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教案第七章
汤小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官方课件 第四版
汇报人: 202X-01-05
contents
目录
•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 进程管理 • 内存管理 • 文件系统 • 设备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
01
述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总结词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详细描述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 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管理等。
操作系统的分类
总结词
操作系统的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单机操作系统 和网络操作系统;根据功能,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和通 用操作系统;根据规模,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个人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等。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03
内存管理的概念与功能
内存管理概念
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计算 机内存的子系统,负责分配和回收内 存空间,以及管理内存中的数据。
内存管理功能
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内存分配、 内存回收、地址转换和内存保护等。
内存的分配策略
静态分配
在程序运行前,系统根据程序的大小 和需求一次性分配所需的内存空间, 程序运行期间不再进行内存的重新分 配。
文件的访问控制机制
文件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访问控制表(ACL)、能力表( Capabilities)等,用于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文件的访问安全
文件的访问安全是指通过访问控制机制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 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设备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_第7章(2016-2017-1)
10 0
99
0
79 99
…
79 01
40 0
79 00
…
39 9
78 99
…
30 1
78 01
79 99 79 01
第八章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8.2.3 成组链接法
2. 空闲盘块的分配与回收
当系统要为用户分配文件所需的盘块时,盘块分配过程首 先检查空闲盘块号栈是否上锁,如未上锁,便从栈顶取出一 空闲盘块号,将与之对应的盘块分配给用户,然后将栈顶指 针下移一格。若该盘块号已是栈底,即S.free(0),这是当前栈 中最后一个可分配的盘块号。由于在该盘块号所对应的盘块 中记有下一组可用的盘块号,因此,须调用磁盘读过程,将 栈底盘块号所对应盘块的内容读入栈中,作为新的盘块号栈 的内容,并把原栈底对应的盘块分配出去(其中的有用数据已 读入栈中)。然后,再分配一相应的缓冲区(作为该盘块的缓 冲区)。最后,把栈中的空闲盘块数减1并返回。
目录
file start co u nt 0
tr 14 m ail 1 9 list 28
f6
len g th 2 3 6 4 2
第八章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8.1.2 链接组织方式
1. 隐式链接
0 4 8 12 16 1 20 24 28
1 10 2
3
5
6
7
9 16 10 25 11
13 14
15
17 18
第八章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8.4.1 第一级容错技术SFT-Ⅰ( System FaultTo1le. r双a份nc目e)录和双份文件分配表
在不同的磁盘上或在磁盘的不同区域中,分别建立 (双份)目录表和FAT。 2. 热修复重定向和写后读校验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 1)有效性( 2)方便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2. 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 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 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 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 I/O 和联机 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第7章201620171
… …
UNIX目录文件
7.3.2 简单的文件目录
1. 单级目录结构 整个文件系统中只建立一张目录表。
文件名 扩展名 文件长度 物理地址 文件类型 文件说明 文件名1 文件名2
写文件 4) 按组织形式和处理方式分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
特殊文件
7.1.3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1) 对象及其属性 文件、目录、磁盘存储空间 3) 文件系统的接口 命令接口、程序接口
2) 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 文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对文件存储空间的 管理、对文件目录的管理、对文件读和写的管理、 对文件的共享与保护、将文件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 理地址。
记录1
文件
记录2
…
记录n
文件是指由创建 者所定义的、具 有文件名的一组 相关元素的集合.
