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北师大版教学设计锄禾日当午全诗诗名
《锄禾》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锄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五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
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识字、写字和朗读为重点,通过师生平等互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读懂课文,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指导书写2个生字,能写得正确、匀称。
2.能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含义。
了解农民种粮食是非常辛苦的,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读10个生字;理解古诗的含义;懂得爱惜粮食。
2.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不容易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
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
1、出示:“禾”(1)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禾苗)(2)“禾”是一个象形字,就是指禾苗。
(3)你知道哪些带有“禾字旁”的字吗?(和、秋、种、稼)2、板书:锄(1)看图:你看,这位老农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把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及其常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3、看图猜猜“锄禾”是什么意思?(就是用锄头给禾苗锄草、松土)。
4、唐代有一位名叫李绅的诗人就以“锄禾”为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学一学。
二、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听读识字。
2、同桌合作读。
3、指名读,读出节奏。
三:学习生字过渡:现在字宝宝都跑到我这来了,你还会认出它们吗?1、带拼音读,全班齐读。
你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字的读音?2、去掉拼音读。
3、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单字,全班帮忙正音。
四.故事贯穿,趣中学诗过渡:(出示图)为了帮助大家学会这首诗,我用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丁丁又刚吃了几口饭,就把碗一推,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吃了。
”妈妈看着掉在桌子上的饭粒,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天中午,火红火红的太阳公公坐在家门口欣赏着天下美景,可风伯伯受不了,浑身发热,赶紧躲起来。
《锄禾》优秀教案
《锄禾》优秀教案《锄禾》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锄禾》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锄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10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二)、能力目标: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
)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二、指名读古诗。
学生评价。
三、自己练习读,自学不认识的字娃娃。
四、汇报自己识字情况。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六、巩固识字: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
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
(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七、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诵读、评价。
1、师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的节奏与韵律。
2、生读。
自评,指名请小伙伴评一评。
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目遐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惜粮食?三、写字: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1、出示当:(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锄禾》的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
(3)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3)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2)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农业劳动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范读《锄禾》,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巩固学习。
3. 理解诗歌(1)分组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农民,体验劳动的过程。
(3)教师引导: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3)制定行动计划:反对浪费,从我做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劳动 1 锄禾》优质课教学设计_19
《锄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锄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十四单元“劳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唐代诗人李绅所作。
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浅显易懂,感情真挚,深受大家喜爱。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在课外积累了不少的古诗,但只是人云亦云,并不懂诗与其它文章的区别,对诗句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随文听读识字7个,学习旧字加旧字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
3、能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4、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
初步了解古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随文听读识字7个,学习旧字加旧字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
难点: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
(猜一猜)1、出示:“禾”(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图,请你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禾”是一个象形字,就是指禾苗。
禾苗在田里长得多好呀,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也要把它写得精神些。
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
2、认识:锄(1)看图:这位老伯伯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对了,就是一把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及其常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锄头是用铁做的,所以锄是金子旁。
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
齐读“锄禾”。
3、我们知道了锄头的用处了,那“锄禾”是什么意思?你能猜出来吗?(就是用锄头给禾苗锄草、松土)。
4、唐代有一位名叫李绅的诗人就以“锄禾”为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学一学。
(读诗题)二、初读古诗。
(读一读)1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小声古诗,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手指字,用心听。
(3)同桌互读。
2、检查学生学习词语情况。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关注谚语或故事的内涵,提高他们对节约粮食的认识。
5.写一篇关于《锄禾》的读后感,字数不限,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收集关于节约粮食的谚语、故事,进行课堂分享,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7.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朗读比赛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农田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背诵《锄禾》全文,对诗句的意义有深刻的感悟。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3.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教学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劳作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引导他们体会农民的辛勤。
-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粮食来源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5.借助古诗中的美好品质,如勤劳、节约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望。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认知和词汇积累,但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尚处于起步阶段。《锄禾》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学生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可能缺乏直观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节约意识。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古典文学的基本认识和热爱之情。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锄禾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锄禾语文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锄禾语文教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拟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
