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NanoTemper---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
使用mst在天然的生物溶液中測定分子間相互作用
使用MST在天然的生物溶液中测定分子间相互作用摘要在人体内的蛋白互作反应与在体外的情况是不同的。
在研究蛋白功能和开发新药的时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高效,不限缓冲液的方法,即微量热泳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分析蛋白分子或者小分子在生物液中的相互作用,比如血清或者细胞裂解液。
这种技术以分子的热泳动为基础,提供了分子大小,电话和水化层方面的信息。
我们用免疫学相关系统,包括人体干扰素γ,以及钙调蛋白和钙离子的相互作用验证了这种方法。
小分子抑制剂橡黄素和它的激酶PKA的亲和力分别在缓冲液和血清中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二者的亲和力在血清中下降了400倍左右。
生物体液对亲和力的影响给予蛋白功能研究更可靠的结论,有可能促进更多高效的药物开发。
结果实验方法实验设置是由红外激光通过红外分色镜被耦合至荧光激发/发射通道中而最终完成成像(Fig. 1a)。
激光通过物镜(此物镜也被用作进行荧光检测)聚集在样品上。
这样就能够在各种微流样品隔室里,比如毛细管或者微流通道里进行热泳动观察。
使用100um 直径的玻璃毛细管,以及500nl的体积使得消耗的样品量很低,而且有很高的重复性。
红外激光在25um的长度范围内产生一个空间上的温度分布。
温度与激光功率呈线性增长。
在150ms后,激光加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得到一个差不多2-6K的稳态的温度增加。
温度上升引导了一个空间上的浓度分布,这个是可以根据与荧光染料共价结合的互作分子的荧光变化观察到的。
一般来说,每个蛋白分子的一个伯胺会被标记,所以染料的位置也是呈统计学的分布。
考虑到一个典型的蛋白分子里的赖氨酸数量,我们可以认为标记会影响结合的机率是很低的。
大部分蛋白分子被标记在远离结合位点的位置上,影响结合反应的只是小部分。
为了测量蛋白分子的热泳动过程,我们对初始状态与稳态之间的浓度变化进行测量。
所以可以得到样品的两个图像:在激光加热前的初始状态的图像,显示的是分子的同质均匀分布;第二个图像是激光加热数秒后的图像(Fig. 1b)。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纳米颗粒反应中的应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纳米颗粒反应中的应用概述:纳米颗粒是一种材料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的微小颗粒,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纳米颗粒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热点。
为了深入了解纳米颗粒的性质以及其在催化、储能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本文将介绍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纳米颗粒反应中的应用。
一、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简称MD)模拟是一种计算化学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以及微观运动行为。
它模拟物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动力学行为,通过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粒子的运动轨迹,并通过引入势能函数来描述粒子的相互作用。
由于其可以在原子或分子尺度上描述系统,MD方法在研究纳米尺度颗粒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纳米颗粒反应的MD模拟方法1. 动力学模拟的体系建立在MD模拟中,首先需要建立包含纳米颗粒的反应体系。
通过将纳米颗粒置于模拟盒中,并添加适合的溶剂和其他反应物,来模拟实际反应环境。
对于纳米颗粒来说,需要确定其原子组成和结构,确定溶剂的类型和浓度,确定其他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条件等。
通过合理设计模拟体系,可以模拟出真实反应体系的动态行为。
2. 势能函数的选择在MD模拟中,势能函数用于描述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中包括键长势、键角势、二面角势和非键相互作用势等。
对于纳米颗粒的反应系统,需要选择适合的势能函数,以准确地描述颗粒的化学反应过程。
一般而言,常用的势能函数有Lennard-Jones 势能、Coulomb势能、Buckingham势能等。
选择合适的势能函数可以准确地模拟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
3. 模拟算法MD模拟中,需要对系统内粒子的运动轨迹进行数值计算,并根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更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一般常用的模拟算法有Verlet算法、Leapfrog算法和Euler算法等。
NanoTemper仪器参数说明
NanoTemper仪器参数说明
NanoTemper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产品简介:德国NanoTemper 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Monolith系列微量热泳动仪,提供了一种简捷、快速并精准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
Monolith系列微量热泳
动仪,可在溶液中测定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小到离子,大到病毒颗粒,10分钟即可获得亲和力数据。
全球已有600家高校、科研机构
和企业使用Monolith系列微量热泳动仪进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发表文献超过2000篇。
参数指标我要提交参数指标我要纠错
Monolith NT.115参数:
测定亲和力(KD值)范围:1 pM–mM;
测定样品的分子量范围:101-107 Da;
获得亲和力所需要的蛋白样品量小于0.5μg;
一次可测定的样品数量:16个;
每个样品所需体积:4μL;
获得亲和力所需要的测定时间:10 min;
对测定缓冲液没有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含去垢剂的缓冲液、含DMSO(0-100%)等有机溶剂的缓冲液、细胞裂解液、上清液、血清、血浆、组织匀浆等;
仪器无需预热可直接开机使用,实验完成后不需要对仪器进行清洗维护;。
Nanodrop最新彩页1(1)
NanoDrop超微量生物检测仪三代NanoDrop one/one c二代NanoDrop 2000/2000c让样本检测步入分析时代一代NanoDrop 1000改变了样本检测的方式风靡全球直接上样快速检测全面质控一次简单操作,一个完整结果一路贴心支持,每次成功实验2检测到纯度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时,会自动报警提示,提供可能的污染物信息,并对样品浓度进行矫正。
内置传感器进行数码成像来监测样本液柱中的气泡或其他异常,确保检测的可靠性。
具有自动检测模式,降下检测臂即开始进行样本检测。
NanoDrop第三代检测分析仪NanoDrop One/One C独一无二的Acclaro样本智能检测技术污染物鉴定样本信息警示实时技术支持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导向性帮助解决问题,提供及时的样本信息反馈。
采用高分辨率触摸屏实现本机控制。
触摸屏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根据站或坐的角度不同来调节屏幕的角度,可根据左右手使用习惯不同滑动屏幕。
软件具有中文操作系统。
可通过USB、以太网、WiFi或U盘将数据导入电脑,用配备的电脑软件分析和管理数据;可外接热敏打印机,直接打印实验结果。
比色杯检测模块Thermo Scientific TM NanoDrop TM One C分光光度计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拓宽了动态范围。
使用比色杯可以测量浓度较低的的样品、菌液的光密度或进行动力学实验。
具有温度控制和搅拌功能。
比色杯检测模块在检测臂抬起时也可使用,可兼容高的比色杯,flowcells等比色杯。
3全面分析核酸样品针对DNA,RNA 样品,精准的浓度和纯度评估,对下游实验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如果模板量不恰当或有污 染残留,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试剂消耗,甚至延误实验进度。