数据项1 数据项2 …
数据项n
7.1.2 文件名和文件类型
1. 文件名和扩展名
2. 文件类型 1) 按用途分类: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库文件 2) 按文件中数据的形式分类:源文件、目标文件、可
执行文件 3) 按存取控制属性分类:只执行文件、只读文件、读
7.1.4 文件操作
1. 最基本的文件操作
(1) 创建文件。 (2) 删除文件。 (3) 读文件。 (4) 写文件。 (5) 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 2.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3. 其它文件操作
7.1.4 文件操作
2.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所谓“打开”,是指系统将指名文件的属性(包括该文件 在外存上的物理位置)从外存拷贝到内存打开文件表的一个表 目中,并将该表目的编号(或称为索引)返回给用户。以后, 当用户再要求对该文件进行相应的操作时,便可利用系统所 返回的索引号向系统提出操作请求。系统这时便可直接利用 该索引号到打开文件表中去查找,从而避免了对该文件的再 次检索。如果用户已不再需要对该文件实施相应的操作时, 可利用“关闭”(close)系统调用来关闭此文件,OS将会把该 文件从打开文件表中的表目上删除掉。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 )方便用户;(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 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
第七章 文件管理
7.2.6 直接文件和哈希文件
2. 哈希(Hash)文件
利用Hash函数 (或称散列函数) 将关键字转换为 相应记录的地址。
键值
H as h函数 f
目录表
第七章 文件管理
7.3 文 件 目 录
系统通过文件目录来组织文件。文件目录用于标识 系统中的文件及其物理地址,供检索时使用。
对目录管理的要求如下: (1) 实现“按名存取”。 (2) 提高对目录的检索速度。 (3) 文件共享。 (4) 允许文件重名。
第七章 文件管理
7.3.1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结点
1. 文件控制块FCB(File Control Block)
FCB是OS用来描述和控制文件的一个数据结构。
(1) 基 Chen Lin
逻辑 地址
姓名 An Qi An Kang
其它 属性
Bao Rong
…
图 6-5 索引顺序文件
逻辑 文件
第七章 文件管理
7.2.6 直接文件和哈希文件
1. 直接文件
对于直接文件,则可根据给定的记录键值,直接获 得指定记录的物理地址。换言之,记录键值本身就决定 了记录的物理地址。这种由记录键值到记录物理地址的 转换被称为键值转换(Key to address transformation)。组 织直接文件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进行从记录值到物 理地址的转换。
第七章 文件管理
7.2.3 记录寻址
1. 隐式寻址方式
R0 R1 R2 R3
Rptr Ri
…
0
L
L0
L L
R0
2L L
3L
L1 R1
L
4L
Wp tr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汤小丹 教案
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从磁带上高速地调入内存。
14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图1-3 脱机I/O示意图
15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
1.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System) 的处理过程 为实现对作业的连续处理,需要先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 式输入到磁带上,并在系统中配上监督程序(Monitor),在它
9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图1-2 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
10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11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高等学校计算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部级优秀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四版)
汤小丹 梁红兵 哲凤屏 汤子瀛 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第二章 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第五章 虚拟存储器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七章 文件管理 第八章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第九章 操作系统接口 第十章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第十一章 多媒体操作系统 第十二章 保护和安全
23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多道批处理系统是一种十分有效,但又非常复杂的系统, 为使系统中的多道程序间能协调地运行,系统必须解决下述 一系列问题: (1) 处理机争用问题。既要能满足各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又要能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 (2) 内存分配和保护问题。系统应能为每道程序分配必 要的内存空间,使它们“各得其所”,且不会因某道程序出 现异常情况而破坏其它程序。 (3) I/O设备分配问题。系统应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分配系 统中的I/O设备,以达到既能方便用户对设备的使用,又能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
第一章1. 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 .为什么说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 )方便用户;(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 .何谓脱机 I/O 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 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 .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 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 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端上输入的数据; 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 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答: (1)有效性(2)方便性 (3 )可扩充性 (4)开放性答: (1)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答: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 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 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 主机的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 汤小丹
四. 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的处理过程 进入Creat的处理子程序后,核心将根据用户给定的文件 路径名Path, 利用目录检索过程,去查找指定文件的目录项。 查找目录的方式可以用顺序查找法,也可用Hash查找法。如 果在文件目录中找到了指定文件的目录项,表示用户要利用 一个已有文件来建立一个新文件。但如果在该已有(存)文件的 属性中有不允许写属性,或者创建者不具有对该文件进行修 改的权限,便认为是出错而做出错处理;若不存在访问权限 问题,便将已存文件的数据盘块释放掉,准备写入新的数据 文件。如未找到指名文件,则表示要创建一个新文件,核心 便从其目录文件中找出一个空目录项,并初始化该目录项, 包括填写文件名、文件属性、文件建立日期等,然后将新建 文件打开。
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
7.2 Shell命令语言
7.2.1 简单命令
所谓简单命令,实际上是一个能完成某种功能的目标
程序的名字。UNIX系统规定的命令由小写字母构成(但仅前8个 字母有效)。命令可带有参数表,用于给出执行命令时的附加 信息。命令名与参数表之间还可使用一种称为选项的自变量, 用破折号开始,后跟一个或多个字母、数字。
后读入该命令,识别命令,再转到相应命令处理程序的入口 地址,把控制权交给该处理程序去执行,并将处理结果送屏
幕上显示。 若用户键入的命令有错,而命令解释程序未能予
以识别,或在执行中间出现问题时,则应显示出某一出错信 息。
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
2. 命令解释程序的组成
(1) 常驻部分。
这部分包括一些中断服务子程序。
理程序的入口地址,然后把控制权交给该处理程序去执行该
命令。
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
输入命令行
命令合法否?
