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系别专业姓名学号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告诉我们: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因而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的题为<<论新阶段>>中提出开始,已经走.过了72个春夏秋冬,共有两个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从这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相当的丰富从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中国人民开始实践马克思主义。
在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大众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中,深刻和创造性地分析了中国各个阶级情况和社会形态,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同时共产党人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创造性的得到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这一理论成果引导我们成功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
当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和平和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我国要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对中国的城市农村等不断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进行思想等各个方面的解放,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最终形成一个一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接着以江泽民为中心的共产党人在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意识到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等这种新形势下看到党的建设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的推进了理论成果;由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体制等方面没能够发展好,这一切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出现,我们的党通过对过去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反思,想到了我们应该怎样更良性地发展,创造性的回答了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应运而生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以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实践探索,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为了消除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封建制度的束缚,一些进步青年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革命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思想家和学者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变革的必要性,为中国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创新在中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融入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的思想家和学者通过与中国哲学传统的对话和融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理论。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实现中国化,就必须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相结合,注重实践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实践性: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推动社会变革。
2.历史唯物论与中国历史传统的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性,但也注意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将其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4.人的全面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解放和发展人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国内,也对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创新的观点和理论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许多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界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并引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的那段著名论断去加以阐发,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毛泽东选集》,第2 版,第2 卷,第534页),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进一步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本质上和根本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具体内容上和表述形式上似应有所不同。
有的论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界定为“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这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要求和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形态或理论成果。
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归结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个论点也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要拓展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但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而且更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选自《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杨瑞森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xx“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疑本身就包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中,具有它的一切基本特性。
但二者又不能等同,因为前者仅仅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哲学基础,作为概念来讲,无论从外延和内涵上又都有自己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谈谈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一、什么是马克思什么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
二历史原因和契机(一)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和完整的认识。
