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
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
竞赛规则1.每组有200分的基础分。
2.竞赛分为必答题、选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选手应按相应规则答题。
赛中穿插观众互动。
若出现两组及以上分数相同且影响评奖结果的,进入加试题一决胜负。
3.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资料进行竞赛。
4.答题时,需要有逻辑性,语言清晰流畅,答题结束时须表达“回答完毕”并且不得再作任何补充。
5.在3个环节中,每组仅享有1次向场外求助的机会,求助对象为除嘉宾、主持人和评分人以外的所有在场人员。
6.在比赛过程中,若对现场评分有异议,请提交评委裁决。
第一环节、必答题1.在必答题中,每轮由各组一名选手回答,依次进行,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
2.在主持人说“请答题”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1分钟。
3.若在限定的时间内未能回答的,可由现场观众回答,并获得相应礼品。
1.附子泻心汤的治法是(C)A.宣通肺气,扶阳解表B.泄热和胃,扶阳解表C.泄热消痞,扶阳固表D.清上温下,泄热消痞E.破血逐瘀,温阳利水2.完成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D)A.呕逆,噫气不除B.干呕心烦不得安C.胃中有邪气,欲呕吐D.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E.或渴,或利,或噎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C)A.感邪较轻B.邪热内扰,不能外发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D.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E.阳气虚衰,不能与邪抗争4.以下哪一项属于葛根汤证(C)A.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B.伤寒,脉结代,心动悸C.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D.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E.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5.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D)A.附子汤加炙甘草剂量B.生姜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C.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炙甘草剂量D.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E.附子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6.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黄帝内经竞赛试题
黄帝内经竞赛试题1.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阳气 B.肾气 C.气血 D.天癸 E.精神2.男女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最确切的是DA.形体壮 B.胃气强 C.脾气旺 D.肾气盛 E.肝气旺3.《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BA.肾气衰B.阳明脉衰C.太冲脉衰D.任脉衰E.三阳脉衰4.《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DA.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B.呼吸精气,独立守神C.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D.外避邪气,内养精神E.不妄作劳,劳逸适度5.《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与下列哪项有关 BA.心肺 B.肺脾 C.肺肾 D.肺肝 E.心肝6.《灵枢?百病始生》“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两虚”是指AA.正气虚与虚邪 B.胃气虚与虚邪 C.表里两虚D.阴阳两虚 E.气学两虚7.《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阳络伤则病BA.吐血 B.衄血 C.咳血 D.尿血 E.便血8.在《素问?举痛论》中疼痛的原因主要指的是BA.风 B.寒 C.暑 D.燥 E.湿9.《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阻塞AA.经脉 B.肌肉 C.脏腑 D.关节 E.筋骨10.据《灵枢?水胀》所述,肠覃的起因为DA.瘀血 B.水气 C.热毒 D.寒气 E.湿气【B型题】A.天癸至,月事以时下B.肾气盛,齿更发长C.肾气平均,真牙生而长极D.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E.筋骨坚,发长极1.女子七岁B2.女子二七A3.女子七七DA.动摇眩晕 B.痈疡红肿 C.浮肿D.濡泻 E.干燥证4.风胜则A5.热胜则B6.湿胜则DA.在志为怒 B.在志为喜 C.在志为思D.在志为忧 E.在志为恐7.心B8.肺D9.肾EA.诸痛痒疮 B.诸风掉眩 C.诸寒收引D.诸湿肿满 E.诸气膹郁10.与心关系密切的病证是A11.与脾关系密切的病证是D12.与肺关系密切的病证是EA.生之本 B.气之本 C.封藏之本D.罴极之本 E.仓廪之本13.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是A14.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肝是D15.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肾是CA.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 B.仓廪不藏 C.水泉不止D.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 E.声如从室中言16.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失守则D17.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肺失守则A18.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肾失守则C【X型题】1.《灵枢?水胀》记载肠覃和石瘕都具备下述症状特点ABCDA.腹胀大B.状如怀子C.按之坚D.推之则移E.腹筋起2.《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骨将惫”具备下列症状BEA.转摇不能 B.不能久立 C.屈伸不能D.行则偻附 E.行则振掉3.《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筋将惫”具备下列症状CDA.转摇不能 B.不能久立 C.屈伸不能D.行则偻附 E.行则振掉4.《内经》病机十九条中与“火”有关的是ABCDA.诸痛痒疮 B.诸热瞀瘛 C.诸逆冲上D.诸躁狂越 E.诸暴强直5.《内经》病机十九条中与“热”有关的是ABDEA.诸胀腹大 B.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C.诸痉项强D.诸转反戾,水液浑浊 E.诸呕吐酸,暴注下迫6.“从者反治”包括下述内容BCDEA.微者逆之 B.甚者从之 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 E.通因通用7.《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ABCDA.诊法常以平旦 B.持脉有道,虚静为保C.脉象主病规律 D.脉与四时相合 E.诊脉独取寸口8.《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形坏而无子”的因素有ABCDEA.任脉虚B.太冲脉衰C.天癸竭D.地道不通E.年届七七9.人体清阳的升降规律是ABCA.出上窍 B.实四肢 c.发腠理 D.走五脏 E.归六府【原文填空题】1.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伤寒论》试题和答案汇总
伤寒论1一、单选题1. 桃花汤中赤石脂的用法是【1.5分】A. 吞服药末B. 与诸药同煎C. 单煎另服D. 一半入煎,一半吞服E. 另煎兑入干姜、粳米煎液中正确答案是D2. 桃核承气汤证的治法是【1.5分】A. 清热化瘀,通下里实B. 清热活血,分消湿热C.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D. 活血化瘀,泻下里热E. 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是D3. 某女,两年来头汗溱溱,虽寒冬腊月安静之下亦汗出不止,汗出以前额为多,饮食、二便如常,无其他不适。
面色晃白,脉浮缓,舌尖红,苔薄白。
治宜【1.5分】A. 桂枝汤B.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C. 栀子豉汤D. 桂枝加附子汤E. 小柴胡汤正确答案是A4. “往来寒热”意指【1.5分】A. 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B. 先发热,后恶寒C. 先恶寒,后发热D.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E. 发热与恶寒间日出现正确答案是D5. 少阴病猪苓汤证的病机是【1.5分】A.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B. 阴虚有热,水气不化C. 肾阴不足,热扰胸膈D. 郁热未清,留扰胸膈E. 阳虚寒盛,水气泛滥正确答案是B6.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1.5分】A. 桃核、桂枝、大黄、厚朴、枳实B.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枳实C.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生甘草D.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E.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厚朴正确答案是D7. “胸中窒”意指【1.5分】A. 胸中有疼痛感B. 胸中烦闷,不可言状C. 呼吸不畅,胸中有压榨感D. 如结胸状,按之疼痛E. 胸中有闭塞不舒之感正确答案是E8. 少阴病阳回自愈的脉症是【1.5分】A. 脉暴微,手足反温B. 脉暴出,下利不止C. 脉微细,吐已下断D. 脉微细沉,身反发热E. 脉沉微,不烦而躁正确答案是A9. 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药物分量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1.5分】A. 厚朴二两B. 枳实三枚C. 大黄六两D. 芒硝三合E. 甘草二两正确答案是E10. 下列方剂中具有清热除烦,宽中消满功效的是【1.5分】A. 栀子豉汤B. 栀子厚朴汤C. 大承气汤D. 栀子干姜汤E.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正确答案是B11. 四逆汤证有【1.5分】A. 恶寒蜷卧,下利肢厥,汗出脉微B. 下利止,亡血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正确答案是A12.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 答案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一、黄帝内经篇问题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明确提到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案1:阴阳学说。
