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古典园林对比(17世纪)
中法园林对比
法国园林深受数理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力求体现出严谨 的理性,一丝不苟的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追求 园林布局的图案化表现在1以建筑统领园林,构成整个园林的主 轴,园林的主轴只不过是建筑主轴线的延伸,2整体布局体现几 何图案,笔直的道路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水池是几何形 的,树木也被修剪成几何形的3整体追求对称性和一览无余,追 求形似与写实。
对此,王世仁先生谈到,所谓法国园林艺术的“建筑 原则”的审美标准和当代的建筑一样,都是以追慕古罗马严 格的几何图案和宏阔的气派的原则,其“园林是陪衬,是背 景式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独立完备的艺术”。而“中国 园林则不然,它源远流长,他的审美主体,长期受深厚的哲 学——美学的陶冶,而客体本身又是经过多种成熟的艺术— —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长期交融渗透后的独立发展 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备的艺术部类”。“所以黑格尔说中国园 林是一种绘画,但那是充满诗意的天然图画,它不是‘纯粹’
响,儒家哲学强调天、地、人中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 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道家崇尚自然,追求 自然,探求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最终将天人合 一的道家精神融于其中。
法国在1415世纪时受意大利的影响,在17世纪上 半叶建立军权专制体制,为体现皇权至上于是形成了 自己的风格,更强调人工美 。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 变化的统一。变化,就是园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 草树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都 应该“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并且彼此协调配 合”。直线和方角是基本形式,都要服从比例。
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
。
州 园 林分布 于 苏州 的 各个位置
,
古典 园 林 的 杰 作 镇 凡 尔赛 宫有 法 国 著 名 的 造 园 师勒诺特尔主持 设计
,
。
是欧 洲 凡 尔赛 宫 坐落 于 距 法 国 巴 黎 不远 的 凡 尔 赛
,
整个 园 林 有一 百 多处 苏 州 园 林 真 正 体 现 了 中 国 园 林建设 的 思想 通过 叠 山理水 载 种绿植
, ,
宫殿 的 面积仅仅 占了 十 万 多 平 方 米
。
,
而 园 林 的面 积达到 了
,
一 百 多万 平 方 米
、 、
整 个 宫殿 建筑气 势 恢宏
。
布局 严 密
,
,
采用 的
, ,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名 录 二
、
。
是正规 的 几何走 向 全 宫殿 围 绕这 中 轴线依 次展 开建 筑 代表 着 秩 序 规则 权 威 内部装 饰 更是富 丽 堂皇 豪华奢侈 作 为太 阳 王 路易十 四 的 皇 宫 凡 尔赛 宫 也 反 映 了路易十 四 本人 的 艺 术审美 和 对 于 权 威 和 规则 的 追 求
,
园 林截 然 不 同
中 法古 典 园 林 的 典 型代表
( 一 ! 法 国 的 凡尔 赛 宫 凡 尔赛 宫 是法 国 路易十 四 到路易十六时期 的 王 宫
而苏 州 园 林就是南 园 林 的 典 型代表 苏州 园 林 是始建 于 春 秋 时期 经过 历 代 发 展 在 明 清 时期达到鼎盛 苏
, , , ,
、
才 能 被 承 认 才 能赢 得 百 姓 的 臣 服 而皇 权 的 合法 性来自几个 方 面 一 个是合法 的 继承 但是显 然 朱棣皇帝不是 通过合 法继
中国古典园林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差异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伏尔泰说:“美往往是相对的。
在日本是文雅的,罗马就不文雅;在巴黎是时髦的,在北京就不时髦。
”其实,我们很难分出中法园林孰高孰低,但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各自的风格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一、人工美与自然美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提到造园,当然离不开自然环境,对自然美所持的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园林所呈现的风貌。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强调自然美不是理想美,非经人工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
以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所呈现的便是人工美。
它不仅布局对称规矩,而且花草树木也按人的意志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充分强调了几何图案之美。
它还以近6000公顷的总面积,在法国北部的森林众多、河道缓流、起伏平缓的地景上,雕塑出平面几何构图的视轴、星状放射的路径和林中的各种花园、喷泉、雕塑和倒影池等。
园中宽90米、长达1.6公里的运河,与全园中央的开放视轴相交,加之从宫殿到运河间以连续平缓的坡度降低后再向天际线延伸的轴线,显现出超大的尺度以及人工改造自然的气势。
相反,中国人更崇尚自然之美,推崇佛家与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总结了这个时期文艺发展的丰富经验,将美学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
这种思想也影响到后来园林造景的观念,庭园成为自然美景在有限空间里的艺术再现,尤其表现在南宋后江南兴建的多处私园。
这时园林的造园特点是,多以山池泉石为中心,饰以花草,环以建筑,其造园手法从此日趋精致。
中法园林的比较(全文字概述)
中法皇家园林的差异
—线性
中国园林地布局在整体上是“山
水画”式地,以山水为景区地主体,建 筑物只作为点缀山水之用。整个园林设 置景中有景,园中有园,峰回路转,曲 折幽深,显得很含蓄,很有韵味。西方 园林地布局在整体上是“几何图形”式 地,以建筑为景区地主体,山水花木常 被修整后才作为园林景物,整个园林设 置得规整一律、轴线分明、秩 序清楚、 条块成形、显得开阔、明朗。
结论 中法古典园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