NanoDrop One/Onec Acclaro 样品智能检测技 术,为您提供完整的样品纯度信息,实现更为完美的质控。
一次检测,全面分析:样本浓度 样本光谱 污染物光谱 矫正后的样本浓度A260/A280纯度比值 纯度不达标提示 矫正后样本光谱图 导致结果异常的原因A260/A230纯度比值 样本中的污染物提示 污染物的吸收值 解决方案推荐在样品存在蛋白或苯酚污染时会有提示。
德国LUMi全功能稳定性分析仪
The NEXT STEP® in Dispersion Analysis
Newcomer Course 2009, 13/47
亚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粒度分布(PSD)
粒度分布(PSD) - 计算方式
• 速率分布 • 强度–重量粒度分布 • 体积–重量粒度分布
• 2种模态硅石悬浮液空间与时间分离透射(消光)轮廓图
Newcomer Course 2009, 11/47
亚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其它应用
加工过程最优化对乳化液均化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剂量对碳黑悬浮的稳定性影响
药物乳剂的乳化物
未加工牛奶 vs. 加工牛奶
The NEXT STEP® in Dispersion Analysis
Newcomer Course 2009, 12/47
亚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The NEXT STEP® in Dispersion Analysis
Newcomer Course 2009, 17/47
产品应用领域
• 纳米颗粒表面改质或活 性剂 • 燃料电池 • 墨水,墨粉,涂料,染料,颜 料和分散剂 • 食品和饮料 • 药物和化妆品 • 感光乳剂 • 精细化工产品 / 陶瓷和 水泥 • 化学 / 聚合悬浮液 • 高分子,乳液,胶粘剂和凝 胶体 • 脂质体,细胞和生化胶体 • 润滑剂,原油和沥青 • 纸浆和造纸工业 • 污泥,泥浆和废水处理 • 化学机械抛CMP's抛光 剂和研磨磨料 • 石油与石化工业 • 农业化肥化学用品
可选择性的倾斜角度 : 0 ˚, 5 ˚, 10 ˚, 15 ˚, 20˚
The NEXT STEP® in Dispersion Analysis
德国Tensometric张力计、传感器、放大器、夹紧装置介绍
德国Tensometric张力计、传感器、放大器、夹紧装置介绍德国Tensometric作为对运行材料进行电子张力测量的专家拥有30多年的经验、灵活的团队和与客户的紧密联系。
超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长期稳定性、精心设计、耐用可靠的系统使张力测量仪器与众不同。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您提供特殊的生产、短的交货时间、快速维修服务和非常好的性价比。
专业的知识和效率在产品中得到了体现。
其中包括用于不同行业的不同操作区域的精密拉力计和摩擦计,用于生产细金线和带状电缆的质量保证。
产品应用于汽车工业、医学、造纸和纺织业、电线电缆行业、飞艇工业等领域。
1)拉力测量:拉力测量是一种现代质量保证方法。
张力计可靠而有效地监控生产机器对最佳值的遵守情况。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产误差,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材料的使用。
生产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再高不过了。
张力计精确可靠地监测张力。
因此,几个分布式标准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监控。
手持式:这些小型且易于管理的电子拉力测量仪器随时准备就绪,是短时间测量不可huo缺的。
我们的测量设备的特点是电流材料易于穿线。
显示器阻尼可以被激活,并在张力波动时提供稳定和平滑的显示。
因此,可以保证测量张力的直接读数。
电子拉力测量装置。
应用:纺织纱线、细线。
当前材料易于穿线。
小巧方便,随时准备,适用于短时间测量。
测量张力的直接读数。
显示阻尼可以被激活,即使在张力波动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平滑地显示。
按下按钮时,将保持最后显示的测量值。
参考型号:HANDY-TENS、HANDY-TENS VK、HANDY-TENS LC、HANDY-TENS LWL、Combi 490、Combi M600、DMS-TENS、MINI 710、KT871、M150、M1562) M 124和M 134系列是用于测量张力的紧凑型传感器。
通过其光滑、精确的滚珠轴承以及非常小的弹性纱线张力可以测量。
材料易于穿线,转动传感器。
通过外部精确的导辊,材料以限定的角度围绕测量辊被引导。
德国NanoTemper---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
德国NanoTemper---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德国Nano Temper ---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最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平台快速、无需固定、低样品量、天然溶液、高灵敏度技术优势:☆快速:在10分钟之类测量解离常数☆高灵敏范围:从离子和片段结合到复合物间作用☆天然的环境条件:直接在血清和裂解液中测量☆样品使用量低:nM的浓度下只需<4ul样品量☆溶液测量:不需要固定到固相表面☆动力学范围:亚-nM和mM的解离常数☆极低消耗费、无维护费、简单易操作工作原理:微量热泳(MST)是一种分析生物分子的技术。
微尺度热泳是粒子在微观的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
生物分子结构/构象的变化引起的水化层的变化导致的沿温度梯度运动的相对变化可以用来确定亲和力。
甚至像蛋白质磷酸化或小分子结合到靶标上都可以被监测。
MST 也允许直接在溶液中测量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不需要一个固定的表面(无需固定)。
MST是由总部设在慕尼黑的德国高科技公司NanoTemper 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出来的。
微尺度热泳(MST)是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定量分析溶液中微升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MST是基于热泳效应,即沿温度梯度定向的分子运动。
一个空间的温度差ΔT导致分子浓度在温度升高的地区的变化,用Soret系数ST定义为:/ C冷= EXP(-S TΔT)。
C热热泳取决于分子和溶剂之间的界面。
在恒定的缓冲条件下,热泳反映出分子大小,电荷和溶剂化熵。
一个荧光标记分子A的热泳由于大小、电荷和溶剂化熵的差异通常显著不同于分子和靶标形成的复合物AT。
这种分子的热泳的区别可以用来量化在一定缓冲条件下,梯度滴定实验的结合常数。
MST技术介绍测量荧光标记分子的热泳运动是通过监测荧光毛细管内分布F。
微观的温度梯度产生的红外激光,这是集中到毛细管强烈被水吸收。
水溶液在激光光斑的温度升高ΔT= 5 K.之前的红外激光是在同质化的荧光分布F是毛细管内观察到的冷切换。
MST仪器使用PPT
Some like it hot:Biomolecule Analytics using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User TrainingNanoTemper Technologies GmbHFlößergasse 4, 81369 München, GermanyTechnology IntroductionCharge, (Size) T hermophoresis: Temperature Gradient Charge, Size and Hydration ShellElectrophoresis: Electric Fieldhot cold + -Interactions accessible with MST►protein - protein►protein - DNA/RNA►nucleic acid - nucleic acid►protein - small molecule, peptides,ions►protein or small molecule - HMW complexes (e.g. ribosome)►protein or peptide - liposome/vesicle►ligand binding to membrane receptors►…Thermophoresis in Real TimeDNA Microbeads…Positive“ Thermophoresis…Negative“ ThermophoresisTheory of ThermophoresisDuhr and Braun PNAS 103, 19678–19682 (2006)Duhr and Braun PRL 96, 168301 (2006)c hot / c cold = exp (-S T ΔT )Laser …off“Laser …on“sizecharge 2+ -hydration shellOptical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Basic Setup of the InstrumentLED excitation &fluorescence detectionIR laser dichroicmirrorobjectivecapillary23°C20°C1K/10 µm corresponds to 1000K/cmIR laser induced Temperature Field(BCECF-dye in TRIS-buffer)►immobilization-free in any buffer► 4 µl of sample per titration point►pM - nM concentrations of fluorescent molecule ►40 sec measurement per titration pointPhases of a MST SignalJerabek-Willemsen et al, ADDT, 2011MST Binding CurveTime [s]BaselineSaturationBaaske et al., Angewandte Chemie, 2010MST BenefitsNanoTemper's unique MST Technology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and Benefits:►low sample consumption►immobilization free►fast measurement: obtain a K d in 10 min►rapid assay optimization►access to affinities, stoichiometries, bindingenergetics► low consumable costs►maintenance-free instrument►straightforward handling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Training on Monolith NT.115General Remarks on Sample Handling► concentration of labeled molecule: in the same range or lower than the expectedKd►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unlabeled molecule: 20 fold above the expected K d► final sample volume per titration point: ~ 20 µl► use small tubes for the serial dilution: e.g. PCR strips, tubes► dilution buffer should not vary in composition in serial dilution: e.g. DMSO►accurate pipetting is essential►mix with pipette instead of vortexing► do not touch capillaries in the centerSample PreparationMonolith NT.115 :►label one binding partner using an NT label (or any other kit)►expression of a fusion protein (GFP, YFP…)►synthetic fluorescent samples (nucleic acids, peptides)►different methods: in vitro translation, incorporation of unnatural amino acids…Protein LabelingNanoTemper Protein Labeling Kits:►fast and efficient labeling protocol►buffer exchange into labeling buffer using spin column►add NT dye to the protein►incubate for 30 min►remove free dye by size exclusion column►use only high purity samples (>95%)►amine-reactive vs. cysteine-reactive►RED, GREEN and BLUE►NanoTemper Kit contains: buffer, dye, spin columns, size exclusion columnSample Preparation: Fluorescence CheckFluorescence signal check:Different dilutionsToo high( > 1500 units)Further dilute labeled sampleorCheck for prescence of free dyeToo low( < 200 units)Use a higher concentrationorOptimize labeling efficiency and potential loss of materialSelecting CapillariesNo sticking, symmetrical fluorescence peak Slight sticking, shoulders in fluorescence peak The labeled molecule sticks to the capillaryVery strong sticking and clear double peakConcentration Finder Tool►Note: This tool can be accessed via NT.Control and NT.Analysis software or NanoTemper websiteSerial Dilution1162 321BCAO** * *10µl Prepare 20 µl of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the unlabeled molecule.Add 10 µl buffer to 15 reaction tubes.Transfer 10 µl from vial 1 to vial 2, mix well.Transfer 10 µl from vial 2 to vial 3, mix well. Repeat this steps in all vials.Do not forget to also remove 10 µl from vial 16!A) Prepare a serial titration of the unlabeled moleculeB) Add 10 µl of the labeled moleculeLoad samples and start MST-Analysis…10µl10µl10µlSample LoadingBuffer Optimization: AggregationHigh noise of the labeled molecule dueto aggregation.No AggregationSome AggregationStrong AggregationLow noise of the labeled molecule after adding detergent and removing aggregation by centrifugation.Buffer Optimization and Capillary Selection: Fluorescence Changes≤ ± 10 % ˃ ± 10 %►Random fluorescence changes ►No accurate pipetting ►Low sample quality►Titrant-dependent fluorescence changes ►Unspecific adsorption to surfaces aggregatio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r enhancement►Use 0.05 % Tween-20 or 0.5 mg/ml BSA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Running the Experiment and Data AnalysisConnection to ComputerTemperature Control of Sample TrayStatus: offLoad/Unload Sample TrayCurrent Tray TemperatureAdjusted Tray TemperatureLaser/LED StatusCapillary ScanParameter Setup and Running the MeasurementLoad Data into NT AnalysisData Analysis ModesThermophoresis with MST T-JumpOnly ThermophoresisOnly MST T-JumpInformation from T-Jump:binding close to fluorophoreInformation from Thermophoresis:overall structureKCurve vs. Hill Curve Fitting dKCurve Fitting:dHill Curve Fitting:Two Binding Affinities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NanoTemper Technologies GmbHFlößergasse 4, 81369 München, Germanydavid.witte@nanotemper.deBinding or Material Loss? How to perform the SD-Test。