问题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也。
”请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案2:四时阴阳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本原因。
问题3:《灵枢·经水》中阐述了中医经典的何种理念?答案3:女性经期是人体阴阳气血变化的标志,对于女性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伤寒论篇问题1:《伤寒论》是谁所著?答案1:张仲景。
问题2:《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是指什么?答案2:根据病情所表现的六经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问题3:《伤寒论》中提到“热结实引起的病是阴虚症。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答案3:是,因为热结实与阴虚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三、金匮要略篇问题1:《金匮要略》是谁所著?答案1:张仲景。
问题2:《金匮要略》提到的“热结实引起的病是阳虚症。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答案2:不同意,因为热结实与阳虚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
问题3:《金匮要略》中有“治疗风寒类型病”的专章,请问该章节的名称是什么?答案3:《金匮要略·风寒论》。
四、神农本草经篇问题1:《神农本草经》是谁所著?答案1:神农氏。
问题2:《神农本草经》中有多少种草药?答案2:365种。
问题3:《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3:草药的性味归经特点、功效与用法等。
五、本草纲目篇问题1:《本草纲目》是谁所著?答案1:李时中。
问题2:《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2:对各种物质的产地、性质、功效和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问题3:《本草纲目》中涵盖了多少种草药?答案3:1892种。
六、针灸甲乙经篇问题1:《针灸甲乙经》是谁所著?答案1:黄帝。
问题2:《针灸甲乙经》中详细介绍了哪些针灸技术?答案2:人体腧穴的定位以及针灸治疗的方法等。
问题3:《针灸甲乙经》对于中医针灸学的发展有何作用?答案3:《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伤寒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华佗C. 李时珍D. 孙思邈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伤寒的主要症状?A. 发热B. 恶寒C. 咳嗽D. 头痛答案:C3.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主要指的是什么?A. 外感风寒B. 内脏疾病C. 暑湿感冒D. 湿热病答案:A4. 伤寒论中提到的“白虎汤”主要用于治疗哪种症状?A. 气虚体弱B. 阴虚发热C. 阳虚寒冷D. 痰湿内阻答案:B5. 伤寒论中提到的“桂枝汤”主治的是什么?A. 风寒感冒B. 风热感冒C. 暑湿感冒D. 湿热感冒答案:A二、填空题1.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研究________的治疗方法。
答案:伤寒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强调治疗应根据不同的________来制定。
答案:病证3.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伤寒分为________、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答案:太阳4. “伤寒三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为________病。
”答案:少阳5. “伤寒,身热不甚,脉数,无汗,自衄者,此为________病。
”答案:阳明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法。
答:《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法是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针对伤寒病的辨证方法。
六经指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差异,来确定治疗方案,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
2. 阐述《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组成及其主治症状。
答:《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是一种经典的方剂,主要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和大枣五味药物组成。
这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特别是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脉浮紧等症状的太阳病初期。
桂枝汤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感冒症状。
3. 描述《伤寒论》中“白虎汤”的适应症和治疗原理。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 《伤寒论》的作者是: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中答案:A2. 《伤寒论》主要论述的是:A. 温病B. 伤寒C. 疟疾D. 痢疾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内容?A. 太阳经B. 少阳经C. 阳明经D. 厥阴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伤寒论》中提到的“三阳合病”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发热B. 汗出C. 头痛D. 脉浮答案:A, B, C2. 根据《伤寒论》的论述,以下哪些是治疗伤寒的常用方法?A. 汗法B. 下法C. 和法D. 清法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主要论述了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答案:√2. 《伤寒论》中提到的“六经辨证”包括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
()答案:×3. 根据《伤寒论》的观点,治疗伤寒病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简述《伤寒论》中“三阳合病”的治疗原则。
答案:《伤寒论》中“三阳合病”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患者的体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汗法、下法等,以达到调和阴阳、恢复机体平衡的目的。
2. 请简述《伤寒论》中对伤寒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伤寒论》中对伤寒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源,增强体质,以及在流行季节采取适当的预防药物等。
五、论述题1. 论述《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是张仲景根据伤寒病的发病特点和病程变化,将伤寒病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原则。
在临床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判断其处于哪个阶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伤寒病的目的。
六、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症状,根据《伤寒论》的理论,请分析其可能的病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附件二: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一、单选题第一部分《黄帝内经》: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 )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
”此处“主水”是指( B ) 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 主天癸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C )”A口 B心C目 D耳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B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A春 B夏 C秋 D冬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A春 B夏C秋 D冬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B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D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C )A寒伤形 B热伤气C形伤气 D气伤形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D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B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 C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到冬引起的病变是( D )A温病 B飧泄 C痎疟D咳嗽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 B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出上窍”,“清阳”是指( B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D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卫气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D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C饮食化生的精气 D精血津液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的征兆”是( C )A上下 B左右C水火 D血气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 B )A阴阳离决 B脾气内绝 C邪气壅盛 D阴阳竭绝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谷气通于( C )A肝 B心C脾 D肺3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
