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计算机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它都有哪些应用?
师:(板书)《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二、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师:课件出示课本几幅关于计算机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计算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
生:结合课文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演示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
四、家庭作业: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中计算机七上教案
初中计算机七上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老师用一台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计算机,如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等,并简单介绍计算机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进行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作用,计算机可以用来处理数据、存储信息、进行通讯、控制设备等。
三、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1. 主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组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负责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2.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命令。
3.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输出给用户。
4. 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光盘等,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5. 网络设备,如网卡、路由器、光纤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
四、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 开机,按下主机上的电源开关,等待计算机启动。
2. 关机,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等待计算机关闭。
3. 登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计算机桌面。
4. 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如点击图标、打开文件、输入文字等。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并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度。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练习在计算机上打字、制作简单的文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了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3.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2. 演示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练习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练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
3. 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
2.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讲解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新教材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技术。
3.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互联网、大数据、等。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压缩、加密等。
4.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生产力、促进知识传播、改变生活方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技术。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和分类。
2. 计算机硬件: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和分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和分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实践,教师指导。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范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 采用实践法讲解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 示范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实践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桌面、菜单、窗口、文件管理等。
3. 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选用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采用示范法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讲解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示范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实践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字录入、编辑、排版等操作。
3. 学会运用表格、图片等元素丰富文档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Word的启动与退出、界面布局、工具栏功能等。
3. 文字录入、编辑、排版等操作。
初中认识计算机的教案模板
初中认识计算机的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
2. 投影仪或白板。
3. 计算机操作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a.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图形输出等操作的电子设备。
b.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c.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应用软件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
3.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以及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绘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结构图,或者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以及基本操作。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的认识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的组成以及基本操作,为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计算机到现代的个人电脑。
介绍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以及它们的作用。
1.2 个人电脑的组成让学生了解个人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介绍电脑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第二章:文字处理2.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或WPS Office等。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字体设置、段落格式等。
2.2 制作简单的文档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文档,如日记、作文等。
介绍如何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排版和编辑。
第三章:电子表格3.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WPS表格等。
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单元格操作、数据排序等。
3.2 制作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如成绩单、预算表等。
介绍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
第四章:演示文稿4.1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或WPS演示等。
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等。
4.2 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如自我介绍、主题演讲等。
介绍如何利用演示文稿软件进行有效展示和表达。
第五章:网络基础5.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5.2 网上浏览与搜索让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上浏览和搜索,了解信息的获取方法。
介绍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第六章:电子邮件与通讯6.1 电子邮件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定义、格式和发送原理。
介绍如何通过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邮件。
6.2 电子的使用和管理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进行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介绍如何管理电子,包括邮件分类、联系人管理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系统。
3.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关机、输入输出等。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
3.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硬件软件的认识。
2. 难点: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硬件软件的认识。
3. 演示:展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机设备。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
2. 掌握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难点: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字处理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 演示:展示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文字处理。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电子表格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编辑、数据排序等。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单元格编辑、数据排序等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8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联系第6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了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学习应用了画图工具当中的铅笔、刷子和喷枪工具,能选用不同的颜色用好工具,并能利用橡皮修改图画、用清除图象重新作画。
