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解读之我见
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
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作者:向箭锐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01期在语文的常态课堂中,努力建构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创设趣味的课堂、学习型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并不断总结自己、提升自己,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效率、有意思、平实但又充实,这就是我眼中的有效课堂,优质而高效的课堂。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一位老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最大化的有效性,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浅薄的思考,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双方都吃力不讨好的低效状态,究其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而低效。
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是当前课堂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教学设计不合理而低效。
现实中,不少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会怎样”或“是怎样”解读的,而是自己应该怎么去“教”,这必然会导致教与学的脱离,没有成效。
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而低效。
我们很多语文课堂采用满堂灌,没有更好地运用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方法。
所以,如何克服语文教学的低效,创建高效课堂就成为教学的当务之急。
那么什么是高效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上海师大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也有人曾用“大”、“深”、“快”、“活”四字诀,取代过去面面俱到,繁琐僵化的课堂评价标准,即知识容量要大,思维层次要深,节奏推进要快,课堂气氛要活。
笔者个人则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是有效的,然后才是高效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重大 主 题 ,以及 充满 诗情 画意 的小 说 的艺术 描绘 。教 学情 境 的 创设 还 可 以利用 教 师精美 的语 言 ,借 助美术 手段 等多 种方 法达
成。
三 、利 用朗读 。以读 促趣 语 文教 学的重 要手 段是读 。课堂 上恰 当运用 读 的方式 教学
为 三个 阶段 :知 之 、好 之 、乐 之 。先说 “ 知 之” :走 进语 文 ,
不抵 触 ,不 反感 ,不 因对 以前 的老 师 、教 材 和考试 的印象 而迁 怒语 文 ;能 如此 ,方 可初 尝语 文 的甘 霖。再说 “ 好之 ” : 日 日
操 习 ,用心 投入 ,不懈 怠 ,不 放弃 ,不 因外 界干 扰 、其他 学科
一
化 ”的这 一 内涵 ,才 能体会 作 者对 于传统 的 “ 胡 同文化 ”复 杂
的思想感 情 ,品 出 “ 再见 吧 ,北京 胡同 ”所蕴 涵着 的 汪曾祺 特 有 的感情 。学 生 习得 了分析 问题 的 方法 ,让学 生 到现实 生活 中
、
去 寻找 当地 的建 筑 ,生 活习惯 等等 所包孕 的传 统 文化 内涵 ,给 学 生提供 研 究 的课题 :茶馆 文化 、饮食 文 化 、农 家乐 文化 … … 让 语文 课 堂教学 延伸 到课 外 ,延伸 到生 活 中。还 可开 办学生 喜 欢 的讲 座 , 举 办 学生 喜 爱了 的语文 课堂 活动诸 如 课本 剧表演 , 诗 歌 朗诵 ,演讲 比赛 ,辩论 会等 ,学生驰 骋 于开 放的 语文教 学 中 ,享受语 文带来 的快 乐。 2 、灵 活处 理教 材 内容 ,使学 生 在不 断 思维 中轻松 地 提 高 语 文素养 用活 教 材 内容 ,关键在 于教 师 ,教 师 应与 时俱进 ,不 断学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_1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在小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好奇善思的特点,怎样积极挖掘教学中的内在因素,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结合农村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
1 更新教育理念现在,新课程在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在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这些,都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呼唤、激发、赏识、鼓励学生成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新目标的要求,还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敢于创造,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真正把一篇课文内容学懂,教师首先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气氛。
课前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每个人尽快地投入角色。
这就是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自然的表情和本身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和激励学生。
更重要的是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穷人》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角色,把课文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积极参与,既学习了知识,又展示了才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很好。
3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
因而,教师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该是严父,及时纠正,绝不姑息迁就;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应该是慈母,耐心帮助,无微不至;学生有进步或有煩恼时,老师应该是医生,对症下药;学生痛苦与高兴时,教师应该是知心朋友,同喜同悲。
只有有了这不同的身份,学生才能向老师坦露胸怀,这样课堂上的气氛才会轻松,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情境中完成任务。
4 语文教学还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新课标要求,“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把利于比较,有利于多元解读,有利于师生对话的内容科学地组织起来,都是很好的思路。
三“策略”寻觅三“感觉”——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之我见
数 学 生肯 定 难 以较 快 适 应 . 即使 表 面 上看 似 顺着 老 师的 要 求 . “ 但 身在 曹营 心 在 汉” . 这 时 的课 堂 将 如 同安 在 树 上 的枯 枝— — 没 有半 点 生 气 . 际 效果 可 想 而 知 实 如果 这 样 的 话 . 堂气 氛 的沉 闷 . 学 效 率 的低 下 . 课 教 会 使 学 生 觉得 习作 教 学很 无 趣 .觉 得老 师
生 的 知 音
切 身 理解 , 《 天 佑 》 主题 将 詹 的
定 位 于 “ 度 的 民族 责任 感 ” 高 .