伤寒论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伤寒论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猪苓汤的治禁A、发热,汗出多而渴B、口渴,小便不利C、脉浮发热D、下利E、心烦不得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能够体现“其高者,因而越之”治疗原则的方剂是A、大陷胸丸B、桂枝加葛根汤C、瓜蒂散D、桂枝去芍药汤E、白散方正确答案:C3、“病人有寒”不可复发汗的病机是A、阴血亏虚B、肺肾阴亏C、阴伤火炽D、素有中寒E、湿热下注正确答案:D4、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的数量是A、397首B、111首C、113首D、245首E、112首正确答案:E5、目中不了了的病位是A、白虎加人参汤证B、栀子豉汤证C、猪苓汤证D、附子汤证E、大承气汤证正确答案:E6、“面合色赤”的病机是A、邪热上炎,病势向上B、湿热上熏,肠无燥实C、表邪怫郁不解D、上热下寒,胃中虚冷E、邪热在经,腑未成实正确答案:E7、“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皮肤”和“骨髓”的涵义是A、皮毛和脏腑B、太阳和太阴C、浅表部位和深层部位,即外和里D、三阳和三阴E、六腑和五脏正确答案:C8、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的辨证体系是A、六经辨证B、气血津液辨证C、八纲辨证D、脏腑辨证E、经络辨证正确答案:A9、“将息”的涵义是指A、忌口B、调理休息将养调息C、将就D、斟酌之意E、喘息正确答案:B10、厥逆的病机是( )A、阴阳气不相顺接B、寒热错杂,气机逆乱C、气血两虚,肢体失养D、阳气虚衰,温煦不及E、阴阳两虚,内外格拒正确答案:A11、属于当归四逆汤的药物有( )A、当归、附子、干姜、甘草B、当归、附子、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C、当归、附子、白芍、生姜、细辛D、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E、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生姜、大枣正确答案:D12、脉浮数者误用下法而出现身重的病机是A、气血瘀滞B、正气已伤C、阴血不足D、风寒束表E、湿邪内蕴正确答案:B13、真武汤证出现心下悸的机制是 [ ]A、心阳不足,心脉失养B、气血虚弱,心失所养C、阳虚水泛,水气凌心D、胃虚水停,水气上犯正确答案:C14、大陷胸汤中甘遂的用法是A、诸药同煎B、研末冲服C、后下D、先煎E、包煎正确答案:B15、以下诸方,除哪项外,均有黄芩:[ ]A、柴胡加龙骨牡蛎汤B、半夏泻心汤C、大柴胡汤D、黄连汤正确答案:D16、患者脾胃素弱,形寒怕冷。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
附件二: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一、单选题第一部分《黄帝内经》: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 )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
”此处“主水”是指( B ) 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C )”A口 B心C目 D耳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B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A春 B夏 C秋 D冬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A春 B夏C秋 D冬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B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D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C )A寒伤形 B热伤气C形伤气 D气伤形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D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B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 C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病变是( A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到冬引起的病变是( D )A温病 B飧泄 C痎疟D咳嗽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 B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40、《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 B )A阴精之本B封藏之本 C阳气之本 D先天之本4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A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42、《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肾其华在( D )A毛 B骨 C筋 D发43、《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充”中,肺其充在( B )A毛 B皮 C筋 D血44、《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通于( A )A秋气 B夏气 C冬气 D春气45、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的功能是( A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能满46、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C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C传化物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47、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中不包含( B )A三焦 B胆 C肠 D胃48、据《素问•五藏别论》,为“五藏使”的是( D )A脉 B脑 C髓 D魄门49、据《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 B )A肠实而胃虚 B胃实而肠虚 C肠胃俱实 D肠胃俱虚50、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伤阳的邪气为( C )A饮食不节 B起居不时 C贼风虚邪 D情志不节5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B )A泄泻 B四肢不用 C水肿 D饥不受食52、《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B )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53、《素问•五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 A )”A视 B步 C握 D摄54、《素问•五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 C )”A视 B步 C握 D摄55、《灵枢•脉度》指出肺和则( B )A呼吸微徐 B鼻能知香臭 C口能知五谷 D通调水道56、据《灵枢•脉度》,五脏不和则( A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57、据《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 B )A七窍不通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58、据《灵枢•邪客》所述,“五藏六府之大主”的藏是( A )A心 B肝 C脾 D肺5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B )A意B心 C志 D思6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思而远慕谓之( D )A意 B心 C志D虑6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神伤的症状是( A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62、据《灵枢•本神》篇所述,魄伤的症状是( D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63、《灵枢•本神》篇指出,肝藏血,血舍( D )A志 B魄 C神D魂64、《灵枢•本神》篇指出,心藏脉,脉舍( C )A志 B魄 C神 D意65、《灵枢•本神》篇指出,肺藏气,气舍( B )A志 B魄 C神 D意66、《灵枢•本神》篇指出,肾藏精,精舍( A )A志 B魄 C神 D意67、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气虚的症状是( D )A恐 B四肢不用 C腹胀经溲不利D悲6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虚的症状是( C )A恐 B四肢不用C鼻塞不利 D怒6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 C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7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肝气实的症状是( B )A恐 B怒 C笑不休 D腹胀,经溲不利悲71、《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 A )A营气与卫气 B体内与体表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72、《灵枢·营卫生会》中“血者,神气也”的含义( B )A神气是血产生的物质基础 B血是中焦化生的精汁奉心神化赤而成C血就是神气 D血受神气支配73、《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五十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D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太阴肺经74、《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 D )A二十五度 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D五十度75、《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后为( A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76、《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日西为( C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77、《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血与营卫之气( B )A同名异类B异名同类 C异名异类 D同名同类78、根据《灵枢•决气》篇,“常先身生是谓精”的“精”指的是( A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之精 D天地之精气79、根据《灵枢•决气》篇,不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B )A淖泽注于骨 B熏肤、充身、泽毛 C骨属屈伸 D泄泽补益脑髓80、《灵枢•决气》篇认为“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属于( C )A津脱 B精脱 C液脱 D血脱81、根据《灵枢•决气》,精脱者的表现是( B )A目不明B耳聋 C腠理开、汗大泄D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82、“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出自( D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素问•阴阳应象大论》C《灵枢•邪客》 