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菊古诗

合集下载

诗歌百练:画菊(薛宝钗)菊梦(林黛玉)

诗歌百练:画菊(薛宝钗)菊梦(林黛玉)

诗歌百练:画菊(薛宝钗)菊梦(林黛玉)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注:①这两首诗选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夺魁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画菊》为蘅芜君即薛宝钗所作,《菊梦》为潇湘妃子即林黛玉所作;②“东篱”,化用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粘屏”,把画贴在屏风上;④“依依”,留恋不舍;⑤“故故”,常常,时时。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菊》首联一个“戏”字表明诗人作画是乘一时之逸兴不经意所作,表现了诗人的自得之意。

B. 《画菊》颔联用国画中泼墨、晕染方法,借浓墨以烘托花姿,用宣纸化水的特点染出物象,更显生动逼真。

C. 《菊梦》一诗颔联借庄周梦蝶和陶潜爱菊的典故,正面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追寻。

D. 《菊梦》一诗以景结情,尾句描写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秋景,表现了诗人梦醒之后悲凉失落的秋情。

2. 《红楼梦》中人物的诗作往往暗含其性情与命运。

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画菊》和《菊梦》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情和命运?【参考答案】1. C2. 《画菊》表现薛宝钗豁达灵活的性情和寂寞的命运。

“戏笔”“泼成”“染出”“跳脱”等潇洒的状态或动作,表现其豁达而灵活的性情;“粘屏聊以慰重阳”,以画菊为真菊安慰自己,暗示她与宝玉有婚姻之名而无爱情之实的寂寞命运。

《菊梦》表现林黛玉多愁幽怨的性情和悲剧的命运。

“恼”“幽怨”等词透露出哀怨忧伤的性情;“醒时幽怨同谁诉”暗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是一场空的悲剧命运。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正面表达”错误,颔联运用典故,从侧面、含蓄地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追寻。

题菊花的赏析

题菊花的赏析

题菊花的赏析题菊花的赏析《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题菊花的赏析,供大家参阅!题菊花的原文赏析唐代: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的赏析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

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⑴飒飒:形容风声。

⑵蕊:花心儿。

⑶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⑷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题菊花的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

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

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原文译文赏析

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常豪壮的,它表现了⼀位胸怀⼤志者的本⾊,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

这是因为诗中成功的运⽤了⽐兴⼿法,⽽⽐兴本⾝⼜融合着作者对⽣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下⾯是分享的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处开。

【译⽂】 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我成为了司春之神,⼀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

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住在东⽅,主⾏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有命令的意思。

【赏析】 唐末诗⼈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马上得天下,⾃古英雄皆解诗。

”(《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个。

⾃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名句⼀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乎成了封建⽂⼈孤⾼绝俗精神的⼀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冷蝶难来。

”这⾸⼩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菊花之多;说“栽”⽽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也给⼈以⼀种挺⽴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其劲节,这在⽂⼈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然不同于⽂⼈诗中的菊花形象。

⽆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绝俗”之态或“孤孑⽆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中,菊花是劳苦⼤众的象征,与“孤”字⽆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命⼒,但时值寒秋,“蕊寒⾹冷蝶难来”,却是极⼤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不像在风和⽇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国画菊花百图欣赏(1)《菊画配诗》

国画菊花百图欣赏(1)《菊画配诗》

国画菊花百图欣赏(1)《菊画配诗》《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兰确铭》晋王淑之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和郭主簿》晋陶渊明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赋得残菊》唐太宗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唐杜甫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吴履垒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菊花》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赵昌寒菊》宋苏轼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重阳后菊花》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陆游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残菊》宋梅尧臣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宋朱淑贞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赋十月菊》金元好问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菊》明沈周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咏菊》宋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董必武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秋菊》陈毅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二、借菊言志《感遇》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五言题画诗12首

五言题画诗12首

五言题画诗12首1.《斋菊》斋里花枝细,一点梧叶黄。

独壁逶迤影,千风散细香。

年情俱似尽,岁月只如霜。

谁话间庭老,空悲落日凉。

参考内容:斋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花卉,以清寒质雅著称,常用于叶下摆设、借景点缀等等。

斋菊的开花时间大约是在农历的八月份。

这首五言题画诗里面运用了多种象征手法,借助菊花、梧叶、落日等等符号来表现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主题。

2.《春山梦》春山梦,山梦春,翠林飞絮跟远雷。

采花人尽忘归路,惟有流霞梦里来。

参考内容:这首五言题画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相信许多人都有那样一种感觉,当你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仿佛一切都可以被抛开,只剩下淡淡的心情和纯净的原野。

