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意识的觉醒和执着追求》——浅析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汇编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汇编1.《诗经》中的弃妇形象2.《诗经》中的负心汉形象3.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形象4.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形象5. 唐代侠义小说的流变及成因6.《三国演义》赵云的形象7. 宋江性格的悲剧性8.《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9.《长生殿》故事源流考10.《红楼梦》中老婆子的形象11. 三言二拍中的媒婆形象12. 薛宝钗的交际艺术13. 袭人的交际艺术14. 林黛玉交际艺术的得与失15. 王熙凤的交际艺术16. 曹操的管理艺术17. 诸葛亮的管理艺术18. 徐州琴书研究19. 徐州餐饮行业门头楹联研究20. 徐州旅游景点楹联研究21. 白居易与徐州22. 韩愈与徐州23. 徐州唐代节日民俗考24. 徐州宋代节日民俗考25. 徐州明代节日民俗考26. 徐州清代节日民俗考27. 贺铸在徐州诗歌创作考28. 试论柳永歌妓词29. 试论柳永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0.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31. 试论李清照词的动态美32. 试论苏轼词对辛弃疾的影响33. 试论苏轼的和陶诗34. 试论辛弃疾词中的英雄形象35. 试论关汉卿《救风尘》中周舍的形象36. 试论元杂剧中“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影响37. 试论元杂剧中“水浒戏”对《水浒传》的影响38. 试谈“崔莺莺故事”的流变39. 试谈“昭君故事”的流变40. 试谈“秋胡戏妻故事”的流变41. 试比较元杂剧《豫让吞炭》中的豫让与《史记》中的豫让42. 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43. 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44. 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45.《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46.《水浒传》中对女性形象与女性价值的曲解47. 论《儒林外史》中的名士48. 论《聊斋志异》中的冤狱奇案49.《桃花扇》的主题意象50. 论“梅村体”的叙事成就51.《牡丹亭》对“至情论”张扬的时代意蕴52.《水浒传》宋江形象悲剧结局的文化辨析53.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审美艺术54.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精神55.《红楼梦》中的“石”与“玉”56.《桃花扇》的结构艺术论57. 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58. 试论《水云楼词》的末世情调59.“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60. 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61. 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62. 论高启诗歌的拟古倾向63. 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64.《水浒传》与侠文化研究65. 论李东阳与“茶陵诗派”的风格特征66. 论明代中期的复古运动67. 论张岱小品文的生活化与个性化特色68. 晚明小品文的审美价值研究69.《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谈70. 论汤显祖的至情论与传奇创作71. 论纳兰词的意象72. 论纳兰性德词的艺术风格73. 宋代女性涉酒词情感研究74.《西游记》孙悟空形象反叛精神的再认识75. 始信英雄尽有雌——秋瑾和她的爱国诗词76. 论徐渭的杂剧77. 试析韦庄词的艺术特色78. 论温庭筠浓艳词风及形成原因79. 鸳平紫袭论析80. 四春的象征性与《红楼梦》的主题81. 论柳永词中的功名意识82.《瘦鹤轩词》初解83. 明代妓女词人研究84. 从乾隆皇帝御制诗探求其审美情趣85. 徐灿诗词中体现的家国情怀86. 论苏轼词风格的多样性87. 从歌妓词与赠妓词看宋代歌妓的卑贱地位88. 宋代女子绝命诗词研究89.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90. 宋代歌妓词研究91. 唐传奇中的豪侠小说研究92. 论“唐传奇”和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93. 论“二拍”中的僧侣形象94. 生相依,死相随——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人鬼恋”题材作品比较95. 从新出土墓志看唐代文人96. 从出土墓志看唐代女性处境97. 浅探唐代女性的思想信仰分流——以唐墓志为基础98. 论李贤太子之死99. 唐代文人乔崇敬墓志考100. 从墓志看唐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101. 从出土墓志看古人的内外兼修102. 论徐州饮食文化103. 孟师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孟子思想的发展104. 唐代徐州著名文人考105. 从彭城女性墓志看唐代女性婚姻观106. 浅议墓志中的作伪现象107. 从出土墓志论唐五代科举对婚姻观与名利观的影响108. 关于中国古代与现代胎教的研究109. 从墓志看唐代女性佛教信仰和特点110. 从刘姓看古代徐州姓氏111. 唐代天宝年间徐州刘姓人士探究112. 从出土墓志看唐代妇女的宗教信仰113. 从出土墓志看唐朝宫人的命运114.《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和《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考论115. 常州市明遗民考116. 李蟠诗文集笺注117. 阎尔梅《陕西集》笺注118. 阎尔梅《河南集》笺注119. 中国古代爱情题材解析120. 从《陈州舂米》看看“清官信仰”121. 对青蛇形象的探讨122. 论传奇爱情的流变123. 李娃与霍小玉人物形象比较124.《太平广记》中唐代女子的经商活动125.《太平广记》中唐代鬼恋小说的女性形象126. 就《枕中记》浅谈唐小说中的寄梦人生127. 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婚恋爱情128.《太平广记》狐类小说研究129. 从《太平广记》看龙的意象130. 略论《太平广记》中唐代人仙婚恋小说的世俗化倾向131.《太平广记》中神仙形象的流变132.《太平广记》与唐扬州城市文明133. 两种《三元记》比较134. 唐代爱情传奇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135. 苏轼徐州行实考136. 白居易《燕子楼》诗考辨137. 我校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现状考察138.《浣纱记》传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139. 白居易与关盼盼之死的调查140. 李白作品书迹本考论141. 苏轼诗文书迹本考论142. 杜甫作品书迹本考论143. 明清时期《世说新语》续仿作品繁荣原因研究144.《西游记》中诗词研究145.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酒文化146. 苏辛艳词比较147. 复词运用与婉约词风148. 宋代女冠词研究149. 柳永与晏几道妓情词比较150. 苏州作家文征明家族诗论研究151. 常熟作家冯复京父子诗论研究152. 王建《宫词》的艺术成就153. 宋词兴盛探源154. 宋词衰微探源155. 宋词兴盛与衰微的内在原因156. 唐宋词对当代流行歌曲的影响157. 宋代文人对歌妓的情感梳理157. 爱情意识的觉醒与执着追求——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159. 美学境界的新开拓——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160. 温庭筠、韦庄词的不同表现手法161. 从李煜词看其悲剧性格162. 试论两宋时期男女登楼词(楼意象词)的不同情感指向163. 词人笔下的歌妓形象164. 论柳永词女子形象165. 论朱淑真词的爱情意识166. 论李清照词的爱情意识167.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与朱淑真怀人词比较168. 句子长短与词的表情关系169. 用韵疏密与词的表情关系170. 欧词描写女性的三种模式171. 宋词与唐词特色异同论172. 宋词小序论173. 晏殊与柳永词的夕阳意象比较174. 论宋人对秦观词的评价175. 唐宋词中的“闲愁”176. 二晏词主题比较研究177. 苏轼爱情词分类解读178. 从苏轼词看其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179. 直抒胸臆,纯任自然——从苏轼的诗词文看东坡的人格精神180. 悼亡妾、亡妓词的心理探源181. 悼亡妻、亡妾、亡妓词之比较182.《唐雎不辱使命》逻辑与语言分析183.《邹忌讽齐王纳谏》逻辑与语言分析184.《信陵君窃符救赵》逻辑与语言分析185.《过秦论》逻辑与语言分析186. 明代《水浒传》评点的比较研究187. 中国古代叙事中的幻想母题比较188. 中国古代叙事中的悲剧意识比较189.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批评个例研究190. 论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中对于叙事意境的阐释191. 论《聊斋志异》中的死亡意象192. 李商隐诗中梦的意象193. 浅析李商隐诗中感情的流露194. 试论晏殊词中的生命意识和人生哲理195. 求真向善----王国维论“花间”。
情韵深长 凄怨感人——论温庭筠思妇词的思想意义
飘烟 一 尺候 ,麝 脐 龙 髓 怜娇 饶 ” 的句 子 ,其 格 调 就 显 低俗 , 色彩 也 浮 靡迷 离 ,甚 至 被疑 为艳 情 之 诗 。温 庭 筠 的这 些 词 实 际上 反映 出作 者作 为一 个 封 建贵 族 知 识 分 子 , 以及 作 为 一 个
落 魄文 人 思 想 上庸 俗 浮 华 的一 面 。不 过 , 词人 在 诸 如 此 类 的 创作 中 ,也 并 未完 全 以 欣 赏 女子 的声 色 姿容 为 目的, 也 未 都 以狎 玩 的 态度 去摹 绘 图 画妇 女 ,词 作 情 思 幽渺 ,意 境 悠远 , 不仅 展 现 出 了女性 的美 好 容 颜 ,而 且 有 着 流 动不 定 的意 识 指 向和 隐晦 含 蓄 的 思想 内涵 。这 恰 恰 是 那 个灯 红酒 绿 、醉 生 梦 死 的 社会 ,人们 颓 废 矛 盾 心 理 的一 种 自然 流 露与 真 实 写 照 。 不过 在 温 词 中 ,纯 粹 内容 空虚 的作 品 其 实 并 不 多见 , 多 数 作 品不 仅 艺 术 造 诣 高 深 ,而 且 思 想 境 界 也 不 可低 估 。 闺情 绮怨 是 温 庭 筠 思妇 词 的 侧 重 点 。其 中 , 最 引人 注 目 的是 那 些 佩 带 金钗 玉 风 ,居所 富丽 堂 皇 的娇 女艳 妇 。词 人通 过环 境 与 情 态 的描 写 ,将 笔触 深 入 到 人 物 的 内心 世 界 ,在华 贵 的外 表 下面 ,鬓 云美 目之 间流 淌 着 鲜 为 人 处 缠 绵 的 相思 愁 怨 。他 的 这 首 《 漏 子 》 就 具有 一 定 的代 表 性 : 更
