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串讲笔记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资料(3)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资料(3)-自考串讲笔记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网络协议: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协议总是指某一层的协议。
准确地说,它是对同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信规则或约定的结合。
2、网络协议包括三个要素: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法:涉及数据及可控制信息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及排序等。
3、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划分所用的方法是分层划分,要遵循以下原则:每层的功能要明确并且相互独立、层间接口必须要清晰,跨越的信息量尽可能地少、层数适中。
层次结构一般以垂直分层模型表示。
4、网络的体系结构的特点是:1、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2、第N层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能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3、N层向N-1层提供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含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4、仅在相邻层之间有接口,而且所提供的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层完全屏蔽。
5、OSI模型(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6、OSI模型的七个模型:①物理层:作用是使原始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媒体上传输;②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并进行流量控制;③网络层:为运输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交换网络数据传输功能,并进行路由选择、拥挤控制和网际互连等;④运输层:第一个端-端的层次,为会话层提供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并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⑤会话层: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的各种进程间的通信。
;⑥表示层:为应用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如代码转换、格式转换、数据压缩和加密解密等;⑦应用层: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不同的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的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7、发送进程发送给接收进程中的数据,实际上是经过发送方各层从上到下传送到物理媒体,通过物理媒体传输到接收方后,再经过从下到上各层的传递,最后到达接收进程。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2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2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数据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模拟数据是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
二、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分模拟信号、数据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磁波,
数据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三、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四、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五、信宿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六、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七、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和其它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它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异地的数据终端设备。
以实施数据传输的一种系统。
八、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来表示。
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必然的频率范围(频带),它可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模拟信号来传输。
模拟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时,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表示,转换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
数据通信长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克服的方法:模拟信号:放大器;数字信号:中继器。
通信方式分为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并行方式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机内部),串行方式用于远距离通信。
九、串行通信的标的目的性结构: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数字信号变换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调制,音频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解调。
把调制和解调功能做成一个设备称调制解调器。
12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资料(二)
12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串讲资料(二)十三、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常用的方法是脉码调制PCM.脉码调制是以采样定理为基础,十四、信号数字化的转化过程包罗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数字传输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
十五、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多个信号放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FDM和时分多路复用TDM.频分多路复用的原理是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时分多路复用的原理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转的分配多个信号使用,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时分多路复用不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
对于光纤信道,频分多路服用的一个变种大波分多路复用。
十六、T1载波利用脉码调制PCM和时分多路复用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技术,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ps.E1载波是一种PCM载波标准,其数据传输速率为2.048Mbps.十七、异步传输(群同步传输)一次只传输一个字符(由5-8位数据组成),每个字符用一位起始位(0)和一位停止位(1)来表示开始和停止;同步传输时,在每个数据块的开始处和结尾处各加一个帧头和一个帧尾,加上帧头、帧尾的数据称为一帧。
十八、交换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1、电路交换: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它要经历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三个过程;电路交换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缺点是电路空闲时会浪费;其特点是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需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电话交换网及技术应用是电路交换的典型例子。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方式的传输单位是报文(一次性需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报文交换方式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发送报文时,他先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结点按照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的传送到目的节点,因此,这种交换方式无需事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由于它需要缓冲存储,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第二章网络应用 (3)第三章传输层 (6)第四章网络层 (8)第五章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11)第六章物理层 (13)第七章无线与移动网络 (14)第八章网络安全基础 (15)Internet)的主机,然后通过企业网络或校园网的边缘路由器连接网络核心。