D《灵枢•本藏》83、根据《灵枢•邪客》“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指的是( A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中气84、据《灵枢•本藏》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作用的是( A )A卫气 B营气 C肾气 D志意85、《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B )A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B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C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D、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86、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清湿”所伤的部位是( B )A上部B下部C五脏D经脉87、《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于输脉时,其症状表现为( D )A肤痛恶寒 B肌痛时作 C洒淅喜惊 D肢节痛,腰脊乃强88、《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A饱食则安,饥则痛 B饥饿则安 C饱则积见 D饥则积不见89、《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舍于肠胃,多寒则( C )A贲响腹胀B腹部疼痛C肠鸣飧泄D便溏出麋90、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不节”所伤的部位是( C )A上部B下部C五脏D经脉9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由于( B )A寒邪外束B暑热薰蒸C湿邪困表D风邪袭表92、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则生( B )A痈肿B大偻C痤疿D瘘9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则伤( D )A肝B心C脾D肾9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 )A阳气固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静D阴气固守于内95、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阴平阳秘的解释是( D )A阴气守持于内,阳气运使于外B阴气充足,阳气壮盛C阴阳平和协调D阴气平稳,阳气强盛96、《素问·举痛论》认为“气消”的病因是七情中的( A )A悲B恐C惊D思97、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虚则( C )A外热B内热C外寒D内寒98、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盛则( A )A外热B内热C外寒D内寒99、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导致内热的原因是( D )A感寒B感热C伤于饮食D有所劳倦10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上”指的是( D )A上焦B肺 C心肺 D中、上二焦10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火”的原文是( C )A诸痿喘呕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10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肝”的原文是( A )A诸风掉眩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10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肾”的原文是( B )A诸逆冲上B诸寒收引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104、《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脾”的原文是( D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气膹郁D诸湿肿满10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心”的原文是( D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气膹郁D诸痛痒疮10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湿”的原文是( C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痉项强D诸厥固泄10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热”的原文是( D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气膹郁D诸胀腹大10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寒”的原文是( D )A诸逆冲上 B诸暴强直 C诸躁狂越 D诸病水液,澄澈清冷109、据《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 A )A痿厥心悗 B脑为之不满 C耳为之苦鸣 D头为之苦倾110、据《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劳所伤之中,久视伤(D)A气 B肉 C精D血111、据《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劳所伤之中,久卧伤(A)A气 B肉 C精 D骨112、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B )A风池 B风府 C百会 D大椎113、《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二日,则( B)A太阳受之 B阳明受之 C少阳受之 D太阴受之114、《素问•热论》认为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脏者,治以(C )A吐法 B下法 C汗法 D清法115、据《素问•热论》,其不两感于寒者,八日则( B )A巨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少阳病衰 D少阴病衰116、据《素问•热论》,“耳聋微闻”是由于( A )A少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太阳病衰 D少阴病衰117、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C )A泻下之法 B泄热之法 C发汗之法 D涌吐之法118、据《素问•热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 A )A热甚而强食 B热甚而再感 C热甚而忧思 D热甚而热食119、据《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后夏至日为( C )A病温 B病寒 C病暑 D病湿120、据《素问•热论》,热病恢复期当禁( C )A房事 B劳作 C肉食 D七情121、据《素问•热论》,少阳病的症状为( A )A胸胁痛而耳聋 B口苦、咽干、目眩 C胸胁苦满 D寒热往来,口苦122、据《素问•评热病论》,失志者常出现( C )A脉躁 B烦燥 C狂言 D多汗123、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病的病位在于( A )A太阳与少阴 B阳明与太阴 C少阳与厥阴 D手太阴肺124、《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病的病位在于( B )A太阴 B肺下 C太阳 D少阴125、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症状是( A )A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振寒 B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恶风C汗出辄复热,恶风 D面足俱肿126、据《素问•评热病论》中“劳风”的治法宜( B )A表里刺之 B利肺散邪 C饮之服汤 D调其虚实127、《素问•咳论》论述了外内合邪而致肺咳,其中最易伤肺的外邪是( B )A燥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128、《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是沿( A)A肺脉而行 B胃脉而行 C脾脉而行 D心脉而行129、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C )A肺咳之中 B心咳之中 C肾咳之中 D肝咳之中130、据《素问•咳论》,“咳而失气”常见于( D )A肝咳 B胃咳 C大肠咳 D小肠咳131、据《素问•咳论》,咳病甚则唾血常见于( D )A胃咳 B心咳 C脾咳 D肺咳132、据《素问•咳论》,治疗六腑的咳病当取五输穴的( B )A井穴 B合穴 C输穴 D经穴133、据《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 C )A得炅则痛立止 B痛不可按 C按之痛止 D按之无益134、据《素问•举痛论》,疼痛出现胁肋与少腹相引痛者,是寒气客于( D )A小肠 B膜原 C阴股 D厥阴之脉135、据《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可出现( B )A痛而呕 B痛而闭不通 C后泄腹痛 D宿昔而成积136、据《素问•举痛论》,疼痛而喘动应手者,是由于寒气客于( C )A背俞之脉 B五脏 C冲脉 D厥阴之脉137、据《素问•痹论》,秋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 A )A皮痹 B肺痹 C行痹 D著痹138、根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痹聚在肺的原因是( B )A感受风寒湿气 B淫气喘息 C淫气忧思 D淫气乏竭139、根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痹聚在肾的原因是( C )A淫气喘息 B淫气忧思 C淫气遗溺 D淫气乏竭140、《素问•痹论》“脾痹”的症状是( C )A烦满喘而呕 B食饮不下,腹善满C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D中气喘争,时发飧泄14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 B )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142、《素问•痹论》“肺痹”的症状是( C )A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B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C烦满喘而呕 D四肢解堕,发咳呕汁143、《素问•痹论》认为卫者为( D )A水谷之清气 B水谷之精气 C水谷之浊气 D水谷之悍气144、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 B )A经脉 B宗筋 C经筋 D肌肉145、溲血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C )A肉痿 B骨痿 C脉痿 D筋痿146、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渗灌谿谷”作用的是( C )A经脉 B宗筋 C冲脉 D任脉147、《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心气热可致( B )A筋痿 B脉痿 C肌痿 