— —
论 温庭 筠 思 妇词 的 思 想 意 义
。戴 光 明
温 庭 筠 是 我 国晚 唐 文 人 中第 一 个 专 力 于 “ 声 填词 ”的 倚 名家 ,对 五代 以后 词 的 发展 产 生 了重 大 影 响 ,被 誉 为 “ 间 花
温庭筠诗词赏析
温庭筠诗词赏析温庭筠诗词赏析意象是产生诗词意境的基础。
温庭筠在对意象的选择性运用中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意境,表达主人公的情意和感受真实贴切,词作所选意象色彩斑斓、浓艳绮靡,构成了以思妇为中心的意象群和自然山水意象群,两大意象群的组接始终贯穿思妇之情,虚实相生,兼长并美。
透过《菩萨蛮》十四首力求从意象的角度对温词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温庭筠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键词温庭筠意象虚实情一引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审美评价。
意象,作为产生诗词意境的基本要素,是词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复合体,它是词人为了表现某种内心情感,通过精心的选择 , 提炼客观物象,加工后而形成的有特定情感意义的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简言之,即是寄意于象,以象尽意。
如果把一首词的意境比喻为一座建筑物的话,那么意象就是构成建筑物的砖石。
高妙的词人总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细致的观察体验,精心的选择出适合于他表情达意的艺术表象,创造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意象,以组合成为一个真实生动,含蓄蕴藉,引人无限遐思,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境界。
前人论温词,或谓“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
”或谓“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美不出乎绮怨。
”诸如此类,皆与作者善于选择意象,以创造独特的艺术境界密切相关。
“温庭筠者,太原人,本名歧,字飞卿。
能逐管弦之音,为侧艳之词。
”他是晚唐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古人誉之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开创的以侧艳为主要特色的花间词风代表了当时整个词坛的创作倾向和审美趣味,成为当时文人作词纷纷追摹学习的典范,词作影响深远。
温词有富贵气,也有华丽之色,但绮而不俗,类似邓丽君的歌,含蓄委婉,雍容华贵,哀而不伤,蕴着浓的化不开的幽幽之情。
有趣的是邓丽君的歌也曾被归入“靡靡之音”的艳曲,《菩萨蛮》的意境类于《在水一方》或《南海姑娘》,《梦江南》好似《船歌》(《星星索》),《更漏子》则可比《何日君在来》。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作品而言)6、作品分析7、某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8、西方现代文论在某作品中的运用及分析(包括: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的运用)9、试评方方小说10、试评池莉的小说11、试评先锋派的文学12、当代文学与现实主义13、论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14、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15、通俗文学漫谈16、试论情感在文学中的作用17、儒道文学观之比较18、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19、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20、知音的审美赏评方法21、试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22、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23、明代“真诗在民间”的提出及其影响24、中国古代风格论概述25、说“意境”26、也谈无言之美——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开去27、试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28现实主义新论29现代主义新论30、优美的实质与特征31、崇高的实质与特征32、中西悲剧结局的心理效应33、贾宝玉性格的深层心理因素34、“意境”与“典型”的比较研究35、中西悲剧观比较36、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研究37、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38、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论39、论审美距离40、审美共鸣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研究41、自然主义新探42、简论形式美43、略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风格44、自然美的欣赏及其美育价值45、审美知觉的特点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46、美的规律对现代生活和艺术的启示47、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8、简评现代文学中的隐瞒化倾向49、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50、中西文艺批评方法比较二、语言文字方向1、“说文解字”与汉字规范2、古人用字现象分析(通假、古今、异体、通用字)(可以某一古籍为例)3、古典文献简体转繁体的注意事项4、汉字简化的历程5、成语语义演变析(案例分析,如“水落石出”)6、词语羡余现象研究7、词语考证(如复音词)8、“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9、在语音规范中旧读音应如何处理?10、判断句研究综述11、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12、元杂剧“得”字补语研究13、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14、用典与诗词赏析15、元杂剧的修辞特色(比喻、引用、夸张、对偶)16、影视剧(历史剧)台词字幕错误分析17、新闻标题格律研究18、语文教材、教参文言文注释评析(商榷)19、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通假字”辨析20、方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2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22、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示:一般语文教学存在重写作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做过哪些尝试,效果及规律)2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24、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25、人民日报(或其他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提示:搜集报中字、语、句等语言失误现象并进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较有影响的报刊搜集材料进行分析)26、广告理论与创造三、古代文学方向(一)1、论《山海经》的生命意识2、论中国原始神话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派3、论中国原始神话的生殖崇拜4、论中国原始神话的审美5、论中国原始神话中的宇宙意识6、论中国原始神话对自然界秩序的认识7、论原始神话中的初期社会矛盾8、论“女娲补天”神话与《红楼梦》补天神话的承传、异同关系9、论原始神话中的男女性别关系10、论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地理的关系11、论《诗经》中的个人抒情形象1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意识1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与美人或才子与佳人关系论14、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论15、中国古代文学中某一作家作品的审丑16、中国古代文学中某类作品的处理悬念17、论《诗经》作品的朦胧美18、论《诗经》中作品的悲剧性色彩19、论《诗经》的情爱描写20、《诗经》的艺术表现或语言表达新探21、《楚辞》中《离骚》、《九歌》、《九章》等具体作品的艺术表现22、先秦神话的人神关系论析23、《山海经》神话的艺术幻想2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分析25、花木兰形象与中国古诗中的女中豪杰形象的关系26、罗敷是民间女子吗?论罗敷形象的社会意义27、木兰形象与罗敷形象的文学比较28、刘勰《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在意象、想象、篇章结构等某一具体上的比较29、《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具体篇章或某类文章的风格论30、《史记·酷吏列传》论31、《史记》的悲剧美或喜剧性或英雄人物的类型分析32、论项羽的悲剧33、《史记》的个性化语言34、《史记·刺客列传》论35、《战国策》的策士形象论析,或《战国策》的策士说辞的艺术技巧36、《左传》的战争描写论析37、三曹代表诗作风格比较论38、贾谊《过秦论》或李密《陈情表》的艺术表现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9、《世说新语》代表作品论40、《世说新语》中的名士风度论41、李白、杜甫代表诗作艺术风格比较论4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人生意识论或人与自然的关系论43、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多家诗作比较或承传关系论析44、诗佛王维诗作的佛影45、王维“诗中有画”诗作的绘画构图论或色彩调配论46、论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家的群体风格(以代表作为例)与个性差异(以代表作为例)47、唐代“三李”诗作的异同比较48、山水诗作的艺术描写:从汉魏诗作到唐代诗作49、“小李杜”诗风异同论50、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51、李商隐朦胧诗与现代朦胧诗的比较52、苏东坡、辛弃疾代表诗作艺术特色异同论53、李清照诗词中的豪情与柔情54、陆游诗中的壮志与恋情55、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及其艺术表现56、白居易诗中的山水描写57、白居易诗中的平民意识58、元散曲某一代表作家的作家