聚 智』 寻觅 三 星
炼 主题 的一 大 原则 只有 教者
指 向切 身 理 解 . 深 刻 提 是
在 教 《 子使 楚 》 , 设 了 晏 时 创
“ 重 ” 一 主题 . 免 了 主题 尊 这 避
教 学 的 应 有之 义
一
●■■● ●●●
●■■●●
行 . 而此 次应 时 习作 的机 缘 失 去 就 不 可 能 再 来 . 果 失 去 了. 生便 失 去 了一次 情 智 如 学 敞亮 、 性 张 扬 、 个 自由表 达 的机 会 。 见 , 可 老
师在 这 方 面 要注 意 变通 . 习作 预 案在 一定
与 学 生 心灵 相 通 . 为学 生 的 成 知 音 .从 文 本 中读 出 自己 . 才 有 可能 引导 学 生读 出 自己 例
雷 同 . 实 现 了 教 学 的 深 刻 灵
动 . 现 了教 学 的 核 心价 值 。 体
2 .熟 知 写 作 背 景 .成 为
作 者 的 知 音
生硬 甚 至 无 能 , 师也 会 感 到 困 惑 与无 奈 。 老 其 实 “ 案 ”在 之 后 正 常情 况 下 还 可 以进 预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之我见语文教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果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在我看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布置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交流能力。
语文教学还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比如通过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课业繁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放松和舒适。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轻松的话题和活动,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吸收知识。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比如通过谈论时事、阅读名人传记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
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高中语文内容繁杂,教学任务繁重,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教师需要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适当地引入一些扩展性的知识内容,比如朗诵名篇、解读古诗、分析经典小说等,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增加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积极拓展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
强化实践性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名师教材教法分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之我见》
教材解读及教学实践交流材料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之我见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发挥想象,写一篇“变形记”。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尤其是《花之歌》,我们感受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乐趣。
通过丰富和奇妙的想象,花朵成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
这次习作便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写一写这种变形的经历。
孩子们的想象世界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这次习作的话题对学生来说也许并不困难,难的是把自己的想象组织成文,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出所变形对象的个性特点来。
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既能天马行空地想象,也能有序、有趣地成文。
1.审题指导:“变形记”要求我们发挥想象,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将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否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我们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变形世界的奇趣。
2.思路导航: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写出奇趣来,就要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想象是被情感激起,又受情感支配的。
情浓,想象的空间就越能令人心驰神往。
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冲破事物的表象,写出其与“我”的心情相通的情味。
(1)变形的事物必须是自己熟知的,要根据已有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哦!注意要运用联想的手段: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
(2)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于变形的事物中,让变形的事物成为自己所看、所听、所闻、所感的生活体验的宣泄口,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
3.技法点拨:(1)运用联想的手段: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或者它的反面,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或本质特点,并进行推测想象,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这样才能展现奇特的想象。
(2)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确定的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更加的生动、具体。
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简析
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简析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文学情操和文学修养的关键阵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本文将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析,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和思考,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逐渐淡化。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没有较强的兴趣和愿望,以至于无法主动阅读,也就无法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和情感。
解决之道: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可以通过导读、朗读、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采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
