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它更能把孩子培养得坚强、正直。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A.每个人都在家庭中快乐生活B.家庭负有挽救青少年的责任C.学校保护更能培养孩子坚强正直D.家庭保护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2.小亮的身份证弄丢了。

捡到者王晶联系上小亮,提出500元酬金的归还条件。

小亮断然拒绝此条件,并报警。

最后,在警察的勒令下,王晶不得不归还小亮的身份证。

材料中体现了法律的哪特征()A.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法律是社会生活唯一行为规范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2018年8月1日全国“扫黄打非”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力开展违规网络直播服务清理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这体现了对青少年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维新运动先驱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其寓意在于()A.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国家的全部希望B.青少年的成长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道路C.青少年的成长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的D.青少年越多,国家的发展就封妻荫子快5.海口市秀英区某局原局长手握特权,成了非法采砂者的“保护伞”,近日,经秀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10万元。

这一案例体现了()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我省公安机关严格执法D.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6.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情况③刑法规定,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④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内食品药品进行监督管理⑤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A.①⑤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7.2019年3月31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海口经济学院开庭,对一涉黑团伙的18名被告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行一案进行了一审当庭宣判,团伙首要分子赵建灏获有期徒刑22年,其余成员获3年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卷姓名班级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2018年5月1日,《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施行。

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保障快递安全,保护快递用户合法权益,加强对快递业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这表明()A.法律只是与社会生活有关B.法律能解决社会一切问题C.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D. 法律是保障快递业发展的唯一行为规范2、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

纵观民法总则的206条,关系到每个人从“摇篮”到“坟慕”全方位的保护。

它明文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由权等权利。

看到这些内容,你的感受是()①法律只保护自然人的权益②法律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3、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上述要求的()①按照交通标志骑自行车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这说明法律()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要靠全国人大保证实施A.制定程序异于其他规则 D.有维护公民权利的功能5、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

该法颁布的最大意义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税务部门依据法律条款严格执法,多排放多缴税成为企业生产刚性的制约因素。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唯一行为规范B.只要有了法律,就能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C.法律的作用只是严厉惩处污染环境的行为D.法律能为我们创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6、“醉驾入刑”施行6年间,青岛市交警部门查获喝酒司机54675人,其中4919人因醉酒驾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们在学校上学有义务教育法保护,我们的父母上班有劳动法保护,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盜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说明()A.法律只与我们学习有点联系 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一名中学生,下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义务教育法③居民身份证法④劳动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5.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③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 )A.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一、选择题1.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A. 学校规范B. 社会公德C. 乡规民约D. 职业道德2.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

这说明()A. 公共生活规则有有形和无形两类B.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 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 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3.为减少雾霾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南通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雾霾天气暂停学生户外活动。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 学校保护B. 家庭保护C. 司法保护D. 社会保护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的内容之一。

()A. 家庭保护B. 司法保护C. 学校保护D. 社会保护5.校园拒绝欺凌,和谐需要守护。

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此举主要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A. 家庭保护B. 社会保护C. 司法保护D. 学校保护6.在法律上,“不作为”行为的实质在于()A. 放弃应当享有的权利B. 不做法律鼓励的事C. 做了法律禁止的事D.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7.违法行为是指()①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②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③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④会受到道德舆论谴责的行为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8.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④互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9.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进行特殊保护的是()①学校门口禁止停放任何机动车辆②学校定期举行紧急疏散演练③学校周边摆设很多零食摊位④在学校设立“校园警务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0.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附解析)

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附解析)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上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拨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①体现了我国立法与时俱进②对未成年人是一种伤害③有利于让未成年人敬畏法律④对未成年人是一种保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1年4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材料表明()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国家通过立法保障乡村振兴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国家通过执法推进依法治国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和颁布该法典的过程说明()A.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的作用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排查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这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5.某校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

举办此活动旨在让我们懂得()A.毒品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B.“模拟法庭”有助戒毒C.吸贩毒是法律禁止的行为D.无毒校园就是禁毒目的6.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要求:闭卷;卷面满分:100分;命题教师:陈择震)一、单项选择(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每题2分,共50分)。

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下列属于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义务教育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3.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①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列对法治认识正确的有()①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5.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①受益者②参与者③推动者④制定者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 盛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来调整。

