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一)锄禾2013
8-9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Hale Waihona Puke 粒 粒 皆 辛 苦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 不容易,人人都要爱惜粮 食。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 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 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 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 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古诗两首(锄禾)
”。
我想对
说:“
” 。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不容 易,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
正如谚语所说:一粒米, 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学完了《锄禾》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我想对自己说:“
”。
我想对班里常常把饭倒掉的同学说:“
盐城市田家炳实验小学
周伟伟
锄禾
(唐)李绅
chú hé
李绅:唐代诗人,江苏无 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之一,对唐代诗歌的创作与 繁荣,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两方 面的贡献。李绅的诗,感情朴 实、语言平易近人。
锄禾
chú hé rì dāng wǔ
பைடு நூலகம்
锄禾/日/当午,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滴/禾/下土。
shuí zhī pán hōng cān
读一读,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 lì lì jiē xīn kǔ 面?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艰辛、辛劳、辛勤、辛苦
苦难、痛苦、苦楚、苦闷
古诗两首:《锄禾》与《悯农》讲义
引导读者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
古诗学习建议
建议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古诗,可以通过阅读古诗注 解、鉴赏辞典等途径,了解古诗的背景、意象和内涵。
古诗欣赏方法
鼓励读者在欣赏古诗时,注重感受诗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 韵律美,通过吟诵、朗诵等方式,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味和魅 力。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诗词艺术。
05
结束语
总结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这两首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 贵遗产,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 古代农村的生活、劳动场景以及
农民的情感。
艺术教育价值
古诗的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使 其成为语文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 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人文关怀价值
古诗中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刻 同情和尊重,以及对社会现象的 关切,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敬畏
诗中对天气的关注,如“日当午”的炎热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期 盼,表现出古代农民对自然的敬畏,提醒人们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
对勤劳节俭传统美德的弘扬
勤劳致富
诗中描绘的农民勤劳耕作的形象,传达了勤劳致富的观念,鼓励人们通过辛勤劳 动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
节俭持家
古诗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节俭精神,提醒人们 珍惜劳动成果,勤俭持家,反对奢侈浪费。
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农民的辛勤。
02
深邃的社会意义
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更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
富差距。诗中的农民辛勤劳作,却仍然难以温饱,从而唤起读者对社会
现实的深刻反思。
03
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的说课稿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有两首古诗《锄禾》和《悯农》。
《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锄草的情景,刻画了一群勤劳的农民形象,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而《悯农》则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辛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两首诗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是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方面: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两首古诗,并会根据诗意想像意境,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过程方法方面: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能体会诗中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珍爱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诗意,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珍爱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相符的音乐动画《悯农》,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初步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自学效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3.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锄草的情景。
《悯农》则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辛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理解诗意,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4.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词和提高朗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
锄禾课件
tǔ
土。
cān
餐,
kǔ
苦。
锄禾
“锄禾”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锄” 就是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极其常 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谁知知盘盘中中餐餐,, 粒粒粒粒皆皆辛辛苦苦。。
Chú
hé
锄
禾
chú hé
(唐)李绅 rì dāng wǔ
锄 禾 / 日 当 午,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 禾 下 土。
shéi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 盘 中 餐,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 皆 辛 苦。
在生活中,人们对待粮食有不同的做法,请同学们来判断一 下以下行为是对还是错,应该怎么做。可以用今天学的哪句 古诗来提醒他们呢?