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thermophoresis,MST),一种最新的生物大分。。。
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thermophoresis,MST),⼀种最新的⽣物⼤分。
微量热泳动仪-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是由总部设在慕尼⿊的德国⾼科技公司NanoTemper技术有限公司发明的设备。
2010年底的⼀篇Nautre的⽂章《Protein-binding assays in biological liquids using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最先报道了NanoTemper公司创始⼈Dr. Stefan和 Dr. Philipp使⽤MST测量⽣物溶液中蛋⽩-蛋⽩之间的相互作⽤,引起了很多科研⼈员的极⼤兴趣。
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是⼀种分析⽣物分⼦相互作⽤的技术。
这项技术基于⽣物分⼦的热泳动, nanotemper微量热泳动仪使⽤红外激光进⾏局部加热导致分⼦定向移动,继⽽通过荧光分析温度梯度场中的分⼦分布⽐。
MST技术能够检测到由于结合⽽引起的⽣物分⼦的⼤⼩、电荷和⽔化层的变化。
相互作⽤的过程可以在天然条件下,⽆需固定、任何⽣物溶液中完成测量。
MST在分析对象的⼤⼩范围和检测动⼒学范围等参数上是⽬前最优的技术。
此外,MST的适应性很强,适合不同的环境要求、不同的⽣物分⼦、不同的溶液环境(如膜蛋⽩等需要某些特殊溶液环境的样品)、缓冲和添加剂的类型可以⾃由选择(例如可以使⽤任何浓度DMSO等有机溶剂)、可以在复杂的⽣物溶液甚⾄细胞溶解液中完成⽽⽆需样品纯化。
通过MST可以测量不同的结合模式,包括⼆聚化、协同作⽤和竞争作⽤。
MST使⽤便宜的⽑细吸管作为耗材,样品⽤量少,避免了昂贵的样品消耗和繁琐的制备过程。
相对于其他的已有的测量分⼦间相互作⽤的技术,MST⼤⼤降低所需的实验成本。
热泳动实验 (左图) 通过聚焦的红外激光加热⽑细管之中的溶液,同时通过hotmirror来检测荧光。
微量热泳动技术原理及其在研究生物分子互作方面的应用
微量热泳动技术原理及其在研究生物分子互作方面的应用艾秋实;曹向宇;赵芊;牛亚利;宋水山【摘要】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
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
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相结合,从而提供了一个灵敏的、快速的精确分析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检测方法。
就MST的工作原理和检测过程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is a new technique to study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recent years. It is based on thermophoresis, i.e., the directional movements of molecules in a temperature gradient, which results in subsequent changes of molecular properties such as sizes, charges, hydration shell and conformation. MST combines the precis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nd sensitive thermophoresis and provides a sensitive, fast and precise detection technique to analyz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Wor king principle, detectio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of MST in biology researches are reviewed here.【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7页(P67-73)【关键词】微量热泳动;互作分析;结合性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作者】艾秋实;曹向宇;赵芊;牛亚利;宋水山【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石家庄 050081;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定 07100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石家庄 05008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8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81;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石家庄 05008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81;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130;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石家庄 05008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81【正文语种】中文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探明生物体信号转导通路及调控机制、生理生化代谢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MST
☆ 化学计量学 ☆ 热力学
蛋白-蛋白 小分子 蛋白-核酸 蛋白-多肽 核酸-核酸 膜蛋白-膜蛋白 多亚组分复合体间 脂类或脂质体间 蛋白-离子 ☆ 竞争性相互作用 ☆ 化学计量学 ☆ 热力学
仪器设备: NT.115 和 belFree 是部分优势互补的。 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特点,您需要根据你的具体应用来考 虑。如果您有兴趣测量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样品,我们建议考虑两个系统都使用。 NT.115: 测量标记荧光 您可以在任何缓冲液和细胞裂解液类的复杂溶液中完成测量 通过标记,您可以测量各种结合试验,包括离子,核糖体,组蛋白以及多组分反应 您可以测量任何靶(生物)分子,而不依赖于梯度浓度的结合物独特的光谱学特征
主要特点: NanoTemper 独特的 MST 技术,可应用于: ☆ 直接在生物溶液环境中测量任何(生物)分子间亲和力(KD, 解离常数) ☆ 研究血清、细胞裂解液或其它生物溶液对生物分子的作用,并且能够分离出真正的结合过 ☆ 直接在细胞膜上研究膜结合蛋白 ☆ 研究溶液中酶活性、复合物形成、定向组装过程的多组分反应或者生化成分 ☆ 使用荧光标记竞争物以无标记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筛选项目 (“竞争性 MST” ) ☆ 一个靶标上不同结合位点的区分 ☆ 研究酶动力学(vmax, kcat) ☆ 研究化学计量学并确定生物分子结合位点的数目 ☆ 研究结合能量学 ΔG (自由能 ), ΔH (焓) and ΔS (熵) ☆ 直接测量或是在竞争性实验中研究抑制物亲和力 Ki ☆ 这个方向是 MST 最常用的应用,一个结合物浓度固定,另一个梯度变化…不同于直接相互作用,这写实验中 的荧光信号是被竞争物挤下来的分子发出的,用于研究竞争性结合物的结合能力…该研究使用与确定靶分子上的配体结 合位点…该研究用于测定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包括焓和熵… 应用说明: ☆ 直接相互作用 ☆ 竞争性相互作用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
