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永昌府诗歌创作对“诗主性情”理论的实践
宋朝杨慎的诗
宋朝杨慎的诗
摘要:
一、杨慎简介
二、杨慎的诗歌创作背景
三、杨慎的诗歌主题与特点
四、杨慎诗歌的影响及意义
正文:
【杨慎简介】
杨慎,字升之,南宋著名诗人。
生于公元1140 年,卒于1226 年。
他生活在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靖康之耻等历史事件。
杨慎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复国,积极倡导忠诚义士。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南宋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杨慎的诗歌创作背景】
杨慎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杨慎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关注国家兴衰、民生疾苦。
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唐宋八大家的影响,尤其是杜甫、白居易的诗风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慎的诗歌主题与特点】
杨慎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讽喻、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激昂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忧国忧民之心。
在艺术表现上,杨慎的诗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以七言绝句最为
著名。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杨慎诗歌的影响及意义】
杨慎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南宋诗歌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后世诗人学习的典范,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杨慎的诗论
杨慎的诗论
杨慎(912?970?),字少微,宋朝洪州河内(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宋诗人、文学家。
其诗作精于山水描写,出神入化,清新自然,被誉为山水诗的代表作家。
杨慎的诗论相传是他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及体悟归纳总结而成,由其徒弟申文贞整理而成,被称为“四大文论”之一。
诗论以诗学的重要性为主,论述了诗歌创作的性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写出好的诗歌。
杨慎的诗论提出了诗的三原则:以表达为主,以感悟为次,以形式上的工整为最后。
他强调,诗歌的内容要有内容,写作时要有感触和情思,形式要完美。
他认为,要写好诗,必须具备四项基本能力:观察、想象、感情和好词。
杨慎的诗论用简洁浅显的语言,清晰、深刻地表达了他对诗歌写作的思考。
诗论的出现,给宋代诗歌写作开辟了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它更加活跃,这也使宋代文学发展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
杨慎的诗论以诗歌的内在的美、对国家和家园的热爱为重点,提出“有情趣、优雅完美,多韵律音乐”。
他也倡导以实践为重,细心
地论述了诗歌自身的语言美、形式美、心理美和艺术美。
他认为,若要写出有情有美的诗歌,要把握视觉、听觉、情感三种要素,把握这三种要素会让诗歌层次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深刻。
杨慎的诗论,既是宋代文学发展的开端,也是宋代文学发展的核心。
他的诗论让宋代文学的发展以更多针对性的方式来创作艺术,创作技巧更为多样和全面,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杨慎的诗论,给宋代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丰富了文人创作理论,使文学艺术得以发展和繁荣。
它作为宋代著名文论,也被广大读者和学者广为流传。
杨慎诗学体系论
杨慎诗学体系论杨慎代表着明代中期诗歌的最高成就。
基于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卓绝成就,杨慎也认真总结诗歌的创作理论,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诗学体系:就本质而言,诗歌是“发诸性情而协于律吕”;就诗人而言,“奇才未尝不读书,读书未必皆奇才”,诗人必须具备先天的艺术素养,除此之外,还要多读书,多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就技巧而言,诗歌“假喻以达其旨”,以“比”、“兴”为主,表达作者蕴涵于心胸的自然真情,以使作品显现风韵之美;就审美而言,诗贵“隐而彰”,言简意赅,点到即止,含而不露,从而使读者产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审美效果。
标签:杨慎;诗学;体系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
《明史·杨慎传》云:“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杨慎不仅学术成就卓越,且更富有文学才能,如明人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国朝上》谓其:“清新绮缛,独缀六朝之秀。
才情学问在弘正后,嘉隆前,挺然崛起,无复依傍,自是一时之杰。
”今人谓其“文采照映,独不在七子声气之中,而其诗含吐六朝,以高明伉爽之才,鸿博绝丽之学,随题赋形,一空依傍;而于李、何诸子之外,异军特起”。
杨慎的诗歌时时被人们誉为才情风度之作:“才情畅茂,著述极富。
其诗文皆能自名一家,无所依傍。
……他独于当时的风气之外,自有其深厚的造诣。
