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十大生物科技进展

合集下载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评选1.新一代战斗机歼-20试飞成功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引起国内外媒体热议。

歼-20由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是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

据分析,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

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隐形战斗机特征,机身深墨绿色涂装。

有评论认为,中国四代机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战斗机工业的仿制时代,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自主研发能力的巨大进步。

2.我国首次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今年2月上旬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2008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杨绍侃等对能动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等2007年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进行实名举报。

201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决定,鉴于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3.“蓝田生物群”将多细胞生物起源大大前移所有肉眼可见的生命,几乎都是多细胞宏体生物,也就是常说的“高等生命”。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研究员等科学家,对产自安徽休宁县蓝田镇附近的“蓝田生物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生物群是迄今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群,时代属于埃迪卡拉纪早期,年龄限定在距今6.35亿—5.8亿年之间。

而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组合距今为5.79亿—5.4亿年。

今年2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这一成果。

4.第八颗“北斗”卫星发射标志“北斗”基本系统建成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高中生物生物第一课PPT 人教课标版

高中生物生物第一课PPT 人教课标版
是啊,好累啊!哪里累?累什么?说不出来。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是累没有方向,是迷茫三十而不立,是累我在干什么?是累我要往哪里去?是累,我该怎么给胖大星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开满小花的院子等等…… 没有一点头绪,以至于让心不知道如何的归属,这样的状态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侵蚀着我的内心,我不敢去剥开,那样会进去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至于让我怀疑生命的起源,为何来的这个世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道无解的题目。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熬过去!人,这一生要经历多少的风风雨雨,才懂得生命的真谛;要承受多少的苦难,才明白活着的不易;要失去多少欢乐,才懂得珍惜的可贵;要忍受多少的伤痛与嘲讽,才能活出自我,走出阴霾。 所谓有得必有失,人生永远没有完美的结局与开始,总会有缺失,有遗憾…… 那么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强求自己要完美,一定要超越他人才叫成功,一定要过得比别人好才叫幸福,一定要比别人有钱或有权才叫有脸面…… 真是这样吗?我不认为,什么才叫完美,什么才叫幸福,什么才叫有成就?谁又能说得清道的明! 所谓的完美并不是事物本身就完美,而是因为有了不完美的衬托才将其显得完美,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也不敢说自己的一生就无缺憾,那我们又何苦要为难自己;所谓的幸福其实是内心里的一种感受,它或许是一本书,或许是一杯水,或许是一个拥抱,也或许是一段话…… 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它就是幸福的,自己觉得不幸福那么它就是不幸福的,真正的幸福深藏于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琐碎的事物中,需要我们用一颗细腻的心去聆听,去感知,去珍惜,去宽容;而所谓的成就,那只是付出后所获得的心里上的一种自我认可,就如农民春播秋收一样,硕果就是农民的成就,不管这成就大小,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因此,生命的缺失中我们没必要苛责自己,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要学会疼惜自己,学会和自己的内心谈心,告诉自己你真的很好,给自己一个拥抱,是鼓励亦是安慰。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如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测风云一样,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会发生什么,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前行,摸索着过河,抱怨、愤怒、攀比、苛求……只会让自己更加的陷入深渊里而无法自拔,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无法看见雨后彩虹的美丽。唯有将心态调整好,放平、放静,淡然的面对身边的一切,顺不骄,逆不馁,才能驱走心灵上的“风雪”,迎来温暖的一米阳光。 生命没有轮回,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善待生命,善待生活的不足。既然上天赋予我们思想就避免不了要尝尽人间百味,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生命所赋予我们的馈赠,是人生的一个伴奏,是一道道关卡。若说人生是一场游戏,那么我们只有尽全力斩断这每一道关卡,你才能顺利通关,虽然通关的过程会艰辛无比,也会让自己遍体鳞伤,但不闯关又怎么能了解这游戏的刺激性,又怎能品尝到通关后的喜悦呢? 每个人都是生命旅途的行者,不论沿途的风景如何的精彩或不堪都是我们必须要经过的,或停,或走,或笑,或泪,或伤,或痛……当我们再回首望时,身后所留下的足迹不正是生命的升华吗?相互交织,相互牵绊,就如最美的歌声要有最美妙的音符搭配才最完美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有缺失才完美,才真实。 生活不是童话,我们也不是神仙,可以让我们在里面为所欲为。 其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烦恼的也并非全来自生活的压力而是情感的折磨,而我们却又不能去适应完全没有它们的日子,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坚强的去面对,用智慧去填满心灵,用大度去包容不足,用经验去堆积人生,在储蓄自己的同时也要适时的放下。人生只是一个掠过的风景而已,何须在意太多,记住太多心会累,想太多心会痛,要学会疼惜自己, 学会在伤心的时候不要为难自己,不论何时都能以豁达、从容、平静而谦和的去对待人生中的缺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快乐与淡泊,不为心所累,不为心所憾,卸下昨天让今天快乐前行。 其实,人生的是是非非均不由事物本身所构建,而是由欲望所左右,常常的让我们患得患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所想要的是什么,拥有的幸福也觉得不幸福,拥有的爱也觉得不爱,拥有的财富也觉得并不富有,一直都追求,一直都在彷徨。正如,看不见的风景总是最美的,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亮的,游走的鱼儿总是最好的,吃不到的葡萄总是最甜的。没得到的时候拼命的想得到,而当自己真正拥有时,却发现也不过如此,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美好,这会儿才来后悔是否有些晚了呢。 生活就似一帘穆帐,放下是七彩光晕,打开是婆娑迷离,想象永远超越现实,谁都无法阻止欲望前行,更无法预料下一站是幸福抑或不幸福,是拥有还是失去,唯有把握好当下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最真实而幸福的。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每个人生旅途都会有遗憾相伴,而我们要学会在遗憾中完善自己,在缺失中善待自己。苦也罢,乐也罢,甜也罢,伤也罢……都不必太过计较,计较了只会让心情烦闷,更不必埋怨老天的不公,不必羡慕他人的拥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无可挑剔,更无需去评判谁的是是非非。 因此,不要让自己活的太累,不要太过苛求自己,做的好与坏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何须在意谁怎么说,怎么看呢。人活着就注定要与缺失为伴,与完美交错,学会善待缺失,学会爱自己,累了就靠一下,痛了就哭一会儿,烦了就醉一会儿……因为这个世界上,或许爱你的人不止一个,但惜惜相伴,冷暖自知的唯有你自己,所以要好好疼惜自己!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science十大科学进展(这个排名分先后,最起码第一是最厉害的;含英文段落练手)20161.清除衰老细胞保持年轻但是今年,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证实清除衰老细胞可以延迟肿瘤形成,维持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延长寿命,且没有观察到任何的不良影响。

