测大断面资料计算,16年下游累计冲刷量为8.895亿m3,其中汛期冲刷量为5.993亿m3,占全年冲刷量的67%,14次调水调沙冲刷1.954億m3,占汛期冲刷量的33%。
16年中,除2002年调水调沙期间滩地淤积0.477亿m3外,其余冲淤均发生在河槽。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概述(一)
⼀、调⽔调沙试验缘由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
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黄河⽔少沙多、⽔沙异源、时空分布不均。
特别是进⼊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黄河⽔资源的需求⽇益增⼤,⽔少沙多的⽭盾更加突出。
在长期的治黄实践中,⼈们认识到,治理黄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黄河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泥沙问题。
黄河泥沙处理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拦、排、放、调、挖”。
“拦”就是靠上中游⽔⼟保持和⼲⽀流⽔库拦减泥沙:“排”就是保证⼀定的输沙⽔量,利⽤现⾏河道排沙⼊海:“放”主要是在下游两岸处理和利⽤泥沙:“调”,即“调⽔调沙”,就是通过⼲流⾻⼲⽔库调节天然⽔沙过程,使不适应的天然⽔沙过程尽可能协调,以减少河道淤积或节省输沙⽔量:“挖”就是挖河淤背,加固黄河⼲堤,以逐步形成“相对地下河”。
在这5项措施中,“拦”是根本,“排”是基础,⽽“调”则是提⾼“排”沙效果的有效措施。
黄河调⽔调沙的基本设想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的前提下,利⽤⽔库(单库或⽔库群)的调节库容,对⽔沙进⾏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沙过程,使不适应的⽔沙过程尽可能协调,以便于输送泥沙,从⽽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达到不淤积或冲刷的效果。
按这⼀设想在黄河⼲流上修建的⼤型⾻⼲⽔库,不仅要调节径流,还要调节泥沙,使⽔沙关系协调,以达到更好的排沙减淤效果。
上世纪60年代曾利⽤三门峡⽔库进⾏了两次⼈造洪峰实践。
1963年12⽉2⽇~15⽇,三门峡⽔库进⾏了第⼀次⼈造洪峰试验,历时约15天,造峰期间花园⼝断⾯平均流量1658m3/s,平均含沙量6.8kg/m3,⽇均流量2920m3/s,流量⼤于2000 m3/s有3天;艾⼭断⾯平均流量1613m3/s,⽇均流量3250m3/s,流量⼤于2000m3/s有4天。
造峰期间三门峡⾄利津河段累计冲刷0.143亿t,冲刷发展⾄艾⼭断⾯附近,艾⼭以下淤积0.023亿t. 1964年3⽉29⽇~4⽉2⽇,三门峡⽔库进⾏了第⼆次⼈造洪峰试验,历时5天,造峰期间断⾯花园⼝平均流量2268m3/s,平均含沙量10kg/m3,⽇均流量3160 m3/s,流量⼤于2000 m3/s有2天;艾⼭断⾯平均流量2246m3/s,⽇均流量3040m3/s,流量⼤于2000m3/s有3天。
黄河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
*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徐海亮黄河的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归根结底是一个地质环境问题。
本文在历史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床形态、堆积形态及黄土与环境的研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水利学方法,并吸取灰色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河道变迁的历史事实,认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曾经有过数个躁动期,有多次的水沙剧烈振动(两汉、宋金、元明、明清),相应地,中下游河道进入躁动期。
来水来沙的突出变异,下游河道河床变形的加剧,导致河道迁徙、改道事件频频发生。
唐宋以来环境恶化及这一相关变化趋势加强,明清尤剧。
从历史长河看,环境演变对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研究今人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做过各种研究,影响较大的诸如对决口改道的各种研究。
近年在本课题中,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各阶段的具体变迁,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
从这些研究中,特别是通过对决溢、变迁,河床堆积形态的探讨,认为应从黄河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意义来认识黄河变迁,记载中的1500多次决溢事件以及人类重大的治河活动,可以从更为深刻的含义上去理解。
从而在各种历史年表和笔者自己研究的河患事件中,筛选出38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黄河下游重大河患与变迁事件。
筛选的根本原则是:这些事件正处于黄河历史变迁时间序列的转折点上,或者处于变迁的高发阶段,它们客观地又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河道变迁中一系列重大的控制性变异,或反映出阶段性变异的某种后效;其中包括黄河来水来沙的变化,在下游河道的上段所显示出的沿程淤积效应,同时也考虑到河口段的变化和溯源反馈。
这些事件以自然变迁为主,同时也涉及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
