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概述

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概述

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概述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研究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并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解释贸易模式和贸易政策的形成。

本文将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以此来帮助读者对此领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强调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比较优势产品。

比较优势是指某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特定产品生产上的相对成本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通过贸易可以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大的利益。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与比较优势理论有所不同。

绝对优势是指某国在某种特定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他们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域,并通过贸易实现互惠互利。

三、产品寻租理论产品寻租理论关注的是对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在贸易中,寻租存在于产品供给链条的各个环节中。

特定的产业和公司通过政策和规则变动来寻求额外的利润。

产品寻租理论强调了贸易政策对贸易模式和产品供给链的影响。

四、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固定不变的。

然而,实际上,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会发生动态变化的,这使得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变化。

例如,技术变革、人力资本的发展以及制度变迁都可能导致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化。

五、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概念。

关税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并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

而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和反补贴等,也是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六、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是对国际贸易政策的两种不同取向。

自由贸易主张没有或只有较少的贸易限制,通过贸易自由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而保护主义则主张采取一系列限制手段,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第3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第3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绝 对 成 本 理 论
比 较 成 本 理 论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成 本 理 论
2.1绝对优势理论 2.1绝对优势理论
理论背景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 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简称《国富论》)。 在这部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 有主要领域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 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 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例如,由于气候条件,加拿大种小麦效率 高而种香蕉效率低 (因为必须用温室);另一方 面,尼加拉瓜种香蕉效率高而种小麦效率低。 这样,加拿大在小麦耕种方面比尼加拉瓜 具有绝对优势,而在香蕉生产方面处绝对劣势; 尼加拉瓜则相反。
二、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呢绒和酒, 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的不同,两国生 产同量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不同: 生产一个单位呢绒和一个单位的酒,英国 各需100人劳动一年和120人劳动一年,而葡萄 牙各需110人劳动一年,80人劳动一年。
各国生产相同产品 的相对成本不同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H-O H
贸易
(四)主要结论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商品生产成本的比例不同 决定的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结论: 结论: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 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 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表1.5 国际贸易后各国产量分配
小 麦

美国
120
150
中国
120
150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 工之后, 工之后,两国的总 产出都会有所增加。 产出都会有所增加。 增加情况如表1.6所 增加情况如表 所 示。进行国际分工 后,世界布的产量 增加到300, 由200增加到 增加到 , 增加了100单位。 单位。 增加了 单位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 (一)大卫·李嘉图模型的基本假设:
• 1×2×2模式:一种资源、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 固定的要素禀赋水平、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 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 动。 • 商品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投入量,而且生产成本 是不变的,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 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技术的差异,技术水平是不变的; • 进行贸易的国家国际收支处于完全平衡状态, 出口价值等于 进口价值; • 自由贸易,不存在贸易限制; • 完美市场: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自由竞争; • 不考虑运输成本; • 不考虑货币因素的影响;
(二)生产和贸易模式
•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 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 有互利贸易,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 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即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 对大的商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
一、基本概念
• 所谓比较优势 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 )是指, 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 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 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 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 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 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 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 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
一、概述
国际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背后的规律和原理的理论体系。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之作,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互利互惠。

三、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在没有贸易障碍情况下,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的绝对优势产品,并通过贸易进行互换,可以实现贸易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四、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指出,某些新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贸易政策和发展机会。

五、收获尼克松主义
收获尼克松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主张通过国际竞争促进国内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各国经济体系的改革和提升。

六、结论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对于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概念
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产品周期和国际竞争。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国际贸易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各国贸易合作与发展。

以上是关于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对国际贸易理论有更深
入的了解提供一定的帮助。

感谢阅读!。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ppt51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ppt51张)
P Pe
P
e w
E
S
P
P P
e
e w
Sx Ew
P
P
Sf
e w
P
D O
e f
Dm O
P
e f
Ef Df
Q Q
p
e
Q
c
Q
Q
e w
Q
O
Q
c f
Q
e f
Q
p f
Q
本国市场
国际市场
外国市场
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 本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增加a+b+d,生产者剩余减少a, 净福利增加b+d。 外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减少f+h,生产者增加f+h+m, 净福利增加m。 世界的福利:世界福利净增加b+d+m。
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第一节 供给、需求与贸易
需求、需求规律 需求:给定收入和偏好等不变,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按 照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规律:给定收入和偏好等不变,商品价格越低,消 费者愿意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 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P
生产和贸易模式
绝对优势度量: (1)用劳动生产率(Qj/L)来衡量,其中Qj 为产量,L为劳动投入;(2)用生产成本(aLj=L /Qj )来衡量。
(假设各国劳动力资源相同,均为100人)
中国和美国生产可能性 中国和美国劳动生产率( Qj/L )
大米(吨) 小麦(吨) 中国 美国 100 80 50 100
P Pe
P
e w
c a e
E b d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律的学科,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它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的模式和规则。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中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

