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音乐会
2023-2024学年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音乐会 演唱《嘹亮的歌声》音乐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嘹亮歌声》教案篇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能够感知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2、能够用抒情、悠扬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嘹亮的歌声》,能够进行二声部轮唱。
3、能为歌曲设计表演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能为歌曲设计表演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够用抒情、悠扬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嘹亮的歌声》,能够进行二声部轮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初步感知1、仔细聆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情绪:抒情、悠扬地速度:稍慢。
2、再次聆听: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跟我们之前学习的歌曲有什么区别?演唱形式:二声部轮唱3、什么是轮唱?轮唱是一种音乐演唱方式,其中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
4、结合歌谱与图形普再听一遍歌曲。
(感受二声部轮唱)5、轮唱的特点。
轮唱的特点是声部之间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这种音乐方式可以营造出紧张或欢乐的氛围,同时也可以用于创作独特的和声效果。
三、学唱歌曲1、用“啦”分声部模唱歌曲旋律。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歌曲可以分为四个乐句)3、学唱高声部歌曲。
①先听教师范唱,再逐句教唱歌曲。
②找出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③完整演唱高声部。
4、学唱低声部:①教师范唱②根据之前聆听成果帮助学生纠正唱错之处,教师可进行带唱(特别是最后两声部的地方)③完整地唱好低声部。
5、进行二声部轮唱:①播放范唱,学生演唱第低声部,初步感受轮唱②通过体验找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唱好第二声部。
③完整演唱歌曲。
四、课堂活动分组进行二声部轮唱,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嘹亮的歌声》,并且还进行了二声部轮唱,同学们的配合非常完美,课后,请同学们唱熟这首歌。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5课《学吹竖笛》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5课《学吹竖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吹竖笛》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竖笛这种乐器,学会基本的吹奏技巧,并能够吹奏简单的曲子。
教材中提供了简单的竖笛吹奏方法和练习曲,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竖笛这种乐器比较陌生,吹奏技巧也需从零开始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竖笛的兴趣,从基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竖笛的吹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竖笛的特点和吹奏方法,对竖笛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竖笛吹奏技巧,能够独立吹奏简单的曲子。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如气息控制、指法等。
2.学会识读竖笛谱,并能按照谱子吹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学生能够吹奏出优美的旋律。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竖笛吹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竖笛的吹奏方法。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游戏法: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竖笛吹奏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竖笛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拿到乐器进行练习。
2.准备竖笛谱例,让学生进行吹奏练习。
3.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
4.准备音乐教室,确保教学环境良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竖笛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竖笛这种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竖笛的历史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竖笛吹奏的基本技巧,如气息控制、指法等,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竖笛的吹奏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按照竖笛谱例进行吹奏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让大家共同进步。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欢乐颂-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欢乐颂-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范唱》是人音版湘艺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选自《欢乐颂》,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原为《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歌曲以合唱和管弦乐的宏伟气势,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和赞美。
本节课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激昂情绪,学会歌曲,并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掌握。
但同时,他们对于较复杂的音乐作品和较高的演唱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宏伟气势,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会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认识歌曲的调号、拍号,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欢乐颂》,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教学难点: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欢乐颂》的宏伟气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3.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视听结合法:结合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演唱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欢乐颂》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魅力。
2.新课教学:(1)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讲解歌曲的调号、拍号。
(2)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各个乐章的特点。
(3)教授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飞呀飞》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飞呀飞》教案一. 教材分析《飞呀飞》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简洁明快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展现了飞行物的形象,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飞翔的乐趣。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唱;第二乐段节奏稍有变化,旋律更加丰富,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
歌曲结尾处的“飞呀飞”呼应了歌曲的主题,使整首歌曲充满了活力和童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高和节奏知识,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唱歌。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唱歌过程中感受到飞翔的乐趣。
3.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飞呀飞》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飞行物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唱歌。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飞呀飞》的歌词和旋律图示。
2.教学道具:飞行物体的模型或图片。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飞呀飞》。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飞行物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飞行的认识和体验。
同时,播放歌曲《飞呀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音乐课堂。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飞呀飞》的歌词和旋律图示,引导学生跟随图示学唱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操练(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演唱,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号与弦乐》是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的一首器乐曲。
本曲以小号和弦乐的对话为主线,展现了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进一步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小号和弦乐的演奏特点和音色差异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小号和弦乐的演奏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魅力。
2.能够正确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感受小号和弦乐的音色差异,理解乐曲中的情感变化。
2.针对这个重难点,我将通过示范演奏、音频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对比、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曲中的特点。
2.使用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小号和弦乐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
2.聆听:播放《小号与弦乐》,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美感。
3.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小号和弦乐对话,探讨音色差异和情感变化。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总结:教师总结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强调音色差异的重要性。
6.练习:让学生尝试演奏或编排类似乐曲,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标题:《小号与弦乐》2.板书内容:小号特点、弦乐特点、音色对比、情感变化3.板书结构: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小号和弦乐的特点和音色差异。
2.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小号与弦乐》的情感变化。
3.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新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课文基础背诵默写第5课
Unit 5 Art world
一、卡通漫画:
1、——你在干什么,埃迪?
