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实践课程考核细则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 (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第九条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能力A、B级考试,第三学期专业基础英语由应用外语学院和各学院联合考核。
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进行报名。
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
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茶艺课程考核是对学习者在茶艺技术、知识、礼仪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目的是检验学习者在茶艺领域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为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科学,制定以下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
一、考核内容茶艺课程考核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
1. 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对茶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茶叶的品种、分类、贮存与保鲜方法、冲泡技法、茶具的种类与用途等。
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或组织茶艺知识讲座等形式。
2. 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在制茶、冲泡、品饮、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
考核项目应综合考察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考核方式可采用现场操作、茶艺比赛等形式。
二、考核标准茶艺课程考核标准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等级和要求进行制定。
一般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1. 初级考核标准初级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对茶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习者应能准确辨识常见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和口感,并能熟练进行基本茶叶的冲泡和品评。
此外,学习者还应具备基本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茶道礼仪。
2. 中级考核标准中级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在茶叶品评、冲泡、制茶和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技能与能力。
学习者应能熟练使用各类茶具进行茶叶冲泡,并根据茶叶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调配出适合的茶饮品。
此外,学习者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茶道礼仪。
3. 高级考核标准高级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在茶叶制作、冲泡、技法创新和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技能与能力。
学习者应能熟练掌握茶叶的深加工技术,并能根据茶叶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研发。
此外,学习者还应具备高水平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茶道礼仪,并能传授茶艺技术和茶文化知识。
三、考核流程茶艺课程考核应分阶段进行,并按照理论和实践分别进行评测。
1. 考核前准备考核前应通知学习者考核时间和地点,并提前告知考核内容和标准。
同时,学习者应准备好相应的考核工具和茶具。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细则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细则一、教学能力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考核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
包括课程内容、教材解读、学科前沿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考核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方面的能力。
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学生参与度的调动等。
3. 学生成绩和学生评价:考核教师的学生成绩和学生评价情况。
包括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1. 科研成果: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
包括教育教学论文、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
2. 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
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3.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培养: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果。
包括研究生指导、科研团队组建等方面的成果。
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1. 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
包括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教师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2. 教师教育培训工作:考核教师在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的经验。
包括带教实习生、培训教师等方面的经验。
3. 教育教学管理成果:考核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成果。
包括教师培训成果、学生管理成果等方面的成果。
四、教师师德师风1. 诚信教育:考核教师在诚信教育方面的成果。
包括学生的诚信表现,诚信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成果。
2. 师德建设:考核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的表现。
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表现。
3. 学识修养:考核教师在学识修养方面的表现。
包括教师的学术造诣、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表现。
以上是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细则,旨在全面评估教师在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师德师风方面的综合素质。
希望通过这一细则的科学运用,能够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证书实践课程考核细则
附件4: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实践课程考核细则一、考核目标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旨在与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学生在掌握销售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成为理论知识够用、职业技能实用的销售管理应用型人才。
通过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可以在高等教育销售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中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并可获得由中国市场学会颁发的岗位实习合格证书。