……他的诗,早年的,饶有六朝的风度;晚年的,渐见风骨嶙峋之态。
……一见便知不是李、何辈装模作态之篇什。
”基于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卓绝文学成就,杨慎也认真地对诗歌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诗学体系。
一、本质论——发诸性情而协于律吕针对宋元以来诗歌“以韵语纪时事”的散文化倾向,杨慎从中国诗歌的发展源头《诗经》来探讨诗歌的本质特性。
其《李前渠诗引诗》曰:诗之为教,逖矣玄哉!婴儿赤子,则怀嬉戏抃跃之心;玄鹤苍鸾,亦合歌舞节奏之应。
况乎毓精二五,出类百千。
六情静于中,万物荡于外。
杨慎六朝诗学述论
杨慎六朝诗学述论
杨慎是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纵情豁达、疾
风骤雨的风格著称,成为了六朝时期诗坛上的佼佼者。
而在杨慎的诗
学中,他更是强调自由,反对古人的套路,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诗歌表
现方式和诗论思想。
首先,杨慎强调自由创作的重要性,认为诗歌应该能够表达诗人
真实自我,反对套路化、禁锢思想的批判。
他以自己的诗歌作品为例,鼓吹诗歌应该自由创作、尽情发挥,反对墨守成规、抄袭模仿。
其次,杨慎的诗学主张“字画合一”,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画意,
并且要求诗歌的意境及造型要富有想象力,并谴责平淡乏味的诗歌表
现方式。
他主张诗歌应该通过文字来描绘色彩、形状、位面,使读者
在心理上能够感觉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
此外,杨慎的诗学主张在表达个人感受和思想的同时,还要注重
社会现实的反映。
他认为诗歌如果只局限于自我的表现和情感抒发,
就会失去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参与。
总之,杨慎是六朝时期诗坛上的佼佼者,他的诗学主张深刻影响
了当时的诗歌创作。
通过自由创作、注重意境描绘、实现个人与社会
的互动,其诗歌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亦拓展了社会视野。
明杨慎的诗
明杨慎的诗
明杨慎(1238年-1283年),字慎之,号明杨,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
他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激情澎湃的诗歌风格而闻名。
明杨慎的诗歌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时事的思考为主题。
他善于以简练而凝练的词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矛盾与无奈的体验。
他的诗作常常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
在他的诗歌中,明杨慎经常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他善于运用具象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心境相联系,使诗篇更具有感染力和意境。
他的诗作中常常透露出一种对人生苦短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明杨慎的诗歌作品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入反思。
他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还对人性的善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对人性的洞察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
明杨慎的诗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被誉为“明黄之风”,成为后来文人雅士追随的楷模。
他的诗歌作品在表达情感、抒发思想
和揭示社会问题方面都极具独特性和深刻性。
他的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文创作风格探究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文创作风格探究概述杨慎(1471年-1529年),字端仪,号太虚子,明代文学家、书法家。
他是明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被誉为"南渡北归洞庭词"的创始人。
在明代文学史中,杨慎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备受推崇。
本篇文章将对杨慎的诗文创作风格进行深入探究,从韵律、意境、题材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韵律与修辞手法杨慎的诗歌具有优雅流畅的韵律,他善于运用平仄对偶、押韵丰富多变,并注重音节的节奏感。
他常使用双调、正言顺谐等修辞手法,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感。
意境塑造与写景描写杨慎喜欢在诗歌中表现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之美。
他能够巧妙地运用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手法,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他的作品中常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以及孤独寂寞之情,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独特感悟。
主题与意义杨慎的诗文创作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自然、人生哲理、爱情等。
他善于通过运用具象化、比喻和意象等手法来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多以婉约唯美为主导,反映了他对生命哲学和自然界万物的热爱与感悟。