二、教学内容缺乏现实性和趣味性在一些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学内容通常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而这些作品常常远离学生的生活和现实,学生对其理解和接受度有限。
教学内容缺乏现实性和趣味性成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
解决之道: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可以选择一些题材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三、学生写作能力薄弱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和传播速度的加快,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被侵蚀,写作习惯和作文基本功逐渐淡化。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写作能力薄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文章结构混乱、语言表达潦草、思维逻辑不清等。
解决之道: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批改作文、开展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和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进步做 出过突出的贡献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着向学生讲 些 著名 化 学家 在研 究 化 学现 象过 程 中的 奇 闻轶 事 。这样 .一方 面 ,可 以
一
活 跃 课 堂气氛 :另一 方面 。也 可 以极 大地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化 学 知 识 的研 究是 需要 耗 费 巨大 的时 间和 精 的, 因此 ,很 多 化学 家 在 做 实验 的 过程 中都是 废寝 忘 食 的,他 学 习带 来 了便利 ,我们 要 在心 理上 深 深地 感 谢他 们 。在 日常 的 化学 课 堂教 学过 程 中 ,我们 的教师 不 妨 向学 生介 绍~ 些 化 学家 的奇 闻轶 事 。这 样
总结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结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课堂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中,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基本功和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知识点过多。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记忆大量知识点,容易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缺少对知识深入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2.老师主导式教学。
许多语文老师仍然采用教师中心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互动探究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阅读材料单一。
很多传统教材中所提供的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发展。
4.应试化倾向。
当前高考制度对语文科目有较高要求,使得一些中小学开设归功于应试技巧而非真正关注综合素质提升。
5.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常见的语文考核更偏向于机械填空和判断题,并未完全覆盖到语言运用、写作等能力评价。
二、改进建议为了改善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精简重点知识。
通过筛选内容、减少记忆要求,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入互动式教学。
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独立思考,并提供合适引导,以激发他们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
3.丰富阅读素材。
增加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拓宽视野、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阅读发展。
4.综合素质教育。
在传统功利教育外加强对德育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品德塑造和情意陶冶。
5.全面评价体系。
除了笔试形式外,需要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并鼓励进行写作训练与实践活动来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三、总结总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语文课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待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态度来解决它们。
通过精简知识、引入互动式教学、丰富阅读素材、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发展。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描述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教师们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知识点片面突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知识点的片面突出现象。
教师可能过于重视作文技巧或者古诗词背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知识点。
这导致学生只注重记住零散的知识点,而不能够形成系统性的语言素养。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学进程时更加平衡。
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古代文化还是现代写作技巧,都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通过合理地布置任务和练习,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三、缺乏参与感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
教师们往往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更加注重互动与合作。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等形式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此外,在评价和反馈上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缺少课外拓展语文课堂通常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和理解,而忽略了对语言艺术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拓展。
这限制了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全面认知和应用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更多的跨学科内容。