在这一课中,通过画整齐的教学楼的过程,主要让学生练习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体会这些几何图形带来的乐趣。
同时,利用编辑菜单中撤消、重复命令的辅助学习,充分享受画图工具带来的方便快捷,感受信息技术给我们展示的神奇魅力,提升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画图”程序中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等工具;2.熟悉配合使用shift键的技巧;能力目标:1、学会用“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画规则的窗子。
2、能用“撤销”来更正错误。
情感目标:1、激发并提高学生热爱自己学校的感情;2、学会善于欣赏别人作品中的优点;四、教学重点“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难点1、配合使用shift键的技巧;六、学习准备:电子教室、任务课件、学习卡片、投影仪七、学习过程:(一)、小小建筑设计师一起来看看(演示学校教学大楼的照片)大家觉得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造得怎么样?这些都是建筑师们的杰作,他们为我们设计了这样整齐、漂亮的教学楼,真是好样的。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建筑设计师,设计设计我们自已的教学楼啊?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建筑设计师!拿起你的名片来,填上设计师的大名吧!今天我们要在我们班评一们优秀建筑设计师,到下课谁的名片上星星最多,谁就是我们班的优秀设计师。
前几课我们还利用画图帮我们辅助画画呢,今天,咱们就用画图当中的几个工具,来帮我们设计整齐的教学楼吧!(二)、小小练兵场1、学习工具教师演示四种工具直线、矩形、圆角矩形、椭圆2、趣味练习(1)利用这些工具自己组合图形,可以拼各种图形(2)学生操作3、学生反馈(1)作品展示(1)说说用了哪些工具,怎么用的?(请学生演示)(2)教师适当补充4、使用这些工具都有一些绝招呢,你想学吗?快看看“小小设计师绝招”,把你的绝招使出来看看!绝招1:在画直线时,如果按住键盘上shift键,就会画出笔直笔直的线。
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
1.2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1.3 计算机的使用规范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如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步骤,坐姿等。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简介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讲解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的基本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复制等。
讲解快捷方式的创建和使用。
2.3 系统设置和常用工具讲解系统设置的基本操作,如显示设置、声音设置等。
讲解常用工具的使用,如计算器、画图等。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3.1 Word的基本操作讲解Word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等。
讲解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
3.2 图文混排讲解在Word中插入图片、形状等对象的方法。
讲解如何对插入的对象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
3.3 表格的制作讲解如何在Word中创建和编辑表格。
讲解表格的样式设置和数据排序。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4.1 Excel的基本操作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等。
讲解单元格格式、字体、边框的设置方法。
4.2 数据处理讲解在Excel中进行数据排序、筛选的方法。
讲解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平均值等。
4.3 图表的制作讲解如何在Excel中创建和编辑图表。
讲解图表的样式设置和数据展示。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5.1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讲解PowerPoint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创建幻灯片、编辑文本等。
信息技术上册教育设计-七年级
信息技术上册教育设计-七年级一、课程目标本教育设计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练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并了解其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和电子表格;3. 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4. 学会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5. 能够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并理解编程思维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 文件管理和存储设备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 办公软件应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演示文稿软件的制作和展示技巧- 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输入和处理3. 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安全使用互联网的方法- 有效搜索和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4. 图像处理-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像的调整、修复和特效处理5. 编程基础-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 简单的编程语法和逻辑- 程序设计思维的培养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和技能;2. 实践:学生将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3. 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解答疑惑,促进学生参与;4. 项目:通过小组或个人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考核: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小练习,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作业和项目:布置作业和项目任务,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考试:定期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4. 学习反馈: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收集,了解课程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中学七年级微机 计算机系统教案
学生总结新知,找出自己的不足
5分
3分
10分
3分
8分
5分பைடு நூலகம்
5分
6分
板书
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硬件
3.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
4.计算机软件
5.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教学后记:
基本存储单位是:字节, 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3.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
4.计算机软件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5.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
(5)人工智能
(6)办公自动化
总: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结合计算机,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体会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我们日后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关知识。
动:
1.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有物理设备,如主机、键盘、显示器等。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就是各种程序的组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计算机硬件
(1)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手写输入板、游戏柄等。
(2)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等。
(3)运算器和控制器
它们合称为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基本单位是MHz(赫兹),表示了它的运算速度。
(4)存储器
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小。辅助存储器存取速度较快,存储容量大。
存储单位
最小的存储单位是:位,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功能:办公、学习、娱乐等。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教学活动:1. 观看计算机发展历程的视频。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4. 学生实践操作计算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
3. 掌握操作系统的常用设置。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启动、关闭计算机,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
2. 文件管理:创建、删除、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3. 操作系统的常用设置:桌面、主题、声音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演示文件管理的操作。
3. 讲解操作系统的常用设置。
4. 学生实践操作操作系统。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熟练进行文件管理操作。
3. 学生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常用设置。
第三章:文字处理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
2.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字体、段落、表格等。
3.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排版。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创建、保存、打开文档。
2. 字体设置:字体、大小、颜色、效果等。
3. 段落设置:对齐、间距、项目符号等。
4. 表格制作:创建、编辑、格式化表格。
5. 文档排版:页眉、页脚、页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演示字体、段落、表格等设置。
3. 讲解文档排版的方法。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篇一1、知识与技能:学会基本的网页制作,能构造基本的网页网站2、过程与方法:学会相互学习,学会小组协作,懂得团体的重要,集体的荣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功能:数据处理、文档编辑、网络通信等。
