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繁衍、再生——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中期《春牛图》年画的不同类型及其演变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赏析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赏析
72

灰仕

女 图

姑嫂闲话
团扇美人
73
戏 曲 人 物
神 话 故 事
74
水彩年画
• 水彩年画指构图和 人物是年画的表现 形式 ,上色技法 用的是水彩技法制 作出来的年画。
75
76
胶印年画
• 胶印年画是一种现代年画,它是 通过胶印机加工制作出来的。胶 印年画比起传统的木版年画,其 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而且制作 简单价格更加低廉,深受广大群 众喜爱。
山东潍坊杨家埠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
比有力
54
55
杨柳青年画雕版
56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 位于山东潍坊寒亭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兴 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 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 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 “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 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杨家埠年画 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 粗犷,风格纯朴。
59
60
61
朱仙镇木板年画
•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 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 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 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 响。它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 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 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 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 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 美感。
29
桃花坞年画,主要有门 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 其中门画可谓集历代门 神之大全。 在色彩上,有桃红、大 红、蓝、紫、绿、淡墨、 柠檬黄等诸色。
30
在艺术风格上,桃花 坞年画构图丰富,色 调艳丽,装饰性强,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1

年画的知识点

年画的知识点

年画的知识点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以下是关于年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起源与发展:年画起源于明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时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题材。

年画通常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动植物、民俗风情等为题材,以祈福、辟邪、庆祝农历新年等为主题。

2. 特点:年画的特点是构图丰富、色彩鲜艳、线条简练,形象生动、夸张,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

年画的制作多采用木版水印的方式,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木版印刷技艺。

3. 题材:年画的题材广泛,既有反映农耕生活的农民年画,也有宗教神话的庙会年画,还有以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的文人年画。

4. 艺术流派:年画有多个地区和流派,其中以天津杨柳青年画、宜兴年画、扬州年画和山东寿光年画等最为著名。

5. 社会功能:年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社会功能。

年画在中国农村地区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装饰品,可以用于祈福、驱邪、祭祀等活动。

年画也被用于向外界展示中国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民族和文化意义。

总结起来,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题材、独特的风格和印刷技艺,是中国民间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画的概述

年画的概述

一、年画的概述年画,即过年时张贴的画,也是我国所特有的在过年时期所使用的民间工艺画作。

其起源可追溯与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

殷商时代,政治我国巫术文化的繁荣时期,年方岁尾,先民喜好祭神、祭祖。

于是形成一系列的年俗活动,这也是传统的“春节”。

发展到了周代,周人将长方形的套模板用来绘制神荼、郁垒,称“门神”,表达对众神及祖先得敬意,欺负辟邪的医院。

而后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干脆直接将花在桃木上,以这种木板做门,亦有人直接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称为“桃符”。

“桃谷”和“年画”,从辟邪镇宅的原始宗教信仰而来。

由于古人苦于天灾所带来的遭难,便将一切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灵,希望求得平安。

到了清朝康熙年以后年画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其发展于宋代的雕版技术有这莫大的关系,雕版技术的发明,为年画提供了技术制作条件,也使木板年画成功走向平民百姓家。

在该时期,一些年画作坊也逐渐神荼、郁垒 (神荼、郁垒)被扩大,其中产量多、销路远、影响大,和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要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等等。

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功能也不断丰富,从最初被作为避邪驱鬼的灵符,渐渐地有真假了几项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题材,从而也具有表达一年中美好意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也使年画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

二、年画的种类题材年画的形式约可分为“版画”、“颗纸”、“纸绘”三种。

“版画”是以木刻为图案,在按照图上的内容和需要而分别上合适的颜色而成,其取材广泛,不仅带有艺术行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一种类似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及广东的佛山镇最为著名。

“刻纸”是用到刻在纸上同雕镂图案、湖面的设计具有巧思雕工细腻处,可以传达出极生动的姿态。

“纸绘”的年画内容以神像为主。

神荼、郁垒、钟馗、财神、天官赐福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题材。

正统的年画,多数是对开、三开、四开的条屏,以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来区分。

中国传统年画PPT课件

中国传统年画PPT课件
2021
桃花坞年画
发展历程: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
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
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
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
2021
分类:
一是四季之中。 如画房印卖的“日宫”、“月宫”、“灶王”、
“财神”、“天师”、“门神”、“关帝”、“钟 馗”、“跑马”、“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 “麒麟送子”等喜庆画屏,还有天地神牌、全神图 等一应俱全。 二是寓意喜庆吉祥、祈福求安的娃娃仕女图。
如“莲年有余”、“莲笙贵子”、“连中三 元”、“福寿三多” 、“竹报平安”、“平安富 贵”、“长命百岁”、“五子夺莲”、“五谷丰登” 等。
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
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
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
果。

