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保障房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建议作者:刘博宇来源:《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07期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还需继续予以高度重视李克强副总理强调,“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当前和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硬任务”。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措施,通过责任追究、检查督办和财政扶持等多重方式强力推进该项工作。
武汉市也抓住此机遇,并以此为契机,将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虽然经过各级动员和广泛宣传,各方对该项工作的认识逐渐趋同,但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
一是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保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仅将该项工作作为短期内应急工作予以对待,直接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不够平衡、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建设不尽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二是仅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作为一个救助、扶贫性质的公共产品来看待,没有从整个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保障性住房作为中央调控楼市过热的重要措施,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为城市房地产行业“挤泡沫、去过热”起到的重要作用。
更没有从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加快城市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意义。
2.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用地还需继续加强落实从全国情况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地方政府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受到用地总量控制指标的严格限制。
为了确保经济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倾向于优先安排大型经营性项目建设用地。
在住宅用地上,不少地方为了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收入,把商品房用地作为主要供给对象,保障房用地在计划指标中占比不足。
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用地供应计划执行情况公告,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新疆建设兵团)住房供地计划实际完成12.54万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2.47万公顷,仅占住房用地总量的19.7%。
关于改善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建议
关于改善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改善本市住房保障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改善住房保障工作,让更多居民享有良好的居住条件。
一、完善政策体系首先,应当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政府应制定出更为全面、科学的住房政策,确保各类群体都能在保障范围内。
同时,政策的执行也非常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确保政策能够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二、提高保障房供给其次,为了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需要增加保障房供给。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和数量,确保有足够的房源可供分配。
同时,要注重质量和规划,确保保障房项目能够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推动租赁市场发展除了保障房供给外,租赁市场也是改善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住房租赁市场,增加租赁房源的供应。
同时,建立健全的租赁服务和监管机制,提高租赁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为居民提供更多选择。
四、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公示为了保障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政府应当加强住房保障信息的公示工作。
具体做法可以是建立住房保障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布住房保障政策、申请条件、审核标准等相关信息,让居民了解到政策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申请和享受住房保障。
五、加强住房保障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居民对住房保障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政府需要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住房保障政策,知晓申请流程,提高他们的申请意愿和能力。
六、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督导和考核最后,政府应当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督导和考核。
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可以建立考核机制,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评估,对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进行排名,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
综上所述,改善本市住房保障工作需要从完善政策体系、提高保障房供给、推动租赁市场发展、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公示、加强住房保障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工作督导和考核等方面着手。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摘要】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明显、未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
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的协调,采取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并完善配套规划和服务。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问题、长效机制、城乡差距、多样化需求、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角色、市场机制、供给方式、配套规划、服务。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住房问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居民的住房困境,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这些问题包括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明显、未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保障性住房发展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感,也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加强保障性住房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差距明显以及未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限制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住房保障服务。
探索推动保障房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探索推动保障房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保障房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全面推进,以下是推动保障房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一、统筹规划,确保供应:政府部门应制定全面、合理的保障房建设规划,包括年度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建设方式、资金来源等,确保供应能够满足需求。
同时,加大土地供应和开发力度,优化土地利用,提高保障房建设效率。
二、加大投入,多元筹资:政府需要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的投入,优化财政资金分配。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丰富筹资渠道,增加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完善政策,健全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房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用地收储政策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此外,健全保障房管理机制,加强对保障房的使用、维护和监管,确保公平、公正、有效的保障房分配。
四、加强组织,形成合力:政府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的协作,形成多部门合力,优化资源配置。