图 7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期末复习知识点详尽汇总
具有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子主题资源利用率:CPU利用率=CPU有效工作时间/CPU总工作时间平衡性:协调CPU和IO,使系统资源都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策略强制执行高优先权优先,重要计算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的优缺点实时调度的算法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程序,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换出到外存1.将逻辑地址的页号和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页号大于页表长度,发生越界中断2.如果小于页表长度,则页表始址+页号*位置得到物理块号3.物理块号*页面大小+页内地址=得到物理地址快表、联想寄存器、TLB1.将逻辑地址的页号与页表寄存器的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页号大于页表长度,越界中断1.将逻辑地址的段号和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段表长度<段号,产生越界中断请求分页的内存分配(请求调入软件)最小物理块的确定:作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最小物理块内存分配策略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只分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先分可变分配全局置换:没有内存,可换他人物理块分配算法:如何为不同的进程分配物理块预测页策略:预计不久之后会被访问的页优先调入内存,可一次调入多页,但是预测效率低下请求调页策略:需要的页面不在内存,发出请求,一次调入一页从打开文件表的表目删除直接-->物理地址哈希文件目录管理的要求1.实现按名存取2.允许文件重名3.提高检索速度4.文件共享基本信息类使用信息类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用户文件目录缺点用户相互隔离,无法合作创建者不用链接创建一个Link文件,存有共享文件的路径非创建者,连接到Link1.顺序访问容易消除了磁盘的外碎片,提高了外存的利用率(内碎片是消除不了的,因为每个盘块的大小固定)显式的“显”在哪里:链接文件各盘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隐式的“隐”在哪里:下一个盘块号存在于上一个盘块中,而不是显示地放在外存有多少扇区,优点:支持直接访问优点大大加快了对大型文件的查找速度分配和回收:与内存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相同。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教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教案一、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基础组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和环境。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地位至关重要,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教案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是学习操作系统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操作系统的定义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和编程接口的软件。
操作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操作系统的基本作用包括: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和性能;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编程接口,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模块等方面进行介绍。
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
内核模式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用户模式是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和编程接口。
操作系统的组成模块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
进程管理负责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内存管理负责内存的分配、回收和管理;文件系统负责文件和目录的创建、读写和管理;设备管理负责设备的驱动程序、设备的读写和管理。
四、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是操作系统的重点和难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
并发性是指多个进程可以同时存在于系统中;共享性是指多个进程可以共享系统资源;虚拟性是指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虚拟的计算环境;异步性是指进程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_汤小丹_课后习题答案素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精选文档,可编辑word,整理文档不易,建议收藏)。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 )方便用户;(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 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2.3 记录寻址 1. 隐式寻址方式 对于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如果已知当前记录的逻辑地