二、考核方式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实践课程考核分为课程实践过程考核和提交课程实践报告,具体要求包括:一、课程实践过程考核要求:1、学员填写实践过程考核表,简述实践过程及从事的主要工作有哪些收获和体会;2、实践指导老师对学员参与实践的评定;3、实践单位(企业)对学员的鉴定;4、实践单位(企业)、学会二级分会、实践指导教师、实践专家组部分成员综合评定实践过程考核成绩。
二、课程实践报告考核要求:1、选题正确选择与论证实践报告课题。
须从理论需要和实际需要来出发,突出课题选择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原则;结合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确定研究方式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
2、撰写报告总结所从事的有关课程实践,以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实践报告之中,形成完整的报告内容。
内容应达到四条标准:1)、内容围绕主题,主题突出;2)、论点鲜明、得出的结论正确,有创新;3)、论证过程逻辑严谨,数据准确,阐述完整;4)、课程实践报告的文字通顺流畅,表述恰当。
3、格式规范课程实践书面报告应用A4 纸打印,正文使用五号宋体,字数不得少于2000 字。
4、独立完成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不得请人代笔。
三、考核内容及要求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共设置六门实践课程,包括:《销售管理学(实践)》,《零售管理(实践)》、《网络销售(实践)》、《销售客户管理(实践)》、《组织间销售(实践)》、《销售风险管理(实践)》。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是学生们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
一、课程考核内容
1. 知识点掌握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
考核内容将涵盖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理论应用
除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外,学生还需要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考核内容将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题,以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分析与讨论
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考核内容将包括分析性问题和讨论性问题,以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评分标准
1. 知识点掌握程度
评分标准将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包括对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理论应用能力
评分标准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的正确性。
3. 分析与讨论能力
评分标准将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能力,包括对问题的分析深度、思考逻辑性以及对讨论问题的观点和见解。
三、总结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课程内容的掌握,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分析和讨论能力,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本(4篇)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本第八条学校和院(系)组织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按课程进行管理,由承办单位制定活动大纲或管理办法,并指定项目负责教师。
在公布活动结果或成绩后两周内,由学生所在院(系)按相应课外创新实践学分标准审核认定后登记学分,一般在每年的____月份和____月份认定并登记。
第九条学生自行开展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学分认定标准的,由学生本人在获得相关证明材料____个月(寒、暑假除外)内,向所在院(系)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原件;院(系)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当个学期,根据学校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审核认定后登记学分,并做好证明材料的存档工作。
第十条同类、同项但不同级别的多次活动和奖励,获得的学分不累加,按最高学分记____次。
第十一条学生取得的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记入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环节成绩栏,超过6学分的部分可以记载,但不可能冲抵课程和其它环节学分。
第十二条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学生成绩管理子系统,各院(系)每学期都必须将“课外创新实践”环节加入到教务管理系统“开课计划”中,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后,由成绩管理人员按学分认定学期和认定学分数记入创新实践环节。
课外创新学分,成绩均记为良好。
第十三条学生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定期了解、追踪自己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和获得情况,如有错漏,应及时报告或查问,追溯期以一年为限。
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本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细则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从我校____级本科学生开始实施,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关于课外创新学分实施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本(二)第八条学校和院(系)组织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按课程进行管理。
由主办单位制定活动大纲或管理办法,指定负责教师,在公布活动结果或成绩后两周内,由学生所在院(系)按相应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审核认定后登记学分。
第九条学生自行开展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学校或院(系)认可的学分标准,由学生本人在获得相关证明材料____个月(寒、暑假除外)内向院(系)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学生所在院(系)原则上应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当学期,根据学校或院(系)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审核认定后登记创新实践学分,并做好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证明材料的存档工作。
证书考试规章制度怎么写
证书考试规章制度怎么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证书考试的公平、公正性,维护考试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我国境内进行的各类证书考试。
第三条证书考试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合规、严格管理,统一组织实施。
第四条证书考试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度规定组织、管理证书考试,对考生的考试成绩和证书资格审核负责。
第五条证书考试应当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产业需求和技能标准制定考试大纲和标准,严格评价考生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第二章考试管理第六条考试机构对考试的组织策划、实施、监督管理负责。