可以通过建立保障房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五、改革创新,提高效率:推动保障房建设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可以探索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注重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提高保障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加强宣传,提高认知: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保障房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度。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向社会传达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公众对保障房建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七、加强监督,保障质量:政府需要加强对保障房建设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保障房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推动保障房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和管理,加强组织协作,改革创新,加强宣传和监督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工作思路和合理的举措,才能落实保障房建设任务,提高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住房保障措施改善居住条件
住房保障措施改善居住条件一、建立住房保障机制住房是基本权利的体现,为了保障国民的居住条件,首先需要建立住房保障机制。
该机制应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各种方式为居民提供适宜的住房。
政府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确保他们能够负担得起住房。
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参与住房保障工作,通过提供住房租赁服务或者住房补贴等方式提供帮助。
二、优化土地利用土地是住房建设的重要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居住条件。
一方面,要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避免土地浪费现象的发生。
合理规划住房用地,确保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土地整理工作,将零散的土地整合成连片的土地,以便于规划和建设住房。
此外,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促进闲置土地的有效利用。
三、加强住房质量监管住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居住条件,因此需要加强住房质量监管。
首先,要完善住房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住宅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住房质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住房建设中的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住房质量的评定和认证工作,确保住房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四、推动住房节能和环保住房的节能和环保是改善居住条件的关键措施。
在住房建设中,应推动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要鼓励住房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住房自给自足的绿色环保。
五、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住房保障措施还包括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以提高居住条件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和完善居民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如交通、供水、供电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娱乐等,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六、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住房保障不仅仅限于城市,还需要着重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政府可以通过农村住房改造计划,提供贷款和补贴,支持农民改善住房。
同时,还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
完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
完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住房问题一直是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
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涌入,住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房价居高不下,许多中低收入家庭面临着住房困难。
为了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适宜的住房条件,以下是一些关于完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建设计划,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可以通过划拨专门的土地、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开发商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同时,要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的布局。
避免将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在偏远地区,应尽量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选址,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吸引力和居住品质。
此外,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将一部分老旧房屋改造为保障性住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优化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分配机制是确保保障性住房资源合理分配的关键。
要加强对申请人资格的审核,通过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严格核实申请人的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获取保障性住房。
可以采用积分制、摇号等方式进行分配,提高分配的公平性。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等,应给予适当的优先分配权。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后的动态管理,定期对居住人员的资格进行复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及时予以清退,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家庭。
三、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租赁选择。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租赁市场,增加租赁房源的供应。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将闲置住房用于出租。
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监管制度,加强对租赁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租赁市场秩序,防止出现租金过高、随意涨租、合同欺诈等问题。
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
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房价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房屋问题更是难以解决,因此,保障性住房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种主要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各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中。
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政府可以将住房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提供给低收入者更加贴近市场价格的住房,以达到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居住需求的目的。
比如中国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政府会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财政投入和补贴等,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
社会租赁社会租赁是另一种常见的保障性住房方式。
它指的是通过政府或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出租,将一些特定的房屋租赁给低收入者等特定群体,以满足他们的基本居住需求。
相比于其他保障性住房方式,社会租赁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方便地将住房和居住需求直接对接起来,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国外,比如新加坡就是通过社会租赁的方式,来解决低收入者居住难题的。
政策倾斜政策倾斜也是保障性住房的一种常见方式。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比如税收优惠和购房补贴等,来给予低收入人群一定的优惠,让他们更容易地购买到合适的住房。
同样,在国内外的一些城市中,购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也被广泛应用。
廉租住房廉租住房则是一种传统的保障性住房方式,它是指政府或者其他购房者出资住房建设或管理,通过出租等方式向低收入人群提供价格较为低廉的租房和购房选择。
比如在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廉租住房项目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保障性住房方式。