影响与评价杨慎是明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被后人广为传颂,并影响了后世很多文人雅士。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并开启了婉约派诗歌艺术的先河。
然而,在当时明代文坛上,杨慎并未受到太多关注和赞誉。
直到清代才被历代文人重新发掘和评价。
尤其是近现代文学研究,在评价杨慎的诗歌创作时对其高度赞扬,认为他是婉约派文学的代表。
结论明代诗人杨慎以其独特的韵律、精致的意境和丰富的题材,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独具一格的作品。
他在音律与意义融合、写景描写和思想抒发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虽然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品在后世被重新发现和珍视。
杨慎通过自己的诗文创作风格,成功地塑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不仅是明代文坛上一位卓越的诗人,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值得探究的重要人物之一。
浅谈杨慎的词学风格论
浅谈杨慎的词学风格论杨慎(1488-1559),字伯英,号济南散人,明代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江南词派”的开山鼻祖,是明朝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风格优美婉约,清新脱俗,成为后世词人学习的典范。
在他的词作品中,不仅体现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还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本文将浅谈杨慎的词学风格,并分析他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情感真挚,婉约细腻杨慎的词作以情感真挚、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词多以抒发离愁、思乡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为主题。
在《临江仙·金满杯》中,他借着饮酒的意境,表达了对逝去故人的思念之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密约一年花似锦,穿帘静听暗香熏。
”这首词将壮美的江南田园景色与怀念故人之情相融合,深情而不失细腻。
而在《临江仙·钓得江鱼》中,他以钓鱼为媒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取次花丛懒回顾,卧云低却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词以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景,将离愁思乡的情感巧妙地融入情真意切,意境闲逸。
杨慎的词作不仅在情感表达上颇有造诣,而且在意境描绘方面也较之一般词人更加细腻且超凡脱俗。
二、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灵活杨慎的词作在题材上较之其他词人更加广泛,除了对自然山水及人情世故的描写外,还有对历史典故和战争题材的表现。
在《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他以雨水和留客的情愫为主题,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以北固亭为背景,咏史怀古,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人生沧桑的深切感受。
在《永遇乐·赤壁怀古》之中,他则以赤壁之战为题材,表现了对江山碧波和历史风云的感慨。
杨慎的词作在题材选择上眼界开阔,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内涵。
三、意境清新,语言优美杨慎的词作在意境上清新淡雅,语言上优美流畅,堪称一绝。
他的词作多给人以朦胧之感,常常以精巧的细节和美丽的意象来渲染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概述杨慎(1296年-1370年),字叔七,号秘庵。
他是明代中期的一名杰出诗人,在明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情和哲理,展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价值。
1. 杨慎的创作背景在介绍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兼具动荡和繁荣并存。
明初经历了战乱,社会秩序较为混乱,然而到了明中叶以后,国家逐渐安定下来,社会开始进入相对稳定和繁荣的阶段。
这种时代背景为杨慎等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 杨慎诗歌创作特点(1) 炉火纯青的艺术才华杨慎被誉为“明神宗之后才子”,他的诗歌除了充分展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外,还表现出他高超的艺术才华。
杨慎的诗句优美流畅,富有音韵感和节奏感,以及独具特色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他擅长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方法,使得他的诗作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 情感丰沛与哲理思考杨慎在创作中注重情感表达,并常常带入一些哲学思考。
他能够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达复杂而真实的情感,用细腻而深刻的描写抒发对人生道义、爱情欢乐和困苦忧伤等主题的思考。
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对生活和人性深入剖析之后所体现出来的思索和启迪。
(3) 文化积淀与历史观照杨慎作为明代文人,对于历史文化有着敏锐的触觉。
在其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唐代及宋明理学、佛学、道家、庄子哲学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运用和借鉴。