第七条考试机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招募合格的考评人员,建立健全的考试管理体系。
第八条考试机构应当定期对考试流程、考核标准进行评估、检查,及时调整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九条考生应当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条考生要携带有效身份证明和准考证进入考场,按规定时间、方式参加考试。
第三章考试内容第十一条考试内容应当真实、科学、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满足市场需求。
第十二条考试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紧密结合产业实践,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第十三条考试内容应当围绕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测试,加强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第四章考试评价第十四条考试评价应当客观、公正、科学,评选考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十五条考试评价应当建立完善的评分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六条考试评价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引导考生全面发展。
第五章证书颁发第十七条考试合格的考生取得相应证书资格,颁发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书。
第十八条证书颁发应当依据考试评价结果,确认考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第十九条证书应当具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包括证书编号、考生姓名、考试成绩等信息。
第二十条考试机构应当建立证书档案管理制度,保障证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标准
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标准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教育的必备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标准进行探讨。
一、实践项目选取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一步是项目选取。
良好的实践项目可以提供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经验。
应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选择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
例如,对于文科生,可以选择参观博物馆或社会调研活动;对于工科生,可以选择实地考察或参与工程项目。
因此,在考核标准中应将实践项目的相关性和适应性视为重要指标之一。
二、实践项目设计实践项目设计是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实践项目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流程和合理的安排。
在考核标准中,应将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作为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的难度和复杂性,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施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环节。
在实践活动进行中,学生应能够积极参与,完成分配的任务。
考核标准中应纳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评价指标。
此外,还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程度。
四、实践心得体会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记录实践心得体会。
这有助于学生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考。
考核标准中应纳入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思考和反思能力评价指标。
同时,学生的实践心得体会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深度,这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真实理解和体验。
五、实践成果展示学生社会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产生实践成果。
在考核标准中,应纳入学生实践成果的创意性、实用性等评价指标。
学生的实践成果可以以报告、展板、产品等形式展示,充分展现他们在实践中的能力和水平。
六、社会反响和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考核标准中,可以借助社会反响和影响这一指标,来评价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考核目的与原则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规范考核程序,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课程考核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课程的考核。
一、考核内容1. 考核内容应与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相一致,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 考核内容应符合课程性质和难度,体现课程特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3. 考核内容应经过预先公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二、考核方式1. 笔面试占比不超过50%。
2. 实践操作占比不低于30%。
3. 综合能力测试占比不低于20%。
三、考核评分标准1. 考核评分标准应公正、客观、合理,根据考核内容确定。
2. 评分标准应由教师团队共同商定,并在考试前告知学生。
3. 学生的考核成绩应及时公布,并确保学生可以查阅个人成绩。
四、考核作弊处理1. 学生一经发现作弊,考试成绩将被判零分。
2. 对于严重作弊行为,如代替他人参加考试、使用通讯工具等,将给予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取消该门课程的成绩,给予学术警告、留校察看等处分。
五、考核复议与申诉1. 学生对考核成绩有异议,可提出复议申请。
2. 复议申请应在成绩公布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交,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核并做出最终评定。
六、考核记录与报告1. 考核成绩将记录在学生个人档案中,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每学期结束后,学校将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考核报告,包括考核内容、方式、评分标准、作弊处理及复议申诉情况等。
七、课程改进与优化1. 根据考核结果和教学反馈,教师团队应定期进行课程改进和优化,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应被充分考虑,为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给予积极回应。
八、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并将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将适用于所有课程的考核管理工作。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完整版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 (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中专教师业务考核细则范本
中专教师业务考核细则范本一、考核目标及原则1. 考核目标-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 考核原则- 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为基础;- 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为评价依据,注重教师的实际表现和实际贡献。