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各国在不同产品或服务上的生产成本也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贸易来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或服务。

这样,各国可以在贸易中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贸易的绝对成本。

世界上不同国家所生产的同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贸易的存在。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中各国特化生产的原因,即各国根据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的不同,选择生产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现象。

为了弥补其不足,国际贸易理论还发展出了其他重要的理论模型。

其中之一是互利贸易理论。

互利贸易理论认为,通过贸易可以使各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提高。

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或服务上都有绝对优势,仍然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例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都拥有绝对优势,但如果它专门生产农产品,而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它仍然可以通过获得额外的收益。

此外,还有关键因素贸易理论。

关键因素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模式取决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

当一个国家拥有某种关键因素(如劳动力、土地或资本)的生产成本较低时,它将专门生产需要该因素的产品或服务。

其他国家则会专门生产与其关键因素禀赋无关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贸易,各国可以相互交换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此外,国际贸易理论还探讨了其他贸易模式,如产品寡头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等。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比较优势理论、互利贸易理论和关键因素贸易理论等都是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重要理论模型。

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贸易的基础



14
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证检验,当推迈克道格尔(G.D.A.Mac Dugall) 1951年所作的研究。他利用美国和英国1937年的数据,考察了各行业 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他的假设检验可以表述为: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 后的)高于英国的行业,其出口也将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根据 迈克道格尔的估计,1937年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英国的两倍。 因此,他认为如果美国某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超过英国对应行业劳动 生产率两倍以上,那么,美国就应该在这些行业上有比较优势。迈克 道格尔用美、英两国各行业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出口之比作为判断比较 优势的标准,结果见表2-5。

假定A国用10蒲式耳小麦来交换B国的1码布匹,那么交换后两国两种 产品的消费情况如表3:
表3 比较优势分析(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A国 B国
小麦(蒲式耳) 布匹(码)
20 1
10 1.5

交换后,A国在布匹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消费10蒲式耳的 小麦,而B国在小麦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消费0.5码的布匹, 两国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好处。
15


表4 迈克道格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结果
行业或产品 收音机 生铁 汽车 玻璃容器 罐头 满足假 设检验 的产品 机械 纸 卷烟 油毡 纺织品 美国劳动生产 率与英国劳动 生产率的比值 3.5 3.6 3.1 2.4 5.2 2.7 2.2 1.7 1.9 1.8 美国出口与 英国出口的 比值 8 5 4.3 4 3.5 1.5 1 0.5 0.33 0.33 电灯 不满 足假 设检 验的 产品 饼干 5.4 3.1 0.94 0.23 行业或产品 棉制品 人造丝 美国劳动生 产率与英国 劳动生产率 的比值 1.5 1.4 2 1.1 1.3 1.2 1.4 美国出口 与英国出 口的比值 0.11 0.09 0.06 0.09 0.04 0.03 0.004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过程。

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际合作和提高全球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涉及了许多概念和原则,旨在解释国际贸易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些商品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例如,一国可能在生产棉花方面拥有更好的技术和资源,而另一国则在生产机械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各国可以互相受益,因为他们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那些自己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商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选择。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它主要强调的是相对优势。

根据这个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门生产那些它在相对效率方面具有优势的商品来增加交易和改善国内经济状况。

比较优势理论鼓励国际贸易的开展,因为不同国家在生产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竞争力。

3.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霍斯特·维特谢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它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差异。

例如,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则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根据这个理论,国家应该根据其资源禀赋来选择生产和贸易的方向,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4.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保罗·克鲁格曼和约翰·范南诺提出的。

它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拓展,主要关注企业间的竞争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认为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竞争优势,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和贸易的重要性,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了资源禀赋的影响,而新贸易理论则关注了企业的竞争和创新。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理》,继 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提 出比较成本理论。
“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精选ppt
10
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 (人/年)
毛呢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 (人/年)
分 英国
1
120
1
100