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转基因使得药物能够诱导除去正常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

当给予一种叫做AP20187的化合物时,除去衰老细胞延迟了肿瘤形成,抑制了多个器官发生年龄相关的退化。

治疗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17-35%。

它们还显示出更健康的外表,脂肪、肌肉及肾脏组织中的炎症量减少。

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衰老细胞清除的研究,2011年的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中也有它。

2.人工设计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生命的支柱,它们能加快关键的化学反应,让肌肉使出力,帮助细胞进行沟通,防御入侵者。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希望能创建出自己设计的蛋白。

今年研究组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可自组装的25纳米的二十面体壳蛋白笼子,并且研究制成了兆道尔顿规模、双组分的二十面体蛋白复合物。

设计新蛋白要求科学家能准确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而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由于氨基酸的性质各异,在预测时发生的一些微小误差,都会极大影响最终结果。

为了增加预测的准确度,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同源比较法,即基于结构已知的蛋白,对结构未知,但序列接近的蛋白质进行结构预测。

这种方法虽有效,但也很快遇到了短板:目前已知的蛋白数量太少,不足自然界中蛋白数量的千分之一。

这让能用于比较的“模板”数量严重不足。

为此Baker等人创造了一个叫做Rosetta的预测工具,利用局部的氨基酸性质,分析蛋白片段。

经过多次改良,这一研究组目前已经成功预测了900多个蛋白结构。

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能够结合特殊凝血素的蛋白,结果在临床前实验中证明人工合成的新蛋白能够发挥作用。

相关论文:Design of a hyperstable 60-subunit protein icosahedron,Accurate design of megadalton-scale two-component icosahedral protein complexes3.人造卵母细胞今年的“试管婴儿”有了新的含义:科学家们第一次从实验室重编程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中培育出了功能完整的卵母细胞。

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成果

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成果

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成果近年来,生命科学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不断地涌现出诸多重要研究成果。

以下将介绍一些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第一,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CRISPR-Cas9技术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可以通过简单的DNA序列设计和合成的方式,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精细编辑。