诗人使用了采花人、流霞、雷声等等形象刻画了春山的美好,并将这种美好隐喻为人生的境界。

3.《仙都帝王开静室》仙都帝王开静室,自歌自笑独凭栏。

谁许肠中断思绪,只争朝夕玉轮还。

参考内容:这首五言题画诗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之手,以其婉转动人的词意著称。

仙都帝王开静室,意指诗人意欲寻找一个人间净土,自娱自乐以度过愉悦的余生。

在此过程中,诗人借助朝夕、玉轮等象征手法,凸显人生的短暂,而希望读者珍惜每一刻美好时光。

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参考内容:这首五言题画诗描绘了一个清新素雅的山行风光,整首诗笔触轻盈,意境幽远。

诗人以“远上寒山石径斜”开头的句子呈现出冒险前进的意味,借此引领读者来到最美丽、最神秘的山间之地。

此外,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将这份感受与读者分享。

5.《金谷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内容:此首五言题画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以其雄浑、豪放的诗风贡献于中国文化艺术。

金谷寺是江南著名的古刹之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南20公里处的海陵岛上。

王之涣借“千里江陵一日还”之句,表达了自己在游历江南的心情和意境,强调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题菊花诗句

题菊花诗句

题菊花诗句借空山松子三两只,藏花草香飘一簇。

穿行林间孤芳自赏,菊花芳香动秋风。

昔年八月十五夜,玉立菊花在郊外。

夹竹桃苞朝霞明,绿蓑衣褐红绸裹。

紫藤宴苑赞银烛,粉鸾舞翩跹琼芳。

结衣拂尘石上开,金醪垂映碧草堂。

此景宛然太宗御,金陵菊花应霍然。

萧瑟秋风把旗动,西风萧瑟愁人间。

金秋时节,一片菊花开放在九霄云外。

这片菊花,美不胜收,每一朵穿行在秋风中,又如细雨灌满整个世界。

菊花,是一种优雅的花朵,也是一种周末必备的植物。

可爱的小花朵,总是那么地温柔和亲切,令人心灵宁静。

每一朵菊花,就是一份祝福,它们都蕴含着深深的柔情和幸福的味道。

菊花的花语有很多,比如“智慧”,“勇敢”,“高贵”,“坚韧不拔”等等。

它们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它们蕴藏的象征意义。

菊花也是一种安静的花,它总是静静地绽放出它美丽的花瓣,令人折服。

菊花开放伊始,就像一个时空的集合点,将古老的传统与新时代的现实完美结合。

菊花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高贵的绽放,也可以在繁华的城市里扎根生长。

它们都能够有着不同的含义,让人在忧伤和快乐中都能够感受到它们的美好。

于是,伴随着秋天的凉意,菊花也开始盛放,它们让这个季节更加的妩媚动人,更加的凝重而简约,令人心神空灵。

菊花开得厉害,也开得清芳,它们把爱与美的味道传递给每一个人,让人感受到它们的不期而遇。

翩跹的蝶,爬满它的花瓣,把它的香气一点一滴地传播出去,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此刻,菊花正在空中高悬,它们洋溢出浓浓的香气,把深处灵魂最隐秘的地方唤醒,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在任何一个季节,只要有菊花开放,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那种温暖和慰藉,它是夏朝冬去,春来秋又的恒久守护者,是在疲惫中充满希望的象征。

菊花虽零碎,但常常充满着温暖的意义,让同一片土地有着更多的情感绑定。

它们温柔的光芒,像一面无声的镜子,把人的心里的烦恼反射出来,让繁华的世界重新拥抱着宁静。

今日,菊花依然绽放在这片土地上,伴随着它洒落的晶莹的花瓣,把世间的喜怒哀乐勾勒出来,受宠爱的芳草,在菊花的芳香中安然自得,充实着它们灿烂的回忆,擦亮了这世间繁华落寞的璀璨星空。

清代-曹雪芹《画菊》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曹雪芹《画菊》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曹雪芹《画菊》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画菊清代-曹雪芹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译文:赋诗之余,又即兴随意作画,我并不为此入迷如狂;诗画本来就是小道,岂用为它费神思量?饱蘸浓墨,画出枝叶繁茂而婆娑,巧施色彩,皴染出瓣儿层层簇拥的鲜花。