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创造出来的自然山 水式园林,追求自然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达到 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 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而法国园林则是由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 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墓础,追求一种 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在法国园林中,建筑统率 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花园采取几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的布局, 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建筑物控制 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
它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
也而 线 泉 方线 蔽两 断 中 严 深线 基 是 尔 个轴 不 和 向向 起侧 地 心 格 景, 准 长 赛 个线 时 雕 发中 来地 行 轴 对 主形 构 方 宫 妙大 地 像 展心 ,园 列 线 称 要成 造 形 地 趣道 有 沿 ,轴 引林 式 两 地 地一 强 , 形 横地 所 着 主线 导、 树 侧 布 道个 烈 以 状 生小 变 纵 要地 人景 丛 围 局 路无 地 宫 基 。园 化 深 地深 地物 , 有 , 有际 主 殿 本 子 , 轴 喷景 视隐 将 间 在 着地 轴 为 上
中法皇家园林的差异
—线性
中法园林的比较(全文字概述)
相处的发展关系。
凡尔赛宫
它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
园林,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 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 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 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 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 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中大量的人文 色彩以及少量自然气息结合,成 为了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成为世界造园史上的典范之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 寻自然之本质”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以在理水
较深远。中国的造园风格在“崇尚自然” 林风格。
中法皇家园林的差异
——艺术特点 中
河中各自发展了两套建筑语言。凡尔赛宫和颐和园作为 林的差异作了最好的注脚。中国园林与法国园林形成了
而法国走上了规则式的道路。在造园思想上的不同
中法皇家园林的差异
—线性
这种对线性地认识是中西方园 林
地巨大差异产生地一个重要原因,这种 分歧在颐和园与凡尔赛宫地比较中是相 当明显地。
由于中西园林对自然地不同态度,
影响了园林地总体布局,使中国园林和
西方园林在总体布局上显示出不同地特
点和风格。
中法皇家园林的差异
——艺术特点
早
期创造了恢弘的皇家园林.
自古以来,东西方园林以两种截然不同的造园 风格相互并存着。
中国皇家园林的特点
中国皇家园林起源
于“苑囿”,供人们进行
狩猎、通神、求仙、生产
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
憩、观赏为主。受“天人
合一”的影响,注重对自
然的山林泽川等生态环境
的保护。
因此要求以自然为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
园林与规划设计
中法园林的比较
引
中法建筑的比较
中法建筑的比较中法建筑的比较避暑山庄与凡尔赛宫的比较研究公元1700年前后,在东西方各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两大帝国几乎同时为他们的皇帝修建一处大型皇家园林。
清王朝在康熙、乾隆的统治下国力日趋强盛,选址建成了避暑山庄,法兰西帝国为法王路易十四建造了凡尔赛宫。
这两座园林分别是东西方两大帝国在国家极其强盛的时期修建的,它们充分体现了两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世界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苑类型的典范之作,两座皇家园林交相辉映,成为园林史上的一段佳话。
1.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及其优缺点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共有以下几点:1.南北艺术建筑完美结合2.单体建筑和建筑群落和谐组合3.园林建筑和周围景观自然融合山庄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他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
山庄宫殿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的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山庄融南北建筑的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
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的融为一体。
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2.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及其优缺点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也存在一些建筑方面的问题,由于整个建筑是建在细软的沙泥地上,所以有些地基会下沉,同时,过分追求宏大奢华使得居住功能极不方便。
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
这是凡尔赛宫的弊端所在。
3.避暑山庄与凡尔赛宫的比较凡尔赛宫含有巨大的建筑物、强烈的主轴线、众多的副轴线、丰富的小林园以及平坦的地势和辽阔的水面,这些都与避暑山庄在园林营造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
17世纪东西方皇家园林比较分析
17世纪东西方皇家园林比较分析摘要:在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指导下,形成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避暑山庄与凡尔赛宫。