这样,客观地显示出流域自然环境变迁、水沙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在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和河道变迁的结果。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变迁的重大事件,从宏观现象上披露了黄河河床堆积与河道游荡性加强的实质。
钱宁根据北方多沙河流的水沙资料,提出游荡性指标表达式1:Θ=(ΔQ/0.5TQπ)×(Q max–Q min/Q max+ Q min)0.6 (J/D35) 0.6 (B/h) 0.45 (W/B) 0.3其中第三因式显示了河床物质的相对可变动性,隐含了河流来沙状况和冲淤变化的幅度,第二因式突出了径流变幅对河流游荡性的影响。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
黄河调水调沙是指通过人工干预,调节黄河水流的水量和泥沙含量,以保持河道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量调节:通过水库的调节和引水工程,控制黄河的水量。
在干旱季节或需要增加水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引水等方式增加水量;而在雨季或需要减少水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水库调节、泄洪等方式控制水量的流出。
2.泥沙调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容易形成淤积和冲刷,对河道的稳定造成影响。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之一是通过建设泥沙分水工程,将泥沙与水分开,保持河道的通畅。
此外,还可以通过疏浚、挖沙等方式,及时清理和调整河道的泥沙分布,防止淤积和冲刷现象的发生。
3.水沙平衡:黄河水沙关系密切,水量和泥沙含量的平衡对于保持黄河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还包括通过合理的水沙调控,保持水沙的平衡状态。
这需要根据季节和地区的特点,合理安排水量的供应和泥沙的运移,以维持黄河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是通过水量调节、泥沙调控和水沙平衡等手段,对黄河水流进行人工干预,以维持河道稳定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洪涝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并为沿岸地区提供可靠的水资源。
1/ 1。
黄河调水调沙原理(一)
黄河调水调沙原理(一)黄河调水调沙介绍•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列世界第六,流域范围广阔,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之一。
•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不足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应运而生。
黄河调水•黄河调水是指将黄河的水资源通过人工渠道引入其他地区,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工程措施。
•黄河调水的原理是利用黄河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渠道将水输送到需要的地区,满足当地的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黄河调水的关键是水的调度和管理,通过科学的水资源配置和合理的调度方式,确保黄河调水工程的稳定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黄河调沙•黄河调沙是指利用黄河的泥沙资源,通过调度和利用的方式,解决黄河流域泥沙淤积问题的工程措施。
•黄河调沙的原理是通过科学的泥沙输送和分布方式,将黄河的泥沙资源引导到需要的地方,以减轻黄河下游河床淤积和泥沙冲击的问题。
•黄河调沙的关键是准确判断黄河上游的泥沙供应情况,合理调整黄河河道的泥沙输送和分布过程,确保黄河下游的河床稳定和泥沙冲击的减轻。
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黄河调水调沙工程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泥沙淤积的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黄河调水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支持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黄河调沙减轻了下游河床的淤积和泥沙冲击,维护了河道的通航条件,保障了水运业的发展。
•黄河调水调沙工程还能满足当地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并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结论•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在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泥沙淤积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工程利用黄河的水资源和泥沙资源,通过科学的调度和管理,满足了当地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调水调沙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黄河调水调沙工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黄河水量变化大、泥沙浓度高、河道曲折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黄河口泥沙冲淤演化探讨