①法律②道德③亲情④友情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年满()周岁的公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6B、17C、18D、198.法律()①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④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到了上学年龄,父母()送我上学。

A、必须B、不可以C、隔几年D、不需要10.我国现行的宪法是()A、1954年颁布实施的宪法B、1975年年颁布实施的宪法C、1978年颁布实施的宪法D、1982年颁布实施的宪法11. 一般情况下,年满()周岁,才能就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寒假期间,某社区邀请陈警官为辖区内中小学生做《认识毒品,远离危害》的讲座。

此项活动的开展() A. 拓宽了学校保护的途径 B. 反映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C. 保障了学生的人身自由D. 体现社区对学生的社会保护2. 近年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各地依法摧毁一批涉黑犯罪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黑恶势力”人人喊打舆论氛围加速形成,和谐法治的社会风气更加清朗。

这充分体现我国法律①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保障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保证实施④为我们创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靠社会舆论来维护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恭喜你中大奖了!”看到这则信息,小王立即与对方联系并根据要求寄出1万余元,结果却没有等到兑奖消息。

知道被骗后,小王应该() A.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 及时报警,依法维权C. 蒙骗他人,挽回损失D. 骚扰对方,出口恶气5.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___ _来协调和调整()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 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实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③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近年来,初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做法有( )①同学间理解和宽容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③父母尽到监护责任④执法部门公开审理施暴者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我国有关交通法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第Ⅰ卷一、本卷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这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B. “规矩”与“方圆”是对立的C.有了“规矩”就一定能“成方圆”D. 社会生活需要道德、法律等行为规则2.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下列对法律和法治的认识错误..的是()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C.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D.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治理国家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即可3.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等,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下列属于法律的有()A.《中国共产党党章》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告诉我们()A.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规范与保障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主要准则C.要自觉学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除了法律规定的事,其他的一律不能做5.父母随意打骂儿女,在法律上讲这是家庭暴力;父母不可以随便看儿女的日记,这是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学生犯错误了,教师不可以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5……这一切都说明()①法律约束我们的行为②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③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6.生活中,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多种,下图《让座》体现的是( )A. 纪律B. 道德C. 法律D. 友情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以下思维导图中①和②应填的内容是()A.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特权 惩罚B.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规范D.法律指导、教育人们向善发展 惩罚9.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 )A. 小明网购了一本复习参考书B. 小明和同学一起去参观博物馆C. 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D.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0.漫画《特权》违背了( )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1.成语“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篇》,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也就是当今提倡的每个人都要树立底线意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评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评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1.法律体现的是( )A.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B.剥削阶级的意志和利益C.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D.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B.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C.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与法律没有关系D.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3.下列对于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法行动,一天之中传唤了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 )A.由国家制定和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5.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为有( )①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②小立长的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③未经小张同意,小军就将小张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网络上④牛正收养8岁的张扬为养子,将其名字改为牛顺,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变更登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主要有(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刑法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宪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7.贵州金沙县11岁女童小丽饱受虐待长达5年之久,调查得知,施暴者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杨某。

小丽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8.某校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校园内禁止吸烟。

此举( )①能杜绝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④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分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民政部在全国20个地区启动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的试点工作,力求建立监测、预防、报告、转借、处置“五位一体”的新型保护制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本卷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这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B. “规矩”与“方圆”是对立的C.有了“规矩”就一定能“成方圆”D. 社会生活需要道德、法律等行为规则2.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下列对法律和法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C.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D.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治理国家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即可3.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等,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下列属于法律的有( )A.《中国共产党党章》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规范与保障 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主要准则C.要自觉学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除了法律规定的事,其他的一律不能做5.父母随意打骂儿女,在法律上讲这是家庭暴力;父母不可以随便看儿女的日记,这是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学生犯错误了,教师不可以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5……这一切都说明( ) ①法律约束我们的行为 ②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③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6.生活中,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多种,下图《让座》体现的是 ( )A. 纪律B. 道德C. 法律D. 友情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以下思维导图中①和②应填的内容是( )A.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特权 惩罚B.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规范D.法律指导、教育人们向善发展 惩罚9.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 )A. 小明网购了一本复习参考书B. 小明和同学一起去参观博物馆C. 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D.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10.漫画《特权》违背了( )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1.成语“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篇》,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也就是当今提倡的每个人都要树立底线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近年来,我国修改了食品安全法,我国政府加强对网络诈骗的监管,打击网络诈骗行为,纠正多起重大冤假错案,这是我国在加强() A.法治建设B.文化建设C.道德建设D.政治建设2.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出台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体现出我国法律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D.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的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A.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D.规范作用和成长作用5.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法律特征的是()A.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B.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C.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D.著名演员成龙之子房祖名因吸毒被判刑6.有些同学拿别人的东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当防卫过当等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说明() 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D.法律离不开生活7.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生活的是()A.道德B.纪律C.法律D.规则8.漫画《禁止开除问题学生》是在保护青少年的()A.义务B.权利C.健康D.生活9.李克强在当选国家总理时说:“我将自觉按照法律的要求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这句话说明()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B.国家总理享有法律之上的特权C.李克强享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选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

