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_2.doc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大全2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大全2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3、感受人类勇敢的探险精神,培养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2、难点: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准备工作1、上网查阅与月球,尤其登月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
2、学生准备登月示意图并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画一幅画,题为《未来的月球》。
4、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陈秀媚同学背诵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入:(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师:请大家看到我们荧幕上面的图片,看到了什么?(学生答:脚印)。
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脚印不是普通的脚印,它所踩着的这块土地也不是普通的土地,想知道是哪里吗?(学生答:月球)真聪明!有人已经登上过月球了,大家想不想上啊?(学生答: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踏着《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亮上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93页。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文章这么长,我们怎样才能把文章读短?这时候大家就要学会找文章里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了。
(一段时间后)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告诉老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生:时间。
师:对,时间在文章里就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把握住了时间线索,我们基本上就能把握文章内容。
那么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什么主要人物?这件事又是怎么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小组交流意见,看能否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或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学习小组交流意见,老师巡视指导,参与个别小组讨论,答疑。
部分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点评)。
师:经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了解了登月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简单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接着教师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1、飞船升空前准备2、飞船飞向月球3、登月舱登月成功4、飞船返回月球队师:登月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示意图来表示,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做了这个预习工作,请大家把示意图拿出来,很多同学画得都不错,哪位同学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你的示意图。
小学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模仿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月亮上的足迹》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3 句子结构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月亮的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2 阅读理解分组阅读课文,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4 句子结构分析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或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生词和短语运用通过口语表达或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创意写作让学生以故事接龙的方式,创作自己的科幻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 科学探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月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5.3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月亮上的足迹》的课文文本,确保文字清晰,便于学生阅读。
6.2 生词和短语卡片制作生词和短语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3)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2)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于长篇科普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登月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部分。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案例分析: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精选3篇】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Mü?亩粒?琳叨?芴寤岬侥堑窃氯??痰木?亩?恰⒌窃鲁晒?蟮南苍靡约白髡叨匀死啻厦鞑胖堑脑廾馈N恼滤??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①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月球探索的历史和现状,拓展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类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月球探索的历史和现状。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概念。
2. 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月球探索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2)简要介绍月球探索的历史和现状,激发学生的兴趣。
(3)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圈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3)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享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让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
4. 知识拓展(1)让学生了解月球探索的最新进展,如中国嫦娥工程等。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发挥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难点,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与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登月对人类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飞天的美好愿望。
在今天,早已有人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人类的足迹早已踏上月球。
那么,是谁在何时最先登上月球,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月亮上的足迹》,领略那令人难忘的精彩时刻。
二、检查预习,处理字词。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划分段落,总结段意,理清结构。
四、精读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1、登月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2、宇航员登月后分别作了几件事情?
五、研读赏析,品味语言
1、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
六、拓展练笔
设想情境,想象作文
假设你成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经过漫长宇宙飞行,看到了一颗陌生而美丽的星球…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概括段意、课文,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但对作者的感情分析不够,登月过程如能让学生自己画出再讲解,会更直观好懂。
月亮上的足迹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1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英语第一册Unit 3 “My Friends” 中的第三篇阅读素材“Moon Landing”为主要教材。
2.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月球探测历史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相关知识。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与足迹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能力目标1)能够基本理解 Moon Landing 阅读素材的内容。
2)能够自主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写一段关于月球的短文。
(3)情感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重要性,增强对知识和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了解科学家和宇航员等职业人员的辛苦和努力,增强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2. 任务型教学法3. 互动教学法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足迹”这个词?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场景?(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进入“足迹”这个词的话题,并与月球上的足迹联系起来。
2. 阅读 Moon Landing 阅读素材(1)介绍月球探测的历史和阿波罗登月计划。