流派论析5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辩论技巧研究60、《三国演义》中的智慧思维61、李白的诗与酒62、宋诗的议论化或散文化论析63、《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该出手时就出手”64、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或喜剧性)或猴性与人性65、孙悟空(或猪八戒)形象反映的封建社会的农民意识66、潘金莲:从《水浒传》到《金瓶梅》67、《红楼梦》的各种人物形象分析(择一即可),或某一情节的艺术表现分析68、《红楼梦》中代表女性的内美与外美的联系分析69、女性化的贾宝玉及其社会意义或文学意义70、《聊斋志异》中女性与狐性或野性71、明代唐宋派的诗文成就与文学主张72、元杂剧某一典型人物分析或艺术分析73、论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74、论王维与泰戈尔诗作的比较75、论艺术的快感与美感76、论中西文艺批评方法的异同77、古今武侠小说承传关系略谈78、历代题画诗论(或某一问题)79、历代咏史诗论(或某一问题)80、历代怀人诗论(或某一问题)81、历代怀古诗论(或某一问题)82、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某一问题论析83、论历代六言诗的代表作家作品84、唐传奇或宋话本的某种、某类作品论析85、宋词的某一作家作品或某一问题的论析86、柳永的慢词论析87、宋代慢词的作家作品比较88、宋词的分格—或豪放或婉约或清空或典雅或清殊或旷达或滑稽的分格论析89、宋词与唐词在写作结构上的异同论90、宋词与唐词特色异同论91、元散曲的某一作家作品论92、文天祥诗文作品论析93、论龚自珍或魏源及其作品94、论曾国藩的诗文95、历代民歌的某一问题论析96、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某一作家论97、中国美学史的某一美学家的美学思想论98、中国古、近代文学史中的任一作家作品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各类体裁的任一问题)99、中西艺术法度论100、中西艺术想象论101、中西艺术意境论102、中西艺术趣味论103、中西诗画异同论104、中西文学中审度意识比较105、中西文艺批评的主体性论析106、中西文学起源论107、论艺术辩证法:形与神、虚与实、意与境、藏与露、隐与显、情与景等(二)1、恣肆奔放纵横开阖——简论李白诗抒情特色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追求在诗歌中的表现3、继三百篇余绪创一代新风——论杜甫诗歌议论物法的运用4、大漠空秋奇情逸发——简论高适的边塞诗5、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论白居易的讽刺诗6、惨痛的亡国之哀深沉的人生体验——李煜词简论7、爱情意识的觉醒与执着追求——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8、执着缠绵刻骨铭心——论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9、美学境界的新开拓——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10、生命意识的悲歌及对渐变的感悟——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1、旷达的襟怀深情的慰勉——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2、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论苏轼对词内容的开拓13、才情个性——苏轼歌咏自然诗歌简论14、新奇警策深刻精彩——论苏轼哲理诗(论苏轼的议论)15、幽迷凄婉微妙含蓄——简论秦观词16、灵魂精华——论永安词中的“愁”17、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黄庭坚诗歌主张及其实践简论18、简论稼轩词之豪放风格19、稼轩词中的议论和用典20、苏东坡、辛弃疾农村词比较研究21、催刚为柔刚柔相济——论稼轩婉约词22、所有小说、戏剧、传奇等(可作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结构分析等)(三)1、先秦寓言的艺术论2、儒家散文的人生理想3、儒家散文的艺术范式4、庄子散文的人生意义5、道家散文的模糊美6、法家散文的冷峻美7、先秦散文的外交辞令综述8、先秦历史散文的审美特征9、周邦彦词的史性论纲10、辛弃疾词发微(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内容:哲理、宗教、旷达等)11、宋词的“南方色彩”论略12、宋词鉴赏模式论纲13、宗教词初探14、张炎《词源》简论15、李清照《词论》的简论16、王国维《人间词话》窥略17、台州词发微18、唐代古文家传记文学研究19、晚唐传记文学研究20、传记理论研究21、唐代散文研究22、李渔小说研究23、李渔戏剧研究24、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四)1、如何评价唐代边塞诗?2、论唐人七绝的艺术成就3、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4、论中晚唐咏史诗的美学特征5、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6、试论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7、李贺诗歌对唐诗风格转变之影响探索8、试谈建安诗歌中的山水景物诗9、陶渊明诗歌中的玄风理趣10、南北朝乐府不同论11、大小谢山水诗不同论12、读元杂剧中水浒戏思想和艺术13、论宋代的爱国诗14、汉代楚歌诗简论15、《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16、论《史记》史传文的艺术价值17、论晚清宋诗运动18、对“同光体诗”的评价19、论晚清“中晚唐诗派”的诗20、王鹏运诗歌论21、论晚清“诗界革命派”的诗22、论谭嗣同《莽苍苍斋诗》23、元杂剧研究(可在其中定小题)24、论范成大的使金诗25、论辛弃疾词26、试探江西诗派27、论陆游的爱国诗28、谈谈《水浒传》中的招安29、试谈《西游记》主题30、《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31、《红楼梦》人物论(可任选其中一个人物)32、论《左传》的成书时代33、论司马迁的世界观34、汉赋的艺术价值35、谈《诗经》中的爱国主义诗篇36、论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37、论建安诗歌为我国抒情诗发展奠定了情景相生的基本特征38、论建安诗歌由质朴趋向华丽的发展39、曹操诗歌如何描写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40、论曹丕诗歌的语言特色41、论曹植的宴游诗42、论阮籍《咏怀诗》的言、象、意43、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想象44、论陶渊明的《饮酒》诗45、论陶渊明描写动乱现实诗歌的艺术特色46、论陶渊明散文和辞赋的艺术特色47、论中古诗歌词藻、偶句典故和声律的发展48、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性49、试论李白与魏晋风度50、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手法51、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特色52、《花间集》作者群的心态分析53、论温庭筠、韦庄词风格的异同54、李煜词的抒情特征55、唐传奇中的妇女形象及唐代知识分子的婚姻理想56、苏东坡词抒情艺术探讨57、辛弃疾登临词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58、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59、论李清照的深层苦闷60、二晏词比较61、论柳永词的铺叙艺术四、写作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论写作模式3、论写作灵感4、论写作想象5、论张抗抗小说的艺术特点6、论文章的开头艺术7、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与虚构的区别8、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异同9、散文的纪实性与虚构问题10、黄宗英报告文学研究11、从《论孙超现象》(《文汇》86年第12期)或其他作品看陈祖芬报告文学的语言特色12、试论琼瑶小说《在水一方》的写作特色13、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14、试论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15、分析高晓声或王安忆的短篇小说16、浅谈近几年来报告文学的艺术进步17、评《芙蓉镇》18、论陆地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9、长篇小说《劫波》的结构艺术20、论新诗的音乐美21、论诗歌的意象22、论小说的抒情趋向23、论童话的假定性和逻辑性24、论儿歌的艺术特色25、为何短篇不短26、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27、谈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28、论唐传奇与中国短篇小说的关系2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30、试论小说的叙事艺术31、试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32、论散文的“散”33、论《唐山大地震》的思想艺术成就34、童话的意境35、论写作的自我意识36、谈文章的结尾艺术37、略论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38、论诗歌的音乐美感39、散文的真实性刍议40、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41、从《笑》看冰心早期散文作品的艺术风格42、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43、论文章标题的艺术魅力44、诗歌的音乐美感45、论冰心的散文艺术特点46、论诗歌的象征47、小说的时空艺术58、论小说模式五、现当代文学方向(一)1、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言说——前期丁玲作品诠释2、现代文学中被放逐的一支——鸳鸯蝴蝶小说艺术品格论3、《故事新编》叙事特征4、一个被遗忘的女子——时评梅论5、穆旦乡土诗歌的主题构成6、鲁彦小说的文化诠释7、陆蠡散文审美品格论8、现代情绪的古典包装——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9、丰子恺散文综论10、中国都市文学现代与当代之比较11、中国乡土文学现代与当代之比较12、海派研究13、俞平伯创作研究(二)1、鲁迅作品研究(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如《鲁迅小说艺术的独创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等)2、郭沫若作品研究(要求如上)3、茅盾作品研究(要求如上)4、艾芜作品研究(要求如上)5、觉新——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6、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