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要素是: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 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
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归纳与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6
本节教学要点、难点
教学要点是讲清什么是辩证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科学、 技术和工程研究的意义。
逻辑形式的思维,其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
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
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
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过某种形式关联起
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
维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
的,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
合认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
没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因此,一切要以科学实践作为视角,以科学家、工程师的研究活动为研究对象和 方法论对象。
2、要注意把这样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贯彻到具体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此, 教学可以结合科学研究的程序讲述这些思维特征;如结合科学研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观 察实验环节、建立假说环节、形成理论环节讲述这些思维的普适性与重要性。
8
一、分析和综合
(一)分析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
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综合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三章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三章

(三) 反馈与控制方法
1. 反馈本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 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 功能的过程。反馈方法是指运用反馈概念去分析和处 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以结果反过来影响进一步产生 事物或原因的思考方法。 2. 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 一种把握,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控制方 法有多种具体形态。控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在系统视 野中如何处理好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的辩证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 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 果关系的基本方法。数学方法包括多种形式,如数学 方程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统计方法、数学实验 方法等等。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一)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1. 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进行分解,对其要素进行分 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思维与思考方法。 2. 系统综合是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做是系 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 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进行辩证综合的 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二) 软系统方法论 软系统分析,主要运用于问题不够明确、任务 范围无法完全确定的情境。
(二) 技术活动的方法
1. 技术构思方法; 2. 技术发明方法; 3. 技术试验的方法; 4. 技术预测的方法; 5. 技术评估的方法。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 历史 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研究 需要掌握具体的研究过程、概念演变史、学科史和前 人研究方法,从而形成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背景。 (二) 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 它以抽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 属性分析思考,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 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事实。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_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_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主要问题:
大量的A,什么是“大量”?其具体数值是多
少? 各种各样的条件能否罗列齐全并全部实现? 在科学观察中能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无例外? ……
例如:波义耳发明酸碱指示剂
盐酸是酸,它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硫酸是酸; 硝酸是酸; 所以,硫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硝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确证了n 种酸)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 归纳和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直觉与顿悟思维 ——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及其作用——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实践的方法—— 技术活动的方法
恩格斯说:“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 如果没有分析的对立的极,即综合,就什么 也不是了。” 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是形成科学概念、构建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 的重要逻辑方法。
分析是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创造的方法。
传统的还原主义分析方法着眼点是把事物分成 各个细部,找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近代自
然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研究越来越
深入;同时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代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着眼点正相反,主 要是找出这些细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 这个整体是系统的、有组织的有机整体,是局部 和整体、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二、归纳和演绎
这是人类最初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的方法。
一、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它 以一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围绕某一问 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上下左右多方位展 开思考,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分析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 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综合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 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三)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形成了认识事 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 方法与阶段。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 动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科学 研究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 证组合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 证思维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 与非逻辑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 特征。在这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 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本章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 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是辩证思维—— 恩格斯指出: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 维形式。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 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 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要素是: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 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归纳与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糖分,由此找到了胰脏功能和糖尿病的联系,并
导致了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的发明
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7
• C、求同差异并用法:
• 场合 •Ⅰ •Ⅱ •Ⅲ
条件 A、B、C A、D、E
F、G
被研究对象 a a
无a
• 所以,A是a 的原因
• 如:科学家研究了太阳对椋鸟的作用,他们发现:
3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 维方法
• 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 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
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 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 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
• 休谟从经验论立场出发,对因果关系的客观 性提出了根本性质疑,其中隐含着对归纳合 理性的根本性质疑。他的这个怀疑主义论证, 在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25
• 哲学家波普尔是否定归纳法的,理由很简 单,这就是足够数量的单称断定,不能代 表全称断定。足够数量的具体的现象不能 代表抽象的规律。用系统科学的话来讲就 是元素的总和不能代表系统整体。
202பைடு நூலகம்年3月12日星期五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6
• B、差异法(求异法):
场合 1 2
不同情况 A,B,C B, C
所以A是a的原因
被研究对象 a,b,c b,c
• 德国医生梅林和俄国医生明可夫斯基合作研究消 化系统功能,他们切除了一条狗的胰脏,发现狗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 开发新产品等,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促进就业、改善
民生、提高国家竞争力等。
社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社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 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01
演绎法
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或规律,推导出个 别结论或解释具体现象,实现从一般到 特殊的逻辑推导。
02
03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在科学研究中,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学认识的深化 和发展。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分析法
把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分解成简单 的组成部分或要素,分别加以研 究,以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
科学技术是国家竞争力的 核心要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 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的相互作用
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变革为科技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社会变革为科技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物质基础和人才支持,推动了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
科技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科技的发展能够改 变社会结构、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的意义
指导科技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为科技创 新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它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以社会实践 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课堂PPT)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课堂PPT)