前 法国
1
80
1
90
分 英国
2.2
精选ppt
7
(二)对绝对成本论的评价
优点:
1、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命题推广到国际领 域,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同样提高劳动生产率, 结果使各国生产产品都增加,福利水平提高, 一个国家的财富只有在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中 才会增加。
2、证明简单、直观,现实生活中各国都有一 些产品成本绝对等于或低于其他国家,易于接 受
精选ppt
13
缺点:
简化了复杂的经济情况,是以一系列的假 定为前提的。从而大大削弱了比较成本理 论的适用性。
精选ppt
返回
14
(一)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又叫“要素禀赋说”,简称H-O理论,瑞典 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
1933年,俄林 《域际和国际贸易》
每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和出口 较密集的使用其富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进口较密集的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 品
返回
精选ppt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
1.7
交换 法国 1.375
1
精选ppt
6
4.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 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在某种商品 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 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具 有绝对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一系列理论来解释贸易的原因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国际贸易理论,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向导国家选择产业和产品的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末提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所在的产品,而依赖其他国家进口其相对劣势的产品。

这样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各国资源的特点,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例如,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因此在制造业方面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国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扩大制造业的出口,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收入。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在所有产品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从其他国家进口其无法进行有效生产的产品。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合理分工,国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例如,中东地区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出口石油来获取大量外汇收入。

这样的专业化生产可以使这些国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三、相对成本理论相对成本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相对成本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生产某种商品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的机会成本来选择专业化方向,以此来实现贸易的最大效益。

例如,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生产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但是国家A的机会成本更低。

根据相对成本理论,国家A应该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国家B则应该专业化生产工业产品,两国通过贸易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理论。

该理论提出,在全球贸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效应,因此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不仅仅由比较优势所决定。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4. 按有形商品的构成分为:工业制成品市场、办制成品市场、初级产品市 场。 5. 按无形商品的构成分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6. 按产品的生产要素特点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资本密集型产 市场、技术密集型产品市场。
当今世界市场的特点 1. 当今的世界市场是统一的、开放的和高速增长的市场
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学者弗农和维尔斯提出,该理论把市场学
中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了起来,是动态的国际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论
6)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7)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巴克莱、卡森和加
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期) 2)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 2.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1) 绝对成本理论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从生产的 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 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 2) 比较成本理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在其代表作《政治经 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都要有某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 本低,只要各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获利, 即“两优取其最优,两略取其次略”。李嘉图以葡萄酒和毛呢的例子来 论述其思想, 3)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在《政治经济学 原理》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回 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 是国际交换比例的基础,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 关系来决定。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内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结果: WX =WY (1/R X ) PX =(1/R Y ) PY PX / PY =R X / R Y
即,产品相对价格等于它们的相对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 同理,外国的相对价格可表示为:
P* / P* =R* / R*
X
Y
X
Y
开放条件下国际均衡价格的确定
机会成本递增指一国每多生产1单位X产品,必须放弃更多 Y产品的产量,机会成本递增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递增原因主要来源于生产中涉及多种生产要素;不 同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不同;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等。
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拥有的资 源、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Y D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的贸易思想
国际贸易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 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 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 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 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种产品所需 的单位劳动要少,则该国具有生产该产品的绝对优势。
Dm
Pfe
Ef Df
Q
O
Qcf Qef Qfp
Q
外国市场
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
本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增加a+b+d,生产者剩余减少a, 净福利增加b+d。
外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减少f+h,生产者增加f+h+m, 净福利增加m。
世界的福利:世界福利净增加b+d+m。
P Pe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有哪些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有哪些

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这些理论旨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模式和效果。

本文将讨论国际贸易的几个主要理论,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概述:国际贸易主要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Heckscher-Ohlin模型和新贸易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并帮助我们理解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福利的影响。

正文内容: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相对的成本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成本,那么它应该专注于生产该商品并进行贸易。

这样,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小点1: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原理小点2: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小点3: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特定商品的生产效率差异。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比其他国家更高效,那么它将在所有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收益。

小点1:绝对优势概念和原理小点2:绝对优势理论的实证研究小点3:绝对优势理论的限制和争议3.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是由雷蒙德·费恩斯提出的,他认为国际贸易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一种新产品在投放市场时,来自本国的需求会迅速增长,这将导致本国的出口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国家也会开始生产该产品,并且本国的出口将逐渐减少。