该技术在动植物、微生物、细胞和人体组织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可能帮助我们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如肺癌、糖尿病、带状疱疹等。

第二,干细胞的应用。

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力,可以转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对于治疗某些疾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干细胞可以被应用为肝和心脏等组织再生工具,以及治疗像骨折和坏死的疾病的手段。

此外,干细胞在药物评估和毒理学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已有关于干细胞在再生医学、疾病治疗以及生物工程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尤其是在创伤和疾病治疗领域,它将是未来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第三,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肠道是我们身体中最大的内脏器官,同时也是人体内微生物最多的地方。

这些肠道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有着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诸多疾病有关。

例如,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与炎症性肠病(IBD)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有关。

抗生素的使用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从而导致肠道不适、肥胖和特定细菌的生长。

此外,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可以作为一个生物标记,可以用来指示个人健康状态、生活方式、食品选择和药物反应等因素。

第四,人工智能(AI)与医疗健康。

AI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AI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测和预警功能。

许多机构和公司已经在医学研究和大数据分析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

这些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医治疾病、预防并增进健康,从而提高全人类的健康水平。

中国2011年经济十大事件

中国2011年经济十大事件

2011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编者按:2011年,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新经济产业来说,是一个从战略规划到起步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上至国家最高层,下至民间创投机构的关注和巨额投资,通过发展新经济产业来升级转型国内传统产业成为业内的共识。

为此,我们梳理了2011年新经济产业的十大事件,以飨读者。

1、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贯穿全年,成为经济新增长点重中之重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一直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而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到首位,引发市场关注。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个具体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

12月21日,有消息称,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将在未来5年获得战略产业投资约10.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7万亿美元)。

12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类发展目标:第一类是培育成支柱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第二类是成为先导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冯飞提出了我国未来七大重点领域的24个重点方向,包括:高效节能、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生物医药、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太阳能、生物质能、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纯电动汽车。

点评:曾有分析指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要发展比较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资金大量投入;其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普遍性;再次,在实施过程中大家都能普遍接受。

(杨萌)2、创业板股价去泡沫化加速,半数公司破发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军,创业板上市两年多的时间已经从最开始的28家扩容至277家(截至12月26日),随着创业板队伍的壮大,无数个中小企业通过成功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融到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本,而一直困扰着创业板的“三高”问题,随着制度的健全以及资本市场的筑底回落,也让部分创业板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挫。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以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发展大事记。

1.1865年-格里高利·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规律,奠定了生物遗传学的基础。

他通过对豌豆杂交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和遗传规律。

2.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基因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73年-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博耶恩成功实现了基因重组,即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菌中,这是第一次成功实现基因的人工操作,标志着基因工程学的开始。

4.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宣布启动,该计划旨在解读人类基因组的所有遗传信息。

2003年,HGP成功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是生命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5.2001年-克隆骷髅“多莲娜”在南韩诞生,这是第一次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复制大型哺乳动物。

6.2024年-科学家詹姆斯·汤普森成功研发出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这一技术使得普通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类似干细胞的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器官和组织的再生。

9.2024年-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生命科学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迅速鉴定新冠病毒,并开展了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研究。

以上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些重要的发展大事记。

这些科学突破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生命科学领域将继续创造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生物科技的前沿研究成果

生物科技的前沿研究成果

生物科技的前沿研究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科技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近的前沿研究成果,展示生物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是生物科技领域最具革命性的突破之一。

近年来,CRISPR-Cas9系统的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系统可以精确地编辑基因序列,有望治愈一些目前无法治愈的遗传性疾病。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修复了人类胚胎中的遗传缺陷,这为将来预防一些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技领域另一个前沿的研究方向。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科学家们可以将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或者设计全新的生物体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比如,利用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们研发出了能够高效生产生物柴油的微生物,这为替代传统能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干细胞研究的突破干细胞研究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最近,科学家们成功利用干细胞技术实现了体外培育出肌肉、肺、肝脏等功能器官,为替代器官捐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干细胞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癌症和帕金森病。

四、人工智能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利用AI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分析海量的生物信息,揭示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推动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的进步。

另外,AI技术也被应用于生物图像识别,可以帮助科学家更精确地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为基因编辑和病理诊断提供更多支持。

五、先进的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也是当前生物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开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科学家们可以实时监测生物标志物,提前检测疾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或治疗方法。