他将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时代感。
3. 杨慎诗歌的艺术价值(1) 彰显个性风采杨慎的诗歌作品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他在创作中注重独立思考和表达,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和观念,在感性与理性、传承与创新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这种个性风采使得他的作品在明代文坛中脱颖而出,并产生了持久影响。
(2) 反映时代变迁杨慎所处的明代是一个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歌创作风格与艺术特点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歌创作风格与艺术特点概述杨慎(1475年-1552年),字慕容,号稚晖,明代文学家。
他是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也是“后七子”之一。
杨慎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深受当时文坛的赞誉。
语言质朴自然杨慎的诗歌语言以质朴自然为特点。
他注重表达真实情感,用简练而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
他善于用寥寥数言描绘出景物或情感,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例如,在《秋雁》这首诗中,他写道: > 半轮明月挂天衢, > 飞鸿一字见寒除。
> 衔书燕子将归去, > 又被黄云逐远株。
这几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述了秋天的景象以及离别之情,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绪。
坦率直接的写作风格杨慎的诗歌风格直接而坦率,他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或华丽词藻。
他追求真实、朴素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直接冲动。
在《寄曹二十八员外》这首诗中,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曹贤从去浙师徒, > 唐王追随阮伯时。
> 萧游无力何顶用, > 兼患消息两无儿。
这几句诗表现出了作者对朋友离去后的失落和无奈之情,打不盏意即切中要点。
清新雅致的艺术特点杨慎的诗歌具有清新雅致的艺术特点。
他常常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大自然景色,并将其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观书有感》这首诗中,他运用极其简洁明晰的语言描绘书香与山水之间的关联: > 千竿翠竹与清泉, > 云雨山中卧一天。
> 青莎湿尽芳苔涩, > 触此满衣心欲燃。
这几句诗以极具意境的方式将大自然景色与读书愉悦相结合,给人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结语杨慎是明代文学界备受赞誉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自然,写作风格坦率直接,同时具有清新雅致的艺术特点。
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已经流传,并对后来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杨慎的文学史价值
浅谈杨慎的文学史价值杨慎一生作诗词很多,现存诗歌仍有2300多首。
其中有很多佳作,为世人所称颂。
其《春兴》其一:遥岑楼上俯晴川,万里登临绝塞边。
碣石东浮三绛色,秀峰西合点苍烟。
天涯游子悬双泪,海畔孤臣谪九年。
虚拟短衣随李广,汉家无事勒燕然。
沈德潜评此诗:“义勇之气,读者可以悲其志矣。
”杨慎的《柳》诗成就也很高。
其中“垂杨垂柳绾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被称为柳之绝唱。
胡应麟《诗薮》称杨慎诗“清新绮缛,独掇六朝之秀。
”其词《临江仙》《竹枝词》等作品也广为传唱。
在文学理论方面,杨慎最主要的著作是《升庵诗话》,其中对前代诗歌多有精辟见解。
为鉴赏诗歌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客观上也保存了大量的诗歌,对后人整理诗集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除了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杨慎在古音和修辞方面也有研究。
他提出的古音说,注意到了古今音变的复杂性,改进了古音考订的方法;虽然也有学者指出杨慎在客观上也为“叶音”寻找根据,但毕竟是对传统音韵学的一次挑战和创新。
在修辞方面,杨慎提出了诗词修辞应“神,圣,工,巧”,是诗词创作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
以上是杨慎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以及古音学,修辞学等方面的成就,杨慎在其他一些方面也有建树,例如他的古诗选本《风雅逸篇》和《五音律祖》在文献学方面很有价值。
杨慎在明代文学中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是近年来,杨慎的文学史地位并不高。
很多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杨慎没有论述。
只有少数文学史对杨慎诗歌,杂剧有所提及。
《明清文学史》中提到杨慎的总体成就:“杨慎多才多艺,诗、词、文、赋、散曲、杂剧,以及书画、文史、名物等各种著作达298种之多。
为明代作家首位。
其诗一空依傍,在李,何倡导复古之时,能自树一帜。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提到了杨慎的杂剧《洞天玄记》。
从其留传下来的作品来看,杨慎无疑是明代成就很突出的一位大家。
其诗文创作,诗歌理论等成就不可小视。