址,便很容易确定下一个记录的逻辑地址。
28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图7-3 定长和变长记录文件
29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显式寻址方式 该方式可用于对定长记录的文件实现直接或随机访问。 因为任何记录的位置都很容易通过记录长度计算出来。而对 于可变长度记录的文件则不能利用显式寻址方式实现直接或 随机访问,必须增加适当的支持机构方能实现。下面我们通 过两种方式对定长记录实现随机访问: (1) 通过文件中记录的位置。 (2) 利用关键字。
22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1. 按文件是否有结构分类 1) 有结构文件 (1) 定长记录。 (2) 变长记录。
23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无结构文件 如果说在大量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广泛采 用了有结构的文件形式的话(即文件是由定长或变长记录构 成的),那么在系统中运行的大量的源程序、可执行文件、 库函数等,所采用的就是无结构的文件形式,即流式文件。 其文件的长度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对流式文件的访问,则是 利用读、写指针来指出下一个要访问的字符。可以把流式文 件看做是记录式文件的一个特例:一个记录仅有一个字节。
17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1.4 文件操作 1. 最基本的文件操作 最基本的文件操作包含下述内容: (1) 创建文件。 (2) 删除文件。 (3) 读文件。 (4) 写文件。 (5) 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
18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当用户要求对一个文件实施多次读/写或其它操作时,每 次都要从检索目录开始。为了避免多次重复地检索目录,在 大多数OS中都引入了“打开”(open)这一文件系统调用,当 用户第一次请求对某文件进行操作时,须先利用open系统调 用将该文件打开。
5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3. 文件 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 素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种。
6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图7-1 文件、记录和数据项之间的层次关系
7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1.2 文件名和类型 1. 文件名和扩展名 (1) 文件名。 (2) 扩展名。
16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3. 文件系统的接口 为方便用户的使用,文件系统以接口的形式提供了一组 对文件和记录操作的方法和手段。通常是下面两种类型的接 口: (1) 命令接口,是指作为用户与文件系统直接交互的接 口,用户可通过键盘终端键入命令取得文件系统的服务。 (2) 程序接口,是指作为用户程序与文件系统的接口, 用户程序可通过系统调用取得文件系统的服务,例如,用于 创建文件的系统调用Creat,用于打开一个文件的系统调用 Open等。
35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图7-5 索引顺序文件
36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3. 两级索引顺序文件 对于一个非常大的文件,为找到一个记录而须查找的记 录数目仍然很多,例如,对于一个含有106个记录的顺序文 件,当把它作为索引顺序文件时,为找到一个记录,平均须 查找1000个记录。为了进一步提高检索效率,可以为顺序文 件建立多级索引,即为索引文件再建立一张索引表,从而形 成两级索引表。
10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3) 按存取控制属性分类 根据系统管理员或用户所规定的存取控制属性,可将文 件分为三类: (1) 只执行文件,该类文件只允许被核准的用户调用执 行,不允许读和写。 (2) 只读文件,该类文件只允许文件主及被核准的用户 去读,不允许写。 (3) 读写文件,这是指允许文件主和被核准的用户去读 或写的文件。
20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2 文件的逻辑结构
(1) 文件的逻辑结构(File Logical Structure)。 (2) 文件的物理结构,又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
21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2.1 文件逻辑结构的类型 对文件逻辑结构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有助于提高
对文件的检索速度,即在将大批记录组成文件时,应采用一 种有利于提高检索记录速度和效率的逻辑结构形式。其次是 该结构应方便对文件进行修改,即便于在文件中增加、删除 和修改一个或多个记录。第三是降低文件存放在外存上的存 储费用,即尽量减少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不要求大片的连 续存储空间。
9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按文件中数据的形式分类 按这种方式分类,也可把文件分为三类: (1) 源文件,这是指由源程序和数据构成的文件。通常, 由终端或输入设备输入的源程序和数据所形成的文件都属于 源文件。它通常是由ASCII码或汉字所组成的。 (2) 目标文件,这是指把源程序经过编译程序编译过, 但尚未经过链接程序链接的目标代码所构成的文件。目标文 件所使用的后缀名是“.obj”。 (3) 可执行文件,这是指把编译后所产生的目标代码经 过链接程序链接后所形成的文件。其后缀名是 .exe。