在内容上,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归纳起
来有: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
人字画、花鸟虫鱼等。
2021
分类:
三星图 天宫赐福图 滑稽年画 常识年画
2021
2021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以木版雕刻, 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构图丰满,色彩 明快,富有装饰性;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 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 张手法,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传统年画常识

传统年画常识

传统年画常识来源:/content/10/1210/16/1576800_76813867.shtml传统年画七德(王大伟自印年画:灶王与财神。

老版,四色.版1200元。

多求不若慎守,唯俭可以养廉。

想到重庆打黑,真是感叹。

)位卑未敢忘祖宗今年年前印了二十多张年画,送给父母,同事、朋友。

年画均是清代老版,宣纸,天然矿物染料。

很绿色、低碳的那种。

现在卖的年画印刷很美,长着电影明星的嘴脸,那是工艺,不是艺术品。

估计会有人嘲笑俺,只是想留下老祖宗传下的这点东西。

别又让某国人拿年画去联合国申遗去了,唉。

位卑未敢忘祖宗矣。

一声叹息…中国传统年画7大美德1.年画版世代相传,传承中华文明。

2.宣纸不用木材,保护森林。

3.年画不光是迷信,许多是民间故事,惩恶扬善。

如财神的印辞:多求不若慎守,唯俭可以养廉。

想到重庆打黑,真是感叹。

4.过年挂年画,言传身教。

教育子女,不忘祖先。

5.性格修养,不忘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

闹中取静,闭门退扫。

6.传统年画,人物嘴脸皆似毕加索,平添艺术享受。

7.过年以年画送礼,免俗而君子之交淡如水矣。

年画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之乡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是: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

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王大伟自印年画:文财神与武财神。

老版,四色.版1300元。

关老爷是世界警察之父。

黑白两道都供。

《年画》PPT课件

《年画》PPT课件
根据中国农历节令, 如:春节、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节 日庆祝活动而绘制应 时的年画。
年画张贴形式多种多样:
门画、炕头画、神像、窗画、月光(贴于窗旁 墙上)、中堂、配轴、条屏等。
年画的制作过程
画稿、勾线、木刻、制版(线版和色版)、印 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
木版套印,一色一版,层层套印
一、年画的来历
(一)年
《守岁》: “相邀守岁阿戎家, 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 偏从此夜惜年华。”
(二)年画
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信仰逐渐发展演变为驱邪纳 祥、装饰美化环境的一种节日风俗。
门神,是民间年画里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
汉代“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
唐代,多画“钟馗”、“秦琼、尉迟恭”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代《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 (即《四美图》)
明清,年画大发展,题材广泛,形成四大名家。
讽喻年画
二、年画的常见题材
神仙类题材 如:玉皇、观音、土地、灶君、财神、门
神、寿星、钟馗、龙王、八仙、关公、鲁班等。
关圣帝君
吉庆类题材
如:龙、凤、鹿、虎、 喜鹊、麒麟、鲤鱼等瑞兽祥 禽;玉兰、牡丹、莲花等花 会;佛手、石榴、葫芦、桃 子、柿子等果品;“福”、 “寿”等字及图案、花边; 还有娃娃、美人等寓意吉庆、 祥瑞的内容。

中国民间艺术年画欣赏

中国民间艺术年画欣赏

中国民间艺术年画欣赏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

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于新年张贴装饰环境,寄寓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年画的风格鲜明、韵味独特,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形式多样、注重情趣和造型表现,形象生动富有活力、色彩鲜艳饱满,不仅增加了过年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朴素意愿。

民间木板年画因风俗节食而兴起,建立在社会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民俗生活基础上,真实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真实的社会形态政治时代,生活情趣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和安泰,等祈福迎财驱灾避邪的愿望。

民间木板年画来自民间被赋予了惩恶扬善,尊重忠良,赞美人文的感情,在底层的民众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承载了他们奋发的美好愿望并激励着他们。

年画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历史曾用名纸画花纸。

清朝时的道光年间,有文人李光廷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年画便由此定名。

虽然年画的起源各有说法,但是却改变不了年画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自发的创造活动,保持着原生态本土文化的特色,是中国板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年画是一本地域文化的词典,各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都可以从年画中认识到。

年画是一种文化交流、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和工具,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含着完整的中国民间精神。

年画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是十分的繁荣的,也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年画作坊和年画的集中产地,如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四川绵竹年画等。