总之,在各种保障性住房方式中,以上提到的几种方式都是比较常见的。
通过这些保障措施,低收入者可以得到政府的救助,进而实现基本的居住保障。
希望政策能够不断完善,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措施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措施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市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居住条件,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以下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项重要措施:首先,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政投入。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设立住房保障基金等方式,合理调配资金资源,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土地出让价格、减免建设税费等方式,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便利。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奖励。
第三,加强监管和执法。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但同时也要防止住房资源被滥用和浪费。
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监管,确保住房资源分配公平合理。
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坚决追究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保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顺利实施。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
保障性住房建设事关民生福祉,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普及保障性住房政策和建设成果。
同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认知和理解,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来。
最后,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长效机制。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构等方式,保证保障性住房长期有效。
综上所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只有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全体人民的居住安全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方案
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方案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建或者财政资金购买,专门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关系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利益,也是促进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以下方案:一、加大土地供应力度1.1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合理划分各类用地;1.2 完善土地收储制度,确保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储备,并逐步建立健全土地供应保障机制;1.3 支持发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用地开发,鼓励采取PPP模式等多种方式推动土地供给。
二、优化财政支持政策2.1 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将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纳入年度预算;2.2 完善保障性住房补贴标准和发放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住房补贴;2.3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提供优惠贷款和融资担保服务。
三、加强政策引导3.1 完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推动住房与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3.2 健全住房保障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成本,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使用秩序;3.3 加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遏制投机行为,维护市场稳定,确保住房价格合理。
四、多元化建设主体4.1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形成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主体格局;4.2 鼓励开发商承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4.3 加强与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
五、完善配套设施5.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5.2 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住环境品质;5.3 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以上是关于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方案,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更好地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改善城市住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住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传统购房模式受到限制,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面临住房困难。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提供低租金、高性价比的租赁住房,可以缓解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助于调整住房供需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社会中,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住房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将成为常态。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口的住房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快速发展。
1.1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定义和发展背景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或社会力量通过土地、财政等政策支持,以租赁方式提供给低收入家庭或特定群体的基本居住保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不断增加,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近年来,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解决住房问题、促进居民安居乐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经验,并探讨如何使惠民工程真正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一、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政府是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
其次,政府可以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提高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快土地供应,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更多的用地。
二、优化项目管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品质监督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了确保工程品质,需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品质监督力度。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施工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标准,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工程的品质水平。
三、多元化供应,满足不同住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采取多元化的供应方式。
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共有产权房和公租房,为无房或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长期安居的保障。
此外,还可以发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集体建设住房,为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体性的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
四、健全配套设施,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仅是提供住房,还应该注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