二、考核内容1. 教育教学能力- 执行国家、地方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教学方案,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行教学评价,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
2. 教育教学素养- 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基础;- 具备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关注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具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经验。
3. 教育教学质量- 学科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果;- 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估;- 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
三、考核方法1. 课堂教学观察- 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观察评估;- 评估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策略和学生互动情况;- 针对教学反馈和教学观察,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2. 学生评价- 收集学生对教师的学习帮助、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评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针对学生反馈,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3. 教学设计评估- 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教师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针对教学设计,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四、考核结果及应对措施1. 考核结果评定- 根据考核内容和方法,综合评估教师在各方面的表现和贡献;- 制定考核结果评定标准,对教师进行绩效评定。
2. 改进措施和指导- 根据考核结果,针对教师的弱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措施,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方案实施细则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改革试点方案实施细则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改革试点方案》(鲁招考【2010】35号)制定本细则:一、试点院校条件1.试点院校范围: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办理了助学注册登试记的高等院校、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专修学院。
2.试点院校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完善的试点工作管理方案,教学实施方案。
3.要有固定的办学地点,必备的办学场所,专业必备的实验实习条件和相应的专职教师队伍。
4.参加试点的考生人数每专业不少于40人,全校不少于200人。
二、试点专业首批开设6个专科11个本科试点专业,随着试点的发展,将逐步增加试点专业的数量。
专科试点专业及主考院校:工商企业管理(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山东经济学院)、市场营销(山东大学)、法律(山东大学)、英语(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山东大学)。
本科试点专业及主考院校:国际贸易(山东经济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山东大学)、会计(山东经济学院)、市场营销(山东大学)、法律(山东大学)、英语(山东大学)、机电一体化工程(山东大学)、计算机及应用(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山东大学)、学前教育(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山东师范大学)。
各专业考试计划见附件4。
如果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调整,试点专业考试计划将同步调整。
三、申请、审批程序拟参加试点的院校向所在地市考试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表见附件1),市考试机构对申请院校进行考察、初审,将符合试点条件的院校材料签署意见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组织主考院校审核、审批试点院校及试点专业。
每年的3月底前各式上报试点院校材料,4月份审批。
今年5月底前市考试机构完成试点院校初审并上报材料,6月中旬审批第一批参加试点工作的院校及专业。
四、考试的组织与管理1.统考课程每年1、4、7、10月组织四次考试,试点院校组织考生按照规定报考。
实践课程综合考核,每年1、7月组织两次考核,考核时间在1、7月自学考试的后一天。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 (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第九条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能力A、B级考试,第三学期专业基础英语由应用外语学院和各学院联合考核。
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进行报名。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细则范本(2篇)
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细则范本一、考核目的和原则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的目的是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估,以统一标准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考核的原则是公正、公开、客观、科学,以促进中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推动。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1. 教学能力考核(1)教学设计和备课能力: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能准确把握课堂时间,编写高质量的备课教案。
(2)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师能有效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秩序,引导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能恰当运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3)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教育教学质量考核(1)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教育环境和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能有效引导和管理学生的课外活动。
(3)教育目标和成果: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促使学生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能在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取得良好成果。
3. 专业发展考核(1)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活动,能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教学,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师德师风和职业操守: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和校际交流。
