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鲁教版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
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 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背景教学中的最后一分钟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它与教学的效果关系密切。
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往往在最后一分钟受到的影响比在其他时间更大。
因此,最后一分钟的教学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最后一分钟教学的教学设计。
设计目标在教学的最后一分钟中,我们需要达成以下目标:1.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2.让学生能够回顾课堂上的内容3.增强学习的兴趣设计策略在设计最后一分钟的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知识点回顾针对当天的授课内容进行回顾,重点讲解一些容易出错或容易遗忘的内容,并在回顾之后进行一个小测验。
思考问题通过提出一个或多个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在最后一分钟思考掌握的内容,并规定一定时间后进行集体回答。
总结总结当天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把当天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记忆度和知识框架的完整性。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最后一分钟内进行知识点的互相讲解和分享,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掌握知识的信心。
实施教学在实施最后一分钟的教学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确保学生们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2.引导学生在最后一分钟内进行充分的思考,并在合适的时候给出适当的提示3.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和互相帮助教学评估为了确保最后一分钟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
以下是一些评估的方法: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最后一分钟的教学效果2.在课堂上进行问答测验,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3.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感受和反馈结论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最后一分钟教学的重要性,并采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学生曾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可通过师生交谈引导学生从“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个方面去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也可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每人或每个小组依自身情况搜集其中的一类资料。“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小节之内诗句的停顿;有的诗句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有的要读得亲切舒缓,等等。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课题的含义。
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拓展升华
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点拔一: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四年级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16、最后一分钟
周次
案序
教 学 目 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最后一分钟》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运用"最后一分钟"这个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1. 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你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在一小时内完成,但是你在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准备,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思路。
2.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情况下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讲解:3. 解释"最后一分钟"是指人们在某个重要时刻才开始做事情的情况,这种行为常常会增加压力,降低效率,并可能导致失败。
4. 演示一个关于"最后一分钟"的短故事或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实践:5.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如备考、课堂作业、项目报告等),设计一个关于"最后一分钟"的案例。
6. 学生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会遇到的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他们的案例,并讲解他们的解决方案。
讨论:7. 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最后一分钟"的情况,并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8. 学生分享他们想到的解决方案,并讨论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总结:9. 提醒学生重要事情需要提前准备和安排,避免在最后一分钟才开始。
10.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的机会。
拓展活动:- 学生自行寻找与"最后一分钟"相关的新闻报道或个人故事,并写一篇小论文或进行口头汇报。
- 学生可以申请一个日程管理应用程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拓展活动(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并避免"最后一分钟"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拓展活动:1. 时间管理课程:组织一些时间管理课程或工作坊,向学生介绍一些时间管理技巧和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制定日程表、设置优先级、利用番茄工作法等。
《最后一分钟》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最后一分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懂诗歌,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1997年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24课《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生: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
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3、过渡:诵读诗歌与作者心灵相约,查阅资料读懂诗句深刻含义,感受诗歌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二、初读感知1、师:请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做到有感情朗读。
通读全文后,想一想:这首诗一共分为了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讨论:(全诗有4个小节,分别是等待回归、升旗仪式、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
)三、品读感悟(一)等待回归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最后一分钟的到来,一分钟,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伤的孩子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走进第一小节。
(板书:等待)教师提醒学生读书要留有痕迹,一边读一边想,动笔划一划,可以抓住一些词语来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人们的心情?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点拨,出示课件句子。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优秀3篇】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优秀3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 的最后一分钟”?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点拔一: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共2篇)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共2篇)第1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白的思要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着重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要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白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次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次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少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要一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点拔一: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示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小学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
教案题目:《最后一分钟》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语,学习识别和解释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梳理课文,选取重点词汇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2.教学难点:解释和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
三、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Step 1:课前导入(15分钟)
1.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好,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2.回顾上节课对语文理解的讨论,复习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悉与本课相关的背景知识。
Step 2:新课呈现(20分钟)。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
《最后一分钟》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
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冲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反应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点拔二:通过第二小节中“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看着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冲动自豪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议,男女对读,齐读。
四、小结。
1997年7月1日,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刻,香港成为了中国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鼓励与鼓舞。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引言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各种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态度。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策略是“最后一分钟教学法”。
“最后一分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的最后一分钟内,教师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或精华内容,让学生在气氛紧张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以便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本文将讨论什么是“最后一分钟”教学法,及如何设计应用“最后一分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突出。
什么是“最后一分钟”教学法“最后一分钟”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的重点元素延迟到学习过程的最后一分钟,从而加强知识的影响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方法。
具体来说,在这种教学法下,老师会在课堂讲解或学习的最后一分钟内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或精华内容,以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强烈的联结,让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为什么这种教学法在学生中间非常有效呢?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大脑对于在某个时刻得到的信息很容易发生关联。