由于地域的限制及风俗民事的原因,不同的年画产地有着各自的不同风格及技法,这也使得年画有着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

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一神仙与吉祥物题材,基本题材表达辟邪攘灾,迎福纳祥的主题;二世俗生活题材主要表达人民的生息劳作,节令风俗,时事趣闻等;三娃娃美人类表达人们早生贵子,夫妻和美的良好愿望,在民间占有很大的比例;四故事传说类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笔记小说,以及戏曲等,其中戏曲的比重最大,人们往往通过这类题材增长知识,接受传统道德教育。

年画小知识

年画小知识

年画小知识年画是指流行于民间的、木版印制的年节装饰画,它以富于民间乡土气息和年节民俗的喜庆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风貌。

明代后期,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雕版印刷的繁荣和彩色套印技术的进步,年画得到了空前发展,清代则是年画艺术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

明代后期已经出现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至清代前期又继续扩大与发展,全国相继形成了若干年画刻印和销售的中心,最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河北武强等处。

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一、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包括神码、生活风俗、历史故事、戏剧小说、娃娃美人、风景花卉等。

在画法风格上,明显受到殿版版画与宫廷绘画的影响,追求绘画效果,单色版印刷后,再辅以人工填色开脸,线刻精工细腻,色彩鲜艳辉煌,以典雅细丽为主要特色。

乾隆以后,反映现实的作品有所增加。

代表作《嬉叫哥哥》。

二、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内容也以故事性画面为多,最受欢迎的题材是表现日益繁华的城市景观与表现市民生活的时装美人等。

采用套色木刻的方法,开始调子不是很协调,至乾隆时加强了色彩晕染,并且吸收了西方铜版画排线的手法,注意透视明暗、空间纵横的表现与墨色的变化。

代表作《花果山猴王开操》。

三、杨家埠年画杨家埠年画在山东潍县城东北,印刷方式主要是木板水印分色套版,只有大幅年画的人物面部略作人工烘染。

造型夸张,构图饱满,富有装饰性,线条简劲洗练,色彩以红、绿、黄、紫为主,对比强烈,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象征性,风格质朴生动。

四、河南朱仙镇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源地。

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狂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

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

五、河北武强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构图饱满,线条粗狂,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郁,代表作《三月争鱼》。

年画欣赏绘画风格

年画欣赏绘画风格

年画欣赏绘画风格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其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绘画风格。

在中国,年画被广泛用于庆祝春节,也是一种载体,传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年画的绘画风格多样,下面我将就其中几种典型的风格进行欣赏。

首先,我们来欣赏传统年画的绘画风格。

传统年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题,画面色彩鲜艳而饱满,气韵宛然。

其中,以扎染技法绘制的年画最为有名。

扎染年画以鲜艳的布料匹染而成,富有立体感,常常用来布置房屋内部,增添喜庆气氛。

另外,木版年画也是传统年画的代表作之一。

木版年画以木板雕刻版画而成,再通过印刷制作成年画。

其线条简练、颜色浓重,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和寓意深远的图案。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现代年画的绘画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现代年画逐渐走出传统的束缚,展现出更多元化的形式和风格。

例如,现代年画中常常会出现抽象艺术的元素,以及一些流行文化的符号。

这种绘画风格既保留了传统年画的底蕴,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使得年画更加贴近当代社会。

除了传统年画和现代年画,还有少数民族的年画具有独特的绘画风格。

比如,苗族的泼墨年画,具有极富个性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泼墨年画采用独特的绘画技法,用红、黄、绿等鲜艳的颜料泼洒到纸上,再运用麦秆、竹签等工具进行描绘,形成具有苗族传统纹样和生活图景的绘画作品。

这种绘画风格不仅富有装饰性,还展示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绘画风格。

从传统到现代,从民族到个人,年画的绘画风格不断演变和创新。

它不仅是一种庆祝春节的习俗,更是艺术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年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绘画所带来的艺术享受和情感交流。

无论是传统的扎染年画,还是现代的抽象艺术风格,抑或是苗族的泼墨年画,每一种绘画风格都在独特的方式中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欣赏年画的美丽与神奇!。