在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有了这个理论基础,加之当时的其他具体情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或命题的提出水到渠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相结合,为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的理解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怎样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简单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A Brief Discussion on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Xu FanAbstract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 is the combination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Marx philosophy theor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the articl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bout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 and the ne-cessity about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how can achieve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on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 of the four aspects to talk about Marx doctrine in China.Key words Marx philosophy in China;practice;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Anhui Normal University,241002,Wuhu,Anhui,China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上升到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承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更容易被中国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让群众也能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切身问题。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哲 学 是 人 类 理 论 思 维 的最 高 形 式 . 一 个 民族 的精 神 支 柱 是 中国 化 的 马 克 思 主 义思 想 体 系 :另 一 方 面 是 马 克 思 主义 哲 学 与 新 时期 哲 学 研 究 与 发 展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为 指 导 .面 向 中 国社 会 发 中国 传 统 哲 学 ( 化 ) 结合 , 判 地 继 承 历 史 遗 产 , 马 克 思 主 展 的 现 实 . 持 为人 民 服 务 , 社 会 主义 服 务 的政 治 方 向 , 持 文 相 批 把 坚 为 坚
在 1 1 — 99 , 涵 马 克思 主义 哲 学 作 为世 界 观 和 方 法论 . 整 个 马 克思 主义 的 阶 段 : 第 一 阶 段 (9 7 14 )马 克 思 主义 哲 学 中 国化 的 主 要 成 是 理 论 基 础 而政 治 经 济 学 、 学 社会 主义 则 是 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在 就 是 由 以毛 泽 东 为 代 表 的 一 些 政 治 家 做 出来 的 , 达 、 思 奇 等 科 李 艾
的 片 面 理 解 . 侧 重 点 在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宣 传 、 播 , 么 上 研 究 、 体 系 上 建 构 马 克 思 主义 哲 学 , 始 真 正形 成 合 力 , 而 其 传 那 从 开 从 开创 了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中 国化 的 新 局 面 我们 现在 的理 解 , 侧 重 点 在 于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发 展 、 新 。 其 创 探 析 马克 思 主 义哲 学 中 国 化 问 题 应 从 两 个 方 面 理 解 :一 方 面是 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的基 本 原理 与 中 国 社 会 实 践 相 结 合 .形 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融入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也为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资源。
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推动因素的重要性,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入、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国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发展道路、必然性、关键因素。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这一过程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提高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也有助于促进中西哲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国哲学的繁荣发展。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并在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中国哲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想资源。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实践,中国人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理论支持。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
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
句 陈腐 的气 话 , 对 哲学的否定就实现 了” 。 _ 2 _ ( 也就 是说 , 他 们 认 为放 弃 当 时 的德 国哲 学 , 或 者
说不 要那 种 哲 学 , 直 接 面对 现 实 , 就 是 对那 种 哲
哲学 才能 和真实 的历 史存 在 的 现实世 界 相结 合 ,
进而 , 哲学 才能 真正 成为 现实 。
有认 识到 当时德 国 的 “ 现 实世 界 ” 就 是德 国哲 学
的体 现 。他们使 用 现有 的哲 学 理论 对 “ 现实” 进 行批 判不 会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现 实世 界 。只 有 消灭
当时的哲 学 , 使哲学获得新生 , 才 能 从 根 本 上批
判与那 种 哲学对 应 的“ 现 实世界 ” 。这 样 , 新 生 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成为现实的哲学理念告诉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质上就是要积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相互交融在相互交融中达到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使之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2Ol7.2
N O.2 , 201 7
学
术
探 索
2 01 7年 2月
一
、
真 假两种“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辨析
学 的否定 , 就 能实 现哲 学 和现 实相 结合 。而理 论
政 治派则 以为 , “目前 的 斗 争 只是 哲 学 同德 国世
把 握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思 想 的 本 质 是 我 们 进
界 的批判 性斗 争 ” , 因此 , 他们 致力 于通 过 哲学 理