两者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与心理享受。
究其根源,是两种思想文化哲学观念以园林建筑这一艺术形式的一种凝结,每一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
关键词:避暑山庄;自然;凡尔赛宫;理性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71-01应着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传统背景,东西方形成了迥然相异的园林艺术。
建造时间相仿的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和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是东方和欧洲皇家园林的经典代表,集各自传统园林艺术之大成于一身。
避暑山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其中建筑秀丽壮观,多种建筑样式变化结合,用朴素淡雅格调,广收江南塞北的风光于一体。
凡尔赛宫表现的则是人工创造的凝结、是欧洲最宏伟华丽的皇宫、是欧洲园林的典范。
这两种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美,值得我们去深究。
一、从造园布局上分析避暑山庄的整体布局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所有景物均作曲线形,例如大小不同的八个湖泊,呈自然之态。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以情驭景,蕴诗情画意于其中,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
因此,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之处就在于——野趣。
山庄的分区依地形地貌的类型划分,北面山脊架宫墙,东面以武烈河为邻,整个山庄没有明显的布局中心,南部平岗地和平地用以布置宫殿区,遵循前宫后殿,前殿后苑和“九进”等传统公园之制。
从前宫到后寑,从宫殿到园囿逐渐过渡,山石布置比例逐渐增多。
正宫最北的“万壑松风”厅堂建筑,可远眺山色,近观湖景,由此还可放射出好几条主风景线,北观“南山积雪”,外八庙之普宁寺,东观金山岛之上帝阁……布景之灵活多变,反应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变化的视野观外物的世界观。
凡尔赛宫彰显的则完全是人工雕琢的华丽与精致,其最重要的原则是整个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合乎逻辑。
建筑艺术强调抽象的对称、和谐,寻求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对中轴线的强调是这一时期西方建筑的最重要的主题。
中法古典园林
中法古典园林比较班级:景观1001班姓名:***学号:U*********中法古典园林比较摘要:通过对中法古典园林的分析与比较,总结出中法古典园林在审美、艺术风格、园林建筑风格以及其它造园要素处理与应用上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古典主义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审美价值观;艺术风格;造园要素。
园林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艺术和科学的结晶,世界众多国家地区在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园林风格,以东方古典园林中的中国自然山水园与西方古典园林中法国规则式园林为例,二者在审美的价值观、造园的艺术风格、园林建筑风格以及园林要素的处理与应用等方面上存在着各自明显的特点。
1.审美价值观上1)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美;法国古典园林强调人工美:中国古典园林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探求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因而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就算是修剪也修剪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力求与自然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法国在17世纪上半叶建立了君权专制体制,为了体现皇权至上,同时受到14—15世纪意大利台地园的影响,园林要素组织“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并且彼此协调配合”,因此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树木都修得方方正正,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主要立足于人工方法改造自然美,2)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意境美;法国古典园林强调形式美:中国古典园林不乏注意形式,但更加追求意境美。
中国自古就有文人造园的传统,中国的古典园林与诗歌、绘画、文学是分不开的,受诗歌、文学、绘画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更追求“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的意境。
法国园林虽然也追求诗意,但更追求形式美。
西方的维特鲁伟很早就提出了“黄金分割”,黑格尔主张“抽象形式的形式美”,这些理论思想对法国古典园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被用到了园林的设计建造中来。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差异!以下图⽂由秋凌景观-露⽔转⾃⽹络重新编辑整理,转载请说明。
世界各民族在各⾃漫长的造园活动中,充分汲取各⾃⽂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的造园艺术形式。
在西⽅,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何园林;在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然⼭⽔式的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异西⽅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以法国为代表西⽅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何形分割,⼀览⽆余,给⼈以扩⼤、张扬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规则、实则有矩。
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对园林建筑的认识和使⽤上的差异 ?西⽅古典园林设计只不过是把建筑设计那⼀套原则⼿法从室内搬到室外。
在西⽅园林中常以建筑为中⼼,⽽以庭园包围建筑,呈现典型的外向性格。