年画ppt课件模板

年画ppt课件模板
挑战
年画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随着社会变迁,年画的传统市场逐渐萎缩,年画艺人的生存环境堪忧。 其次,年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导致传承困难。此外,现代文化的冲击也使得年 画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
年画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传承方式
年画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家族传承是指家族内部代代相传;师徒传 承是指在师傅的指导下,徒弟学习年画的技艺;社区传承则是通过社区活动等方式,将年画技艺传授 给更多的人。
年画ppt课件模板
$number {01}
目录
• 年画的起源与历史 • 年画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 年画的制作过程与材料 • 年画的应用与价值 • 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01
年画的起源与历史
年画的起源
1 2
3
起源时间
年画起源于汉代,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逐渐发展成为 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起源地点
将画作晾干,以免颜料未干 造成模糊。
将画作装裱在纸板或木板上 ,便于展示和保存。
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元素保留
在传承年画的过程中,应保留其传统 元素和文化内涵。
结合现代科技
将年画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服装、 家居等领域,以拓宽其应用范围和市 场前景。
创新表现形式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创新 的表现形式和技法,以吸引更多年轻 人关注和喜爱年画。
年画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
文化体验
游客通过欣赏年画,可以 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和风俗习惯。
艺术收藏
年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 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和收藏价值。
旅游纪念品
年画可作为特色旅游纪念 品,推广当地文化,增加 旅游收入。

年画的介绍

年画的介绍

年画的介绍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是在农历新年期间贴在门框或窗户上,以祈求新年平安、幸福和吉祥。

年画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期望的表达。

年画的主题多样,常见的有门神、花鸟鱼虫、民间故事等。

其中,门神是最为传统和常见的一种年画题材,通常是一对男女神明,用以守护家庭平安、辟邪驱灾。

门神形象庄重、神秘,给人一种庇护家园的安全感。

而花鸟鱼虫类的年画则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除了传统的题材外,现代的年画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如今的年画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纸面上,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立体印刷等手段呈现在人们眼前,使年画艺术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同时,一些艺术家也将年画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作品,使年画这一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年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民间艺术的体现。

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年画在传承中也在不断创新,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

愿年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祝福。

年画的起源特点含义等知识

年画的起源特点含义等知识

年画的起源特点含义等知识一、概述:1、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

2、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幅年画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3、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

”年画由此定名。

4、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

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祗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

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

清代中期,尤见盛行。

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5、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

《中国民间美术》——木版年画

《中国民间美术》——木版年画
题材——大量的节日风俗,像新年春节、元宵节、 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庆祝活动。
特点——多用来张贴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 文化意向——画中大都表现合家欢乐、人丁兴旺、
生活富裕等内容。表现时事和谐趣内容,以民间寓 言、笑话、历史故事等讽喻社会时事的 ,表现了周 围的生活和风情 。
三状元拜寿
有历史传说、戏曲故事。 艺术特色——武强年画以红、黄、绿为主色、线条劲
健,风格质朴粗犷,简洁明快。 文化意向——反映世代兴衰,褒忠贬奸、扬善惩恶,
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培养道德情操;新闻时事、里 巷传闻也是武强年画的一大宗,表现社会事态、风土 人情,不仅可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资料,同时广见 闻、长知识;兰竹博古,翎毛花卉都有喜庆色彩,别 有情趣,陶冶性情,装饰性强。
文化意向——表达了民众驱邪禳灾、迎福纳祥的观 念,它们或以象征寓意的形式,或以皆音、隐喻的 手法来表示吉庆祥瑞的意义。
二、根据年画的地区分布来分
(一)陕西凤翔年画 (二)天津杨柳青年画 (三)河北武强年画 (四)山西晋南年画 (五)山东杨家埠年画(六)河南朱仙镇年画 (七)江苏桃花坞年画(八)湖南滩头年画 (九)福建泉州年画 (十)广东佛山年画 (十一)四川绵竹年画(十二)云南贵州年画 (十三)山东高密扑灰年画
下详述☺
民间年画的分布在全国较为普遍, 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融合。同时, 各地区年画又有着较为集中的产地、 较大的产量和各自的特色。不同的 区域,年画的风格及印制技艺也各 不相同,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一)陕西凤翔年画 分布地——以汉中、凤翔、神木、莆城、长
安为中心。以凤翔年画为例。 发展历程—— 艺术风格——它保留了青铜器,汉画像石的
三、印刷
1、裁纸 将纸裁成印画所需要的相应尺寸;