这说明了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只指导着人们的当前生活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2.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有劳动法等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这说明A.矛盾和纠纷可以靠道德来协调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3.如右图漫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①服从法律②遵守法律③实行人治④依法办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4.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A. 亲情B.道德C. 法治D.友情5.如右图所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①约束人们的行为②调整社会关系③维护社会秩序④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6.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认识正确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B.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和道德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7.随着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破坏、损毁等现象层出不穷。

让共享单车真正的发挥共享的作用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因为道德的适用范围更广B.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而法律适用于大事情C.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D.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测试卷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可以说,传媒普法功不可没。

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栏目,还有《法制日报》、《南方周末》等传媒都是法制宣传的排头兵。

下列对生活与法律关系认识错误的是()A.现实生活中我们只靠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生活B.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法律的保护C.法律对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法律规定我们既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2.2017年7月14日,一名长期无故拨打119报警电话的男子周某被警方成功抓获。

过去半年来,因无聊寂寞,52岁的广安男子周某先后5 000余次无故拨打119等报警电话,长期占用紧急报警电话线路,严重扰乱正常接出警工作。

周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10日行政拘留。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公民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③生活中公民不能开玩笑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其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4.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法律,网络上的违法犯罪现象就会消失③法律调整并规范网络中的经济行为④只要互联网与法治联手,就能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5.“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020中考】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0中考】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比较与选择(共30分)▲单项选择(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洛阳二模)近年来,河南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辍学未成年人在整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占比不断攀升。

辍学的未成年人在本该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龄,却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心智发育不够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和正确交友的能力,又经常在网吧、酒吧、KTV等场所聚集,大量接触暴力、色情、江湖文化,极易滋生哥们儿义气和不良生活习气,一旦遇到打架斗殴事件,便招之即来,一哄而上,酿成非死即伤的重大刑事案件。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社会风气影响大,抵制诱惑可避免B.法治教育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C.父母监管缺失大,加强沟通是关键D.学校教育有偏差,一视同仁就解决2.(许昌长葛期末)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③刘晓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我国现有中小学生约1.8亿。

调查显示,参加课外辅导的近1.4亿人次,大量涌现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2月26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等不良行为,促进校外培训行业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上述举措( )A.表明我国将全面取缔校外培训机构B.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C.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D.有利于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4.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对应的法律一致的是( )生活场景法律①刚出生时,父母为我申报户口户口登记条例②奶奶年纪大了,小李的父母从农村接奶奶到县城的家里一起生活劳动法③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④小王和小朱都年满二十二周岁了,两人相约在五一前到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选举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据媒体报道,郑州市一些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偷偷向学生销售电子烟,在“电子烟不是烟”的鼓动下,不少中学生购买后“吞云吐雾”。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2022060237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20220602372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哈佛的校规?这个故事,让我们体会到,校规〔〕A. 一旦制定,每位同学都要严格遵守,否那么就形同虚设B. 有时候显得不讲情面的,没有人情味C. 是用来对付纪律观念差的同学的D. 为了迎接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2.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开展处于变化阶段,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据某市对123名少年犯的调查,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看过不良书籍、杂志和录像。

这说明〔〕A. 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失败的 B. 青少年成长需要社会保护C. 应加大对少年犯的惩罚力度 D. 应加大对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惩罚力度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两部法律是 ( )A. ?宪法? ?刑法?B.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 ?宪法? ?食品平安法? D. ?刑法? ?民法?4. ?校车平安管理条例?公布施行。