例如,在阅读时可以涉及到历史、科学等其他学科领域,并进行相关讨论;在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理知识进行类比和模拟。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也能够增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创造力。
五、缺乏实践应用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以记忆和背诵为主,忽略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们可能在考试中倒背如流,但在实际写作和表达中却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任务,如写求职信、参与辩论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改革到现在,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仍然存在。
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呢?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一、吃透教材是根本新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开阔了视野,观念进行了更新。
积极响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号召,为了和新课程接轨,教师唯恐被教材束缚,纷纷费尽心机,在教学形式与手段方面不断创新。
于是课堂花样百出,异彩纷呈。
但是由于忽略了深入钻研文本,课堂中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有的课脱离文本,有的课甚至放弃文本。
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着眼于对单个词、句段的品悟、品读,使文本支离破碎而无视文本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本学科活动,导致学科本位缺失。
针对这种弊端,所以我们仍要提出:“钻研教材”。
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潜心研究文本,这是有效教学最基本的要点。
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目前,虽说强调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大多数为“秧田式”,学生面对教师依次而坐,教学仍主要是“师——生”的交流方式。
这种组织形式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分散的个体,又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在多数情况下,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把发言、交流的机会给了那些乖巧听话、“积极响应老师号召”的少数优等生,而大多数学生则沦为“老听众”,没有发言的机会,得不到老师的激励,思维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
针对这个弊端及教学现状,我们采用小组学习和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形式,灵活选择了双马蹄形、同心圆形、w型和双矩形等座位安排方式。
语文课堂有效讲授策略之我见
家孔子早 就这样 告诉我 们。今 天 , 我们
再 次 学 习 《 》 你 有 新 的 体 会 、 的 发 春 , 新 现 吗 ?你 的新 体 会 或 新 发 现 可 以 是 对 一
个 句 子 、 个 短语 、 个 词甚 至 是 一 个标 一 一
心 事 件 , 过 随母 归 省一 钓 虾 放 牛一 戏 通
学理念 、 学 个性 和 教学 风 格 的展示 。 教
生课 外作 业 过 重 、 自由时 空 缺 少 、 理 负 心 担 沉 重展 开 , 诉 学 生 鲁 迅 在 大 半 个 世 告 纪 前 就 喊 出 了 我 们 所 要 喊 的 , 一 定 能 这
赏语 言、 悟 写法 、 情 朗读 的上 好 之 感 感 作 。可 惜 的 是 , 一 学 生 在 小 学 课 本 第 初
人 之 间和 谐 亲 密 的关 系 ,偷 ” 现 了作 “ 表
篇课文小学读 了 、 一再读 的腻烦 心 初
理呢?“ 超限效应 ” 在提醒我 , 春》 《 的教
案设计与其他第一 次学 习的课 文相 比,
应 该 给 学 生 留 更 多 的 空 白 。为 此 , 以 我
有 效讲 授 是 任 何 课 堂 教 学 必 不 可 少 的 , 有 效讲 授 能 极 大 地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主 动 性 , 激 学生 的有 效 学 习 。 刺 问题 是 怎 样 的 “ 授 ” 是 有 效 讲 讲 才
“自主 , 作 , 究 ” 学 习 方 式 指 导 教 合 探 的
学 , 宽 语 文 学 习和 运 用 的 领 域 , 教 学 拓 对
授?怎样 “ 讲授 ” 才能 真正 促进 学生 的
有效 学 习呢 ?
者对 人 生 理 想 境 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渴 望 和 追 求 。 那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教学环节 中限定时间, 就可能会有效地避 免这种现象。合作学习
时 间 的长 短 可 以根 据 讨 论 问题 的难 易程 度 , 以及 学 生对 此 问题 的
认知能力来决定。 如果时间过短, 一再催促学生, 学生无法从容地 进行探 究, 必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时间过长 , 学生就会 出现 东张西望 , 谈论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 。所 以我们可 以根据本 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几次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 尽量做到不该浪
四、 把握教学的进行节奏 , 是达成有效教学的根 本保证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的 实 质 是 在 单 位 时 间 内 获 得 最 大 的 教 学 成
效 。为 此 , 须 优 化 课 堂 教 学 的 时 间 管 理 , 分 发 挥 教 学 时 间的 必 充 综合效用。
因此我们教 师既要将 属于教学 合理运用 的时间尽量提高 ,
f ) பைடு நூலகம் 计 , 化 提 问 。一 堂 课 如果 从 文 章 的开 头 到 结 尾 , 一 巧妙 优 从 文 本 的“ 讲 处 ” 可 衍 生 处 ”大 大 小 小 提 出很 多 问题 , 碰 可 到“ , 东
一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 但在 实施的过
程 中 , 部 分学 生 总 会 在 合作 学 习时 ‘ 小 差 ” 一 开 。如 果我 们 在 这 个
又 要 适 当 掌 握 学 习 新 知 所 用 时 间在 一 节 课 中所 占 的 比例 。慢 条
斯理 的讲解 不可取 , 但节奏过快 也不行 , 那种连珠炮 式的讲解 ,
使 学 生 无 暇 思 考 , 来 不 及 消 化 。 因此 , 定 教 学 密 度 应 以学 生 也 确 的 接 受 能 力 为 前提 。同时 , 课 堂 教 学 中教 师 要避 免上 课 离 题 万 在 里 或 用 语 哕 嗦 等 现 象 。同 样 的 教 学 时 间 ,既 可 以用 于 记 忆 和 理 解 , 可 用 于 分 析 、 合 和 创 造 性 的 学 习 活 动 。但 对 于 每 一 项 的 也 综 学 习 内 容 , 师 要 把 握 好 进 行 的节 奏 , 里 要 快 些 , 里要 慢 些 , 教 哪 哪 都 要 做 到 心 中有 数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将语文知识学习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
通过这样严谨的教学造就优秀的学生。
所以,我认为得大力提倡新型语文教学制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