——我在画画。
你知道的,我热爱艺术。
2、—你热爱艺术?
——是的,艺术就是令人高兴的东西,还有……
3、——还有什么?你为什么停在那儿了?
4、——因为我发现了比艺术更令人高兴的东西。
二、人物对话:
米莉:你喜欢什么艺术形式?
丹尼尔:我喜欢音乐。
米莉:真的吗?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丹尼尔:我更喜欢流行音乐。
米莉:谁是你最喜欢的歌手?
丹尼尔:我只喜欢迈克尔.杰克逊!
米莉:你为什么喜欢他?
丹尼尔:因为他是流行音乐之王。
他的音乐才能令人惊叹。
三、Reading课文:
音乐无界
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每次奖牌被授给获胜者时,颁奖音乐就会响起来。
这支音乐就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谭盾谱写的。
2、1958年谭盾出生于中国湖南中部,在浏阳河畔长大。
在他非常年轻的时候,谭盾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他喜欢流水的声音和风吹的声音,因为对他而言,最美的音乐来自于大自然。
那时,因为他没有乐器,所以他用普通的东西如石头、纸张等创作音乐。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妈妈》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歌颂母爱为主题,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简单,旋律平稳。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对母爱有深刻的体会,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互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3.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以及教学卡片、歌谱等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母爱的短片,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引出课题。
2.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4.演练: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演唱能力。
5.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评选出最佳演唱奖。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歌曲信息:包括歌曲名称、作者、歌词等。
2.教学目标:包括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部分: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5课音乐会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5课音乐会[分析]一、教材音乐会分析音乐会表达情绪是通过音乐的旋律线、音阶、节奏、和声等音乐法则展开,音乐会而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形状与色彩去构筑、演绎不同的“乐章”,美术与音乐都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心灵的感染,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课音乐会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借音乐会这一主题,让学生设计音乐会招贴,制作简单的立体抽象作品。
这两种美术活动形式为学生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刺激途径。
音乐会本课音乐会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美学法则的联系与连接上。
本课音乐会主要贯穿的是统一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的原则。
统一是寻求形、色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形成一个整体形态,对比是要求各要素之间的差异使整体发生变化,两者相互依存。
重复与秩序为节奏准备了前提,节奏在音乐中表现为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快慢现象。
美术中的构成要素作高低的变化即产生起伏韵律;构成要素排列作疏密变化即产生急缓韵律;构成要素作长短曲直变化即产生悠扬韵律。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设计音乐会海报,海报设计需注意主题鲜明、构图清晰、色彩明确等基本原则。
本课应围绕音乐会这一主题合理确定图片、图形、图案及字体。
招贴画要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又依赖于色彩的表现。
音乐的节奏体现在节拍上,色彩的节奏体现在每种颜色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系上。
我们把每种颜色看成是一个音符,音符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色彩旋律,通过色彩的形状、鲜灰、深浅、冷暖和肌理的构成而完成视觉音响的表现,如教材中的电脑绘画就是运用色彩表达音乐的感受。
康定斯基的画直接以点、线、面、色等抽象的造型来表达感情,受音乐的启发,强调即兴的创作与情感的宣泄,享有“画布上的乐师”的美称,他的作品体现了音乐与绘画的完全的内在结合。
教学步骤的设计可采用两种方式。
音乐会种方式是沿袭低年级的视听即兴训练,让学生先听乐曲,即兴作画,然后在这幅画中合适的位置上标明音乐会的主题、地点和时间。
第5课 音乐会
第5课音乐会教学目标: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
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
教学重点: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尝试作业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插入乐曲《秋日私语》百度MP3搜索秋日私语方法指导1.教师示范(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
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
视频展示台呈现。
拓展思路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
(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
图片展示台呈现百度图片搜索_图形排列。
观赏教材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
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
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百度MP3搜索茉莉花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播放音乐。
评析作业1.欣赏、评析作品2.学习迁移。
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
多米诺骨牌多米诺骨牌游戏FedEx Dominoes 在线观看- 酷6视频,申奥会上的扇子舞百度MP3搜索奥运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
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窗花舞》教案湘艺版
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窗花舞》教案湘艺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艺版2024年二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窗花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一章第五节“音乐与舞蹈”,通过学习《窗花舞》,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简单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窗花舞》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歌曲《窗花舞》的旋律、歌词及舞蹈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舞蹈道具(如扇子、手绢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窗花的来历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a. 播放《窗花舞》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c.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歌词。
3. 舞蹈动作学习:a. 展示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学习。
b. 分组练习,加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c. 合并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随堂练习:播放《窗花舞》伴奏,让学生独立演唱并完成舞蹈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窗花舞》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舞蹈动作:简笔画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窗花舞》,并完成舞蹈动作。
2.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族音乐和舞蹈,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组织一次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2. 教学过程:歌曲学习和舞蹈动作学习。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节奏变化:《窗花舞》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如从简单的四分音符到八分音符,再到附点音符等。
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5第五课音乐会》word教案