当然,建筑只是园林的⼀个组成部分,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体、地形、建筑及⼩品等组成⼀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使组成园林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的构图之中。
中国园林建筑没有建筑构图所特有的那种明确性和条理性。
⽽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洞开、忽⽽幽闭的⼿法则常赋予园林建筑以⽆限的变化。
园林建筑为求得⾃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
再者,对于⼀般建筑类型来讲,建筑通常扮演构图的主要⾓⾊,建筑与⼭⽯、⽔池、花⽊巧妙地结合。
三、对⽔的运⽤在西⽅园林中,每处庭园都有⽔法的充分表现。
常设置⽔池、⽔阶梯、跌⽔、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剧场、⽔风琴等具有⾳响效果的⽔景。
中国园林也⼗分注重⽤⽔,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集中⽔⾯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池为中⼼,⽔池四周环列建筑,从⽽形成⼀种向⼼,内聚的格局,绝⼤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
分散⽤⽔特点是:化整为零的⽅法,把⽔⾯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块,给⼈深邃清幽的感觉。
中法园林对比概述
1、中国、法国自然美学观的比较园林是哲学和美学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集中反映出人们的自然美学观。
中国园林的美学观念是艺术既要客观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从中提炼、提高,更典型更具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
在艺术中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寄情于景,移德于物,使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鹊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意境。
而法国的自然美学观深深的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理性的能力在这里是至关重要的,自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美不再是由于它的色彩与媚丽,而是在于它“永恒的秩序”。
2、中国、法国园林文化的比较这个主要体现在中国程朱理学和欧洲理性主义之间的差异。
中国清王朝的造园艺术在继承完整以往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追求蕴涵于审美主体和客体的深层韵律,追求事物物融入宇宙本体,反映出宋代理学的影响。
在造园时利用自然山水,融会传统风景名胜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颐和园除模拟“一池三山”的仙境之外,因为园林基地颐和园除模拟“一池三山”的仙镜之外,因为园林基地的山水地貌与杭州西湖相似而规划出昆明湖仿照西湖的方案,还有类型繁多的建筑物构成人文景观的主体,如寺庙、园林、集镇、山村、野居、亭、台、楼、阁、塔、码头、桥梁等,成为整个社会体系的浓缩。
所有这些人工意匠与天成山水浑然一体,犹如山水长卷,呈现一派万物适性、生机盎然的白然景象,使人感受到永恒而和谐的宇宙规律。
法国17世纪文化是文艺复兴文化的延续,崇尚理性、肯定人生、尊重科学的人文主义观念依然是社会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唯理论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浓厚的理智色彩和规范化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其艺术准则主张清晰简洁、对称均衡。
凡尔赛宫苑的主体建筑凡尔赛宫,立于高坡之上,舒展开阔,表现了古典主义对整体美、均衡美的追求。
宫殿外形方正,垂直的线条和水平的线条构成平稳的节奏,石头材质的基础和对称构图更增加了稳重感。
以历史和神话为题材的雕塑使建筑显得古朴雅致,门楣、窗楣以及装饰性的柱体又使整个建筑在庄重中富于变化。
中法古典园林对比(17世纪)
2.2.造园风格
• (1)人工美与自然美。法国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 严谨就连花草树木都修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主要立 足于人工方法改造自然美,而中国园林却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 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就算是修剪也修剪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力求 与自然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 (2)形式美与意境美。对于自然美的态度也各有侧重,法国园林虽不乏 诗意但更追求形式美,中国园林虽然也注意形式但是更注重意境美。在西 方很早维特鲁威就提出了黄金分割,黑格尔也以”抽象形式的形式美“作 了高度概括,对诗歌绘画建筑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了园林艺术上, 而中国更受诗歌,绘画,文学的影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造园 追求的就是意境。
•
•
2.十七世纪中法园林对比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园林,各自不同的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 自的特点,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林,而西方 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1.文化背景
• 中国
清初,由于满清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政治制度,影响着皇家园林建 造方向。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清王朝入关定 都北京,全部沿用明代的宫殿、坛庙、园林等,并没有多少皇家的建设活动。康熙 中叶以后,逐渐兴起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奠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乾、 嘉年间,终于达到了全盛的局面。畅春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是这时期的代表 皇家园林。 中国再现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受儒 家和道家精神的影响,儒家哲学强调 天、地、人中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 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道 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探求潜在自 然之中的"道"与"理",最终将天人合 一的道家精神融于其中。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之比较