如果说20世纪的教育改革是宏观地对教育体制框架的构建,那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则是微观地对教学的革新。
而作为我国母语的“语文”,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前行,是目前摆在语文教育界面前的主要任务,毫无疑问,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下是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明确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
1.阅读方面:教师要根据本单元或本篇所要传授的知识,做好启发,当好参谋,巧妙指挥,有意设疑,精心设计思维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读全文,可以读段落,也可以读其中的一些语句;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思考找出问题答案,此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点拨?,把学生引入新知识,新领域,使学生在开辟新境界中遨游、探索,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开发智能,提高思维能力。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平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语文活动中,我也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写作。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应符合学生的个性、思想,可就诗人的一句诗、一首诗来探讨,也可以将诗人的作品综合起来探究,但是绝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感悟。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docx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张晓静河北省邢台市西仓巷小学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
木文主要阐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和窄化理解,“道”与语文教学过程相分离等。
然后根据问题,分析了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学科原因、教师原因,考试评价原因等。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不断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原因问题教育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教学中的“文” “道”关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
然而对语文教学“道”的理解却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的表现有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窄化理解“道”与语文教学过程相分离。
(-)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木的任务,就是从教学生识字、写字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木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学会读书、看图、说话、作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
因而小学语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然而正是程中,忽视了对“道”的过程性和深度性的把握。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独特育人价值的实现。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窄化理解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不断颁布,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
尽管语文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因具有丰厚的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成为间接德育渗透的主要课程,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容易把这种渗透性的德性教育异化,以至于教师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道”狭隘的理解为对学生进行的。
例如一位老师对《鸟岛》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成语。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的理解还停留在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语文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而对于诸如其他审美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则没有进行相应的目标设计和展开。
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
[ 2 ] 巴拉诺 夫等编,李子卓等译 校. 教育学 . 北京: 人 民教 育出版
社,1 9 7 9 .
说等 选文 ,教师可 以运 用演示 法让学生通 过观看一 些视频 实录 来理解 教材 ;对 于知识 点要求牢记 的选文 ,教 师可 以 通过 讲授法 让学生充 分理解 ,运用 练 习法 使学生对 知识点
些浅薄的思考,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 。
认为 ,高效的语文课 堂是指在 常态 的语文课 堂教学 中,通
在 语 文 教学 中,常 常 会 出现 “ 教 师 教 得 费力 ,学生 过教师 的引领和学 生积极主动 的学习 ,在单位 时间 内高效
学得 吃力 ”,双 方都 吃力不讨好 的低 效状态 ,究其 因,笔 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 高效发展。
性 , 但 我 们 的 课 堂 教 学 是 否 存 在 低 效 甚 至 无 效 的 现 象 ? 怎 式 、诱 导 式 的教 学 方 法 。
样才 能让语 文课堂教 学实现最大 化的有 效性 ,使语 文课堂
所 以,如 何 克服 语文 教 学 的低效 ,创建 高 效课 堂就
教 学 活 动 沉 淀 下 一 种 思 维 方 式 和 精 神 ?对 此 ,笔 者 作 了一 成 为 教 学 的 当 务 之 急 。那 么 什 么 是 高 效 的语 文 课 堂 ?笔 者
2 O1 3 . O1
理
上海 师大叶澜教授 认为 ,一 堂好课 的标 准应该是 :有 的教学内容 。再其 次,植入 “ 添 加剂 ”,开拓 相关的课外
意 义 的 课 , 即扎 实 的 课 ;有 效 率 的 课 , 即 充 实 的课 ;有 生 补 充材料 。最后 ,教学 内容 要 “ 学练结合 ”。 “ 学 ”指 教 成 性 的 课 , 即丰 实 的 课 ; 常 态 下 的课 , 即 平 实 的课 … …也 师 的讲解 , “ 练 ”指学生 的i J i I 练 ,其 中包 括回答提 问、提 有人 曾用 “ 大 ”、 “ 深 ”、 “ 快 ”、 “ 活 ” 四 字 诀 ,取 代 出 问题 、 做 习题 。 一 节 有 效 的好 课 ,如 果 课 堂 上 没 有 对 学 过 去 面 面 俱 到 , 繁 琐 僵 化 的课 堂 评 价 标 准 , 即 知 识 容 量 要 生 进 行 “ 练 ” ,那 么 , 再 冠 冕 堂 皇 的 理 由 都 是 借 口 。训 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河 北 省魏 县 北 台头 乡 中心 校 李 建 芬