年画渊源钩沉

年画渊源钩沉
贴之用 , 夹杂着 “ 神祈护宅 ” 的观念 , 神 如“ 荼郁垒” “ 、天官 ”“ 、秦琼敬德” 。 等
二 、 画 的变 迁 年 2 . 金 元 时期 。北 宋徽 宗 时期 成立 了 宋辽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 唯一 的专 门绘画学
校—— 国子监 画学 , 分科学 习, 定期考核, 专
际 , 回顾 遵 义 会 议 在 实 现 中共 集 体 领 导 制
遵义会议使我党的集体领导得到真正 度中的作 用 , 我们深刻认识到 , 的坚强领 党 议以前 ,我们 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 成功的首要条件 。 今天 , 我们正在进行 的中
权 力必 须高 度 集 中 。 3 月 1 日成 立 了 由 成了一个坚强的集体领导班子 ,这就从组 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 善 、日趋成熟 2
毛泽东 、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新 “ 三人 织上保证 了以毛泽 东为代表 的正确路线得 的 过 程 。 1 3 9 8年 9 月 2 日至 1 月 6 9 1 团”受 中央委托 , 为指挥红军 的最高权 以贯彻执行。因此 , , 成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濒 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对集体领导制度进 力机构 。这样 ,毛泽东成为红军的最高 首 于绝境 的危 急关头 召开 的,它对 当时最迫 行 了明确规定 ,使以后 我党 的领导方式逐 长。在长征期间 , 由于打仗就是一切 , 事 切的军事问题 和组织 问题作 出了英明 的决 渐走上了制度化 的轨道。 军 压倒一切 ,毛泽东 自然居于诸 常委中更 重 策 ,从而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 的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 了航 向。 要 的位置 。至此 , 成了由总负责张 闻天 、 转折点 , 形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席 、红军总 司令朱 要地位 的集体领导格局。 的中共集体领导 总之 。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 7 周年之 在 5

民俗文化视阈下的春牛图释读

民俗文化视阈下的春牛图释读

民俗文化视阈下的春牛图释读作者:李娉孙芳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1期摘要:春牛图是和农耕文化紧密联系的年画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北方的春牛图系列年画作品蕴含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朴素的民间神灵信仰,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历史承续关系。

“春牛”在民俗文化中多具有“岁时”、“促耕”和“观念”的意义。

春牛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和文化图像表征,在悠久的地域历史发展中内化为劳动人民的意识自觉,与中华民族农耕民风民俗广为流传,且随着民俗流变积淀精华、融合传承。

关键词:春牛;春牛文化;民俗文化深春以夏,万物望新,亦是农忙时节到来之季。

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孕育积淀了中华文明最深厚的根基。

在山东博物馆,珍藏着清代的春牛图系列年画,画风拙朴清新,形象写实,生活气息浓郁,文化涵义隽永,是北方农耕民俗文化的真实缩影。

《大春牛》就是其中一件典型代表作品,该幅年画源自山东潍坊年画之乡杨家埠,清版后印,木版套印。

画面色彩丰富,画意喜庆,描绘了古代立春之日春耕农忙的景象,蕴含着岁时迎春、备耕生产和祈福信仰等深厚的民俗精神文化内涵。

《大春牛》全图构造分上中下三部分,图上方题有朗朗上口的诗句:“新春天喜福星来,人人遇见大发财,庄农遇见收成好,买卖遇财见财,出门遇见喜见喜。

开市遇见福气来,修盖遇见发宅舍,人口兴旺无祸灾,有人遇着新春画,运气顺妥银钱来”,把对新春吉祥、生活如意、生产收成、发财消灾和丰厚财富的期盼付诸于对物质、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层画面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天喜福星下凡送喜、象征六畜兴旺好年景的“一马双驹”及渴望劳动力的“四锄三丙”(三农夫吃“饼”取谐音)。

“丰收太平年,短工作了难,东庄好饭食,西庄多给钱”。

赶上大丰收的好年景,农村中的壮劳力突然变得格外抢手,以致畫中的这个小短工,面对东家们给出的各种优厚条件竟不知该如何选择了。

再往右边是芒神赶春牛,春耕将始。

春牛图中的芒神角色,显示了民俗文化中朴素的神灵崇拜和祭祀形象。

《春牛图》

《春牛图》

《春牛图》
沈浮
【期刊名称】《陶瓷研究》
【年(卷),期】2008(0)4
【摘要】"千里烟草绿,满树迎春新。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浮先生以其娴熟的瓷绘艺术语言,形象地表现出初春之交时,迎春花烂漫盛开,云雾氤氲如带的野渚岸畔,牧童偏骑水牛上;花荫间。

【总页数】1页(P15-15)
【关键词】春牛图;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浮;艺术语言;朗秀;如毫
【作者】沈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木版年画中的“春牛图” [J], 刘莹;
2.模仿、繁衍、再生——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中期《春牛图》年画的不同类型及其演变 [J], 曲艺
3.从彩色木刻年画《采茶春牛图》的艺术风貌看茶文化的历史传承 [J], 窦巍
4.春牛图(年画) [J],
5.春牛图里催稼穑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春牛图赏析 [J], 陶东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些年画,堪称国画中的精粹!全都归纳给您!