第52卷第12期表面技术2023年12月SURFACE TECHNOLOGY·1·专题——多场赋能清洁切削/磨削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宋宇翔1,许芝令2,李长河1*,周宗明3,刘波4,张彦彬5,Yusuf Suleiman Dambatta1,6,王大中7(1.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2.青岛海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20;3.汉能(青岛)润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4.四川新航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什邡 618400;5.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 999077;6.艾哈迈杜·贝洛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扎里亚 810106;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航空运输学院,上海 200240)摘要:微量润滑是针对浇注式和干磨削技术缺陷的理想替代方案,为了满足高温高压边界条件下磨削区抗磨减摩与强化换热需求,进行了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微量润滑的雾化介质探索性研究。
然而,由于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理化特性与磨削性能之间映射关系尚不清晰,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冷却润滑介质在磨削中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上述需求,本文基于摩擦学、传热学和工件表面完整性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磨削性能进行综合性评估。
首先,从基液和纳米添加相的角度阐述了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理化特性。
其次,结合纳米生物润滑剂独特的成膜和传热能力,分析了纳米生物润滑剂优异的磨削性能。
结果表明,纳米生物润滑剂优异的传热和极压成膜性能显著改善了磨削区的极端摩擦条件,相比于传统微量润滑,表面粗糙度值(Ra)可降低约10%~22.4%。
进一步地,阐明了多场赋能调控策略下,磨削区纳米生物润滑剂浸润与热传递增效机制。
最后,针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工程和科学瓶颈提出了展望,为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磨削;微量润滑;纳米生物润滑剂;多场赋能;表面完整性;理化特性中图分类号:TG5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3)12-0001-19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3.12.001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SONG Yu-xiang1, XU Zhi-ling2, LI Chang-he1*, ZHOU Zong-ming3, LIU Bo4,ZHANG Yan-bin5, DAMBATTA Y S1, WANG Da-zhong7收稿日期:2022-11-03;修订日期:2023-05-19Received:2022-11-03;Revised:2023-05-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5457,51975305);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1TSGC1368);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园区培育计划(23-1-5-yqpy-17-qy);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tsqn202211179);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SDAST2021qt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3QE057,ZR2022QE028,ZR2021QE116,ZR2020KE027)Fund: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2105457, 51975305);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Es Innovation Capacity Improvement Proj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2021TSGC1368); Qi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pecial Park Cultivation Programme (23-1-5-yqpy-17-qy); The Special Fund of Taishan Scholars Project (tsqn202211179); The Youth Talent Promotion Project in Shandong (SDAST2021qt12);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ZR2023QE057, ZR2022QE028, ZR2021QE116, ZR2020KE027)引文格式:宋宇翔, 许芝令, 李长河, 等.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23, 52(12): 1-19.SONG Yu-xiang, XU Zhi-ling, LI Chang-he,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J]. Surface Technology, 2023, 52(12): 1-19.*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2·表面技术 2023年12月(1.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Qingdao, 266520, China;2. Qingdao Haikong Pressure Vessel Sales Co., Ltd., Shandong Qingdao, 266520, China;3. Hanergy (Qingdao) Lubrication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Qingdao, 266100, China; 4. Sichuan New Aviation Ta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Shifang 618400, China; 5.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999077, China; 6.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hmadu Bello University, Zaria, 810211, China;7. School of Air Transport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ABSTRAC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raditional mineral oil based grinding fluid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 health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can hardly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MQL) atomizes a small amount of biodegradable biolubricants with compressed air to form micro droplets to providing lubrication and anti-wear effects, which is an ideal alternative to flooding and dry grinding technology defe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nti-wear and friction reduction and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 grinding zon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boundary conditions, nanobiolubricant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as atomised media for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nanobiolubricants as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media in grinding still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 due to the uncl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and grinding performance.