摘 要 :广大教 师在 课 改浪潮 中扮 演着举 足 轻重 的角色 。正 是 有了他 们 的艰 苦跋 涉、勇 于探 索 ,小 语 教学才 焕发 出 勃勃 生机 ,构 建有 效 的小 语教学 课堂 才有 了 可能 。教 师的成 长催 生着 小 语课堂 的成 熟 与理智 。教 师 成长 的 难点 又在 于观 念的 转变 以 及加 强学 习、
一
、
时 代 需 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 的 学 习 、 思 考
当今 世 界是知 识 经 济的 时代 ,是 各种 思潮碰 撞 激烈 ,知识 更 新 飞速 的 时代 ,教 育 的发 展 变 革 置 身 于 这 个 大 的社 会 环境 中 ,必 须加 快 自身 的发 展 ,才 能适 应 时代 的需 要 ,作为 从 事教 育 的广 大教 师就 应 自觉 加强 学 习与 思考 ,在 纷纷 扰 扰 的表 象 中 去探 寻 教育 教学 的本 原 ,不 断充 实 自己的文 化 内涵 ,增 强 自身 语 文 素养 , 提高 课 堂 教 学 艺 术 ,积 极 构建 有 效 的 小语 课 堂 教
一
主体地 位 ,小语 课堂 教学 才会卓 有成 效 教材 是课 堂 教学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是 教学 的 材料 。教 材讲 的什 么 固然 重要 ,但更 重要 的是让 学生 知 道教 材 是怎 样讲 的 。 我 们 要用 教 材教 ,而不 是教 教 材 ,教材 有 广义 和狭 义 之分 ,狭 义 的教 材 就 是 教 科 书 ,对 教 材 的使 用 ,有 三个 层 次 : ① 尊重 教 材 。教师 细 细地 研读 文 本 ,潜 心会 文把 握 教材 重 难点 ,领悟 作 者 情 感 、编 者意 图,必 要时 还 应对 比读 读 作者 的原文 ,这样 。 才 会准 确 把握 教 材 ,驾轻就 熟 ,深 入浅 出; ② 活用 教材 。教 师在 充 分 尊重 教材 的基础 上 ,根 据 学生 情况 ,大胆 取舍 ,甚 至可 以 调 整教 材 内容 的教 学顺 序 ,确 定教 学重 难点; ③ 创 编教材 。在 充 分 使用 教 材 的 同时 ,教 师还 可 以将 优秀 的 地方 文化 适 当补充 进 来 ,丰富 学生 的学 习 内容 ,拓展 学 生视 野 ,促进 学 生传 统文 化
总结语文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总结语文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语文课是学生在学校阶段非常重要且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本文将总结语文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现状。
二、主体部分1.教材选择和内容安排不合理首先,在语文课堂中,教材选择和内容安排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例如,有些教材过于经典化而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此外,同样可以看到一些地区或学校重视古代文化知识传授而忽视当代优秀作品的引入。
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抵触心理。
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加强教材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并注重选取与年龄阶段、社会背景等因素相符合的内容。
同时,应鼓励介绍一些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并通过当下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和写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其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这样的课堂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并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为了改进这种情况,我建议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分组合作、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
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增加互动和探索性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评价方式单一、偏重记忆再次,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和偏重记忆而不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问题。
很多时候,评价依据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和文学常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这种评价方法无法全面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教师在评价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
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式的作业或探究性实践活动,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口头表达、书面作文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解读之我见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一元解读太过强调标准与统一,使学生思维僵化,语文失去灵性;新型多元解读则可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可是在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盲目地追求多元解读,而导致解读异化。
为此提出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辩证统一的看法。
【关键词】问题解读多元解读一元解读辩证统一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新课标下学生与老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应该是自主探索与主动引导相结合。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课堂上问题研讨便成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棒。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作为反映生活的文学也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学生更是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
例如小家碧玉是美,大江东去是美,晓风残月亦是美,霸王自绝亦美。
如果我们太过强调标准与统一,那结果会使学生思维僵化。
语文失去了灵性,阅读没有了激情,写作也成了负担。
多元解读打破了传统的一元解读。
解放了学生,活跃了课堂,培养了发散思维。
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解读应是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辩证统一。
一、阅读过程中一元解读的需要与多元解读的必然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教育特点时,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
特体验。
”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在解读文本上,发生了由过去按照标准答案的一元解读到现在倡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沟通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