黄河口泥沙冲淤演化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黄河河道的频繁波动以及来水来沙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底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岸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后退,给海岸防护带来很大挑战。
本论文基于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海床与海岸的历史数据分析、数学模型与工程泥沙输移计算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从动力地貌、沉积学的角度出发,系统的分析研究垦东海域的泥沙特性,滨海沉积类型、底沙运移和海床冲刷规律或特性,分析岸线的历史演变情况(包括海岸线变迁遥感解析图),并对各岸线段的侵蚀或淤积类型、强弱和各岸线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其变化趋势。
【关键词】海床演变;冲淤;黄河;泥沙输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向南扩散的泥沙基本不影响莱州湾南部的底质沉积。
1976年以来,莱州湾中部沉积速率为3.3~5.3cm/a,且逐年减少,与向南扩散的大量泥沙极不相称,黄河泥沙不在此区大量沉积,莱州湾只是一个向外输沙的通道。
莱州湾涨潮时,南岸潮流流向西,西岸潮流顺时针转向北,与河口南侧的南西向潮流互相顶托;落潮时,潮流的流向均为东北方向。
莱州湾区泥沙正是在这种有利的流场作用下的向东北方向运移出去。
大量泥沙经过莱州湾向东北运移,这样就减轻了河口泥沙的淤积。
南去的泥沙由于受莱州湾特定流场的影响,相当数量的泥沙最终也向东北方向输移,说明目前河口的流路对莱州湾影响不大,黄河入海泥沙扩散最终向东北方向进入渤海中部地区。
改道后的黄河口沙嘴的不断延伸,使河口两侧呈三角状,离岸远的水动力明显减弱,必然造成大量的泥沙淤积。
多年来,黄河河口两侧的淤积逐渐扩大。
清8改汊口门是该海域最强烈的淤泥聚集区,造成大量淤积,而老黄河口钓东大嘴口门外则是该研究海区最强烈的冲刷区。
该海域80%以上的泥沙淤积在拦门沙区内,从而导致拦门沙区以平均每年淤高约1m的速度向前发展。
由于潮流和河口径流的影响,部分泥沙向河口南侧输运。
而由于余流的影响,则另有部分泥沙沿15m等深线向该海域西北方向输移。
黄河是怎样调水调沙的(一)
黄河是怎样调水调沙的(一)摘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治黄实践的不断深入,“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治黄专家认识到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影响。
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王化云和他的同事们,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思想。
关键词:黄河调水调沙截至6月28日10时,来自黄河防汛指挥部的消息称,已经进行了9天的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由于高科技的娴熟应用,没有再像前两次一样,在个别地段发生串沟漫滩现象,桀骜不驯的黄河水只冲河底泥沙,不淹滩上庄稼,表明我国在科技治黄方面已经迈出了新的一步。
“调水调沙”治黄思想的由来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治黄实践的不断深入,“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治黄专家认识到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影响。
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王化云和他的同事们,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思想。
其具体设想就是在黄河上修建一系列大型水库,实行统一调度,对水沙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变水沙不平衡为水沙相适应,更好地排洪、排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的淤积,甚至达到不淤。
随着1997年小浪底工程的截流蓄水,治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物理模型试验,找到了理论上的实现黄河下游不淤积的临界流量和临界时间。
2001年小浪底工程全面竣工,次年便进行首次“调水调沙”试验,从而使“通过原型试验,进行调水调沙试验”的设想最终变为现实。
调水调沙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有计划地控制水库的蓄、泄水时间和数量,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平衡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
“三条黄河”互为验证补充从2002年7月4日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开始,实验室里的“模型黄河”和计算机上的“数字黄河”就与“原型黄河”一样同步进行。
所谓“原型黄河”,就是自然界中真实的黄河;“数字黄河”则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化虚拟平台,被称为“装在计算机里的黄河”;而“模型黄河”则是以相似性原理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黄河模型,也就是“实验室中的黄河”。
黄河下游不同水沙过程平滩流量调整规律
黄河下游不同水沙过程平滩流量调整规律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流域内主要具有河湖湿地、农田、工业用水等多种活动与资源开发的空间组合。
它的下游具有平滩河道,从太原市至平原处湖泊河渠交错布置,被称为“黄河玉带”。
它们具有开阔的水面,适合各类水体水文过程发生。