近年来,一些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曹雪涛:领跑世界免疫学研究的“迷你团队”

曹雪涛:领跑世界免疫学研究的“迷你团队”

44 INNOVATION TIME 2018.10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实验室是我国规模最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编人员仅30人。

正是这个“迷你团队”却做出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免疫学科研成果。

25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的带领下,从1990年成立时一穷二白,到被世界免疫学界普遍认可、屡受赞誉,这个实验室成为我国免疫学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领头羊”,引领中国的免疫学术水平由过去的国际排名第19位进入世界前列。

从跟跑走向领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曹雪涛已经在肿瘤基因治疗等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8岁就成为医学教授。

“能不能让我们的研究也成为国际同仁追踪的目标?”曹雪涛和他的团队都不满足于做“跟跑者”。

一类在当时少有人问津的细胞—树突状细胞,闯入了曹雪涛的视野。

该细胞早在1868年就被发现,但医学界只知其形,不知其用。

曹雪涛团队敏锐地意识到,它们在体内数量较少,但具有最强的抗原提呈能力,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中心枢纽的作用。

1994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大胆地“转移阵地”,集中科研火力寻求突破。

曹雪涛团队通过系统性研究,创新性地发现树突状细胞在某些环境下可以不死,这彻底颠覆了传统免疫学观点。

2004年,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自然-免疫学》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实验室主任曹雪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创新成果。

这是该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刊登由中国科研人员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敢为人先”的精神让曹雪涛和他的团队一路向前:军队院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300篇国际学杂志的科学论文,2011年度国家十大科学进展,4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2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多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学者……曹雪涛还多次受邀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撰写综述,并成为一流杂志如Cell 的编委,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担任国际免疫学会联盟学术大会主席。

生物科技的前沿进展

生物科技的前沿进展

生物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
生态平衡和环保意识的 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
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生 物领域的行为规范
创新绿色技术
生物技术在减少碳排放 和资源浪费方面的应用
国际合作
共同面对生物安全和生 物伦理挑战
总结与展望
生物科技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正在不断拓展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 改造能力。未来的生物科技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以应对 日益复杂的生态和伦理挑战。面对未知的前沿,我们需要谨慎而深刻地思 考生物科技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科技与人类命运的和谐统一。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生物科技的前沿进展总结
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
01 CRISPR-Cas9等工具的应用
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
02 个性化药物定制和基因治疗的发展
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
03 转基因作物和耐逆品种的研发
未来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
生物信息学
数据挖掘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合成生物学
人工合成生命体 生物芯片技术 分子生物计算
利用统计和计算方法分 析生物信息
数据驱动的药物发现
药物筛选
通过分析生物数据加速 药物筛选过程
创新药物
借助数据科学研发创 新药物
药效预测 利用数据预测药物效果
生物数据隐私和安全性
隐私保护
01 保护生物数据隐私不被泄露
信息安全
02 建立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03
生物数据科学应用领域
生物医学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免疫疗法
利用基因编辑增强免 疫系统,提升治疗效 果
癌症
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 靶向治疗方式,提高治 疗效果
基因编辑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生物质制氢研究进展

生物质制氢研究进展

14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能源与环境氢气作为一种极为理想的“绿色能源”,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人们对氢能开发和利用技术的研究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常规的制氢方法主要有水电解法、水煤气转化法、甲烷裂化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耗费大量能量。

水电解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制氢方法,电解槽在标准状况下制取1m 3氢气(纯度为99.5%)实际电能消耗是4.5~6.0kw/h。

电解法制氢还需配套纯水制备系统和碱液配制使用设备,使氢气生产成本较高。

随着氢气用途的日益广泛,其需求量亦迅速增加,常规的制氢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更为经济的、有良好环保性能的、可再生的制氢技术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课题之一,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物制氢技术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已在世界上引起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并致力于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为此成立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生物制氢的发展规划,以期通过对生物制氢技术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使该技术实现商业化生产。

我国生物制氢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国家863项目也给予支持。

生物质制氢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生物质气化法,即通过热化学转化方式将处理过的生物质转化为燃气或合成气;另一种是生物质微生物制氢法,包括光合生物产氢、发酵细菌产氢、光合生物与发酵细菌的混合培养产氢。

