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提高幼儿分类和辨别能力。

3.发掘幼儿的艺术天赋,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4.通过绘画,让幼儿了解和表达自然界的美。

二、教学材料1.纸张、颜料、画笔、水杯、毛巾。

2.经典画作的图片。

3.美术作品的样板。

三、教学过程1. 观察和分类1.1 师生互动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树,询问树林中有哪些树,让幼儿将所见的树分类,如棕榈树、松树等等。

引导幼儿认识“树”的基本形状。

1.2 多维感知拓展幼儿对“树”的感官认识,引导他们触摸、嗅闻、听取自然中的声音,让幼儿对“树”的内外形态及特征有更深的了解。

2. 绘制2.1 展示样板展示与本课主题相关的绘画作品,以激发幼儿的创意和兴趣。

2.2 作品创作根据教师的指导和介绍,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利用颜料和画笔进行绘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3. 讲解3.1 色彩知识介绍颜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的调色知识,让幼儿认识各种颜色和它们的混合与变化。

3.2 生态知识以课堂互动为手段,让幼儿了解树的生态知识,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

四、教学注意事项1.色彩的选择应与主题相符。

2.教师应在不干扰幼儿想象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指导。

3.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手段可让幼儿更全方位的了解所掌握的知识。

4.建议教师定期组织外出活动,以便幼儿加强基本知识的实践能力。

5.着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敏感性。

经过这次课程,幼儿们不仅学习了美术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的色彩感受和审美意识,为他们的绘画才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用简单的色彩和造型表现自然界中的树木,加强对生态环保
的认识。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3.合作学习,促进幼儿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纸、颜料、画笔、橡皮擦、彩色笔。

2.展示板、茶几、绘本《美丽的树林》。

教学过程
第一步:游戏热身(10分钟)
教师用简单的游戏活动热身,如唱歌、跳舞等,让幼儿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活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步:展示绘本(5分钟)
教师将绘本《美丽的树林》展示给幼儿,让他们静静地看一遍,了解树林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方法。

第三步:讲解步骤(10分钟)
教师讲解具体的绘画步骤,简单地教授一些画树的基本技巧,让幼儿能够把自己对树的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

第四步:带领练习(3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将手中的颜料和画笔运用起来,逐步画出美丽的树林。

第五步:展示和交流(10分钟)
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他们将画的作品在展示板上展示出来,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和欣赏。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也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第六步:小结(5分钟)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通过绘画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可贵。

教学验收
通过观察幼儿的画作,可以初步评估他们的画技和表现力。

同时,组织一些小游戏和小活动,可以进一步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班美术美丽的树林教案

大班美术美丽的树林教案

大班美术美丽的树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美丽的树林”。

本章节主要让幼儿了解树林的基本特征,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的方式表现美丽的树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能力,激发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树林,通过绘画表现美丽的树林。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适当的颜色和线条表现树林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树叶标本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树叶标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树林,让幼儿说说看到的树林有什么特点。

2. 讲解知识点:通过PPT展示树林的图片,讲解树林的基本特征。

3. 示范创作:教师示范如何绘画美丽的树林,讲解颜色和线条的运用。

4. 幼儿创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绘画出美丽的树林。

5. 互动评价:组织幼儿互相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树林颜色线条观察想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树林,绘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树林。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完成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大部分幼儿能通过观察和想象,绘画出美丽的树林。

但部分幼儿对颜色和线条的运用还需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不同季节的树林,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树林特征的观察与理解:教学内容要求幼儿了解树林的基本特征,这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观察树林的形态、结构、色彩等,并通过讲解让幼儿理解树林的特征。

2. 创作方式的引导:教学内容要求幼儿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的方式表现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自然界中常见树种,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2.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能够在美术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以及耐心和注意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树木的图片或实物(如树叶、树枝等)。

2.教师准备画纸、水彩笔、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

3.教师自备白板笔、橡皮擦和书写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在白板上画一棵树,并向学生讲述树木的种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树叶、树干、树皮、树枝等部分,同时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示范练习教师简要示范如何绘制一棵树,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使用水彩笔和画笔,如何画出树干和树枝等。

并且提醒学生不必严格按照示范绘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

3. 讲解练习教师以白板和图片为辅助,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各类树木,向学生介绍树木的种类特征及其在自然生态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们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不同树木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

4. 绘画实践学生自由发挥,使用水彩笔和画笔绘画一幅美丽的树林作品,表现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师可以在旁边提供指导和指导,并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意和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的绘画风格、技巧和表达程度。

2.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绘画过程和心路历程。

3.考察学生对树木种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深度。

五、教学延伸1.在教室和学校周围的场地寻找自然环境,与学生一起观察和探索树木的生态环境,深化学生对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鼓励学生做一些自然环境的绘画作品,或将班级卫生间和环境布置得更生动美丽,热爱自然、爱美之情持续发酵。