5)移动接入网络主要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如3G/4G/5G网络,实现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的网络接入。
(3)网络核心: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数据交换技术★★★★1.数据交换是实现在大规模网络核心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基础。
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1)电路交换: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
主要适用于语音和视频这类实时性强的业务。
包括3个阶段:建立电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
(2)报文交换:现在计算机网络没有采用。
不适用于实时通信,不得不丢弃报文。
(3)分组交换(包交换):目前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的技术。
优点:1)交换设备存储容量要求低2)交换速度快3)可靠传输效率高4)更加公平。
时延★★★★★1.时延是评价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也称为延迟。
2.通常将连接两个结点的直接链路称为一个“跳步”,简称“跳”。
3.时延分类:(1)结点处理时延:每个分组到达交换结点时进行的检错、检索转发表等时间总和,常忽略。
记dq。
(2)排队时延:分组在缓存中排队等待的时间。
大小不确定。
记为dq。
(3)传输时延:当一个分组在输出链路发送时,从发送第一位开始,到发送完最后一位为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传输时延,也称为发送时延,记为dt。
设分组长度Lbit,链路带宽(即速率)Rbit/s,则dt=L/R。
(4)传播时延:信号从发送端发送出来,经过一定距离的物理链路到达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传播时延。
设物理链路长度Dm,信号传播速度Vm/s,则dp=D/V。
时延带宽积★★★★1.一段物理链路的传播时延dp与链路带宽R的乘积,记为G,G=dp*R,G的单位是位(bit)。
2023年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1(可以用作考条)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四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旳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原则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我国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未来发展趋势:宽带、全光、多媒体、移动、下一代网络。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计算机网络旳定义:运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一样旳、功能独立旳多种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旳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旳系统。
计算机网络旳功能:软/硬件资源共享、顾客间信息互换。
(1)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旳共享,使顾客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肩负荷。
(2)软件共享:容许互联网上旳顾客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献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献访问服务,从而防止软件研制上旳反复劳动以及数据源旳反复存储,也便于集中管理。
(3)顾客间信息互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旳顾客提供强力通信手段,顾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公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计算机网络旳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构造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旳分类:按拓扑构造: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按互换方式:电路互换网、报文互换网、分组互换网。
按覆盖范围: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按传播技术:广播方式网络、点对点方式网络。
ISO(国际原则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因特网工程尤其任务组)第二章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互换而建立旳规则、原则或约定旳集合。
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构成:语义、语法、时序关系。
分层:将一种复杂旳划分为若干个简朴旳网络旳体系构造:计算机网络各层次构造模型及其协议旳集合面向连接服务:开始时建立连接,传播时不用携带目旳节点旳地址。
无连接服务:开始时不需建立连接,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旳目旳节点地址,不一样分组也许选择不一样途径到达目旳节点,节点接受到旳分组也许出现乱序、反复、丢失旳现象。
(最新整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串讲笔记(qiliping666)
------识记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网络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2、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CHINANET是依托强大的CHINAPAC,CHINADDN,PSTN等公用网,采用先进的设备,而成为我国的主干网)。
提供的业务: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点播、FTP、网上会议。
【基本知识】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表现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以及虚拟网络,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宽带局域网与宽带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重点;电话系统组成:本地网络;干线;交换局。
三网合一:把现在的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骨干网:核心交换网,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
}、宽带接入网。
2Gpbs做宽带网;接入技术可根据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分为:光纤、铜线、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并用光纤将光节点互连成网,采用光波完成信号的传输、交换等功能,克服了现有网络在传输和交换时的瓶颈,减少信息传输的拥塞、延迟、提高网络呑吐量。
-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优选方案。
多媒体网络:能够传输多媒体数据的通信网络。
他需要满足多媒体信息传输所需要的交互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传输带宽要求,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要求也不同、对多媒体传输有连续性与实时性的要求对多媒体也有同步的要求。
具有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AP。
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