其文学史地位不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诗文主张独树一帜,没能形成文学流派杨慎才华横溢,在诸多方面都有成就,其诗文创作,诗歌主张自成一体。
浅谈杨慎的词学风格论
浅谈杨慎的词学风格论杨慎(1488-1559),字耕卿,号莘亭,江苏陆河(今江苏兴化)人。
明代文学家,以词为主要创作,被誉为“江南词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词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称为“杨派”,为明代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杨慎的词学风格中,自然、真挚、抒情是其突出特点,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杨慎的词作中,自然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使词作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性,而且表现出了深厚的生活情感和对自然的喜爱。
比如《临江仙·梅花》中就写道:“百花扫雪翻飞,彩凤浴日苍苍狂飞。
押船破冰悄无语,香屑揉红暗天衣”。
这里描绘了梅花百花竞艳的景象,并通过“押船破冰”、“香屑揉红”等意象,使人物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杨慎的词作以真挚、朴实为基调。
他在描绘情感时,不拘泥于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而是力求真挚、朴实,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思考。
比如《窦娥冤·经年吟白发,当时团鬓少》中写到:“天涯霜景[EmJ],奈何西风急。
几度看丹青?几度看黄埃?斜阳依旧,斜阳依旧衰草老树也沧桑”。
这里的“天涯霜景”、“西风急”等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和思考,真挚而深刻。
杨慎的词作以抒情为主要特点。
抒情是杨慎词作的灵魂所在,他在词中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深情追求,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比如《贺新郎·冠却云髻,露额如玉。
脂粉微匀,朱颜不及翠雨眉纤细。
轻袖扶香减却绣帏,更画屏风匀色》中写到:“几回岭外几回新。
紫燕出云烟外频。
打人年少,模样人间没臭的前身。
”这里描绘了美好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杨慎的词学风格以自然、真挚、抒情为主要特点,他在表现自然景物时善于描绘自然的美丽和动人之处,使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在表达情感时,他追求真挚、朴实,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思考;在抒情方面,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古代诗词鉴赏明代诗人杨慎的自然意境与哲理思考
古代诗词鉴赏明代诗人杨慎的自然意境与哲理思考古代诗词鉴赏——明代诗人杨慎的自然意境与哲理思考杨慎(1471年-1527年),字问谷,号普翁,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独特的诗词风格和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被誉为明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自然意境和哲理思考为特点,展示了他对世界的独特洞察力和深厚的人生体悟。
一、自然意境的描绘杨慎的诗歌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景物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独到感悟。
他以独特的语言表达出自然景观的美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受。
在他的《牛儿》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将牛儿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牛儿头角似铁铜,草间黄粱过眼窗。
十指青毛峰上嘶,良田万顷今何为?"诗中的牛儿形象通过色彩和纹理的描写,使其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杨慎的作品《山居》也是表现自然意境的典型之作。
他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宽慰:"山居几日我无忧,石上枕书看红叶。
秋怀黄鸟孤且啭,暮雨寒猿一声归。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居住在山中的宁静心境,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山间黄鸟的鸣叫和猿猴的归途,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沉思。
二、哲理思考的反思与思考除了自然意境的描绘,杨慎的诗歌中还渗透着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与思考。
他通过对生命、人情和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展示了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对世界的独特洞察力。
在《山行》,诗人赞美了山的高峻和巍峨:"山势如蹊,如峦如簇。
索齐崩摧倚,万仞寒谷。
"通过对山势的描绘,作者暗示出山是一个富有魅力并值得探索的地方。
这种对山的赞美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流露出了人生哲理。
在《汴水与洛水有言》这首诗中,杨慎以高度的思辨表达了自己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当年汴水生春草,今日洛阳谁可告?人生万事如浮云,别有船归海水长。