(3)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应关注教育前沿知识和教育趋势,主动参加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项目,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三、考核方法和程序1. 考核方法:(1)学科知识测试:通过学科知识测试,考核教师的学科掌握程度和教学能力。
(2)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健康管理师证书的合格标准和评分细则
健康管理师证书的合格标准和评分细则健康管理师(Health Manager)是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人士。
健康管理师的工作职责包括健康评估、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等。
为了确保健康管理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各国普遍设立了健康管理师证书,并严格规定了合格标准和评分细则。
一、健康管理师证书的合格标准1. 学历要求:申请健康管理师证书的人员,通常需要具备相关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护理、营养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
2. 知识和技能要求:健康管理师应掌握各项相关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管理、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数据分析能力和健康计划制定能力等。
3. 实践经验要求:申请健康管理师证书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供相关服务。
通常要求申请人在相关领域工作满一定年限,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4. 专业培训和考试要求:为了确保健康管理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常要求申请人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考试涵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二、健康管理师证书的评分细则1. 考试成绩:申请人需要参加一次或多次的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健康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考试成绩是评判申请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综合评估:除了考试成绩外,申请人的综合能力也需要进行评估。
综合评估主要包括申请人的学历、专业培训情况、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
3. 专业背景和成就:申请人在相关领域的背景和成就也会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
例如,是否有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是否参与过相关研究项目等。
4. 个人素质和职业操守:健康管理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因此,申请人的个人素质和职业操守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4年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例(五篇)
2024年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例第八条技能学分认定范围及分值一、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或综合类学术科技竞赛中,依据获奖级别及名次,具体学分认定如下: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分别计10、8、6、4学分;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分别计6、5、4、2学分;校(地厅)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分别计4、3、2、1学分;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2、1、0.5学分。
二、文化、艺术、体育比赛1. 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获前1至6名及成功参赛者分别计10、8、6、4、3、2学分。
2. 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获前1至6名及成功参赛者分别计6、5、4、3、2、1学分。
3. 参加校级文体比赛决赛获前三名者,分别计4、3、2学分;获第4至6名者计1学分。
4. 参加院级文体比赛决赛获前三名者,分别计2、1、0.5学分。
5. 在体育竞赛中,打破国家、省级和学校纪录者,可在名次学分基础上分别加3、2、1学分。
三、技能考核1. 非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外语六级考试计4学分;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外语八级考试计4学分;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含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计2学分。
2.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计4学分;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计2学分。
3. 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技能鉴定或全国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证书者计6学分,中级证书者计4学分,初级证书者计2学分。
4. 全国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者计6学分,单门通过计2学分。
5. 普通话一级甲等计6学分,一级乙等计4学分,二级甲等计2学分。
第九条实践学分认定范围及值一、社会实践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含实习)活动,受到国家级、省(部)级或学校表彰者,分别计6、4、2学分。
二、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获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3、2、1学分。
以学校名义举办的各种学术文化社团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书画大赛等,均按此标准计算学分。
三、科技活动1. 在国家级科技活动中,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者,分别计10、8、6、4学分。
一小教学考核细则模版
一小教学考核细则模版一、考核目的教学考核的目的在于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供参考。
二、考核形式考核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笔试:通过书面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特定任务;3.口头表达:学生需要通过口头陈述、演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个人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特定主题的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三、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将紧密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测试学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2.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思维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测试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新能力:通过个人报告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测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考核标准考核将根据学生在不同考核形式中的表现来评估其综合能力。