因此,它们是研究黄河下游水沙及其调控规律的重要区域。
一般情况下,黄河下游河床宽度一般在100200m之间,水深仅23m。
属半无记录气候,年流量变化幅度大,大幅度改变河床形态和水文过程,使得这一河段的水文演变与河道调整现象十分明显。
自古以来,黄河水沙的调控就以河口和运沙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其目的是在变化大的河段中进行水沙调控,使其保持一定的水文过程。
在汉代,河口在黄河北段建筑了总计56座,以及永华下江、太山下游的两座试调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河床的形态与其水文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在黄河下游平滩流量调整中,平滩水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2008年,研究者发现,黄河下游不同水沙过程对平滩流量的调整模型具有较大的影响。
该模型表明,在汇流西部、汇流谷地和河口河段,不同水沙过程对流量调整有较大的影响,且汇流谷地属于河口河段,其水沙变化较大,因而其平滩流量调整模型的变化也较大。
此外,黄河下游平滩流量调整的模型还受到拦石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拦石主要影响水体的流向,影响水流总量甚至改变水流效率,从而影响河道结构特征及河床高程,最终影响河道流量调整。
同时,拦石还会影响砾石流量,会改变砾石的沉积形式和位置,因此,必须做好拦石管理工作,以确保黄河下游平滩流量调整的安全有效性。
黄河下游的水沙过程及其平滩流量调整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黄河下游水体的河床特征及水质、水量的变化过程,更好地进行水文调控工作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保护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
在黄河下游,应根据河道流量调整模型,加强对河床及拦石性质特征,以及河床高程和流量调整条件的监测,加强研究,提升水沙调控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黄河刁口河入海备用流路管理研究与措施
黄河刁口河入海备用流路管理研究与措施【摘要】目前清水沟流路已经使用37年,改道几率越来越大。
《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确定黄河刁口河流路是一条最好的入海备用流路,为此,切实依法加强黄河入海刁口河备用流路管理以备今后重新复用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黄河现行入海河道及备用流路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依法加强和保护黄河备用流路必要措施。
【关键词】黄河入海河道;管理;问题;措施1.黄河入海河口河道基本情况1.1黄河入海河口河道变迁情况自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入海口河道,经历过三次人为改道,1947年3月至1953年7月,是由甜水沟、神仙沟、宋春荣沟三条河流同时分注渤海,1953年7月从现在的垦利县西宋乡小口子村附近,开挖引河开始由神仙沟独流入海,行水10年;1964年1月1日在罗家屋子爆破民坝分泄凌洪,最终改道刁口河入海,行水12年;1976年5月在罗家屋子进行人工截流,爆破西河口挡水坝,改走清水沟入海,至今行水已经37年。
随着清水沟河道使用时间的增长,现河道长度较改道前已向前推进38km,河道总长度达到了65km,1996年河口改叉后缩之55km。
1.2现行清水沟入海河道运行情况现行黄河清水沟流路,是由1976年经刁口河流路进行人工截流改道而成向东入海。
自1980年~1985年河道开始收槽成单一状态,滩唇与主槽底部高差不断加大;1985年~1987年河道开始淤积,入海口拦门沙明显,河水入海不畅;1988年开始实施人工干预调整入海口门,对稳定流路、畅通河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自1972年黄河出现第一次断流以来,截止1999年就有21年断流。
自1999年下半年由于实行了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2002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始运行以来,在来水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确保了利津站至今不断流。
根据2002年至2012年连续11年调水调沙内部观察资料显示,西河口以下黄河入海口河段,目前主河槽过水能力平槽流量,由调水调沙以前的2000m3/s提高到了4000m3/s。
人工扰动输沙对黄河河口河道的影响分析
水电工程一、河口河道基本特征目前河口河道主要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西河口到18公里的位置上,长17.5km,主槽宽度500~800m,平滩水深1.7~2.7m,河相系数8~14,已经建设施工部分的控导工程,有效的控制河势,为弯曲河道的形式。
第二段,十八公里至清7断面,长17.8km,主槽宽度560~830m,平滩水深1.5~1.8m,河相系数为13~18,形式为微弯,易随来水来沙条件而发生变化。
第三段,清7断面至口门,长度21km,为1996年清8出汊后的汊河河道,主槽宽度600~1000m,平滩水深1.3~1.6m,河相系数为20~32,因为海洋潮汐所产生的较大影响,所以河道条件会给冲淤、水位等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黄河多年平均向河口地区输送泥沙大约10~12亿t,使三角洲洲面以年均150~420m的速度向渤海扩展,年均造陆达23km2,河道向海延伸速率达年均2~3km,河床抬高速率达年均0.10~0.12m。
因为出现了河道淤积抬升,河口河道平摊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下降。