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5第五课音乐会》word教案一. 教材分析《5第五课音乐会》是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器乐曲等多种形式,旨在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器乐曲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演唱法:引导学生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演奏法:让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乐器,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音乐话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歌曲、器乐曲等音乐素材,以及相关的教学图片和文字。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口琴、打击乐器等,供学生演奏使用。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音乐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如《欢乐颂》,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歌曲、器乐曲等,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第5课妈妈宝贝教案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分组练习、游戏教学、生动讲解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歌曲《妈妈宝贝》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程度,以及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
4.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是否认真完成、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意等。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分组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妈妈宝贝》的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通过演唱歌曲《妈妈宝贝》,体会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3)音乐比赛:设计一些简单的音乐比赛,如节奏感知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分析歌曲特点和音乐知识
-演唱和录制家庭亲情主题的歌曲
-设计音乐活动并展示
2.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学生对歌曲《妈妈宝贝》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表达也得到了加强。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其次,课堂纪律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龙的传人》教案
6.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歌曲《龙的传人》,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龙的传人》的演唱技巧:学生需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等基本要素,并能熟练地演唱。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龙的传人》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龙的传人》为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欣赏歌曲《龙的传人》,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歌曲中的节奏、旋律,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学习歌曲中所涉及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了解其特点及在歌曲中的作用;
(3)音乐剧创编中的团队合作: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等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各自职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影响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解决方法:教师可通过讲解歌曲创作背景、介绍民族音乐发展历史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民族情感。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钢琴或电子琴
-多媒体教学设备
-录音机
-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实物或模型
2.软件资源:
-音乐教学软件
-歌曲乐谱
-音乐欣赏资料(包含《龙的传人》歌曲及相关民族音乐作品)
3.课程平台:
-学校音乐教室
-课堂座位排列(便于小组合作)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5课《土耳其进行曲-听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5课《土耳其进行曲-听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5课的一首欣赏曲目,该曲目由莫扎特创作,具有明显的进行曲风格。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这首曲目,了解其音乐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节奏等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分析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土耳其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莫扎特。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够分析并表达出这首曲目的音乐特点。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特点和欣赏方法。
2.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反复播放《土耳其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这首曲目的感受和见解。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进行曲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土耳其进行曲》的音频、视频资料,莫扎特的简介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现场演示和伴奏。
3.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莫扎特及其作品《土耳其进行曲》。
播放《土耳其进行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曲子的风格。
2.呈现(10分钟)再次播放《土耳其进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其节奏、旋律等音乐特点。
教师现场演奏钢琴,为学生展示这首曲目的旋律线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这首曲目的感受和见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曲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特点,让学生再次聆听这首曲目,加深对音乐特点的理解。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5课《公鸡、母鸡大象》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5课《公鸡、母鸡大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鸡、母鸡大象》是一首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曲目,歌曲内容生动有趣,描绘了公鸡、母鸡和大象的叫声,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他们对音乐具有较强的感知力。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集中力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公鸡、母鸡大象》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公鸡、母鸡大象》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模仿、游戏中学习音乐。
2.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画以及教学内容的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
3.动物头饰:准备一些动物头饰,如公鸡、母鸡、大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公鸡、母鸡大象》的音频,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课件,让学生跟随课件中的动画一起唱歌曲。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头饰,按照歌曲的节奏模仿动物的叫声。
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共同表演歌曲《公鸡、母鸡大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听赏)《匈牙利舞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听赏)《匈牙利舞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听赏曲目。
这首曲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情感表达,通过欣赏和分析这首曲目,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匈牙利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欣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匈牙利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对《匈牙利舞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匈牙利舞曲》的民族特色。