3.和家长或社区小组合作一起开展文艺活动和自然环境保护项目,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六、教学反思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通过绘画这个具有创造性和表达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然环境和美丽树木的智慧和魅力,提升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文艺创作的认识与参与意识。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第一章: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树林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美丽景象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树林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绘画树林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树林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树林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美丽景象的感受。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树林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第二章:树林中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树林中的动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中动物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树林中常见的动物。

2. 绘画树林中动物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树林中动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树林中常见的动物。

2.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中动物的感受。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树林中动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第三章:树林中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树林中的植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中植物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树林中常见的植物。

2. 绘画树林中植物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树林中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树林中常见的植物。

2.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中植物的感受。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树林中植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第四章:树林中的季节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树林的季节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树林季节变化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树林的季节变化特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树林的特点和美丽,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手工技巧,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观察和了解树林的特点和美丽。

2.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和手工活动表现美丽的树林。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树林的美丽。

2. 如何帮助幼儿运用绘画和手工技巧表现美丽的树林。

四、教学准备:1. 树林的图片或视频。

2.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树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树林的特点和美丽。

2. 讲解:引导幼儿了解树林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3.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材料,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美丽树林。

4. 手工活动:引导幼儿运用手工材料,制作树林的模型或装饰品。

5. 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幼儿的作品,评价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和手工技巧。

3.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评价他们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树林实地考察,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树林的特点和美丽。

2. 邀请有关树林的专家进行讲解,增加幼儿对树林知识的了解。

3. 组织幼儿进行树林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安全,使用安全的绘画和手工材料。

3. 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创作,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进行表现。

九、教学反馈:1.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感知大自然中的色彩和图案,提升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2.学生能够通过画树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受;3.学生能够通过自由创作,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中的树林•第二部分:展示不同树林的风景和色彩特点•第三部分:自由创作树林画•第四部分: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教学步骤第一部分: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中的树林1.引入主题《美丽的树林》,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老师通过描述的方式来感知树林。

2.要求学生闭眼想象,描述树林中的颜色、形状、气息、声音等元素,以及自己在树林里的感受和情感。

3.通过感官体验和想象,让学生对树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知。

第二部分:展示不同树林的风景和色彩特点1.让学生观看不同树林的图片,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不同树林的特点。

2.让学生在教室里围绕树林的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从而丰富他们的思考和审美能力。

第三部分:自由创作树林画1.让学生准备画纸、颜料和笔刷等美术工具,开始自由创作树林画。

2.告诉学生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和不同纹理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树林风格和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创新。

3.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和实践,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1.让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他们的树林画。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技法的作品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

教学评估老师评估•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判断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和讨论,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老师可以通过专项测试或分析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进步和水平。

学生评估•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技巧和创意水平。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

《美丽的树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出树林的美丽景象。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条、色彩描绘树林,表现出树林的层次感。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树林作品。

三、教学准备1.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2.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树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教学新知(1)教师讲解树林的绘画方法,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2)教师示范绘画树林,边讲解边展示绘画过程,重点讲解如何表现树林的层次感。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练习与创作(1)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画纸,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树林画。

(2)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绘画一幅树林作品,与家人分享。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至班级群,与其他家长交流。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树林绘画的基本技巧。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作品。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

4.课后作业的布置,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教学中仍需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效果1.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2.学生掌握了树林绘画的基本技巧,作品质量较高。

3.学生增强了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4.家长对学生的绘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积极参与课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树林(线条形状装饰)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装饰表现树的基本特征。

2、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用装饰的手法画出各种各样的树。

3、通过颜色的使用及搭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纸、勾线笔、油画棒。

2、教师相关的经验准备。

(如能很快地画出一些不同的树)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果树,引出秋天的树。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果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这是什么?(苹果树)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瞧,满树都是红苹果。

3、你们看苹果树有一个大大的树冠,把许多苹果都围了起来。

这个树冠是什么形状的呢?(椭圆形)
4、秋天到了,除了苹果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果树?它们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幼儿说出后,教师将果子画在黑板上,便于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5、你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了解其装饰手法。

1、画面上的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叶子和树干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哪些图形?使幼儿知道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装饰树的不同地方。

三、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要画出三种以上的树木。

2、前面的树是完整的,后面的树,有时只能画出一部分。

3、秋天的树林是什么颜色的?(五彩缤纷,红、黄、绿等色彩都有)我们要多选择红、黄、橙以及绿色进行装饰。

四、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览幼儿作品,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一大幅《秋天的树林》。

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树林,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大量的收集了关于秋天树林的资料,还通过校信通让家长带孩子去观察秋天的景色,不但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面,更是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指导幼儿能根据提供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绘画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幼儿在操作中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式,教育幼儿不盲目的跟从教师所画的流程方式,有了初步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关注秋天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因为幼儿对秋天已有准备,兴趣较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

而活动前充分得知识准备也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的语言去表达和讨论。

绘画时幼儿能大胆勾画树林形态,用不同的方式,线条表现树木,作业情况很好。

很多幼儿画得栩栩如生,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作品角,让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尝试。

当然,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流程图的指向也较明确,限制个别幼儿发展个性化的创造,对不同画法的评价应更全面些,鼓励幼儿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