锄禾-北师大版(篇四)
锄禾 - 北师大版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指导书写2个生字,能写得正确、匀称。
2.能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含义。
了解农民种粮食是非常辛苦的,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读10个生字;理解古诗的含义;懂得爱惜粮食。
2.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不容易体会到农民种粮食的辛苦。
教学过程:一、引入: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中午小饭桌的同学的吃饭情况作了调查,投影出示统计表,看到这些数字,你想说些什么?吃饭人数全部吃完剩下一部分剩下很多22人1 人13人8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农民伯伯种田非常辛苦,不应该浪费粮食。
”也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可以结合自已家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如果有的同学说出有一首古诗是描写农民种田非常辛苦的,它的名字叫《锄禾》,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谁知道“锄禾”是什么意思呢?二、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
要听清字的读音。
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
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点评:教师几次强调学生指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口一致,随文识字。
把识字落到实处。
)5.汇报学习情况:(1)谁能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锄禾》教案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
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锄禾》二、指名朗读课文。
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一)板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盘:盘子餐:饭食皆:都的意思2、第2句诗的意思:(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2~3人)(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
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劳动 1 锄禾》优质课教学设计_20
《锄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锄禾》是唐朝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二首》中的一首,属于五言绝句。
全诗共四句,语言朴实无华,描写的是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读生字,学写生字。
并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农民的辛苦,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学写生字,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展示图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并释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文题入手,出示课文插图,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学生自读,并标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 交流识字方法。
3. 范读课文,学生评价。
4.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读文,圈画生字,多种形式的认读生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识字的好方法】三.解读古诗升华诗意1.教学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出示农民顶着烈日锄禾的图片。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诗意。
(你从图上看到什么?什么时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注意要把话讲完整。
)2.指导朗读。
3. 播放微课,学习第二句古诗,,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4.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给学生创设充分的情境,让学生入境想象,读熟古诗歌,理解诗意,体会农民的辛苦,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四、展示点拨学写生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师示范,学生认真描红。
【设计意图:指导过程中重在揭示规律、教给方法,培养书写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2)理解古诗《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3)学习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2.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3. 学习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学会通过古诗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故事等教学资源。
2. 古诗《锄禾》文本。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农民劳作中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锄禾》,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等。
(3)教师讲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4)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古诗的意境。
3. 品味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感受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教师总结,强调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重要性。
4. 应用拓展:(1)学生创作以“农民辛勤劳作”为主题的诗或画。
(2)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锄禾》的意义。
(2)学生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并发誓珍惜粮食、节约资源。
锄禾课堂教案(推荐4篇)
锄禾课堂教案(推荐4篇)篇1:《锄禾》教案《锄禾》北师大版教案导入:1、出示课题,指名读。
正音。
齐读。
2、齐读古诗。
3、检查生字。
一、检查字音:1、PPT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读?指出“辛”和“苦”合起来是一个词 , 分性别读。
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难句子。
3、去拼音读诗。
4、指导古诗停顿。
二、精读:1、学生质疑:对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PPT 出示插图:看一看图,读一读诗,再想一想,诗里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些?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1)禾:PPT出示“禾”,理解“禾”。
字形演变教学“禾”。
(2)锄: PPT ,图片出示锄头。
相机讲解锄禾。
(3)禾下土:结合插图,看着图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4)盘中餐:当何苗长大成熟以后就成了这样一粒粒饱满的果实,理解“粒粒”。
“盘中餐”。
()盘中餐: PPT 。
当何苗长大成熟以后就成了这样一粒粒饱满的果实,理解“粒粒”。
“盘中餐”。
你知道这盘中餐是怎么来的吗?() PPT 。
PPT 出示图片“禾”。
根据字形演变教学生字。
锄: PPT ,这就是古代农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叫锄头。
锄禾就是用锄去田里的杂草,好让禾苗更加茁壮的成长。
()禾下土:看着图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锄禾、禾下土、盘中餐、粒粒。
再读一读古诗,看一看插图,想一想,诗中写的是什么时候?( 5 )、日当午:看图,理解现在太阳正高高地挂在空中,此时就是中午。
( 6 )、皆辛苦:再看看图上农夫的打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创设情景:如果此时你就是这位老农,正在劳动,你有什么感觉?引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也就是诗中再读读这个词,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诗,读出老农的'辛苦。
PPT :可见,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老农辛苦换来的。
( 7 )、学到这,想一想,以后你再有吃不掉的饭菜你会怎么做?再有吃了一口就觉得不好吃的东西,你会怎么做?4、小结:是呀,我们应该珍惜粮食,(板书)。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锄禾》教学设计之三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锄禾》教学设计之三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锄禾》教学设计(精选5篇)
《锄禾》教学设计(精选5篇)《锄禾》教学设计1牐牎冻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五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
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理念:牐犐杓票究谓萄时,我以识字、写字和朗读为重点,通过师生平等互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读懂课文,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设计思路:一、对话互动,披情入文习本课前,发挥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布置学生留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或邻居的劳作情景,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劳动的辛苦。