当时的著名建筑有和谐广场(又译协和广场)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等。后者由在一条纵轴线上的三个广场组成:北为政府广场,长圆形;南为斯丹尼斯拉广场,长方形;中间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群是半封闭的,空间组合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广场上的树木、喷泉、雕像、栅栏门、桥、凯旋门和建筑物的配合也很恰当。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是古典主义园林的第一个成熟的代表作。这座花园展开在几层台地上,每层的构图各不相同。花园的最大特点在于把中轴线装点成为全园最华丽、最丰富、最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中轴线全长约1公里,宽约200米,在各层台地上有不同的题材,布置着水池、植坛、雕像和喷泉等,并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最重要的有两段:靠近府邸的台地上的一段两侧是顺向长条绣花式花坛,图案丰满生动,色彩艳丽;次一个台地上的一段,两侧草地边上密排着喷泉,水柱垂直向上,称为“水晶栏栅”。再往前走,最低处是由一条水渠形成的横轴。水渠的此岸有一排小落水,从石雕的假面和贝壳中涌出,泻入渠中,彼岸有7个深龛,龛中设雕像。这一段水面叫""水剧场""。过了水剧场,登上大台阶,前面高地顶上耸立着大力神海格里斯像。它后面围着半圆形的树墙,有3条路向后放射出去,是中轴线的终点。中轴线两侧有草地、水池等。再外侧是林园。孚-勒-维贡府邸花园的布局清晰,富有变化。
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强调自然美不是理想美,非经人工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以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所呈现的便是人工美。它不仅布局对称规矩,而且花草树木也按人的意志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充分强调了几何图案之美。它还以近6000公顷的总面积,在法国北部的森林众多、河道缓流、起伏平缓的地景上,雕塑出平面几何构图的视轴、星状放射的路径和林中的各种花园、喷泉、雕塑和倒影池等。园中宽90米、长达1.6公里的运河,与全园中央的开放视轴相交,加之从宫殿到运河间以连续平缓的坡度降低后再向天际线延伸的轴线,显现出超大的尺度பைடு நூலகம்及人工改造自然的气势。
中西古典园林比较
中西古典园林比较----思维方式的表现中国古典园林向来是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也就是文士园林;而西方古典园林则主要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这里,我就主要以二者的思维方式在园林中的表现来比较一下。
先讲一下它们的共通之处:首先。
在全世界范围里,园林都有一种基本的定义,就是造在地上的天堂。
它最直接的反映了所处地域人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第二点,就是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是一种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对贫困的人民群众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是不可能反映全部人的想法的。
接下来,讲它们的不同之处。
大家都知道,中国园林是自然式的,而法国园林是规整式的。
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主要还是当时中国士大夫跟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
17世纪之前,法国同英国进行了著名的百年战争。
在这期间,社会一片混乱,人民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他们就迫切希望结束这种状况。
而法国国王也在这场战争中从大地主和贵族手中夺回了权利。
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彻底巩固了国家大一统和君主专制,那么为了显示自己强大的王权,路易十四就希望建造一种集中的伟大风格的园林宫殿,而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也渴望结束分裂和内战,向往国家统一,向往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他们的这种思想,花园就造的比较规整有序。
而在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下,一部分性灵未泯的士大夫们,受够了皇权和礼教的束缚,他们向往“皇权”所不及的自然生活,花园是这种生活的象征,所以,模仿自然,花园就造的比较曲折。
同时,在中国的园林里,很多东西都被赋予了众多的感情色彩,最常见的就是对各种植物的讴歌,对假山叠石的赞颂,这也是由其思维决定的。
文士这个阶层,往往是凭着寒窗苦读、考进士,然后做官这么一步步形成的“士”。
他们往往是有些权势,有些经济基础,最主要的还是有文化。
通常是精通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宗义。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比较分析 ——以法国凡尔赛宫园林和中国颐和园为例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比较分析——以法国凡尔赛宫园林和中国颐和园为例摘要:园林诞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但是由于其起源、功能、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即使同一时期的园林,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中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文脉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法国凡尔赛宫苑;中国颐和园;园林艺术;风格;1、园林的定义及分类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孕育而生的,与人类的发展相伴相生,中外园林中,都包含着土地,水,植物和建筑这四个要素,不同的布局也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园林。