这些年画,堪称国画中的精粹!全都归纳给您!

这些年画,堪称国画中的精粹!全都归纳给您!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从最早的桃符、苇索、金鸡、神虎,到神荼、郁垒,再到后来的关羽、赵云、尉迟恭、秦叔宝等武将和钟馗、天师、东方朔等神仙,其间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

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祭典》中说:'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

'蔡邕《独断》中说:'神茶、郁垒而身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

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

乃画茶、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

'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

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

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后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年画在此时完成了向祝福年话演进过程。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当时年画的张贴已普及于城镇居民之中,从中也可看出年画已相当盛行。

木版年画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木版年画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木版年画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木版年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是年俗艺术。

木版年画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篇《木版年画》主要提醒我们要发掘与抢救这份珍贵的遗产。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木版年画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木版年画的阅读材料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

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

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

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

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

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

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是挂满金钱的摇钱树。

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资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

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

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

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

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

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

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

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质,记录下大量的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

中国年画的种类

中国年画的种类

中国年画的种类从种类上看,年画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一)门神类新年贴在门上的年画叫门画,它是年画的最早的形式。

“门神”是门画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类别。

(二)吉庆类这类年画直接表达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常见的有:《天官赐福》、《连年有余》、《富贵满堂》、《加官进禄》等。

吉庆类年画最受百姓喜爱。

(三)风情类表现民间生活的年画,是民间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写照。

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晚清以后还出现了时事、风俗和幽默年画,如《老鼠嫁女》、《猴抢草帽》等也可归为此类。

(四)戏出类表现戏曲故事的年画。

其形式类似于连环画、组画或者文学插图。

它兴起于晚清,举凡著名的戏曲故事,都会在年画中有所反映。

如《群英会》、《盗仙草》、《杨家将》、《西厢记》、《宝莲灯》等。

(五)符像类以神像和符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旨在驱邪纳祥的年画。

这类年画具有较强的宗教内涵,后又被附加了为民众驱邪祈福的意义。

与门画中的神像不同的是,这类年画的神像有相应的龛位,有的要接受香火祭拜,有的作为纸马而须焚烧。

符被认为具有辟邪镇宅的功能,一般以文字和图案组成,如“同安宝符”、“太极八卦符”等。

这类年画随着迷信思想的破除而成了历史的遗迹。

(六)杂画类这类包括灯画(元宵节用来糊灯笼的纸)、窗画(过年时糊窗户用的纸)、拂尘纸(过年时糊挂碗柜、碗架的纸)、桌围画(过年时贴在八仙桌侧面的纸)、糊墙纸(过年时裱糊墙壁的纸)、布画(年节期间吊挂在街上的年画,俗称“吊挂”)、花鸟字(用花鸟图形组成的汉字图案,是介乎书法和绘画之间的一种民间年画)以及月份牌年画(1914年出现于上海的一种商业广告,后成为年画,因多使用炭笔擦绘,又称为擦炭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仿、繁衍、再生——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中期《春牛图》年画的不同类型及其演变①曲 艺(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 ]本文旨在梳理自清中期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春牛图”年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流传与发展,以此考察这段时期中国民间的农本、发财、吉祥等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的更迭。

年画是民间风俗观念在中国绵长历史和广袤疆域上丰富多彩的艺术呈现,它一方面反映了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的回应。

[ 关键词 ]春牛图;年画;重农主义;发财;吉祥[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8)02-0100-12收稿日期:2017-11-23作者简介:曲 艺(198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

①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清江南地区的叙事性图像研究》(17BF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明代江南地区的叙事性图像研究》(2016SJB760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16ZD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阶段性成果。

②《周礼·胎教》:“牛者,中央之牲也。

”③《周礼·地宫·大司徒》:“牛,能载地类也。

”④《周礼·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⑤《后汉书·礼仪志中》:“是月[季冬之月]也,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

”一、牛——献祭与农耕牛在中国古人心中具有神性,牛被称为“中央之牲”,②是五牲之首。

牛也被看作大地的象征和载体——“牛,能任载地类也。

”③商周时期,祭祀活动的最高规格是以牛、羊、豕合祭,称为“太牢”。

商周玉器以及尊贵的礼器青铜牛尊都是以形象写实的牛为原型。

牛所具有的浓厚的神话色彩与它作为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息息相关。

牛耕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东汉时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在东汉的画像石上多次出现牛耕的图像。