7、试论祥子与虎妞的形象8、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9、评《雷雨》中周朴园对待萍的怀念10、《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11、《雷雨》主要戏剧冲突之我见12、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1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14、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15、莎菲女士之我见16、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17、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18、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9、论莫言的小说20、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21、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22、论《凯旋在子夜》23、论琼瑶的小说24、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25、论《鸡洼窝人家》26、论《棋王》27、论老舍的戏剧观28、论张贤亮的小说29、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30、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31、论舒婷的诗歌创作32、论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33、谈莎红的抒情诗34、论秦似的杂文创作35、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36、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37、李准的小说创作38、秦牧的散文特色39、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梁生宝、武耕新研究41、闻捷诗歌研究42、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43、论《钟鼓楼》44、论《北方的河》45、论王安忆的小说46、论高行健的探索剧47、论新诗潮48、论北岛的诗49、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50、论王蒙的小说51、港台文学研究52、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53、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54、论柯岩的创作55、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56、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57、论刘绍棠的小说58、论刘索拉的小说59、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60、周梅森小说论61、方方小说论62、第三代小说家研究(余华小说论、苏童小说论、格菲小说论等)63、新生代诗歌论64、金庸小说论65、席慕蓉现象研究66、论谌容的小说(三)1、现代文学作品品格论(择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进行症候式的分析和系统化的认论述)2、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读(运用文学批评新方法,以新思维和新视角重读某一作品)3、现代文学作家创造论(重在考察、探究某一作家的主体精神结构及创造力)六、外国文学方向(一)1、试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的艺术成就2、试论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特征3、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妇女形象(一个或几个均可)4、试论《伪君子》的人物形象或艺术特征5、试论《阴谋与爱情》的政治倾向性6、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7、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对照艺术原则8、试论《哈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9、试论雪莱长诗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0、试论巴尔扎克人物描写的个性化11、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12、试论易卜生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13、试论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4、试论《死魂灵》的讽刺艺术15、试论《怎么办》中的“新人”的形象16、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17、试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8、尼洛夫娜形象的典型意义19、《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20、试论泰戈尔后期政治抒情诗的思想意义21、莎士比亚戏剧的心理描写手法22、斯丹达尔与意识流23、巴尔扎克的环境描写24、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意义25、斯丹达尔笔下的贵族女性26、中西作家比较(如论惠特曼与郭沫若的诗作比较等)27、中西作品比较(如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比较等)28、中西文学形象或主题等的比较(二)英美文学部分:1、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探讨2、关于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谈温庭筠词女性化品格
谈温庭筠词的女性化品格温庭筠是《花间词》的一个重要作者,有“花间鼻祖”之称,在词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词人。
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对于他的词历来也有很高的评价。
如果我们仔细去读他的词,就会发现其内容几乎都是在描写女性,描写精致华美的女性生活。
温庭筠的词具有女性化品格是因为温庭筠被选录在《花间集》里的作品几乎全是取用了女性题材。
如,《菩萨蛮》十四首和《更漏子》六首都为表现宫女、思妇、歌伎的生活和情怀。
以《菩萨蛮》第一首来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写一个女子,先写她未起床之前的睡态很美,是如云的鬓发遮在雪一样的香腮上,还描写了她房间里的摆设是“金明灭”,接着写女子起床了,起床做的事情是画眉,然后慢慢井井有条地化妆梳头。
完了之后再拿出镜子,前照后照,人面桃花相映红,十分美丽了,低头看见新衣服上都是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自然而然引起了形单影只的幽怨。
作者没说,但是读词的人读得出。
作者以无比的细心和耐心来描写一个美艳、孤独、慵懒、无所事事、自矜自怜的女性形象。
如果说温庭筠的词的女性化品格表现在他以女性题材为主的话,那么,还是流于表象化了。
温庭筠词的女性化品格不仅仅体现在女性化题材上,还在于他填词的时候采取了女性化的口吻。
以他的《梦江南》一词来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谭献在《词辨》里说这首词“犹是盛唐人绝句”,也可看出这首词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
如果说上面所举的《菩萨蛮》一首,填词人还停留在一个旁观者的叙述角度,那么这首词词人则是进入了内里。
仿佛词人就是这个望夫的商妇,结合上一首词,可见这个妇人是“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之后,登上了望江楼。
等待的滋味若不是个中人,我们知道是很难去体会的,所以此刻词人纯粹是以妇人的口吻来说话了,过了一艘船又一艘船,满心希望然后失望,失望后又燃起希望,接着再绝望,因为是“过尽千帆皆不是”,可见这个过程是绵长的,若不是女子之心,又怎么会有这样的优柔寡断,缠绵不清?最后直到傍晚了,也不见所望之人的踪影,于是有肠断之感。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
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
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
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
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
后商知政事,颇右之,欲白用。
会商罢相,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
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为九卷。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这是我们上学时皆能熟读背诵的诗句,是一个晨起梳妆登楼盼夫归的断肠女形象。
从梳洗罢三字可看出此女的精心打扮,应是浓妆,从她过尽千帆的等待,可看出女子的对爱情执着,从肠断二字可看出女子命运的可悲。
这仅是对大家最熟悉词的分析,以下对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及其词中女性形象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唐代温庭筠可称为“才子词人”,他因出身没落贵族,为人放荡不羁,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终生困顿。
尽管仕途不顺,却与当时“新进少年”即初出仕的年轻文人和歌伎打得火热,过着“偎红依翠”、“浅斟低唱”的生活。
虽然政治上失去了进取的机会,但却获得了探索生活奥秘的机会。
温庭筠便用词专力描写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美丽纯真,温柔善良,对爱情坚定执着,处处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历来词评家评花间词风格,总以“温派浓艳,韦派清丽”定论。
我认为这个评论比较恰当。
温庭筠笔下的女子概括起来就是开头说的浓艳的装饰,执着的爱情,悲剧的命运。