计算机网络原理(4741)2009-12-17 20:18第一章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面向终端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网路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2、三大网络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3、未来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数据共享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劵及期货交易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拓扑类型分类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2、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报文、分组3、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4、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点对点5、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OS)其他标准化机构,如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ECMAInternet的组织机构-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定时(速度匹配和排序等)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模型及协议的集合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开放:表示能使任何两个遵循该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进行互连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第一层:物理层PH(physica)提供相邻设备之间的比特流传输,只要考虑如何发送“0”和“1”,接收端如何识别。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学习笔记(科目4741)
序号章节名称缩写或概述定义或说明(可在excel中通过”tab”分列导入)1 1.1.1.1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与物质能源构成三大资源支柱,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非但不会损耗,反而会通过交流与共享增值2 1.1.1.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2计算机-计算机、3开放式标准网络、4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3 1.1.1.3 前段处理机FEP front end processor-减轻负载4 1.1.1.4 通信控制器CCU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减轻负载5 1.1.1.5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6 1.1.1.6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s organization7 1.1.1.7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8 1.1.1.8 网络具备的条件1足够的安全机制、2高度的可靠性、3完善的管理功能9 1.1.2.1 三大网络1电信网络、2广播电视网络、3计算机网络10 1.1.2.2 电话网络1非对称用户环路ADSL、2高速用户环路VDSL11 1.1.2.3 电话网络速度主流56Kbps 极限64kbps12 1.1.2.4 电信业务网1电话交换网PSTN、2数字数据网DDN、3帧中继FR、4异步转移模式ATM13 1.1.2.5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DDN 提供固定或半永久连接电路交换,适合传输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14 1.1.2.6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FR帧中继以统计复用技术为基础,进行包传输,包交换,速度在64Kbps~2.048Mbps之间,适合传输非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15 1.1.2.7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ATM 支持高速数据网络建设、运行的关键,速度25Mbps~4Gbps,可传输语音数据图像包括高速数据和活动图像16 1.1.2.8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其他网络x2.5公共数据网、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chinanet17 1.1.2.9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其他服务1语音、2传真、3数据通信18 1.1.2.10 广播电视网catv有线电视网,采用宽带双向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包含电视点播(VOD),准视频点播(NVOD)19 1.1.2.11 计算机网提供的业务1文件共享、2信息浏览、3电子邮件、4网络电话、5视频点播、6FTP文件下载、7网上会议20 1.1.3.1 未来网络的基础光纤通信技术21 1.1.3.2 未来网络的种类1宽带网络、2全光网络、3多媒体网络、4移动网络、5下一代网络22 1.1.3.3 宽带网络的分类1宽带骨干网、2宽带接入网23 1.1.3.4 宽带网定义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24 1.2.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25 1.2.2.1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资源子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信息传递26 1.2.2.2 通信子网的构成网络节点+通信链路27 1.2.3.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硬件资源共享、2软件资源共享、3用户间信息交换28 1.2.3.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2远程教育、3电子银行、4证券及期货交易、5校园网、6企业网络、7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29 1.3.1.1 网络拓扑结构1星型、2总线形、3环形、4树形、5混合型、6网形30 1.3.2.1 网络分类(交换网络)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31 1.3.2.2 网络分类覆盖范围1广域、2局域、3城域32 1.3.2.3 网络分类传输技术1广播、2点对点33 2.1.1.1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34 2.1.1.2 网络协议的组成"1语义(semantics):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2语法(syntax):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3定时(timing):速度匹配和排序等"35 2.1.2.1 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36 2.2.2.1 OSI的七层1物理PH、2数据链路DL、3网络N、4传输T、5会话S、6表示P、7应用A37 2.2.2.2 OSI七层的使用范围主机中有可能包含七层,通信子网IMP只需要最低三层甚至最低二层38 2.2.2.3 OSI七层的功能特点"1物理层: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器的、功能和规格的特性,使比特流能在物理层传输2数据链路层:比特流被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帧),提供无差错的数据链路3网络层:数据分组传输,作用是进行路由选择4传输层:提供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5会话层: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6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变换7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39 2.2.3.1 通信服务的分类1面向连接服务:数据传输时必须建立维护释放连接、2无连接服务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40 2.2.3.1 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保证1确认、2重传41 2.3.1.1 TCP/IP协议的特点"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在局域网广域网尤其是互联网中运行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络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服务"42 2.3.2.1 TCP/IP的体系结构1应用层(七层之应用层)、2传输层(传输层)、3互连层(网络层)、4主机-网络层(数据链路+物理层)43 2.3.2.2 TCP/IP两部分完成的服务TCP提供传输服务、IP提供网络层服务44 2.4.1.1 OSI与TCP/IP的比较"相同:都以协议栈为基础,协议独立;采用层次结构概念,各层功能大体相同不同:OSI7层,TCP/IP4层,OSI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通信,传输层只支持面向连接通信;TCP/IP网络层只支持无连接通信,传输层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通信"45 3.1.1.1 物理层的功能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46 3.1.1.2 物理层协议的定义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的特性,包括1机械的,2电器的,3功能性,4规程性4个方面,物理层仅关心比特流信息的的传输,不涉及比特流中各比特的关系,也不做差错控制。