D皮痿148、《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脾气热可致( A )A肉痿 B脉痿 C肌痿 D皮痿149、《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肾气热可致( D )A肉痿 B痿躄 C脉痿 D骨痿150、《素问•痿论》认为冲脉主渗灌( D )A宗筋 B骨骼 C机关 D谿谷151、《素问•痿论》认为痿证中有口苦这一主要症状的是( B )A脉痿 B筋痿 C肉痿 D骨痿152、《素问•厥论》“热厥”的主症是( C )A头晕 B仆倒 C足下热 D四肢逆冷153、《素问•厥论》“寒厥”的主症是( D )A头晕 B仆倒 C足下热 D四肢逆冷154、《素问•厥论》认为阴气起于足的( B )A五指之表 B五指之里 C五指之上 D五指之下155、《素问•厥论》认为阴脉者集于( A )A膝下 B膝上 C足下 D足上156、据《灵枢•水胀》篇所述,肤胀与鼓胀的症状相同点是( A )A腹胀身皆大 B皮厚 C腹筋起 D按其腹窅而不起157、据《灵枢•水胀》篇所述,石瘕是因寒邪客于( D )A胸腔 B腹腔 C肠内 D子门158、据《灵枢•水胀》篇所述,具有“色苍黄,腹筋起”症状表现的是( C )A水胀 B肤胀 C鼓胀 D石瘕159、《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论述水肿病的病因是( D )A三焦不利 B风邪袭表 C血脉不利 D五脏阳竭160、《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水肿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A )A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 B缪刺其处,以复其形 C微动四极 D温衣161、《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脉者”,为( B)A心之府B血之府 C气之府 D精之府162、《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精明五色者”,为( A )A气之华B血之华C精之华D神之华163、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精明之府是指( C )A目 B耳 C头 D髓164、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天的脉象应(D )A中规B中矩C中权D中衡165、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如鱼之游在波”是描述( B )A夏天的脉象B春天的脉象C冬天的脉象D秋天的脉象166、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是指(D )A五脏内舍五气B五脏内舍五志C五脏内藏气血D五脏内藏精气16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下列不属于五色中的败色者是( D )A面色如赭B面色如盐C面色如蓝 D面色黄如蟹腹168、《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虚里是( D )A脾之大络B心之大络C肺之大络D胃之大络169、据《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是( D )A水肿B黄疸C胃疸D妊子170、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
伤寒论练习题及答案
伤寒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十枣汤证中“漐漐汗出”的原因是A、表邪不解B、热邪外蒸C、阳虚不摄D、水热相蒸E、水饮外泛,影响营卫正确答案:E2、根据原文,附子汤证的脉象特征是A、脉数B、脉沉C、脉细D、脉弱E、脉弦正确答案:B3、顾某,男性,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继则微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自服发汗药,而汗出淋漓,小便较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当用: [ ]A、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B、桂枝加附子汤C、桂枝加葛根汤D、桂枝新加汤正确答案:B4、阳明蓄血证之喜忘病机是A、痰蒙心窍B、瘀热互结,心神失养C、燥实互结,上扰心神D、痰瘀互结,上扰心神E、阳虚扰神正确答案:B5、白虎汤的药物组成包括A、知母、黄芩B、知母、黄柏C、石膏、黄连D、石膏、黄芩E、粳米、甘草正确答案:E6、太阳中风之“脉缓”意指A、怠慢迟缓B、柔缓而不紧急C、脉沉弱D、脉细弱E、松弛正确答案:B7、阳明蓄血证的大便特点是A、大便难B、大便初硬后溏C、大便乍难乍易D、大便虽硬,反易,色黑E、大便硬正确答案:D8、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的用法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温覆令一时许,汗出如水流漓B、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C、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D、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正确答案:A9、半夏泻心汤证的治法是:[ ]A、和中降逆消痞B、扶阳补中消痞C、和胃补中消痞D、和中泄热消痞正确答案:A10、与半夏泻心汤比较,生姜泻心汤药物组成上的变化是A、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B、加生姜三两C、去干姜,加生姜三两D、减干姜一两,加生姜三两E、去干姜,加生姜四两正确答案:A11、治疗“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适宜的方剂是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桂枝人参汤C、小建中汤D、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E、理中汤正确答案:C12、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是A、葛根B、桂枝C、黄连D、黄芩E、炙甘草正确答案:A13、虚寒下利兼表证,治当先温里,应选用的方剂为( )A、吴茱萸汤B、理中丸C、白通汤D、当归四逆汤E、四逆汤正确答案:E14、大结胸重证的临床特点是:[ ]A、胸胁、心下至少腹疼痛,按之石硬B、胸胁痛,脉沉紧C、心下疼痛,寸脉浮,关脉沉D、胸腹疼,按之痛,脉沉紧正确答案:A15、“脉来缓,时有中止,止无定数,无规律”所指的脉象是A、涩脉B、代脉C、结脉D、伏脉E、促脉正确答案:C16、“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其病机是A、胃阴虚B、胃中虚冷C、里热盛D、表邪已解而里气未和E、中气下陷正确答案:B17、《伤寒论》中并病的涵义是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正确答案:B18、白虎加人参汤证之脉证为A、洪大B、紧C、滑疾D、沉实E、沉弱正确答案:A19、以下除哪项外,均属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主治范围? [ ]A、心烦B、口渴C、腹中雷呜D、心下痞正确答案:C20、《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是: [ ]A、晋代B、战国时期C、东汉末年D、西汉末年正确答案:C21、病者男性,前天因受凉后,即见恶风寒,昨天起见流鼻涕,身微疼,项背拘急不舒,微呕纳呆,小便正常,诊其头额微热,周身微汗,脉浮缓,苔薄白。
内经与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内经与伤寒论》单位: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温病条辨》2、《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A、《黄帝内经》B、《针灸甲乙经》C、《难经》D、《伤寒杂病论》E、《脉经》3、《素问》之名最早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难经》D、《针灸甲乙经》E、《脉经》4、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5、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A、《素问训解》B、《黄帝内经素问》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D、《黄帝内经太素》E、《类经》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D、言行统一,道德高尚E、天人合一,五脏一体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E、阴阳论8、“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A、春三月B、夏三月C、秋三月D、冬三月E、四时9、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A、寒变B、痎疟 C 飧泄 D、痿厥 E、洞泄10、据《灵枢•天年》篇所述“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之“四脏经脉”是指A、心脾肺肾及其经脉B、肝心脾肺及其经脉C、脾肺肾肝及其经脉D、肺肾肝心及其经脉E、肾肝心脾及其经脉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出下窍”,“浊阴”是指A、二便等污秽之物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C、饮食化生的精气D、津液E、营血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气”的病因是A、寒暑B、喜怒C、湿邪D、燥邪E、劳作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形”的病因是A、寒暑B、喜怒C、悲D、恐E、劳作1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A、意B、心C、志D、思E、虑15、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有所忆谓之A、意B、心C、志D、思E、虑16、根据《灵枢•决气》,精脱者的表现是A、目不明B、耳聋C、腠理开、汗大泄D、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E、色白、夭然不泽17、“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出自A、《素问•上古天真论》B、《素问•阴阳应象大论》C、《灵枢•邪客》D、《灵枢•本藏》E、《灵枢•本神》18、《灵枢•邪客》认为营气的功能主要有A、分泌津液B、刚悍卫表C、营养四肢D、宣发汗液E、抗御外邪19、根据《灵枢•邪客》“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指的是A、宗气B、营气C、卫气D、中气E、水谷精微之气20、据《灵枢•本藏》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作用的是A、卫气B、营气C、肾气D、志意E、五脏2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2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选题1. 《伤寒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李时珍C. 孙思邈D. 华佗答案:A2. 《伤寒论》成书于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3. 伤寒论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什么?A. 指外感风寒B. 指内伤饮食C. 指外伤瘀血D. 指内伤七情答案:A4. 《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六经”指的是什么?A.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B. 心、肝、脾、肺、肾、胃C.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D. 风、寒、暑、湿、燥、火答案:A#### 二、多选题1. 《伤寒论》中提到的“三阳合病”包括哪些?A. 太阳病B. 少阳病C. 阳明病D. 太阴病答案:A、B、C2. 以下哪些症状属于《伤寒论》中“阳明病”的表现?A. 身热不扬B. 汗出恶寒C. 口渴引饮D. 大便不通答案:C、D#### 三、判断题1. 《伤寒论》认为“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