语文教学对文本的学习既需要体现读者个性的多元解读,也需要尊重和还原作者的创作主旨的一元解读。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有多种因素介入的复杂的动态活动过程,既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新的意义的动态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地逼近和再现作品本
来意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的单一性,决定了阅读过程中一元解读的需要与趋势;而阅读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阅读过程中
多元解读的必然性。
二、阅读过程中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辩证统一
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不是脱离文本中心。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管是一千个还是多少个,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麦克白或李尔王。
在多元解读的“大旗”之下,有些人抛开了语文教学是围绕文本的教学这一中心,不去引
导学生理智地与文本交流,接受文本熏染,而是离开对文本正确的
研读去追求所谓的个性阅读、独特体验。
更有甚者把语文教学看成了徒有虚名的“思想跑马场”,使教学过程中本应该担负的语文能力训练与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任务大打折扣,忽略了学生主体的真
正精神参与和心灵体验。
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探究,与一般的生活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争鸣不同,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心理
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它总是反映着作者特定的对人生、自然、社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
这种特定的“定型化”是读者改变不了,也不能随意试图去改变的。
曾经有教师在上《变色龙》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文中的奥楚篾洛夫?”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其中有个学生提出较为欣赏奥楚篾洛夫这种适应社会环境的生存本领。
授课教师停顿数秒后依然肯定了学生这种新奇而大胆的观点。
可是我们真的能够欣赏此人吗?真的能够因为学生言之有独特理由就肯定吗?不!楚篾洛夫这种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本领,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赞同学生,也就成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的人,完全背离了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初衷,更为糟糕的是从此模糊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误导了学生。
多元解读应该在教师积极主动的引导下进行。
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我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发的分为男女两组相互提问效果不错,他们的问答有这样几个经典现摘录如下:
1.假如你是木兰的父亲,你让女儿代你从军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你不羞愧吗?
答:我不羞愧!面对外敌入侵,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
可是我老了,那就送女儿去为国效力。
我为什么要羞愧?我骄傲啊!
2.假如你是木兰她母亲,你会舍得女儿奔赴沙场,抛头露面吗? 答:虽然我心痛,我担心,但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我依然送她
出征保国!
3.假如你是和木兰是同伍的军士,当你看到战功赫赫的木兰是女
的后,你不羞愧吗?
答:是有点,但是,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红花也有绿叶。
我也为国家尽力了,我同样感到自豪。
4.假如你和木兰一样的境遇,你能和木兰一样吗?
答:为了父亲,为了国家,我义无反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假如木兰是现实中的女孩,你会娶她为妻吗?
生1答:我会!孝顺,勇敢,聪敏,这样的女孩能不要吗?
生2答:我不知道,这毕竟是假设,我现在还不知我要什么类型的。
生3答:我不敢,她太伟大。
我只能仰视!
生4答:我要和她做朋友,我敬佩她,只是敬佩而已。
从他们的问答中自然体现了他们的感悟,看出对木兰形象的认识已非常深刻、到位。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其实应该正是读者与作者间无法彻底消除的“隔膜”和“距离”所产生的一种解读过程中的无可奈何的现象。
在作者自己的心目中,“哈姆雷特”其实只有一个。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性的组织课堂讨论,要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培养创新思维。
让学生明白,解读首先是一种对文本及其作者的认同,寻找作品的最基本的含义,领悟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得到情与理、内容与形式的熏陶。
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反复阅读与思考,从他人不同的角度,读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的“多元解读”才有意义。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读出多元,而是能把一元读出来,多元总是在一元基础上产生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含义
都没有理解,又怎么能奢谈进行多元解读呢?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反复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探究体验方向,由多姿多彩的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多元解读逐渐向具有意义上的共同指向性的一元解读无限逼近,最终到达两者的和谐辩证统一。
三、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共存共生品味文学之美
当我们明确了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辩证关系,再认真审视回顾一下在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教学中的确开始出现一些未正确理解把握好多元解读的现象。
为此,我们应该科学辨证地看待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共存共生关系,避免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学生、文本、教师,我们的课堂在他们的对话中游走,总会呈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观。
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在学生多元解读与文本价值取向这两极之间追寻张力,梳理其中的教学规则和应对策略,成就教学智慧。
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品味生活之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