[1](图1)在民间,牛也受到农民爱戴,今天不同地域会有牛魂节、牛王节、洗牛节,以及祭祀牛栏之神或牛王神等习俗,以盼牛肥壮,给农家带来丰收。

[2]时移世易,虽然农耕社会的许多风俗习惯逐渐淹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但从用土牛祛寒、迎春、鞭春、策耕等传统,以及“春牛图”年画可让我们一窥与牛相关的官方礼仪与民俗观念。

二、土牛的历史与流传——祛寒、迎春、鞭春、策耕土牛,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土做成的牛。

自周朝开始,人们通过迁土牛到城外,象征祛寒气之意。

《周礼•月令》记载了“[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④汉代也沿袭这一出土牛祛寒的传统。

《后汉书•礼仪志中》也记载:“是月[季冬之月]也,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

”⑤土牛也和节气立春,迎春活动和春耕相关。

宋图1 犁耕图,山东枣庄出土东汉画像砖代高承在《事物记原》中记载道:“周公始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①可见在周朝,人们就通过设立春土牛,告知农人农耕时日。

立春仪式开始于东汉帝永平年间(58年-76年),[3]在立春之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举行迎春礼,人们将土牛、耕人甚至耕具放置于城外,以示春耕开始,劝农耕作。

许多唐诗显示唐人在立春日或春节开年打土牛、迎新春的习俗:元稹“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②;常惟坚“裂金火以取诸助气,策土牛以示乃发生”③;卢肇“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④。

这说明,唐人已经通过举行“打春牛”“鞭春牛”的活动,用以象征春耕开始,策励农耕。

宋代继承了打春的习俗,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宋代宫廷效仿地方风俗,在立春前一日,春牛芒神被引入府中,第二天由府僚在府前打春。

⑤在明代,京兆尹亦将春牛芒神迎入宫中,随后相继进献给皇上、皇太后等。

明朝宫廷的迎春仪式极尽奢华,⑥而各省直郡县的迎春牛仪式虽然没有朝廷金碧辉煌、制造讲究,却也不失规模。

⑦清宫廷在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东直门外迎芒神和春牛,并由各部官员陪同从午门至乾清宫、慈宁宫,恭进给皇帝、皇太后、皇后,以示劝农之意。

⑧在京城和各地方,也有由地方官主持的迎春牛、鞭春牛的活动。

⑨清代、民国时期的地方县志、风土杂记对迎土牛的记载则显示,清代至民国,迎春牛从宫廷劝农策耕仪式逐渐转变为大范围的由地方官吏引导的民间百姓积极参与的祈丰收地方性民间活动。

⑩三、春牛、芒神的制作——预表农事生产明代周履靖辑著,据传最初为宋仁宗颁布的《土牛经》就根据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规定了牛的颜色、赶牛人的衣服、赶牛人与牛的前后左右位置,牛的缰索质地颜色。

由宫廷、官署而遍及民间乡里的打春牛活动得到广泛传播和统一规范。

乾隆年间奉敕刊印的《钦定日下旧闻考》更详细记载制作春牛与芒神的材质、形态、位置关系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具体形态与颜色等。

春牛和芒神的形象是按立春这日的天干地支及其相对应的阴阳五行来制作的,并以此预测农业生产,帮助农人安排一年之农事。

四、春牛图版画除了在宫廷与民间举行迎春礼所供奉的大型春图2①高承《事物记原》:“周公始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②元稹《生春二十首》之七。

③常惟坚《立春出土牛赋》。

④卢肇《滴连州书春牛榜子》。

⑤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

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⑥(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之十五》:“正统中。

每岁立春。

顺天府别造春牛、春花。

进御前及仁寿宫、中宫、凡三座。

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

为钱九万馀。

景皇即位。

以明年春日。

当复增三座。

宛平坊民相率陈诉。

言被兵之后。

人户耗减。

供办实难。

其春花。

乞买时宜花充用。

从之。

”⑦(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立春之先日,京兆尹率僚属官有事于迎春。

由东关迎府,由府迎入朝。

首进皇上春,进圣母皇太后春,次进中宫、皇子春。

金碧辉煌,制造工致,大非各省直郡县芒神土牛之比。

然郡县迎春类有春牛亭,京国亭独阙,各官仆仆亟拜于荒坡野草之间。

万历癸巳,大京兆译为亭,请于上而建之。

芒神有厅,驻旌有所,以候节气,以崇壮丽,盖彬彬乎大观矣。

”⑧《礼部则例》:“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于彩棚。

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尹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