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nanoparticles on lubricants is a result of multiple coupling factors.Nanoparticles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lubricants, but also increase their viscosity. However,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are often be overlooked. In addition, as a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medium,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nanobiolubricant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workpiece materials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 To address these nee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s based on tribology, heat transfer and workpiece surface integrity.Firstl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se fluids and nano additive phase. An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were analysed. Secondly, the excellent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nanobiolubricants was analy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unique film-forming and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Coolingand lubrication mechanism of nanobiolubricants in grinding process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biolubricants can be used as a high-performance cooling lubricant under the trend of reducing the supply of grinding fluids.The excellent heat transfer and extreme pressure film-forming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xtreme friction conditions in the grinding zone,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s (Ra) c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0%-22.4%, grinding temperatures c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3%-36%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Furtherly, the multi-field endowment modulation strategy was investigat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biolubricant infilt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the multi-field endowed grinding zone. Multiple fields such as magnetic and ultrasonic fields have improved the wett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 droplet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thermal damage and enabling the replacement of flood lubrication. In the grinding of hard and brittle materials, ultrasonic energy not only enhance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grinding fluid through the pumping effect, but also reduces the brittle frac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 (Ra)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10%-15.7%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Finally, an outlook for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bottleneck of nanobiolubricants was presen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anobiolubricants.KEY WORDS: grind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nanobiolubricants; multi-field empowerment; surface integrit;physicochemical property磨削作为机械加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保证表面完整性所必需的精密加工方法[1]。
mst检测方法
mst检测方法MST检测方法呀,这可有点小神秘又很有趣呢。
MST呢,全称是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它的原理就像是在微观世界里玩一场小小的“追逐游戏”。
简单说啊,分子在温度梯度下会有一些特别的运动现象。
比如说,一个小的生物分子或者是分子复合物,在有温度变化的环境里,它们的移动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这个分子和其他的分子有相互作用,那它的这种移动特性就会发生改变。
就好像一个人本来自己走路是一种状态,要是旁边有个小伙伴拉着他,那走路的样子就不一样啦。
在实际操作中呢,MST可厉害了。
它可以检测各种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像蛋白质和蛋白质之间呀,蛋白质和小分子化合物之间啦。
对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和机制来说,这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工具。
比如说在药物研发的时候,我们想知道一个新的药物分子能不能和身体里的某个蛋白质结合,MST就可以大显身手。
它不需要像有些传统方法那样,要对样品进行特别复杂的标记或者处理。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样品本身性质的干扰,得到的结果也就更接近真实情况啦。
而且哦,MST检测方法还挺灵活的。
它可以检测不同浓度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就好比我们看两个人的关系,在不同的相处模式(浓度)下,关系的紧密程度(相互作用)可能会不一样呢。