政府应当加大对住房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同时,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居民用水、供电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五、强化政策支持,提高居民购房能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住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房子,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 资金 来 源单 一 , 缺 少有 效 的 融 资 途 径
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 1 0 %、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 、 中 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补足这 三类成 为了当前我国保障性住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 金融 工具越来越多。保 障性住房 的建设和管 理一味依靠政 府的财政支持 已经 成为 了过 去式 ,
2 . 设 置 专 门职 能 部 门
保障性住房 的建 设资金仍 旧大部分依靠政 府的财政支 持 。 资 融 资渠道 ,多群体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投资才会 使保障性住
各地市应该积极调整职能部门的结构 ,设置专 门的分管 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部门 , 并且由专业人士负责 。 这样可 以大大
提高工作效率 。
住房建设资金单一缺乏 、 准 入与 退出机 制不健 全等诸多问题 ,
立法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然 而由于保障性住房工作 的
并且提出了相应 的建议
二、 我 国保 障 ・ 眭住 房 发 展存 在 的 问题
长期性, 更需要有高于条例的更加高级别的法律作为准绳。
三、 我 国保 障 性 住房 发展 的对 策 建 议
3 . 保 障性 住 房 准 入 与退 出机 制 不 健 全
保障性住房 工作历经二十年 ,其 中出现的大量 问题 使得 中央意识到建立 健全保障性住 房准入与退 出机制的重 要性 。 各省市应该高度响应中央的号召 ,联合高校和相关科研 单位
4 . 增 大 保 障 性 住 房 覆 盖 面
保 障性住房 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是我 国保 障性住房建设 管 尽快建立保障性住 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
房发 展 存 在 的 相 关 问题 , 并 且提 出 了解 决 的对 策
保障性住房工作措施方案
保障性住房工作措施方案保障性住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解决社会低收入、特殊群体、无安全住房保障需求而提供的具备一定标准、按照一定程度给予补贴的公共住房。
为了提高社会公平和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性住房工作。
首先,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应该增加财政预算,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可以通过增加债券发行和聚集社会各界捐款等方式,确保拥有足够的经费用于购买土地、建设住房、维护房屋等各个方面的费用。
其次,推行住房保障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确保低收入、特殊群体等住房保障对象能够享受到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住房保障信息登记,明确住房保障对象,并根据其收入、家庭情况等制定相应的住房补贴标准和租金补贴政策。
再次,强化住房供应体系建设。
政府应该加强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引导其建设和销售适宜低收入、特殊群体的保障性住房。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和租赁现有的商业房产,将其改造成为保障性住房,增加住房供应量。
此外,政府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住房供应中来,鼓励企事业单位等单位建设或提供保障性住房,形成多主体供应的格局。
最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构和配套制度,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住房保障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运营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社会公平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推行住房保障政策、强化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低收入、特殊群体等人群的住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与建议(精选篇)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与建议(精选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资金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
由于财政资金有限,且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压力较大。
2. 土地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土地价格昂贵,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较高。
3. 供需矛盾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不足,无法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不同家庭的住房需求。
4. 管理问题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部分保障性住房被滥用或转租;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维修和管理资金不足,导致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二、建议1. 多元化资金来源为了缓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压力,可以考虑采取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发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
2. 土地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支持力度,通过土地划拨、减免土地出让金等方式,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3.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家庭的住房需求,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结构,包括户型、面积、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考虑,以满足不同家庭的住房需求。
4. 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政府应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管,防止保障性住房被滥用或转租。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维修和管理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住房保障工作方案
住房保障工作方案住房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积极推进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增加的背景下,住房问题依然存在,住房保障工作亟待加强。
本文将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住房供给、提高住房质量和加强住房保障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住房保障工作方案。
一、完善住房保障制度1.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信息共享、精准施策。
通过建立住房保障档案系统,将住房保障对象的信息进行登记、分类和统计,并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相关信息进行关联,实现全面掌握住房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需求,为政府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健全住房保障政策评估体系,提高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住房保障政策的评估体系,对已实施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政策的成效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确保住房保障政策能够真正起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作用。
二、加大住房供给1.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土地供应和优化建设模式等手段,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度。
同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设计,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安全。
2. 推动租赁住房市场发展。
加强对租赁住房市场的监管,打击违规转租、涨价等行为,保护租房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大对租赁住房供应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租赁住房市场,增加租房选择的数量和质量。
三、提高住房质量1. 加强住房质量监管。
完善住房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住房工程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住房建设领域的违法行为,确保住房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2. 提升住房保障标准。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变化,制定并适时调整住房保障标准,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加强住房保障政策宣传1. 加大公众宣传力度。
数字化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浅析