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

”⑨(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

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

交春之刻,京兆尹帅两学诸生恭进大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立春》:“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

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光绪年《翼城县志·岁时》:“立春前一日,唤乐户二名,假之冠带,一曰‘春官,一曰‘春吏’。

凡官长、荐绅之家皆叩谒之,以‘报春’。

民间有市货者咸避焉,不则挚以去,无给直者。

至期先一日,令拘集里甲社雅,并伏人小妓,谓之毛女,演之署中。

明发,率僚属,盛冠带,侈仪从,迓之东郊,谓之迎春。

归则鼓吹导前,土牛勾芒居后,舁之公宴而宴之。

”《锦县志·卷二十四》:“立春先一日,地方守令迎春东郊。

设彩棚于关帝庙左,供芒神、春牛像,按岁、月、日、时、干支以定芒神服饰、春牛身首之色。

农民辩色,以为水旱、疾病之占。

”⑩民国《铁岭县志·岁时》:“立春为国家盛典。

前一日,守土官率僚属,盛阵卤簿仪仗,杂以秧歌、龙灯、高脚、旱船等剧,并具芒神,春牛往东关高台庙拈香行礼,俗曰:‘演春’,即迎春于东郊也。

”牛与芒神泥塑,在宋朝的市面上,还有精美的泥塑小春牛出售。

①宋代商业经济发展,也是印刷业的兴盛时期,这不禁让人推测,除了泥制土牛、芒神,纸质印刷的《春牛图》在宋代可能已经出现。

它不仅是应景岁时节令的装饰性年画,也具有实用功能。

春牛图常附有二十四节气表,或出现在历书、《地母经》中,为农民提供节气务农的信息。

大量保存至今的纸质春牛图是从清代中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民间彩印春牛图,包含不同图像母体,并呈现出不同风格,反映不同时期和地域中国民间的农本、发财、吉祥等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的更迭。

下文将依次分类梳理。

1.预表气候——《春牛图》春牛图的前景是春牛和芒神,背景则是远山、田地和草木。

和泥质春牛、芒神一样,这一类纸质春牛图亦按立春之日的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而制作,它常常出现在《历书》、《地母经》中,农人观看此春牛图,便对一年气候一目了然。

(图2)一张1951年的春牛图显示芒神为壮年形象,符合这年是卯年;芒神站在春牛右边,象征这年为阴年;站在春牛的前方,说明这年立春日距正月初一之前五日之外;芒神执柳鞭,这年为寅日立春。

站在右边此幅春牛图虽然没有着色,旁边的关于春牛和芒人的文字则描述了它们的颜色,通过看图、读文,农人可以了解这一年相关农业生产的节气气候情况。

2.祈丰收——《天喜星春牛图》除了预表气候的春牛图,“祈丰收”是春牛图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清代初期,山东潍县杨家埠的春牛图与天喜星一起登场,《天喜星春牛图》表达了在新春之际,人们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望。

(图3)画面为横构图,最上方是写在界栏中关于天喜福星降临送喜的吉祥语,下方是图画部分,同样分上、下两部分:上层从左到右依次是标有“天喜星”榜题的天喜星下凡;马生双驹,象征畜力增加、六畜兴旺;春燕冬梅,象征冬去春来和农耕时节的到来;三个农夫吃饼以及四把锄头。

天喜星和马生双驹之间的文字说明是“丰收太平年,短工作了难,东庄好饭食,西庄多给钱”,在有些版本的“三人食饼四锄”之上还有文字“四锄三丙”(图4)。

下层左边是东、西庄争短工,有的版本增加另外文字西庄说“钱多”,东庄说“饭好”(图4);再往右边是芒神赶春牛,春牛为黄牛,地支属土;芒神持鞭提浆,提醒人们勿误农时;穿一鞋,赤一足,表示年景水旱相当,丰收之兆。

春牛图不再是预兆未来气候好坏、庄稼丰欠,而通过天喜星下凡、马生双驹、春燕冬梅、芒神和春牛、东西庄家争劳工等母题,表达期盼丰收好年景的主题。

《天喜星春牛图》的文字体现了杨家埠这一类型《春牛图》的主角是天喜星,在新春之时,人们期盼天喜星下凡,这是带给人们发财、好收成、利市、消灾等的吉祥征兆:“新春天喜福星来,人人遇见大发财,庄农遇见收成好,买卖遇见财见财,出门遇见喜见喜,开市遇见福气来,修盖遇见发宅舍,人口兴旺无祸灾,有人遇着新春画,运气顺妥银钱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