生物质气化法制氢需消耗大量能量,副产物多,很少采用;与光合法生物制氢技术相比,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优越性:目前的研究表明,发酵产氢菌种的产氢能力要高于光合产氢菌种,发酵产氢细菌的生长速率比光合产氢生物快;发酵法生物制氢无需光源,不但可以实现持续稳定产氢,而且反应装置的设计、操作及管理简单方便;可生物降解的工农业有机废料都可作为发酵法生物制氢的原料,原料来源广且成本低廉;兼性的发酵产氢细菌更易于保存和运输。

评2011年世界科技进展新闻

评2011年世界科技进展新闻
材 料 分 解 成 只 有一 层 原子 的 纳 米 片。 实验 显 示 ,氮化 硼 、二 硫 化 钼 、二 硫 化钨 等 物 质都 可 以通过 这 种 方 法制 成 纳 米 片。 本 次研 究
6美国 “ . 好奇”号火星 探测 器发射升 空 。
l 月2 日从 佛 罗里达 州卡 纳维拉 尔角 空 军基地 发 射 升 空的探 1 6 测 器 主要 用 于探 索 火星 过 去 或 现 在是 否 存在 适 宜生 命 生 存 的 环 境 。 “ 奇” 号个 头与 小汽 车相 当 重 约9 0 斤,是2 0 年登 陆 好 0公 04 火星 的 “ 遇 ” 号和 “ 机 勇气” 号 火星车 的5 多,长度 约 为它们 的 倍 两倍 。 以核 燃料 钚 提供 动 力 的 “ 奇 ”号 携 带的探 测设备 更 多 、 好 更先 进 ,在 火星 表 面 的连 续行 驶 能力 也 更 强 。 经过 约56& 里 .4 英 ( 约合 9L 里 )的旅程 后 ,它预 计 于2 1年 8 日在 火 星着 陆 , 4公 02 月6
状 态 。这 有 可能是 人 类迄 今 首 次制 造 出的基 态反 物 质原 子 。如 果 能让 反 物质 原 子在 基 态存 在 1 分钟 到3 分钟 ,就 可 以 满足 大 多数 O O
实验 的需要 。
4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束生物激光 .
美 国 波 士 顿 市哈 佛 医 学 院的 物 理 学 家Mat Gah r S o — l te和 e k e H u u 研制 出世 界 上 第一 束 生物 激光 这 种 生物 激 光的 关键 是 y nY n
绿 色荧光蛋 白 ( F 。研 究人 员将 一些 产 生 了G P G P) F 的细胞 置 于两
面镜 子之 间— — 它们 的距 离仅 仅 相 当于一 个 细胞 的 宽度 ,即只 有 约2 微 米 。为 了发 出激 光 , 细胞 中的G P O F 需要 被 另 一束 激光 ——

中国2000年后的每年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2000年后的每年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2000年后的每年十大科技进展(2012尚未评出)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从接触到最后锁紧,它们用了8分钟。

对接机构完成锁紧后,天宫一号姿态启控,建立起组合体飞行模式,开始组合体运行,进行一系列相关科学试验。

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000米。

7月26日上午,“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海试任务。

海试期间,共完成5次下潜作业,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5057、5188、5184和51 80米。

潜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试验,并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

本次海试是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重点任务,由科技部委托、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大洋协会具体实施,旨在检验和考核“蛟龙”号在5000米级深度的安全性能和作业能力,为开展更大深度海试和未来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这次海试成功,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

关于“增材制造”相关信息1、2012年8月,美国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成立,联合了宾夕法尼亚州西部、俄亥俄州东部和弗吉尼亚州西部的14所大学、40余家企业、11家非营利机构和专业协会。

2、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中设有增材制造研究中心,参与机构包括、、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波音公司以及德国EOS公司等15家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

3、德国建立了直接制造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结构轻量化方面的应用;法国增材制造协会致力于增材制造技术标准的研究4、神户大学教授Shirase Keiichi领导的一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机床原型,该机型能够像3D打印机那样制造精密部件。

与大多数3D打印机或者机加工切削工具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据一个加工信息和切削条件的数据库,自动制订优化加工流程。

5、欧洲航天局和伯明翰大学研发的金属增材制造新技术:不用激光,也不用电子束,而是一个由一组反射镜聚焦的光束;6、2014年,台湾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系与纳米工程研究所教授傅建中及其团队参与了台湾科技部工程司当年全力推动的一项增材制造跨领域研究项目计划,并成功开发一套纳米级3D打印系统,这套平台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快速低成本的3D微结构,精度可达150纳米。