(2)分组为学生发放 PPT 资料,并分角色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3)小组展示讨论和汇报。
(4)全班跟读和学习新词汇和短语。
3. 学生小组合作任务(1)学生分组准备短文的写作任务。
(2)小组内进行短文的草稿编写。
(3)每个小组汇报。
4. 课堂总结(1)进行课堂反思,让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启发学生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探究科学和知识,如何尊重和感激科学家和宇航员等职业人员的付出和努力。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1. 教学资源(1)教材:英语第一册Unit 3 “My Friends”。
(2)其他资料:PPT、图片等。
2.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导语:《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也可理解为一篇记实报道)。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略二、【设计思想】《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也可理解为一篇记实报道)。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按时间顺序展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尝试快速阅读,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等应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质疑的学习能力,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教师:组织学生先参观一次有关天文学知识的科普展览;或请有关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或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阿波罗11号”登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探索月球秘密、探月历程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设计一:情景导入可用大屏幕播放有关“阿波罗号”登月(或费俊龙、聂海胜在神六飞船上的生活片段)的视频,导人新课——能在太空遨游,能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3)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探索月球的关键事件。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月球探索的过程。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月球探索计划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尊重和敬佩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和伟大成就。
(3)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3)月球探索计划的设计与展示。
2. 教学难点:(1)人类探索月球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和整理月球探索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探索的过程和成果。
(3)设计月球探索计划的任务书和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月球探索的资料,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展示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向往之情。
(2)简要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月球探索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月球探索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人物。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月球探索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探索月球的艰辛过程。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探索的成果和影响。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进行月球探索计划的设计和展示。
(2)各小组展示设计成果,分享合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1)教师点评学生的月球探索计划,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月球探索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动态。
2019年《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2页)
2019年《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快速阅读文章,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2、掌握概括的方法,了解文章要点。
3、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快速阅读训练,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关键语句及内容,掌握概括的方法;加强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
激趣、自读、讨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
孩提时代,我们在“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中,不知不觉的长大了,而那《静夜思》又让我们有无限的想象……
面对这皎洁的月亮,这颗神秘的星球,我们不妨进行一番追问……
二、快速阅读文章,完成练习(结合课后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二)-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二)-人教新课标版《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明白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感受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教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
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设计(二)(多媒体播放一段人类探访月球的短片)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设计(三)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
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刻。
(板书文题、作者)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篇二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2.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小时候,奶奶给你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传说月宫中不仅有嫦娥,还有捧酒的吴刚,还有揭药的玉兔。
你们想到月亮上去会会他们吗?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了月球,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三、正课1.用 5 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做到集中注意力,本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段:从这一年的 7月 16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段:从登月归春蟛痪?rd到完。
评论登月的意义。
3.提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讨论并归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登月前,介绍宇航员来到发射架下,进人狭小的指令舱。
点火,火箭缓荷仙郊痘鸺远崖浜螅谌痘鸺舳ぷ鳎纱谠ざǖ氖奔洹⒃ざǖ母叨冉朐ざǖ墓斓馈O热频厍蚍尚校尚凶纯稣!5谌痘鸺俅畏氲窃鹿斓馈7纱甲骷跛俜尚校趼揭欢ㄋ俣仁保远髁送;鸬闹噶睢2痪茫窃虏蘸头纱牙搿5窃虏湛冀德洌轿鹊亟德湓谠虑蛏稀?/p>第二阶段:登上月球。
登月舱打开了舱门,宇航员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开始作业,3个小时后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第三阶段:返回地球。
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人预定轨道,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l、知识与能力: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设计导语:简介我国三步实施的“嫦娥奔月计划”(绕、落、回)。
(寻梦的)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唤起亘古不变的梦想(嫦娥奔月、敦煌飞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飞天梦的民族,追寻着梦想,我们已经在奥妙无穷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迹。
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凭着智慧和勇气,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这千古神话变为了现实!30几年前(1969年)三位人类的精英已经将足迹踏上了月亮,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人类登月这一故事梗概。
时间: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1969年7月21日上午1l点56分20秒)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事件: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2、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时间要素3、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
(1969年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四、再读课文,交流合作:1、再读课文,依据富于变化的时间要素,小组同学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员登月流程示意图”。
(快速获取信息。
)2、小组交流:(1)准备升空↓1969年7月16日↓加燃料吃早饭登上飞船↓飞向月球↓当地时间9点32分点火腾飞↓每秒6.8公里──每秒7.67公里──每秒10.5公里↓19日晚上8点33分,飞过月亮与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doc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小时候,奶奶给你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传说月宫中不仅有嫦娥,还有捧酒的吴刚,还有揭药的玉兔。