进入到1982年后,黄河已经进入到枯水枯沙期,河槽萎缩比较严重,平滩流量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5000m3/s 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500~3000m3/s,平滩流量的减小给河口河道防洪造成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二、河口河道人工扰动输沙的技术分析1.河口拖淤疏浚和下游河道的扰沙试验为河口扰动输沙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1988至1992年,河口河段位置上使用了拦门沙拖淤疏浚方式,通过应用铲运机、泥浆泵等专业的设备来开展河道的开挖施工,将主槽拓宽200~300m,挖深1~2m,拦门沙开挖施工成为宽度100m的沟槽形式,能够组合成为顺畅性的尾闾河道。
1989年,爆破十四公里对岸红泥嘴300m,然后应用射流的方式来进行河道的疏浚处理,可以使河道部分的顺畅度符合要求,拦门沙就能够组合成为宽度为180m、深0.9m的通道,西河口以下的位置上受到降雨量的硬性比较明显,在汛期过后使用载重量800t的拖船,自天津港起航后,能够经过拦门沙而进入到中原油田地带。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年输沙量变化原因初步定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年输沙量变化原因初步定量分析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逐渐减少。
一部分人认为主要是降雨变化引起的,另一部分人认为主要是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引起的。
本文初步建立了黄河主要产沙区河口镇~龙门区间主汛期降雨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得出在输沙量减少值中,降雨变化因素占42%~60%,水利水保工程因素占58%~40%。
同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减沙作用逐步减弱。
关键词:输沙量减少降雨量水利水保工程影响河龙区间1 问题的提出黄河中游的河口镇~龙门区间(以下简称河龙区间)是黄河中游三大暴雨洪水最主要的来源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输沙量约占全河的65%。
然而河龙区间1970以来实测径流年平均减少26.6%~60.9%,实测输沙量年平均减少24.1%~80.4%[1],这极大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方面认为1970年后河龙区间降雨量减少,导致了产沙量的减少;另一方面认为,1970年后水利水保工程等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2],且已有的各个研究分析结论差别较大。
本文初步建立了河龙区间主汛期降雨量和输沙量关系,希望能够揭示降雨变化和水利水保工程对泥沙的影响。
2 河龙区间降雨量变化分析2.1基本站点的选择河龙区间雨量站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多个站发展为现在的464个站,雨量观测站点密度和分布的不同,将影响到资料的一致性。
因此,为尽量保持统计站点的一致,选取1966年5月前后基本连续观测的雨量站为雨量研究的基本站点,共104个。
同时对个别缺测年份采用位置最近站点替代,以保证站点及资料的连续性。
2.2分析要素的选择研究采用基准站由建站~2006年的日雨量资料进行分析,由于河龙区间降雨和泥沙主要来自主汛期(7~8月),故确定7~8月为降雨变化分析时段。
2.3主汛期降雨量变化情况根据入选雨量站建站~2006年的日雨量资料,累加计算从而得到主汛期(7~8月)降雨量,并按照各个支流的情况,对各支流内雨量站的计算结果进行算术平均,得出各支流逐年主汛期的平均降水量。
黄河河口泥沙扩散规律分析 - 页面没有找到
收稿日期:2008-04-15;修订日期:2008-08-11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三期领域前沿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19)资助。
作者简介:师长兴(1963-),男,河北正定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流域物质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
E 2mail:shicx@igsnrr .ac .cn黄河河口泥沙扩散规律分析———以钓口河流路为例师长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要:分析黄河口钓口河亚三角洲不同时期泥沙沉积速率和水沙条件变化,发现来沙输沙率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沉积速率的主要因素,随输沙率增加三角洲泥沙沉积速率增大。
来水流量和来沙粒度组成变化对沉积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还发现来水含沙量与三角洲泥沙淤积占来沙的比例(沉积比)之间为双值关系,在某一含沙量时沉积比达最大值。
对比显示,在河口河道畅通,沙嘴突出时期,三角洲泥沙沉积比反而比河口改道初期大,意味着集中水流入海可能降低海流带走泥沙的比例。
另外,根据前三角洲的地形测量资料分析发现,进入远海的泥沙随距离增加呈指数递减。
对黄河口这些独特的泥沙扩散规律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泥沙扩散;高含沙异重流;河口治理中图分类号:P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9)01-0083-06 长期以来,河口泥沙扩散是沉积学、地貌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1~3]。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输送入海的泥沙量在世界大河中排前二位,河口泥沙问题很复杂。