粮食宝中宝, 人人离不了。 来得不容易, 大家要爱惜。
制作单位:郑州市金水区北录庄小学 制作人员:郑冰豪 制作时间:2015年3月23日
课题:21、古诗两首——《锄禾》 学科:语文 年级:一年级(下册) 版本:苏教版 单位:郑州市金水区北录庄小学 姓名:录慧敏 职称:二级教师
Chú
锄
chú
锄
hàn
汗
shéi
谁
lì
粒
hé禾dī滴Fra bibliotekzhī
知
lì
粒
hé
禾
rì dāng
日当
hé xià
禾下
pán zhōng
盘中
jiē xīn
皆辛
(唐)李绅 wǔ
20古诗两首 《锄禾》
pán
lì
jiē
盘 粒 皆
hé wǔ xīn kǔ
禾 午 辛 苦
盘 粒 皆
禾 午 辛 苦
Chú
hé
锄
Chú hé
禾
(唐)李绅 rì dāng
wǔ
锄
Hàn
禾 日
dī
zhī lì
当
xià
午,
tǔ
hé
pán jiē
汗
Shéi
滴 禾
下
zhōng
土。
cān
谁
Lì
知 盘 粒 皆
中
xīn
餐,
kǔ
粒
辛
苦。
锄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古诗中的哪两 行写出了刚才我们 看到的画面?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下 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诗人看到了这 样一幅画面后,想 到了什么?找一找 哪两行是诗人想到 的?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禾
禾苗 禾田 锄禾 晚禾
午
午饭 午休 午觉 中午
午门 正午 上午 下午
辛
辛苦 辛辛苦苦 辛劳 千辛万苦 辛勤
Chú hé
dī zhī lì
禾
(唐)李绅 rì dāng hé pán jiē xià zhōng xīn
wǔ
tǔ cān kǔ
锄
Hàn
禾/日/当 午, 滴/禾/下 土。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李绅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
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
15岁时读书于惠山。
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
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
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
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
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
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
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
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
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
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居相位4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
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
赠太尉,溢文肃。
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03
主题思想
《锄禾》的主体思想
描述农民的辛勤劳 动和艰苦生活
警示人们要珍惜粮 食和尊重劳动
强调粮食的珍贵和 劳动的伟大
《悯农》的主体思想
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揭示农民的艰苦生活和辛勤劳动
呼吁人们关注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尊重他们的劳动和贡献
04
艺术特色
《锄禾》的艺术特色
鲜明的对比
诗人将农民的辛勤劳动与太阳 的炙热、鸟雀的饱食进行对比 ,突出了农民的辛苦和命运的
弘扬人文关怀
《悯农》表达了对农民的深深同情和关怀,通过研究这首诗,可以弘 扬人文关怀精神,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
03
推动社会公正
通过对《悯农》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呼吁人们
关注社会不公问题,为弱势群体发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07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
李绅, 锄禾, 1980 李绅, 悯农, 1980
不公。
精炼的语言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 主题,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 场景。
形象的描绘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 日当午”、“禾下土”,生动地展 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悯农》的艺术特色
鲜明的主题
诗人以“悯农”为题,直接表 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主
题鲜明。
情感真挚
诗人用真挚的情感描述了农民 的苦难和辛劳,如“春种一粒 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寓言形式
诗人采用寓言形式,通过形象 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如“粟 ”、“子”等,使诗歌具有深
刻的社会寓意。
05
总结评价
对《锄禾》的评价
01
古诗两首锄禾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古诗两首《锄禾》语文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锄禾》,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苦。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 学会生字词,会用“禾、日”等字组词。
4. 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热爱劳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 学会生字词,会用“禾、日”等字组词。
难点:1. 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苦。
2. 学会生字词,会用“禾、日”等字组词。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句。
2. 生字词卡片,用于教学生字词。
3. 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农作物,询问学生知道哪些农作物。
2. 学生分享后,教师简要介绍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二、学习古诗(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
4.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5.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体会诗歌含义(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句中的“锄禾”是什么意思?2. 学生分享后,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
3. 学生谈感受,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热爱劳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古诗(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古诗。
2.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二、深入学习生字词(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三、应用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结合诗句,说说图片或视频中的场景。
2.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
3. 学生发挥想象,用“禾、日”等字组词,创作自己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2023-11-06
目录
• 背景介绍 • 诗句解析 • 主题思想 • 艺术特色 • 总结评价 •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01
背景介绍
诗人简介