论对 “ 现实 世界 ” 进行 批判 。马 克思 指 出 , 这两 派 犯 了 同样 的 错 误 , 只 不 过 错 误 的 因素 是 相 反 的 。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姓名: 学号: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为了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精髓所在,本文结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划时代成果,以及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创新,十八大,中国化Studies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Zuhua Wang Number: 11419003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Grade 2011 Abstract: As part of the theory innov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d gripped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chievements are conspicuous for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it were that the science theor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s pointed out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for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more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is article combined the epoch-making achievements obtain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party's 17th and 18th reports,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ory.Key words: marxism,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oretical innovation, 18th party congress , sinicization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最早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系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章:引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愈加成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本文章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始于20世纪初。
自1920年代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就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做出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随着思想和哲学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仅吸收借鉴西方哲学思想,而且注重思想进步,努力为中国问题解决提供思想启示。
2.目光长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往往从实践中出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理性预测,进而把中国革命的方向指向了正确的方向。
3.独特的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具体化时,可以通过西方哲学体系的转化和重建,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得出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三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核心的价值观是同人民利益相一致。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第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把实践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途径。
2.理论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常为中国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不断创新哲学和思想领域。
3.融通中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仅会吸取西方哲学的先进理论,也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并将二者完美融合。
4.为人民服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执着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会努力继续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维护中国社会稳定方向,推进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既是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曲折的,历史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1.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使主观的工作指导同客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主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根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历史经验表明,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而党的正确路线的解决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是不行的,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却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教条化和凝固化,也是不行的,是断然不能成功的。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亦应随之发展变化。
这里,就有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
我们党是一个富于理论创新的党,党的几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始终给予高度重视。
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
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
他还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
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初始阶段的介绍与接受,到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
中国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与理解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将继续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播、发展、社会文化、影响、融合、传统思想、历史过程、应用、成就、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植于中国土壤,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的科学理论,其思想内容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和道义力量,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融合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通过融合取长补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具有国际性的科学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性,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自然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这是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为中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二是指不断总结、概括中国社会生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正反两方面的新鲜经验、教训,从哲学的高度予以升华,并用哲学范畴的形式进行表达,据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又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还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适应。
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欧洲情况,针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总结出来的。
中国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分析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仅是理论活动的过程,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