一方面,三角洲堆积淤长可能会显著增加黄河下游原本严重的淤积形势[4~10],如何延缓黄河三角洲生长一直是黄河治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黄河入海泥沙量减少、地面沉降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海岸侵蚀变成重要问题[11,12]。
这二方面问题都与河口泥沙扩散关系密切,定量研究黄河河口泥沙扩散规律对解决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黄河调水调沙给河口湿地保护区带来的影响
黄河调水调沙给河口湿地保护区带来的影响摘要:通过对黄河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描述,以及调水调沙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说明了调水调沙不仅增加了湿地面积,而且改善了河口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各种珍稀鸟类数逐渐增多,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黄河调水调沙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1 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概况1.1 地理位置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保护区,行政区划隶属山东省东营市(118°33′-l19°20′E,37°35′-38°12′N),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北部、黄河入海口处,属于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类型独特,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
下辖大汶流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现行黄河入海口)和一千二管理站(1976年前黄河入海口)三个管理站。
保护区内现有林地13649hm2,草地55480hm2,滩涂38534hm2,水域39280hm2。
1.2 地形地貌地貌黄河近百年来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地形是指叉状河床为特征的起伏地貌,海拔0~8m,本区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和成陆时间的不同而有分异,共包括五个土类: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水稻土。
其中,潮土和盐土分布最广。
主要地貌类型有古河滩高地、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海滩地等[115]。
1.3 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无霜期196d,年均气温12.2℃,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23.3℃,冬季有三个月结冰期。
年均降水量为530~630mm,年均蒸发量1962mm。
水温平均14.2℃,盐度30.6‰,潮汐为无规则的半日潮,潮差2m。
1.4 生物资源保护区内分布的高等植物有43科、123属、193种[116],湿生、水生植物92种,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如碱蓬(Suaeda glau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拂子茅(Calamagrostis tpigejos)、獐茅(Aeluropus sinensis)等;盐生植物73种,占总种数的37.8%。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下游扰沙过程及效果分析
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下游扰沙过程及效果分析苏运启①②林秀芝郑艳爽尚红霞(①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②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内容提要: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期间,利用水流富余能量,采用人工扰沙措施,将下游瓶颈河段(平滩流量小,河道过流能力低)的河床泥沙扰动起来,使主槽加深,改善局部河段河道形态,提高水流输沙能力和河道行洪条件,并兼有补沙作用,使水流尽可能多的挟沙向下游输移。
文章概述了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下游泥沙扰动调度实施过程及扰沙效果。
通过适时的辅以人工扰动,使扰沙河段断面向窄深方向发展,平滩流量增大,使过流面积、平滩流量最小的“瓶颈”河段河道边界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达到了扰沙效果,共扰动泥沙164.13万m3,调水调沙和扰沙使扰沙河段平滩流量约增加了440~550 m3/s。
关键词:调水调沙试验;扰沙过程;效果分析;黄河;1 前言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总的指导思想[1]是根据水库蓄水情况,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通过精确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在小浪底库区塑造人工异重流,辅以人工扰动措施,调整其淤积形态,加大小浪底水库排沙量;由于小浪底水库处于拦沙初期,出库泥沙为异重流排沙或浑水水库排沙,一般出库含沙量较低、泥沙颗粒较细,水流具有较强的富余能量,利用进入下游河道水流富余的挟沙能力,在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及主槽淤积最为严重的河段实施河床泥沙扰动,扩大主槽过洪能力。