(对/错)答案:对2. 《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对/错)答案:对3. 《伤寒论》中提到的“汗出而喘”是少阴病的表现。
(对/错)答案:错#### 四、简答题1. 简述《伤寒论》中“太阳病”的主要症状。
答案:太阳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腰背酸痛、脉浮等。
2. 请解释《伤寒论》中“阳明病”的“下之”和“不下之”的区别。
答案:“下之”指的是使用泻下法治疗,适用于阳明病实证,如大便不通、腹满痛等;“不下之”则指不使用泻下法,适用于阳明病虚证,如大便溏泄、腹中冷痛等。
#### 五、论述题1. 论述《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答案:“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内容,它将外感热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六个阶段,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种辨证方法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优质伤寒论相关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伤寒论相关知识考核试题1.<<伤寒论 >> 说的“反复颠倒",相当于什么疾病。
[单选题]*A、冠心病B、高血压病C、食管反流*D、慢性胃炎2.下列药物哪个是厥阴经的主药?()[单选题]*A、桂枝B、大黄C、鳖甲*D、黄苓3.大承气汤中作用于植物神经促进肠道蠕动的药是什么?[单选题]*A、大黄B、芒硝C、枳实厚朴*4.中药药效的双向调节取决于哪些因素?[单选题]*A、证型,剂量*B、炮制,产地5.太阴脾虚治疗消化道气化功能异常的是哪个方剂?[单选题]*A、黄茜建中汤B、补中益气汤*C、甘草干姜汤6.木瓜煎,木瓜用量一般是几克?[单选题]*A、15B、30-60*C、60-90D、107.平脉法最初谁提出[单选题]*A、孙思邈B、陶弘景C、巢元方D、张仲景*E、刘完素8.当归四逆汤证,若有久寒,宜加()?[单选题]*A、艾叶B、吴茱萸生姜*C、D、乌梅9.汗出后热不退,身不凉,脉不静是何种外感?[单选题]*A、伤寒B、中风C、颉*10.阳虚型便秘大便停留在哪个解剖部位?[单选题]A、升结肠*B、横结肠C、降结肠D、乙状结肠11.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型头痛不能大剂量应用哪味药[单选题]*A、菊花B、龟板C、川莒*12.咳而遗尿,宜()[单选题]*A s麻黄汤B、小青龙汤C、丸D、五苓散*13.独处藏奸,由谁先提出(1 [单选题]*A、叶天土B、李时珍C、张景岳*D、张从正14.脉象为浮大,缓无力的脉象是哪条经的特点?[单选题]*A、太阴经*B、少阴经C、厥阴经15.哪条经,属于多气多血()[单选题]*A、阳明*B、太阴C、少阴D、少阳16.厥阴病欲解时()[单选题]*A、03-09 时B、09-15时C、Ol-O7 时*D x 23-05 时17.寒体人见"其背恶寒",大汗,大热,大渴,脉洪大时应选则何方?[单选题]*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玉女煎D、附子汤18.痛风引起的脚趾肿痛可以大剂量应用哪味药对症治疗再随证加减?[单选题]*A、土茯苓*B、猪苓C、川苜19. 口渴,失眠,水逆伴烦燥的蓄水证代表处方为?[单选题]*A、温胆汤B、猪苓汤C、五苓散*D、真武汤20.脉得诸乳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方用?[单选题]*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B、桂枝加龙骨牡蛎汤*C、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D、小建中汤21.下面哪些属于阳明腑实的特点? *A、沉而无力B、沉而有力*C、大便秘结*D、手心潮热汗出*E、热结旁流*22.中医的疾病模型有哪些()*A、六经辩证*B、八纲辩证*C、脏腑辩证*D、三焦辩证*E、卫气营血辩证*23.太少两感的处方是()*A、桂枝汤B、麻黄附子细辛汤*C、麻黄附子甘草汤*D阳和汤*E、四逆汤24.外感病汗出而解从哪些方面判断? *A、热退*B、脉静*C、身凉*D、小便利E、大便利25.先秦时期和汉唐中医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
伤寒论、内经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2013年11月伤寒、内经知识考核姓名:学号:分数: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成绩成绩评卷人复核人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内。
1.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太平圣惠方》D.《五十二病方》E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A.春秋战国B.战国秦汉C.秦汉时期D.西汉中后期E.东汉前中期3 麻黄汤组成药物中无A.麻黄B.芍药C.桂枝D.杏仁E.炙甘草4.小陷胸汤证的治法为A.泻热逐水开结B.清热涤痰开结C.清热逐水化痰D.温寒逐水,涤痰破结E.泻热化痰开结5.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是A.发热恶寒B.无汗烦躁C.咳而微喘D.身疼腰痛E.脉浮紧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治宜A.黄连阿胶汤B.五苓散C.真武汤D.栀子豉汤E.乌梅丸7.桂枝甘草汤证的主症是A.厥而心下悸B.心中悸而烦C.心下悸,欲得按D.脉结代,心动悸E.心下悸,小便不利8.大陷胸汤的药物组成是A.大黄、芒硝、杏仁B.芒硝、杏仁、甘遂C.大黄、甘遂、葶苈子D.大黄、甘遂、芒硝E.大黄、甘遂、杏仁9.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A.辛凉宣肺,凉血解毒B.辛凉解表,清热止咳C.清热解表,止咳化痰D.清热宣肺,降气平喘E.以上均不是10.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反映了A.太阳经病证的治疗B.阳明经病证的治疗C.太阴经病证的治疗D.厥阴经病证的治疗E.少阴经病证的治疗11、《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马莳B.李中梓C.吴昆D.滑寿E.高士宗12、《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此处“主水”是指A.主水液代谢B.主藏精的功能C.主骨D.主天癸E.生殖之精13.《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A. 人与自然相通应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E. 阴精的重要性14.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15、《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A.夜半B.日中C.平旦D.黄昏E.以上均不是16.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面焦,发鬓颁白”等表现,是因为A. 精少,天癸竭B. 五脏皆衰,天癸尽C. 阴气竭,肝气衰D. 肾气衰,阳气竭E. 阴气衰,天癸竭17.《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肾之府E.以上均不是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A.腹泻如水B.肠鸣泄泻C.下利不爽D.下利完谷不化E.以上均不是19.《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中“神明”的意思是A.阴阳不测之谓神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脏腑的功能活动D.清静机灵,谓之神明E.气机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A.清气在下,浊气在上B.清气在上,浊气在下C.寒热格拒,清浊相干D.阳胜则热,阴胜则寒E.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一、单选题1、气喘,咳痰清稀,宜服用哪方()A.麻黄汤B.桂枝加杏子厚朴汤C.桂枝汤D.小青龙汤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A.气血损伤惊悸证B.心阳虚烦证C.心阳虚惊狂证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A.桃花汤B.猪苓汤C.麻黄细辛附子汤D.吴茱萸汤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吴茱萸汤的主治证()A.胃中虚寒,食谷欲吐B.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C.少阴吐利,手足逆冷D.胃虚停饮,心下痞硬5、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A.发汗太过,损伤心阳B.心气不足,气血虚少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D.心阳不振,心阴不足6、太阳蓄水证“消渴”的病机是()A.水饮内停,阳虚不化B.里热伤津,津液不足C.饮停气阻,气不化津D.阴虚有热,水热互结7、“虚烦”的含义是()A.正气虚致心烦B.心烦由阴血虚所致C.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D.虚热扰心致烦8、阳明病的基本病机是()A.胃肠燥热亢盛,里热实证B.里热炽盛与肠中糟粕相结C.邪热结滞于胃D.里热炽盛,津亏液耗9、麻子仁丸证的脉症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腹满痛B.大便硬C.不更衣十日无所苦D.趺阳脉浮而涩10、"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