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类的反应时间很短,尤其是在压力下的反应时间更加短,而“最后一分钟”教学法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很多新的信息。
设计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区别,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一个例子,演示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最后一分钟”教学法。
步骤一:命名问题老师让学生一起帮助解决“以什么名称命名问题来描述两根互相垂直的线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
老师在整堂课中会穿插提醒学生,提醒他们问题是重点,他会在课程结束时回答这个问题。
步骤二:解释答案到了课程的最后一分钟,老师展示了某些不规则的图形,接着引导学生回答命名问题。
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在短时间内给出答案。
同时,学生可以讨论自己的思路,共同讨论答案。
步骤三:练习在答案展示并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回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相互复习和回顾。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一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最后一分钟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
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
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
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
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四、指导学生朗读三分诗,七分读。
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点评: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
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
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
《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最后一分钟》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
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
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体会诗歌内容1、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
)读出这种情感。
2、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现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
)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3、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升华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布置作业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最后一分钟》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教案:《最后一分钟》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最后一分钟》这篇短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及短语;2.通过阅读并分析短文的结构及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使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2.能够理解并运用短文中的相关信息完成练习;3.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三、教学过程:Step 1: 预习导入 (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2.提问:你们平常会进入到“最后一分钟”的状态吗?一般在什么时候?为什么?Step 2: 阅读理解 (10分钟)1.让学生快速阅读短文《最后一分钟》,了解文章大意;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谁?(3)他们在面对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4)你认为这个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Step 3: 词汇和短语 (15分钟)1.教师给出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录在笔记本上;2.教师带领学生读出这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练习;3.逐个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同伴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4.让学生互相出示自己的笔记本,进行对照核对,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并记录相关词汇和短语;Step 4: 分析短文结构 (10分钟)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短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事件发展和结尾;3.引导学生从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整个文章的信息;4.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讲解,指导他们正确理解短文的结构;Step 5: 阅读训练 (15分钟)1.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练习,例如填空、选择和问答等;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与同桌讨论并核对答案;3.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正确答案,解释练习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Step 6: 拓展活动 (1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短文中提供的信息,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2.让学生分组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并互相评价;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辅助绘制插图;4.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Step 7: 总结反思 (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相关词汇、短语和阅读技巧;2.鼓励学生分享从阅读中的收获和体会;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生活中是否经常进入“最后一分钟”的状态,并阐述对此问题的反思。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最后一分钟》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材: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故事与人生》第二课《最后一分钟》三、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1.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
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示范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 学习新课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领一份故事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然后全班师生一起讨论答案。
3. 教学重点难点讲解根据学生练习题的答案及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
4. 示例教学老师选取故事中的一个情节,让学生向老师描述这个情节,老师边听边记录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选取一些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述展示给班级其他同学,并进行讨论。
5. 练习让学生自行写一篇回忆故事的小作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检查和指导,将优秀作品朗读给全班。
6. 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七、板书设计•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学习新课•教学重点难点讲解•示例教学•练习•总结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下节课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对他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学
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和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 力。
提供学习资源
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和影视作 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
进深度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在线教学平台
利用PPT展示文本内容、图片和视频,增强 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和 作业提交,方便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
实物展示
情境模拟
展示与“最后一分钟”相关的实物或模型 ,如钟表、沙漏等,增强学生对时间的感 知。
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或角色扮演,让他 们亲身体验“最后一分钟”的情感和情境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 度、注意力、互动等,以评估学生的 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 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 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他 们的综合素质。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环节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最后一分钟》的主题,激 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精编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篇一1.认识5个生字2.了解诗歌所表达白勺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白勺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白勺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白勺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白勺情景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白勺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白勺五星红旗在香港白勺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白勺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白勺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白勺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白勺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白勺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白勺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讨论交流◆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白勺问题.◆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白勺情感?体会诗歌内容◆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白勺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白勺情感是怎样白勺?(激动无比白勺.)读出这种情感.◆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白勺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白勺脊梁,展~t-eq香港白勺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白勺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白勺情感来读?(急切、盼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总结升华◆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白勺祖国白勺,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观看香港回归时白勺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白勺一刻.布置作业阅读有关回归白勺资料,了解香港白勺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白勺过去与现在.篇二1.认识5个生字。
2015春鲁教版语文四下《最后一分钟》word教学设计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⑴指名读第1小节。
⑵“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⑶“叩问”怎样理解?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分钟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
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