1.浓艳的装饰温词中多次写女子所处的香的环境和饰物:“水晶廉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菩萨蛮•其二》)、“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菩萨蛮•其十一》)、“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更漏子•其六》),此外“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别离”(《菩萨蛮•其五》)更是“真香生色”;比如写女子的浓妆“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其一》);写女子的柔弱“柳丝袅娜春无力”(《菩萨蛮•其六》)、“舞衣无力风敛”(《归国遥•其二》)。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作者:谢德周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2期摘要:作为花间词的主要代表人物,温庭筠的词作中对女性的描写构成了其词作的主要内容。
文章首先对写作表现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其表现情感的内容进行分类性的分析研究,具体从女性爱情表达、闺怨及女性的固有的孤独感三个方面对其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温庭筠女性爱情闺怨孤独温庭筠是晚唐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但他创作的大量女性题材作品和他率性而为的作风使他给后人留下了浮艳之名。
因此,研究其女性题材诗歌,不得不首先对其人其诗的真实面目有一个整体的观照。
《花间集》其中有66首为温庭筠所作,其中以女性为审美主体,体现女性的相思之情,男女情爱主题的词达50余首,占到温庭筠词作的十分之八九,他用那华丽的辞藻和婉约的情思表达女性世界的内在情感。
可以说女性的恋情、情思构成了温庭筠词作的主体。
1.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温庭筠女性题材诗词描写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中风尘女子形象占半数多,这些女性中除歌妓舞女外,较典型的两个形象是鱼玄机和苏小小。
温词中也有一些以民间女子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他笔下的这类女性朴实、直率,显示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从中可见民歌对温庭筠词作的影响。
1.1风尘女子的女性形象分析在温庭筠七十余首女性题材作品中,有近四十首是以娼妓为题材的。
据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唐代官吏押娼,上自宰相节度使,下至庶僚牧守,几无人不从事于此。
”这种风气从温词中的确可见一斑。
唐代娼妓综合起来,不外“宫妓”“官妓”、“家妓”、“私妓”几种,宫妓是天子独自享受的,“官妓”是一般臣庶所享受的。
温庭绮一生沉沦下僚,接触上层社会的机会较少,因此他诗中的娼妓形象以“官妓”、“家妓”和“私妓”居多,有一小部分反映了宫妓的生活。
总体来说,温庭筠笔下的娟妓形象有两个特点:一是美丽的姿容;二是哀怨的情思。
如《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浅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浅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11高级文秘一班郭笑天 201143007114摘要:温庭筠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被誉为“花间鼻祖”。
他也是词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人。
他在以女性题材的背景所作的诗中,以独特的眼光和表现手法着力刻画了三种女性形象,颇具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温庭筠;花间词;女性形象温庭筠是花间词的代表人物。
他常站在女性的角度,模拟她们的声口,描写塑造了许多天生丽质、娇艳绝伦却结着愁怨的女子。
词中女主人公或表达对爱人的恋慕与期待,或抒发对恋人牵肠挂肚的思念与寄托,或控诉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愤怒与无奈,或哀叹自身孤独无依的寂寞与伤感。
正是这些丰富的女性形象,使得温词形成了含蓄幽深、柔婉绮丽的风格。
品味研读温词,离不开对词中的女性形象的把握与分析。
一、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原因对混乱政局的失望以及仕途的失意,是晚唐一些文人转向歌席酒筵描写女性的重要原因一,温庭筠也不例外。
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如此有才之人,却数举不第。
后来又因“扰乱科场”、讥刺权贵,招忌被贬。
遂绝了心思,不再涉足名场。
无奈的心情使他流连于歌馆青楼,借以发泄自身的不满与愤懑,同时获得心灵的慰藉。
所以“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
用他那诗人的心去感知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女性,便更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之感。
因此也便有了香艳中透着哀愁的闺音。
温庭筠被称作“男子作闺音”第一人。
有人说“无论文人怎样肆力去体会女子的心情,总不如妇女自己了解的真切;无论文人怎样描写闺怨的传神,总不如妇女自己表现的恰称。
”如果单从表现真实的角度来讲,男作家或许表现不够完整多元。
但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受压迫深、受教育少,所以女性很少能用文学来表现自己。
而男性文人却有机会接触、观察、欣赏和描写女性。
男子对女性又往往具有审美的态度和情感。
所以男性笔下的女性也能被描绘得真实细腻。
温庭筠具有文学音乐上的才情,且因其长期寄迹青楼,有着大量接近女性的生活经历,所以他在抒发女性情感、刻画女性心理方面更为深婉和细腻。
菩萨蛮温庭筠的主旨及情感
菩萨蛮温庭筠的主旨及情感1. 爱情的苦与乐1.1 这首词里的情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
温庭筠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他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
你看,词中提到的“月下独酌”,这不就是把那种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吗?仿佛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明月照我影”的寂寞,心里一阵阵空落落的。
1.2 而且,词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春天的意象,比如花开、鸟鸣,这些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追求。
就像咱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花开了心情也会跟着变好,对吧?温庭筠在这些描写中,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爱是苦涩的,但同时也可以是甜美的。
2. 怀旧的情感2.1 说到怀旧,温庭筠在这首词里可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当年和爱人一起度过的时光,那种青涩的回忆就像是电影中的慢动作镜头,慢慢流淌在心头。
读到这儿,总让人有种想起初恋的冲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2 而且,咱们常说“时光荏苒”,可惜的是,时光总是悄悄溜走,让人无可奈何。
温庭筠用词中那种淡淡的忧伤,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别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3. 人生的哲理3.1 除了爱情和怀旧,温庭筠在这首词中还隐含着一些人生哲理。
比如,爱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全部。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挫折和遗憾,这些都成了我们成长的经历。
就像我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每一次的经历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
3.2 他在表达思念的同时,也在暗示我们要有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不管是甜蜜的瞬间还是苦涩的回忆,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这样一来,温庭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真挚,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所以,读《菩萨蛮》就像在享受一场心灵的盛宴,既有爱情的甜蜜,也有生活的哲理,真的是让人回味无穷啊!总之,这首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让我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有所感悟,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铭记的。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像我一样,感受到那份温暖和力量!。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唐代诗人温庭筠(809-886年),出生于长安,曾任太子傅、上元阁直学士,论文笔丽,故有“温文尔雅”之称。
他是唐代五言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篇篇语言丰富,情感真挚,内容涵盖了诗歌的各种主题。
在温庭筠的作品中,女性是他所赞美的对象之一。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盛赞妇女的渴望,更反映了唐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思想观念。
首先,温庭筠的女性形象几乎都具有早期中国文学中的传统审美意义。
他所描绘的女子品质高尚,容貌清秀,一如传统女子的美丽形象。
例如,他在《商山早行》中描写的“翠眉低、珊瑚颈、绿鬟乱、红脸斜”的女子,令人想起古代女子的形象,会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龙泉窑瓷器上精美的青花图案。
其次,温庭筠的女性形象还展示了唐代男子对女性的崇拜和热爱。
在《登岳阳楼》中,温庭筠借岳阳楼观景之机,赞美了当时流传的一位美女后裔,尤其是她从容纯洁、姿态优美,不仅让他感到渴望,更是让他天真地认为这是道貌岸然的美德。
这种热爱和崇拜也是当时男子对女性的共同感观。
此外,温庭筠的女性形象也展示了女性作为内部主人翁的力量。
在《蝶恋花·春景》中,温庭筠描绘了女主人公在春天里喜欢赏花的场景,她精妙灵巧的笔调,体现了这位女子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和掌握,同时也表现了她的独立性和自我扩展。
这种刻画方式,不仅可以表达女性在当时中国社会的潜力,还可以反映唐代男子对女性的肯定。
总的来说,从温庭筠的作品中看到,他的女性形象深受当时审美标准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然而,他对女性形象的理解,显然不止是在审美上,更重要的是在仪态上,这种仪态体现了女性的内在纯洁、自立和扩展的力量。