由此可以将园林类别分为以下四种: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园。
2、中西园林造园艺术风格比较概述2.1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形成背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作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其“伟大风格”的形成已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时代、地域的烙印。
水有源,树有根。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可以追溯到意大利 16 世纪中叶以后的园林,它继承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的造园要素和手法。
如在构图原则上主张规则式造园、几何布局、中轴对称,造园要素包括水池、水渠、喷泉、雕塑、修剪植物和建筑等。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王权大盛。
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权达到顶峰,标榜“理性”的古典主义文化成为路易十四的御用文化,并成为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总潮流。
2.2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形成背景白居易有诗云:“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
描绘的景象气韵生动,充分体现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和曲折的造园思想。
“曲折”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园林道路中,一反宽畅、简便、捷达等常规,经常是宽窄多变,曲折有致,追求、迂回、幽深的变化,使园林道路成为导景、观景、品景、赏景的媒介。
中法古典园林的差异
东方和西方的园林艺术发展久远,其中,以两大世界名园—中国北京颐和园和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苑为代表的中国、法国古典园林,是17--18世纪造园艺术的巅峰,下面我通过比较这两大园林,浅析中国和法国古典园林的差异。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总体布局遵循“宫苑分置”的规制。
宫廷区相对独立,按轴线对称展开布局。
园林区则依山、水、地形而布置,以万寿山为界划分为两个景区::以广阔水景为主、山景为辅的前山前湖景区和以山地景观为主、兼有小型水景的后山后湖景区,全园占地2 900hm2。
凡尔赛全址占地面积约1500 hm2,宫园的中轴线长3 km,其中一半是十字形水渠,与主楼垂直联系。
中轴两侧对称布置了花坛、喷泉、池沼、雕像及各类园林小品。
凡尔赛宫园内一系列的对景安排,宽敞空间,用斜坡代替台阶和细部的巧妙经营,显示出法国的王权、财富以及人能超越自然的思想,由此发展成法兰西独特的简约豪放的园林风格。
1、中国、法国自然美学观的比较园林是哲学和美学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集中反映出人们的自然美学观。
中国园林的美学观念是艺术既要客观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从中提炼、提高,更典型更具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
在艺术中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寄情于景,移德于物,使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鹊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意境。
而法国的自然美学观深深的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理性的能力在这里是至关重要的,自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美.不再是由于它的色彩与媚丽.而是在于它“永恒的秩序”。
2、中国、法国园林文化的比较这个主要体现在中国程朱理学和欧洲理性主义之间的差异。
中国清王朝的造园艺术在继承完整以往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追求蕴涵于审美主体和客体的深层韵律,追求事物物融入宇宙本体,反映出宋代理学的影响。
在造园时利用自然山水,融会传统风景名胜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颐和园除模拟“一池三山”的仙镜之外,因为园林基地的山水地貌与杭州西湖相似而规划出昆明湖仿照西湖的方案,还有类型繁多的建筑物构成人文景观的主体,如寺庙、园林、集镇、山村、野居、亭、台、楼、阁、塔、码头、桥梁等,成为整个社会体系的浓缩。
十七八世纪中法皇家园林比较研究
十七八世纪中法皇家园林比较研究
在十七、八世纪,东方的中国清朝正处于一个盛世时期——“康乾盛世”,
与此同期的西方法兰西王国也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进入一个极盛繁荣的时代,皇家园林作为统治阶级威严与享乐的奢侈场所,同样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
通过分析中法两国在同一时期的传统皇家园林代表——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对比两国不同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地理条件等因素下形成的不同园林风格和不同的审美取向,采取前往法国凡尔赛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的方式,感受法国传统园林、建筑环境和当地人民生活文化,进而更准确地分析两国在园林艺术差异性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深入了解与我国园林风格反差最大的异域园林文化,也有助于
推动我国现代园林文化朝新的方向发展。
从历史文化方面浅析中西方园林差异
从历史文化方面浅析中西方园林差异0 前言文化是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的全部文化直接或间接的来源并存活于自然中。