"在这首诗中,他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人生短暂而变幻无常的特点,以及“人生别有船归”的深刻含义,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存在意义的思考与沉思。
杨慎诗学中的诗史意识与知识观念
杨慎诗学中的诗史意识与知识观念
杨慎诗学中的诗史意识与知识观念
杨慎是中国新唐书诗人,也是中国古代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角色之一,也是一
位著名的诗经史学家。
在诗学领域中,杨慎有着重要的诗史意识和知识观念。
首先,杨慎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应该以《诗经》为基础,吸取《诗经》中的文字、思想和精神,并将其应用于今天的诗歌创作。
在《秘辩》中,他把屈原的诗的传统,把《诗经》中的抒情和叙事经验作为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把新的诗作内容更好地表现出来,杨慎又加上自己的特色。
通过用当时的文字对《诗经》中上古语言文字的全面改造,令《诗经》中形式结构和思想意念得到了升华。
其次,杨慎在研究古代诗歌时,还做了很多提及宗教思想的研究。
在《谓情》中,他提出了“太学”和“宋辞”四个概念,认为诗歌应该突出所表达的宗教精神,通过宗教律令,正视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仁义道德的反思。
最后,杨慎在古典诗歌的研究上,着重考察诗歌的结构模型,认为“必先令比
题目,然后行下添以意”,强调诗歌要有主题,要在文字中衔接起诗歌的意思,并通过文字结尾来收束诗歌的精神。
总之,杨慎在诗歌史学研究中对古代诗歌的解读,他的诗史意识和知识观念在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杨慎词调研究对明清词学贡献
浅析杨慎词调研究对明清词学贡献左 云 湘潭大学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
正德六年辛未,年仅24岁的杨慎,进士及弟,授翰林修撰。
因“议大礼”,被永贬云南永昌,死于戍地。
杨慎以博学著称,正如王世贞所言:“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用修。
”明代三百年,著书之最,唯推杨慎。
其中杨慎的词作备受历代学者推崇,(明)王廷表云:“表尝评杨子词,为本朝第一。
”(明)杨南金所述:“昔人云:吃井水处皆唱柳词;今也不吃井水处亦唱杨词矣。
”周逊:“翁为当代词宗,平日游艺之作,若《长短句》,若《填词选格》,若《词林万选》,若《百琲明珠》,与今《词品》,可谓妙绝古今矣。
”而后胡薇元云:“明人词,以杨用修升庵为第一。
”杨慎不仅在词创作上有成就,对词理论颇有研究,在其《词品》中可见,其中是对词调研究在明代应居首位。
(清)邹祗谟在《远志齐词衷》中“调名原起辨”条目所言:“调名原起之说,起于杨用修及都元敬,而沈天羽掩杨论为己说。
”认为杨慎是较早对词调来源进行考证的词人之一。
《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名”条目中,杨慎认为词调名源自诗,并考证了“蝶恋花”、“满庭芳”、“点绛唇”、“鹧鸪天”、“惜余春”、“浣溪沙”、“青玉案”等所出之诗。
杨慎考证词调的方法是可行的,正如(清)邹祗谟所言:“宋人词调不下千余,新度者即本词取句命名,余俱按谱填綴,若一一推凿,何能尽符原指。
安知昔人最始命名者,其原词不已失传乎。
且僻调甚多,安能意义传会载籍。
自命稽古学者,宁失阙疑,毋使后人徒资弹射可耳。
”词调自宋发展到明,种类多达千余种,如果将其一一考证,是做不到的。
况且某些词调最初始的词已经失传,无处可究。
有些生僻的词调也没有记录延续下来。
所以,杨慎将词调名来源归于诗是当时最为可信的。
此观点对明清词坛影响较大,纵多词论谈及词调时,常引用杨慎所言。
如(清)沈雄在《古今词话》“疏名”条目写到“杨慎曰:词名多取诗名,如蝶恋花,取梁元帝……潇湘逢故人,柳恽诗也。
杨慎谪戍永昌后的多重矛盾心性分析
方 面来 自与 家 乡 、 亲 人 的别离 , 被 贬伊 始 , 杨慎 以 “ 且 喜脱 幽 絷 , 未 暇悲 道穷 。” 表达 了 自己为
从 此 失去 自由而忧 惧 , 为报 效 国家 的政治 理 想从 此破 灭而 感 到惶 恐 。行 至龙 标故 城 和五 溪时 , 他
“ 远游 吊屈子 , 长流悲谪仙。” 杨慎感怀历代被贬诗人的悲惨遭遇 , 更加担心 自己此别京城 , 不 知何时才能返 回朝廷 , 以至于喊 出“ 他乡非故园” 这样对异乡充满排斥的声音。 他说 自己如“ 飞 蓬 无 根株 , 飘 飘 随风起 ” , 身处“ 闭 门愁绪 集 , 出门多荆 杞 ” 『 2 的彷 徨与恐 惧 中。 也许 是历 史 的巧合 ,也许是 被 贬才 子 的必然 选择 ,杨 慎 在历 经 被贬 永 昌后 的孤 单惶 恐 的 同 时, 他亲近佛老的精神世界 , 从而找到超然 自适 、 任性逍遥的人生路径。 在与友人置酒山水之间的
杨慎惶恐 中的自适 , 除了佛老思想 的影 响, 另一个方 面就是滇 中官吏和士人 的尊重 、 关心和
照顾 。 杨慎 被贬 至 云南 时 , 友 人郭 楠 在云南 任 职 , 严 时 泰任 永 昌知府 。 郭楠 不仅 处处 给 与杨慎 方便
和照顾 , 而且还为他及其他 因议大礼案而被的仕人们 向世宗上疏 , 请求“ 复生者之职” 。f 4 1 严 时 泰与杨慎是同年 , 在杨慎谪戍 云南永 昌时 , 他不仅 为杨慎安排了住所 , 还常常与他相聚 、 一起 出
酒, 共赏花开。 ” 。 这是他领会《 归去来兮辞》 后的旷达 ; “ 千古 陶家清兴 , 有何人提著 , 冷落东篱” , 这 是他 深悟 《 采菊 东篱下 》 后 的潇洒 。 由于惶恐心性形成的多元化, 杨慎在滇三十六年时间里 , 是难 以完全把它消解得了的。这就 使得杨 慎 始终在 惶恐 与 自适之 间徘 徊 。惶 恐 时伤情 无 限 , 自适 时逍遥 自在 。
博取众长独树一帜_杨慎_升庵诗话_论李杜评析
杜甫研究学刊二o o二年第一期总第71期博取众长独树一帜)))杨慎5升庵诗话6论李杜评析徐希平一、绪言杨慎(184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属成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也是古代四川继苏东坡之后又一旷世奇才。
杨慎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涉猎面十分广泛,/凡宇宙名物,草木虫鱼,靡不究心多识,阐其理,博其趣,而订其讹谬。
0著述多达二百余种(据王文才5杨慎学谱6)。