数字化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浅析引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保障性住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互联网”和5G时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领域实现数字化技术应用,既是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提升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住房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分析1 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1.1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行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每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在数量、面积、建设内容方面和以往已不能同日而语,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施工生产和管理模式在缺乏IT基础设施强有力支撑的背景下,随着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短缺,已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
1.2工程关键信息数据无法实时掌控。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式普遍落后,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不够。
各方建设主体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关键信息无法实时掌控,工程的复杂性、信息不真实和信息孤立等问题有待急需解决,施工生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无法得到保障,无法实现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1.3 工程建设监管薄弱。
由于监管方式创新不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线上、线下打通的即时执法保障体系,在更好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方面,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政府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监管能力。
1.4供后管理难度大。
随着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的建成交付,面临着保障家庭准入审核力度不够,收入状况和家庭财产审查难度较大,分配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欠缴租金、转租转借、房屋空置、人力监管容易激化矛盾等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保障性住房供后管理工作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保障性住房工作措施
保障性住房工作措施保障性住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以下是保障性住房工作的一些措施:1. 加大土地供应:政府可以通过划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资源,增加住房供应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土地管理,审慎使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
2.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例如提供住房补贴或贷款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住房建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住房领域。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住房租金的管控,确保住房价格合理。
3. 建设租赁市场:政府可以加强公共生活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吸引居民选择租赁住房。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开发商和房地产企业建设集体租赁住房,提供价格合理的租房选择。
4. 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可以建立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
例如,可以推行住房保障登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登记,并优先满足其住房需求。
5. 建立住房保障机构: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负责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该机构可以负责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住房保障项目的管理和监测。
6. 增加保障房建设:政府可以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提高保障房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
此外,政府可以推动保障房与社会住房的互补发展,提高住房保障覆盖面。
7. 引导企业参与: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参与住房保障工作,例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权优惠等方式,吸引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
总的来说,保障性住房工作措施包括加大土地供应、政策支持、建设租赁市场、健全保障制度、建立住房保障机构、增加保障房建设以及引导企业参与等。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方合作,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建设速度不够快。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2. 资金来源不够多。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和财政支持,但建设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一些地方政府往往由于财政压力大,无法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3.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混乱,一些不法分子和执法者难以管理和打击。
4. 社会融资难度大。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市场风险大、收益低,社会资金投向比较困难,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体,因此应积极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政策扶持、土地配售等方式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 完善社会融资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发行债券、引导银行信贷等多种途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有效结合起来,以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3.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对违规行为严加打击,确保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合法、规范实施。
4. 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效率。
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建设节约型、智能化、绿色住房项目,提高建设效率。
5. 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
政府应及时调整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6. 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应开展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保障性住房政策和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解决。
保障房保证措施
保障房保证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保障房问题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为了保护广大困难群众的住房权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房保证措施。
本文将就保障房的供给、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地阐述,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保障房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
一、保障房供给措施1. 增加保障房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于保障房建设的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房的供给量。
同时,应优化土地供应政策,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保障房的建设需求。
2. 加强保障房规划与设计保障房的规划与设计应注重人性化、环保、安全等要素,确保房屋的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同时,应考虑适龄儿童教育、医疗设施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
二、保障房分配措施1. 建立健全的申请和审核机制应建立规范、透明的保障房申请和审核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够获得保障房资源。