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表明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同曾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种坚持和结合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极其生动、极其丰富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的邓小平同志,为全党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榜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旳君主立宪制,“戊戍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昭 示,学习西方制度文化首先要推翻清政府。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推行 民主共和制,被袁世凯窃取果实。
第三阶段:文化层次。
主张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来,开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但西 方文化 具有两面性:肯定性——当代性、工业化文明;否定性——强权、霸权和侵略性 形象(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使人们对之又望而生畏)。 马克思主义源自于西方,是西方当代化工业文明旳思想产物,同步又揭发和 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旳矛盾、危机和罪恶。正适合了中国人既想学习西方文明, 又要预防西方资本主义产生旳种种罪恶旳矛盾心理。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教学目旳: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涵义、原因,了解马克思主义哲
学中国化旳历史进程,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经验教训。
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验教训;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涵义、原因。 教学纲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过程;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旳经验教训。
有三个方面主要特点:
(1)进一步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学习和利用毛泽东旳哲学思想。 (2)致力于利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利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详细工作 (3)开展一系列学术性活动(建国后来旳三次哲学大论战)。
1953—1955:有关综合基础论还是单一基础论旳争论; 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关思维和存在旳统一性旳讨论; 60年代中期:有关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旳讨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旳当代性
二、怎样阐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旳当代性? 1、文本解读法; 2、批判对话法; 3、现实问题法。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捉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有着各自产生的历史条件、各自的针对性、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各自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但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后来形成的理论则是在前面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No 2 1 .
导 , 且尤 其 需要 把 马 克思 主 义的 普遍 真理 同 中国革 盾论 》 篇 哲学 名 著 。这 两 篇 著 作 , 其 对 中 国革 命 而 两 就 命 的具 体 实际 相结 台 他认 为 , 克思 主义 哲 学 与 中 的经 验教 训从 思 想 路 线 和方 法 上所 作 的 潍 刻 的 哲 学 马 国的实 际相 结台 , 使这 种 哲 学在 内容 和形 式 上 都 要 总结 而言 , 会 就其 对马 克 思 主义认 识 论 和 辩 证 法 的基 本 发 生 蛮 化 , 的 内 容 被 大 大地 充 实 和 丰 富 了 , 它 在表 现 原理 的 阐述 的 完 整 性 、 明晰 性 和创 造 性 而 言 , 其 深 就 形式 上 也带 着 必 须有 的 中 国特性 中国 作 风和 中 国 气 ^浅 出 、 俗 易懂 的表 达 形 式 而 言 . 其 对 中 国革 命 通 就
导 中 国革命 和社 会 主义 建设 的伟 大 实 践 中 , 马克 思 象 的空 洞 的 马克思 主义 。因 此 , 马 克 思 主 义在 中 国 把 使 主义普 遍 原 理 同 中国革 命 和建 设 的具 悻 实践 相结 台 , 具 体化 , 之在 其 每一 表 现 中带 着必 须 有 的 中 国 的 特 使 创造 性 地 丰 富和 发 展 了马 克思 主 义及 其哲 学 , 成 了 性 , 是 说 , 照 中 国的 特点 去应 用 它 , 为全 党 亟 待 形 就 按 成 毛泽 东 思 想 和邓 小 平理 论 , 力地 推 进 了马 克 思 主义 了解 并 亟颁 解魂 的 问题 。关 于 “ 国化 含 义 , 有 ” 中 的 在这 哲 学 的 中 国化 , 为 指 导 中国革 命 和建 设 事业 的科 学 里 毛泽 东作 了十分 清楚 明确 的 表 述 。 成
维普资讯
第1 9卷 第 2期 20 0 2年 2月
辽 宁 教 育 学 晓 学 报
Jun l o ra ] ̄ ln uet a n tue J iggd ai ]]si t  ̄ t
1 No. 9 2
彻
浅 谈 马 克思 主义 哲 学 的 中 国化
毛泽东哲 学 思 想 是 对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继 承 和 发展 , 同时 又带 有鲜 明 的 中国 民族 特 点 或 特 性 。其 形
1提 出 了马 克思 主义 哲 学 中 国化 的 任务
毛 泽东 认 为 , 中国 革命 不但 需 要 马 克思 主 义 作 指 成 的 主要标 志 是抗 日战争 时 期所 写 的《 践论 》 《 实 和 矛
有 中 国特 性 , 也 是 马克 思主 艾哲 学 自身 的要 求 。 以毛泽 东、 小平 为 代 表 的 中 国共 产 竟 人 , 马 这 邓 把 克墨主 义 普遍 原理 同 中 国革 命 和 建 设 的具 体 实际 相 蛄合 , 追 性 地 丰 富和 发展 了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创
学 , 成 了毛 泽 东哲 学思 想 和邓小 平 哲 荦理论 , 力地 推进 了马克 思 主义 哲 擘 的 中国 } 形 有 匕
袁 晓春
南 通供 销学 校 , 江苏 南 通 2 (0 ) 2 ̄ 7 :
【 摘
要 】 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是 科 学 的世 界 观 和 方 法论 , 有 普遍 的指 导 意 义 , 要 运 用 它指 具 但
导 中国革 命 和社 会 主 义现 代纯 建设 的 具体 妾践 , 她必 须把 它与 中国 的 妾际 相 蛄合 , 之 中 国 具 使 } 匕,
[ 键 词 】 马克 思主 艾哲 学 ; 泽 东哲 学思 想 ; 小平 哲 学理论 ; 固化 关 毛 邓 中
[ 围分 类号 】 G 1 中 T 0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3 9X  ̄0 )" O4 —0 0 —11 ( 20 一 O6 2 0 2
以毛 泽 东 、 小 平 为代 表 的 中 国共 产 党 人 , 领 派 。他 指 出 : 邓 在 离开 中 国特 点 来谈 马克 思 主 义 是抽 只
收稿 日期 ] 2o _l 一2 0 I 0 r 作者 简 介 ] 袁 晓毒 (9 4 , 江 苏如 皋 ^ . 苏南通 供销 学枝 讲师 。 16 一) 男. 江
维普资讯
第l 9卷 第 2期 20 0 2年 ∞ 月
J ur o r ̄
辽 宁教 E F u a il ]h . tl U㈣ 育学 院学报  ̄t ue  ̄t c t a oa i
域的 思 辩 活动 , 而是 近代 中 国革命 实 践 活动 的 哲 学 表 用 马 克思 主义 哲学 , 井在 深 人 总结 中 国革 命 历史 经 验 现 在 推 动 马 克思 主义 哲 学 中 国化 的伟 大事 业 中 , 我 和 批判 继 承 中 国传 统 哲学 遗产 的 基 础 上 , 立 了 中 国 创
的 世界 观 和 方法 论
一
2. 立 了毛 泽 东哲 学思 想 创
、
毛 泽 东 对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思 想 的 丰富和 发 展
毛泽东 对 马 克思 主义 哲学 中 国化 的最 大 贡献 . 在
马克 思 主义 哲 学 中 国 化 不 是 一 种 纯粹 的 精 神 领 于 他在 长期 的 革命 实践 中 , 于 按 照 中 国 的特 点 去 应 善
们 党 的许 多 老 一 辈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家 和 一 些 从 事 马克 化 的 马克思 主 义哲 学— — 毛泽 东 思 想 , 为将 马克 思 成 思 主 义 哲学 研 究 的理 论 工 作 者 , 作 出 了重 要 贡 献 , 主 义哲 学 中 国化 的典 范 。 都
而毛 泽 东则 是其 中的 杰 出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