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
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0
三、从抽象到具体
(一)抽象
抽象即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
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二)具体
具体有两个含义,第一,指感性具体,也就是人们面对客观事物本身所获
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
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合认
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没
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3
本章教学要点和教学建议
教学要点
强调科学技术研究是实践活动,方法论也应该按照科学实践的实际过程,从思维与 实践的关系入手,讨论辩证思维与实践特性,让研究生变表征的科学观为实践的科学观, 变表征的方法论为实践的方法论。
教学要求
1、教学的重点是以科学实践的活动观为基点,构建新的重辩证思维的、重科学实践的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是一种与以往重科学理论的静态的科学理论观非常不同的科学研 究方法论,不是科学技术方法论,而是研究的方法论,是活动的方法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东北大学 陈红兵 2012.09
1
目录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2
本章编写原则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与具 体科技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提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 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第3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3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思维的直觉与顿悟特征 (一)直觉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 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 种思维特性。直觉具有直接性、迅捷性、或然性 等特性。 (二)顿悟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性和状态,指当思考 某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在某种时刻突然获 得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状态。顿悟具有突发性、 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等特性。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 难有创造。只重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上形而 上学思维。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具有辩 证思维特点。 两者是对立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 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 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历史 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研究需要掌 握具体的研究过程、概念演变史、学科史和前任研究 方法,从而形成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背景。 (二)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指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它以抽 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属性分 析思考,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 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被人类构建的事物的本 性,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逻辑思维常被称为“抽象思维”,是抽象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一)分析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 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办法。 (二)综合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 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 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件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

大连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件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或特殊事物及 其结论的过程。它的根本特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 具有蕴涵关系.

3 .共变法 :在所有场合中,A发生变化,研究现 象a也随之变化,则可判定A与a又因果联系。
场合 不同情况 被研究对象
1 2 3
A1,B,C A2, B, C A3, B, C
a1, b, c a2, b, c a3, b, c
所以,A是a的原因
例如,有关体压强、体积和温度关系的波义耳定律、盖-吕 萨克定律核查理定律都是应用了共变法的结果。在等温条 件下作气体实验时,让压强的值逐渐改变,并测出相应的 体积值,就能後运用共变法概括出体积和压强的反比关系。 同样,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气体的温度越高,它的体积 越大,体积和温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共变法可以得到一个 函数关系,它的可靠程度是比较大的。
苍蝇与宇宙飞船
电子蛙眼
昆虫与仿生
开水壶的启示让瓦特发明火车
仿生学(模仿鸟类)
人类仿生的行为


类比推理具有逻辑性和直觉性的双重特征。 首先,它是归纳和演绎的简并缩合的过程。 归纳-演绎-归纳。 其次,直觉的心理过程。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1.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要素,是在概念 及其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推理。它通常是 线性的。 2.形象思维以意象(imagery)为基本要 素,是在意象及其联想(想象)和典型化 的基础上进行的推理。它通常是非线性的、 并行的。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完整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界定:定义: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

内容:四个方面,即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总之,自然辩证法主要有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问题: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认为世界是一个机械,而机械是被设计好、决定好、已经完成了的,未完成的半个机械是不能运行的,不再认为世界象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一样可以进一步发展完善,于是就没有了发展性,于是就产生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世界观;3.不彻底性:仅将唯物论应用于自然领域,为“第一推动力”式的神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留下了空间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能动性与受动的统一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它主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自然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系统所组成,各系统间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网络体系。

世界是由许多中间层次组成的整体,揭示了各种系统内部的横向联系,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

1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是由若干物质要素组成的,这些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诸要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是异质的。

(要素与系统的关系)(2)组成自然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通过它们之间内在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才能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自然辩证法_---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_---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学习资料之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

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发展是多种矛盾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其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而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更加把科学推向前进。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首先,它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景。

(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义 科技方法论鼓励提出假说,并根 据假说构建理论,通过实践检验 和修正理论,推动科学的发展。
批判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要求科学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批判和 反思的态度,不断审视和修正自 己的观点和方法,以追求科学的 真理。
在技术发明与创新中的应用
技术发明与创新的过程
CHAPTER
科学实践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 修正。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
实践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需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理论的 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满足实践需求。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系统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 领域,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之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深 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其 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断。
04
0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 义科技方法论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强调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指导 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 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05 结论
CHAPTER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的意义与价值
01
02
03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 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有助于深化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 识。
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科技政策制定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为科 技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科技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制定符