39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图7-6 Hash文件的逻辑结构
7.1.1 数据项、记录和文件 1. 数据项 在文件系统中,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可把
它分成以下两种类型: (1) 基本数据项。 (2) 组合数据项。
4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记录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 方面的属性。一个记录应包含哪些数据项,取决于需要描述 对象的哪个方面。由于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可把他作为不同 的对象。
13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图7-2 文件系统模型
14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1. 对象及其属性 文件管理系统管理的对象如下: (1) 文件。 (2) 目录。 (3) 磁盘(磁带)存储空间。
15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 该层是文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文件系统的功能大多 是在这一层实现的,其中包括有:① 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② 对文件目录的管理;③ 用于将文件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 理地址的机制;④ 对文件读和写的管理;⑤ 对文件的共享 与保护等功能。在实现这些功能时,OS通常都采取了层次组 织结构,即在每一层中都包含了一定的功能,处于某个层次 的软件,只能调用同层或更低层次中的功能模块。
30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2.4 索引文件(Index File) 1. 按关键字建立索引 定长记录的文件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很容易地实现随
机查找。但变长记录文件查找一个记录必须从第一个记录查 起,一直顺序查找到目标记录为止,耗时很长。
31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图7-4 具有单个和多个索引表的索引文件
24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分类 根据文件的组织方式,可把有结构文件分为三类: (1) 顺序文件。 (2) 索引文件。 (3) 索引顺序文件。
25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2.2 顺序文件(Sequential File) 1. 顺序文件的排列方式 在顺序文件中的记录,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顺序进行排
2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1 文件和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的管理功能是将其管理的程序和数据通过组织 为一系列文件的方式实现的。而文件则是指具有文件名的若 干相关元素的集合。元素通常是记录,而记录又是一组有意 义的数据项的集合。可见,基于文件系统的概念,可以把数 据组成分为数据项、记录和文件三级。
3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19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3. 其它文件操作 OS为用户都提供了一系列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其中最 常用的一类是有关对文件属性的操作,即允许用户直接设置 和获得文件的属性,如改变已存文件的文件名、改变文件的 拥有者(文件主)、改变对文件的访问权,以及查询文件的状 态(包括文件类型、大小和拥有者以及对文件的访问权等)。 另一类是有关目录的操作,如创建一个目录,删除一个目录, 改变当前目录和工作目录等。此外,还有用于实现文件共享 的系统调用,以及用于对文件系统进行操作的系统调用等。
37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7.2.6 直接文件和哈希文件 1. 直接文件 采用前述几种文件结构对记录进行存取时,都须利用给
定的记录键值,先对线性表或链表进行检索,以找到指定记 录的物理地址。然而对于直接文件,则可根据给定的关键字 直接获得指定记录的物理地址。换而言之,关键字本身就决 定了记录的物理地址。
34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一级索引顺序文件 最简单的索引顺序文件只使用了一级索引。其具体的建 立方法是,首先将变长记录顺序文件中的所有记录分为若干 个组,如50个记录为一个组。然后为顺序文件建立一张索引 表,并为每组中的第一个记录在索引表中建立一个索引项, 其中含有该记录的关键字和指向该记录的指针。索引顺序文 件是最常见的 文 件 管 理
2. 具有多个索引表的索引文件 使用按关键字建立索引表的索引文件与顺序文件一样, 都只能按该关键字进行检索。而实际应用情况往往是:不同 的用户,为了不同的目的,希望能按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 关键字)来检索一条记录。为实现此要求,需要为顺序文件 建立多个索引表,即为每一种可能成为检索条件的域(属性 或关键字)都配置一张索引表。在每一个索引表中,都按相 应的一种属性或关键字进行排序。
列。一般地,可分为两种情况: (1) 串结构。 (2) 顺序结构。
26
第七章 文 件 管 理
2. 顺序文件的优缺点 顺序文件的最佳应用场合是在对文件中的记录进行批量 存取时(即每次要读或写一大批记录)。所有逻辑文件中顺序 文件的存取效率是最高的。此外,对于顺序存储设备(如磁 带),也只有顺序文件才能被存储并能有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