其5升庵全集65合集6中都有不少为专门品评历代诗歌的诗话著作。
门生梁佐编订的5丹铅总录6中即有5诗话6四卷(十八至二十一卷)。
门生曹寿甫编订的5诗话补遗6分为上下卷。
5升庵全集6中差不多也收其诗话八卷(五十四至六十一),焦弘编5升庵外集6又曾编订5诗品6十二卷(六十七至七十八卷)。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另一位著名四川大学者李调元将5诗品6十二卷与5诗话补遗6合勘,删汰重复部分,编为5升庵诗话6,收入其丛书5函海6中,这可算是升庵诗话第一次专门性整理,同时也成为一个较通行的本子。
其后5总纂升庵合集6收5诗话6十五卷,比5函海6本略多。
民国四年,丁福保再加汇集,编成5足本升庵诗话6十四卷,又稍增加一些条文,但流传不广。
199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文生著5升庵诗话校笺6,分别以5丹铅总录6、5函海6、5全集6、5外集6、5合集6为底本,编为5诗话6十二卷、5补遗6一卷、5续补遗6三卷,共十六卷,计八百余条,并对诗话引用诗句据通行诗集进行校笺,此本为目前收集杨慎诗话最多且最便于阅览的本子,故本文所论亦皆据此本。
杨慎生活的时代,正是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0及前后七子统治诗坛的时期,杨慎早年初入京师时,曾以一首5黄叶诗6而得李东阳激赏,谓:/不减唐宋词人0,并令受业门下。
同时杨慎还是何景明的好友,这都使杨慎的文学观念亦自然受其影响,鼓吹复古,提倡/文必秦汉0、/诗必盛唐0,突破三杨/台阁体0辞气闲雅诗风的束缚。
但是,在另一方面,杨慎又不是简单的追随,在许多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认识。
宋朝杨慎的诗
宋朝杨慎的诗
【实用版】
目录
1.杨慎的简介
2.杨慎的诗歌特点
3.杨慎的代表作品
4.杨慎诗歌的影响
正文
杨慎,字子明,南宋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南宋末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杨慎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的个性,他擅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杨慎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豪放奔放、感情真挚和形式多样等方面。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气魄,又有柔情细腻的情感。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又有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古诗,又有七言绝句,还有词和赋等。
杨慎的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破幽梦孤雁》等。
其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东逝水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后人广泛传诵。
杨慎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风格和诗歌内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为后世研究南宋末年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总之,杨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论杨慎的乐府诗
论杨慎的乐府诗
高小慧
【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3)001
【摘要】杨慎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写实传统,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政治干预色彩,对明清时期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5页(P51-54,71)
【作者】高小慧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杨慎与云南沐氏——杨慎交游考述之一 [J], 丰家骅
2.文献·音乐·文学:乐府诗研究新视角——评王淑梅《魏晋乐府诗研究》《北朝乐府诗研究》 [J], 王思豪
3.简绍芳:杨慎研究第一人——杨慎交游考述之一 [J], 丰家骅
4.杨慎与云南门生——杨慎交游考述之四 [J], 丰家骅
5.乐府诗乐府诗集新乐府——关于“乐府诗”的几点相关知识 [J], 张荣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诗 ” 的观点 , 无须厚古薄今 , 有情即可言诗。 以上种种不难发现 , 杨慎在诗论主张方面是高举情感 论的 , 提倡“ 诗主性情”把 隋 , 感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
二 、杨慎 “ 主 性 情 " 实 践 诗 的
王世贞曾批评杨慎的作品道 : “ 杨用修如暴富儿郎 , 山金埒 , 铜 不晓吃饭穿衣。 大抵指的是 ” 哒 他前期的诗歌创作 , 题赤壁图》 如《 一类 , 辞藻华丽 、 用典繁复却缺乏生气。然则其后期因“ 议大礼” 被 贬永 昌 , 生 的贬谪 之旅 加深 了他对 世事 的认 识 , 半 丰富 了人生 体验 , 风亦 为之 一振 , 触 物感 诗 他 情、 思己份 隋, 无论咏物诗 、 酬唱赠答诗还是地方风物诗皆内容充实 、 情真意切 , 这无疑是对他“ 诗 主性 情 ” 主张 的有 力实践 。后期 诗歌之 “ 性情 ” 大概包 括 以下几方 面 。
李 董 清
( 山学院 , 保 云南 保 山 6 80 ) 70 0
【 摘
要】在 “ 明理学 ” “ 宋 、复古 ” 思潮影响下 的明代文坛 , 杨慎是, 在略显沉 闷的明代诗坛无疑是别开生 面的 , 特别是在 他被贬永 昌府后 的诗 歌创 作更加体现
实践 着他 的 “ 诗主性 情 ” 的主张 。
一
、
杨慎“ 主性情" 诗 的诗 论 主 张
诗歌 的本 质何在 , 中国诗学史 上 主要 形成 了言志说 、 情说 等观 点 ,言志说 ” 缘 “ 最早 出 自《 尚书.