18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重点、难点1、重点(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分组交换网络工作原理(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及其计算(4)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2、难点(1)分层网络体系结构(2)分组交换网络的性能指标的计算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网络结构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识记)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或者通信网络,互连位置不同、功能自治的计算机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交换。
简短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2、网络协议的概念(识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约定,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识记)(1)按照覆盖范围分类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3)按交换分类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4)按网络用户属性分类公用网、专用网4、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识记)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网络边缘、接入网络和网络核心。
网络边缘是接入网络的所有端系统的集合,运行各种分布式网络应用。
接入网络是实现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与网络核心连接与接入的网络。
评价接入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接入带宽与带宽占有方式(独占还是共享)。
网络核心是由通信链路互连的分组交换设备构成的网络,作用是实现网络边缘中的主机之间的数据中继与转发。
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或作用(领会)计算机网络通过信息交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核心功能,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6、协议的三要素(领会)协议三要素包括:语法、语义、时序二、数据交换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1、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识记)数据交换是实现在大规模网络核心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基础。
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含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
1.计算机网络大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他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等四个阶段。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ARPA网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RPANET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IBM---SNA和 DEC-- DNA3.三大网络包括: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4.电话系统由三个主要的部件构成:(1)本地网络;(2)干线;(3)交换局。
5.未来网络发展趋势:有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NGN6.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包括主机和终端,他们都是信息传递的源节点或宿节点,有时也统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7.计算机网络功能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8.按拓扑结构类型分类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型拓扑、混合型拓扑及网形拓扑。
9.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1)可靠性(2)费用(3)灵活性(4)响应时间和吞吐量10. 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11.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和点对点方式。
广播式网络中,发送的报文分组的目的地址可以有3类: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12.按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按信道的带宽分为窄宽带网和宽带网;按不同用途分为科研网、教育网、商业网、企业网等。
1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因特网体系结构局IAB。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信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与物质与能源一起构成了三大资源支柱。
信息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使用中非但不会损耗,反而会通过交流和共享得到增值。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因特网,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政府、经济、学术和生活信息交换网。
1.1 计算机网络大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他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等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所谓联机系统,就是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
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计算机网络。
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一个前端处理机FEP或通信控制起CCU 专门负责与终端T之间的通信控制,另外在终端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或多路复用起,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由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
ARPA网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RPANET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此后,各大计算机公司都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IBM公司的SNA和DEC公司的DNA就是两个著名的例子。
凡是按SNA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SNA网,而按DNA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DNA网或DECNET。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难以实现互连,这种自成体系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ISO7498,简称OSI参考模型或OSI/RM。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ARPA网标志着互联网的兴起)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4.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
,三大网络介绍1.电信业务网:由三个主要部件构成:1 本地网络:使用双绞线进入家庭和业务部门,承载的是模拟信号。
2 干线:通过光纤将交换局连接起来,承载的是数字信号。
3 交换局:使电话呼叫从一条干线接入到另一条干线。
2 广播电视网3 计算机网未来网络发展趋势:1.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光纤,2G以上宽带接入网:2.全光网络: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
3.多媒体网络:4.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不需要基站);无线应用协议W AP。
5.下一代网络:基于分组的核心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
(端节点)。