这也是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承认,为后来“天下归女儿”等女权运动,提供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温庭筠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丰富,内容包含了多种主题,其中女性形象极为突出,被温庭筠视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
温庭筠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方式主要分为传统审美意义的塑造,唐代男子对女性的热爱和崇拜以及女性作为内部主人翁力量的表现三个方面。
浅谈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浅谈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温庭筠是唐代着名的诗人,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女性形象的角度出发,探讨这首诗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探究温庭筠深刻的思想和诗歌技巧。
一、倾诉思念的女性形象二、神仙化的女性形象三、众生皆苦的女性形象四、温婉贤淑的女性形象五、旷世才情的女性形象六、巧妙运用古典典故的女性形象七、爱情多舛的女性形象八、美丽诱惑的女性形象九、女性美的审美与表现以上九个提纲标题,将依次深入探讨温庭筠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用的多种手法和技巧,从而理解他对女性形象的细腻、深刻和丰富的描绘。
同时,这也使我们更加了解唐代女性的生活和处境,感受到他们那种动人的情感和面对苦难的坚强意志。
最后我们可以感悟到温庭筠这首诗歌所传递的生命之美,以及那种恬淡中蕴含的浓郁文化味道。
一、倾诉思念的女性形象这个提纲主要针对温庭筠诗歌中女性形象所表现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女子谈及了与心爱之人长期分离的痛苦,展现了她强烈的感情和无法自控的痛苦。
通过如此饱满热烈的诉说,读者能够感受到女性的思念之情是何等亲切动人。
二、神仙化的女性形象在这个提纲下,我们将探究温庭筠如何将女性形象神仙化,从而从更加梦幻的角度展现她们的美丽和动人之处。
诗中所表现的女子,拥有超越凡俗的高贵和神秘,体现出唐代文化中对美好和完美的追求。
三、众生皆苦的女性形象在这个提纲下,我们将从诗歌中挖掘出一种悲怆的女性形象,她们常常在陷入苦境中不得自由,如同人世沧桑之中令人感伤的存在。
这种形象突出了女性的脆弱和生命中的挣扎,读者将对她们内心的苦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产生深刻的感悟。
四、温婉贤淑的女性形象在这个提纲下,我们将探讨女性形象中的温婉淑女形象。
每个女性在温顺舒适的氛围中展现出了她们的优雅和高雅。
在如此的氛围中,女性所展示出的风格和品性完全得以展现,使读者更加重视她们的内在素质。
论温庭筠词中情感内涵及表达特色
027作品评析崔亚珍清代学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评价“飞卿词全祖风骚”。
仔细分析研究温庭筠的词,发现在其“秾艳”的风格后,蕴含着孤寂、自怜自惜、执着、向往等多种情感内涵。
一温庭筠词的情感基调是孤寂,又有忧思、自怜、自惜、执着,向往多种情绪的交织。
《菩萨蛮》其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的词中大多表现的是主人公独自活动,尽管主人公有“画”“弄”“照”各种的动作,但传达出的感受是静与孤寂。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景致的美好和人物的美丽,更加烘托出寂寥的情绪。
“懒起”“梳洗迟”“懒”“迟”是主人公缺乏早起精心打扮的动力,缘由自然是因为无人欣赏。
尽管无人欣赏,但主人公仍然“画蛾眉”“弄妆梳洗”这是自我珍惜,也是执着追求完美的表现。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自我欣赏,自我欣赏背后体现的是自怜自惜。
“新帖绣罗襦”,“新”强化了主人公的执着,自怜自惜。
“双双金鹧鸪”,是主人公的追求、向往。
二温庭筠词中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抑扬起伏,扬中有抑,抑中有扬。
“小山重叠金明灭”与“鬓云欲度香腮雪”金光闪闪的景致,美丽的主人公,这是张扬。
作者没有沿着张扬的情绪一路写下去,情感在下句收回来,“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懒起”“梳洗迟”是动作描写,这两个动作背后是主人公无所寄托、百无聊赖的心理,这是“抑”。
“抑”也不完全是“抑”,是“抑”中有“扬”。
“画蛾眉”与“弄妆梳洗”是“扬”,“扬”背后是执着、自我怜惜的情感支撑。
过片延续上片的“扬”,“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自我欣赏是“扬”,但是仔细分析在“扬”中还有种“抑”,自我欣赏背后是一种寂寥,无人欣赏才会“照花前后镜”。
结句“新帖绣罗襦”,将“扬”又推向了一个高度,主人公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不仅化妆,而且在服饰上也不放弃,所以才会有“新帖”。
“双双金鹧鸪”是上句“新帖绣罗襦”的强化,是“扬”的高潮,也是“抑”的顶点,表面看似服饰上金光闪闪的鹧鸪,很张扬,张扬背后的情感是寂寥,这是“抑”,情感的压抑。
鸳鸯锦串词
鸳鸯锦串词篇一:中华诗词之美爱情意识的觉醒与执着追求——浅析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成因摘要温庭筠是用词专力描写女性的第一人。
在他的词中描绘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如歌妓舞女、商人妇、宫女、征妇、采莲女等,他的词为我们展示了一群光辉灿烂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纯真,温柔善良,对爱情坚定执着,处处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本文从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解读温词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词人把他的描写对象限定于女性的原因。
关键词:温庭筠词女性形象原因唐代以前的诗歌中,女性形象常处于次要地位,男性诗人也不知道如何去表现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
直到晚唐五代,温庭筠才在词中对女性形象作业全面的刻画。
本文将从外表、品格、情感三个方面研究温词中的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以寄窥见唐宋两个时代女性朦胧而真实的面貌之一斑,并揭示词人把他的描写对象限定于女性的原因。
一、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一)美丽的外表温庭筠笔下大多都是美艳动人的女子,他的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色彩鲜艳、形象优美的美人画卷,这些女性有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般如云的头发,有着“人似玉,柳如眉”般姣好的容颜,还有着“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般优美的身姿。
他笔下的这些靓丽的女性,不仅仅是有着天生丽质的姿容,而且她们还特别热衷于装扮自己。
温庭筠在词中往往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这些女性的美。
如《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枕。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江,玉钗头上凤”。
在这首词里,温庭筠借用“水精帘”、“鸳鸯锦”、“藕丝”、“玉钗”这些华美的意象来描绘女性的闺房,以及她的衣着和闺房。
秦观在其词《水龙吟》中云:“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意为男子为功名为谋生与女方分居两地,这对女方是最难堪的事情。
“因而,‘望归’就成为诗词当中最为常见的主题。
”在温庭筠的词中,就有这类女性,例如《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词中的爱情悲剧
温庭筠词中的爱情悲剧温庭筠词中的爱情悲剧温庭筠词多以女性为题材,用华丽辞藻、浓艳色彩描写闺阁生活和男女情爱为内容,在表达女性渴望爱情的同时,其中苦苦相思之情让人深思,相思女子的命运其实就是一出爱情的悲剧。
温庭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作家,而且他的词大部分描写女性,在流传至今的六十余首温词中,涉及女性描写和男女情爱的就有五十首左右。
虽然其内容比较单调,但是从那些用华丽辞藻、浓艳色彩描写闺阁生活、男女情爱的词中,可以感受到当时女子渴望爱情但无法得到真爱的爱情悲剧之苦。
温庭筠词传达了当时女子爱情意识觉醒对爱情执着地追求的时代信息,但是这样的爱情偏偏使千万女子陷入苦思之中。
词人描写爱情又将爱情之悲降在她们身上,其女主人公的坚贞爱情往往化为泪水,变为一出出爱情悲剧。
我们先看这首《南歌子》(其三):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从词中看到女主人公的恋情,可以说是“酝酿最深”,蕴含了真挚、淳美的生活意念。
“低”和“梳”两字所表现的那种动作,把女孩子梳头时的珍重、仔细、爱美的感情部传达了出来。
“细扫”两字也一样,饱含了多少珍重爱惜之情,“连娟”两字又是多么纤细,多么美好。
按照中国传统,女子修饰自己的容貌,为了得到男子的宠爱;男子则修养自己的才德,为了得到君王的任用。
温庭筠笔下这个“低梳髻”、“细扫眉”的女子,便是怀有一种自珍自爱,对幸福满怀希望的感情,但是现实偏偏打碎她们的幻想,使她们成为“终日两相思”闺中怨妇。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的爱情悲剧为她们打下了思想烙印——苦思。
我们知道,古代女子不能把“爱”、“相思”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否则会拖累男子的进仕,但是爱情的力量控制了她们,使她们敢于直抒其相思之苦,如《南歌子》(其一):“忆君肠欲断,恨春宵”和《南歌子》(其七):“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可怜的是她们思念之人并非良人,薄情寡义的男子将她们抛弃,可悲的是她们没有从梦中醒来,仍本着从一而终、烈女不事二夫的忠贞去经营维护她那已支离破碎、不堪一击的“坚贞不渝”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是可悲的,这些女性更是可悲的。
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 毕业论文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 毕业论文摘要在词的发展道路上,温庭筠是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1位文人,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 毕业论文。