园林景观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本身就是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园林形式是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建园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行为,通过不同的设计可以将不同的文化融入园林景观当中,景观设计师将自己对园林景观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景观形式表现出来,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及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的影响所及,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为此,我国园林被誉为世界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同中国园林相仿,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数千年发展过程。
西方各民族的园林在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下,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多次演变最终形成特有的园林形式。
1 各具特色的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1.1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中国古典园林以含蓄、恬静、淡泊、古拙为美。
古人在建造园林过程中,探索出各种建造艺术法则和规律,巧妙地运用各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设计手法自由灵活,组合随意,刻意避免人工的痕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师法自然”的原则,通过模拟自然风光,从而营造了城市山林,达到了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的意境美,在借助自然山水形式美的同时升华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美,而又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中国园林在创作设计方面重视利用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从而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设计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勒· 诺特(Le.Notre Andre)是法国古典园林集大 成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整体布局的原则,同 时借鉴了意大利的园林艺术,并有所创新。勒· 诺特 造园适应了宫廷的需要,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它的 出现标志着法国园林摆脱了对意大利园林的摹仿,成 为了一个独立的流派。 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造园家,后 世称他为“宫廷造园家之王”。出生 于园艺世家。学习园艺、绘画和建筑 学,还学过透视术和视觉原理。 代表作: 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凡尔赛宫花园 勒· 诺特
•
3.实例赏析
• 凡尔赛宫
• 沃· 维贡特府邸花园 勒·
• 畅春园
• 圆明园
• 承德避暑山庄
4.结语
尽管中法古典园林艺术在总体布局和造园要素上差异如此之大, 但这 却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的一切造园活动, 不论是规则式的, 还是 自然式的, 都表明我们人类想营造一个理想的家园,寻求美丽的生活环境。 这需要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 以及适用的 范围、场所, 不能盲目照搬。这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者, 将以法国为代表 的西方园林艺术, 同中国园林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地进行更新, 这正是研究中法古典园林艺术的意义所在。
2.3.园林形式
• 2.3.1.总体布局对比
• 如果说法国古典园林象一幅浓烈厚重的西方油画, 雄浑、规整、清晰, 那么, 中 国古典园林艺术则是一幅写意 山水画, 淡雅、婉娩、含蓄。
• 山水画式
•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审美趣味。在总体布局上 是山水画式的。设置得景中有景、园中有园、 峰迥路转、曲折幽深, 显得很含蓄, 追求烟雾 缭绕的感觉, 自然韵味十足。在造园过程中, 讲究对自然物象的模仿和创造, 力求再现自然 界中各种事物、景的造形和气势, 充分溶合了 人居和自然生态的协调, 既做到了奇技巧夺, 又不失形意兼备。
• 法国古典园林
• • 法国园林最早萌芽在罗马一高卢时期。园子以种植蔬菜、果术和草药为主。 16世纪初,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风格的影响,出现了台地式园 林布局、岸洞、果盘式喷泉等要素。这些园林已经开始注意到因地制宜。在园林 理水技巧上,多用较平静的水池和水渠;在树木和植物的边缘上加以花卉镶边, 后逐步大量运用化卉.最终发展为绣花式花坛。 l7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在法国文化界的各个领域开始盛行,造园艺术也经历 着深刻的变革。 l7世纪下半叶,绝对君权在法国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产 生了勒· 诺特式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
• 规则式
• 在西方造园家眼里, 自然景观不是模仿提炼的对象, 而是改进、重造和改变的对象。他们着眼于人工创造, 园林中所有景物, 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 都有 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楼阁亭台排列整齐, 花木修剪 成形, 一切很规整。法国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不仅表现 在建筑物的排列方面, 而且也表现在路线的安排上,一 般都是围绕着园林的中轴线而有规则地向四周扩散, 每条路线几乎都是笔直的, 而且主次分得很清楚, 通 向中心景区或主景区的路线较宽广、显眼,通向次要景 区或小景区的路线显得相对狭窄、隐蔽。这样, 各种 景区显露而不含蓄, 游园者能心中有数, 在入园后就 轻易地到达中心景区。显得明朗开阔、秩序清楚。 A 轴是全园唯一主轴,a 和a,是和主轴呈同 一方向布置的次轴,B 和B,横向景观轴线,与b、 c 形成同方向横轴序列,全园轴线多且有规则 排列,形成以A 中轴为中心的外向式布局。
• 法国