考核标准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准确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准确性、操作的准确性等;2.深度: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问题分析的深度等;3.逻辑性:学生在表达和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4.创新性:学生在个人报告和小组讨论中的创新思维和观点;5.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要求根据不同的考核形式,具体的考核要求将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考核要求:1.笔试:学生需熟悉教材内容,理解并能准确回答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和问题;2.实践操作:学生需能够独立完成教师所给的实践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3.口头表达:学生需准备好对于特定主题的讲解,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点;4.个人报告:学生需选择合适的主题,并通过文献查找和整理,完成一份有深度的报告,并能够清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范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与技能学分管理实施细则
师范学院高职学生实践与技能学分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做好实践与技能学分管理工作,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与技能学分项目主要包括竞赛类、证书类、实践类、讲座类四大类别,认定范围由本细则明确规定。
第二条竞赛类认定范围与标准(一)竞赛类包括师范学院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校(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学会及协会等组织机构)组织的技能竞赛活动,省级及以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体竞赛活动等。
(二)师范学院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包括:1.专业技能竞赛Ⅰ类。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舞蹈、声乐、钢琴等;2.专业技能竞赛Ⅱ类。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故事、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创编、玩教具制作等;3.专业技能竞赛Ⅲ类。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数学及演讲、辩论、摄影、征文、单项体育等。
(三)竞赛类学分认定以竞赛组织部门颁发的奖励证书、成绩证明或文件为依据。
学生申请学分认定须提供奖励证书、成绩证明或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四)竞赛类学分认定标准为:类型级别获奖等级获得学分学分项目编号(JS)备注学科竞赛行业或专业技能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0 JS01按照参赛人数确定获奖等级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及类似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减2学分认定,最低获得1学分二等奖(2-4名)8 JS02三等奖(5-10名)7 JS03鼓励奖(或其他奖) 5 JS04参赛者 3 JS05省级一等奖 6 JS06二等奖(2-3名) 5 JS07三等奖(4-8名) 4 JS08鼓励奖(或其他奖) 2 JS09参赛者 1 JS10校(市)级一等奖 3 JS11二等奖 2 JS12三等奖 1 JS13院级一等奖 1 JS31 包括专业技能竞类型级别获奖等级获得学分学分项目编号(JS)备注二等奖0.5 JS32 赛Ⅰ、Ⅱ、Ⅲ类文体竞赛国家级一等奖8 JS14 二等奖(2-4名) 6 JS15三等奖(5-10名) 5 JS16参赛者 3 JS17 省级一等奖 6 JS18 二等奖(2-3名) 5 JS19三等奖(4-8名) 3 JS20参赛者 1 JS21(五)团体奖励按照本标准认定,获奖者单独填写学分认定申请。
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
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一、引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培养我校学生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
二、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1.课程设置(1)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保证每周至少1课时。
(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分阶段、分层次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包括:生活技能、手工制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
2.教学组织(1)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推行“课堂教学+实践基地+社会体验”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3)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
3.课时安排(1)每学期安排不少于16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课时,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4.师资队伍(1)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派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
(2)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鼓励聘请行业能手、家长代表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5.考核评价(1)建立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劳动态度、创新能力等。
(3)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生档案。
(4)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三、班级及个人职责1、班级职责(1)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其纳入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2)班主任是班级劳动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班的劳动教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实践课程考核细则
一、考核目标
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旨在与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学生在掌握销售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成为理论知识够用、职业技能实用的销售管理应用型人才。
通过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可以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销售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中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并可获得由中国市场学会颁发的岗位实习合格证书。
二、考核方式
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实践课程考核分为课程实践过程考核和提交课程实践报告,具体要求包括:
一、课程实践过程考核要求:
1、学员填写实践过程考核表,简述实践过程及从事的主要工作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实践指导老师对学员参与实践的评定;
3、实践单位(企业)对学员的鉴定;
4、实践单位(企业)、学会二级分会、实践指导教师、实践专家组部分成员综合评定实践过程考核成绩。
二、课程实践报告考核要求:
1、选题