• 李绅(772-846),唐代文学家、官员,曾官至宰相,与元 稹、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交往甚密。他的诗歌作品以贴近 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 《锄禾》和《悯农》是李绅在观察农民艰辛生活时创作的两首古诗。这两首诗以描绘农民劳作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 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02
诗句解析
《锄禾》的诗句解析
描述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挥汗 如雨,辛勤劳作的形象,通过 描绘锄禾的细节,展现了农民
的艰辛和付出。
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 同时暗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呼吁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
费。
诗句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 ,意境深远,让人产生共鸣和
思考。
《悯农》的诗句解析
描述了农民在春天播种,夏天锄草 ,秋天收割的劳动场景,展现了农 民的辛勤和付出。
诗句采用对比手法,将农民的辛勤 付出与富裕官员的奢侈生活进行对 比,进一步强调了珍惜粮食的重要 性。
通过描述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 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呼吁人 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成部分。深入研究这首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思想感
情和社会制度。
02
弘扬传统美德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艰辛的劳作和生活的苦难,但也表达了对劳动的赞
美和对农民的同情。研究这首诗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
尊重劳动、关心民生。
03
探索诗歌艺术
《锄禾》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意境而脍炙人口。深
古诗两首《锄禾》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
告诉了我们粮食来得不容 易,人人都要爱惜粮食。
hé wǔ xīn kǔ
禾午辛苦
hé wǔ xīn kǔ
禾午辛苦
诗句意思:头上的汗都滴到了禾苗下的 泥土里。
锄 禾日日当当午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都是
诗句意思: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每 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当我们看见有人浪费粮食,我们会对 他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认一认
pán lì jiē cān
盘粒皆餐
认一认
盘粒皆餐
(什么时候),
火辣辣的太阳
(谁)用锄头给 当头照 禾苗松土、除草。
锄禾日当午,
太阳 正当 中午
诗句意思: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头上, 农民还在给庄稼锄草、松土。
汗滴禾下土。
古诗《锄禾》的原文
古诗《锄禾》的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是妇孺皆知的佳句。
然而,此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
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
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
《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
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
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
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
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
《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
”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
《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而一般认为作者是李绅,其实并非定论。
锄禾古诗意思是什么
锄禾古诗意思是什么由于农业生产,锄禾这首诗应运而生,那么关于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锄禾古诗意思是什么锄禾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人简介: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与、交游甚密,为新运动的参与者。
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
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字词专解:1、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2、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创作背景: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赏析: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关于李坤的人物经历大历七年(772年),父亲李晤时任乌程县县令,生李绅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
李绅是中书令李敬玄之曾孙。
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等地县令。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
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标准版文档
锄禾(chú hé)日 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西餐,
粒粒皆辛劳。
第一页,共5页。
锄禾(chú hé) 锄禾(chú hé)日 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西餐, 粒粒皆辛劳。
第二页,共5页。
锄禾(chú hé)日当午, 锄禾(chú hé) 锄禾(chú hé) 锄禾(chú hé)日当午, 锄禾(chú hé) 四海(sìhǎi)无闲田, 锄禾(chú hé) 锄禾(chú hé)日当午, 锄禾(chú hé) 锄禾(chú hé)日当午, 秋收(qiūshōu)万颗子。 锄禾(chú hé) 蚕妇
蚕妇
锄禾(chú hé) 锄禾(chú hé)日当午,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qiūshōu 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第三页,共5页。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sìhǎi)无闲 田, 农夫犹饿死。
第四页,共5页。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luó qǐ)者, 不是养蚕人。
第五页,共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 活,要尊敬劳动者,激发热爱 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感情。
小朋友,我 们吃的白花花的 大米是从哪儿来 的?
•听录音朗读
图上的人在干 什么?他们心里可 能在想些什么?
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 通顺 Nhomakorabea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闭上眼 睛,把这首 古诗背一背 吧!
我知道 xī 爱惜粮食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 “世界粮食日”所在的那周定为“爱惜粮食、节 xuān chuán 约粮食 宣 传 周”。
一起来 读一读吧!
儿 歌
,
粮食宝中宝,人人离不了, 来得不容易,大家要爱惜。
我会读
chúhé 锄 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pán lì ji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反复吟诵诗歌
看一看
小朋友们,看到老爷爷这么辛 苦,你们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读一读,比一比, 看看谁是“小诗人”。
演一演 你能把这首诗的内容表 演出来吗? (如:“锄禾”可作劳 作状;“汗滴”可为擦汗状, 表示流了很多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