”其中“协热而利”意指()A.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下利B.太阳与少阳合病而下利C.热结旁流之下利D.里寒夹表热下利11、"“麻沸汤”是指()A.麻醉用的汤剂B.煮沸的水C.麻黄煮沸去上沫D.即麻黄汤12、"白头翁汤证的病机是()A.少阴邪热,内迫阳明,损伤肠络B.厥阴寒热错杂,壅滞肠道,损伤肠络C.肝经湿热下注,损伤肠络D.表寒里热,内陷迫肠,水液下趋1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是()A.枢机不利,水饮内停B.风寒袭表,枢机不利C.邪陷少阳,弥漫表里D.枢机不利,阳明燥实14、"不为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所共有的是()A.恶寒B.发热C.头痛D.汗出15、"《伤寒论》中的风温是指()A.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B.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C.里热炽盛,津液受伤证D.阴伤火炽,热动肝风证16、"四逆散与四逆汤二方同治四肢厥逆,但前者所治厥逆的病机是()A.阳气内郁B.血虚寒凝C.阴盛阳衰D.四肢失养1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主证是()A.无汗而喘B.发热而喘C.汗出而喘D恶寒而喘18、"患者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治疗应首选()A.栀子豉汤B.白虎加人参汤C.猪苓汤D.酸枣仁汤19、"患者年方19,时胸闷气短,心悸欲按,宜用何方治疗()A.炙甘草汤B.四逆散C.桂枝甘草汤D.小柴胡汤20、"黄连阿胶汤证的“心中烦,不得卧”的机理是()A.肾阴不足,热扰胸膈B.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C.肾阴不足,气血双亏,复被邪扰D.阴虚内热,阴损及阳,阴阳俱虚21、"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A.发热与恶寒并见B.不发热而但恶寒C.恶寒一日自罢,即自汗出而发热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22、"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使用下列何方治疗( )A.通脉四逆汤B.四逆汤C.四逆散D.人参汤23、"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小柴胡汤的主治证()A.心烦喜呕B.泄利下重C.胸胁苦满D.往来寒热24、"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机理是()A.心之阴阳两虚,血气不足B.中焦阳虚,水饮上逆C.脾胃虚弱,水停心下D.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复被邪扰25、"黄芩汤证下利的机理是()A.脾胃虚弱,中气下陷B.湿热郁遏,损伤肠络C.胆热下注,枢机不利D.脾肾阳虚,统摄无权26、"“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的病机是()A.心阳被伤,肾中水寒之气上逆B.正气较旺,外伸抗邪C.肝寒胃逆,浊阴上犯D.脾虚水停,水气上逆27、"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缓弱考虑给予()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B.小青龙汤C.桂枝麻黄各半汤D.桂枝汤2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用于()A.气血损伤惊悸证B.心阳虚烦证C.心阳虚惊狂证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29、"“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的病机是()A.脾虚失运,统摄无权,水气上泛B.肾阳虚弱,不能主水,水气上泛C.胃虚水停,水气上泛D.膀胱气化失职,水气内停,致水气上泛30、"小承气汤证的脉象是()A.脉沉实B.脉沉迟有力C.脉浮滑D.脉滑而疾31、"猪苓汤证的主要病机是()A.水蓄膀胱,气化不利B.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C.阴虚火旺,心肾不交D.胃阳不足,水停中焦32、"白通汤证的病机是()A.心肾阴虚,阳不外达B.肾阳虚衰,阴寒内盛C.肾阳衰微,阴盛格阳D.寒邪直中少阴,阳郁不达33、"太阴病“脏有寒”的意思是()A.寒邪直中脏腑B.脾阳不足,寒湿内盛C.脾肾阳虚,寒湿内盛D.寒邪损伤脾胃34、"桃花汤中赤石脂的用法是()A.与诸药同煎B.研末冲服C.另煎取汁,对入干姜,粳米煎液中D.一半全用入煎,一半研末冲服35、"蓄水证与蓄血证比较,错误的是()A.两者都是太阳病变证B.前者有小便不利,后者小便自利C.前者为病在气分,后者为病在血分D.前者治疗先表后里,后者治疗先里后表36、"阳明急下证与少阴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 )A.正虚邪实,阴虚热盛B.燥热亢盛,阴津欲竭C.燥热内结,气机不通D.燥热内结,宿食内停37、"阳明少阳合病,见胸胁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 )A.小柴胡汤B.小承气汤C.大柴胡汤D.调胃承气汤38、"“谷道”是指()A.食道B.胃C.大小肠D.肛门39、"下列关于附子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鉴别的论述哪一项最确切(A.恶寒的轻重B.心烦口燥渴与否C.身痛骨节痛与否D.发热与否40、"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A.胃肠燥热亢盛B.胃家燥热亢盛C.胃肠邪气盛实D.肠中燥结成实41、"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D.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42、"病人主诉“气喘”,可辨为小青龙汤证的依据是()A.发热,恶寒,汗出,头痛B.汗出而喘,无大热,脉数C.发热,无汗,恶寒,头痛,咳嗽,呕逆D.发热,恶寒,小便不利)43、"下列有关小柴胡汤的加减运用,错误的是()A.胸中烦不呕去人参、半夏,加栀子、豆豉B.口渴去半夏,加重人参,再加瓜蒌根C.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D.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44、"根据原文,下列证候除哪项外,均可在大陷胸汤证中出现(A.从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B.日晡所小有潮热C.脉浮滑D.不大便五六日45、"以下证候除哪项外,均为真武汤证的主证()A.心下悸,头眩B.身瞤动,振振欲擗地C.骨节痛D.腹痛,下利二、多选题1、有化痰作用的方剂是()A.五苓散B.四逆散C.三物白散D.半夏散2、下列哪几项是治疗奔豚证所需的()A.大枣B.茯苓C.甘澜水D.桂枝E.甘草3、炙甘草汤中桂枝的作用错误的有()A.通阳复脉B.振奋心阳C.祛风通阳D.温通血脉E.平冲降逆4、哪些证能出现厥()A.白虎汤证B.瓜蒂散证C.四逆汤证D.四逆散证E.5、外感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因素是())E.理中丸乌梅丸证A.正气的强弱B.感邪的轻重C.治疗的当与不当D.胃阳的盛衰E.素体体质6、太阳病误下成结胸或痞证与什么有关()A.有否误下B.感邪的轻重C.有否痰水内停D.胃阳的盛衰E.素体体质7、便脓血可见于()A.葛根芩连汤证B.白头翁汤证C.大承气汤证D.桃花汤证E.黄芩汤证8、生附子和干姜同用的方剂是()A.桂枝加附子汤B.茯苓四逆汤C.附子汤D.真武汤E.白通汤9、三承气汤证所共有的证候为()A.心烦B.不恶寒,反恶热C.腹胀滿D.潮热E.汗出10、"阳明病外证的表现为()A.心烦B.不恶寒,反恶热C.腹胀滿D.潮热E.汗出11、"用白饮和服的方剂有()A.五苓散B.四逆散C.三物白散E.理中丸12、"含有桂枝、甘草的方剂为()A.茯苓甘草汤B.五苓散C.桂枝人参汤D.小建中汤E.桃核承气汤13、"机理属寒热错杂,壅结于中,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心下痞是()A.心下痞,脉关上浮B.心下痞,恶寒,汗出C.心下痞,呕而肠鸣,下利D.心下痞,发热,恶寒,汗出E.心下痞,下利益甚14、"含有发热、恶寒证候的证有()A.十枣汤证B.瓜蒂散证C.五苓散证D.寒实结胸证E.脏结证15、"哪些证能出现发黄()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C.太阴寒湿证D.四逆汤证E.理中汤证《伤寒论》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D2、"C3、"B4、"D5、"D6、C7、"C8、"A9、"A10、"D11、"B12、"C13、"A14、"D15、"B16、"A17、"C18、"A19、"C20、"B21、"D22、"A23、"B24、"D25、"C26、"B27、"A28、"D29、"A30、"D31、"B32、"C33、"C34、"D35、"D36、"B37、"A38、"D39、"B40、"A41、"B42、"C43、"A44、"C45、"C二、多选题1、CD2、"ABCDE3、"CE4、"ABCDE5、"ABC6、CDE7、"BDE8、"BE9、"ABCDE10、"BE11、"ABCDE12、"ACDE13、"CE14、"ABC15、"ABC。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 答案
附件二: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一、单选题第一部分《黄帝内经》: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 )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
”此处“主水”是指( B ) 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C )”A口 B心C目 D耳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B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A春 B夏 C秋 D冬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A春 B夏C秋 D冬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B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D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C )A寒伤形 B热伤气C形伤气 D气伤形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D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B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 C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病变是( A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到冬引起的病变是( D )A温病 B飧泄 C痎疟D咳嗽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 B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出上窍”,“清阳”是指( B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D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卫气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D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C饮食化生的精气 D精血津液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的征兆”是( C )A上下 B左右C水火 D血气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 B )A阴阳离决 B脾气内绝 C邪气壅盛 D阴阳竭绝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谷气通于( C )A肝 B心C脾 D肺3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赛规则1.每组有200分的基础分。
2.竞赛分为必答题、选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选手应按相应规则答题。
赛中穿插观众互动。
若出现两组及以上分数相同且影响评奖结果的,进入加试题一决胜负。
3.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资料进行竞赛。
4.答题时,需要有逻辑性,语言清晰流畅,答题结束时须表达“回答完毕”并且不得再作任何补充。
5.在3个环节中,每组仅享有1次向场外求助的机会,求助对象为除嘉宾、主持人和评分人以外的所有在场人员。
6.在比赛过程中,若对现场评分有异议,请提交评委裁决。
第一环节、必答题1.在必答题中,每轮由各组一名选手回答,依次进行,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
2.在主持人说“请答题”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1分钟。
3.若在限定的时间内未能回答的,可由现场观众回答,并获得相应礼品。