它能给出很精确的数据,让我们能准确地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不过呢,MST检测方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它对仪器的要求比较高,毕竟是在微观层面进行这么精细的检测嘛。
仪器要是有点小毛病,可能就会影响检测结果。
而且呢,操作这个仪器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就像开车一样,新手可能就没有老手开得那么稳。
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MST检测方法真的是能给我们在生物分子研究领域打开很多新的大门呢。
食品中大小分子互作用ppt课件
本质的研究, 有助于理解在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领域中涉及到 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识别过程。
实际应用 食品中大分子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其理化性质发生一定的
改变,利用其可进行蛋白质、多糖的改性、核酸的修饰,以满足在食品研 究领域中的分析鉴定需要乃至生产加工需求。
04
02 PART TWO
光谱学技术探究食品中的 大小分子互作用
分子荧光光谱法
前表面荧光技术
前表面荧光方法是将入射光与样品成30°或56°,只对比色杯表面一层的 待测物质进行检测,样品的光照面较大,可减少样品位置的敏感性,适 用于不透明的样品,省去了很多对样品前处理的步骤,适用于快速检测。
同步荧光光谱技术
中性分子、离子、食品营养成分及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药物(包括抗癌药物、 抗菌素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杀虫剂、生物毒剂等)及制剂辅料、蛋白质的变 性剂以及蛋白质、DNA测试探针试剂等。
01
相互作用类型
• 蛋白质:小分子与蛋白质间多是非共价键的作用, 包括静
电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等,虽然非共价相互作用很弱(一般 小于10kJ/mol,比通常的共价键键能小1 ~ 2个数量级),作用 范围为0.3 ~ 0.5nm, 但这些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可在一定条 件下起加合与协同作用,形成有一定方向性和选择性的强作 用力,而这种强作用力是分子识别与组装的基础。
• 核酸: DNA与靶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非共价键
作用、共价键作用和剪切作用三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 方式主要有:
• 1,外部静电结合(Electrostatic Binding)
• 2,沟区(大沟区、小沟区)结合(Groove Binding)
微量热泳动仪MST ---最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
1微量热泳动仪MST---最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微量热泳动技术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通过测量微观温度梯度场中的分子移动来分析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该技术能够测量出分子大小、电荷以及水化层变化引起的移动速度的改变,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微量热泳动技术MST 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 快速:在10分钟之内测量解离常数∙高灵敏度范围:小到离子和片段的结合,达到复合物的作用均能测量(例如脂质体和核糖体) ∙实验多样性和稳健:可以再任何溶液之中完成测量,即使是复杂的去污剂溶液(膜受体) ∙接近天然的测量环境:可以在血清和细胞裂解液之中测量(NT.115) ∙高信息含量:可以直接反映出样品分子的聚合或者其他人为假象产生的结果 ∙完成各种物理学参数:亲和力、化学计量学、结合能 ∙ 低样品消耗量: < 4 µl @ nM 级别浓度 ∙ 游离状态完成测量:无需固定∙动力学范围:sub-nM 到mM (NT.115);10nM 到mM (belFree )级别的解离常数 ∙ 无需维护∙简单易操作:简单的样品准备和直观的软件界面2Monolith NT.115德国NanoTemper 公司提供两种微量热泳动仪: Monolith NT.115和Monolith belFree ,每款设备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型号,且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如果您对各种不同的样品的分析感兴趣,我们推荐您考虑同时使用两款设备。
NT.115: 通过荧光标记来完成测量:∙可以在各种缓冲液之中完成测量,包括像细胞裂解液之类的复杂的生物溶液 ∙使用荧光染料来完成测量,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结合实验需求(从离子结合到核糖体和组蛋白结合),灵敏度极高 ∙可以测量各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而不受限于他们的光谱学特性 ∙ 适用于sub-nM 到mM 级别的亲和力belFree :测量内在荧光∙无需标记荧光标签,因此可以测量对于标记过程敏感的样品,例如一些跨膜受体 ∙系统非常灵敏,甚至是目标分子的微小基团的修饰变化也可以被测量到 ∙适用于各种反应,尤其是一个结合物的内在无荧光信号,,测量范围包括核酸、多肽、糖、小分子和很多蛋白 ∙适用于10nM 到mM 级别的亲和力Monolith belFree微量热泳动仪V08。
分子互作用仪
分子互作用仪1. 介绍分子互作用仪是一种用于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仪器。
通过测量和分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化学反应、生物过程和材料科学中的行为和性质。
分子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形成、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溶剂效应等。
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药物设计、生物分子的功能以及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互作用仪通常使用一系列技术来研究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包括光谱学、动力学测量和表征方法等。
2. 光谱学光谱学是一种通过测量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其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在分子互作用仪中,光谱学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光谱学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来研究分子结构和电子转移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分子间的电荷转移、配位化学和溶剂效应等。
•红外光谱(IR):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或散射来研究其结构和化学键。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分子间的氢键、范德华力和离子-偶极相互作用等。
•核磁共振光谱(NMR):通过测量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中的行为来研究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分子间的强耦合、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等。
3. 动力学测量动力学测量是一种用于研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方法。
在分子互作用仪中,动力学测量通常涉及到时间解析技术,以观察并记录反应或相互作用的速率和机理。
常见的动力学测量技术包括快速混合、激光闪光光谱和电化学测量等。
•快速混合:通过快速混合样品中的试剂,可以研究分子之间的反应或相互作用过程。
该技术常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合和解离、酶促反应和配位化学等。
•激光闪光光谱:通过使用短脉冲激光来观察和记录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分子间能量转移、电荷转移和激发态动力学等。