个人的生活阅历、社会时代背景以及词的特点,为温庭筠深入细致描写女性形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温词中展现出在富贵堂皇的生活环境中所透露出慵懒无聊的情绪,呈现出迷离幽微的喟叹的歌妓;在丈夫、情人远行后,望尽天涯断肠的思妇以及在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中满腹幽怨暗恨的宫女等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通过描写女性生活在幽静的外部环境与女性举止、装饰的外在表现烘托出女性孤独、苦闷的内心世界;用浓墨重彩的手法展现出女性在伤离场景中的离愁别绪;用华丽的词藻描绘她们绚丽多彩的外表美以及对爱情渴望与执着追求的内心纯真静美,使女性外表美与内心美达到高度统1。
温词中饱满的女性形象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反映出了在封建礼教下广大女性不幸生活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温庭筠;词;女性形象ABSTRACTOn the word development path, warm courtyard Jun is the first writer which concentrates effort describes the feminine image. Individual life reviews in succession, the social time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word characteristic, thorough carefully described the feminine image for warm courtyard Jun to provide the important source material. In the warm wordunfolds disclosed in the riches and honor majestic living conditions the lazy bored mood, presents the song prostitute which blurred faint sighed sighs After the husband, the sweetheart take a long journey, looks the completely horizon broken heart to think the woman as well as has mind filled with the palace maid in splendor riches and honor the living conditions which hidden bitterness darkly hates and so on the different type feminine image. Through describes the female to live in the lonesome and quiet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feminine manner, the decoration external performance contrasts the female lonely, the depressed innermost feelings world Unfolds the female with the dark ink serious wound technique to leave in the scene in the wound the sorrow of parting separation sorrow Describes their gorgeous semblance with the magnificent literary flourishes to be beautiful as well as to love hope and the rigid pursue innermost feelings pure static beauty, causes feminine semblance America and the innermost feelings beautifully achieved unifies highly. In the warm word the full feminine image reflected the society commodity economy prosper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d reflected at that time social reality which the general females lives unfortunately under the feudal ethics and rites.Key words: Warm courtyard Jun Word Feminine image。
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温庭筠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词集《长短句》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时代,女性地位低下,缺乏独立的人格和生活机会。
然而,温庭筠通过他的词歌颂和赞美了许多不同的女性形象,突出了她们的优美和风采。
以下,本文将从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展开讨论。
首先,温庭筠的词中的女性形象经常被描绘得温柔、柔顺,心灵之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
女性被主要表现为善良、温柔、重情重义。
比如《临江仙》中,“东篱菊千朵,留与谁人?烟霞云散,红颜常笑。
”这个女孩即使失恋,仍然如此坦然和开朗,虽然甜美,娇柔,却有坚强和自我的面貌;《南歌子》中,“长记平家在楚,年年催种桑田路。
玉川子,会稽侯,相从到,莫逆悲。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诗歌描绘了一个来自平民家庭的女孩,白天工作,夜里纺织,坚韧不拔、懂得奋斗。
不论是温柔贤淑的女子,还是坚韧不拔的女儿,她们均体现了女性的美丽、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力量。
其次,温庭筠还极具创意地刻画了其他男性诗人所没有注意的女性形象,比如酒泉女、杨柳女、竹枝女等。
其中,杨柳女是最为著名的形象之一。
《鹧鸪天》中,“伫立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通过杨柳女这个形象,表现出女性的飘逸、清秀。
女子那披着银丝的葱绿长裙,竖着朝紫微垂拱,她们往来于杨柳树丛中,在葱茏的柳枝之下,轻柔的磨蹭相会,展现出不同于男性主流视野观察的女性形象。
此外,竹枝柔也是温庭筠词中较为常见的女性形象。
《菩萨蛮》中,“劝我早还乡。
何必待黄昏?”中二女人被惊扰,她的音符突然被破坏了。
突然间,她开始喃喃自语,显露出她的温柔贤淑。
这些新颖的形象突破了传统的美丽刻板印象,从侧面展示了温庭筠对女性角色的真正关注和深入细致的表达。
最后,温庭筠描绘的女性形象能够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思考逻辑,表达人性的诸多特点。
她们有不同的身份,身上不同的故事,结局和命运。
温庭筠的女性意识
温庭筠的女性意识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她的诗歌中展现了女性的情感、思想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女性地位有着深刻的反思。
本文将从温庭筠的作品中探讨她的女性意识的表达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审视。
首先,温庭筠的诗歌多以表达女性情感为主题。
她通过细腻的描写、迷人的意境和流畅的词句,独特地展现了女性的柔情和细腻。
比如在《杨柳枝词》中,她写道:“杨柳枝枝弄晚霞,烟红柳烂桃花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花力。
”这些诗句表达了女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情,突显了她们的浪漫情怀。
而在《蝶恋花·常记溪亭日暮》中,她写道:“花纷纷,泪如雨。
无情最是台城柳。
”这些细腻感人的描写,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她们的内心世界。
此外,温庭筠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对女性地位与社会制度的反思。
在唐朝,女性地位低下,妇女受到男权社会的束缚。
然而,温庭筠并没有被这些限制所困扰,她以自己的诗歌为声音,通过表达对这种不公平待遇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愿望。
在《河南策·玉都临春阙外》中,她写道:“缠绵婉娩一犹胜,白日星辰虽可比。
愿为西施行,自歌弦外思。
”诗人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美貌,打破社会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
这种对女性地位的思考和反思,使得温庭筠的诗作在当时唐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与此同时,温庭筠的作品也关注了历史变迁中女性地位的变化。
在她的创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唐代女性地位的相对自由和卓越。
这与温庭筠本人的身份与背景有关。
她出身于文化熏陶的家庭,丈夫也是文人。
这使得她有机会接受教育,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发展。
她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和赞誉,成为了唐代文坛上的翘楚。
她的诗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女性形象,从而成为当时女性地位不同寻常的象征。
总之,温庭筠的诗歌作品无疑展现了她的独特女性意识。
她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深刻讨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由的渴望。
论温庭筠词作的情感表现方式
论温庭筠词作的情感表现方式作者:卫香香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8期内容摘要:温庭筠是花间词的鼻祖,关于温词的研究成果非常宏富。
温词代表了花间词的总体风格,又有其独特的景观。
比如词中有画的艺术境界、色彩协调搭配所带来的动态感、精致意象的细腻表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关键词:美丽的哀愁画面感细腻不滥情一、花间词的总体风格以及温庭筠其人谈到温词,就不能不引出《花间集》,温庭筠是花间鼻祖,《词坛丛话》言道:“有唐一代,太白、子同,千古纲领。
乐天、梦得,声调渐开。
终唐之世,无出飞卿右者,当为花间之冠。
”《花间集》的词作又有什么风格呢?《花间集叙》言道:“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
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
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銮歌。
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
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
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有唐以降,率土之滨。
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