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中间节点)广域网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局域网采用广播传输方式,局域网中网络节点都简化为安装于主机或工作站中的网卡。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OA。
2.远程教育3.电子银行4.证券及期货交易5.校园网6.企业网:集散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7.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为两类:1. 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结点有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形。
2.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一个公共的通信信道被多个网络结点共享。
总线形,树形,环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精品】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知识归纳
1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面向中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的网络,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四个阶段。
二.四阶段的特点:1。
面向中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ARPA网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它在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IBM公司的SNA 和DEC公司的DNA)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1984年颁布了成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ISO7498,简称ISO参考模型或ISO/RM。
ISO/RM由七层组成,所以也称OSI七层参考模型.OSI/RM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OSI标准不仅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间的互联,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4。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表现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与虚拟网络。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和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前企业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它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具有足够的带宽、很好的服务质量与完善的安全机制,支持多媒体信息通信,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功能,以确保信息的传输安全与畅通。
三.三大网络: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1、电信业务网(是以电话网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三个主要的部件是本地网络使用双绞线承载的是模拟信号、干线通过光线与交换局连接起来,承载的是数字信号、交换局)电话双绞线上网的主流速率是56kbps,其物理极限是64kbps。
计算机网络原理-串讲要点共8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串讲要点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学考试记忆重点)
拓扑结构分类1.(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总线/环形/树形/混合/网络。
选择拓扑结构时应考虑:1.可靠性;2.费用;3灵活性;4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1.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2.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
(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星形拓扑:特点: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中央节点往往是一个集线器。
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站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
优点:1.控制简单;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3.方便服务。
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2.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3.各站点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特点:采用一个广播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这一公共传输介质(即总线)上。
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沿着传输介质传播,而且能被所有其它站接收。
因为所有站点共享一条公共的传输信道,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信号。
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确定哪个站点可以发送。
优点:1.总线结构所需的电缆数量少;2.结构简单,是无源工作,有较高可靠性;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缺点:1.总线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大业务量降低了网络速度。
站点必须是智能的,要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
从而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开销。
环形拓扑:特点: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组成一个闭合环。
每个站点都能接收从一条链路传来的数据,并以同样的速率串行地把该数据沿环送到另一条链路上。
链路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的。
数据以分组形式发送。
由于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环上,因此需要用分布式控制策略来进行控制。
优点:1.电缆长度短;2.可使用光纤;3.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网络性能稳定。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1)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信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与物质与能源一起构成了三大资源支柱。
信息资源最显着的特点是它在使用中非但不会损耗,反而会通过交流和共享得到增值。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因特网,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政府、经济、学术和生活信息交换网。
1.1 计算机网络大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他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等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所谓联机系统,就是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
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计算机网络。
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一个前端处理机FEP 或通信控制起CCU 专门负责与终端T 之间的通信控制,另外在终端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或多路复用起,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由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
ARPA 网 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RPANET 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此后,各大计算机公司都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IBM 公司的SNA 和DEC 公司的DNA 就是两个着名的例子。