根据条例,载有学生的校车享有路上“优先权〞,其他车辆必须给予避让。

并对校车最高时速和严禁超载作出了明确规定。

据此答复题:国家高度重视校车平安是因为( ) 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②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③党和政府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④有了平安的校车,学生就平安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5.以下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学校保护的内容有〔〕①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②学校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③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④学校组织集体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李乐进入初中以来总感觉繁多的校规校级束缚了自己的自由,因为他没有认识到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是〔〕A. 使每一个学生都考上名牌高中 B. 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C. 约束那些纪律观念差的学生 D. 为了迎接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7.一位中学生就学校食堂伙食质量不佳情况向学校书面建议,学校经过核实和究,采纳了这位同学的建议,改善了学校食堂的伙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
一、选择题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A.不说谎
B.不违纪
C.不违法
D.不犯罪
2.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

在生活中我们的判断标准是()
A.自己情感的好恶
B.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D.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A.公民的意志
B.农民的意志
C.广大人民的意志
D.知识分子的意志
4.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出现环境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这些规定表明()
A.环境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B.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C.只要有了完善的法律就能彻底治理环境污染
D.领导干部违法要受到更加严厉的制裁
5.包工头严某的厂里招收了15个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

有人告诉他招收童工是违法的,他却振振有词:“我出钱,她们自愿来打工,有什么法好违?”。

对此你认为()
A.严某招收童工是违法的
B.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C.童工的家庭如果困难则打工是合法的,否则不合法
D.如果严某不让童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每天6小时是合法的,否则是违法的
6.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由此可见()
A.青少年自己渴望独立的意识很强烈
B.青少年的人口基数大,所以犯罪的比例大
C.老师应当时时刻刻注意青少年的一举一动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刻不容缓
7.王某儿子小亮今年10岁,因为顽皮淘气,经常被王某打得遍体鳞伤。

王某没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8.2015年1月,某校认真执行该市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细化做好防护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写防溺水承诺书。

该校这一做法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9.男子赵某在3个月内连续抢劫出租车司机,作案8起。

近日,兰州中院以抢劫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万元人民币。

这警示我们()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A.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依法行政,有序参与
C.严格守法,用法维权
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1.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利于()
①维护师生权益,构建和谐校园②杜绝违宪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③推进依法治教,建设法治校园④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师生宪法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

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离乡外出打工,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乡原籍,日常生活学习主要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2)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
(3)国家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什么?
法律保障
(4)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
学会对自己负责、加强自我保护、珍爱生命、遵纪守法等.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请从法治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作贡献?
①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③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等。

15.在学校法治教育讲座上,校警讲述了中学生李海(化名)的故事,引起热议。

请你阅读故事内容,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李海是一名13岁的八年级学生,因生活琐事对七年级学生刘辉( 化名 )心生怨恨。

一天,李海纠集同学施某、何某,尾随放学回家的刘辉,将其胁迫到偏僻处,对其恶语相向,拳打脚踢,并用手机拍下现场视频,将视频传至微信朋友圈。

随后,该视频被转发扩散,引起社会公愤。

后经医院诊断,刘辉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

警方很快介入,责令三名施暴者向刘辉赔礼道歉并赔付医疗费。

学校也安排专人对刘辉进行心理疏导。

因李海等人均系未满14周岁的在校学生,警方依法作出了免于治安处罚的决定。

了解到李海常违反校规校纪,无心学习,警方担心其不思悔改,再入歧途,遂联合学校、家长对李海采取了以下措施:警方定期随访,安排其参观看守所,听“失足”青年现身说法;学校安排李海听法治讲座,参加校园公益活动;家长对其严加管教……在多方帮教下,李海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改正,学习、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1)警方责令三名施暴者向刘辉赔礼道歉并赔付医疗费说明了什么道理?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结合李海“回归正途”这一过程,对故事进行点评。

①因未满14周岁,对李海等人免于治安处罚是对其实施司法保护。

②学校安排李海听法治讲座、参加校园公益活动是对其实施学校保护。

③家长对李海严加管教,体现了家庭保护。

④“多方帮教,回归正途”保护了李海的受教育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