同时,应加强保障房信息的公开和公示,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2. 推行公平公正的保障房分配保障房应采取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包括租赁、购买、产权交换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应注重社会公平,避免任意性和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三、保障房使用措施1. 健全保障房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居住权责清晰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保障房的使用管理。
加强对保障房入住人员的信息登记和更新,同时增加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保障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2. 加强保障房维修和保养政府应加大保障房的维修和保养力度,确保保障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机制,及时响应居民的维修需求,解决房屋设施的问题。
四、保障房管理措施1. 健全保障房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保障房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保障房建设、分配和使用等事务。
同时,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保障房管理的专业水平。
2. 加强保障房监督和评估实行保障房政策监督和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保障房政策中的不足和问题。
通过定期的评估,对保障房的供应、分配、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广东保障住房措施有哪些
广东保障住房措施有哪些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也面临着住房问题带来的困扰。
为了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住房措施,以解决住房问题,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
首先,广东省推行了“公租房”政策。
公租房是指政府建设、投资、管理,供低收入或困难群体租赁的保障性住房。
广东省在各个城市建设了大量的公租房,通过租金补贴、物业管理等方式,让低收入人群能够以较低的租金租住质量较好的房屋,提高了居住条件。
其次,广东省实施了“共有产权住房”政策。
共有产权住房是指政府与购房者共同投资购买商品房,购房者只购买一定比例的房产权,其余比例由政府持有,使得住房价格大幅降低。
广东省通过建设共有产权住房项目,提供了一种中低收入群体购房的途径,有效缓解了住房压力。
再次,广东省鼓励发展租赁市场。
租赁市场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广东省鼓励企事业单位、国有资本企业等将闲置房产出租,提供租房需求人群的多样化选择。
同时,广东省也出台了支持租房的政策,例如提供租房补贴、税收优惠等,刺激租房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保障群众的住房需求。
此外,广东省还注重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例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提升农村危房住户的居住环境;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高农村居民的土地使用权益。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促进农村的发展。
综上所述,广东省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住房措施,包括推行公租房政策、实施共有产权住房政策、鼓励发展租赁市场、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广东省的住房问题,提高了人民的居住水平,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保障房建设的有效途径
十二五期间,我省需要完成新建万套保障性住房“139.4”的任务。
根据测算,需要投入资金大约亿元。
在稳步加2000大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融资机制,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全方位、多领域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保障房建设中来,成为顺利完成我省保障房建设任务的重要保障。
挖掘闲置公积金参建潜力
年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利用住房公102009
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
提下,可将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50%
住房建设。
目前,我省公积金余额已经达到亿元以上,1000保守估计,全省能够投入到保障房建设的闲置公积金也能达到亿元以上。
应加强研究,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100在结合各地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把闲置的公积金投入到本地区的保障房建设中去。
积极通过债券市场筹集建设资金
为了发挥资本市场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作用,国家发改
委于年月发布了《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62011
,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问题的通知》有关设房建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
房项目融资。
与此同时,发改委已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协调地方住房建设管理系统,形成保障性住房企业债发行操“作指引。
在通过地方发改委系统向国家发改委进行发行备“”案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可以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定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摆脱保障性住房建设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筹集资金的现状,各地融资平台公司应该积极利用债券市场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资金来源多元化降低筹资风险。
发展保障性住房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通过发展保障性住房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
金,尤其是吸引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
一方面,巨额的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由于投资收益率较低,急于寻找合适的投资途径;另一方面,庞大的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又构成保障性住房潜在的资金来源。
可以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区保障性住房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加强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保障性住房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尤其是大力吸引国内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投入到保障性住房的建
设中来。
实施金融创新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业上与商质金的方法在本设资上述解决保障性住房建
银行贷款一样,会直接形成各级政府的当期债务,从而加重我省各级政府现实的偿债负担。
为了在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
资金的同时不加重各级政府的债务负担,我省各地政府还可
以通过金融创新等途径,采用其他各种灵活多样的手段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首先,切实落实双配建制度。
为了建立保障性住房建”“
设资金长效筹集机制,河北省规定,从年月起,凡挂32011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必须强制配建以上的保障10%
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各)。
这一制度创新有效弥补了我5%
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各地各级
政府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规定。
同时,我省还应大力推广反“
配建模式,即在集中建设公租房或廉租房项目中配建一定”
比例的商用房,所得收益用于弥补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运
营资金的不足。
其次,可以通过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回收资
金。
例如可以在保障性住房所在小区配套建设商铺、停车场及其他设施,再以市场价格出租、出售配套商业设施,这样就可以回收数量可观的资金再投入到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中去。
第三,可以引入大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借助企业力
量加快保障房建设。
比如可以和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资金实
建资出业,由企协议略合作业签订战企发开产力雄厚的房地.设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
项目建成后,企业一部分投资可以通过租金等经营性收入收回,大部分项目可以采用委托代建模式,由企业垫资代BT 建项目建成一定期限后由政府回购,并支付相应费用。
第四,对于具有一定回报率的建设项目,如棚户区改造
和限价商品房开发建设,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允许投资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以弥补相关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问题。
第五,鼓励我省各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各类园区大
型企业投资建设公共租赁房。
企业所建公共租赁房优先用于解决本单位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的居住需要,其余可以面向社会符合条件的居民出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