正确选择与论证实践报告课题。
须从理论需要和实际需要来出发,突出课题选择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原则;
结合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确定研究方式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
2、撰写报告
总结所从事的有关课程实践,以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实践报告之中,形成完整的报告内容。
内容应达到四条标准:1)、内容围绕主题,主题突出;2)、论点鲜明、得出的结论正确,有创新;3)、论证过程逻辑严谨,数据准确,阐述完整;4)、课程实践报告的文字通顺流畅,表述恰当。
3、格式规范
课程实践书面报告应用A4 纸打印,正文使用五号宋体,字数不得少于2000 字。
4、独立完成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不得请人代笔。
三、考核内容及要求
(一)《销售客户管理(实践)》
《销售客户管理(实践)》是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经理)证书考试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考核内容包括:企业整体的CRM 战略设计,识别客户分类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制定适合的CRM施方案,企业卫呼叫中心的建设,制定服
务补救策略,运用数据挖掘和OLAP 技术以有效整合利用客户信息,网上销售客户管理,销售客户管理系统测评等。
通过本实践课程考核,要求考生在理解课程实践报告撰写的具体要求基础上,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系统地掌握销售客户管理的实施流程和方法,培养对企业CRM环境下的感知与分析能力,企业CRM舰战略的规划与设计能力,CRM战略的实施与整合能力与客户忠诚和客户资产的管理能力。
参考选题:(不可以把下面的选题直接作为题目使用)
1、分析企业保持客户的不同因素,帮助企业进行整体的CRM战略设计;
2、根据企业CRM环境下其业务流程面临的挑战,分析CRM的应用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或过程;
3、按照特定标准对企业客户进行正确细分,并识别出最有价值的客户,为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客户忠诚度;
4、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合适的CRM目标,为企业提供理解并掌握客户资产管理的有效方法;
5、针对企业制定适合的CRM方案,将CRM的实施与企业诸方面的变革进行整合:
6、选择并建设适合企业的呼叫中心,提出对建成后的呼叫中心进行管理的办法;
7、对客户忠诚进行企业效益分析,提出在网络时代赢得客户忠诚的方法;
8、针对企业提出适合的企业与客户互动的策略,为企业制定服务补救策略;'
9、为企业分析CRM系统的实施效果和失败原因,提出改进CRM系统的对策;
10、运用数据挖掘和OLAP 技术为企业分析客户信息和销售数据,帮助企业有效整合利用客户信息;
11、针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出合理的网上销售客户管理建议;
12、根据销售客户管理绩效测评的步骤,对企业的销售客户管理系统进行测评,提出相应的报告。
(二)《组织间销售(实践)》
《组织间销售(实践)》是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总监)证书考试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制定营销策略,选择目标市场并提出合理的目标市场策略,编写市场调研报告,销售预测分析,产品管理和新产品研发,组织市场渠道管理,制定组织购买品广告战略,销售队伍的管理等。
通过本实践课程考核,要求考生在理解课程实践报告撰写的具体要求基础上,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组织间销售相关理论与方法织市场的环境、顾客购买行为的分析力,市场调报告的归纳、培养对组总结与写作的能力,有关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的策划与管理能力和销售队伍人力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的能力。
参考选题:(不可以把下面的选题直接作为题目使用)
1、通过对组织购买行为的分析,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营销策略;
2、运用关系营销为企业明确战略联盟及其管理所面临的机一遇和挑战;
3、为企业确定组织市场细分的依据和程序,帮助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提出合理的目标市场策略;
4、针对企业的市场调研计划,为企业正确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编写完成一篇市场调研报告;
5、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市场潜力和销售潜力分析为企业作出合理的销售预测;
6、运用定义产品市场的4 个维度,为组织购买品供应商参与市场竞争作出战略决策建议;
7、结合企业实际,正确划分技术采纳的生命周期,为企业分析开发新产品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提出组织市场的产品管理和新产品研发的合理化建议;
8、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进行具体服务的定价、分销和促销:
9、按照组织市场需求,对企业物流库存管理和渠道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对组织市场进行渠道管理的办法;
10、运用价格制定中的3C 模式,为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进行合理定价;
11、为企业制定组织购买品广告战略,多重角度评价广告在组织购买品市场营销中的基本作用;
12、分析商业展览会的注意要点,为企业策划商业展览会方案;
13、结合企业实际对销售队伍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销售管理模型的概念对销售队伍进行有效配置。
(三)《销售风险管理(实践)》
《销售风险管理(实践)》是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总监)证书考试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设计销售风险管理框架,建立销售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规划风险沟通、预警和控制,客户信用限度的确定,销售合同风险排查,货款回收风险控制,完善销售风险责任制度,销售策略风险防范等。
通过本实践课程考核,要求考生在理解课程实践报告撰写的具体要求基础上,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会运用销售活动中常见的客户信用风险、销售合同风险、货款回收风险、销售人员风险和销售策略风险的管理应对方法,进一步培养销售风险识别分析能力、销售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规划能力,销售风险评估能力、销售风险应对能力、销售风险信息沟通能力和销售风险预警监控能力。
参考选题:(不可以把下面的选题直接作为题目使用)
1、针对销售风险管理的六个关键因素,综合分析销售风险管理程序各个功能,为企业设计销售风险管理框架;
2、结合企业纯粹风险与投机销售风险分析,指出企业销售中的风险情况;
3、应用数理统计和可靠性销售风险评价法,试为企业确立一套销售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4、根据企业的实际,灵活运用销售风险避免、损失预防、损失抑制等应对方式,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
5、为企业规划风险沟通、预警和控制,提出销售风险管理系统实施的步骤;
6、运用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和客户资信等级管理模型,为企业进一步对客户信用限度的确定和资信等级的管理;
7、销售合同是销售风险出现的“高发区”。
能具体为一家企业开展销售合同风险排查,包括签订合同应注意的事项、担保、客户投诉、索赔处理,以及变更和解除合同时应履行的责任等;
8、货款回收是销售风险中最直接的风险。
能具体为某家企业进行货款回收风险控制,包括制定相应的回款政策和风险防范规范、进行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控制和处理、拖欠贷款并及时清收、催讨办法等;
9、销售人员风险是所有风险的源头,尤其是情报风险是销售风险的致命性风险,诚信必须有内在的品德转化并提升为责任;依据销售风险责任和考核程序为企业完善销售风险责任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
10、针对企业销售策略的风险因素,为企业提出新产品开发的风险防范、销售渠道冲突风险预警与防范、促销组合决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