l7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在法国文化界的各个领域开始盛行,造园艺术也经历 着深刻的变革。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化继承并发扬了文艺复兴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的 哲学思想。1683年,J· 布瓦索在他的《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一书中, 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变化的统一。变化,就是指园 林中地形与布局的多样性。而一切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 并且彼此协调。”他认为应把园林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图.且一切都要服从比例的 原则。直线和方角是构图的基本形式,花园中基本上不种树木,以便一览无余的 欣赏整幅图案。 l7世纪下半叶,绝对君权在法国发展到了顶峰,国王和贵族迫切需要古典主义 去表现他们的权力与地位。那时,绝对君权的法国自 称罗马帝国,国王则把自己 比作古代最伟大的皇帝,代表着辉煌和永恒的古典主义渗透到了法国文化的各个 领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2.3.3.建筑在园林中的地位
•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特点之一是园 林与建筑的融揉, 建筑是辅佐点缀园 林的, 属次席地位。 法国宫廷式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 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 规则是古典园林,以几何形体的美术 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接受对称的 法则,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 美,花园多采用几何对称,建筑统率 花园,花园从属建筑。
谢谢
17世纪中法古典园林比较分析
目录
1.中法园林发展概况 2.十七世纪中法古典园林对比分析
2.1.文化背景 2.2.造园风格 2.3.园林形式
3.实例赏析 4.结语
1.中法园林发展概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典园林
分期 园林生成期 园林转折期 园林全盛期 园林成熟期(一) 园林成熟期(二) 园林成熟后期 朝代 殷、周、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元明初清 清中叶 清末
沃· 维贡特府邸花园 勒·
2.3.2.园林要素对比 • (1)水景的处理。
• 法国园林中水景的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喷泉和水渠。法国园林中喷泉的设计方案多 种多样,有的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神话,有 的取材于动植物装饰母题,它们大多具有特 定的寓意,井能够与整个园林布局相协调。 中国古典园林中在水景的形态处理上主要 以“曲”为主,曲则奇,曲则险。常见于北 方皇家园林局部观赏区和江南私家园林中心 观赏区,整体呈圈形环绕分布,贯穿全园的 水体以曲折迂回见长,增加了水景的空间层 次美,水域面的处理手法松紧有致,园林面 积无论或大或小,水面均有聚有散,曲折自 然,疏密相间。
•
(2)植物的处理
• 法国园林 花坛。勒· 诺特设计的花坛有六种类型:即“刺 绣花坛”、“组合花坛 、“英国式花坛”、 “分区花坛 、“柑桔花坛”、“水花坛”。 “刺绣花坛”是将黄杨之类的树木成行种植, 形成刺绣图案,在各种花坛中是最优美的一种 树篱和丛林。树篱是花坛与丛林的分界线。厚 度常为0.5—0.6米,形式规则,且相互平行。
•
中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花草、树木则不然, 它与 人日常居住区域融为一体。花草、树木、山 石置于庭院之中, 并且呈现不规则的自然状态, 即使是盆景、假山、假水也极力模仿其自然 状态, 叠石堆山。周围的树林、草丛不加以修 饰, 而是通过围墙与之隔开。中国园林还常常 赋予植物造景以人文内涵, 利用植物的生态, 使花草树木人格化, 托物言志, 由此体现情境 交融。典型的中国园林所表现的是一种浪漫 飘逸、恬静淡雅的风格。
2.2.造园风格
• (1)人工美与自然美。法国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 严谨就连花草树木都修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主要立 足于人工方法改造自然美,而中国园林却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 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就算是修剪也修剪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力求 与自然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 (2)形式美与意境美。对于自然美的态度也各有侧重,法国园林虽不乏 诗意但更追求形式美,中国园林虽然也注意形式但是更注重意境美。在西 方很早维特鲁威就提出了黄金分割,黑格尔也以”抽象形式的形式美“作 了高度概括,对诗歌绘画建筑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了园林艺术上, 而中国更受诗歌,绘画,文学的影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造园 追求的就是意境。
•
•
2.十七世纪中法园林对比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园林,各自不同的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 自的特点,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林,而西方 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1.文化背景
• 中国
清初,由于满清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政治制度,影响着皇家园林建 造方向。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清王朝入关定 都北京,全部沿用明代的宫殿、坛庙、园林等,并没有多少皇家的建设活动。康熙 中叶以后,逐渐兴起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奠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乾、 嘉年间,终于达到了全盛的局面。畅春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是这时期的代表 皇家园林。 中国再现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受儒 家和道家精神的影响,儒家哲学强调 天、地、人中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 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道 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探求潜在自 然之中的"道"与"理",最终将天人合 一的道家精神融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