1.附子泻心汤的治法是(C)A.宣通肺气,扶阳解表B.泄热和胃,扶阳解表C.泄热消痞,扶阳固表D.清上温下,泄热消痞E.破血逐瘀,温阳利水2.完成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D)A.呕逆,噫气不除B.干呕心烦不得安C.胃中有邪气,欲呕吐D.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E.或渴,或利,或噎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C)A.感邪较轻B.邪热内扰,不能外发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D.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E.阳气虚衰,不能与邪抗争4.以下哪一项属于葛根汤证(C)A.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B.伤寒,脉结代,心动悸C.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D.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E.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5.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D)A.附子汤加炙甘草剂量B.生姜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C.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炙甘草剂量D.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E.附子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6.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7.“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8.“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9.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0.“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1.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太阳蓄血证(A)A.脐下悸B.发狂C.少腹急结或硬满D.小便自利,脉沉而微E.如狂12.小结胸证的病机是(A)A.痰热互结于心下B.痰热互结于胸胁C.水热互结于胸膈D.痰热互结于少腹E.淤血互结于下焦13.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法是(B)A.水煎二药,去滓,分温再服B.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C.以甘澜水二升煎二药一升,去渣,分温再服D.渍大黄须臾,水二升煎黄连一升,均去渣兑服E.以上均不是14.辨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是( B )A.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B.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C.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
D.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
E.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5.太阳病误下,出现“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治疗当选用( D )A.葛根汤 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C.桂枝人参汤D.葛根黄芩黄连汤E.麻黄汤第二环节、选答题1.在选答题中,各组依次在以下6道题中任选1题,答对加30分,答错或答不全扣20分。
2. 由各组指定1名组员进行作答,另外2人不得辅助作答。
3.各组依次作答,在主持人说“请答题”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1分钟。
1.王某某,女,30岁,已婚。
因早产后小腹作痛,继见悲伤欲哭,时又大笑,不能自主,遂来诊治,患者时而言语不休,时又沉默寡言,胸闷,小腹急结疼痛,脉沉实有力,舌淡红,苔黄。
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AB )A.蓄血证B.桃核承气汤证C.抵挡汤证D.阳明病热证E.白虎加人参汤证2.温某,女,52岁。
患者平素喜饮冷水,诊见少腹至心下痞满胀痛,拒按,心中懊恼,起卧不安,大便秘结,口渴,舌燥苔黄,脉沉而紧。
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BE )A.热痞证B.大陷胸汤证C.大黄黄连泻心汤证D.甘草泻心汤证E.热实结胸证3.陈某某,女,52岁。
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坚如羊屎。
伴有口干渴,但又不能饮,自觉有气上冲,头晕,心悸,胸满,每到夜间则上冲之势更甚,而头目眩晕亦更甚,周身有轻度浮肿,小便短少不利,面部虚浮,目下色青,舌胖色淡,苦水滑,脉沉紧。
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B )A.肾阳虚证B.脾虚证C.阴阳两虚证D.太阳中风证E.太阳伤寒证4.李某,女,21岁,8月17日初诊。
其母代诉:年前与母吵嘴而病,开始郁郁寡欢,不欲多言,后寐多不醒,呼之不应,或昏昏欲睡,或语无伦次,时轻时重。
多次求医诊治,屡用理气泻下之品、病无起色,迁延至今。
见患者发育正常,面容呆板,两手交叉护胸,喜温喜按,问其故,但言心中害怕,心慌,耳中如物阻塞,脉浮大,舌淡苔白。
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D )A.肾阳虚证B.白虎汤证C.附子黄连泻心汤证D.桂枝甘草汤证E.脾阳虚证5.赵某某,女,40岁,4月3日初诊。
初患病时,因头面四肢肿,恶寒发热,服西药治疗周余,未见疗效而用中药治疗三周仍未见效,病证日渐加重,前来就诊。
察颜面苍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滑润,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胸闷气短而喘,干呕,四肢不温,畏寒神疲,溺清白而少,口渴不欲饮,脉沉细无力。
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AB )A.伤寒表实证兼证B.小青龙汤证C.大青龙汤证D.葛根汤证E.五苓散证6.袁某,男,24岁。
患伤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予麻黄汤一剂,不增减药味,服后汗出即瘥。
历大半日许,患者即感心烦,渐渐增剧,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其妻仓惶,恐生恶变,乃复迎余,同往诊视。
见其神情急躁,面容怫郁。
脉微浮带数,两寸尤显,舌尖红,苔白,身无寒热,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询其病情,曰:心中懊恼,言难表述。
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CD )A.痞证B.大承气汤证C.栀子豉汤证D.热证E.白虎加人参汤证第三环节、风险题1.在风险题中,各组可在3种不同分值的题中任选1题,依次作答,答对加所选题的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
2.在主持人说“请答题”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5分钟。
3.在限定时间内,可对答案进行讨论、补充。
20分题组、十天干1.甲、何谓“四气调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即顺应四时调摄精神意志的养生方法。
2.乙、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 A )A.脾虚饮停中焦证B.胃虚饮停中焦证C.水热互结证D.伤寒表实证E.中风表虚而兼里证3.丙、据《素问•五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是(C)A.天气之所生B.主水C.地气之所生D.水谷不得久藏E.受五藏浊气4.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精不足者”的治法是( D)A.补之以气B.温之以气C.补之以形D.补之以味E.补之以精5.戊、《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的“生气”是指(C)A.营卫之气B.呼吸之气C.生命之气D.肾中精气E.水谷精气6.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其本”的“本”是指(E )A.病因B.病机C.气血D.正气E.阴阳7.庚、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抵挡汤主之。
8.辛、《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的外貌特征是(B)A.面皆焦,发始白B.面始焦,发始堕C.面焦,发鬓颁白D.发鬓颁白,身体重E.发长极,身体盛壮9.壬、《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水泉不止”指( A)A.小便失禁B.小便不利C.汗出淋漓D.口渴欲饮E.呕吐不止10.癸、请背诵伤寒论中旋覆代赭汤方原文。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40分题组、十二地支1.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是什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蓄养阳气,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蓄养阴气。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
2.丑、请背诵《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其实者,散而泻之。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3.寅、请背诵桃核承气汤证原文,并说出其方药组成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方药组成: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4.卯、《脉要精微论》望面色中失神五色的比拟物品有( BC )A.鹅羽 B.地苍 C.黄土D.重漆 E.苍璧5.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属于“因其衰而彰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属于“因其轻而扬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属于“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属于“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每项任举一例)补益之法、宣散解表、涌吐之法、通利泻下。
6.巳、麻黄汤的禁忌包括:( ABD )。
A咽喉干燥 B淋家 C恶风无汗 D经常失血 E发热恶寒而喘7.午、请背诵伤寒论中栀子豉汤方76条原文。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8.未、《伤寒论》中变证的概念是(D )A.实证突然转为虚B.热证突然转为寒证C寒证突然变为热证D病情发生性质变化,脱离原有病证的范围 E.虚证转为实证9.申、请背诵伤寒论中小青龙汤证40和41条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