4.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3. 讲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鼠标和键盘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常用软件。
二、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3.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窗口,最小化、最大化按钮等。
2.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复制等。
3. 介绍常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
第三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2. 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排版技巧。
3. 学会制作简单的文档。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技巧。
3. 文档的排版方法。
4. 制作简单的文档。
初中初一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为⼤家准备了初中初⼀信息技术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有效获取信息》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加⼯、存储的⽅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过程与⽅法:通过学⽣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讨论的基础上作⼀定的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深⼊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信息是⽇常⽣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于⽇常⽣活学习当中。
三、学⽣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年级的学⽣,他们⼤多数在⼩学已经学过信息技术课程,并且很多同学家⾥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平还是可以的。
并且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学⽣应该可以接受。
四、教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难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案。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导⼊新课 (⼀)、从书中⼩故事引⼊,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列举⽣活中⼀个简单的例⼦来分析信息获取的⼀般过程。
(三)、让同学们看书上的例⼦,总结此例中信息获取的过程。
(四)、评价获取信息的过程。
(五)、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信息的时间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献型信息源、⼝头型信息源、电⼦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 分别⽐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以及优缺点。
③确定信息获取⽅法: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法也不同。
④评价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通用8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通用8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1学习目标:学会使用“历史记录”调板和历史记录画笔画笔工具处理图像。
能够应用动作处理图像。
掌握创建动作的基本操作。
学习重点:会使用“历史记录”调板和历史记录画笔画笔工具处理图像。
学习难点:使用历史记录”调板和历史记录画笔画笔工具处理图像的操作过程、方法。
学习媒体:本课使用的图像素材、教师制作好的的本课实例(演示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引入新课:讲述: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学习了使用一些工具来处理图像,达到神奇的效果的方法,其实还有方便快捷的工具和应用技巧,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应用历史记录工具和动作的基本操作。
一、历史记录讲述:历史记录画笔和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以及和“历史记录”调板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地编辑图像、恢复误操作,同时还可以获得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实践与观察:“历史记录”与“历史记录画笔”在图像处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速度稍慢。
注意保存制作完成的文件。
学生活动:用收到的图像素材,按照教材的提示完成操作,注意操作步骤,并随时保存制作好的图像。
同座位、同小组可以互相提示,完成操作,也可以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操作,对操作不熟练的学生,个别指导。
“试一试”:同座位、同小组合作,打开一幅图像,尝试用试一试中介绍的方法处理图像,观察效果,并总结方法。
二、动作的应用讲述:日常生活中,“动作”可以理解为身体的某个运动过程,而在photoshop软件中,提供了一种把一系列命令组合为一个动作的功能,利用动作可以快速地完成特定的图像处理任务,达到特殊的效果。
学生活动:1.“动手做”给图像添加木质画框效果。
小组成员选择一幅收到的图片,按照“动手做”中介绍的步骤,尝试完成给图像添加木质画框效果的操作过程,并注意保存图像。
以下操作步骤相同。
学生活动:2.制作文字倒影效果的操作。
并互相合作,完成“试一试”的内容。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5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5篇1.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认识QR码。
2.会将各种信息制作成(QR码),理解自己制作的是直接表达信息还是表达信息存储的网址。
3.理解扫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重点难点:重点是生产,难点是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
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2课时。
第一、二节课1课时,第三节课1课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迅速火了起来。
似乎一夜之间,即遍布各电商平台、商场、网站、杂志、车票上,甚至电线杆上,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
面对这个特别的图形,学生一定充满了好奇。
老师可以通过“扫一扫”来展示的各种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猜一猜):中的黑点、白点表示什么?由此开始介绍什么是。
我们现在所用的都是QR码,因此本课只讲QR码。
QR码的原理比较复杂,本课只简单介绍QR码的主要特点:(1)QR码有不同的尺寸大小;(2)QR码的结构特征;(3)QR码的信息容量;(4)QR码有很强的纠错功能。
制作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老师应该先筛选一些好用的制作网站,然后让学生在这些网站上在线制作。
教材中有一些制作的任务,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探究学习生活中哪些事情可用,并制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构想的应用,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来,并加以点评。
扫码工具一般是手机,但课堂上学生不宜用手机,学生制作的可以用电脑版的扫码软件识别,资源目录中提供了一款扫码软件“1-7.1扫描器电脑版.exe”。
随着应用的普及,借助进行传播的手机病毒、恶意程序日益增加。
由于从外观上并不能判断的安全性,这就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扫描到不安全的。
用户一旦扫描了嵌入病毒链接的,其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就可能完全暴露在黑客面前,酿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本课应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例如:资源目录中的视频:“1-7.2病毒现身,扫码小心中招”),让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防范扫描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它没有毒性,但它所指向的网站、下载链接或下载文件,可能提前被植入了木马或病毒。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通过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二进制、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演示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讲解计算机的开机自检过程,了解计算机启动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认识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如Windows、macOS、Linux等。
讲解操作系统的常见界面和操作,如桌面、图标、菜单、窗口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操作方法,如桌面环境、任务栏、开始菜单、关机等。
教授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等。
2.3 常用软件的使用介绍常用软件的分类和功能,如办公软件、娱乐软件、网络工具等。
讲解如何安装、卸载软件,以及如何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3.1 认识文字处理软件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菜单、工具栏、文本框等。
3.2 Word的基本操作教授Word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等基本操作。
讲解字体、段落、表格、图片等元素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3.3 Word的高级应用介绍Word的排版功能,如页面设置、页眉页脚、分栏等。
讲解如何使用Word进行文献整理、数据分析等高级应用。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4.1 认识电子表格软件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如单元格、公式、函数等。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3.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新课导入: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键盘和鼠标的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2. 练习使用键盘和鼠标,提高操作熟练度。
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创建、复制、删除、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操作系统的功能。
2. 新课导入: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2.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字处理。
3.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创建、编辑、保存文档。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
