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我的童年》教案
我的童年教案
5、教师提问:“我当时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逃到房后,往水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享受了。”想象母亲没有法子捉我的神情,写一段母亲自言自语的情景
我的童年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章语言,体会作者语朴、情淳、话家常的语言特点。
2、反复的朗读体验,感受作者笔下的童年。
3、通过深入研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章语言和细节的研读,感受作者笔下的童年。
教学难点:通过深入探讨,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点拨启发、诵读体会。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八年级下册课本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2.检查预习(通过幻灯片快速解决字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其实是作者对童年的一种感受?找出关键词,灰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教师适当引导)
9、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推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这些有趣的回忆,细细品读,不仅浮现出季老含着眼泪的微笑,充满了成年人的遗憾,貌似是亮色,其实更是“灰黄”
四、深入研讨,了解写作意图
1、教师提问:这节课的内容已将近尾声,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对童年回忆的铭记,还想表达什么。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引导:“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表现季老贡献的幻灯片)
《我的童年》教案
《我的童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学生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回忆和叙述的能力。
2.通过童年回忆,让学生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与快乐,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恩之情。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展示与童年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回忆与想象。
2.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用于记录学生的回忆和提示写作技巧。
3.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童年的故事或引导问题,以帮助学生回忆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幻灯片上的童年图片,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一段童年回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与兴趣。
步骤二:回忆与讨论(15分钟)1.学生一起讨论并回忆童年时的一些经历,如喜欢玩的游戏、孩童间的友谊、与家人的互动等。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如:“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你和朋友们一起有过什么放学后的有趣经历?”等。
3.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记录学生的回忆内容。
步骤三:个人写作(2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如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细节等。
2.学生根据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童年回忆,进行个人写作。
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有关写作的提示,如“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等,供学生参考。
步骤四:互相分享与赏析(15分钟)1.学生交流并相互分享自己的作文,鼓励学生感受彼此的童年经历。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赏析他人的作文,鼓励学生欣赏他人的回忆与想象。
步骤五:集体写作(20分钟)1.教师将学生的个人回忆和想象进行整合,进行集体写作。
2.学生们共同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个人回忆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体现集体童年的特点与情感。
3.教师适时进行修改与指导,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步骤六:反思与总结(10分钟)1.学生回顾整个教案,描述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忆童年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回忆童年获得成长和幸福感。
《我的童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童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童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作为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教学教案,《我的童年》这篇文章涉及到了很多与童年有关的主题,比如成长、亲情、友情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教学实施等方面介绍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文章《我的童年》的结构及内容特点,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重点句型。
2. 理解作者对于童年的不同理解,领会不同形式的亲情、友情的深刻内涵。
3. 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领会不同情境下截然不同的心情和思考。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童年的生活经验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重点句型。
2. 理解作者对于童年的不同理解,领会不同形式的亲情、友情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难点角色思考:如何从角色的地位、性格等方面深入理解文章并进行分析?四、课堂教学实施Part 1 了解文章背景教师先简要介绍《我的童年》的背景及作家的主要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目的。
Part 2 词汇重点掌握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尝遍酸甜苦辣、心急火燎、神彩飞扬等。
关于这些生字生词的学习可以通过情境、配图等方式展开,让学生通过与现实的联系来理解生词的意义。
Part 3 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对文章的标题、整体结构、段落结构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主旨等。
Part 4 角色分析考虑到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的《我的童年》一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比较多,且家庭亲情和友情这两种人际关系都比较丰富,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角色卡”的方式,将文章中的人物和重要情节分析出来。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并从中发现文章深层次的意义。
Part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个感性话题,比如:什么是真正的友情?父母是什么?如何保持童心,等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课《我的童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5课我的童年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伶仃”“相依为命”“不折不扣”“溺爱”“不以为然”“家徒四壁”“光大门楣”“浑浑噩噩”,了解作者。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理解童年生活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理解童年生活对作者的影响。
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学界泰斗”、“国宝”。
但他他待人十分谦和。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本文选自《季羡林自传》。
该书分为为“我的童年”“小学记忆”“中学时光”“清华学子”“教书谋生”“去国途中”“留德十年”“滞留欧洲”“游子途中”“在北京大学”“耄耋之年”等章节,请叙自己从一个贫苦家民家庭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经历,记叙了他九十多年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感情世界。
初中我的童年教案
初中我的童年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童年》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光,分享童年的快乐经历。
2. 提问:你们的童年有什么特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我的童年》。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三、感悟交流(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大家互相交流,体会童年的美好。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 提醒学生珍惜现在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的童年。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选择一篇课外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我的童年》,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平淡朴素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及学习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及学习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
【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
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二、检查预习1、学生根据预习介绍作者季羡林季羡林(1911—2009),学者、翻译家、作家。
山东临清人,字希逋、齐奘。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 、教师补充对季羡林先生的评价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3、字音字形生疏教谕琐事溺爱私塾孤苦伶仃万象更新椽子蹿房门楣一垄浑浑噩噩4、成语积累肃然起敬万象更新相依为命不以为然家徒四壁浑浑噩噩三、整体感知1、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找出文章中哪句话概括了作者对童年的感受?明确: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学法指导:提示同学们怎么找主旨句,提取关键词,学会用一个关键词带动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这句话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同学们的疑问就是本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我的童年》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
我的童年
本学期总
第 课时
本单元第 课时
日期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整体感知,梳理作者成长历程。
2.结合作者经历谈谈走向成功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备
一、情景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
3、“每天最高的享受”这一部分中,作者写道:“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写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
10
5
10
10
10
板书设计:
我的童年
人生经历
“穷”
生活教给我的
教后记:
2、作者是怎么介绍父亲和叔父在某某的经历的?
明确:
作者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用“拉”“扛”“当”“卖”四个动词,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父亲和叔父在某某所从事的艰辛工作,表现了他们为生存,在人生地疏的环境中的艰难挣扎。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
提示学生先写在课本的相应位置,然后整理后积累在作业本上。尤其是词语的解释,对于语文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是难点,组长要检查落实到位。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
生在练习本上写梗概时,师巡视。检查学生写的梗概是否到位,存在什么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
生默读课文时,师巡视,参与学生自学的过程。为接下来的“后教”和点拨做准备。待学生思考时间到后,教师要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交换意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词和文学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教案
执教时间:2017年3月20日总第1课时主备人:杨晓灵二次备课教师:教学单元第一单元
第1 课时课题 5 我的童年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的复杂情感
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朴素真诚的写作语言
3、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及朴实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一:【前置性作业】
检查预习
肃然起敬万象更新诞dàn生孤苦伶仃
教谕yù龙肝凤髓溺nì爱蹿cuān房越脊
浑浑噩噩习以为常光大门楣méi 椽chuán子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
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
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
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
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
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
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
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2)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三:【巩固练习】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
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基本的生活物资——盐,都无钱可买;“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在济南叔父家,“我”的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梦里哭醒。
所以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
2、品味语言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试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例如:“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
概可想见”虽无过多的描述也只是平平淡淡的记述事实,都让人读来心酸。
四:【复习归纳】
本文回忆了我的童年生活,再现了20世纪初山东农村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表达“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板书设计:
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
我每天最高的享受
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浓浓的思乡情介绍我的启蒙老师
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
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