在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小浪底库区和下游河道减淤等多重目标。
通过多方调研和多次专家论证,并进行了必要的现场试验,下游扰沙方案设计主要采用射流扰沙和扰动抽沙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根据投入设备的数量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设备布置。
同时,依据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的水沙过程,扰动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2日12时至6月30日8时;第二阶段为7月7日7时至7月13日6时,两个阶段总计331小时。
调水调沙对黄河三角洲切变锋及冲淡水扩散的影响
调水调沙对黄河三角洲切变锋及冲淡水扩散的影响王柯萌; 孙永福; 宋玉鹏; 徐丛亮; 董立峰【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9(037)004【总页数】14页(P551-564)【关键词】黄河口; 调水调沙; 切变锋; 冲淡水; 数值模型【作者】王柯萌; 孙永福; 宋玉鹏; 徐丛亮; 董立峰【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山东东营 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二长河,以“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为突出特点,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3.16×101 1m3和7.68×109t[1]。
1996年黄河实施人工出汊工程,新汊入海方向改为东略偏北[2],自2011年来稳定在北略偏东[3]。
入海流路频繁变动和三角洲地貌演化对高流速区分布、切变锋位置以及冲淡水和悬沙扩散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河水利委员会2002年首次利用干流大型水库实施调水调沙工程,使全年20%的径流在十几天内迅速入海[4],期间利津水文站径流量可达3000m3/s,年内径流分配不均使黄河三角洲的径流-潮流相互作用发生显著变化。
Li等[5]较早观测到黄河口持续1/3~1/2个潮周期的切变锋,并指出了锋面引起的快速沉积过程。
Wang等[6]通过多船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口切变锋的运动过程和泥沙输运模式,认为切变锋受潮汐相位差的影响将在浅水区域产生并向深水区移动。
Qiao等[7]通过ECOMSED的数值试验证明了近岸地形坡度对切变锋形成的决定性影响。
Bi等[8]在黄河三角洲南北两侧也发现了切变锋的存在,但成因已与地形无关。
Wang等[9]通过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长时间尺度的切变锋演化,以及切变锋与潮流场、河口地形的相互作用。
Lu和Shen[1 0]利用F V C OM讨论了地貌变化对盐度分布的影响,寿玮玮等[1 1]、宋振杰等[1 2]也分别计算了黄河入海冲淡水在大空间尺度上的扩散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研究 区 域 概 况
研究 区 域 为 黄河 现 行 入 海 口 海域 $ 位 于 现 代 黄 河 三 角 洲 东 部 $ 神 仙 沟 以 南 & 该 海 域 受 神 仙 沟 外 K! 分 潮 无 潮 点 制 约 $ 潮 差 较 小 $ 属 不规 则 全 日 潮 向 不规 则 半 日 潮 的过 渡 区 域 & 潮 流 以 往 复 流 为 主 $ 涨 潮 流 指 向 东南 $ 落 潮 流 指 向 西 北 $ 流 型 与 潮型 不 一 致 $ 导 致 河 口 海域的水动力 条件 十 分 复杂 & 在 大 潮期 间 $ 出
. / B B > C ; B G 5 C !""" 测 量 & 观 测 期 间 利 津 站 平 均 流 量 和 含 沙 量 分 别 为 . .(.I 和 量 数 据 $ 悬 沙粒 径 采 用 K< . (9 $aF / I $天 气 状 况 良 好 &
图 #& 研究 区 域和测站 位 置示意 图 : G F e #&QaC > = 6 E D B > HAO< ; C << @A ? E = < > G E @ E D I C < B H; C I C @> B > < > G E @B
沉 积 机 制 研究 尚 不完 善 & 鉴 此 $ 本 文 利 用 !"#! 年 c 月 调 水 调 沙 期 间 在 河 口 区 的 现 场 水 文 观 测 资 料 $ 结 ] ’ Q 遥 感 影 像 数 据 $ 对 河 口 区 域的海 洋 动力特征 * 悬 沙 扩散 机 制 与水沙 扩散范围 进行 分析 & 合 KX
$(
!"#$"$##""")
"4 胡小雷
现 水 位 升 * 潮 流 落 的 涨 潮 落 潮 流 和 水 位降 * 潮 流 涨 的 落 潮 涨 潮 流 & 因 受 K! 分 潮 无 潮 点 为 左 旋 潮 波 系 统 的影响 $ 沿 岸 潮 汐 比 岸 外 先 涨 先 落 & 研究海域 波浪 以 风 浪 为 主 $ 季节 变化 明 显 $ 冬 半 年 盛 行 偏 北 向 浪 $ 夏 )I( c ) & 半 年 盛 行 偏 南 向 浪 $ 常 见 浪 高 一 般 小 于 "9
摘要 # 以 !"#! 年 c 月 调 水 调 沙 期 间黄河 口 海域 $ 个 连 续 测 站 的 水 文 资 料 为 依 据 $ 分 析 研 究 区 海 洋 动 力 状 况 * 冲 淡 水 范围 及 泥 沙 扩散 机理 & 结果 表 明 ’ 调 水 调 沙 期 间 径 流 的 注 入 增 强 了 落 潮 动 力 % 径 流 在 河 口 向 外 扩 散 过 #" w , $ 东 至 ##(q ." w _ $ 南 至 .cq $) w , & 入海泥沙以 程 中 逐渐 被 海水 掺混 成 冲 淡 水 $ 冲 淡 水 大 面 积 扩散 $ 北 至 .4q 悬浮扩散 方 式 为 主 $ 在 近岸 区受 潮 流 切 变 锋 阻 隔 $ 发 生 快 速 沉 积 & 其 中 受 内 落 外 涨 锋 面 阻 隔 $ 快 速 沉 积 更 显 ] ’ Q 遥感影像反演的悬沙浓度分 著 % 受 内 涨 外 落 锋 面阻 隔 $ 形 成 通 往莱 州 湾 南 部 海域的 泥 沙 传 输 通 道 & 从 KX "9 $F / U的水 体 主要 分布 在 现 行 河 口 南 部 的 沿 岸 带 $ 与 冲 淡 水 主 要 向 西 北 布 显 示 $调 水 调 沙 期 间 表 层 含 沙 量 i !* "9 $F / U的水 体 向 北 扩散范围 与冲 淡 水 主 体扩散范围 较一 致 & 方 向 扩散 不 同 $ 而 含 沙 量 为 "9 关键词 # 黄河 口 % 调 水 调 沙 % 切 变 锋 % 悬 沙 扩散 % 快 速 沉 积 1 #$4&&& 文献标识码 # 3 &&& 文章编号 #"$%4#))‘ $ !"#$ % "."""""" 中图分类号 # 0