这项技术将可对先进科技在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及物理光学领域的研发产生重大影响。

7、西北工大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卫东,已经建立了系列激光熔覆成形与修复装备,可满足大型机械装备的大型零件及难拆卸零件的原位修复和再制造。

8、北航突破了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大型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形工艺、成套装备和应用关键技术,解决了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成形过程零件变形与开裂"瓶颈难题"和内部缺陷和内部质量控制及其无损检验关键技术,飞机构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工程院院士关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

我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

我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

我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生物技术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科技之一,也是世界各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领域里,中国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取得了巨大突破,成为了重要的生物技术制造中心。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

一、基因编辑技术取得突破我国在基因编辑领域里取得的最大突破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将任何基因精确地剪切,取代和添加,大大提高了基因编辑的效率。

CRISPR/Cas9技术的发明者被授予了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植物育种和人类疾病治疗等领域,对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类细胞工程技术的成果我国在人类细胞工程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这一领域里,人类几乎可以制造出任何细胞,包括大脑细胞和心脏细胞等。

这为医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们已经成功通过这种技术复制出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白血病。

这种技术的应用也有望帮助人类重建受伤的组织和器官,尤其是心脏和肝脏等。

三、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我国在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生物药物已经成为我国最快发展的行业之一,成为了我国制药行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成功开发了无数个生物类药物,如克唑替尼等,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四、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转基因技术也成为我国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国已经成功进行了大量的转基因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研究,如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猪等。

这些转基因作物和动物都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好的抗病抗虫等特性,这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我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未来,随着我们的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为推动世界的生物科技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简介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应用于各个领域,以解决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也不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突破。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

发展历程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人类开始利用生物资源进行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

然而,真正的生物技术的突破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

以下是生物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1. 基因工程: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将特定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体中,从而开启了基因工程的时代。

这一突破使得人类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例如生产转基因作物和合成人类蛋白。

2. DNA测序技术: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推动了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成功地解读了人类基因组的序列,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3. 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编辑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为基因治疗和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趋势展望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继续以以下方面为主:1. 生物药物的发展: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随着对疾病原理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生物药物将会被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2. 农业领域的创新: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遗传改良和抗病种植将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作物疾病的问题。

3. 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生物降解技术和生物能源的利用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人类健康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和个体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将加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定制化药物和个性化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显示了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巨大潜力。

从基因工程到基因编辑,生物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绿色纸业发展需要生物技术——专访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获得者山东转工业学院副校长秦梦华

绿色纸业发展需要生物技术——专访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获得者山东转工业学院副校长秦梦华

『 . 一种 能 够选 择性 降 解 的漆 酶一介 体 和漆 酶一纤 酶 废新 闻纸 泡 墨技 术 , 进一步 提高 了脱墨浆 的质量 ;() 4 构建了树 脂在浆
K 系 中 的 双 层 结 构 模 型 , 发 了一 种 能 够 有 效 降 低 阴 离 子 体 研
质阳 电荷需 要量 和树 脂 沉积 的生物 处 理技 术 , 优化了造纸
约 束 性 的 规 定 。 些 化 学 品 虽 然 用 量 不 大 , 有 些 化 学 品 难 这 但
于 降解 , 因此这 些化学 品会对 自然环境 造成 污染 。 ” “ 色纸 业需要 生物 技术 ! 绿 ”秦梦华 教授 说 ,“ 生物 技术 是 一种 绿 色技 术 , 与传 统 的工艺 相 比 , 物 技 术的应 用 前景 生 非 常光 明。 酶法 打浆 、酶法 脱墨 、 脂生物 控 制 、 在 树 纤维 的酶 法改性 和 生物 漂 白等 方面有 较大 的应 用空 间, 生物 技 术 在造 纸 工业节 能减排 和可持 续发展方面 必将发挥 更大 的作 用。 ”
非 常快 , 平 也 比较 高 , 某些 方 面的 研 究 已经处 于 国际领 水 在 先水平。 秦 教 授 说 :“ 在 的 应 用 研 究 越 来 越 离 不 开 基 础 性 的 探 现 索 。 靠 一 般 的 工 艺 研 究 就 能 为 企 业 服 务 的 日子 已 经 过 去 , 仅
梦华教授说 :“ 对机理 的研 究是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的一 步。”
谈 及 绿 色 纸 业 这一 未 来 的发 展 方 向,秦 教 授 表 示 了肯 定 , 结 合 自身 的研 究成 果提 出了自己的 观 点:“ 色纸 业 , 并 绿 要保证 从源头到成 品, 包括 中间所有的添加 剂应都是 绿色的 、 可 降 解 的。 在 国家对 造 纸污 染物 的 控制 已经重 视起 来 , 现 但 是 对 制 浆造 纸 过程 所用 添加 剂 的控 制 , 没有重 视 , 没有 还 也