尧典》云 : , 诗言志, 歌永言 , 声依永 , 律和声。“ 诗缘情” 出自陆机的《 文赋》 “ : 诗缘情而绮靡 。” 诗缘 情” 的内涵是强调“ 是诗的本质 , 情” 诗是情的表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情才有诗 , “ , 情是诗之根 本 。一 般而 言 ,志” 主要指 人 的志 向、 “ 志气 、 想 、 情等 , 思 感 当然 应该包 括情 的 内容 , 随着 社会 发 而 展, 儒学 的繁荣演进,“ 越来越被狭隘化为儒家的礼义原则 , 志” 使诗变为政治伦理的传声筒。 特别 是 明代 , 因为“ 宋明理学” 影响,存天理 , “ 灭人欲” 宣扬义理性命之学 , , 反对缘情体物的文艺, 它严 重 地钳 制 了诗学思 想 的 自由发展 。在这 种背景 之下 , 至于言 志说走 到 了反 情 的极端 , 乃 以此 , 杨慎 提 出 了他 诗论 主张 。 在升庵文集卷三《 李前渠诗引》 杨慎提道: 中, “诗之为教, 逖矣玄哉 ! 婴儿赤子 , 则怀嬉戏口跃 之心; 玄鹤苍鸾, 也合歌舞节奏之应。 况乎毓精二五 , 出类百千。 六情静于中, 万物荡于外。 情缘物 而动, 物感情而迁 , 是发诸性情而协于律 吕, 非先协于律 吕而后发 l情也。 又, 生 ” 他评价杜甫诗歌 : “ 少陵虽号大家 , 不能兼善 ; 一则拘乎对偶 , 二则汩于典故 , 拘则未成之律诗而非绝体 , 汩则儒生之书 袋而 乏性 情 。两段话 , 一正 一反 都在 表 明这 样一 个事 实 : 为情 造诗 而非 为诗造情 , 真诗 , 写 去假 诗 。
( )怀 才不遇 之悲 一
杨慎 出身于官宦世家 , 祖父杨春位列高官 , 父亲杨廷和更是官居 内阁宰辅 , 公正廉洁 , 为明 代一重 臣。杨廷和教子极严 , 尤其注重他们 的道德修养 。 家学 的深厚 ,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杨慎 自 小就受过很好 的儒家传统教育 , 立志成就一番事业 , 同时 , 也对他今后的为官之道和立身准则产 生了重要影响。慎早年就聪慧过人 , 一生博学多才 , 2 岁时即高 中状元 , 在 4 成为皇家的智囊 , 且 口碑 极佳 。若 以此发 展 , 杨慎 仕途 本可 扶 摇直 上 , 成想 因为 “ 大 礼 ” 没 议 的缘 故 被 贬永 昌 , 不得 且 再用。身处蛮荒 , 归国无 日, 料想一生所学竞无所用处 , 杨慎不禁慷慨悲歌 , 大抒其怀才不遇之 气 。如《 兰津桥》 钾 一首 :
明代文坛力主复古 ,文必秦汉 , “ 诗必盛唐”对此 , , 杨慎在《 李前渠诗引》 中提出了“ 人人有诗 , 代代
收入 日期 : O 2 0 — 1 2 l- 5 2
作者 简介 : 李董清 (9 1 )云南保山人 , 山学院 , 18一 , 保 硕士 , 文学研究 方向。 古典
’
保 山 学 院 学报 2 1 0 2第 4期
着他的这一创作主张。
【 关键词】 杨慎诗歌创作 ; 诗主性情 ; 昌府 ; 永 创作实践
【 中图分类号】K 2 8 【 文献标识码】A d i 03 6  ̄ i n 1 7 - 3 0 2 1 . .1 o: . 9 . s . 6 4 9 4 . 0 20 0 2 1 9 s 4
【 编 号 】1 7 9 4 (0 2 0 — 5 — 文章 64 3 02 1 ) 0 5 0 - 4 4
杨慎(4 8 15 ) 字用修 , 18- 5 9 , 号升庵 , 四川新都人。 明代著名的学者 、 文学家 。 慎早年就聪慧过
人 , 时饱 读诗 书 , 2 时 即高 中状 元 , 翰林 院修撰 。嘉 靖三 年 (54 年 ) 因发 动朝 中官员 少 在 4岁 授 12 他
反对 明世宗断然决定尊封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一事 , 即所谓 的“ 议大礼” 触怒了明世宗 , 两被廷 杖 , 充军 到云 南永 昌卫 ( 保 山 )直 至世宗 嘉靖 三十八 年在 云南去 世 。明穆宗 隆庆初 年 , 后 今 , 追赠光禄寺少卿 , 明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 l 】 。 纵观杨慎一生 , 博学多才 , 年少成名 , 忠贞正直 , 本可以大有作为 , 但最终却遭遇了半生流放 , 客 死异 乡 的悲剧结 局 。所 谓 “ 不平则 鸣 ”不容 否认 的事实 是 , 生 的厄 运加 深 了他 对世事 的认识 , , 人 丰富了人生体验 , 单就其诗歌创作而言, 特别是他在永昌的创作更显情真意切 , 极富个性 , 有力的
四嗔目扼腕之愤论语有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尽管杨慎遭贬永昌不在其位但由于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此形成了他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再加之其感情强烈性格耿介所以当他看到百姓遭受的苦难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情之心当他看到世间不平之事时会表现得异常的愤怒这种可敬的品质是个性的原因也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良心
杨慎 永 昌府诗歌创 作对 “ 诗主性情 ’ ’ 理论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