导入新课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让学生的心弦对话交流中被拨起。
教师趁机引导:小朋友们,劳动是一件辛苦而又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唐代诗人李绅就写了一首关于劳动的诗。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这么一来,整堂课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铺开,达到以情入文的效果。
二、以读引路,整体感知1、生自主选择方法读古诗。
可自己拼读;可同桌互读;也可小组合作读。
2、指导学生读准古诗。
为了避免朗读时的枯燥无味,我采用了老师参与读、抽查学生或小组、接受老师挑战等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在一种融洽充满竞争的'氛围中读书,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三、合作参与,多样识字1、培养语感,听读识字用小学生听力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听读识字”的方法。
即教师边朗读古诗,边分别在诗中相应位置贴上10个需要认读的字,以此引起学生注意生字。
而后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每个生字,然后教师再范读。
经过反复听读,学生已对字的认识有了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读文中识字,识字后又读文。
这样后又读文。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2、拓展思维,想中识字导学生读准字音后,仔细观察每个字,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而后在小组里商量讨论。
如编顺口溜:孙悟空按住牛魔王的头(午);利用偏旁记:“汗、滴”;用组词的方法记:“盘、辛、苦”;用联想识记法:天气真好,小字弟弟高兴地上山腰练倒立(当)。
锄禾日当午全诗诗名
锄禾日当午全诗诗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我为大家提供了锄禾日当午全诗诗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锄禾日当午全诗诗名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⑴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二、《悯农二首》赏析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那么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在第二首诗,有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锄禾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锄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的一首古诗。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
新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这首诗虽然浅显易懂,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古诗,也是很不容易理解的。
这就需要教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理解题意,了解古诗结构。
首先解题,“锄禾”,即给禾苗锄草松土。
然后告诉学生这首诗共四行,每行5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五言绝句”。
二、教给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锄禾日当午,”1、谁知道“锄禾”的意思?2、“日当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3、教师讲解:古人写诗时,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往往把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位置的调换,在这一行里,就应该把“锄禾”和“日当午”的顺序还原,翻译起来才通顺。
4、指名学生翻译,教师及时补充和表扬,注意要说出“谁”在“锄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连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是诗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学生说:“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行诗句。
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学习方法同第二行,学生对整句话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反复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对着原诗翻译,要求翻译和原诗一一对应,直到学生知道“皆”就是“都是”的意思为止。
3、板书“皆”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在学生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后,教师示范“锄禾”的动作,让学生跟着在下面做,要求双手握拳,一前一后,好似抓住锄头似的;前腿弓步,后退伸直;低头弯腰,左右“锄草”。
(语文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
北师大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你知道怎么写北师大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吗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起看看北师大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欢送查阅!北师大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1教学目标:1、生疏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其次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初读古诗: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同学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同学进行自学,老师深化到同学中间,答复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沟通学习状况:1、检查读。
(小组合作)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沟通)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
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夫。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周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沟通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李绅是唐代诗人。
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比照鲜亮,富有哲理。
三、品析体会: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0个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1、同学独立想象,畅所欲言。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同学自己练习说说意思,老师准时进行挂念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旧还有不少农夫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锄禾》北师大版教学设计锄禾日当午全诗诗名
导入:
1、出示课题,指名读。
正音。
齐读。
2、齐读古诗。
3、检查生字。
一、检查字音:
1、PPT: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读?指出“辛”和“苦”合起来是一个词,分性别读。
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难句子。
3、去拼音读诗。
4、指导古诗停顿。
二、精读:
1、学生质疑:对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PPT出示插图:看一看图,读一读诗,再想一想,诗里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些?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1)禾:PPT出示“禾”,理解“禾”。
字形演变教学“禾”。
(2)锄:PPT,图片出示锄头。
相机讲解锄禾。
(3)禾下土:结合插图,看着图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
(4)盘中餐:当何苗长大成熟以后就成了这样一粒粒饱满的果实,
理解“粒粒”。
“盘中餐”。
(1.1)盘中餐:PPT当何苗长大成熟以后就成了这样一粒粒饱满的
果实,理解“粒粒”。
“盘中餐”。
你知道这盘中餐是怎么来的吗?
(1.2)PPTPPT出示图片“禾”。
根据字形演变教学生字。
锄:PPT,这就是古代农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叫锄头。
锄禾就是用锄去田里的杂草,
好让禾苗更加茁壮的成长。
(1.3)禾下土:看着图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锄禾、禾下土、盘中餐、粒粒。
再读一读
古诗,看一看插图,想一想,诗中写的是什么时候?
(5)、日当午:看图,理解现在太阳正高高地挂在空中,此时就是
中午。
(6)、皆辛苦:再看看图上农夫的打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创设情景:如果此时你就是这位老农,正在劳动,你有什么感觉?引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也就是诗中
再读读这个词,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诗,读出老农的辛苦。
PPT:可见,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老农辛苦
换来的。
(7)、学到这,想一想,以后你再有吃不掉的饭菜你会怎么做?再
有吃了一口就觉得不好吃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4、小结:是呀,我们应该珍惜粮食,(板书)。
你们的改变都是因
为今天学了《锄禾》这首诗,多种方法朗读古诗。
5、引导背诵。
6、评价:老师发现你们把自己的感受都融入到了古诗当中,让诗充满了韵味。
他除了写了《锄禾》还写了什么?
8、:今天我们学了《锄禾》,用了看一看图,读一读诗,想一想的方法读懂了诗,再试着用同样的方法预习《悯农》。
这两首诗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
三、复习:
1、你们学的多认真啊,连小禾苗都赶着来参加你们的学习,瞧,他们给大家送来了本课的生字。
让我们一起读准他们。
PPT
2、PPT生字“午”。
对于这个字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牛字不出头就是午)。
看笔顺书空。
师范写,生描红。
3、师范写:禾、苦、辛。
生描红。
4、配乐写字,关注写字姿势。
板书:锄禾
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