水墨浓淡,把随风摇曳的神韵点画;灵巧的笔下,阵阵菊香散发。

莫把它认作菊圃里的鲜花,可以任你随乎采摘。

我想把它粘上屏风,借以抚慰寂寞的九月九日。

注释:1.“诗余”二句:谓诗后戏笔画菊,乃乘一时之逸兴不经意所作,岂存心绘画,苦苦构思而成哉。

丹青,指绘画所用的红的青的颜料,亦作画的代称。

较量,计虑、思考如何恰当。

2.“聚叶”二句:把菊叶画得茂密,故说“聚叶”用“千点墨”。

花由好多花瓣集合构成,故说“攒花”。

攒,簇聚。

霜,指代菊花瓣,故用“几痕”。

国画中有泼墨、晕染等法,枝叶用泼墨,借浓墨以烘托花姿;花瓣用晕染,即不用线条勾勒,而利用宣纸能化水的特点,染出物象,更见生动逼真。

“泼墨”、“攒花”是画菊常用的话。

3.“淡浓”句:对风前的菊花姿影心领神会,然后在纸上用浓淡来表现。

有浓淡,才能密而不乱,才有远近掩映。

4.跳脱:本是手镯的一种,用珍物连缀而成。

又作“挑脱”、“条脱”。

《全唐诗话》:“(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

上曰:‘即今之腕钏也。

’”句中因写到“腕”而用,但“跳脱”后来又作灵巧、活脱义用,清人往往有之。

如甲辰本第十九回回首脂评有“笔意随机跳脱”之语,即诗中义,则正可用与“淡浓”成对。

秋生腕底香:即“腕底生秋香”。

5.“莫认”句:不要错认是真的菊花而随手就去采摘,是说画得神态逼真。

东篱闲采掇,语用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掇(duō),拿取。

6.粘屏:把画贴在屏风上。

慰重阳:时值重阳而不得赏菊,以观画代之,可安慰一下寂寞的一心情。

题菊花古诗带拼音版

题菊花古诗带拼音版

题菊花古诗带拼音版《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

题菊花古诗注音版题t í菊j ú花huā飒s à飒s à西x ī风fēng 满mǎn 院yuàn 栽zāi , 蕊ruǐ寒hán 香xiāng 冷lěng 蝶dié难nán 来lái 。

他t ā年nián 我wǒ若ruò为wéi 青qīng 帝d ì , 报bào 与yǔ桃táo 花huā一y ī处chù开kāi 。

题菊花古诗带拼音版tí jú huā题菊花sà sà xī fēng mǎn yuàn zāi , ruǐ hán xiāng lěng dié nán lái 。

飒飒西风遍植庭院,寒蝶难来。

tā nián wǒ ruò wéi qīng dì , bào yǔ táo huā yī chù kāi 。

如果明年我是狄青,我会向桃花汇报。

题菊花古诗翻译秋风滚滚,园中菊花摇曳。

花蕊花蕊满是寒意,蝶蜂难来。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春神,我会安排菊花和桃花在春天一起绽放。

题菊花古诗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

南宋-郑思肖《题画菊》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郑思肖《题画菊》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郑思肖《题画菊》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题画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翻译: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原文译文赏析

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原文译文赏析

关于菊花的古诗《题菊花》原文译文赏析《题菊花》唐代: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很多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所以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或怀才不遇。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古诗三百首:画菊(郑思肖)

古诗三百首:画菊(郑思肖)

古诗三百首:画菊(郑思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古诗三百首:画菊(郑思肖)》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翻译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

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相关。

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从形象审美的完整水准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

黄巢《题菊花》咏菊花诗赏析

黄巢《题菊花》咏菊花诗赏析

黄巢《题菊花》咏菊花诗赏析《菊花·题菊花》咏菊花诗鉴赏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载:“巢五岁时侍其翁与父为菊花诗,翁未就,巢信口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

父怪,欲击之。

翁曰,可令再赋,巢应声云云”。

全唐诗也采纳了这一说法。

对此诗为巢五岁所作未提出疑问。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菊花迎风霜而开的傲世绝俗的精神。

“飒飒”二字用得好,点明了秋天里已是“无边落木萧萧下”,唯独菊花在凄凉的秋风里满院开放。

一个“满”字写出了秋菊之盛。

唐诗人郑谷有首咏菊诗说道:“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也用了一个“满”字。

形象贴切,表现出那丛丛秀菊的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

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而黄诗笔下的菊花因为开在寒冷的季节里而“蕊寒香冷蝶难来”,则更显出斗霜耐寒的气质。

千百年来,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菊花一直受着众多人们的爱怜。

但那些吟咏大多是从菊的孤高气质着眼的,很少有人提及菊之花姿容貌,认为美艳的花景是属于春天的。

但黄诗却不同,先咏其高标,而后他认为,如若菊花也开在春天里或许就能与桃李争艳,惹得蜂绕蝶舞。

因而想象自己一旦将来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定教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