凡是按SNA 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SNA 网,而按DNA 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DNA 网或DECNET 。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难以实现互连,这种自成体系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计算机网络原理-精讲1官方笔记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节课官方笔记新浪微博:尚德机构今明老师目录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三、配套练习题一、教材节构图二、本章知识点【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从技术范畴来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知识点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自治”:指互连的计算机系统彼此独立,不存在主从或者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互连”:指利用通信链路连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计算机设备。
【知识点4】协议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或约定,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
1、语法,语法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与结构;2、语义,语义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的信息中需要发送控制信息;3、时序,时序也称为同步,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匹配或适应彼此的速度。
【知识点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云计算,云存储软件资源共享:SaaS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检索【知识点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一、按覆盖范围分类:1、个域网(PAN):随身穿戴设备、便携设备通过无线技术构成的小范围网络。
2、局域网(LAN):通常部署在办公室、办公楼、厂区、校区等局部区域内。
3、城域网(MAN):覆盖一个城市范围的网络。
4、广域网(WAN):覆盖范围在几十到几千千米,可以实现异地城域网或局域网的互连。
5、实现异地城域网或局域网的互连。
二、按拓扑结构分类:1、星形拓扑结构优点:是易于监控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隔离容易;缺点:是中央结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故障,全网瘫痪,网络规模受限于中央结点的端口数量。
2、总线型拓扑结构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电缆数量少,易于扩展;缺点:是通信范围受限,故障诊断与隔离较困难,容易产生冲突。
3、环形拓扑结构优点:所需电缆长度短,可以使用光纤,易于避免冲突;缺点:是某结点的故障容易引起全网瘫痪,新结点的加入或撤出过程比较麻烦,存在等待时间问题。
专升本计算机网络笔记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Internet初步知识、网络信息安全一、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美国的ARPAnet,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于1968年主持研制,主要用于军事方面。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和通信线路相互连接,在网络软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系统.(二)一些专用术语1、信号:是指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形式。
数据在传输介质上以信号的形式传的。
信号有模拟信号(连接性)和数字信号(离散性脉冲序列)。
2、信源:3、信宿:4、信道:是指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通路。
分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物理信道:传输数据和信号的物理通路,根据传输介质不同,分为有线信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线)和无线信道和卫星信道。
根据所传输信号的类型不同又分了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逻辑信道:一种网络通路,是建立两节点间的通信链路.5、调制解调器:调制: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6、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二进制位的数目(bit/s),数字信号中,通常用数据传输速率来反应传输数据的能力。
Kbit/s,Mbit/s,Gbit/s7、带宽(band width)用传送信号的高频率与低频率之差来表示的。
在模拟信道中,用带宽表示其传输能力。
HZ8、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的出错率,用来衡量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小于10-6)9、网络的形成的4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单机系统●从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达到资源共享目的。
●20世纪70年代ISO的OSI●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信息时代的到来.(二)计算机网络组成部分1、具体的讲,一个计算机网络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物理组成如下:(1)计算机系统。
(2)网络节点:负责网络中信息的发送、接收和转发,是计算机和网络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4741串讲笔记网络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电话系统组成:本地网络;干线;交换局。
ChinaNET:CHINAPAC;CHINADDN;PSTN。
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点播、FTP、网上会议。
三网合一:把现在的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高速网络技术表现:B-ISDN、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络。
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宽带接入网。
骨干网:核心交换网,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
接入类型:光纤、铜线、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并用光纤将光节点互连成网,采用光波完成信号的传输、交换等功能,克服了现有网络在传输和交换时的瓶颈,减少信息传输的拥塞、延迟、提高网络呑吐量。
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 AP。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通信子网组成:网络节点、通信链路。
网络节点:也称转换节点、中间节点,作用是控制信息的传输和在端节点之间转发信息。
可以是:分组交换设备PSE、分组装配/拆卸设备PAD、集中器C、网络控制中心NCC、网间连接器G。
统称为接口信息处理机IMP。
存储-转发:信息在两端节点之间传输时,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节点的转发,这种方式称为存储转发。
计算机网络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计算机网络应用:办公自动化OA;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校园网;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三A:CA通信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BA楼宇自动化。
拓扑:星型、总线、环形、树形、混合、网形。
拓扑选择考虑因素:可靠性;费用;灵活性;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拓扑分类: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环、树、网);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树、环、无线)。
星型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
缺点: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优点: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无源工作,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缺点: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大业务量降低了网络速度。
环形优点:电费长度短;可使用光纤;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地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性能稳定。