生物领域的优秀成果

生物领域的优秀成果

生物领域的优秀成果
生物领域的优秀成果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代表性的成果:
1.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准确地剪切和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

这项技术将基因编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地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为基因治疗和农业改良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2. 人体基因组测序: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耗时13年的国际
合作项目,成功地完成了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

这一成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并为个性化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了基础。

3. 克隆技术:多年来,生物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发展克隆技术,成功地克隆了各种生物体,包括绵羊多莉(Dolly)、猴子和
其他动物。

克隆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和动物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基因组编辑和重新编程:通过基因组编辑和重新编程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人类细胞转化为多种类型的干细胞,这对再生医学和疾病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

此外,基因组编辑还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修改以研究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

5.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生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进展为研究生物体
的复杂性和疾病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这些优秀成果不仅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也为医学、农业、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和进步。

生物技术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是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等学科探讨生命现象和生物发生的新型技术手段,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可以应用于基础研究、医药研究、农业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进展,包括基因编辑、人工合成生命、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

一、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基因编辑方式包括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因子水平二型系统(TALENs)、CRISPR Cas9系统等。

其中,CRISPR 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其应用广泛且易于进一步修改和改进。

例如,使用CRISPR Cas9系统研究慢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机制,以及人类基因组的编辑。

另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生物工艺中的发酵和生物合成等过程。

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来改变酶的活性、代谢途径和生成的代谢产物等因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人工合成生命人工合成生命是指通过人工合成DNA来创造新的生命形式。

这项技术被视为生物技术的最高水平,因为它是创造全新生命的一种尝试,具有重大的科学和伦理意义。

人工合成生命技术已经被用于设计和制造可控制的细胞系统和生物材料。

例如,生物工程团队已经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细胞代谢途径以生产有用的化合物。

另外,利用人工合成生命技术可以创造自组织细胞、无细胞生物等人造细胞形式,这些细胞对研究细胞的基本生理学和发育学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

人工合成生命技术还可以被用于制造人体移植器官新领域中。

目前,科学家们使用形态学和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细胞来生产替代器官,这一技术将有助于缓解器官移植短缺的问题。

三、基因测序随着DNA测序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大部分生物体和土壤、湖泊、草原等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都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测序,深入探讨其中具体原因和机制。

例如,利用基因测序,可以清晰地看到DNA的序列变化情况,从而对比分析物种的基因组特征和进化历史。

基因测序技术还可以被用于识别新型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屠呦呦文献综述

屠呦呦文献综述

时隔三载,中国黑马终捧诺奖国际大奖跑出的中国黑马——屠呦呦1995:1、杰出的中药学家屠呦呦1995年著这篇文献中有屠呦呦的科研经历2009:1、创新中的社会关系:围绕青蒿素的几个争论专利权之争、优先权之争、单复方之争、中西药之争2011:1、国际大奖跑出迟到的黑马2011年拉斯克奖近日揭晓,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

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至今超过300 人次的获奖者中有80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而屠呦呦研究小组中则由钟裕容成功获取了青蒿素结晶! 屠呦呦于于1974年2月份在中医研究院召开的青蒿座谈会上提到了青蒿素的分子式。

从明确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到提纯青蒿素,从而确定了抗疟分子。

饶毅、黎润红、张大庆等撰写的“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应该有提及到青蒿际嗤声国际2、中国式“扯皮”怪象针对屠呦呦得奖所引发出的种种议论,正是“传统”有年!这样的“传统”,不说是在让世人看“国际笑话”,但至少从低处讲,涉及到如何坚守学术道德、培养科学精神、发扬科学作风、造就科学新人;从高处讲,涉及到如何才能不窒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国内屡屡曝出学术腐败毋庸讳言、马首是瞻3、正确评价青蒿素发现的科学价值——《科技导报》“科技纵横捭阖”栏目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青蒿素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认可的抗疟新药,曾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理想药物。