! 分 别 进行了 连 续 !)6 的 同 步 观 测 $ 两个 同 步 观 测 之 间 可视 作 准 同 步 观 测 & 观 测 项 目 包 括 流 场 * 温 和T ] + 7瑞 江 %""b型 # 测 量 % 温 度 * 盐 度 和 浊 度 采 度 * 盐 度 和 浊 度 $ 流 速 * 流 向 采 用 声 学多 普 勒 流 速 剖 面 仪 " 3 T Q 测 量 & 整 点 时 刻 使 用 横 式 采 水 器 采集 水 样 " 表 层 * 中 层 * 底 层 # $ 水 样 经 过 滤 * 烘 干 * 称 重 $ 得 含 沙 用X
. %! 亿 > & !""! 年 c 月 $ 黄河 开 始 实 施 调 水 调 沙 工 程 & 调 水 年 黄河 年均 入 海水沙 量 仅 为 #!" 亿 I 和 #9
调 沙 是在 充 分 利 用河 道 输沙 能 力的 前 提 下 $ 通 过水 库 联 合 调度 $ 对 天 然 来 水 来 沙 有 效 的 调 节 和 控 制 $ 适 时 蓄 存 或 泄 放 水沙 $ 调 整天 然 水沙过程 $ 使 不 协 调 的水沙过程 尽 可 能 协 调 $ 以 便 于 输 送 泥 沙 $ 实 现减 轻 和 冲刷下 游 河 槽 淤 积 的目的 生 重 大 影响 & 黄河 口调 水 调 沙研究 已 取 得 一 定进 展
# (3 ! (T # (T ! 站 涨落潮 流 速 统计 表 表 #& 观 测期 间 3 0 < 2? C#&0 G A< ? = H; ; C @> J C ? E = G > G C B< > B > < > G E @B3 # $3 ! $T # $T ! AH; G @FE 2B C ; J < > G E @ PC ; G E A
.& 资料 和方法
!"#! 年 c 月 . 日 * c 日 在 现 行 黄河 口 进行了 水 文 调 查 $ 共 布 设 了 $ 个 测 站 " 图 # # $ 3 #*T #和T !站
! ! 站 布 设 在 #"I 等 深 线 $$ 个 测 站 构成 三 角 形水域 $ 面 积 约 .#aI & 在3 #和3 ! *T # 布 设 在 )I 等 深 线 $ 3
!"#$"$##""")
"4 胡小雷
泥 &!"#$ 年 % 月
沙
研
究 第.期
V E H; @< ? E D QC AG I C @> S C B C < ; = 6
!"#! 年调 水 调 沙 期 间黄河 口 水沙 扩散途径 及 范围
胡小雷 ! 陈沈良 ! 刘小喜 ! 谷国传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河 口 海 岸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上 海 &!"""%! #
!"#$"$##""")
"4 胡小雷
# (3 ! (T # (T ! 站 垂 线 平 均流 速 玫瑰 图 图 !&3 : G F e !&S E B CE D J C ; > G = < ? < J C ; < F C= H; ; C @> < > B > < > G E @B3 # $3 ! $T # $T !
#& 引 言
. (#) & 自 !" 世 纪 c" 年 代 以 来 $ 受 !亿I !! 亿 > 黄河 多 年平均 入 海 径 流 量 和 泥 沙 量 分 别 为 .$#9 和 c9
!""# 流域 人 类 活 动及气 候 变化的影响 $ 黄河 入 海 径 流 量 和 输沙 量 急剧 减 少 $ 尤 其是 #((% 年 以后 $#((% *
$& 结果和 讨 论
GC DE 潮 流 特征 本次观测期间$ 天 气 晴 好 且 风 浪 小$ 海 洋 动 力 以 潮 动 力 为 主& 潮 流 准 调 和 分 析 显 示$ 流 型 系 数 " [V # +[4 ## ’ P ! 小 于 "9 ) $ 属 正规 半 日 潮 流海 区 $ 与 潮 汐 类 型 不 一 致 & Q_ * Q_向 为 涨落 潮 流 向 主要 受地 形影 响 $ 大 致 与 等 深 线 平 行 & 在 入 海 口 主 流 方 向 上 $ 涨 潮 流 以 _ L* , L 向为主" 图 !$ 3 # *3 ! # % 河 口 北 侧 海 域 $ 涨 潮 流 偏 _向 $ 落 潮 流 偏 L 向 " 图 ! $ 主 $ 落 潮 流 以 L, T # # % 河 口 以 南 海域 $ 涨 潮 流 偏 Q 向 $ 落 潮 流 以 , , L 向居多" 图 !$ T !# & 调 水 调 沙 期 间 $ 入 海水沙 量 大 $ 河 口 拦 门 沙变动 剧 烈 $ 引 起 入 海 主 流 摆 动及 其 流 幅 宽 窄 变化 $ 主 流 宽 )"
"c"$ 收稿日期 #!"#.T ()#!"! # % 河 口 海 岸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自 主 课 题 经 费 " Qb U _ +* 基金项目 # 全 球 变 化 研 究 重 大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课 题 " !"#"+ !"#!b R R L"% # % 河 口 海 岸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开 放 课 题 基金 " Qb U _ + b : !"#!"$ # I < G ? ’ 6H^ G < E ? C G .%%(%ccd#!%e = E I 作者简介 # 胡小雷 " #((" *# $ 男 $ 江 苏 人 $ 硕 士 $ 主要从事 河 口 海 岸 沉 积 动力 学 研究 & _ I < G ? ’ B ? = 6C @dB a? C = e C = @He C AHe = @ 通讯作者 # 陈沈良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