最新(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课件PPT

最新(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课件PPT
精细、周密的考察,研究每一因素世代传递的行 为。可见,分析方法对于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具 有决定性的意义。
孟德尔
• 例如,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 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对DNA分子各部
分认识的一次综合。他们一方面综合了当时生 物学家所揭示的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的信息传递功能;另一方面又综合了生物化学 家分析DNA各种成分的大量资料,特别是综合 了威尔金斯等人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样和 实验数据,把DNA的整体结构完整地再现出来。 通过这一综合,使人们对DNA的各个片段认识
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注意历史 与逻辑的统一,可以使得科学家 与工程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既可以从横向也可以从纵向把握 科学技术研究的脉络和前景;也 可以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既具有 理性的、缜密的思维与科学修养, 也具有宏观开阔的全局视野和战 略思维。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不竭动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 科学研究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 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
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 外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 思维,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 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 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 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阿里特舒列尔的四十个发明措施1分割的原则2拆出的原则3局部性质的原则4不对称的原则5联合的原则6通用性的原则7插入的原则8反重力的原则9预先反作用的原则10预先作用的原则11预先塞枕头的原则12潜在能力均等的原则13相反的原则14圆曲形的原则15活动性的原则16局部作用或过剩作用的原则17向另一个维次过渡的原则18利用机械振动19周期作用的原则20不间断有益作用的原则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以上的类比告诉我们掌握发明革新的措施固然重要提高对措施进行组合运用的能力同样重要而triz发明方法学有助于提高对措施组合和运用的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

武汉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讲义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是辩证思维。

恩格斯指出“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要素就是:分析与综合统一,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研究与逻辑的统一,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

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析与综合(一)分析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对其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对事物内部结构和本质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思维在其对象中的运动首先采取的形式是分析,无论是知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都这样,因为思维所面对的对象总是首先采取一种个别性。

一个事物有许多个别性,这是这个事物的各个表现。

认识要寻求的是一种普遍性,但事物所首先出现的形式总是个别性,认识所要寻求的普遍性存在于这众多的个别性中,这种情况是使思维运动首先采取分析形式的重要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方法自身也有了巨大的进步。

这种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在近代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出,衍生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功能分析、比较分析、数学分析等多种方法。

分析方法是近代科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它由于自身的特点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由于它对事物的局部进行孤立的研究,因此它虽然可以把人的认识引向深入,但也容易使人们把本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作简单化的理解,形成一种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思维要求空间上的拓展与时间上的延伸。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特征。流畅性
是指在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众多反应的能力,它要求 从一个已知信息(思维基点)思考出尽可能多的思维 目标。变通性又称灵活性,是指进行思维时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能够及时从一个类别转移到另一个类别, 即思维开阔,善于随机应变,能开拓新的思路,寻找 新的方法。独创性是在发散思维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 、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这一能力使创造主体 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获得新颖独特的创造 成果。
发散思维能使创新主体的思维趋于广阔、灵活,
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思维中构成新的思维形 式。发散思维不同于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利用 概念、命题、推理等各种逻辑形式对思维对象进 行分析,以认识它的基本矛盾、基本性质、基本 结构,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有想像、联想、夸 张等手法,发散思维虽然以分析思维为基础,但 不能完全归结为分析思维,它还包括想像、联想 、直觉和灵感等思维活动。分析思维的宗旨是认 识,获得真理,发散思维的宗旨是创新,获得新 思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包含着两种形式,一是逻辑与
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是一致的;二是逻辑与现实事 物的发展史是一致的。前者是指一门学科的逻辑 体系应反映人类对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 过程,如热力学体系由三条基本定律组成,这个 体系也反映了热力学发展的历史。19世纪40年 代的热力学第一定律,50年代发现第二定律, 20世纪初又发现第三定律,依次反映了人类对 热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后者是指一门科学的逻 辑体系应该体现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线 索,例如有机化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从最简单的脂 肪烃化合物开始,到碳氢化合物再到它的衍生物 直至生物大分子。
归纳和演绎的相互关系: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归纳获得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 的前提; 演绎是归纳的指导,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进一 步归纳的事实来源。
恩格斯:“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 必然相互依赖着的。人们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 捧到天上去,应当设法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而人们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 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逻辑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形式化。
逻辑的方法是由一系列的逻辑定理和规则组成的 ,这些定理和规则都可以简化为一些由逻辑符号 组成的形式系统。逻辑思维和推理过程必须遵循 这些规则。第二,可操作性。运用逻辑的方法去 证明问题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依据逻辑规则进行 推理。逻辑的推理过程也就是运用逻辑规则进行 推导而获得结论的过程,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操作 过程。第三,系统性。逻辑的方法不是一些零碎 的个别的方法,而是一个形式化的系统方法。
传统的还原主义分析方法着眼点是把事物分成各
个细部,找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近代自然
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研究越来越深
入;同时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代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着眼点正相反,主要
是找出这些细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这 个整体是系统的、有组织的有机整体,是局部和 整体、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历史的方法是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其内在
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方法。具有描述性、顺序性的特点 。
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和
对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概括反映,逻辑是历史的东 西在理论思维中的浓缩和再现,逻辑的东西表现为概 念、判断、推理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撇开了 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曲折性和偶然性,揭示 了客观事物和人的认识历史过程中的本质、必然性和 规律性。
根据上述结果,费尔马归纳出一个结论:所有这类形式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它从一般性
的原理出发,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 从而达到相应的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方法最一般的形 式。
演绎方法派生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公理化方法。公
理化方法是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 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 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任何公理化体系都是人 类认识一个阶段的总结,都不可能是绝对严格、绝对 完备的。
的一部分,称为“抽象力”。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抽象是作为认识世界的一
种方法,也就是把事物的某一属性、关系、方面 在思维中单独地抽取出来加以认识的方法。
科学的抽象指的是在思维中抽取对象的各种本质
属性,而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
科学的抽象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并遵循着辩
证思维的一般规律进行。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善于从已知中把握未知的东西,敏锐地捕捉
到新的不寻常的东西,从看似毫无联系的东西中找出 它们的本质联系。
第二,在科学抽象的基础上,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特
点,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高层次的抽象必能演绎出低层次的抽象,而被
演绎出来的理论又能为实验所验证。即,通过科学抽 象得到的一般性的认识,可以通过演绎推理的形式推 出较为具体的结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 维方法
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
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 观辩证法的反映。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
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 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 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科学方法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特殊的和具体 的研究方法; 第二层次: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和综合 二、归纳和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 二、直觉与顿悟思维 三、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 二、技术活动的方法
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把对客观对象一定部分、单元、环
节、要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整体认识 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建立科学体系的重要方法。