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
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
……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
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
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
……”从这段引文中不难看出,花间集所选的文人词,普遍有一种绮丽的风格,但又不同于南朝的绮靡风格。
它追求的,是文人绮丽的雅兴。
那么,温庭筠又何以成为花间鼻祖了呢?当然和《花间集》选词者的追求有关,上面引文即是明证。
温庭筠本人也具有一些别样的特质,《旧唐书》里这样说道:“(温庭筠)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
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庆陵,心怨令绹在位时不为成名。
既至,与新近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
美前言温庭筠,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含蓄婉约著称,而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同样充满了魅力和韵味。
本文旨在探讨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以期更好地了解唐代女性的风貌和文化。
温庭筠传记温庭筠,唐代文学家、诗人,才华横溢,被誉为唐代“诗坛佳话”。
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含蓄婉约著称,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审美与情感。
他的作品主题广泛,包括山水田园、爱情婚姻、历史传说等方面。
温庭筠的生平事迹不太清楚,但据史书记载,他曾在唐德宗时期(757-805年)担任过官职,并先后任过著作郎、校书郎等职务。
他还曾担任过淮南节度使的文学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
温庭筠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婉约含蓄为特点,他的诗中描写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情感。
同时,他的作品也表现了对于时代和人民的关切和思考,反映了唐代的文化风貌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温庭筠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五官轮廓分明,眉梢微拱、目光微闭,脸型清秀、肌肤如玉,身姿窈窕妩媚。
她们有着优美的身材和各自独特的风度与气质,经常被描写成市井、乡村、墨客、王宫之中的女性形象。
虽然她们生活的环境和角色不同,但她们都共同具备了柔情、知性和高尚的品质,传达出一种温暖、舒适的美感。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经常出现在山水田园的背景之下。
诗歌中的她们在青山绿水之间嬉戏玩乐、采花拈草,让读者既感受到了田园婉约之美,也感受到了女性柔情温暖的一面。
如《幽居初夏午睡起》中的描写:低枝密叶繁,路隐何婆娑。
竹雨笼疏影,花风动半窠。
宛在梦中宿,还留画里波。
这首诗以自然景致烘托出了女性柔情的美,女主人公身处清幽的竹林之中,安然地午睡,唯美的意象诠释了女性的柔美和她们的精神追求。
还有一些诗歌,则是以宫廷或者市井生活的场景为背景,描绘出了女性的繁华、艳丽和脆弱。
她们或是曲艺表演者、舞娘,或是官家美女、豪门千金,或者是市井美人,总之,她们都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女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心有 了爱情 的萌 芽 ,爱情 觉醒 了 ,只是 苦苦 等不 到和 自己一 见 倾 心 的人 ,不 想 同别 的 女子 一样 匆匆嫁 作 他人妇 ,她 有着 自己的 理 想 与追求 ,有 着 自己的爱情 观 ,宁可 寂 寞朝朝 暮暮 。也 要追求 心 中那 藏 于心底 的心 有灵 犀 的爱情 。 “ 双双 金鹧 鸪 ”代表 一个人 找 到 了理想 的 归宿 。在通 篇 写一个 孤独 女子 无人欣 赏 的寂 寞心情 时 ,这 句是 个 反衬 ,点醒 她所 追求 的是 成双 成对 的理想 ,这 不是 寂 寞 ,而是执 着 。
关键 词 :温庭筠;女性词 ;爱情 意识 ;情感类型
作 为 晚唐 著 名 诗人 ,温 庭 筠 是 第一 个 专 力 从 事词 体 创 作 的 文人 ,他 使词 从形式 到 内容 都基本 摆脱 诗 的模式 ,具 备 了独特 的 风貌 ,奠 定 了词 的传 统作 风 。其诗 与李 商 隐齐名 ,称 “ 李 ”, 温 词与 韦庄齐 名 ,称 “ 温韦 ”,他 上承唐 诗 ,下 启宋词 ,可 谓文 人 词 的开 山鼻祖 。他 的词 以 闺阁女 性为 主 ,充满脂 粉香 泽 ,浓 妆艳 抹 ,婉丽 绮靡 ,开创 了别 样 的思路 和风 格 ,遂被 誉为 花 间鼻祖 。 二 、玉楼 明月长 相忆 “ 日本 学者村 上 哲见 在 《 唐五 代北 宋词研 究 》 中认为 温庭 筠 他笔 下 的女性 有着丰 富 的 内心世 界,外 表极 尽奢 华 , 内心 极度 落 孤 寞 ,她们 已经有 了爱 情意 识 ,渴望 爱情 并且 执着 追求 ,虽然 她们 词 的主 题不 是 ‘ 独 的女 性 ’而是 孤 独女 性 的心 情 ’ ,而且就 的追求 注定 受挫 ,但 是她 们 的觉醒 已经 是一 大步 的跨越 ,她 们 的 连这 ‘ 心情 ’也 不是直 接加 以描写 的 。几 乎 全部是 背 景的叙 述或 情 景的描 写 ,但 并不是 写 明那情 景 是在什 么 时候 、什 么地 点,结 执着也使 她们 的形象 更加光 彩夺 目。 果 ,一切 只是 心情 的表 象 。也就 是 说,不 着意 一切 具 体性 ,而 自 千古佳 人寂 寞心
子 的色 彩有 令人 产生 一种 此 中不胜 寒 的感觉 。它 与 “ 暖香 ”—— 室 内温 馨 的熏香 形成 了强 烈 的对 比 暖 香虽 惹梦 ,怎 奈颇黎 枕冰 凉 ?这 里虽 未写人 ,却 已经感觉 到 室 内人 的失眠滋 味 。鸳鸯 是锦
上 图案 ,佳人 眼 中只 注视 到 了那一对 鸳鸯 ,她 的 心情及 心 中的缺 憾便 不言 自明 了。三 四句转 向户 外 , 以一 种凄 凉 的背景 与前 面形
、
温庭 筠 词 以描 写女 子 的细微 幽深 的 内心世 界 为中心 ,题 材全 系 男女恋 情 ,它所 描 写的是 “ 性化 ” 了的香艳 之 情 。尽管 这些 女 作 品 中女主 人的 身份不 同 ,有贵 妇 、商妇 、歌 妓 、宫女 等 ,但其 内心 的香 弱 时一致 的 。温庭 筠在 写女性 时 ,似 乎是 以 同于女 性的 目光 去观 察和 描绘 她们 的万 方仪态 ,透 过她 们 的装 束和举 止 ,窥 视她们 内心 的隐秘 ,处 处流露 出深切 的 同情 温 词 的艺术 特征 , 首先 不表现 于抒 情性 ,而 是表 现于 给人 的 感官 刺激 。 “ 以诉 诸 感官 的密集 而艳 丽 的词藻 ,描 写女 性及 其 它 居住 环境 ,像 一幅幅 精致 的 仕女 图,具 有类 似工 艺 品的装 饰性 特 征 。 由于诉 诸感 官直 觉 ,温词 内在 的意 蕴情 思 ,主要 靠暗 示 ,显 得深 隐含蓄 。”“如 《 萨蛮 》: 菩 小山重 叠金 明 灭 ,鬓云欲度 香腮 雪。 懒起 画蛾 屙 ,弄 妆梳 洗
文 史哲
《 爱情意识 的觉醒和执着追求 》
浅析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
黄文珂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 1 ( 6班 7 30 ) 200 刘东异。陕 西理工学院文 学院汉语言文学0 1 f 6班 73  ̄) 20
摘要 :花 间派鼻祖温庭 筠是 第一个专 力于词 体创作 的文人 。温 的想 象 空间无 限 的大 ,任我 们 自由驰 骋 ,也从 另一 个侧 面理解 了 词 以女性的 闺阁之 思为主要 内容 ,他笔 下的女性有 着丰富的 内心情 词 中女性 的情感世 界 。 感 ,不仅 了爱情 意识的觉醒 ,而且敢 于执 着追求属 于她 们 自己的爱 对 于这 首 词 ,有人 理解 为 闺中少妇 在 等待情 郎归来 时的凄 清 与孤 独 。笔者 认为 这个 主人 公 也可 能是一 个期 待爱 情这个世界越是不具备具体性,就 越 是具 有无 限的深 度和广 度 。” 再 看 另一首 《 菩萨蛮 》 : 水精帘里颇黎枕 。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
天。
藕 丝秋 色浅 ,人 胜参 差剪 。 双 鬓 隔香红 ,玉钗 头上风 。 此 词 上 片 四句 ,一 二 句 为 室 内景 ,三 四 句 为室 外 景 。 “ 水 精 帘 ”和 “ 黎枕 ”都是 极为 精美 的东 西 ,面对 其晶 莹透 明的质 颇 地 ,想 象其 昂贵 的价 值 ,首先 感觉 到 闺房 的富丽 华美 ,但 那冷调
照 花前后镜 ,花 面 交相 映 。 新贴 绣 罗襦 。双 双金鹧 鸪。 成对 比 ,诗人倍 感寒冷 。 这 是一幅 细腻 的工 笔仕 女 图,把 美人 的睡 眠 、懒起 、画 眉 、 整 首 词没有 出现 主人 的姿 态 、表情 ,更没有 心 理 ,只是 意象 照镜 、穿衣 等一系 列娇 慵 的情态 , 闺房 的陈设 ,服 饰的 设计 ,女 的叠 加 、 白描 。这更 意 味悠 长 ,让我 们充 分体会 到 了主人 内心 的 主人 公 的秀发 ,一 一呈 现 出来 ,接 连给 人 以感 官刺激 。 “ 山 ” 幽寂 。 “ 鸯锦 ”这 个 意象在 开 头让 人感 到孤独 ,结尾 “ 小 鸳 玉钗 头 指床 头 之 屏 山 ,不 说 “ 小屏 ” ,因 为 “ ”字 较 有 意味 ,能 唤 上 风 ”更是 让我 们感 觉到 女主 人 内心 的不平 静 。渴望 爱情 而不得 山 起人们 对屏 山高低 曲折 的联想 ,又 用 “ 重叠 ”二字 ,互为 映证 。 的心情 ,更 生一 丝无 奈 ,无奈 之余 仍坚 守 自己的执着 , “ 脉脉此 “ 明灭 ”写朝 日透 窗 ,照耀 屏 山,金 碧辉 煌 。 “ 云 ”一句 写 情谁 诉 ”只有 寄 托到 悠悠 的梦 里 ,那种 复杂 的感 情和 细致 的感触 金 鬓 本 应 起 床梳 妆 ,而 仍 慵懒 的躺 在床 上 ,鬓 发 缭 乱 ,掩 映 双 颊 。 在温 词连 续 的画 面 中表现 得淋 漓尽 致 。寂 寞的承 担等 待的孤 独 , “ ‘ ’字传 神 ,仿佛 乌云 般 的鬓发 ,也 想一 亲芳 泽 ,要从 睡美 是 以往女性 没有 表现 出来 的执着 。 度 人雪 白的香 腮上 遮掩 过 去 ,此种情 状 ,虽 画不 能至 也 ”L。这两 2 J 三 、荡子 天涯孤 棹远 句 意象 繁密 ,有 富于动 态 。居 室的华 丽和 主人 的慵 懒相 互 映发 , 温词 多色 泽艳 丽之 作 ,但也 有色 泽疏 淡 ,很 直 白的表达 感情 造 成强 烈的效 果 ,越发 显现 主人 内心 的空 虚感 。女 为悦 己者 容 , 的作 品 。如 《 江南 》: 梦 词 中一个 “ ” ,一个 “ ” ,佳 人无 聊 和顾 影 自怜 ,充分暴 露 懒 迟 梳 洗 罢 ,独倚 望 江楼 。过尽 千帆 皆不是 ,斜 晖脉脉 水悠 悠 。 了心 中 的无 限寂 寞 。 《 诗经 》有 云: “ 自伯之 东, 首如 飞蓬 。 岂 肠 断 白苹洲 。 无 膏沐 ?谁 适 为容 !”笔者觉 得温 词 的这两 句就 是诗 经 中这 四句 这 首词 似乎 是 《 菩萨 蛮 》 ( 山重叠 ) 的继 续 。 “ 洗 罢 ” 小 梳 的另一种 表达 。 自己心上 人不在 ,弄 再好 的妆给谁 看呢 ? 有 为悦 己者 容 的意味 ,显 示 了女主 人 公满怀 希望 的 内心世 界 。梳 “ 懒起 画蛾 眉 ,弄 妆梳 洗 迟 。 ”虽 日 “ ”日 “ ” ,还 洗完毕的她去望江楼上凭栏远望,看水中舟来舟往,每一个都可 懒 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