2.分析《匈牙利舞曲》的曲式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反复聆听《匈牙利舞曲》,让学生感受其民族特色。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匈牙利舞曲》的曲式结构,了解其创作特点。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匈牙利舞曲》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或创作类似的民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匈牙利舞曲》的音频、视频及相关图片。
2.乐器:钢琴、小提琴等,用于为学生提供现场演奏。
3.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关于《匈牙利舞曲》的背景资料、曲式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及图片,为学生介绍《匈牙利舞曲》的背景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匈牙利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民族特色。
引导学生关注曲目的节奏、旋律等元素。
3.操练(10分钟)分析《匈牙利舞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创作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匈牙利舞曲》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或创作类似的民族音乐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山谷回声真好听》教案1 湘艺版
⑵让我们用说悄悄话的声音把歌词唱出来
⑶现在我们用轻快的声音把歌曲唱出来
⑷同学们来到大山的怀抱里,心情是快乐的,现在让我们用快乐的心情把歌曲唱出来
⑸老师唱歌词,请男同学唱喊声,女同学唱回声
⑹谁来代替老师唱,老师来当回声(一部分同学唱词,另一部分唱喊声,师唱回声)
师:示气球图片,“p”外形象漂浮的气球,漂浮的气球是什么状态,大家学一学。
生:双手举起,轻轻晃动。
3、师:大家记住了吗?板书“f 、p”,学生大声的说“强”,小声说“弱”。
4、听一听,学一学,谁的声音强。(放课件)
二、感受模仿回声
1、导入情景
师: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强弱对比的声音。现在,我们就去大自然中聆听美妙的声音。听琴声出发,当琴声弱时,就是发现前面有小动物在休息,这时,我们的脚步应该---- 生:轻一点。
新课导入
牛伯伯和小牛准备去参加音乐会,它们正努力练习乐器呢。(播放课件敲鼓的声音)
教
学
过
程
模
仿
一、认识“声音的强弱”
1、聆听老牛和小牛强弱不同的鼓声。声音一个重一个轻。在音乐中,把我们听起来感觉声音响的、大的、重的叫“强”,反之叫“弱”。用记号“f ”和“p”表示。赶快往心中记忆。生:记忆音乐符号
2、师:出示飞机图片,“f ”外形象起飞的飞机,大家想飞机起飞的声音,学一学。生:强的声音学“呜”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声音被大山挡住传回来再次被我们听到。回声内容和原声相同,但比原来的声音要怎样? 生:弱。
师:回声和原声是强弱对比的一组声音,还有谁愿意对着山谷喊话?大家当你的回声。
一生:(强)山谷,你好—— 大家:(弱)山谷,你好——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教案一. 教材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的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
这首曲子具有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莫扎特高超的作曲技巧。
本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第二部分节奏紧凑,旋律激昂;第三部分回到主题,以更加优美的姿态结束。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典音乐较陌生,对莫扎特的作曲风格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能够用优美的旋律演唱《土耳其进行曲》。
3.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
2.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3.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表现音乐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演唱《土耳其进行曲》,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音响设备。
2.学生准备音乐教材、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土耳其进行曲》片段,引导学生听辨作品风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介绍《土耳其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土耳其进行曲》,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演唱,对演唱情况进行点评,指导演唱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类似的旋律。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土耳其进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是贝多芬的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具有很强的行进感,是我国小学音乐教材中常见的一首古典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感受古典音乐的韵味,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古典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欣赏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学习《土耳其进行曲》这首曲子时,学生可能会对曲调的复杂性、节奏的多样性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风格。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曲子的行进感,以及贝多芬音乐中的创新之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土耳其进行曲》的背景、特点和音乐风格。
2.采用示范法,演奏《土耳其进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美妙。
3.采用分析法,对曲子的旋律、节奏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加强他们对曲子的记忆和理解。
5.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土耳其进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风格,引导学生感受曲子的行进感。
3.示范:演奏《土耳其进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美妙。
4.分析:对曲子的旋律、节奏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
5.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加强他们对曲子的记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音乐会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贯穿的是统一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的原则。
美术中的构成要素作高低的变化即产生起伏韵律;构成要素排列作疏密变化即产生急缓韵律;构成要素作曲直长短变化即产生悠扬韵律。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设计音乐会海报,海报设计主题鲜明、构图清晰、色彩明确等基本原则。
活动二学习内容利用纸材做简单的立体抽象作品。
通过同一形态的纸筒的重复渐变和反复交替来形成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
教学内容:教材14--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理解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音乐可以融入人生命的节奏,展现人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德语目标:在学习中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的不同排列与组合将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学难点:
2、怎样将线条、形状、色彩的不同排列与组合更有艺术性。
教学准备:有关资料、图片、音乐。
教学方法:欣赏法、比较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作业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
)
二、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
(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
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
三、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
第二课时
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
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
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二、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
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
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
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图片欣赏。
布置作业:将纸片或纸片进行反复渐变或反复交替,形成有序、有规律的运动感,制作出一件立体抽象作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板书设计:
音乐会
1、图片欣赏
2、课件展示
3、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