小点1: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小点2: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小点3: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4. Heckscher-Ohlin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是由埃利·海克斯彻和贝塞尔·奥林提出的,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

这种交流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好处。

了解国际贸易原理对于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促进贸易平衡以及规避贸易冲突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介绍国际贸易原理。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原理的基石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中的相对优势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存在。

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所需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

它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生产上拥有明显的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家可以出口这种产品,同时进口其他国家无法或效率低下生产的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突出了国家之间的差异,并强调了特定产品的生产效率。

三、相对成本优势理论相对成本优势理论是由埃勒特·欧宾提出的,它是对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的改进和发展。

相对成本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拥有绝对劣势,也可以通过选择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来获得贸易优势。

这种理论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限制或阻碍贸易流动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关税、配额限制、非关税壁垒等形式。

贸易壁垒的存在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伙伴关系的形成。

贸易壁垒往往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者调整贸易关系而采取的,但它也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争端。

五、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是国际贸易政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自由贸易主张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和公平。

保护主义则强调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侵害,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自由贸易理念认为,通过开放市场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六、国际贸易规则与组织为了促进和规范国际贸易,各国之间建立了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和组织。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交易活动。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合作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基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解释贸易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成本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其自身的相对优势领域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各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互利共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某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拥有绝对优势,即在该领域比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那么该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通过绝对优势理论,各国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三、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1815年提出的。

该理论将贸易的决定因素从生产成本转变为相对成本差异。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各国之间的相对成本差异是进行贸易的基础。

通过比较成本理论,各国能够根据相对成本的差异来确定贸易的方向和规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贸易的互利共赢。

四、收益递减理论收益递减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5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产出的增长率会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当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时,所得到的增量将会越来越小。

通过收益递减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产出量会有差异,并帮助决策者优化资源配置。

五、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相比传统的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更加注重企业间的竞争和产品差异化。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资源禀赋和生产成本,还包括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新贸易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会选择进口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并且预测和分析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未来趋势。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一、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具有优势,从而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2.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相对于其他商品生产更具有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3. 比较成本理论:由保罗·萨缪尔森提出,指的是考虑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应该根据比较机会成本来决定国际贸易的方向。

4. 重要贸易理论:由拉维纳·鲁特提出,指的是贸易关系受到地理因素影响,同一地区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更加频繁。

二、国际贸易政策1. 关税:是进口或出口商品时征收的一种税费,用于调节进口和出口商品的流动。

2.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手段,如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技术要求等。

3.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某一区域内,取消或减少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贸易方面建立一种制度,统一对第三方国家征收关税。

5.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解决贸易争端,并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1. 预付货款:出口商在发货前要求进口商支付全部货款。

2. 承兑汇票:出口商将货物发运后,开具汇票交给进口商,进口商在规定期限内承兑并支付。

3. 信用证:进口商向其银行开立信用证,出口商根据信用证要求发货后,向进口商的银行索取货款。

4. 担保支付:由银行或保险公司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确保支付安全。

四、关键贸易术语1. 进口:指从国外购买商品和服务,引入本国。

2. 出口:指将本国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国外。

第二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E.Heckscher,1879-1952)

伊利·赫克歇尔

• •


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907年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 瑞典著名的经济史学家 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史分析 在1919年发表的经典文章《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 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标志着现代赫 克歇尔-俄林理论的诞生 该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各国要素禀赋构成与 商品贸易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认为 要素绝对价格的均等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 这些具有开拓性的观点,在其学生俄林的手中得 到深化




Bertil Ohlin, 1899-1979, (together with James Mead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in 1977 “for their pathbre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 Model difference. Sour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Basic result :H – O Theory
绝对利益理论

Adam Smith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1776年在其《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中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国 际分工观点, 创立了绝 对利益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7)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巴克莱、卡森和加 拿大的拉格曼。该理论主要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内部贸易等行为。 7.战后有关贸易保护思想和理论 1)保护就业论 2)改善国际收支论 3)美国倡导的保护公平竞争论
2.2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市场领域,它既包括世界各国各自的国内市场, 又包括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市场。 世界市场的类型 1. 按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市 2. 按地区可分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亚洲市场、非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 等 3. 按经济集团分为:欧盟市场、东盟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等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2. 反对新古典学派理论的观点 1).普雷维什的观点 2).萨米尔•阿明的观点 3).阿吉里•埃曼纽尔的观点 思考与练习 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2.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3.资源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4.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5.谈谈你对列昂惕夫之谜的理解? 6.当今世界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7.国际价值是如何形成的? 8.谈谈你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的看法。
2.3