你们想到月亮上去会会他们吗?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了月球,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三、正课1.用5 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做到集中注意力,本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段:从这一年的7月16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段:从登月归来后不久到完。
评论登月的意义。
3.提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讨论并归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登月前,介绍宇航员来到发射架下,进人狭小的指令舱。
点火,火箭缓缓上升,两级火箭自动脱落后,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先绕地球飞行,飞行状况正常。
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进入登月轨道。
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
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登月舱开始降落,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第二阶段:登上月球。
登月舱打开了舱门,宇航员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开始作业,3个小时后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第三阶段:返回地球。
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人预定轨道,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丢弃登月能,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溅浇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4.提问: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讨论并归纳;做了九件事。
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
②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表面的相关知识,能够描述月球表面特征和地貌现象;2.探究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理解月相的产生;3.学会使用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月球表面特征和地貌现象;2.月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月相的产生。
三、教学内容1.月球的基本数据和特征;2.月球地貌现象;3.月球自转和公转规律;4.月相的产生;5.使用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6.月球探测和探测成果。
四、教学方法1.演讲教学法:教师讲授月球表面特征和地貌现象、月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月相的产生等知识。
2.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组队,使用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进行探究。
3.视频观看法:学生观看月球探测和探测成果相关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导入(10分钟)1.导师英文视频呈现2.阐述本节课目标与重点难点。
3.组织学生分组,分配学生角色。
第二环节课堂教学(60分钟)知识讲解1.月球的基本数据和特征,例如:半径、重力、温度等。
2.月球的地貌现象,例如:撞击坑、月海、山脊等。
3.月球自转和公转规律,例如:自转周期、公转周期等。
4.月相的产生,例如: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视觉的变化。
5.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使用方法。
学生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组队,使用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完成探究任务。
2.学生组内分工,完成探究报告。
视频观看1.观看关于月球探测和探测成果的视频资料。
2.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感想。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20分钟)1.在班内进行讨论,举出更多月球表面特征和地貌现象的例子;2.利用教室内的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3.答题环节,复习巩固。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10分钟)1.回顾本节课重点难点;2.总结本节课内容;3.积极收集问题和意见,并给予回复。
六、课堂作业1.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2.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月球面貌和地貌现象,掌握月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月相变化的产生原因,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使用天球仪、恒星图和月球图等工具进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吧叹。
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
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
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课重点进行讨论(包括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关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特别是要以美对伊的战争为教育契机,教育学生要和平运用科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激趣,引入课题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想请大家看一看(将课件换至帧2)
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拍摄的是什么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探索外星球的图片。
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速读课文:①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②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速读时要注意速读的要求。
(用课件帧3演示速读要求)
1、这是一篇记实报道,是记叙文的一种,请找出文章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引导学生回答。
2、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
⑴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⑵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⑶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⑷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3、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课件切至帧4)
⑴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⑵采集月壤和月岩。
⑶树立登月纪念碑。
⑷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⑸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⑹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示完后切换至帧5)
3、提问:从登月准备、飞向月球、成功登月到返回地面,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三、组织讨论
1、我这里有一组数字,它们是从本文中节选出来的,请大家看一看,有关于时间的,有关于速度的,也有关于高度的。
(边展示帧6解说)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这么多数字,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切换课件至帧7)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而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2、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
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3、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多年的事了。
时光
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想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哪就请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边介绍边将课件切换至帧8)
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不仅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拜访了火星,而且在金星、土星等行星上,也留有人类进驻的足迹。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听介绍(学生介绍)
4、先介绍帧8最后一幅图片,然后再说:人类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听完这些介绍,你有些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谈感受,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
5、大家说得很好。
众所周知,当前美英联军运用高科技对伊拉克实行的军事打击,向我们提出一个更具时代性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而且要和平利用科研成果,不能让伊拉克灾难在历史上重演,不要让高新技术,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危害人类,甚至毁灭地球。
四、小结
《月亮上的足迹》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奏响歌曲《我的中国心》)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立志成为明天学科学,爱科学,并和平利用科学的新型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