•电化学测量: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来研究分子之间的电子转移和化学反应。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推荐书
德国Implen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设备推荐书1 厂家简介Implen是一家专门研究与生产超微量样品的分析光谱仪器和消耗品的领先供应商。
Implen关注客户需求,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实现顾客完全满意为目标。
2003年8月14日,Implen始建于德国慕尼黑,是一家专门从事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研究与生产的领先供应商。
Implen关注客户需求,以提供优质的产品、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和实现顾客完全满意为目标。
2005年,Implen推出它的第一个专利产品LabelGuard™。
LabelGuard™是一种高精度的光电机械设备,可使一个分光光度计减少所需样本量1000倍。
Implen在2006年研制并成功推出了第一款超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Photometer®。
样品压缩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NanoPhotometer®提高了超微量样品测量的精准性与准确性。
NanoPhotometer®是世界上所需样品量最少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2010年9月,Implen推出第二代仪器的NanoPhotometer®珍珠版,2011年10月推出第三代NanoPhotometer®P-CLASS,改善了样品压缩技术,以优越的性能参数,成为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市场上一流的产品。
无需校正声明CE认证2仪器的介绍Implen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可微量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包括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RNA、寡聚核苷酸(oligo)的浓度和纯度。
蛋白质的浓度和纯度细菌的OD600值具有常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所有功能2.1 仪器的检测功能Implen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既可使用超微量比色皿(左图),也可使用常规比色皿(右图),一机多用。
仪器中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2.1.1 核酸的定量1)紫外法直接测量核酸的浓度和纯度,包括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RNA、寡聚核苷酸(oligo)的浓度和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Nano Temper ---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
最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平台
快速、无需固定、低样品量、天然溶液、高灵敏度
技术优势:
☆快速:在10分钟之类测量解离常数
☆高灵敏范围:从离子和片段结合到复合物间作用
☆天然的环境条件:直接在血清和裂解液中测量
☆样品使用量低:nM的浓度下只需<4ul样品量
☆溶液测量:不需要固定到固相表面
☆动力学范围:亚-nM和mM的解离常数
☆极低消耗费、无维护费、简单易操作
工作原理:
微量热泳(MST)是一种分析生物分子的技术。
微尺度热泳是粒子在微观的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
生物分子结构/构象的变化引起的水化层的变化导致的沿温度梯度运动的相对变化可以用来确定亲和力。
甚至像蛋白质磷酸化或小分子结合到靶标上都可以被监测。
MST 也允许直接在溶液中测量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不需要一个固定的表面(无需固定)。
MST是由总部设在慕尼黑的德国高科技公司NanoTemper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出来的。
微尺度热泳(MST)是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定量分析溶液中微升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MST是基于热泳效应,即沿温度梯度定向的分子运动。
一个空间的温度差ΔT导致分子浓度在温度升高的地区的变化,用Soret系数ST定义为:
/ C冷= EXP(-S TΔT)。
C热
热泳取决于分子和溶剂之间的界面。
在恒定的缓冲条件下,热泳反映出分子大小,电荷和溶剂化熵。
一个荧光标记分子A的热泳由于大小、电荷和溶剂化熵的差异通常显著不同于分子和靶标形成的复合物AT。
这种分子的热泳的区
别可以用来量化在一定缓冲条件下,梯度滴定实验的结合常数。
MST技术介绍
测量荧光标记分子的热泳运动是通过监测荧光毛细管内分布F。
微观的温度梯度产生的红外激光,这是集中到毛细管强烈被水吸收。
水溶液在激光光斑的温度升高ΔT= 5 K.之前的红外激光是在同质化的荧光分布F是毛细管内观察到的冷切换。
当红外激光开关,两方面的影响,其时间尺度分离,有利于新的荧光分布F热。
热弛豫时间快和诱导荧光染料,由于当地环境的依赖反应温度跳跃约束力的依赖下降。
在较慢的扩散时间尺度(10秒),分子运动从局部加热区域外的低温地区。
当地的分子浓度降低,直到达到一个稳态分布在激烈的地区。
虽然质量扩散D的决定消耗的动力学,S T确定的稳态浓度比例下温度上升c hot/c cold=exp(-S TΔT) ≈ 1-S TΔT。
归一化荧光F norm = F热/ F冷主要是这个浓度比,除了温度跳跃∂F /∂T。
的线性近似,我们发现:F norm = 1 +(∂F /∂TS T)的温差。
由于荧光强度的线性和热泳枯竭,F norm(A)未结合的分子归荧光和约束复杂的F norm(AT)线性叠加。
表示x的绑定到目标分子的一小部分,在目标T滴定的荧光信号不断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F norm=(1-x) F norm(A)+x F norm(AT)。
定量绑定参数获得通过的约束力基板的连续稀释。
通过绘制F 规范对系列稀释的不同浓度的对数,获得一个S形的结合曲线。
这种结合曲线,可以直接安装质量作用定律的非线性解与解离常数K ð,作为结果。
微量热泳(MST)是一种分析生物分子的技术。
微尺度热泳是粒子在微观的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
生物分子结构/构象的变化引起的水化层的变化导致的
实验流程:
很简单的实验方法,避免了昂贵的样品消耗和繁琐的制备过程。
结合毛细管使用,大大降低其他的标准的分子相互作用的技术所需的实验成本,并且可以测量天然状态环境中的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荧光分子的浓度的保持不变而结合分子的浓度梯度增加。
一个4 ul的样品量被填充在MST毛细血管,然后使用制造一个局部温度梯度。
由于标记分子在玻璃毛细管中的运动导致的区域荧光强度变化就会被观测到。
既可用标签/萤光蛋白来发光(NT.115系统),也可以用色氨酸自发荧光来检测(belFree系统)。
荧光分子或颗粒最初是自由均匀分布的。
在红外激光照射下,分子收到热泳动的作用力,而移出加热区域,最后分子在热泳动作用力和质量扩散作用力下达到平衡,形成稳定态。
在关闭激光后,分子扩散重建均匀分布状态。
下图显示了该过程。
主要特点:
NanoTemper独特的MST技术,可应用于:
☆直接在生物溶液环境中测量任何(生物)分子间亲和力(KD, 解离常数)
☆研究血清、细胞裂解液或其它生物溶液对生物分子的作用,并且能够分离出真正的结合过
☆直接在细胞膜上研究膜结合蛋白
☆研究溶液中酶活性、复合物形成、定向组装过程的多组分反应或者生化成分
☆使用荧光标记竞争物以无标记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筛选项目(“竞争性MST” )
☆一个靶标上不同结合位点的区分
☆研究酶动力学(vmax, kcat)
☆研究化学计量学并确定生物分子结合位点的数目
☆研究结合能量学ΔG (自由能), ΔH (焓) and ΔS (熵)
☆直接测量或是在竞争性实验中研究抑制物亲和力Ki
☆这个方向是MST最常用的应用,一个结合物浓度固定,另一个梯度变化…不同于直接相互作用,这写实验中的荧光信号是被竞争物挤下来的分子发出的,用于研究竞争性结合物的结合能力…该研究使用与确定靶分子上的配体结合位点…该研究用于测定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包括焓和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