国际价值与价格
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 商品的国别价值是相对某一国的国内交换而言,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 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在该国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 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相对国际市场的国际交换而言,国际价值量是由各国生产 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在平均化的各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下, 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国际劳动实践所决定。 国际价格 国际价格也就是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 的市场价格。 当代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按照世界市场的不同市场领域和开放程度,国际市场价格可以分为“封 闭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两大类 1) “封闭市场”价格 “封闭市场”价格,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 世界市场的供求一般不会对价格其实质性的影响,因此,这种价格就有 相对的稳定性,变化幅度很小。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属于这 种价格。主要一般包括垄断价格,转移价格、国家垄断价格、国家间的 协定价格。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从生产的 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 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 2) 比较成本理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在其代表作《政治经 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都要有某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 本低,只要各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获利, 即“两优取其最优,两略取其次略”。李嘉图以葡萄酒和毛呢的例子来 论述其思想, 3)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在《政治经济学 原理》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回 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 是国际交换比例的基础,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 关系来决定。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6.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 1) 列昂惕夫之谜 按照H—O定理,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 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美国作为一个资本相对 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 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研究了美国进出口的历年数 据后,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一节结论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成为一个难解的谜,被称为 “列昂惕夫之谜”。 2) 技术差距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 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 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 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 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4. 按有形商品的构成分为:工业制成品市场、办制成品市场、初级产品市 场。 5. 按无形商品的构成分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6. 按产品的生产要素特点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资本密集型产 市场、技术密集型产品市场。 当今世界市场的特点 1. 当今的世界市场是统一的、开放的和高速增长的市场 2. 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出现垄断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 3. 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出现垄断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 4. 世界市场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3)国际分工形成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国际分工最 终形成的阶段。 4)国际分工深化阶段 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 科技革命后,国际分工进入到深化的阶段。其突出特点为: (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更加细化。 (2)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深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成因 1.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 素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3.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4.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有推进或阻碍两方面的作用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3) 新要素贸易理论 该理论综合了技术差距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技能理论,认为, 在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时,不但要考虑传统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 要素,还要考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而来确定商品的比较优势。 4)偏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 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 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学者弗农和维尔斯提出,该理论把市场学 中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了起来,是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 6)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2.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使国际贸易总量迅速增加 2)提高了各国的外贸依存度 3)引起国际贸易地理的变化 4)引起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学说 重商主义学说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 利益的经济思想,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根本观点为金 银为社会的惟一财富,主张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持贸易中的顺差。 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期) 2)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期--论 1) 绝对成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分工的成因、发展、形式及作用,掌握各种国际贸 易理论,理解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发展的同步性,熟悉世界市场的类型 和特点以及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以及国际价格的主要形式,了解 国际贸易利益以及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现象。
2.1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及其发展过程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 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过程 1)国际分工萌芽阶段 直到15世纪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才进入到萌芽时 期。 2)国际分工初步形成阶段 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代表 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正是国际分工初步形成的标志。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 不等价交换 根据价值规律,国际贸易中的等价交换指商品按照国际价值量相等 的原则进行交换。相反,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指不按国际价值量相 等的交换。具体来说,指发达国家凭借政治军事实力和垄断地位,以高 价向发展中国家销售自己的产品(工业制成品),以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 的产品(初级产品)。 2. 不等价交换的衡量——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只是衡量不等价交换的一个指标,并不是惟一指标。全面 衡量不等价交换,还必须结合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的商品价值的相对变 化、垄断组织的剥削、运费、保险费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3.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1)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的观点。 (1)技术进步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 (2)制成品于初级产品不同的市场结构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3.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由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在其代表 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中比较系统的提出,是最具代表性 的贸易保护理论。 4.资源禀赋论 资源禀赋论主要思想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后 由其学生俄林继承和发展,故常称为“赫克 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 主要用生产要素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流向 5.超保护贸易理论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1883—1946),他生活的这个时 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正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该时 期的显著特点是各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和资本主义世界三次 经济危机的爆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超保护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 自由放任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不适合现代社会,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促进 就业,从而解决国内经济危机
第2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会力量的差别 2) 德国经济学家辛格的观点 辛格认为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原 因在于不同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和发达国家大量使用资源节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