缺点: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环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过程较复杂;环形结构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WAN、MAN、LAN。
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点对点方式。
机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ANSI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ITEF因特网特别任务组。
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网络协议。
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除了在物理介质上进行的实通信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须遵循该层的协议;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n/n-1层间接口处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1层的通信来实现的。
层次结构划分原则: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层数应适中。
DL层功能:比特流被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并以帧为单位传输,帧中包含地址、控制、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
主要作用是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是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流量控制。
网络层功能: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解决如何通过路由选择使数据分组跨越通信子网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问题。
会话层功能: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
表示层功能: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变换。
编码转换、数据压缩、恢复和加密解密。
通信服务类型: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特点: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
无连接特点: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确认:数据分组接收节点在收到每个分组后,要求向发送节点回送正确接收分组的确认信息。
重传机制: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发送节点没有接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确认信息,就认为该数据分组发送失败,发送节点重传该分组。
TCP/IP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OSI和TCP/IP比较: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而且两个模型中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不同之处:OSI有七层,TCP/IP只有四层,都有网络、传输和应用层,其它的层并不相同;在于无连接的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不同。
物理层: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
主要功能: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DL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DTE: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连网设备或工作站的统称,它们是通信的信源或信宿。
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是对为用户提供入网连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
DTE与DCE连接方式: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平衡方式。
非平衡方式:每个电路使用一根导线,收发两方共用一根信号地线,速率≤20Kbps,距离≤15米。
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每个电路使用一根导线,每个方向都使用独立的信号地线,速率≤300Kbps,距离10米。
平衡方式:每个电路使用两根导线,速率≤10Mbps,距离≤15米。
信号线分类: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接地线。
RS232:1的电平为-15~-5V,0的电平为+15~+5V,距离15米,速率≤20Kbps,非平衡方式。
RS449包括:平衡式的RS-422(±6V,±2V过渡区,距离为10M时速率10Mbps)和非平衡式的RS-423(±6V,±4V过渡区,距离为10M时速率100Kbps)。
同轴电缆:绝缘层、屏蔽层、塑料外套。
为分基带50、宽带75同轴电缆。
适用点到多点的连接。
光纤:多模采用发光二极管、单模采用注入型激光二极管。
接收端的检波器是一个光电二极管,目前用的是PIN检波器和APD检波器。
ASK调制。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
多址接入问题:在无线通信网中,任一用户发送的信号均能被其它用户接收,网中用户如何能从接收的信号中识别出本地用户地址。
多址接入方法:频分多址接入FDMA;时分多址接入T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
传输介质选择的因素:网络拓扑的结构、实际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要求、能承受的价格范围。
数据传输速率:R=1/T log2N (bps),T-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N-一个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个数。
信号传输速率:B=1/T (Baud),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
R=B·log2NB=R/ log2N奈奎斯特:B=2H (Baud),H-信道的带宽Hz。
信道容量:C=2·H·log2N (bps),最大传输速率。
香农:C=H·log2(1+S/N) (bps)S-信号功率,N-噪声功率,S/N信噪比。
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模拟数据: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
数字数据:离散的值。
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可以利用其某个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的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FDM: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
频谱搬移技术。
TDM: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T1:1.544M((7+1)*24+1);E1:2.048M(8位同步位,中间有8位用作信令,30路8位数据)。
异步传输:一次只传输一个字符,每个字符用一位起始位引导、一位停止位结束。
位插入:发送方在所发送的数据中每当出现五个1之后就插入一个附加的0。
基带:表示二进制比特序列的矩形脉冲信号所占的固有频带。
基带传输: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
码速:每秒钟发送的二进制码元数。
单极性不归零码:0-无电压,1-正电压,判决门限半幅度电平。
双极性不归零码:0-负电流,1-正电流,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单极性归零码:0-负电流,1-正电流,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
双极性归零码:0-负的窄脉冲,1-正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间隔可以大于一个窄脉冲的宽度。
同步方法:位同步;群同步法。
位同步:使接收端对每一位数据都要和发送端保持同步。
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外同步法:接收端的同步信号事先由发送端来,而不是自己产生也不是从信号中提取出来。
自同步法:指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曼彻斯特: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为时钟信号,又作为数据信号,从高到低的跳变表示为1,从低到高的跳变表示为0。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者1,有跳变表示0,无跳变表示1.群:一般是以字符为单位,在每个字符的前面冠以起始位、结束处加上终止位,从而组成一个字符序列。
群同步组成部分:1位起始位,以逻辑0表示;5-8位数据位,即要传输的字符内容;1位奇/偶校验位;1-2位停止位,以逻辑1表示,用作字符间间隔。
脉码调制PCM:若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只要采样频率大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高频率或其带宽的两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用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