这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使这首诗光彩倍增,迥然不同于他人的咏菊诗,出现了全新的意境。

但有人却说黄巢之所以说菊花满院栽,是因为他是个起义领袖,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是当时社会上千万处于底层人民的化身,诗里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推翻旧政权的决心。

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因为据《全唐诗》可知,此诗是巢五岁时所作,即便不是,这首诗也不会作于他参加科举之后。

那时的黄巢怎么能代表广大民众的意志呢? 我们不能将这首少年黄巢所作的诗,与他后来的起义之举硬拉在一起,从而把他看成一个自发成熟的少年革命者而损害了他的形象。

《题菊花》唐诗

《题菊花》唐诗

《题菊花》唐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者:
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县)人,举进士不第,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乾符二年(875)领导农民起义。

广明元年(880)在长安建大齐国,登皇帝位,年号金统,四年后战败,不屈自杀。

后灭于泰山狼虎谷。

诗三首。

注释:
题解:自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名句出,文人墨客常借赞咏菊花之孤标傲世,表现自己的'清高绝俗;而黄巢写菊花不落窠臼,别开生面,推出全新的境界。

飒飒:风声,多指秋风声。

犹言:他年我若当上皇帝,定将改天换地。

青帝:春神,掌管百花之神。

《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赏析:
这是黄巢在起义前写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达了农民起义领袖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黄巢正是能“解诗”的英雄之一。

中学生诗词鉴赏之《红楼梦》:画菊.doc

中学生诗词鉴赏之《红楼梦》:画菊.doc

2018长沙中学生诗词鉴赏之《红楼梦》:画菊
《红楼梦》诗词鉴赏: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诗词鉴赏】
宝钗这首被评为第七。

用的是“七阳”韵。

从《画菊》这个题目说,这首诗写得很生动。

“攒花染出几痕霜”、“跳脱秋生腕底香”等句,构思和造句都不落俗套。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有“画饼充饥”之意。

书作者似乎在这里暗喻宝钗同宝玉未来的夫妻关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题菊花唐黄巢的古诗

题菊花唐黄巢的古诗

题菊花唐黄巢的古诗
《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

原文如下: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释义:
1.飒飒:形容风声。

2.蕊:花蕊,花心儿。

3.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
方,主行春天时令。

4.报:公告,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

花蕊花香被寒潮所笼罩,蝴蝶蜜蜂根本难以到来。

(这是不公平的)有朝
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赏析: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借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可以与桃花一样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

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

《画菊》试题答案及对比赏析

《画菊》试题答案及对比赏析

《画菊》试题答案及对比赏析
《画菊》试题答案及对比赏析
画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概括两首诗中所描绘的菊花特点有何不同?(4分)
2.两首诗在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3分)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郑诗中的菊花自甘寂寞,坚贞不屈孤傲绝俗;(2分)黄诗中的菊花威武、香透长安、辉光耀目、豪气冲天。

(2分)(2)两首咏物诗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抒怀。

(答象征也可。


郑诗咏菊写人,赞美菊花傲然不屈,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黄诗依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凌云壮志。

对比赏析
《寒菊》是南宋诗人寒菊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

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

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

此诗运
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类题型专练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类题型专练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类题型专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画菊清许廷镕芳菲过眼已成空,寂寞篱边见几丛。

颜色只从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风。

1、《题画菊》全诗读来无一字明写“菊”,但却很好地写出了菊的神韵品格,与“画意不画形”的国画传统颇相契合。

请简要分析,全诗无一“菊”字,诗人是如何写“菊”的?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②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惠崇春江晚景③(其二)苏轼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

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②赤岸:泛指江湖的岸。

③惠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2.结合诗句,请分别从画作的风格(如画面呈现的意境)和呈现画作的手法,简要分析两首题画诗的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①二首(其一)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②雀写生,赵昌③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注】①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花卉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故名折枝。

②边鸾:唐朝著名花鸟画家。

③赵昌:北宋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

3.请简要概括苏轼推崇的“画法”的内涵,并分析王主簿的画是怎样体现此“画法”的。

四、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画菊》是宋末诗人、画家郑思肖的咏菊诗。

全诗通过对于菊花品格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处
全宋诗卷三六二八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

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

连江(今属福建)人。

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表示思念赵宋,取"肖"从"赵"之意。

字忆翁,号所南,表示不忘故国;日常坐卧,也要向南背北。

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

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