2. Microsoft Word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Word的基本操作:创建、编辑、保存文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 新课导入: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以及Microsoft Word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和保存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2. 练习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和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斯孟中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计算机学生总结信息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本例子讨论回答什么是IT?学生看投影的图表,了解 IT的发展学生讨论并举出实际生活中信息传递、使用的例子学生讨论网络的作用第二节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了解电脑的分类及其特点。
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4、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其软硬件结构教学难点:电脑的软硬件结构教学方法:讲解加演示“双主”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一、引入: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电脑的发展历史: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
它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150度,每秒运算5000多次,占地167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
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电脑的发展历程: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
随着数字科技的革新,计算机差不多每10年就更新换代一次。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
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
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
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
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
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
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
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60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电路设计革命。
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1962年1月,IBM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IBM360系列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使用范围更广,尤其是一些小型计算机在程序设计技术方面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系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总称为软件。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发布的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
INTEL4004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字长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
年,8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INTEL8008。
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后来出现了INTEL8080、MOTOROLA6800。
1978年以后,16位微处理器相继出现,微型计算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INTEL公司不断推进着微处理器的革新。
紧随8086之后,又研制成功了80286。
80386、80486、奔腾(PEN-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奔腾三代(PENIUMⅢ)、奔腾四代(PENIUMIV)。
个人电脑(PC)不断更新换代,日益风靡世界(图3-1、图3-2)。
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即都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第五代智能计算机1981年,日本东京召开了一次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定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第五代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编制知识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能用语音,图像,视频等更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快速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
神经网络计算机(也称神经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的重要代表。
第六代:生物计算机半导体硅晶片的电路密集,散热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大大影响了计算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与突破。
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
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少、发热量极小。
基于此,利用蛋白质分子制造出基因芯片,研制生物计算机(也称分子计算机、基因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
生物计算机比硅晶片计算机在速度、性能上有质的飞跃,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六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及软件业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计算机正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第二课时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1、计算机的分类: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太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类的界线一直在不停地调整。
但从理解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可以按用途和规模进行划分。
计算机按照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分类,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计算机按照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种。
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就是通用计算机;专门与某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就是专用计算机。
2、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它具有记忆功能、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程序控制能力。
(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通用性强(4)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5)程序控制能力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自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并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工程(5)计算机通信(6)人工智能总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人造卫星到日常生活,从科学计算到儿单玩具都有计算机的踪影。
人们只有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他们的关系如图: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五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分。
2、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1)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是微机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的输入设备。
(2)常见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是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的输出设。
二、软件的概念: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这三部分组成。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教学后记:1、本课设计运用了“双主”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任务到综合问题,循序渐进地了解一系列“问题”。
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层次清楚,方法得当。
在这节课中,由于本节课为理论课,内容比较多,而且还需要一节课完成,所以,以课件的形式提出若干个“问题”,由于设计和安排合理,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将枯燥的知识运用在一个个问题中。
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影像等资料的演示及教师的必要解说,学生们在一堂课内完成了六个问题的学习。
3、“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本课共设6个小任务。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和兴趣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把教学的知识点安排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后,教师给予了表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满足了其成就感,这为本学科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三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题:信息与二进制编码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练法教学用具:课件、投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实施传统的“讲练”法模式,使学生了解信息编码;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对二进制做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首先的培养。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计算。
课前准备:1、复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储存容量的基本计算;2、课件、多媒体教室的试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5分钟)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不但需要有硬件部分,还需要软件来支持,否则配置再高的计算机也如同一堆毫无生机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