近代物理学的五次大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 电磁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相对论的建立、
量子理论的建立、
分析和综合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说: “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如果没有分析 的对立的极,即综合,就什么也不是了。”分析 与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是形成 科学概念、构建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逻辑 方法。
逻辑方法的作用在于:获得新知识、进行预见、
论证和证明、辨析正误。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是:撇开有关认识对象历
史发展的具体细节的描述,而以理论形态从总体 上把握认识对象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性。恩 格斯在论述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的实质时指出 :“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 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 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 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 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 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 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知自然数都是素数,例如: n = 0 f (0) = 2 1 + 1 = 3 n=1 f (1) = 2 2 + 1 = 5 n=2 f (2) = 2 4 + 1 = 17 n=3 f (3) = 2 8 + 1 = 257 n=4 f (4) = 2 16 + 1 = 65537 的自然数都是素数。但在不久之后,人们就发现当n = 5 时,f (5) = 2 32 + 1 = 4294967297 = 641*6700417是一个合 数。
收敛思维是以某种研究对象为中心,把发散开来的不
同部分、不同方面、不同来源、不同角度,将众多的 思路和信息汇集于一个中心点,通过比较、筛选、组 合、论证再创造性地组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得出在现 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收敛思维的特点是聚焦性、整体性和可行性。聚焦性
是指把思维发散后得到的组合集中起来,选择最佳组 合,通过定向、定点的思考,使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 ,更具有穿透力,从而揭示出问题的实质。整体性是 指将发散的思路再集中起来,着眼于系统整体的状态 和功能,而不是拘泥于局部。可行性是指收敛思维是 以可行性为标准选择解题方案的。
二、归纳和演绎
归纳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原理的认识方法。归 纳方法虽然是科学研究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找出普 遍特征的重要方法,但归纳结果往往只概括一类 事物表象上的共同点,未必能确切反映事物的本 质,其结论具有或然性,迄今人们还没有发现从 特殊前提到一般结论的普遍适用的逻辑桥梁。
归纳原理及其问题 归纳方法的一般原理是: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的 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 无例外地具有性质B,那么就可以归纳出所有的A都有 性质B。 问题: 大量的A,什么是“大量”?其具体数值是多少? 各种各样的条件能否罗列齐全并全部实现? 在科学观察中能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无例外?……
即科学方法论; 第三层次:哲学方法。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定部分、单 元、环节、要素并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运用分析方法,就必须把部分从总体中割裂出来,抽取
出来,进行孤立地考察和研究。分析法能帮助我们深入了 解事物的细节及其内在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真正的 自然科学只是从15 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 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 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 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 年来在认识 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