4、张亭栋屠呦呦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同样研究该课题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教授和他的团队邀请张亭栋前往合作攻关。

5、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国际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屠呦呦于1930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曾脱产两年半参加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长期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其主要学术成就是发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度十大生物科技进展
美国《科学》杂志以及英国《自然》杂志于2011年底纷纷评选出十大科技进展和最受欢迎的十大新闻,其中生物学领域占了大半。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同时预防HIV(HIV treatment as prevention)“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同时预防HIV”列《Science》杂志第一位,这项研究由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如果在患病初期就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治疗,那么其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的几率减少96%。

该研究结果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的关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早期治疗是否同时具有治疗艾滋病患者和减少HIV传播双重功效的争论。

阐述人类起源(The human origins)
通过研究古代和现代人类的基因编码,发现许多人仍然携带从古人(如亚洲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以及至今仍未发现的非洲的人类祖先)那里继承的DNA变异。

今年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古人是如何促成现代人免疫系统的。

此外,对南非南方古猿人的化石分析显示,这些古代的人科动物兼具原始人和智人的特征。

总之,通过研究对人类的起源有了更多的了解。

光合成蛋白质结构的阐明(The “engine”of photosynthesis)光系统Ⅱ(简称PSⅡ)是植物用来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原子的蛋白质。

日本研究人员详细地勾勒出了该蛋白结构的细节,清晰的结构图像显示了蛋白质的催化中心并揭示了内部原子的具体定向。

该研究可能成为获得大量新的清洁能源的基础。

肠道微生物组研究(The map of gut batteries)
对寄生在人体肠道中无数的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每个人的消化道中存在着某种
起主导地位的细菌:拟杆菌、普氏菌属或瘤胃球菌属。

随后的研究披露,这些细菌中的某一种会在高蛋白饮
食的时候茁壮生长,而另外一种细菌则更喜欢素食者
的饮食。

这些发现能帮助人们了解营养和疾病状态时,
食物和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疟疾疫苗(Malaria vaccine)
7个非洲国家中共有超过15000名的儿童参加了一种新的抗疟疾疫苗的临床试验,人们有望开发出新的抗疟疾疫苗,令习惯于痛苦失望的疟疾研究者增加信心。

清除衰老细胞(Removing senescent cells)
在实验鼠身上完成的实验显示,清除衰老细胞(即那些停止了分裂的细胞)能够推迟与老龄相关症状(如白内障和肌无力)的出现。

清除了衰老细胞的实验鼠同参照组的实验鼠相比,它们的寿命并没有延长,但是它们却活得更好。

缺失特殊DNA也能促进脑部发育
美国科学家将黑猩猩的基因组和人类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找出了510个在黑猩猩的基因组中还存在但已从人类基因组里消失殆尽的DNA段落。

这些序列几乎全都来自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基因组区域。

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基因组消失会促使人类大脑进化。

世界首个“细胞激光器”问世
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制造出了全世界首个活的“细胞激光器”——他们利用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肾脏细胞制造出了一种纳秒级的激光脉冲,用单个活细胞作为增益介质产生了激光.
深海雪人蟹“自给自足”:用自己的爪子培养细菌
美国科学家在远离哥斯达黎加的深海中发现了一种蟹类,它可以在自己的爪子上培育细菌作为食物,这是科学家们发现的首例生物“细菌养殖农场”。

这种雪人蟹生活在哥斯达黎加邻近海域1000米以下有
甲烷气体渗出的裂缝处。

科学家们发现,它们经常缓慢且有
节奏地挥动爪子,这一点令人十分迷惑不解。

他们现在认为,
雪人蟹挥动前爪主要是让细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使
细菌更易受精繁殖。

此前也有科学家曾发现深海虾和其它动物也在身体上生长细菌,但这是科学家们首次掌握深海动物培育细菌的直接证据。

艾滋病基因疗法动物实验取得成效
据《自然》杂志网站11月30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探索出的一种艾滋病基因疗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效,实验证明感染大剂量艾滋病病毒的实验鼠也可受到保护。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通过使用一种经过改造的腺病毒,可以在实验鼠肌肉细胞的基因序列中加入一段代码,使得肌肉细胞能够生成和分泌一些抗体。

这些抗体具有帮助机体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最初是在一些对艾滋病有抵抗力的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

研究人员用这种基因疗法测试了5种不同抗体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种代号为B12和VRC01的抗体效果尤其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